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县在建水利工程的调查报告
今年8月初,我县政协组成专题调查组,深入南寨、张家塬、柿沟3个镇和水利系统各单位,实地考察了全县6大重点水利工程和10个骨干水利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走访各部门相关人员和水利工作者百余人,召开座谈交流会6场次,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xxx”期间,全县水利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科学兴水、人水和谐”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力提升发展水平,全县实现水利中省投资2.5亿元,建成了150多个民生型、资源型、生态型水利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xx年荣获省“水利振兴杯”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七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1、农村供水经验全省推广。相继投入5782万元,建成张家塬、水沟2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55处山区单村供水工程,使全县75%的村实现水厂集中供水,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饮水信息化、自动化视频监控系统,被称作“千阳模式”的“板块式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2、水库除险加固快速推进。全县14座小型水库全部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水利部门主动出击,抓鉴定、搞规划、做设计、争投资,相继完成了郝家坡、大沟、桐花庄、东河沟、夜叉木、皂桷树沟6座病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均每年实现1座病险水库加固脱险,成为千阳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3、灌溉渠系配套大幅跃升。积极争取千丰渠枢纽改造、跃进渠灌区、大沟灌区改造和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357万元,改造渠道150公里,新修渠道130公里,修建渠系配套建筑736座,全县五大重点灌区改造相继完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11万亩,使往日旱田重现生机,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4、河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城区千河护岸、千河堤防和冯坊河堤坝治理工程,建成城防工程8公里,农防工程15公里,有效保护耕地2.5万亩,人口3.53万人,成功抵御了xx年千河流域50年未遇的暴雨洪水灾害。坚持生态治水方略,完成了千河、东河沟、西河沟综合治理,栽植水保林300多万株,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千河橡胶坝,精心呵护宝鸡“大水缸”,实现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丽水园林城市景观。
5、基本农田建设实现大跨越。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积极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发梯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兴修和改造基本农田5万多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
6、后扶项目惠及库区移民。从xx年起,11412名冯家山库区移民每人每年享有后扶补贴资金600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移民扶持项目38处,进一步改善了库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二、“十二五”水利工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回顾“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显,但与全县加快转型突破促进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城乡群众对水利服务的期盼相比,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设施老化失修,水源调蓄能力不足。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现代农业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全县现有蓄水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设计标准低,淤积严重,病险问题依然困扰个别水库储水量。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进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部分灌溉用电、泵、渠设施老化严重,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全县仍有8座病险水库,占水库总数的55%,45座抽水泵站85%因设施老化而停用,5个万亩以上灌区的灌溉能力都达不到设计标准,222眼机井75%不能使用。
2、资金投入单一,制约工程建设进度。近年来,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市县配套的资金份额也大幅增加。但水利、农业、农发、环保等行业多头治水的投资局面,基层很难把有限资金整合起来办大事,不能最大化发挥投资效益;加之群众对自筹自办水利的认识不到位,“一事一议”实施难度大,群众筹资筹劳投资水利建设出现断档,其它社会资金又不愿进入,使水利投入全部依靠政府财力支撑。目前,有限的地方配套资金,已影响到某些大项目的争取和部分工程建设进程。
3、管护措施不力,灌区功能衰减严重。我县农村水利设施普遍存在重用轻管的问题。目前,大型水利工程全由县管,维修管护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水利工程的末级渠系网管进村下地后,管理权责出现县管管不到,镇管没精力,村管没能力的局面;加之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一些村组的小型抽水站已瘫痪多年,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群众对设施的爱护程度降低,人为损坏也无人追究,出现自生自灭的状况。部分设施输水能力退化,抗旱能力大幅下降,有效灌溉面积逐年衰减。目前,全县设施灌溉面积10.65万亩,而实灌面积不足3.5万亩。
4、专业人才匮乏,服务队伍建设滞后。随着“大水利”建设时代的到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水源保护、水政执法业务量不断增多,但全县水利系统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专业技术人才紧缺,辅助人员富余,年龄“青黄不接”。全系统213名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仅占25.4%,高级职称仅2人,高中以下学历的占37.5%,基层站所50岁以上的占72.7%,在规划设计、项目监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各镇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新形势,新目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展望未来,目标宏伟,责任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县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调查组建议:
