公文素材库 首页

电影狂怒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8:58:53 网站:公文素材库

由布拉德·皮特和希亚·拉博夫等主演的电影《狂怒》首播于2014年,是一部动作战争影片,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非常稳定的发挥。退场背景乐响起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句话。美国拍二战片的技术太成熟了,从剧本编写到人物的细节处理,演员的选择编排,甚至是配乐都恰到好处的打动人心。

就比如说logan的出场,壁花少年,白白净净的脸,有些瘦弱,在一众满脸黑泥、又高又壮的美国大兵里,他脆弱而迟疑。

愣头青在导师指引下蜕变成英雄的故事就要开始了吧。

电影里的导师就是brad,蛮横的教他使枪,面对战争的残酷和千篇一律,渴望和平然后被迫杀戮。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酷的。”放了两个德国姑娘的命,但她们又被飞来的炮弹炸死。Logan冲上废墟想要嚎哭,又被队友拉着赶上坦克。

历史就是残酷到这副模样,上一秒钟你在对着心爱的女孩微笑,下一秒钟你就连为她凭吊的机会都不再拥有。

Shia的角色十分微妙,虔诚的上帝信徒,为将死之人祷告,为食物祷告,为背水一战的小分队祷告。队友叫他圣人,而圣人在战场上的杀戮又从不心软。

“我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于是,我说,我在这儿,差遣我吧!”

Send me!近乎狂热的信徒的绝望呼喊,没有别人了,只剩自己。

02

一、要死就死在坦克里

看完这个片子我一直在想皮大爷为什么死活要坚守那个十字路口。影片里给了一些提示。但我觉得,纵然有两千多个厨师、机械师和医生需要保护,可以扔下丧失机动能力的坦克车,换个地方保护也行啊,带上枪躲树丛里照样撕鬼子啊……

想来想去,我认为有三个因素决定了他不会走。

1. 他扔不下坦克。老步兵对枪是什么感情,老坦克兵对坦克就是什么感情。相依为命,提供保护,吃喝拉撒在一起,无数回忆相联系……坦克动不了了,他也不能放弃这个老(铁)伙(壳)计(子)。所以,他死守的不是十字路口,是坦克。

2. 他意识到死亡是战争的必然,哪怕是在即将取胜的最后阶段。

3. 幸存者的经历和宗教感悟带给他强烈的宿命感和使命感。

话是圣人说的,皮大爷马上说这是《以赛亚书》第六章,圣人激动得快哭了,说明皮大爷同样熟稔圣经

总而言之,他内心知道,总有人要死,这次轮到自己死,要死必须死在这里,而他尽管害怕,却没有畏缩,遵从上帝的旨意,勇敢踏上命运为他安排的路。后来两颗手榴弹也没炸碎他,他的遗容很安详,这个违反常识,但是符合宗旨。

那些兄弟们真的不是他害死的,他们是在他的意志感召之下,为全同袍之情而自愿留下的。留下意味着什么,他们心知肚明(不然一开始不会竭力劝说皮大爷离开坦克),但他们选择了,并且承担了后果,非常勇敢。

当时,在精神上真正理解皮大爷的,应该只有圣人。

炯炯的对视

往后,诺曼没准也能领悟皮大爷的精神境界,毕竟只有他活下来了,因此也只有他有这个机会去回顾和反思。

这一幕的演技爆棚。

2、皮大爷帅,但不限于帅。

网上老有人拿布拉德皮特和刘德华比,说他俩是耍帅的典型,这种说法对皮特和刘德华都是不公平的。刘大爷的冤屈以后再伸张,这里先紧着我们皮大爷。

靠脸和身材演戏那层次太低,布拉德皮特早就超越了,他在这个电影里化的妆是丑妆。搞成这样还觉得帅,是观众的问题,不能赖皮大爷。

疤面也帅,不用耍

刮胡子那段露个肉虽然没有必要性,但照顾色情男女观众的需求也是片方的善意。

51岁的皮大爷,谁做个动图我看一天都不烦

色女在这里需要两张图,这张清晰度赞,看得出来皮肉很紧实

事物总有两面性,光放正面还是太偏面,反面补一张

除此以外都裹得十分严实,也没有任何搔首弄姿的举动,反观国内那些小鲜肉简直骚得逆风飘百里。

从很早开始,他就走上了靠体态神态眼神还有微表情去贴人物气质的演技派道路,除了文艺青年普遍认可的《十二猴子》、《搏斗俱乐部》,《无耻混蛋》也很经典啊,一样演美军,和欧洲人站在一起,美国人身上那种更草根更外放更浮夸的劲头一下子就给到位了。

