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鹿之死》是一部来自欧美地区的电影,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精彩,寓意深刻,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一
先说剧情,因为在看的过程中有点担心,不要到结尾耍一个什么花招啊,如果结尾怂掉的话整部电影就没有意义了。最后果然导演给我了解脱,兰斯莫斯果然是兰斯莫斯。所以这部电影就是老老实实地讲了这个过失+偿还的故事,没有退缩。
这部电影好像在讲上帝,其实是在讲命运;好像在讲命运,其实是在讲还债。(科林法瑞尔在对 Anne Thompson 为 Indiewire 所做的采访中说:it toys with the ideas of fates and responsibility and past transgressions catching up with us in the guise of the fates playing a part in all of our paths. (这部电影)把玩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有关命运和责任的概念,以及,过去的不轨行为伪装成命运的样子来施加给我们的惩罚。 )
补充:我个人理解,生病就相当于命运降临,命运降临是不允许也不需要问为什么的。马丁这个形象象征的是上帝,虽然不是很直接、百分百一一对应的那种比喻。当然,观众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把生病的原因合理化为超自然、诅咒、等等,怎么合理怎么想。但追究到最后,究竟什么机制导致他们生病,不是兰斯莫斯想要探讨的问题,他想探讨的是一个看似全能、对自己优渥生活有完全掌控的中年男子,在面对一个孩子时突然失去掌控,处于被动的那种情景;以及孩子和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种种自私自救却又可以理解的行为。说到底,兰斯莫斯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ogtooth中探讨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龙虾》探讨的是婚姻关系,《圣鹿》探讨的是命运和责任,以及面对权力时优势劣势的关系。
《圣鹿》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慷慨又大胆地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很有冲击力的观影体验。每个观众体会到的情感和把剧情合理化的方式都有不同,大概这就是法瑞尔所说的“兰斯莫斯是个很慷慨的导演”。《龙虾》的慷慨在于,无论别人怎样问结局,导演和演员都一口咬住没有答案,因为那个结局没有官方答案,每个观众都可以投射自己版本的逻辑和因果。而《圣鹿》则是结局基本明确,但在人物动机和演员表演上比《龙虾》有更多涵义不明的地方,让观众尽情投射。 所以当看到豆瓣上有影评人说“不知道讲了什么,问导演,他自己好像也说不出来”,真是令人感慨,显然是没有看懂电影。
很多时候演员面部表情只要很细微,放大到电影银幕上就可以看起来很明显。观众也会对一个含蓄或意味不明的表情自行投射情感并做出判断。虽说一般电影里常见到这种手法,但兰斯莫斯让他的演员从头至尾做出这样的表演,就产生了一种风格化的效果。
演员的表现都很好,没有看出有纰漏的地方。感觉演员真的很不容易。科林法瑞尔的表演真的是“provides gravitas for the whole movie”(抱歉从哪里看来的不记得了)。因为情感沉重的戏几乎都在他身上。开始 Martin 和 Martin 妈妈带来的不祥和不舒服的感觉,孩子莫名生病的压力和不愿接受事实的挣扎,后来 Martin 的邪恶感,故事进行到中间的宿命感,后部的艰难抉择,到付诸行动,重力都作用在男主角身上。难怪法瑞尔会夜里失眠。(拍《龙虾》的时候,导演会在晚上睡觉前给科林法瑞尔发短信,摘抄布列松的《电影书写札记》,一日一句www)
