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地环境形势现状与思考
摘要
众所周知,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猛,但在这种令人欣喜的同时,带来了一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环境污染。
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快速的改变中国贫穷的现状,中国改革开放,修了很多的厂房。然而为了迅速发展起来,环保方面的建设几乎忽略,厂房连续不断的释放未达标的烟尘,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排放的污水导致水质下降,严重地影响并威胁着各种生物的生存;还有各种化学物质、重金属物质被大量排放在土壤中,土壤结构严重破坏。当然还有诸如汽车尾气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等物理化学污染,同时还有人们不良的卫生习惯,到目前为止所造成的危害实在令人堪忧。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各个部门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了这次暑假通过问卷、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对相关环境问题展开调查,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简单分析和相关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字
发展 环境 污染 治理
导语
调查时间:201*年8月17日
调查地点:临朐县
调查目的:深入基层,发现并分析环境问题
调查对象:市民
调查方法:问卷、实地考察、查阅资料
正文
一、环境相关问题的数据资料统计
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认为环境污染轻度的频率为0,认为环境污染中度的为29%,认为环境污染重度的为71%。从数据来看,目前本地的环境状况已经十分严峻。在我们的映像中,曾经的家乡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天蓝云白、河水清澈、物种很多。在岁月匆匆中,我们见证着家乡的变化,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也一天天变得恶劣起来。厂房中的污水排到河水中,已经看不到水中有鱼儿,空气也恶劣起来,到了今天,时刻都可以闻到空气中的恶臭;土壤结构的改变使得庄家的收成减少;平时经常可见的动物也渐渐地销声匿迹。目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还有一些物理污染,包括光污染、噪声污染等。
以上即是环境相关问题的调查。
二、问题的分析
从以上的数据、资料可以看出目前的环境状况十分恶劣。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认知度上没有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就我们所调查的地区,从生活中来看,虽然大部分人认为现在环境污染程度较重,但是在谈到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认知时,有27%的人选择只重视经济发展,有51%的人重视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有22%的人只重视环境发展。从数据来看,人们的认知度问题还是比较严重,本地环境已经到达这种程度,居然还有
这么多人只重视经济发展。这部分人主要是在40岁以上,所受文化教育程度比较小,家庭经济不是很富裕,因此在认知度上比较扭曲,即使他们也认可现在的环境状况比较差,但是他们也承认平时的卫生习惯不太好,并且一致认为发展经济可以不管环境,因此在环境保护上难以形成呼吁的力量。有少部分人只重视发展环境,有的是因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了严重疾病,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比较富裕,但对周围的环境极度不满;有一半多的人重视同步发展,通过了解发现这部分中大部分是有一定的知识文化基础,认知度比较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老百姓中的认知度会有这么大的分歧,主要是因为政府在宣传方面做得不够全面,将一些小地方忽略掉了。
三、目前的相关措施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政府目前制定的制度有:①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制度②排污申报登记制度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④防止污染转嫁制度⑤企业应当采用清洁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⑥现场检查制度。按污染类型来分:有关大气污染规定措施有:①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排放标准②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开采③锅炉产品必须符合标准才能制造、销售或者进口④防止饮食服务业排放油烟污染等等;有关水污染规定的措施有:①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没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物②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物质③防止开发、回灌活动污染地下水④在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等等;有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法律规定:①实行“三化”管理的原则:排量减量化、功能资源化、影响无害化②固体废物生产者要防止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③防治产品包装物污染环境等等;有关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规定有:①按指定地点倾倒、堆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仍撒或者推入②及时运清、逐步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③发展清洁能源和组织净菜进城等等;有关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有:①控制声响器材的规定②限制室内装修活动③城市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划定机动车禁行、禁鸣区域和时间,并公告等等。当然还有有关光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性法律规定,这里就不在赘述。