1、全面把握县情水情,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我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旱涝灾害频发,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转型及农民增收步伐。“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诸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
一是中央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全面系统部署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决定xx年全社会投资4万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二是省市确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都以供水安全和防洪保安为基本条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各级水利建设的重点,关天经济规划也确定了一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
三是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今年我县又被省上确定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实现工程建设新突破,兴水促农、治水兴县。
2、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整体抗灾能力。防洪保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于泰山,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要大力开展防洪保安建设。针对全县洪涝灾害频发的特点,抓住国家治理中小河流的投资机遇,争取项目,兴修堤防,清淤疏浚,不断加强千河治理和县城防洪体系建设,抓好冯坊河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推进对草碧河、涧口河、高崖河等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将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农村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二要加快病库除险加固步伐。在巩固好郝家坡等6座水库加固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柳家塬、宝丰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程,到201*年消除病险水库,恢复防洪抗旱库容,使水库防洪标准提高到1xx年一遇,全面提高水资源调节能力。
三要认真做好防汛抗灾工作。高度重视雨情、汛情、气象信息的传达报送,总结防汛抗灾工作经验,加大对崔家头、草碧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力度,完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建立县镇村三级应急抢险工作体系,夯实各方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突出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城乡用水安全。我县水资源相对贫乏,按农田面积计算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因此,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一要着力建设骨干水源工程。争取省市支持,尽快立项建设冯坊河水库、水沟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867万m3。着手建设一批分布合理、实际实用的涝池、塘坝、泵井(站)等小型水利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调蓄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川道及北部旱塬16万亩耕地灌溉问题。
二要大力引导“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农民合作社、村组积极建设“五小”水利项目,打通区域间“库、塘、窖、井”渠网互通链接,形成功能互补,水源互通,利益共享的供水机制,走出一条“散水集用、小水大用、丰水枯用、水源共用”的山区集雨节灌新路子。
三要坚决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集中两年时间,完成县城供水网管改扩任务,再建设一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覆盖全县城乡的一体化供水网络,为全县13万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4、加大河流整治力度,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整治城乡水域生态环境是新时期水利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
一要全面推进“清洁水源”建设。结合冯家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和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狠抓河道排污、清淤清杂、植被保护等关键环节整治,并与新农村建设、植树造林、城乡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县域河道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城乡水域环境。
二要重点抓好千河综合治理。围绕“治水、减灾、造福”这一目标,综合考虑防洪、灌溉、美化、塑景等因素,高标准制定千河综合治理方案,抓好草水新区、建陶产业园区、千湖湿地公园、千河绿色走廊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与保护,努力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千河生态景观。
三要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认真抓好涧口河、冯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坚持实施退耕还林,加快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步伐,严格禁止25度以上陡坡开垦种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确保“十二五”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
5、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经济发展。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
一要扎实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认真抓好以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闸、塘坝、防洪堤等灌排防洪工程建设,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提升灌溉水源利用率,切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二要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复垦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灌区平整土地0.5万亩,兴修“四田”0.75万亩,使全县基本农田面积达到28万亩,全面完成川道灌区配套续建和南寨、张家塬等旱塬节水改造工程,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3万亩。
