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读后感(一)
一、关于社会伦理
一本好书,一定有基于产生它的社会基础。
稻盛先生在开篇便表达了对日本当代社会价值伦理体系的担忧,认为日本正处在一个“没有方向的时代”。二战后的日本全民奋起,经济飞跃增长,但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却丧失了最重要的价值观,而正是这种价值观曾根本上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明确指针;另一方面,人们又面临许多过去未曾碰到过的问题:社会趋向于少子高龄化,人口减少,地球环境恶化等等。在这个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年轻一代,不再愿意认真努力的工作,把努力工作、拼命劳动看的毫无意义,把工作视作是剥夺人性的苦役、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把投机发财、不劳而获、享受轻松的生活当做人生的目标。正是基于此,稻盛先生希望通过本书,将劳动、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及其方法告诉年轻的一代。
同时,稻盛先生也认为这本书对于取得惊人经济发展的中国而言,也具有同样的参考意义。的确是这样,我甚至认为,这本书里所讲的劳动观、价值观,当下的中国比日本更需要。
当下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呢?
去年流行这么一句话:神马,都是浮云。
我们的GDP经济,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可以堪称是伟大的成就,按照统计局的数据,我们已经是坐二望一了;可是,与之对应的,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光顾着发展GDP了,其他的,已经远远给抛下了。
我们只是处在工业化的早期而已,但我们整个社会的情绪却已处在一股巨大的躁动中,我们没有政治伦理,政府和不知道由谁选出的代表、委员们在构造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宏大叙事;我们的经济泡沫太多、结构严重失调,稍一不慎,便会重蹈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日本的泡沫之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体制、司法体制等等都已明显跟不上这个社会的实际需要。各种怪现状层出不穷:山西黑砖窑,陕西华南虎,云南躲猫猫,贵州俯卧撑,湖北捞尸船,湖南小白宫,重庆黑社会,杭州欺实马,北京圈地运动,上海钓鱼执法,广州飞车抢劫,我爸是李刚,双汇瘦肉精……
我们没有信仰,没有畏惧之心,公信力缺失,我们靠传统的经验主义和江湖法则生存,我们有着两套完全不同却又荒诞的同时存在的话语体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娱乐主义、荒诞主义、虚无主义横行;我们当遵守规则、努力工作的人是傻瓜,把不正当得利、投机取巧当成是本事。
我们整个的社会,概以论之,亟需一套完整的可以让国民信服、认可的价值体系。
也许,这些都是社会剧烈转型时期的必然表征。上个世纪的中国,却是经历着太多的巨变,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无法或者说无力去创造,只有先破坏。而现在,是我们去构建、去创造的时候了。从哪开始,从我们自己开始,从真诚、努力、遵循规则开始,让浮云变成真切的雨滴。
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莎士比亚《辛白林》),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双城记>)这是愚蠢的时代,也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侯,也是信仰的时候;这是黑暗的季节,也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面前也有着各样的事物;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人们也正在直登天堂。
二、关于意义
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定下了奋斗终身的决心?(毕淑敏)
稻盛先生认为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得时间最多,人们在工作中学到的东西也最多,在工作中,可以提高并修炼你的心志,完善你的人格。工作不应该和自己分开,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认为,其实,工作便是你实现人生意义的最好途径。我想应该是这样的,人对于自己人生意义的确立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修炼自己,二者殊途同归,既是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此奋斗终身呢?
三、关于苦难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的人,他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国王,可他招惹了众神的恼怒,被判处把一块巨石推向山顶。由于本身的重量,巨石总要滚下山来。于是,他又得把石块再推上山去,如此反复,永无止境。众神以为,再没有什么惩罚比这无效的、没有尽头的劳役更为可怕的了。然而,西西弗却不断推石上山,周而复始,坚持不懈,永不停顿……
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时曾说:“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我这一生所经历的路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稻盛先生在书中讲到了一位木匠师傅,一生只从事修建神社这一项工作,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迷惑,他都一一化解,造就了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稻盛先生成长与战乱时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却没有放弃对待工作的态度,即使在苦难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的越烂漫。人生,不体验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就不会懂得并抓住真正的幸福。
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是毫无意义的,权且把这些苦难当做乌云,只要如稻盛先生所说,抱着积极地心态朝前看,在任何的时候拼命、努力的工作,就连那乌云,也会有不一样的光景,你会发现,原来那乌云,是那么郁怒的灿烂,那么翻腾的暴怒,乌云过后,会是白雨漫天、云垂海阔、月朗天低、星耀四野。
四、关于热爱
诚如在意义那一篇里提到的稻盛先生所说,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
人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无怨言,也能忍受。
就像我踢球时的感觉,哪怕身体累到极限,却还是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我妈经常会对我说,要是我把踢球看球的时间都拿来学习,一定可以考个更好的大学。
稻盛先生认为,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因此,要想实现自己的意义,无论如何,必须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非如此不可!