四、总结及意见
本次,我们利用暑假的时间通过问卷、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的方式对我们所在的地区进行了环境状况的调查,并且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本次调查来看,环境状况极差,虽然目前采用很多措施进行处理,但现在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还日益严重。我个人认为目前要想进一步减缓污染的扩大,就必须在法律规定上再加强,并且要强制性执行,例如对生活垃圾的倾倒就应该进行强制性的分类,而且可以对垃圾数量进行收费,并且对生活垃圾处理,不能为了节约资金而进行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必须严格的进行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同时不能简单地宣传标语,比如“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实际上很少有人遵守。而且目前的环境保护技术还有待提高,政府应该在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成立这些技术研究会进行研究。确实现在的环境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不能让它产生极大的危害后才开始重视。
这次报告做的比较粗糙,望加指正。希望这次报告会有所帮助。
第二篇: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工作时间:
工作地点:
工作单位:
策划人:
指导老师:
第一部分
xxx村地属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乡,是一个拥有三千多人的村落。它位于101省道边,距离巉柳高速公路入口不远,可谓交通条件非常优越。虽然从整体上说榆中是山区,但是这里却是不多的平坦地带,并且水资源充足,所以地理环境非常好,适于发展农业,人均年收入达1700元左右。这虽然比不上美丽富饶的东部地区,但在贫困的西部地区已算是很不错了。村里设有医务室,小学,小卖部等,方便村民的生活。这里生活较安定,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里发生,又没有听说什么名人的足迹,也许这就是农村吧。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经济生活方面,最近几年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些提高,但不论从横向或纵向比较还是偏低;在教育方面,较之以前现在楼房高了,教室宽敞明亮了,但其他软硬件设施均相对落后;在计划生育方面,这里倒是抓得很严,可以说控制得还不错,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下面就从经济,教育,计划生育三个方面来阐述我们调查后的结果。
经济现状:
1.生产经济:古来百难唯一农,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今日依旧在“土里刨食”。这个村子像全国千千万万的村庄一样,按人口分上几分到二亩地,种上一年一熟的小麦或玉米,便是全家人的口粮了。亩产八九百斤的粮食,除了吃还剩下多少,全要换成钞票,因为要付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化肥和农药都贵上了天,碳胺20元/袋,尿素80元/袋,一袋化肥能撒多少亩地?这还是好的,毕竟还有效果,不像农药,假的比真的好得多,白花钱不说还不管用;另外,在这个“水贵如油”的甘肃,浇灌用水都是50元一亩买来的,有水已经不错了,总比没有强。抛开这林林总总的花销不算,去年每亩地还要征收24元的土地税,今年应该不征收了。作为农民,他们的付出与回报实在是相差太悬殊了,无怪乎农业现代化迟迟不能实现,也许就是因为农民觉得养头骡子已经开销不小了,更何况联合收割机呢?无怪乎农业大生产至今遥遥无期,或许正是因为农民觉得种自家的地已经是赔本买卖,更何况把别家的地债也背上呢?
于是,纯粹的农民开始寻找别的出路,既然只种粮食不赚钱,那便种些蔬菜或烟草等经济作物。市场反映还不错,有些菜可以远销江浙、深圳。但是麻烦又来了,没人没钱没靠山的运输车在各个收费检查站被百般勒索,卖菜的收益远不够交一次“违规”的罚款的。所以,农民只得将菜卖给菜贩,这便又沦落到被剥削的境地了,菜价高低,只能听人摆布。以白菜为例,行情好时5毛钱一斤,一亩收益一千元,但时常总是1毛、2毛一斤,那200块钱够不够成本还是问题。如今谷贱伤农,菜贱亦伤农啊!
再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城镇走上了了打工路,越来越多的田地荒芜了。不务农,农业怎么能够发展?只务农,农民又怎么能在物价高涨的今天生存下去呢?难题!
2.生活经济:xxx村的生活还可以说是现代化的,毕竟临近省会嘛。大多数家庭都能看上电视,虽然最多只有四个频道:大多数家庭都装上了电话,虽然现在装电话还要100元初装费;好在自来水和高压电已经开通,值得自豪的也就是电费了,0.47/度,比北京市也差不了多少。即便如此,经济上还是拮据的,因为除了上述开支之外,教育支出占了很大的比例。乡村学校巧立名目,各种各样的费用不断,一名小学生一年一百多,而初中生高大六百至一千,一个中等家庭只供孩子上学便已捉襟见肘,更不用论及其他了。
浅谈根源
农民大苦!也许你会说,他们生活还不错嘛,比旧社会,比“~”时,比改革开放前,都好得不知多少倍了。是啊,有着“阿q精神”的中国人就是偏爱历史范畴的“纵向”比较,并以此而自喜于“成绩”中。然而,你有没有试着“横向”比较一下,农民生活的改善程度比工人,比商人,比政府公职人员,相差得是十倍百倍吗?在整个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候,农民这一阶层还不是时刻挣扎仔温饱线上吗?他们赶不上普通人,更别提那腰缠万贯的老板于贫墨民脂民膏的“~”了。连村里的小孩都知道“最富的是包工头和当官的”。这还不算,试试另一种比较,中国的农民,比美国的农民如何?比北欧的农民如何?这么一说便可以让人觉得自惭形秽,惶恐不安了。难怪新任政府要着手于“三农问题”,难怪温家宝总理会面对着农业部的报告潸然泪下,他说得对:“农民实在是太苦了。”