整部电影最妙的地方是Martin咬了Steven胳膊之后,为了给他展示什麽叫一还一报/公平/正义,又咬了自己的胳膊,之后说,“Do you understand? It’s a metaphor. It’s symbolic.” (你明白吗?这是一个隐喻,这都是象征性的。)这是一句冲破第四面墙的台词,Martin既是在对Steven說話,又像是在对观众说话。我看到这里整个人都shook
摄影很优秀。因为个人喜好的关系不喜欢太多过于平稳的滑动镜头和zoom in,然而!其实很多滑动的镜头都带有一种动态的颤抖。剪辑也很成熟(剪辑师Yorgos Mavropsaridis,人称「黑鱼」)。《圣鹿》中的镜头和剪辑好像比The Lobster里运用得更多样。Lobster的plot更紧密丰富,有一种细腻持久的孤独的情绪。而圣鹿的plot就是,犯错-?还债。情绪掌控上,则既有压抑沉重,又有惊悚/悬疑。
兰斯莫斯这个人还妙在,他好像是一个很看得开的人。谈到作品,他说“永远都会有改进的空间,有的方面失败了,另一些方面却成功了。下一次就试着多成功一点,少失败一点,就几乎像Beckett说的那样”。(Samuel Beckett,爱尔兰的一位先锋派小说家,剧作家,戏剧导演和诗人。他说 "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他现在也会愿意接拍电视剧。以前没有钱拍电影的时候也就接拍广告赚钱,还说拍广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补充一点有趣的:他还参与了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视觉设计。)联想到之前看到近期另一部口碑不错的电影the Florida Project的导演Sean Baker说自己绝对不会去拍电视剧。以前没有钱的时候,只能去拍婚礼,那可能是他人生中最低潮的时候了。有趣的还有兰斯莫斯说不相信电影中存在现实主义,所有的东西都是构造。而Sean Baker是现实主义,喜欢Ken Loach那样的导演。ww
另外一些零碎的印象片段:
1. 带血的手套丢进垃圾箱里,好像象征着医生把自己的罪过抛到脑后
2. 麻醉师说他认识卖表的朋友可以给Steven打折,然而Steven给Martin买的时候并没有找麻醉师,更说明他的傲慢(?),不稀罕为了省钱而费周折(???)
3. Bob坐在床上,腿第一次麻掉的那个镜头,zoom in过去,他的床头上方挂着一幅画,画里是一只鹿(……)
4. Martin要看的电影Groundhog Day,“You are not a god. You can take my word for it. This is twelve years of Catholic school talking.”
还有学校合唱团排练的那一幕,镜头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映在玻璃上的十字架上的耶稣逐渐消失。
5. 妻子求Steven,「杀一个孩子我们还可以再生」,还裸体躺平,没有效果。所以她又去求Martin,给他医伤,亲吻他的脚(全片令我最不舒服的地方),最后放走他。
6. 女儿似乎很早就知道并接受了这个现实/设定/命运(从机车后座上流泪开始),儿子也平静地接受了(怀疑是Martin在趁Steven和妻子都不在的时候去探望他,那时知道的。他有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后来在病床上也流泪了)。妻子也在调查之后平静地接受了。孩子和妻子都想从医院搬回家住,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医治不好的。Steven想报警,妻子说那没有用。
所以,加上光影的效果,整个电影给我一种透明感,命运已经轻松地渗透Steven身边的一切,然而他却久久不愿承认。
最后一幕在快餐店里,配乐是巴赫的圣约翰受难曲 BWV245: 1「主啊,我们的统治者」
7. 在影院看,整个人沐浴在囧林的毛茸茸里
8. 数了十字架出现的次数,数到了五次ww 1. 医生演讲时礼堂大厅上方的装饰灯 2. 医生办公室柜子上方的bookends 3. 合唱团排演时玻璃上的倒影 4. 校长室牆上和桌子上摊开的纸 5. 家里天花板上的影子
最后旋转开枪,餐厅会面,电影结束走出影院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和整个厅的观众一起做完了一场邪教仪式。
二