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
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这样便会进入良性循环。
这段话给我自己特别大的感触,有些时候经常会想我到底是否真的喜欢并且适合现在的工作,至少,我不厌恶,甚至有一些方面的确是自己喜欢的。这么一想,其实自己还是挺幸运的,虽然不是那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可至少也是百分之一、十分之一了。
所以,还是要继续锻炼自己,克服困难、做出成果、得到力量,收获热爱。
稻盛先生虽然是个佛教徒,可却并不反对甚至鼓励人们在工作的修行中寻找乐趣,对于阶段性的小成功要率真的表达出自己喜悦的情感,只有这样,才有动力,平常人也才能做到持之以恒。
抱有一颗善被感动的心,诚挚的对待生活。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做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
五、关于坚持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非凡永远起于平凡。
稻盛先生讲述了京瓷工厂里一位默默无闻的工人,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认真完成工作,他从无牢骚从无怨言、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持续从事着单纯而枯燥的工作,20年后,这个工人成为了京瓷事业部的部长,而且是一位颇有人格魅力、很有见识的优秀领导。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稻盛先生的口头禅,仅仅付出同普通人一样的努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必须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才可以。
只有这样,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愿望才能成为我们的潜意识,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实现高目标、全力的过好今天并比昨天更进一步,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能力,将不可能不断地变为可能。
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坚持,一定要到最后才行,否则,之前所有的过程、所有的努力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工作的过程绝不能得过且过,必须要有完美主义的心态,坚持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完美。
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完美,那么,我们必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六、人生方程式
稻盛先生在结语中总结了他对于工作观乃至人生观的理解,
工作观或者说人生观=思维方式乘热情乘能力
不厌辛劳、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等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则是负的思维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思维方式的正确性,思维方式如果是负的,那么一切都将是负的。
学会并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持续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所持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只为我们的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
和谐一下。
干法读后感(二)
可以这样说,刚开始的我对《干法》这本书毫无兴趣,原因有二,一来:本人向来不喜欢读书,比起读书,我更喜欢看看新闻甚至看看连环画。二来:此书出自日本,对于一个满腔热血的中国人来说,提起日本我总想不起好的词来形容。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在被迫读完这本《干法》之后,我喜欢上了这本书,这本书对我受益匪浅。对我最大的感触有两点:一是日本人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精神。二就是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区别。
对于我所谓的精神,大家不妨可以静心去想想,为什么在二战后受到重创的日本,能在短短十几二十年恢复经济,乃至发展成为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强国。有人说会说是美国的援助,但是有一点我们得看清,人家的企业有的已成为世界上顶尖企业,乃至超过了美国,这说明不只是援助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精神。从稻盛和夫这个人,看整个日本,正是因为这种百折不挠,精益求精,专业,创新,追求完美等等的精神下,人家的企业才逾越成为世界上顶尖企业,人家的国家才成为富裕发达的强国。
至于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区别,我不用说大家也都很是清楚吧。现在的年轻人干劲越来越匮乏。我不曾了解日本,所以对日本的历史毫不知情,()但我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古人,拿改革之初的人来说吧,那时候的人们,真是如狼似虎,每天从天刚蒙蒙亮,干到天黑,我想这不只是因为那几分粮票吧,我们那现有一水渠,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说过,那水渠以前和地面是平的,现在竟然突出地面10来米,问其原因,是那时候的人们肩挑土,背抗石,一点一点的垒起来的,那水渠高达数尺,长约百米,拿现在人的眼光,真不敢想象是当初是怎么用手搭建起来的,现在人们有很多机械,完成这项工程不是难事,但是出于改革初期的人们他们有什么?只有干劲,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精神。
当代我们这些年轻人真的很缺少这种干劲,这种精神,至少,我曾经认识的朋友很少有。他们对于工作的概念,对于工作的目的,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说一样,”把工作看成不得不做的必要之恶“,只是为了单纯的解决温饱而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
《干法》一书教导我们,首先要喜欢并爱上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原有的心态、不管工作差异、职位高低。都必须喜欢上,就如你喜欢了一样东西,喜欢了,那它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后面的一切将无法再延续。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所获得的欢乐;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快乐;当工作做到有人褒奖时,就要诚心的表示感谢。把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前进路上的精神粮食,然后继续全心声地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去。从现在起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继续更新增进目标,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还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精神还在,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太远。
我们要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工作权利,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积极主动,敢干挑战自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挖掘自身工作的潜在职责,主动承担责任。做自然型人才,高调自己的目标,低调自己的姿态。悄悄地把愿望装进潜意识,用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创造非凡。开创一种与原来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感谢领导给予我读此书的机会,对此书我感受甚深,字未及全意,感不能全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干法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34049.html
- 上一篇:暑假里的一件事400字
- 下一篇: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