苦难的根源在哪?不禁令人深思。从主观上,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是一个因素。除了基本的农业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这是作为农民的致命弱点。当然这也不是说作为农民就天生受苦的命,客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国家对于农民的扶持,直到最近几年才有较大改善。当然迟来的总比不来的好!农民还是非常高兴能有如此改善的。
除此之外,本着“态度决定一切”的原则,不仅是手中握有小小权力的干部,所有的人都应当转变观念,关心农业,关爱农民,不只将农民看作国民收入的一大来源,更要看到他们还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次的班级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机,让我们正视农村,关注改善农民生活的一举一动。
作为民生大计的教育一向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让读书梦从憧憬走向现实曾经是许多贫困孩子的心声。关注西部的教育同样是我们这次对xxx村社会调查的一个方面。村小学那幢新盖的三层教学楼在xxx村那片低矮土房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为我们的心中添了几分安慰,毕竟这与我们印象中西部农村的落后与贫穷已截然不同。步入教学楼,朗朗读书声萦绕在我们的耳畔。每间教室都坐满了学生,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俨然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教室里的桌椅显得有些陈旧,讲台也带着几分古老,黑板和粉笔是这里最主要的教学工具。学校的办公室由教室改装而成,几张办公桌和一边的木制长椅让这里显得有些空荡。墙角发黑的煤炉是这里冬天唯一的取暖用具。
这就是我们调查的一所普通的西部小学的景象。孩子们只盼着能够正常上学,对学校的设施已经不敢再有任何的奢求;老师只想能够按时拿到应得的一点工资,对于奖金也无幻想。这里的小学已告别了昏暗的教室,告别了缺乏书籍课本的岁月,告别了缺少老师的日子,但是在如今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时代,我们依旧能够发现学校的某些方面依旧存在着问题。
学校的14名教师负责着260多名来自本村与邻村孩子义务教育的小学6年。每位老师课表上密密麻麻的课程安排,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艰辛。教师队伍的人才匮乏成了在师资力量方面制约本校教育的重大问题。年轻有才华的教师不愿呆在农村小学;从东部前来参加助教的教师几乎又都去了中学;本地的教师由于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知识体系显得相对有些落后,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老师都要承担交叉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还使教学效果降低。更不用说那些培养学生兴趣的美术音乐等课程,根本没有专业教师,只能有感兴趣的老师客串。学校虽然也获得了一台“李嘉诚基金”捐助的电脑,却由于缺乏具备电脑知识的老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最让教师们怨声载道的还是收入问题,工资延期发放有时甚至受到不明原因的克扣。辛勤的工作却换不来应有的报酬,这对他们的安心工作带来了影响。村委会对学校的教学不仅显得不够支持,时不时还干涉了教师的任务。教师被村委会赋予了政策的义务宣传员的称号,写标语成为比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许多西部农村的小学教师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但现状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一切。
教学设施的落后和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样是制约教育的一个因素。在黑板和粉笔依旧充当主角的教学环境下,投影仪成了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上公开课才能用投影仪是这里的基本标准。学校虽然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所藏书籍却大多破旧并且过时。我们无法体会到这些孩子面对着枯燥的板书,听着不标准的英语发音的感受。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于这种授课方式,这种学习环境,但是这些简陋的设施又如何能启发和培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能让他们在这样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去感悟知识世界的多彩缤纷;如何能为他们铺就一条迈向未来的求学之路。
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最让我们欣喜的是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大力支持。“二免一补”在温家保总理“让每个贫困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承诺中带给了贫困学子。“免书本费,免学杂费,补寄宿费”是“二免一补”的核心承诺。学校的师生以及村里的村民对国家的这项助学政策都大加赞赏。在xxx村小学我们已经看到了受到资助的孩子总共有40多人。因家庭经济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现象相信会越来越少。