《无耻之徒》里这件白西装是神来之笔,但皮大爷的下巴戏更足

回到《狂怒》这部片子的话,他眼睛里的那股子厌倦和疲惫非常有老兵气质,之前的历史只有一句话,从北非一路打过来,别的不用多说,观众们就信了,因为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不可否认,他老人家的肉体确实很美好,要舔就在他彻底衰败之前舔个够,不要徒留余恨。

定妆照?毛+汗=糙

还有张低头趴炮筒子上的全身照更颓,找不到了

战争中老兵还有一项特权,对新兵或或直白或含蓄的轻蔑。哪种比较好演?

说这话的是宾考斯基老兄

没有不屑的表情,只有我行我素、不卑不亢,这才是老兵对待新手上司的正确态度

三、诺曼是怂包也是英雄,不矛盾

剩者为王

反观诺曼,最怂最嫩的那个毫发无伤地活下来成了英雄,这个很让人不忿,但他只是缺少经验罢了,再来几场战斗,他就有机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或者如假包换的死尸。别人都死了,只有他躲起来保住了命,看起来和影片整体上的浪漫英雄主义很不搭,但放在现实里是对的,杖打到那个份上,从人命数量上来说已经赚了,从战斗结果上来说已经败无可败(毕竟人数和装备太悬殊),多死一个也是白搭。(顺便讲句,对此人最可乐的评论在这里: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214694273/)

另外,皮大爷让兄弟们离开,决定自己独守坦克的时候,诺曼是第一个响应的。这或许是战争中新兵对老兵的盲目信赖,或者头脑简单不像其他老兵那样彻底明白自己选择的意义,那也是需要勇气的——在和趋利避害、贪生怕死(此处这俩词都是中性的)的本能的天人交战中,人赢了。(天=本能,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本能有多大概率上能成立呢?)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暴的。想对诺曼说,当英雄的命是老天给的,是兄弟们保下的,是举着手电的德国天使饶过的,当时还不够格的,可以努力让自己够格。想对为皮大爷和其他死了的兄弟不平的人说,世间的一切都会消失,何况一个英雄的名头,我们或许可以寄望还有个更公平的所在,将荣光赋予所有的英雄。致于老兵们自己,他们早就想通了。

圣经版的色即是空

四、宗教的伟大和荒谬

宗教的伟大不多说了,皮大爷也好,圣人也好,宗教给了他们安慰和支持,赋予他们勇气,这些前面说过了。

下图这哥们因为受不了烈火焚身之苦举枪自尽,然后不知道谁问,自杀的还能上天堂吗?我靠,你说呢?

愿你在天堂安息

没有一套理论能解释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任何理论,想用能用该用的时候就拿来用,用不上的时候就换一种。人就是这样生存下来的,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更不要刻舟求剑,没有这点功利主义,见到辩证法学得好的就死定了。(此处没有影射,如有雷同,是你想多了。)

沿着这个话题再往下讲,杀俘对不对?日内瓦公约说不对。但是皮大爷把吊死不愿参战的德国孩子的纳粹投降者毙掉了,解恨吧!渣渣没有投降的权利,这就是老兵的朴素正义。皮大爷之前逼着诺曼杀俘,过分吧?但过不了这关诺曼就只能当个打字员……这是老班长的练兵方法。

有了圣人,有了皮大爷,这部电影的宗教意味一点也不比《血战钢锯岭》弱,甚至更强。在战争片中加入宗教讨论,不仅仅可以拔高影片的立意,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宗教是一个价值体系,战争集中了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本片在表现价值冲突的方面所做的努力比钢锯岭高出不止一个等级,这就是说,它对人在困境中的选择给出了更加复杂的答案,对人性的讨论更为立体和深广。当然,《圣经》这样的宗教典籍是自带美感的,杀人如麻的糙汉子嘴里突然冒出古雅的语句,这语句因这反差而显得更美,更凸显人类文明崇高、闪亮的那一面。

