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幼儿教师挫折心理的调查报告
1、前言
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资讯发达、变革急剧的时代,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加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我国的独生子女的政策和早期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想直接表现为精挑细选幼儿园,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幼儿园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因此而增加,她们能否接受挑战、战胜挫折,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因此,了解幼儿教师对不同挫折事件的挫折感受和应对情况,提高其耐挫力,培养其合理应对方式,就成为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对300名在职幼儿园教师作了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受挫折的程度及其原因,借以找出规律,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和措施,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抗挫折力。
2、研究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整个广州市省级园和未达标园的比例很少,而市级园占的比例最大,我们按这样的比例对省级园54人、市级园218人、未达标园33人,共31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95.2%。
2.2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辅以访谈法收集资料,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的统计手段有描述统计、交互分析、c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3研究的工具
研究工具为自编问卷,问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的挫折感受,10个项目;(2)教师的积极心态,10个项目;(3)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4)了解挫折的可能来源——健康、工作、生活、学习四个方面的情况,2个项目。
3、结果与分析
3.1幼儿园教师构成分析
从教师结构基本情况一览表(略)可以得知,幼儿园教师队伍具有年青化、高学历化的特点,幼儿园教师的气质多为胆汁质和多血质外向型68%,活泼开朗、急躁、直率、热情、反应迅速、喜欢与别人交往,这同幼儿教育工作特点是一致的。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大专学历占43.0%,本科以上的学历有3.3%。这说明幼儿园教师的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的趋势,也体现了大教育观和继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3.2幼儿园教师挫折感受大小程度及其差异分析
97%的幼儿园教师曾经感受过不同程度的挫折,只有3%的教师从来没有感受过挫折。曾经感受过非常大的、较大的、大的程度挫折的教师有48.7%,几乎占了一半人。这说明教师的挫折感受程度普遍较高,应当引起社会、幼儿园管理者、教师本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为较深的挫折体验,会带来消极的情绪反应。如忿怒、焦虑等。当然适度的焦虑可以增进工作和思考的效率,但若焦虑水平过高,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此外,人们应对挫折的行为方式也可能是不适当的,如:攻击、幼稚不成熟的行为、刻板性的反应、用非现实的幻想方式应付挫折、情绪性的压抑等,这些行为,对个体的内心容易产生严重伤害,久而久之形成不正常的心理适应。
将教师挫折感受的程度与教师的年龄、职务、政治面貌、单位级别和文化程度进行交互分析,并对交互分析的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差异都不显著,但从交互分析的结果可得到如下趋势:教师的年龄越小,挫折感受相对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挫折感受的程度有递减的趋势;普通教师比园长挫折感受强烈,班主任比副班主任挫折感受强烈;团员比园长、群众挫折感受强烈;省级园的教师比市级园和未达标园的教师挫折感受强烈。
3.3幼儿园教师十年来所受挫折量的变化及其差异分析
教师比十年前所受的挫折多许多、多一些、一样多,三者合计占了70%,反映了近十年来幼儿园教师所受挫折处于增长趋势。这可能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客观现实有关。
与十年前比,不同年龄的教师,所受挫折量的变化差异显著;不同政治面貌和单位级别的教师,所受挫折量的变化差异非常显著。具体地说,有更多的年轻教师(18——30岁)认为自己比十年前所受的挫折多(51%),其他年龄段趋于相同;与党员和群众相比,更多的团员教师认为自己所受的挫折多了(53.8%);单位级别越高,感受到挫折增多的教师越多(省级园教师比例为49%)。
幼儿园教师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教师的年龄、职务、政治面貌、单位级别及文化程度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师认为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内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有43.3%的教师认为主要是个人内在因素造成挫折,即由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无法顺利达到目标。这体现了教师的思想境界,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能从自身找差距、找原因。另有32.7%的教师认为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导致挫折的发生,即由于社会或文化环境中的某些风俗习惯、法律、宗教、政治、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等因素,使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和抑制,使自己不能如其所愿而造成挫折。对个别教师的访谈表明,内在因素造成的挫折,主要是指自己制定的目标,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而不能达到造成了挫折;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挫折,主要是指挫折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外界给予的。来自于健康、工作、生活和学习四个方面的挫折,由多到少依次是:工作、生活、学习、健康;由大到小依次是:工作、健康、生活、学习。可见,工作方面的挫折已成为教师挫折的主要来源,也是最大的挫折,生活方面的挫折排第二多,但对个体影响第二大的是来自健康方面的挫折。