调查中有个教师告诉我们,其实这里的每个孩子无论出身贫困或富裕同样都怀着大学的梦想,但是他们中真正迈入大学校门的却是寥寥无几。在他们跌倒于追逐大学梦的道路上时,也许是他们自身能力有限,但落后的教育同样也要承担一些责任:或许是由于教育设施和方法的落后,无法为孩子们指明学习的方向,无法满足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无法让他们用宽广的视野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许多有着潜力的人才没有被发掘,有时即使被发掘由于各方面原因最终还是被埋没了。在这个本应有着平等教育权力的社会里却由于地理因素导致教学条件的差异,让孩子们无法体会平等,可能还未起跑就已经放弃。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遗憾,同样也是国家的损失与悲哀。所幸的是近年来升学率已有明显提高:小学升初中100%,初中升高中30~40%,这对于西部农村教育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和东部的差距仍然很大。
结束这次调查,留给我们的只有思考。我们的能力实在有限,无法为这所小学的教育献上一份哪怕是微薄的力量。西部的教育虽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差距尤其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太大。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在灵魂的带领下教育事业才可能进步;好的教学设施让教师的教学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良好的国家政策可以说为教育事业添加了一份催化剂。当这三者能很好的结合时,相信西部教育辉煌的明天已不再遥远。
资料:1现阶段xxx村每户生育1-2个子女
2墙上标语:认真贯彻计划生育,争取少生优生;育有两女儿且父母结扎的家庭,两女儿高考各加10分等
结论:计划生育在西部农村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任重道远。
分析:在一些关于计划生育的小品及影视作品中,经常利用农民的形象来阐述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何也?因为国家减轻人口压力的关键在农村。此次,在xxx的调查中,得知现每户只有1-2个子女,较以往多辄4-5个,数目上大大减少,自然人口素质也大大提高。这是计划生育在农村可喜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其中暗藏隐患。在调查中,多数父母选择少生在于:一是超生就意味着沉重罚款,二是生活负担尤其是教育负担较重。这些都是现今普遍不富裕的xxx村民所无法承受的。然而这种强硬政策并不是长久之计,也很难确保在经济条件提高了之后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所以在农村贯彻计划生育的关键在于转变农民的各种封建思想。
“多子多福”:这是我国一直存在于广大群众中的想法,“儿女绕膝”对思想相对保守的他们来说意味着一种幸福,一种诱惑,还多了份期待与靠山。然而在中国农村普遍欠发达的大环境下,这种想法所造成的就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果。孩子一出生,当父母的就必须对他负责,从上学到婚嫁,作为几个孩子的父母,能有多少钱咂进去?砸锅卖铁,家徒四壁,日子还怎么过?笔者来自较发达的东部,也曾调查过当地被江泽民誉为“中国农村之希望”的华西村。“要那么多孩子干吗?卖啊?”华西村一个初为人父的小伙子这样半开玩笑的反问到,“一个就够了,我们供他上学,栽培他考上大学,说不定还能出国。”这位父亲在我们面前憧憬着他孩子的未来。确实,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农民又何曾不是这样,但成材的费用却是实实在在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坎。不富裕的他们有时不得不放弃这种想法。上学难以为继,辍学便成了必然的选择,务农打工成了唯一的出路,这又直接导致农民的素质难以提高。
“儿子比闺女好”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生不到儿子就意味着无法传宗接代,灭了香火,对不起列祖列宗。生个儿子脸上就有光,腰板就能挺,死后也有脸见泉下各位祖宗,也留了个种在世上;而女儿只是“泼出去的水”长大后也是别人家的人,女儿生个儿子还得随别家的姓。这种封建思想助长了人口的泛滥。嗟乎!难道生儿子只为有个传宗接代的工具乎?笔者曾看到过某县计生办主任生四女而终得一子,揭发后虽被法办却无怨无悔。而我们在xxx也亲眼看到一户困难家庭舍弃闺女而让大小两个儿子上学。令人震惊,但毕竟如此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要想根除只能徐而图之。
建议:1客观面对性。“性”,现在就整个中国而言还是比较敏感的话题,但人之常伦却需要客观面对。在如何避孕及产后结扎都需要我们村里的干部解放自己,把知识灌输给百姓们。
2提高妇女的地位。只有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地位,生男生女才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就逐步消除了“儿子比闺女好”的思想。
3提高社会福利。只有这样才能转移他们的“靠山”,消除“多子多福”的思想。
第三篇: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201*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学 号:201*181203
院 系:政法经管系
班 级:09级法学二班姓 名:耿祎
时 间:201*年8月
甘肃省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资料,从而了解现今甘肃省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未成年人
犯罪原因,研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
社会发展坏境.
调查对象:未成年犯
调查方法:通过了解,走访,从教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角度剖析问题.
调查人员:耿祎
调查时间:201*年8月20日至22日
调查过程:201*年8月20日先到泾川县公安局,了解该县今年青少年犯罪状况,之后又到泾
川县看守所了解在押人员.21日至22日在网上收集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资料.