三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库、渠、井、站、厂等水利设施互通互补、协调运行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快灌区末级渠系建设步伐,最大程度发挥小型水利工程作用,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产出水平。
6、创新建设管理机制,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要加快推进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一要健全水利融资机制。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性水利工程,逐步形成以政府出资为主导,受益农民投工筹资为基础,市场化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社会化水利建设融资新机制。二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三要创新基层水管体制。依托现有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机构和人员,强化其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等公益性职能,结合我县五大灌区覆盖范围,设立跨行政区域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工程建设、群众用水、科技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提高基层站所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篇: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8月初,县政协组成专题调查组,就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深入南寨、张家塬、柿沟3个镇和水利系统各单位,实地考察了全县6大重点水利工程和10个骨干水利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走访镇村干部、产业大户、政协委员和水利工作者百余人,召开座谈交流会6场次,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xxx”期间,全县水利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科学兴水、人水和谐”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力提升发展水平,全县实现水利中省投资2.5亿元,建成了150多个民生型、资源型、生态型水利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xx年荣获省“水利振兴杯”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七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1、农村供水经验全省推广。相继投入5782万元,建成张家塬、水沟2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55处山区单村供水工程,使全县75%的村实现水厂集中供水,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饮水信息化、自动化视频监控系统,被称作“千阳模式”的“板块式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2、水库除险加固快速推进。全县14座小型水库全部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水利部门主动出击,抓鉴定、搞规划、做设计、争投资,相继完成了郝家坡、大沟、桐花庄、东河沟、夜叉木、皂桷树沟6座病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均每年实现1座病险水库加固脱险,成为千阳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3、灌溉渠系配套大幅跃升。积极争取千丰渠枢纽改造、跃进渠灌区、大沟灌区改造和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357万元,改造渠道150公里,新修渠道130公里,修建渠系配套建筑736座,全县五大重点灌区改造相继完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11万亩,使往日旱田重现生机,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4、河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城区千河护岸、千河堤防和冯坊河堤坝治理工程,建成城防工程8公里,农防工程15公里,有效保护耕地2.5万亩,人口3.53万人,成功抵御了xx年千河流域50年未遇的暴雨洪水灾害。坚持生态治水方略,完成了千河、东河沟、西河沟综合治理,栽植水保林300多万株,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千河橡胶坝,精心呵护宝鸡“大水缸”,实现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丽水园林城市景观。
5、基本农田建设实现大跨越。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积极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发梯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兴修和改造基本农田5万多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
6、后扶项目惠及库区移民。从xx年起,11412名冯家山库区移民每人每年享有后扶补贴资金600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移民扶持项目38处,进一步改善了库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二、“十二五”水利工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回顾“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显,但与全县加快转型突破促进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城乡群众对水利服务的期盼相比,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设施老化失修,水源调蓄能力不足。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现代农业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全县现有蓄水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设计标准低,淤积严重,病险问题依然困扰个别水库储水量。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进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部分灌溉用电、泵、渠设施老化严重,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全县仍有8座病险水库,占水库总数的55%,45座抽水泵站85%因设施老化而停用,5个万亩以上灌区的灌溉能力都达不到设计标准,222眼机井75%不能使用。
2、资金投入单一,制约工程建设进度。近年来,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市县配套的资金份额也大幅增加。但水利、农业、农发、环保等行业多头治水的投资局面,基层很难把有限资金整合起来办大事,不能最大化发挥投资效益;加之群众对自筹自办水利的认识不到位,“一事一议”实施难度大,群众筹资筹劳投资水利建设出现断档,其它社会资金又不愿进入,使水利投入全部依靠政府财力支撑。目前,有限的地方配套资金,已影响到某些大项目的争取和部分工程建设进程。
3、管护措施不力,灌区功能衰减严重。我县农村水利设施普遍存在重用轻管的问题。目前,大型水利工程全由县管,维修管护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水利工程的末级渠系网管进村下地后,管理权责出现县管管不到,镇管没精力,村管没能力的局面;加之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一些村组的小型抽水站已瘫痪多年,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群众对设施的爱护程度降低,人为损坏也无人追究,出现自生自灭的状况。部分设施输水能力退化,抗旱能力大幅下降,有效灌溉面积逐年衰减。目前,全县设施灌溉面积10.65万亩,而实灌面积不足3.5万亩。