欧格斯·兰斯莫斯知道怎么拍黑色喜剧。他的上一部电影《龙虾》从荒诞甚至恐怖的设定中找到幽默,而新片《圣鹿之死》在这两方面都更进一步。和《龙虾》的主角Colin Farrell一起,兰斯莫斯创造了一部更好笑也更悲伤的电影。通过一个充满古怪人物和奇怪逻辑的世界,兰斯莫斯将我们带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戏剧,并在途中给了我们等量的笑声和恐慌。
《圣鹿之死》的故事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Iphigenia,Agamemnon的女儿。在不小心杀死女神Artemis的一只圣鹿后,Agamemnon必须在献祭Iphigenia的生命和放弃特洛伊战争之间选择。Farrell的角色Stephen在手术中误杀病人之后也面临着相似的处境。在兰斯莫斯手中,这个悲剧故事变成了一个绝对的惊悚片。
这个艰难的选择对任何家庭都是煎熬,但Stephen的家庭非比寻常。他和他的妻子Anna(Nicole Kidman)分别有自己偏爱的孩子,而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此展开。Farrell再次展示了他故意而为的呆板表演,但与此同时带来了丰富的感情层次。Kidman和他在表演风格上高度统一,而他们的古怪在对手戏中互相添彩。
但《圣鹿之死》中真正的突破性表演来自Barry Keoghan。他的角色在父亲被Stephen所杀后极受打击。他将为父寻仇的心理展现得充满说服力,而在Stephen的家庭逐渐接受了他的可怕选择后,他疯癫的逻辑统治了整部电影。所有其他角色都生活在他的世界里,而Keoghan坚决的疯狂也奠定了其他演员表演的基础。
为了帮助Keoghan营造悬疑,兰斯莫斯找到了他的摄影师Thimios Bakatakis和声效师Johnnie Burn(两位都参与了《龙虾》)。Bakatakis大量依靠长而缓慢的镜头推拉和景别设计来让角色在他们所在的环境中显得极为渺小。Burn不用乐器演奏音乐,而是用它们来营造氛围—电影中不断出现的音乐主题之一就是小提琴怪异又没有旋律的吱呀声。它们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兰斯莫斯能通过电影开头看上去极为日常化的镜头来创造出一种异样感,不断为之后的恐怖铺垫。
在像《圣鹿之死》这样惊悚的电影中,幽默常常被用来调节情绪,让观众有喘息的时间。但兰斯莫斯并不在乎调节情绪,而是常让最好笑的情节同时成为最恐怖的。电影中的角色从来不讲笑话——他们悲剧中的喜剧色彩来自于他们的超现实,来自己他们所处的情景。整部电影的高潮戏就在荒诞的同时带来感官上的震惊。事实上,观众的笑声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电影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对兰斯莫斯作品熟悉的观众不会惊讶于对话和角色的超现实风格。他对真实感没有兴趣,而在《圣鹿之死》中这给他带来了成功。依靠完全拥抱对破灭和疯狂的合理化,他创造出了一部观感混杂着享受与痛苦的作品,作为作者在不同类型中游移又把它们自由组合。
三
希腊导演兰斯莫斯早前曾凭借《龙虾》和《狗牙》两部作品为许多人所知,在黑色幽默+反乌托邦题材中发挥了其独到的掌控能力,为我们带来一个个怪异独特的世界。而在兰斯莫斯今年的新作《圣鹿之死》中,反乌托邦和黑色幽默这些元素被一并抛弃,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部更加黑暗、更加现实的(不包括超自然元素在内的现实背景)惊悚电影。
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因为一场手术结识了已故病人的儿子,或出于内疚,或出于欲望,医生开始与这位16岁的少年开始了亲密的交往。而这样的关系却在少年接触了医生的家人之后变得越发危险和难以控制。少年的母亲开始爱慕起医生,少年也开始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医生的家庭。不久,医生的家人开始怪病缠身,少年声称这一切原来是他为自己父亲的复仇,是医生那场手术中的失误夺走了他的家人,而他如今也要让医生尝尝那样的滋味。他的三位家人会恶疾缠身七窍流血,而医生只有牺牲其中的一人,才能够拯救剩下的家人。在一切尝试都失败之后,医生最终闭上眼睛,杀死了自己最小的儿子。