正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语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句写于110年前的名
言寄望中国青少年进取、创新、有所作为,它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青少年被喻为“祖
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希望之所在,那么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则显得尤为
重要和迫切。
一、未成年人犯罪状况
甘肃监狱部门统计,甘肃的未成年犯罪由201*年的900多人增加到201*年的1000多
人,上升了13.6%。未成年人罪犯以农民、学生、无业人员居多,这三类人员占未成年人罪
犯的95%以上,未成年人罪犯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学居多,初中占60%以上.
为了能够更好的,更确切的了解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情况,我曾前往甘肃省泾川县公
安局就此问题找到了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询问.
泾川县共有未成年人 6.8 万人,男3.7 万人、女3.1 万人.其中年龄分布在 6-12 岁的
4.7 万人, 13-17 岁的 2.1 万人,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年龄在 6-14 岁之间.校内未成年人 6.1
万人,校外 0.7 万人,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占 2% 左右.自201* 年至 201* 年,该县刑事发案
857 起,未成年人作案就 155 起,占刑事发案总数的 12.6% ,涉案 155 人,其中在校生作案
42 起,涉案在校生 61 人. 201* 年该县刑事发案 227 起,未成年人作案就 31 起,占刑事发
案总数的 13% ,涉案未成年人 29 人,其中在校生作案 15 起,涉案在校生 29 人.
以上两则统计数据足以表明,我省的青少年的犯罪形式严峻,这种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势
态不可忽视,同时也表明未成年人的成长健康健康必须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是:所犯罪行严重,大案要案多,社会危害性很大。青少年犯罪
还经常表现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
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截至2005年6月底,全省在押未成年犯260名,占
总数的0.9%。其中2003年新增74人,同期相比增长45.1%;2004年,新增
88人,同期相比增长45.8%。2005年1-6月份,新增人数已经达到了103人.
2)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过去未成年人初犯罪年龄在16-18岁之间,近年来,
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平均年龄已下降至14-16岁,并且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
多。201*年甘肃省在押的未成年犯中14-16岁的有232人,占在押未成年犯总人数
的82.8%。
3犯罪的暴力程度加深。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好动、精力充沛、体能好,但
同时自制能力较差,容易激动,是非观念不明确,责任意识缺乏。这些容易导致青少年好逞
英雄,用粗暴、残忍的手段破坏侵犯他人的人身权益
4)团体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趋势从单一、个人犯罪
转变成有组织、有策划、有目的、有分工的团体犯罪,更有甚者向黑社会发展。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
1、自身方面的原因 未成年人自身素质差,是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具体表现在:
①自我中心意识太强。2感情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③好逸恶劳、依附性强而自理能
力极差。
2、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六种家庭
①残缺型家庭②盲目溺爱、放纵型家庭.③“严管”型家庭.④父母有不良恶习的家庭.⑤贪欲型家庭。⑥是重组家庭。
3、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仅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和抵御外来诱惑的能力很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很容易受社会不良习性、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一些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吃喝、讲穿戴、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同时,社会上的黄、赌、毒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加上有关部门的管理,导致这些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心灵受到污染。
4、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一些“双差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他们放任自流,导致有的中途辍学,有的破罐子破摔,从而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拉拢成为犯罪团伙的一员。 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学生受教育也应当从各方面入手,特别是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有的学校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不重视法制教育,使得学生从小不能树立法制观念,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更不知怎样正确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马加爵就是典型.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根本。