4、专业人才匮乏,服务队伍建设滞后。随着“大水利”建设时代的到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水源保护、水政执法业务量不断增多,但全县水利系统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专业技术人才紧缺,辅助人员富余,年龄“青黄不接”。全系统213名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仅占25.4%,高级职称仅2人,高中以下学历的占37.5%,基层站所50岁以上的占72.7%,在规划设计、项目监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各镇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新形势,新目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展望未来,目标宏伟,责任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县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调查组建议:
1、全面把握县情水情,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我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旱涝灾害频发,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转型及农民增收步伐。“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诸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一是中央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全面系统部署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决定xx年全社会投资4万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省市确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都以供水安全和防洪保安为基本条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各级水利建设的重点,关天经济规划也确定了一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三是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今年我县又被省上确定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实现工程建设新突破,兴水促农、治水兴县。
2、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整体抗灾能力。防洪保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于泰山,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要大力开展防洪保安建设。针对全县洪涝灾害频发的特点,抓住国家治理中小河流的投资机遇,争取项目,兴修堤防,清淤疏浚,不断加强千河治理和县城防洪体系建设,抓好冯坊河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推进对草碧河、涧口河、高崖河等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将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农村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二要加快病库除险加固步伐。在巩固好郝家坡等6座水库加固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柳家塬、宝丰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程,到201*年消除病险水库,恢复防洪抗旱库容,使水库防洪标准提高到1xx年一遇,全面提高水资源调节能力。三要认真做好防汛抗灾工作。高度重视雨情、汛情、气象信息的传达报送,总结防汛抗灾工作经验,加大对崔家头、草碧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力度,完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建立县镇村三级应急抢险工作体系,夯实各方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突出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城乡用水安全。我县水资源相对贫乏,按农田面积计算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因此,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一要着力建设骨干水源工程。争取省市支持,尽快立项建设冯坊河水库、水沟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867万m3。着手建设一批分布合理、实际实用的涝池、塘坝、泵井(站)等小型水利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调蓄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川道及北部旱塬16万亩耕地灌溉问题。二要大力引导“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农民合作社、村组积极建设“五小”水利项目,打通区域间“库、塘、窖、井”渠网互通链接,形成功能互补,水源互通,利益共享的供水机制,走出一条“散水集用、小水大用、丰水枯用、水源共用”的山区集雨节灌新路子。三要坚决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集中两年时间,完成县城供水网管改扩任务,再建设一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覆盖全县城乡的一体化供水网络,为全县13万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第三篇:关于某某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某某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年初县政协制定的201*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为了加快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步伐,县政协组织县农牧局新能源办、部分市县政协委员、部分乡镇联络组长及政协办有关人员,于201*年7月至8月间,深入乡村,就我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进行调研,8月26日县政协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农牧局关于农村沼气建设情况工作汇报和参加调研的委员们的意见,调研组根据调研的情况,起草了调研报告,经县政协主席会议、县政协常委会议研究,修改整理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农村沼气池建设现状