根据卡方检验,幼儿园教师挫折来源的排列不存在政治面貌、单位级别和职务上的显著差异,但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差异显著,其中,认为来自工作方面的挫折最多的年轻和年老教师明显多于31——40岁的教师;反映其在工作方面所受到的挫折较大和较多的中专学历的教师明显多于大专学历的教师。
被调查的幼儿园教师中,有96.7%的人积极心态得分在25-39分之间,属于中等水平。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教师积极心态得分在年龄、职务、政治面貌、单位级别和文化程度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教师的积极心态普遍较好,这可能与教师职业的特征有关,即工作压力虽然大,但相对比较稳定,下岗和失业的机率较低。
但还可以看出,教师积极心态的高低与教师类别仍然有一定的关系:职务高的教师比职务低的教师积极心态要高一点;单位级别高的教师比单位级别相对低的教师积极心态要高一些;中共党员教师的积极心态要比其他人高,这体现了中共党员的先进性;但团员的积极水平低于群众,提醒管理者要重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调动团员的积极性,提高年轻团员积极心态水平和追求理想的愿望。
4、结论与建议措施
4.1、结论
由以上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4.1.1幼儿园教师的挫折感受普遍较高,普通教师比园长挫折感受强烈,班主任比副班主任挫折感受强烈;团员比园长、群众挫折感受强烈;省级园的教师比市级园和未达标园的教师挫折感受强烈。
4.1.2幼儿园教师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内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与教师的年龄、职务、政治面貌、单位级别及文化程度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4.1.3工作方面的挫折已成为教师挫折的主要来源,也是最大的挫折,生活方面的挫折排第二多,但对个体影响第二大的是来自健康方面的挫折。调查结果表明:工作方面的挫折最多的年轻和年老教师明显多于31——40岁的教师;反映其在工作方面所受到的挫折较大和较多的中专学历的教师明显多于大专学历的教师。
4.14幼儿园教师的积极心态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不存在年龄、职务、政治面貌、单位级别和文化程度的差异。
4.2、建议和措施
4.2.1建议
幼儿园教师挫折心理调查结果表明:首先要关注年轻教师的挫折心理,年轻教师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容易受到挫折,受到挫折后,应让他们吸取错误和挫折的教训,使年轻人变得聪敏起来,不气馁,不消沉,不逃避,注意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坚定信心,克服障碍,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其次:工作方面的挫折成为幼儿园教师最多和最大的,所以要加以关注,尤其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教师应该掌握调适和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其三:幼儿园教师的积极心态处于中等水平,要提高教师的积极心态水平,就要通过树立教师正确的“挫折”认识和“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抗挫折能力和不断完善人格。现提出以下几点具体的措施:
合理应对挫折的措施:1、正确认识“挫折”,是抗挫折的基础2、掌握“调适方法”,是抗挫折有效的途径。3、懂得缓解压力的方法,是抗挫折的关键4、树立积极的“心态”,是抗挫折的动力。
5、做好防范挫折的措施,是抗挫折的桥梁。
通过调查发现,园长比老师所受的挫折相对少,即职务高所受的挫折向职务低呈递减的趋势。而且幼儿园年轻教师在健康、工作、生活、学习这四者当中,工作方面所受的挫折是最大和最多的,这必须引起管理者们的高度重视,对年轻教师做好以下防范的措施:
1)防范挫折——在管理上防止不当、不公平、不适当,在管理上下工夫,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2)对受挫折的教师采取宽容态度——一项措施、制度的落实,要多方面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而且要有所准备,对受挫折的老师要宽容、要理解、还要多关心;
3)提高教师承受挫折的容忍力——首先在认知成分方面,既对现实有正确的认识,对失败、挫折、困难与逆境持辨证的看法。其次在情绪与情感因素方面,注意培养乐观主义的态度;其三在意志成分方面,要加强自觉性、坚韧性、坚定性、顽强性、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些都是提高教师承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4)改变引起挫折的环境——当教师在某一种环境中受非常大的挫折时,可以考虑适当调换环境,消除并放下包袱。
失败是对事物的批判,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对人格的宣判,不是永恒的状况,不是致命的错误,是一种强有力的成长。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既是难免,只有“有心”去经营自己的生命,面对自己生命中的难题,才能创造成功、创造佳绩。让我们敢于面对挫折、敢于正视困难,勇于挑战自己、战胜困难,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吧!