1、加强家庭教育功能,把住家庭影响关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预防犯罪的重要环节。 家庭是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优劣,往往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应当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预防犯罪的决定性环节。 学校要真正把基础教育作为塑造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启蒙教育,彻底改变那种只重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学校要在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引导个性发展的前提下,使未成年人首先学会做人。因此,学校教育要克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与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开展法制教育,切实担负起加强法制教育的重任,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
3、净化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首先应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加强对我国文化市场的管理,多为未成年人提供积极健康的精神食粮。想方设法办好和增加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还要不断改善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社会环境,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
另外,还要加强社会监管的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政法机关应加大打击力度,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毒瘤,对非法网吧坚决予以取缔,对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予以重处。
第四篇: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交友和工作的重要工具。然而,众所知,互联网除了可以交流互动及下载学习资料外,还有许多吸引学生、青年人、社会工作者,且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诸如游戏、高清影视等娱乐功能。近期,新闻频频爆出各种网络犯罪,给社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那么,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而大量普及的电脑,究竟给我们是利益还是危害,谁也无法准确告诉我们。因此我们就地理位置在中山的坦洲镇做了一个关于网络使用情况,书写了这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广州中山坦洲镇小部分人群50人,发放问卷5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份数46份,其中包括
男性20名 女生26名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含有测谎试题),到街头对行人进行问卷的填写,到网吧进行实地调查。 3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网络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网络在普通人群中是怎样的,手机控是否与网络有关,有关使用网络是否要遵法守纪。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内容的分析
1根据调查约95%的人会使用网络,约5%的人不会使用网络,其中不会是使用网络的人为较小学生以及部分成人。
分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但好坏是取决它是否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且是持久的。
2使用网络的人约有79%的人是用手机上网的,约59%的人是用电脑上网,其中手机网络的普遍使用程度高于电脑使用程度
分析:这不不一个单纯的数据,包含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手机的覆盖率逐年提高,不仅是因为手机的外形改变了,更多的是手机的功能增加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这是商业的好征兆,网络也随着手机的渐渐蔓延开来。结果如何,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
3每个月网络消费在10-20元之间的人约占23%,网络消费在30-50间的人约占41%,网络消费在50-100间的人约占30%,网络消费在100以上的人约占6%。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作者每个月都要给出一定数量的网费,给网络市场是一笔多么可观的利益。
分析:消费高低代表着一定上网消耗的时间长短,姑且不问你上网都干了什么,就光光消耗的时间也是一种浪费。生命是有限的,在网络问题上我们不仅仅需要抵抗沉迷网络的毅力,而且需要睿智的洞察力。当然对于那些成功的人,这将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如何囊括自己的财力,这可真是一个广大的开阔领域。如何管好自己的时间就是我们能做的事情之一,不要老大徒伤悲啊。
4来看看上网的人一般都在干些什么?其中约有20%的人沉浸在网络聊天的乐趣中,约有35%的人在玩各种游戏。约有42%的人使用网络
听音乐看电视电影之类的娱乐之中,当然在约为12%的人在网络中辛苦的工作。网络的重要价值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分析:看到这些令人咋舌的数据。我就想当我们打开电脑或者手机时几乎很少有人去想今天我要用这个网络去干点什么。那些想的人就创造了游戏,网页,软件,其实也就是财富。我不是在指责谁,因为存在就有合理的地方。我们是在探讨如何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感到幸福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5根据得到的问卷,约为65%的人对不上网时的感觉是没什么,约为21%的人在不上网时感到想上,大约9%的人搞到心里有点不舒服,5%左右的人会想法去满足自己的上网动机。
分析:这个问题涉及青少年方面时比较突出,主要有内外两个因素影响。外因仅是被动因素,属表因,是形成所谓网瘾的因素
1.社会环境:包括网吧的出现,网络游戏的流行、同学之间的攀比从众等;2.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等。内因是主导因素,属本因,是导致网瘾的重要因素。1.满足感缺失:包括学业失败、孤独感、人际障碍等; 2.生理及人格:主要包括人格特征和生理特点等。
6在关于对网上新闻的注视情况是大约61%的人会去关注新闻,剩下约39%的人基本不会关注新闻,这倒是有点令人吃惊。
