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读后感(一)
前日,翻看汉文经典篇章,重读<朋党论>,赞叹文章简短明了概括精辟之余,更因为他叙述的道理深为感触。大学时代看它,是因为被作者的文笔所折服,今天看它,却和那时的心态大为同,其中表达的思想,显示了作者经过了多少思考和总结,意味深长,其规劝之道,值得今日之人广为借鉴。精辟章节,摘录如下: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里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返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形者忠义,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知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贴切的描述,短短几句,讲出了君子与小人之交的深刻含义,虽然在发展社会的今天,再用简单的君子小人之说来概括人际交往显的片面,不过从段时间的交往及实际生活来看,贴切之意丝毫未减。小人因为利益而成为朋友,小人的追求是利益和金钱,当利益和金钱来临时,他们成为了朋友,当这些得到的时候,他们甚至成为了敌人。对于索取和欲望的无限追求数千年来,几乎遵循了相同的模式。而君子,为了发展和事业,为了梦想和追求,精神享受的追求在许多时段内占据了上风,而欲望的满足在衡量之间得到控制,这就是所谓的理性把。
大概也因为这样的原因,人们才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而这句话更被国际关系用为惯例。成为国际关系变化衡量的一个重要参考。
是非好坏之间,是辨证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对一个利益群体而言进行相对的判断,所不同的是,在维护和取得利益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而这些方法和过程才反映了一个人行为判断的重要参考!
朋党论读后感(二)
天下之事,岂可一概而论,必有其辩证也。凡一物,用之众人则为利,用之一人则为害。凡一事,观其过程,察其动机,利害之论,实难断矣!
朋党之争,古来有之。然并非一无是处。朋党者,有君子之朋,有小人之朋。君子之朋者,修养自身,可相互提高,成就事业,可同舟共济;小人之朋者,以利禄相附,见利争先,利尽交疏。
故凡成大事,欲建功于当世者,莫不以成就君子之朋,斥退小人之朋做为政之根本也。昔者汉武帝征伐匈奴强敌,亦先用董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议,统一思想,举国一心,而终败胡数役,鲜有二心者。唐太宗麾下谋臣如云,举凡一事,各有所见,然太宗终能使得上下一心,而谋臣之间,亦专以事物针锋相对,从不做攻击人身者末流之争,诚为君子之朋矣!
然后世帝王,以为平衡之术可玩群臣于鼓掌之间,使得清流实权间杂朝堂,诚为守制之君而非开拓之主也。嘉靖皇帝尤好道术,不以全力经略天下,而思省时便利之法,使严嵩父子与海瑞之流同处朝堂,以相互制衡。近世蒋公,最善制衡,仅以中统军统之互相掣肘,即已失用间之先也。此二人者,或糜烂天下,或身死国灭,不为朋党之戒乎?
故曰:朋党之争,擢拔君子,黜罢小人。用君子之朋,则成就大业,用小人之朋,则分崩离析。故曰:万物皆有善恶,唯明达之人,乃善用者也。
朋党论读后感(三)
一个王朝进入衰暮晚景,总是积弊深重,内外上下的官员跋前踬後,动辄得咎。为了私利,也不排除为了良心,官员们党同伐异,争吵不休。为了置对方于死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诬陷对方为“朋党”。
因为皇帝最怕“朋党”。有了朋党,皇帝甚至会怀疑亲眼所见的一头鹿究竟是不是一匹马,()更弄不清外省、基层的是非曲直;有了朋党,皇帝的陟罚臧否就会混乱,被一部分官僚所俘获,最终丢掉宝座。所以,皇帝对朋党总是严加防范,坚决打击,中外皆然。
欧阳修与范仲淹走得很近,难免招致物议,被指为“朋党”。历朝党争,总是一个迅速极化的过程。两个人可能本来素不相能,但既然被指为一伙,也只好相互提携了。政治与外交是一样的,孤立就意味着死亡。就像今天网络上左右交讧一样,朋党之争让舆论僵化激烈,是社会病态的表征。
于是欧阳修写了《朋党论》,他把朋党分成“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落入儒家俗套。农耕帝国的人总喜欢自居君子,然後胜者通吃,剥夺失败的“小人”的名誉、财产及生命。互相进行道德指责,无法说理,只好动粗。商业文明的人则不然,承认人既有神性亦有兽性,时而为君子,时而为小人,这样,能把自己的利益讲透,把彼此的共同利益讲足,从而进行合作。一旦利益受损,便会反目成仇!这是朋党的共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朋党论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29610.html
- 上一篇:培根随笔集读后感
- 下一篇:泡泡野猪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