总之,谁也不能骂我皮大爷,他才是本片唯一的真理。

03

电影主要讲述了:由唐指挥的坦克“狂怒”在经历了一场殊死之战后,回到了营地休整。由于之前的战斗使“狂怒”坦克小分队丧失了一位队员,上级便指派了一个名叫诺曼的打字员给他们。刚开始,初上前线的诺曼惊恐万分,被队友粗暴地欺负。唐为了让诺曼克服恐惧,强迫他杀死了一个被俘的德国士兵。在之后的战斗中,诺曼终于勇敢地开枪向德国士兵扫射,踏出了第一步。美军攻下一座小镇后,诺曼邂逅了一位德国少女艾玛,两人之间产生了情愫。可在诺曼一行人准备继续出发的时候,德军的一发炮弹炸毁了艾玛住的楼房,杀死了艾玛。万分悲痛的诺曼,被队友摁进了坦克,跟随部队继续前进。路途中,诺曼一行遭遇德军“虎”式坦克的攻击,三辆坦克只剩下一辆“狂怒”。在唐的沉稳指挥下,“狂怒”击毁德军坦克,然后只身推进。不料,在一个十字路口,坦克的履带被德军地雷炸断,他们只能停下修理。祸不单行,诺曼侦察到远处一大队德军这在朝这里行军,唐当机立断,率领队员在坦克中与敌军决一死战。然而,在最后的战斗中,除了诺曼外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其他四人都壮烈牺牲,无一生还。

初看电影名时,我就开始不停地猜想:为什么取名为《狂怒》呢?它应该指的是盟军对于纳粹的一种态度吧。可种种猜测过后,影片却告诉我:“狂怒”只是一辆坦克的名字。这就未免有些尴尬,看来对于电影,还是要注意不要“过分解读”啊!

电影一开场便是一个仰拍的远景镜头——硝烟弥漫、一片死寂的战场,分明是一番激战之后的景象。画面一切,进入坦克内部。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观众知道:刚才的战斗使他们失去了一位情同手足的战友。由此,我猜测影片可能采取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使用闪回的手法,展现之前战争的零碎片段,使观众在知晓战斗的激烈外,更能通过这名队员的死亡,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战友间深厚的感情;第二种是采用倒叙的结构,讲述成员们从相遇到彼此熟悉、一起战斗到共同成长的故事。然而,这一次我又猜错了,影片只是简单的线形叙事结构罢了,没有那么多繁杂的花样。不过,导演对于“第一本”的把握还是比较成功的:直接略过之前的战斗,却通过场景的布置、人物的外形与对话,让观众了解到之前的战斗是何等的惨烈。随后画面切到营地,在发生了唐殴打纳粹士兵这个小小的矛盾冲突后,便引出了诺曼这个角色,不久之后就开始执行新的任务。寥寥几笔,却较为饱满地刻画了影片中两个关键的角色——唐的威严、暴躁以及对纳粹深深的仇恨;诺曼的迷茫与惊恐。踏上征途后,观众也对“初上战场的菜鸟诺曼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产生极大的兴趣。因此,观众的内心便产生了对剧情的期待以及对影片的代入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坦克大战应该是影片中最精彩的片段了,可也仅仅是影片中。相较于传统的战争片,《狂怒》唯一的优势仅仅是在于角度较为新颖。像战争片的经典之作《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战钢锯岭》都将关注点放在步兵身上,《敦刻尔克》则是以步兵和飞行员为主人公,坦克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被忽视,在大部分时候仅仅是作为一件辅助的道具,起一个陪衬的作用。而《狂怒》则填补上了这个空缺,成为近年来主流院线电影中唯一一部刻画坦克兵的战争题材电影。除了题材外,导演最引以为豪的就是“真实感”。可在我看来。与《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战钢锯岭》相比,《狂怒》的“真实感”只体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以及演员身上的道道伤痕和斑斑血迹。全片采用了低饱和度的冷色调,画面以灰、黑色为主,一派冰冷与肃杀的压抑感。不过,影片中用于区分敌我的“红绿色激光子弹”和烟花般的爆炸效果,竟给我一种《星球大战》的错觉,这一点实在是让我无力吐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真实”?剧情?5位士兵(还有一个菜鸟)对抗一支装备精良的德国党卫军,以四人牺牲的代价消灭对方上百人,这叫真实?唐在被包围的情况下,站在车顶上操作机枪杀伤敌人,打了5、6分钟毫发无损,直到最后才被狙击手“偷袭”成功,这叫真实?这不就是好莱坞版的“抗德神剧”嘛!豆瓣上有人以一个段子作为评论“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布拉德·皮特”。所谓的“真实”,不过如此。