7网络新闻是一种新型的传媒方式,它的可信度如何,我们不免会有些疑惑?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47%的网民是不相信网络里公布的公共信息,而剩下的53%左右的网民相信。这就说明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分析:这里讲网络是为何要涉及新闻,似乎看起来两者之间没有多大关系。a首先,网络新闻影响舆论趋向多元化。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传统的传播关系被打破了,普通网民都能轻易的生发布信息,受众的各种思想、观念随之进入传播过程,共同参与社会舆论的形成,使得网络媒体所反映的舆论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各种意见和想法在开放的交流平台上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产生不一样的思想火花。其次,网络新闻导致论传播过程缩短。由于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功能,使得人们能在网络平台实现迅速的直接的互动式交流,其是为草根与精英阶层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让舆论的形成发展更具有集中性和广泛性,因此可以为解舆情民意提供一个直接的窗口。不仅新闻机构可以更迅速、直接地检验传播效果,决定进一步的动,相关部门也需要更加注意和重视网络舆情的发展,以便更好的引导舆论,进社会稳定。再次,网络新闻使得舆情的表达更加自由和开放。网络活动中所有的匿名性、假名性,使得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为自己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如现实利益的制约,社会政治、经济地的制约等因素,使得言论的传播权利和自由总是由一小部分人独享。如“官二代”撞人事发生不久,就有网民爆料校方为封锁信息找到目击学生“谈话”,学校论坛里大量帖被校方删除。尽管校方在第一时间表示没有封锁消息,“官二代”的“后台”及时开口不会偏袒,但如果说仅靠传统媒体报道披露事件原委,恐怕没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表达个人的疑惑,正是网络的匿名性,让更多的网民敢于表达
情绪。b网络新闻引导舆论存在的问题 网络新闻评论与网络相伴而生。尤其是热门新闻、帖子后面、呈现出独有的特点,为网民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内容层次不一,庸俗化现象严重。互联网是个网民自由发挥的开放化场所,由于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和教育程度差异,导致其中的内容包罗万象。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措施,网络不和谐舆论和新闻评论庸俗化现象随处可见,各种恶俗的言论和低级趣味的意识形态严重污染网络风气。其次,运作无序化,网络新闻评论导向性不足。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要受一定的国家、,行的法律也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审查和控制方式,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经过这些“把关程序,其舆论态度基本是合情合理合法和谐的。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随机性较大、要对网络新闻评论信息进行严密全方位的监控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束缚,网络新闻评论运作显得相对无序化,权威性和导向性不够
8关于上网的场所是层出不穷的,根据回收到结果表明73%左右的人是在家里上网的,大约18%的人选择在网吧上网,约摸3%的人会在电子阅览室上网,大概15%的人再其他形式中上网。(包括一个人多种场合的情况进行了重复计算)
分析:上网的场所不多做解释,一般与个人的经济问题,人格,情绪方面有一定关系,所以因人而异。
9网络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的诱惑,同时又有身心的放松、经济利益等。可是他不能完全的取代一个人的生活,根据数据显示,很少上网的人大约只占20.1%,接近14.7%的人是偶尔上网的,那些经常上网的人占到了65.2%
10近年来,社会上各种情况反映许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色情网页,那么所谓的“网瘾”究竟存不存在,人们对此说法众说纷纭。数据结果显示,大约有55.6%的人认为不存在网瘾这样的情况,而44.4%左右的人认为人是会有网瘾,看来这项结果出现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啊。11谈到网瘾的话题我们不得不会到上网群体的分布情况,到底哪些人群比较突出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55%的人是社会工作者,26.5%左右的人是大学生,大约18.5%的人是中学生以及中学以下的的学生。
分析:讨论这个词语在于帮助自我意识网络的利与弊,前面在5的分析中说明了一些。网瘾在人们口中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它。很多人说网瘾是一种病,我只同意一部分,我觉得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它需要治疗,心理医生是很有必要出来的。但是这也是教育的问题,如果正确的诱导了,怎么会对网络死了都要爱。这些也带了犯
罪,把人彻底推入了无敌深渊。
12网络交友一时一个毫不陌生的名词,当然也有这么一句话说“网友都是见光死”。今天,也来谈谈网恋,那么根据调查结果表明61.7%的人对网恋毫不关心,11.7%左右的人是赞成网恋的,大约26.6%的人是反对网恋的。结果是很符合实际的。
网恋在今天很流行(有些夸张)。我相信那些急于恋爱的人打开网页又进了百合网,还有些到了聊天室寻找美好的另一半。哲学里面有种语言哲学,很有意思。其中讲到自然语言也就是人工语言,它与逻辑语言不同,对于一句话写出来说出来是不相同的。粗俗一点就是逻辑方式不同。网恋中的人在现实中一般是比较孤独和自卑的,不善与人相处,但又要诉说,而文字恰好成了一个完美的载体,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舒适。这些也给犯罪分子造成了机会,钱财还是身外之物,如果把声誉甚至是性命丢失,给自己或家人带来的痛苦是无穷无尽的。当然,结交到朋友是令人兴奋的,千万不能大意。
13从传呼机到大哥大,从大哥大到手机,这是一场商业革命。再到今天iphone5的出现,手机一直背负着巨大的使命。网络热词“手机控”你有没有中枪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5.8%左右的人对手机不在身边感到不安,44.2%左右的人对此没有特殊感觉。大约有71.6%的人会经常有意无意的拿出手机来看看,只有29.4%左右的人对此毫无感觉。看来“手机控”的趋势实在着实不小啊。
14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和员工秦志晖(网名“秦火火”)等人被刑事拘留,揭开了多起网络造谣事件的真相。秦志晖因编造散布“7·23”动车事故赔偿意大利籍乘客2亿元、雷锋生活奢侈、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等谣言被刑拘。一系列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网络谣言之后,秦志晖成为网民关注对象,微博粉丝大量增加,既满足了自身成名的心理,又能够引起一些希望炒作的企业的关注,从而获得不菲的收益。这是最近新闻揭露的网络罪犯事件,我们在上网时是否有过法律意识呢。
这对这个调查我们统计了初步结果,大约有81.3%的人是赞成在网上
也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要求,18.7%左右的人认为不需要遵守。当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也不能够去指责什么人,但是如果这些行为伤害了公民,不论是法律还是人民都是不会放过你的,切勿以身试法。
附卷
关于网络使用的调查
你好,我们是南通大学的学生,此问卷调查是关于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你填写的信息将只用作数据分析,不会以任何形式泄露出去,真诚感谢您的参与!