片名《圣鹿之死》其实来自古希腊神话。伊菲吉妮娅(Iphigenia)是希腊联军命令官阿伽门农(Agamemnon)最心爱的女儿。一日阿伽门农(Agamemnon)外出打猎,却不慎误伤了狩猎女神阿苔密斯(Artemis)的宠物红鹿,他必须在停止特洛伊战争与牺牲女儿之间做出抉择。最终他做出了与《圣鹿之死》的医生相同的决定——牺牲自己最小的孩子。
圣鹿所指代的绝非狩猎女神的红鹿,而是伊菲吉妮娅(Iphigenia),也就是这个故事中的小儿子。小儿子是整个家庭中最纯净的人——父亲心怀不轨,母亲心照不宣,就连姐姐在少年来到家庭后也早已受到污染(姑且不论女儿脱去外衣却被少年拒绝所暗示的精神上的失去童贞,我们可以看到女儿在面对死亡时已经开始如少年一般说话说三遍,在窗边坦然地点上一支烟)。最纯净之人的牺牲,换来的是内心污秽之人的苟活和永远的愧疚。
虽然就连兰斯莫斯也在访谈中亲口承认,《圣鹿之死》的主题是复仇,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隐藏在字里行间中丰富的信息量。
首先是医生的角色。从一开始医生与麻醉医师的谈话,再到下一个场景送出的手表,很难让人不怀疑医生与少年之间的关系是否仅停留在医患或普通朋友之间。再到后来医生希望少年不要自作主张来医院以免被人看到,又希望少年来自己家中做客,可谓是欲盖弥彰。也许这样一段关系的开始是因为愧疚,但此刻对于医生来说,却早已变成了由欲望驱使的危险关系。而当少年再一次前往医院主动找医生做心脏检查,提出要查看医生的腋毛这一奇谲的要求,一方面是对父权的挑战,而另一方面已经几乎可以视作是对性关系的隐晦表达了。
在第二幕中,当医生希望从小儿子口中获知怪病的原因,便提出交换秘密。
“我还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才刚刚开始自慰,我才刚开始射精。只有一点点,差不多一滴。我还在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因为在学校里我听到很多故事。然后有一天,我爸爸喝了很多酒,我哥哥们都出去了,只有我爸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我溜了进去,把手放在他的阴茎上,然后开始套弄他到射精,射了整张床单都是,我很害怕然后跑走了。”
从中不难看出医生自小由于对性无能的恐惧而产生的对父权的崇拜和性取向的异变,而与之相映成趣的则是小儿子的默不做声。也许是因为父亲的秘密吓坏了他,但在这个场景中,我认为他表现出另一层意义:因为小儿子是纯洁的,即便是和同样年龄时的父亲相比,他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现在到你了,告诉我个秘密。
——我不知道。我没有秘密。
——不可能。一定会有的。
——我没有。
医生对性无能的恐惧导致他竭尽所能地以控制获取父权的体验。而少年则从一开始便表现出了对这样一种控制欲的不屑与反抗。医生为其买表时特地强调“我加钱给你买了金属表带”,少年却很快换成了皮革表带,甚至擅自闯进医院,置医生的风险于不顾,甚至主动曝光在公众之前(医院是这部作品中的主要场景之一,更是与“家”这一私人概念相对的公共空间)。
在少年与医生的初次见面中,少年表示自己的迟到是因为朋友新买了摩托车而迟到,医生于是说“希望你带了头盔”,而这一场景实则与后来女儿坐少年的摩托车后与家人的对话是相呼应的。同样是“希望你带了头盔”,女儿却是口是心非,也不难想象少年的话真实性几何。这是少年开始入侵这个家庭结构后带来的反抗,如病毒一般,慢慢瓦解着这个曾经稳固的结构。医生与少年河边漫步时,少年曾说自己没有多少朋友,母亲却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相信少年的摩托车借口从一开始就是子虚乌有,目的则是在这场对话中对医生的控制进行反抗,夺取主动权。
而相比之下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母亲则更加精于算计,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她始终保持着一种诡异而异样的笑容,在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之下,观众完全有理由相信她从未被医生的谎言欺骗过,只是始终心照不宣。甚至可以说母亲的角色其实才是影片前半部分最为惊悚的元素之一。甚至在获知丈夫与男孩早已交往将近半年时也没有一丝惊讶,反倒只有一种“情理之中”的复杂表情。