每次评价战争题材的电影,都不得不提一下《拯救大兵瑞恩》,如今还得加上了一部《血战钢锯岭》。其实《狂怒》与《拯救大兵瑞恩》的设定十分相似。都是在一支身经百战的小分队中加入一个“非战斗人员”,而且两部电影中。这个角色的身份都是打字员。除此之外,在两部电影中,都出现了一段相似的情节——放敌人一条生路。《狂怒》里,诺曼在手榴弹爆炸前,通过一扇门爬到了坦克底部藏着。然而,一名德军士兵发现了他,双方僵持了一会后,德军士兵默默地离开,并没有暴露他。虽然早就猜到了这个套路,可当它真的发生后,却突然有些迷糊——为什么这个德国士兵选择放过他?难道是因为他惊恐的请求触动了那名年轻士兵的恻隐之心?还是因为那名德军士兵怀有一颗纯净善良的心?结合之前无论唐如何强迫,诺曼都不肯杀死德军俘虏,我只能认为:是因为两人内心都埋藏着善良。正如《芳华》中所说:“只有心怀善意的人才能识别并且珍惜善良”导演是想借此说明:残酷的战场上,依旧有高尚的灵魂在闪耀,抗拒着野蛮的的同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得到的只有无尽的伤痛,唯有以德报怨,才能化解仇恨。可如果这样分析,那诺曼这个人物就十分矛盾——他初到“狂怒”的时候,胆小如鼠,在战场上手忙脚乱,胡乱射击。可在唐强迫他杀死德军战俘后,他就克服了恐惧,在战场上发挥出色,得到了队友的赞扬。此时的他,相较于之前已有所成长,对于杀死德国人已经不再如之前一般抗拒(尤其是他们行军路上,党卫军将平民悬挂在道路两旁的行为应该改变了诺曼对德军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对德军的怒火)。而之后艾玛的死应该是彻底改变诺曼的关键!为何这样讲?那就拿唐来举个例子,虽然影片中没有介绍唐极端仇视德国人的原因,但我们不难猜出:唐一定是有“挚爱”被德国人所毁灭,或是出生入死的战友;或是战火中的令他怦然心动的一位女子。同理,对于诺曼来说,艾玛的死应该会激发他对于德国人的仇恨,让他在之后与德国人的战斗中能毫不手软地为了报仇而杀戮。然而,在最终的决战中,其他四名战友在子弹打光后仍在殊死反抗,而诺曼则抱着枪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不复之前的“英勇”。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他,只有在真正生死关头才会显露出来。每一部战争片中都有英雄,但也有这样“胆小怕死”的士兵——《狂怒》里的诺曼、《拯救大兵瑞恩》里的厄本、《血战钢锯岭》里的霍华德。他们的存在,除了衬托主角外,也能反映出战争对人的改变,更能加强影片的“真实感”,而他们通常也是英雄事迹的见证者。诺曼或许是一个胆怯的人,但无论一个人有多懦弱,在底线被触发之时,总会爆发出血性。可为何诺曼依旧选择了逃避?难道艾玛的死还不能触动他吗?恐怕的确如此。诺曼与艾玛只是不期而遇,他们俩之间可能只是因为音乐而迸发了某种“情”。对诺曼来说,艾玛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对于艾玛,他的“欲”要远远大于“情”,而这个“情”也绝非所谓的爱情,只是某种怜悯与关怀之情。否则,在战友欺负艾玛的时候,他也不会缩在一旁,默不作声,充耳不闻。由于导演并未做太多说明,因此观众很难明白诺曼与艾玛之间到底是因何生“情”,难不成是因为音乐?那导演安排这样一个冲突的意义何在?是为了体现战争的无情?还是为了说明战争使士兵都丧失了道德,沦为了禽兽?还是想表明女人在战争年代可怜的命运?在战争戏中安排“爱情”元素的目的何在?《血战钢锯岭》中,爱情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支撑着道斯完成“奇迹”的关键动力,更是道斯的信仰之一。而《狂怒》呢?这段“情”对诺曼有任何影响吗?恐怕没有吧。从整体来看,这段情节存在的意义,只是让队友在艾玛死后,为自己粗鲁对待艾玛的行为向诺曼道歉,将这个片段与队友道歉的片段一并删去的话,对电影后续发展几乎没有影响,那它的存在又何必要?

