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大我市工业招商力度

时间:2019-05-16 05:56:26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近年来呈现逐渐加快的趋势,特别是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随着产业升级的加快,“老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 产业转移是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地方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转移加速的内外因

1、劳动力资源紧张,用工成本高。在珠三角,随处可见的企业招工广告,开出的工资都在1200元以上。在深圳、东莞的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存在用工紧张的问题,造成用工紧张的王要原固一般是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深圳市公明镇贸杰家庭用品公司2006年新招工509人,流动502人,缺工30%左右。

而在“转入地”的粤西湛江市和广西北海市了解到,当地加工企业一线员工工资绝大部分在千元以内,不少企业只有八九百元,而且招工相对容易得多。

2、备尝无地可用之苦。深圳市“十五”期间每年约出让土地25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工业用地为零增长,需要从存量中调整出来。深圳有900多个上个世纪80年代利用会堂、饭堂等闲置用房建立的工业区,他们占了深圳工业用地的70%,从节约土地资源出发进行再开发利用,如由二三层厂房改造成高层,或者工业用地改商业用地,适应产业“退二进三”发展服务业,是向香港或新加坡城市模式转化的需要。

3、部分地区供电紧缺现象。一般中小企业采取开五停二的办法,但民用电保障供应。我们咨询的惠州吉域塑舷加工厂通过拽关系,每星期有两天停开少部分生产设备。估计到夏天时,供电矛盾会更加突出。

4、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地区性环保生态压力逐渐加大。近年来,珠三角企业还普遍感受到来自执法部门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二十年前建厂时政府没有规划,现在各种要求接踵而至,消防间距要扩大,环保要增加排污管,企业受条件限制,没有办法改造,只好搬离。

5、国家政策调整,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尤其是新劳动法的实施,这些众多因素加速了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珠三角众多企业过去执行劳动法不到位,在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发放最低基本工资和加班费等方面存在较普遍的违法现象,近年来,当地劳动力市场出现“买方”向“卖方”转变,劳资纠纷日益增多,劳动部门和法院“依法”仲裁或判决,企业不守法成本明显增高。

6、此外,随着经济发展,珠三角的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到了一个“升级换代”的新阶段。 除了地方政策,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对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率,基本为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低附加值机电产品、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业。7月下旬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加工贸易限制类新目录,在市场准入、台账管理等方面实行东西部差别政策,直接刺激了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向西部加快转移。

二、产业转移转向

产业转移,珠三角企业面临到哪里落脚?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迁移的主要是日资企业,他们考虑转到中国内地,可能几年后又得转移,不如一步到位到越南去,越南目前看不到有对出口抑制的迹象。

台商投资选择熟悉的地方,做熟悉的行业,到东南亚国家不像在大陆同根同源。近年来一些家具企业搬到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用地很紧张,地价升得比中国大陆快几十倍。

珠三角产业转移呈现明显由近渐远的蔓延式趋势,深圳市龙岗、宝安和东莞市等地的企业前几年即向省内的惠州、河源及江西赣州、湖南郴州等地转移,近年扩延到更远的粤北粤西和广西、湖南、江西更远的地区。我们分析,从今年起会加大转移到长三角地区的力度。

三、产业转移类型

经与增城新塘开发区的李主任和东莞的一些企业家联系回访,他们认为外商投资有三种类型:一是看中当地政府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小型企业,以租地、租厂房为主,雇用廉价的劳动力,从而获取最大利润;二是看中产业配套能力,特别是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一般是一个核心企业过去了,相关配套企业跟进过来;三是国际型大公司,主要看中国内市场,采取战略布点,一般不往重优惠政策和土地价格。

四、我市在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优劣势分析:东西部对接并不通畅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大致三种类型,一是属于市场扩张型,因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企业生产能力不断的提升,市场占有力逐步提高,该企业要开拓新的市场的需求与能力日益增强,因此企业战略布局向有市场潜力的地区转移;二是,成本压力型,随着企业所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紧缺及劳动力成本日益趋高、用地荒、用电荒、环保压力等众多因素,企业考虑企业生产成本趋高与企业效益面临紧缩的发展态势,因此在企业战略发展布局上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一类型梯度转移在当前我国企业梯度转移浪潮中占主导地位;三是市场饱和型,该一类型企业因在企业所在区域市场占有率已接近饱和,市场可开发空间受限,因此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企业向有市场潜在力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减少企业营运成本,当前食品企业产业转移大多属于这一类型。

1、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从目前我市的劳动力现状来看,劳动力资源总量不能满足用工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求。

2、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类型与我市目前的产业形状相关度不是太高,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珠三角地区的主导产业主要有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塑料包装印刷、制鞋制衣、生物制药、化工油墨、轻工纺织等产业,有转移需要与倾向的企业类型有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塑料包装印刷、制鞋制衣等产业,而我市产业以印刷包装、机械加工、羽绒制品、制刷制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主导类型为主,因此产业类似性不是太高,产业相关度不是太高,更重要的是产业配套能力有待提高,相关产业链的缺乏。如开一个鞋厂,供应链有底子、鞋带、皮革、五金、鞋盒,等等,珠三角除了有配套厂,还有各种专业市场,如建材、五金、涂料、模具等,当地即可送货上门,内地基本没有。产业转移遵从“梯度原理”,由成本较高的地方向较低处转移,归根结底是一种市场行为,加工制造企业需要设计研发、零配件和物流服务业的配套,而目前我市在这一方面还比较滞后,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上还存在产业配套能力优势不足的制约。

3、区域空间距离较远,因此一方面产业梯度转移相对成本较大,另一方面更造成了珠三角地区与我市之间信息的相互不对称,相互信息沟通与交流不畅。

4、承接产业转移的其他“短腿”:港口设施差,航班少,物流服务业滞后;政策环境差,兑现性不强;社会化服务缺乏,企业“额外”负担重,对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大我市工业招商力度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3990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