我县非常重视以沼气池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201*年以来,我县连续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沼气建设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民心工程之一。县农牧局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技术和项目上的支持,推动我县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积极培养沼气示范户,组织农民学习和观摩,激发了广大农户建池积极性;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培训农民技术员198名,组建了52支沼气池专业施工队,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逐步建立和完善村级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立沼气物业服务站17个。
全县的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共建17立方米以上户用大中型沼气池2万多个,涉及全县20个乡镇、270多个行政村,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我县连续被评为省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在201*年全市沼气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省电视台也曾做过专题采访和报道。在201*年省组织的沼气建设大比武活动中因成绩优异,省新能源办奖励我县新能源服务面包车一辆(保定市只奖了3辆)。
二、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
沼气作为绿色能源,对农村生产生活是一项重大变革。沼气建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第一,节约能源,减轻经济压力。据了解,一户四口之家建一个12立方米的沼气池(我县因地制宜,所建沼气池一般是17立方米),如果管理得当,原料充足,所产沼气可解决常年的做饭、烧水和照明用能。
第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沼气池对人畜粪便密闭发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阻断了疾病传染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三,保护生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发展沼气,减少了秸杆焚烧和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沼液沼渣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的破坏,能够促进“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作物)”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农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的沼气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沼气建设的意义了解不深,缺乏建池积极性。在乡村调研时,罗庄乡的南罗庄村支书,对相关的惠民政策和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了解后,当即表示要争取列入项目村,大力发展沼气。由此可见,沼气建设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二是有些农户有等、靠、要的思想。国家给扶持就建,不给就不愿建,给少了也不愿建,没有认识到沼气建设关系到自己的卫生环境、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部分农户对沼气的认识仅限于解决点灯做饭,而对沼液、沼渣的使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的综合效益缺乏认识。
(二)建设经费不充足。推广农村沼气发展,资金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一是农户方面。随着建材和人工工资的上涨,每建一个17立方米(因我县处北方地区,经测算,建17立方米的大池比较适宜)的沼气池并完成改厨、改厕、改圈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在平原地区需要资金3500元左右,在山区则需4000元左右。国家对沼气项目的补助标准因项目不同从800元到1200元不等,其中大部分还是炉具等物品,只有少量现金,资金的大头要由农户自筹,直接影响群众的建池积极性。因此,在我县出现平原经济状况好的地方建池多,山区经济水平差的地方建池少的情况。二是农业主管部门方面。国家补贴的沼气建设项目款直接对应到农户,县农业主管部门因缺乏配套资金,办公经费紧张,在沼气建设的宣传、推动和后续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完全依赖中央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往往是项目终结,建设推广也告结束。
(三)客观条件受限制。一是近几年农村许多家庭不再搞家庭养殖,沼气原料不能自给;二是由于绝大多数农村男劳力进城务工,留守的老、幼、妇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管理沼气。我县的沼气池建设有两个建池高峰,一是春天年后男的尚未外出,一是秋天以后打工的回来,直接反映了这个问题。经调查,许多留守的妇女觉得备料出料太麻烦,不如用煤气、电来得省事,因此积极性不高。我县大洋乡的中长店村和长古城乡大洋店村对全村的建池户从购买建池材料、与施工队议价到日常管理修护、沼液沼渣的处理都进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减轻了农户在经济上和体力上的负担,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四)建设模式较单一。我县的沼气池建设主要集中在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项目上,而学校、宾馆、医院、商店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各种大中型养殖基地沼气建设滞后,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缓慢。目前我县的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共发展规模饲养场919个,其中存栏60头以上的猪场32个,70只以上的羊场73个,500只以上的鸡场615个,奶牛场(户)56个,这些养殖场多数集中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污水粪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农田、水源,破坏了周边环境。许多养殖场周围的土壤出现了富肥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壤的再生能力。我县在沼气产业化开发上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如汉唐牧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建一个投资400万元的沼气发电项目;齐家佐乡葛公村正在筹划将养殖、种桃、种菜、沼气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生态产业链。这都需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扶持。
(五)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沼气池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服务人员却非常有限,导致沼气建设的后续服务严重滞后。沼气池出现不产气、漏水、漏液等现象后,农户个人不会维修,请专业人员维修麻烦,维修成本也较高,后来就干脆弃之不用了。比如罗庄乡的坡上村,建池时间比较早,技术水平有限,建好的沼气池不能产气,引发了一些群众对沼气技术的不信任,也影响了周边村庄群众的建池热情。仁厚镇的北野羊村沼气发展早,规模大,大多数农户都有,因早几年的建池技术已落后,夏天沼气用不完,沼液外溢,味道难闻。目前已有更新的建池技术,可以防止沼液外溢,但需对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相应又出现培训费用负担问题。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首先要培树一批沼气池建设质量高、效益好、功能全、设施完善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发放资料、组织学习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村干部要带头建沼气池,然后在村学校、村卫生室、小卖铺等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建沼气池,农户翻盖新房时连沼气池建设一步到位。要让农民充分了解到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国家扶持的优惠政策以及沼气的使用、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使农民自觉自愿地建上沼气池,正常持续地用好沼气池。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纵深发展。
