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是一部由王小波著作的杂文集,该书在网上的评分也很高,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01
记得第一次读王小波是无意中在一本类似「收获」之类的文学刊物上看到「2015」,读了几行之后就迅速爱上了他,当时就跟身边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念了几行,他也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俩就这样你念一段我念一段,愣是一晚上把那篇文章笑得连滚带爬的读完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97年3月的一个晚上。当时我们还在说,2015,真遥远啊,到那时,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呢?
转眼,如今已经2018了。时间真的是太可怕的东西,自顾自的走,从不为任何人任何事停留。
很可惜的是,1997年那个乐不可支的夜晚过去没多久,就听到了王小波心脏猝死的消息,令我震惊不已。马上,他的小说、全集翻天覆地的出版、再版,他才算是真正的为更多人所知道、所喜爱。不少艺术家都是这样的一种死后成名的宿命,这其实是另一种悲哀。
2008年的冬天,我是在北京度过的。有一天在四方景园的小区门口,我看到了李银河女士。她正慈眉善目气定神闲的过马路走向一家干洗店,我没上前去惊扰她,像小波那样说句:你好哇李银河,我只是一直默默目送着她的背影,然后致以我的敬意,给她,也给她的王小波。
我愿意相信,他们从未分离,他们一直在一起。
02
周六的下午,在以为熟悉实则陌生的TIT创意园某咖啡厅,用差不多两小时的时间,大概翻阅了王小波的杂文选集《我的精神家园》。
书是在座位旁边的店里书架取的。架上的书不多,五层的架子,只有大概顶上0.3层的位置放了书。底下2.5层密集放置着像是义乌批发来、看标价却远超越其卖相的小饰品。剩下1.5层,摆了两台共享充电宝机器和一层的纯粹的杂物——包装盒之类。
架上的书籍构成,也如这个架子一般杂乱。既有哈姆雷特,有米兰·昆德拉,夏目漱石挨着林语堂,也有余华和安妮宝贝,更有宋鸿兵的著名作品和南派三叔。总而言之,都是名人。
随手取下王小波的这本作品。
其实也不是随手。因为某些书我是不想看的,另外某些书则是不会在这个想着放松的下午看的。
20多年过去了,许多彼时的文章放在当下仍然适用。
例如小波谈娱乐圈、谈文艺、谈追星族。
又例如关于尊严的三篇——人的尊严、饮食环境与尊严、居住环境与尊严。人要有尊严,人对尊严和体面的追求,以及一个人的内在人格,会在他的环境中外化。国人在家庭及工作单位以外的公共区域,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意识的情况,现在有所改变吗?
就在今天的中午十二点半,周末更显繁忙的广州,人来人往的丽影广场门前、客村地铁站C出口外、必胜客楼下,我仍看着一位中年女士缓缓走过一个垃圾桶,扒拉开上面的两个饭盒,取出下面的两个塑料饮料瓶子,装进手中的塑料袋。这位女士除了脸色黝黑些之外,穿着尚算得体,上衣鲜红外面缀着层层的纱,黑色长裤,毫不邋遢,还画着眉毛和眼线。塑料袋不大,普通体积,看得出没有装几个瓶子。
一个塑料瓶子能卖几个钱?需要多少钱,一个人才愿意去做搜寻积攒塑料瓶并售卖的活计?
贫穷或富有,幸福或哀伤,快乐与沮丧,体面和邋遢,当下的中国和那个宽泛意义的西方国家,上述的几个and与or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存在于二者之间可能的跨越、跳跃及选择变更,需要怎么做,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发生?
小波感叹人已到中年,但仍可再奋斗。也羡慕青年人的青春和远大的前程。
许多文章是1995/1996年间的,他有预料到自己的猝逝吗?他对生活和现实、对社会抱持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怀呢?是压力和沉重,是无力的抵抗,或是犹存自我的希冀?