在得知男孩的死亡预告后,她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反抗,仅凭直觉认定对于男孩的复仇计划他们无计可施,也没有进行丈夫那样无意义的抗争(尤其是在目睹了复仇计划中无法言喻的超自然元素后)。
此刻二人的意见已经出现分歧,而导演巧妙地运用构图表现出二人意见的对立,随后镜头转向妮可基德曼一人的特写,你知道,她是对的。
她同丈夫商量着杀死一个孩子他们还能重新生育,但由于这个场景处在一个“众人求生,父亲抉择”的序列中,与其说是在必须作出抉择这一前提下对丈夫的安慰,倒更像是恳求丈夫(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丈夫的身份已然成为生死的判官)让自己活下来,但是对于要牺牲自己的骨肉来使自己苟活,她却丝毫没有任何的迟疑。
但在此时,她已早已不再是最初那副“一切尽在掌控”的神情,紧锁的面部下散发出绝望的神情。她对必须牺牲一人毫不迟疑,但面对死亡她却无能为力。她不想死,即便代价是牺牲自己的孩子。在地下室她为少年清洗伤口,亲吻他的双脚,这与前面丈夫愤然甩开少年母亲的手遥相呼应,形成了尖锐的呼应和对比。
最初的姐姐是纯洁的,她所受的污染是少年所带来的。美丽的歌喉暗示少女的纯洁,而她却在终于站到合唱团中心的时候突然恶疾缠身,恐怕不是没有在暗示些什么的。躺在病床上的少女开始暗自咒骂起自己的母亲,坐在轮椅上默默地点上一支烟,此刻的少女早已成为了少年的附庸,暗自沉沦。少女脱下外衣的场景所指代的并非是少女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失贞。当她意识到恳求父母变数太大时,她开始转向少年求助。(如果说父亲此刻的角色是判官的话,那么少年则更接近神,即阿苔密斯(Artemis))
此刻她不仅仅是作为将死之人祈求天神的怜悯,更多的则是企图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她自认与少年之间的“情愫”),来索要活下去的权力,即便此刻的她对少年的情感早已异化为仇恨。少女的行为是受到母亲的启发,然而二者的目的却截然不同。前者是希望少年拯救自己,而后者则是希望少年放弃复仇,拯救所有人。此时的姐姐已经达到了堕落的极点,在地下室这一场景中,她的正脸始终处于阴影之中,显示出与前面截然不同的诡吊神情。
如果说少年是姐姐堕落的外因,那么死亡的氤氲则是激发出姐姐真实人性的困境,即诱因。困境是激发人物真实性格的因素,而死亡的氤氲为我们呈现了一出属于这一家人的罗生门。
在全部家人中,着墨最少的是弟弟,因为结构要求这个人物必须是纯粹的,即便他看起来并不完全是这样,即便这样的人物现实中是难以存在的。
开头少年说“我想把它(薯条)留到最后”,而在结尾时姐姐将番茄酱淋在薯条上(牺牲),literally“留到最后”
而少年,正是整部影片真正的骇人之处。他从前半段展示出令人极度不舒服的各种关系和处事方法后,却又在后半段戏剧性地转变为阿苔密斯(Artemis)的角色。也只有当少年揭示了自己的计划之后,观众才能够真正理解他在前半部分的行动和言论究竟意欲为何。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少年在此刻扮演着一个视角不同(也许可以说是对古典复仇悲剧的解构)的古典复仇悲剧的主角。他精神失常、受到亡灵的召唤(父亲的死)、伪装与欺瞒,性欲望的执迷与复仇热情之间产生相关联的共鸣,但此时他既是抑郁的英雄主角,又是阴险狡诈的反派。而少年使一家人恶疾缠身的方法,则是这个故事中的麦高芬。(麦高芬MacGuffin,意思是某种用于推动剧情的设定/事件,但其本身常常与角色与剧情缺乏内在关联和重要性。当故事的情节发展以后,渐渐的角色们本身的忠奸或爱恨情仇成为观众的焦点,麦高芬渐渐不是那么重要了,有时甚至完全不重要了)方法是什么早已不再重要,它只是一个无法反抗的超自然元素。
如果说《龙虾》将社会的某一做法极端化后构成(反)乌托邦能够以寓言的形式引发观众对现实社会的隔空探讨,那么《圣鹿之死》则只是一出纯粹的对欧里庇德斯悲剧的模仿,将这一古典定式套路搬入现代语境,碰撞出新的火花。
但问题也同样来自于此,对于完全不能(不愿)理解影片主题的观众,这无疑是一部晦涩难懂的作品;但对于能够理解导演基本意图的观众,这又无疑是一部包裹着神话/宗教隐喻和层层阴谋的作品,但这样一种故事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最终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杀人偿命。