(二)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由于修建沼气池的同时要求完成“一建三改”(建
池、改厕、改圈、改厨),一次性投入较大,农户难以承担,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当前沼气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须在充分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吸引社会投资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沼气建设持续投入机制。一是充分抓住国家、省对农村沼气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步伐;二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民增加对沼气建设的投入;三是把各种支农资金“捆绑”使用,把扶贫资金、农村改厕、沼气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四是县财政应设立相应的沼气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鼓励非项目村的农户建沼气池。
(三)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建议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一是以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主,着力提高沼气及其综合利用水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以村为单位,统一购买原材料,联系施工队,并做好日常管护工作。二是适时推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凡规模化养殖场和达到一定加工废水排放量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必须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达标排放。在一些住宅密集区、山区和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而无力建池的地方,也可由乡镇或村级组织协调,将养殖户的污水、禽畜粪便通过管道装置集中起来,建设大中型沼气池,以减少污染。
(四)丰富建设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只有显著的效益才是保证沼气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要跳出就沼气论沼气的传统思路,以建设生态家园的思路来定位沼气,引导发展沼气。沼液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可谓“生态农药”。用沼液培育的水果、蔬菜产量高、品质好,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议要把沼气建设与无公害食品的种植结合起来,培育我县名优无公害食品。积极推广沼气贮粮、水果保鲜、沼液浸种、喂猪、叶面喷施、沼渣种植食用菌、养鱼等综合利用技术,扩大沼气利用范围,使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用户档案,健全服务体系。服务体系是保证沼气技术在广大农村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沼气池的后期维护工作解决不好将直接制约农村沼气技术的推广。建议由县、乡、村三级联动,成立农户沼气协会,培养专业化的沼气施工队伍和维修服务队伍,及时为建池农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走出一条以服务促进沼气建设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路子。要建立完整的沼气用户档案,及时详尽地了解沼气池的建设情况、用户的使用情况,分片管理。由协会牵头,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管理,彻底解决广大农户在建池、使用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为建池户提供全方位的后续管理和服务。待时机成熟可采用市场化运作,对服务的农户合理收取一定费用,保证沼气使用的良性发展。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
第四篇:关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先后实施了城黄灌区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极大的缓解了我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失的情况,农村水利条件大为改善。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当前我镇农村水利设施经过工程项目大规模的建设,总体功能有了一个飞跃,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但全镇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还存在着很多死角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老百姓希望解决的呼声很高。下面就我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工程规划、建设、管护、资金筹集和投放等情况
我镇近几年通过项目运作,共计拆建、改造泵站145座(全镇共有泵站205座)、新建硬质渠道46.59公里,拆建危桥43座,新建中沟级排水涵53座。建设资金主要是依靠上级财政资金及镇自筹资金的方式解决,近几年我镇自筹项目配套资金约750万元用于项目的建设。
2.农村水利工程功能情况
我镇现有的灌排体系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建成时就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等问题,再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早已经进入更新、改造时期。经过近几年更新改造尚有月三分之一农田水利工程自建成至今没有更新改造过,相当数量的电灌站年久失修,
灌渠淤塞,建筑物老化损坏,设施完好率低,造成有效灌溉面积锐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前几年大规模的河道疏浚及河坡整治工作带来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河坡整治后关于水土保持的项目没有能及时的跟进上去,现在我镇已经有8条中沟出现了严重的因河坡倒塌导致河床抬高的现象导致泵站灌溉取水困难现象的发生。针对这种现象我镇今年投入资金对一号中沟实施生态挡墙工程、东风中沟实施河坡绿化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的作用。
3、水利站运转和队伍建设情况
我镇水利站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正式在编在岗工作人员4人),承担全站16个村(居、社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任务,同时还承担江苏省环保科技产业园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预算、监理等方面的任务,自201*年农机与水利合并后,水利站还承担起了机电排灌运行维护任务。