有些已经实现。例如VR技术。虽然实现得还不够好。
有些已经改变。例如彼时小波和曹工,一名大学教师与一名船厂的工程师,还需要去为华人餐馆小老板做最基层的小工。
杂文集的最后一篇,谈到“伟大一族”。拥有伟大梦想的一群人,我相信的确存在,就如小波也一样相信。
二十年过去,这样的人群是更多还是更少了呢?
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水平的确提升巨大。但社会的阶级有因此而减少吗?没有。
穷人依然是穷人,底层依旧是底层。只不过,可能这个下限有所上升。
城市化进程又是二十年过去。
但污水横流于地面的情状仍未从我眼前消失。垃圾的堆放和废品的积攒,仍是某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乡村的消亡、自然环境的破坏、城乡结合部的杂乱、垃圾围城的境况,进一步扩大。
居者有其所,安居乐业,简单的几个字,仍是许多人最基础的追求。例如现下的我。
想想1995的小波,人到中年,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上山下乡、教书求学、编程写作,仍可坦然写出屋无一隅的境况、依然认为尚有时间继续努力。
该高兴,至少我比彼时的他还多拥有20年的时间。
P.s.
周末的创意园,人来人往。老中青摄影团,Cosplay爱好者,高大的秋田犬和小个子的女主人,超小一只却叫声凶猛的斗牛犬与默不作声敲键盘的男主人,打扮入时的青年男女,带着一对孩童儿女双全的幸福年轻父母,还有三三两两的男生或闺蜜。
点上一杯咖啡,打开Surface,做专注状,继而让对面的友人或站或蹲前后左右至少换了三个大的角度为自己拍上半小时的照片。
两三岁的小女孩独自玩耍,婴儿车中的弟弟默默手脚扑腾却不哭闹,父母各自看手机。
普通地喝咖啡吃小食聊天。
普通地玩手机、普通地自拍。
孰高孰低?
我心中是有一种价值判断的。至于这种价值判断是否正确、是否有失偏颇,那就是另一回事。
读一本闲书,敲半页文字,抛却落地玻璃窗外的满园春色,有何意义、有何价值、又能高到哪里去?
不过都是为了开心。
P.P.s
才发现在豆瓣原来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次、不同出版社,是分开评分的。
我读的是这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就发在这里。
那本1997分更高、人更多。
这还有区别,有趣。
03
王小波在本书中为了支持取消书刊审查制度,建立书刊分级制度做了很多呼声,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说作家和读者。
王小波说高层次的读者即使看那些所谓的不正经的书也能有所收获,他还坦言他看过不少色情小说,并感慨道有些色情小说家的才情在很多正经严肃作家之上。
这一度让我不愿意创作而愿意阅读,因为我觉得好书已经够多了,活着一辈子已经读不完,没必要自己再去添砖加瓦,成为读者的负担。
但是后来的成长让我想法有了转变:
1.有些书虽然很有深度和广度,读起来很考验读者的能力,比如托儿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相比王小波的《红拂夜奔》而言枯燥无味。也就是说,可以多写一些有趣的书,也就是找点乐子。
2.书都能给读者带来收获,可带来收获的频率和密度不同,总体感觉也不同,现代小说的高峰就是最有才情的作家殚精竭虑写的非长篇小说。读杜拉斯的《情人》,感觉在这本书中出现了价值坍缩的现象,因为才华的密度感觉已渗透到了字里行间,这样的书是新的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仿佛黑洞吸引整个星系一样,王小波所推荐的那些书,则牵引着人类的所有知识。
总而言之,一本书里面所蕴含的价值是恒定不变的,所谓“过时”,其实是当时的流行价值变成了现在的历史价值,所以,书是可以区分好坏的,存在一个称之为价值尺度的界限,也就是美和丑,好和坏,有用和无用的界限,即使在好书里,也有价值高低的比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书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2662.html
- 上一篇:偷书贼读后感范文欣赏
- 下一篇:《番茄太阳》读后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