您的性别 男女您的年龄
1你是否会使用网络是否
2你目前的婚姻状况已婚未婚
3你在商场之类的地方是否会感到不自在是否 4你上网的工具是什么()可多选
a手机b电脑c其他
5你每月消费的上网费大概是()
a10-20 元b 30-50 元c 50-100 元d100元以上
6你上网一般干什么()可多选
a聊天b玩游戏 c听歌,看电影之类的娱乐 d浏览新闻 ,信息e工作需要
7不上网时你的感觉怎么样?()
a没什么b有点想上c心里不舒服d想法上网 8你是否经常关注新闻是否
9你经常上网的场所是 ()
a家里b网吧c电子阅览室d其他
10你上网的频率是多久()
a很少(一周3次内)b偶尔(一周5次内)c经常(一天一次以上)
11你相信网络里公布的公共信息吗?是否
12你是否承认有网瘾的说法?是否
13你的年收入状况()(学生不填)
a3万以内b 3-5万c 10万左右d十万以上 14你是否在人多多的场合感到害羞是否
15你目前的身份()
a中学生b大学生c社会工作者
16你如何看待网恋 ()
a 赞成b反对c 毫不关心
17手机不在身边是否感到不安(),是否经经常有意无意拿出手机看看()
a是b否
18你认为上网的人是否要遵守相关的法律道德规范是否
第五篇: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20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
报告标题:
院(部):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报告关于地方环境治理与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201*年 06月 10 日201*年06月
关于“地方环境治理与保护问题调研”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
实践主题:关于“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年 06 月 10 日
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自从20世纪以来,社会科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其在生产方面,机械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人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负面的影响也随这而来,尤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越发明显,温度正在慢慢提高,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地方环境治理与保护问题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日常的热门话题。地方环境治理与保护问题已成为许多市委领导人和社会各界人士思考及研究的重点。
一、环境恶化的直接体现:
(一)、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所以产生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用的俗称。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带来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1*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等。
(二)、气温上升
气温上升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是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
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三)、全球升温的后果:
1. 气候变得更暖、冰川融化。
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
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
气候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
(四)、两极及山岳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弄的,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将直接导致两极冰川融化。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雪融化速度加强了,北极冰川融化的后果是什么?对地球的影响有多大,这都是全球人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分析,如果冰雪继续融化,地球或许会被淹没
二、气候变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封冻期缩短、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南、北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滁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二)、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全球变暖将对我国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布、面积、结构及生产力等产生很大影响。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三)、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
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其规模。由
于全球变暖,一些冰川出现了减少和退缩现象。如非洲乞里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1912~201*年间减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围绕,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围绕,且主要由季节性冰雪覆盖。据资料推算,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平方公里左右。
(四)、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更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以我国青海湖为例,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缩的因素之一。
(五)、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沿海主要验潮站的实测资料显示,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近几年上升速率加快。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海平面还将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这将会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湖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的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六)、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增加
目前对气候变暖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出现的变化了解甚少。现有的研究指出,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如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
(七)、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气候变化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全球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给、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bsmz.net)三、应对措施
(一)、能源生产和转换
1. 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
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
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
2.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推动,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优质化和清洁化的进出口结构。
3.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开发和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完善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各类能耗信息,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强节能工作。
(三)、农业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力争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治、抗御逆境、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四)、工业生产过程
大力发展鲟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和鲟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工业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等产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五)、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管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治水思路,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改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六)、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遏制湿地面积下滑趋势。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加强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监测、扑救助、林火阻隔及火灾评估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林业监测资源,建立健全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及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综合防治,扩大生物防治。
四、总结:
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我相信,无论将来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我们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而且作为一名社会和地球的成员,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参考文献:
1.《大暖化:气候变化怎样影响了世界》作者:(美)布莱恩.费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 年12月
2.《应对气候变化》作者:欧高敦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 年10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0202.html
- 上一篇:服装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