我相信所有古希腊戏剧都是有现代意义的,因为它们直指人性。
——迈克尔·柯杨尼斯
《伊菲吉妮娅》的导演,同为希腊导演的科扬尼斯这样说道。同态复仇是神话题材亘古不变的主题,它直指最根本的人性。但是这样一种题材在今天是否有些过于普遍和单纯,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复杂华丽的形式之下是略显简单粗暴的主题,似乎让人感到有些失望。也许对欧里庇德斯悲剧的执念某种程度上反而制约了作品本身的发展,有些可惜。
有罪的人不止医生一人,麻醉医师也同样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受到自己的欲望驱使。然而这样一个场景在推动剧情后戛然而止,沦为一个纯粹功能性的场景。而又或许是过于害怕观众看不懂导致失败,兰斯莫斯特地安排了少年咬下医生一口肉后又咬下自己的肉,大喊三遍“这是隐喻”,对于能够理解主题的人来说,又有些过于直白和尴尬。
《圣鹿之死》在形式上是成功的,非常成功;内核虽然说不上差,但与表面故事的复杂性不相匹配的主题还是有些可惜。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即便有瑕疵,但它依旧十分精彩,值得我写这四千字来分析它,也值得观众在看完之后继续玩味。
四
昨天晚上看完《圣鹿之死》,先抛开它古典体质的不谈,让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这个过失杀死人家老爸的医生父亲,自始至终都没有正面向家人承认过这点。真相的说明是通过妻子的“献手”来展现,这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冷颤。所以我一度觉得,只要这位医生站出来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责并且选择真诚忏悔和自省,就可以被原谅,落罪到家人身上的诅咒就可以被解除。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医生的选择是听从有巫术的受害人的儿子,在自己的家人中选择应该死去的那个人,达成一命抵一命的公正。医生在决定妻子、儿子、女儿到底谁应该被献祭的问题时,选择了另一种公正的方式,由此形成了一种更为冷酷的反讽。因为真正的公正似乎应该是杀人者的命抵被杀者的命,即医生父亲应该选择自杀来顶替自己过失杀死的另一个家庭的父亲的命。然而这里这位杀人者,却又成为新一轮的制裁者,独自站立用猎枪扫射绑椅子上的家人。而家人,就像她妻子在寻求真相的时候说的那样“他自己犯的错,为什么要惩罚我们?”
留意到一点,促使父亲走向最后一种方式选择献祭者的动因是,三位家人在“临死”前都向他积极暗示过他们对他的一种价值。儿子剪掉了他一直钟爱却是他父亲不爱的长发,女儿选择离家出走并在被接回家的时候动情地表现出了,她可以为这个家去死的大义(之前一幕却是对弟弟说,你死了之后,可不可以将你的mp3留给我),妻子则是色诱加向丈夫保证“孩子没了我们可以再生一个,你可以,我也还可以”。儿子代表顺从,女儿代表懂事,妻子又是希望。哪一种都难以取舍,所以他最终选择了那种公平的方式。是被动地选择。
最后一幕,医生一家在面对失去父亲的小男孩时表现出了“久病”大愈后的一种傲慢,被诅咒无法进食无法走路的女儿,在男孩面前吃下一盘炸薯条,吃完后并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出了餐厅。到这里,之前看似实现的“一命抵一命”的公平再次被打破,不论是三对一的形式,还是说一个家庭依然存续对另一个家庭已然破碎的内核,都是不公正的,作为杀人者的医生一家在失掉一个孩子后高调展示出他们战胜邪恶的优越感,而施咒的男孩仍是一人与无工作的寡母相依为命。咒语没有击垮杀人者和杀人者的家庭,也没有换来杀人的忏悔,更没有用一命换回逝去的父亲,没有达成想要达成的公正。用以说明这世界本来就无绝对公正可言。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圣鹿之死影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19328.html
- 上一篇:全球风暴影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