4、当前我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矛盾
4.1、长效管理机制缺失—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一直是采取政府号召、政策引导、行政组织、群众参与的方式,随着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外部环境的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加以规范。建议我市制定出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办法,通过规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良性投入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各地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划分,社会组织和受益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地位和义务,形成全社会重视和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强大合力,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健康运行。
4.2、运行维护人员缺少—目前随着老农机人员的退休,我镇能进行泵站维护的人员越来越少,全镇目前仅仅剩下一个原农机维修人员,这不仅严重的制约了全镇泵站维护的及时性,还带来了后继无人的现象,是泵站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建议市政府能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保证泵站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人才储备。
4.3、老百姓思想意识消极—现阶段泵站所属主体是村委会,因村各项中心工作较多,村干部将泵站运行维护工作放在了次要的部位,总要等到水稻种子已经下田才来进行泵站的试运行及渠道清理工作,导致了试运行期间出现问题的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延误放泡田水致使百姓意见较大;渠道不能及时维护,由于没有提前试运行,渠道在使用一季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与解决,导致打水期间渠道出现问题延误稻田灌溉。
第五篇:商洛市水利建设投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商洛市水利建设投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市委第二调研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围绕重点加强水利建设投融资问题,采取各县区、各金融机构发放调查摸底表、深入洛南县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水利建设投融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水利建设投融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按照中、省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加大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着力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了水利事业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累计投资达到26.53亿元,是“十五”时期6.3亿元的4.2倍,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防洪保安、农田水利、城乡安全饮水、水土保持等重点水利工程,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建设生态商洛、推进率先突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财政投资不断加大,占水利投资的主导地位。全市水利建设投融资结构中,突出以财政投资为主,中央财政投资占主导地位,省、市、县投资逐级减缓。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累计投资达到14.95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61.86%。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1.77亿元,占总投资的44.36%;省级财政投资3.18亿元,占总投资的11.98%;市级财政投资0.55亿元,占总投资的2.07%;县级财政投资0.91亿元,占总投资的3.43%。
(二)金融投资逐年递增,为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各级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大信贷融资力度,大力支持水利建设,信贷投资规模逐年递增,为我市重大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37亿元,占总投资的8.93%。其中201*年0.21亿元、201*年0.32亿元、201*年0.43亿元、201*年0.50亿元、201*年0.90亿元,201*-201*年投资分别较上年增长50.42%、32.81%、17.08%、80.50%。
(三)社会资本逐步进入,成为助推水利建设的新生力量。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相对活跃,有力助推了水利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累计吸纳企业和个人投资2.23亿元,占总投资的8.38%,先后建设了一批重大水电建设项目,有力加快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广大群众参与各类防洪工程、农业灌溉、安全饮水、水毁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高涨,累计投劳折资达3.4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3%。
二、水利建设投融资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表明,近年来尽管我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推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目前水利建设投融资能力相对依然较低,特别是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事业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投融资总量偏小。近年来,我市水利建设投资总量虽然得到大幅增长,但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依然较低。“十一五”期间,全市水利建设累计投资26.53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8亿元的2.92%,与交通、城建等重点建设项目相比,总体投资规模小,建设资金缺口大,重点建设项目欠账多,建设进度比较缓慢。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水利建设投融资以财政投资为主,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市、县配套资金落实困难。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省财政投资占到56.35%;市、县配套到位资金仅占5.5%;金融机构投资仅占8.93%,社会资本投资仅占8.38%。同时,由于我市水源分配不均,加之洪涝灾害严重,需要建设、修复的水利
项目多,许多项目很难列进中、省投资计划,导致争取资金困难。