除此之外,在如何对待俘虏这个问题上,我以为《狂怒》会向《拯救大兵瑞恩》学习,安排如下的情节:在诺曼的坚持下,盟军小分队释放了这名俘虏。可之后不久,这个俘虏就带着援军气势汹汹地找他们报仇。盟军小分队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击溃了敌军,杀死了那个忘恩负义的德国人。诺曼也因此深刻地领会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个道理。或者是:在诺曼的坚持下,小分队释放了这名俘虏。在最后的决战中,只有诺曼活了下来。德国人在战后检查是否还有盟军士兵存活,诺曼被发现了。惊恐过后,他发现那名德军士兵正是他之前放走的那个俘虏。德军士兵看到诺曼,愣了一会,然后大声地回复长官没有漏网之鱼。两人对视了几秒,德国士兵起身离开了。这样的处理,不但存在充足的人物动机,更能使观众认识到善良的可贵,从而更加厌恶残酷的战争。亦或者是在此后再延续一段:诺曼继续跟随部队作战。在一次战斗结束打扫战场的时候,诺曼发现这名士兵的尸体。这会让观众在感慨“好人没好报”的同时,也对战争产生厌恶,达到反战的目的。然而,影片却无任何交代,只是遵循惯有的套路,安排了这段情节。在观众看来,这未免有些荒谬,而导演想表达的主题、传递的情感,也就很难被观众所接受。

两部电影的相似之处,甚至还体现在结局上。无论是《拯救大兵瑞恩》还是《狂怒》,都以:小分队的成员全都壮烈牺牲,只有新加入的“菜鸟”活了下来,得到了友军的支援为结束。在目睹《狂怒》逐步滑向“抗德神剧”的深渊后,我对于这个结局未免有些错愕,却也稍稍平复了无力吐槽的心情,还稍稍调高了影片在我心中的评分。不过,与《拯救大兵瑞恩》相比,《狂怒》对于结局的处理方式稍显奇怪。《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死亡时的平静带给我心灵的震撼,丝毫不亚于《银翼杀手》中罗伊安祥的坐化。我即感慨于生命的脆弱,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军人的职责——服从命令、完成任务。导演没有刻意地烘托“英雄主义”,因为他们只是无数平凡士兵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在战争中,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无名英雄为了“正义”抛头颅,洒热血,而导演真正想歌颂的是军人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厄本这个角色的存在也是一个绝佳的对比,他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在战争中,他是个无耻的失败者;而那些牺牲的勇士们,才是最终的胜利者;除此之外,影片也借此再次宣扬了“反战”的主题,因此,《拯救大兵瑞恩》在主题的挖掘上也堪称完美。

影片以一个俯拍的上帝视角镜头作为结束。随着摄像机的升高和旋转,画面由近景下的坦克逐渐扩大至远景镜头下尸横遍野的战场——坦克四周,横七竖八的全是德军的尸体。这一幕是何其的惨烈,可我却觉得这有些奇怪。导演的目的好像不是反应战争的残酷,批判战争,而是想烘托渲染“狂怒”小组的英雄主义精神!《战狼2》里:在冷锋打倒欺负战友家属的流氓地痞这个片段中,也使用了与此相同的手法,其主要展现了冷锋伟岸的“英雄”形象与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正因如此,我对导演大卫·阿耶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产生了疑惑。

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迸溅的血浆、密集的枪炮声、士兵冲锋时的呐喊声以及受伤士兵的惨叫声,除了再现真实的战场,从感官上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刺激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让观众因此厌恶战争、反对战争。一部优秀战争片的内核恰恰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可现如今的部分战争电影,却将关注点与核心放在:弘扬爱国主义、宣传胜利、歌颂英雄上,这固然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但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发国民的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一些影视剧中极具煽动性的口号,如:“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看似热血,看似爱国,却极容易让生活在和平年代、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一代,在面对国际争端时,选择以武力的方式解决,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世界,这都是极大的隐患。

真实地还原历史、尊敬先烈、尊重对手应是战争影视剧的基本要素,而“反战”则应是永恒的主题。很遗憾,《狂怒》在这两点上都没有做到很好地权衡与明确,最终沦为了虚浮的“抗德神剧”。

04

战争是残酷的,向来如此。

印象里的战争总离不开短兵相接的刀光剑影,抑或装甲对决时的漫天火光,前者醉卧沙场,血染七步,后者硝烟弥散,尸骨悚然。

身处这样一部巨大的绞肉机中,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生命在面对死亡时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种本能的畏惧。

所以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当他看到战争中一张张弹幕编织出的火网,当他看到一幕幕血肉横飞的场景的时候,他一定会发自心底的呐喊:“我不要战争!”

可炮弹的火光却从未停息。

年初,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已在德国本土作战。而影片中的四月,士兵们还在看不到尽头的压抑着四年的愤怒,继续作战。时不时开个“给希特勒一块巧克力他会不会跟我睡”的玩笑。其实,他们离等到希特勒自杀的消息,真的只有不到一个月。

“战争从来不会平静的结束。”

就像宣传海报上说的,落幕之前是无限的重负,最后的决战,必将无比惨烈。

没有人可以否认,战场是让一个人成长最快的地方,生与死的淬炼可以让一个人瞬间改变。

在丛林边,年轻的打字员诺曼挣扎着祈求战争老爹杀了自己不要逼他杀俘虏,他是个打字员更是个基督徒,可最后他还是开枪了;在德国小镇,那初入军营的少年与德国少女间如晨露般短暂美好的爱才刚刚带给空气以温暖,然而一场空袭结束了一切;而这部作品之所以能为人动容的,正是电影将美好建立,再无情以粉碎的过程。战争摧毁了诺曼,也是战争成就了诺曼。

值得一提的是,《狂怒》这部影片完整的还原了二战时期步坦协同的配合,不同于今天大多数人的印象,二战时期的坦克更多的是充当步兵的支援武器来使用,所以能看到盟军所使用的谢尔曼坦克上诺曼操作的巨大机枪,这些在今天的坦克上是不常见的;特别是与虎式对决的那一段,据说动用了英国坦克博物馆里现存的世界上唯一一辆还能动的虎式坦克,而且对决的四辆谢尔曼也不是特效而是货真价实的坦克,而且虎式一打三也恰恰印证了双方坦克的巨大差距,不得不说剧组对于历史的高度还原是相当到位的。

最后五人阻击三百党卫军无疑是最为精彩的桥段,伏击决战前他们在坦克间的交谈,如老友饮着美酒谈天的简单却将友情给予了最好的升华,此刻也暗喻着悲剧性的结局。

一辆坦克竟然重创一个德军步兵营,如此的剧情设定很难说不同于我们已经不屑一顾的抗战神剧,但这些却无以成为驳斥《狂怒》的槽点,相反这出神剧却给人了以最真挚的动容,在那冰冷的钢铁之躯里,在那群亲如手足的坦克五人组间,深密于他们内心的战友情成为了互为支撑的依靠,黑暗的战争岁月中那冰冷钢躯里的兄弟情如明灯驱散着阴霾。

最让人意外的是影片的结局,一个德国士兵发现了躲在车底的诺曼,但是他却没有报告出来,这是电影对人性善的呈现,在结局处将《狂怒》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或许作为军人,报告敌情是他的天职,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放走诺曼则是出于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等价的同情。

是战争摧毁了诺曼,也是战争成就了诺曼。

是战争摧毁了人性,也是战争成就了人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影狂怒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598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