(三)项目融资困难。由于水利建设项目多是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财务收益率低的项目,融资十分困难。一是项目贷款难。由于我市无水利投资公司或水利项目担保中心等融资平台,加之部分项目策划、包装滞后,争取金融资金支持十分困难。“十一五”期间,全市7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农村信用联社对水利建设项目有融资,其他银行机构均未向水利建设项目发放过贷款。二是(请你支持Wwww.bsmz.net)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有限。企业、个人投资多为有收益的水电站项目,防洪工程、农田水利等项目基本无人问津,群众除了参与投劳外,基本无资金注入。
(四)配套资金不足。一是落实中、省投资配套资金难。由于市县财政困难,许多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难以按期竣工,或者建成却形成大量债务。“十一五”期间,各县区欠付水利建设工程款达2.08亿元,占总投资的7.84%。二是水利建设基金无法落实。省政府多年前就要求设立水利建设基金,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市、县区只能收缴水利基金省上部分,落实本级水利建设基金难。由于无专项资金,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无法实施,部分项目建成后不能正常维护,水毁设施也难以快速修复。
三、加强水利建设投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水利建设投融资问题,事关水利事业发展。针对我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必须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全市水利建设投融资能力显著提高,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一)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投融资机制。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稳定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按照中央要求,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加快建立我市水利建设基金,确保我市水利建设投入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建设,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投资回报率。三是整合各类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以县区为单位,整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各项资金中用于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用于各类水利建设项目,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四是积极探索发展洪水保险。鼓励、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创新服务产品,积极开展洪水保险业务。对发生洪涝灾害造成的水毁设施及时给予理赔,减少灾害损失,促进水毁设施快速修复。
(二)全力争取中省投资,确保全市水利投资稳步增长。中、省投资稳定增长,是加快我市水利建设的重要保证。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年高出一倍。”201*年中省财政投入我市水利资金4.48亿元,按高出一倍计算,今后10年我市每年将能争取到中、省财政投入9亿多元。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区的优势,以超前的思维、超常规的办法,策划包装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争取中省投资。力争5年努力,使商州桃庄、镇安云镇、柞水老林、丹凤黑龙湾等一批水源工程得到立项建设,基本消除商州南秦河、山阳马滩河等一批全市重点中小河流防洪隐患,丹江流域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病险水库得到全面加固,水文气象、防汛预警和抗旱应急等能力显著提高。
(三)改进融资方式,全面提高水利建设融资能力。市人行出台的《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商洛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今后一段时期,金融信贷将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有效益、经营性的水利开发、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保护等项目建设。必须围绕政策导向,改进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技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扩大融资。一是着力打造市级水利建设融资平台。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足额注入资本金,成立市级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并将我市具有明晰产权的经营性水利资产划拨给水投公司进行经营(如城市供水),在实现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使水投公司真正成为实体公司,满足金融部门信贷要求,获取金融资金支持。二是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对于经营性水利项目,可以以经营权转让、允许开发项目区周边一定数量土地等形式,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水利建设;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或者推行以奖代补和补助等激励方式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三是采取其它融资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手段进行融资,推动水利设施建设。
(四)加大市、县财政投入,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加大市、县财政投资水利建设的力度,提高地方财政保障水利建设水平,使水利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协调。一是保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足额按上年水利投资市级1%、县区2%的比例,分级逐年预算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专项用于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建立市、县水利建设基金。严格按省政府建设水利建设基金的有关要求,设立市、县(区)水利建设基金,明确征收标准,划定征收范围,确保按时定额征收。三是逐年增加市、县财政对水利建设的其它投入。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新建城镇堤防工程增加的建设用地开发升值收益、城市维护费中划分出一定比例,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等建设,确保水利投入的总量有大幅提高,各类水利设施能得到正常维护,水毁设施能及时修复,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明显改观。(执笔:程修华
韩虎)
调研组组长程修华市政府研究中心主任调研组成员刘尚忠市河道水库管理处处长李剑市水务局水保科科长
韩虎市政府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某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0164.html
- 上一篇:汽车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 下一篇:母婴用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