第二篇: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报告
陇南电大08秋教育管理本科屈东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过程诸问题中的核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其行为模式。因此,要想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健康发展,必须充分保障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关心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应忽视奋斗在幼教工作第一线上的幼儿教师,因为她们才是幼儿教育事业的最大功臣。本研究通过对安化镇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抛砖引玉,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抽样调查了安化镇的三所幼儿园一线任教的幼儿教师,共发出调查问卷49份,实际收回43份,回收率87.8%。其中,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91.2%。
2、研究方法
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其中问卷调查部分,以自行编制的专门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问卷调查为补充,为的是既保证调查结果的信度,又保证能够针对幼儿教师职业。访谈采取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1~2名幼儿教师单独谈话的形式进行,主要目的除了应证问卷上反映的结果外,还对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在总样本49人中,有轻度症状反应(因子均分大于等于2)的为29人,占样本总量的59.18%,此检出率远远高于全国常模20%。参照相关标准,各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有可能有中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来看,在49样本中,有10人存在中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达20.41%,显著高于全国常模5%。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2、自编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见表一):
表一、自编问卷数据统计表
表一所反映的是自编问卷中显示出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中显得比较突出的项目。由此不难看出:
(1) 在第1项对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意义上,有65.69%的人认为意义重大,与此同时,第二项幼儿教师自身感受到的尊重的调查则显示有72.55%的幼儿教师认为没有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两项对比,所占比例都是如此之高,足以表明幼儿教师的心理落差有多大。一方面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意义有很高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却又得不到社会足够的积极评价,这种矛盾冲突从总体上左右着幼儿教师的内心,造成了幼儿教师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自卑感倾向严重。
(2) 对比第11、12项,希望或迫切希望得到进修提高机会的幼儿教师比例高达98.04%,而同比表示进修机会很少或者总是轮不到自己的比例亦高达90.24%。这“两高”的同时出现,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幼儿教师都认识到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足够的职后教育,然而事实上提供给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机会却远远无法满足广大幼儿教师的需求。而在第7项,50%的幼儿教师感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变化过快,让人应接不暇,这一点除了有幼儿园在对用于指导本园的幼儿教育理念的选择上变化过快,盲目追求“新理念”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的严重缺乏。
(3) 第9、10项则表明超过一半的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低,而对比第
8项,77.45%的幼儿教师工作的最大愿望是受到尊重和重视,有归属感。这又表明,在职业理想方面,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动机相当高。高的职业成就动机与低的职业成就感并存,这又构成一对矛盾,进一步增加了幼儿教师心理天平上负面一端的砝码,使得幼儿教师心理失衡更趋严重。相信这也是造成表一所反应的幼儿教师抑郁因子呈阳性的检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4)在第6项,赞同“教师应该多奉献少索取”这一观点的仅占总人数的6.86%,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幼儿教师也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生观的“市场经济化”比较普遍;同比第1项,认为幼儿教师的社会意义重大的人占总数的65.69%,这表明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有多大社会价值就应该有多大个人价值的观点又深深影响着幼儿教师群体,以至于造成第9项56.86%的幼儿教师认为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思考与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非常严重,而对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行的分析也表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全国幼儿教师群体中并没有特殊性。也就是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全国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是不容乐观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也就是全国幼儿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缩影。因此,以下作为抛砖引玉之用的对策建议,主要是针对我国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提出的。
1、营造“幼儿园文化”任何一个单位,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须营造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犹如社会上近几年所提出的“企业文化”一样,幼儿园也同样需要自己的文化。文化的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调查显示:在对工作的最大愿望方面,选择“受到尊重和重视,有归属感”的占67.86%,可见尊重人、重视人,营造一个让人有归属感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园应当营造自己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要高举“人本”大旗,管理者和领导机构在对幼儿教师的管理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到幼儿教师的各种需求并认真对待。对于那些合情合理的近期能够给予满足的需求,一定要设法满足;而对于那些合情合理但是幼儿园近期无法予以满足的需求,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需求,则需要进行说服慰藉,让教师相信对于合理的需求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幼儿园一定会给
予满足,同时可以考虑用其他可以实现的方式进行“替代满足”以示补偿。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并不在于为教师补偿多少实质上的利益,而是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尊重。这是早就被著名的“霍桑效应”所验证了的,也是马斯洛所提出的第三、四级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这两个层次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效果将会是惊人的。
2、为每一个幼儿教师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几乎每一个幼儿教师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他们深知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作为一名教师,始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充实和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做好一名现代幼儿教师。然而,现实是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很难有进修提高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基本上断绝了进步提高的希望。其实,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忌讳的不是贫穷,也不是忙碌和劳累,而是看不到发展前途和希望!前面的调查数据也显示,98.24%的幼儿教师希望得到进修提高的机会,然而却有90.20%事实上得不到进修机会,绝大部分教师无法实现自我提高的愿望,长此以往,幼儿教师就会感到没有发展前途,从而丧失信心,造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慢慢滋长,这样既不利于幼儿教师自身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为每一个幼儿教师提供专业进修提高的机会,不仅是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效率不高问题的一剂良方。
3、适当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调查数据显示,71.42%的幼儿教师反映工资收入太少,与自己的劳动付出不成比例。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其实工作负担重也好,各方面要求苛刻也好,只要能得到足够的报偿,再苦再累,也是乐意的。这些都显示:幼儿教师的需求主要还停留在需要层次体系中最低级的层次。然而对职业理想的调查又显示,67.86%的幼儿教师又有很强的尊重、爱与归属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许多“似本能”的需要,由低到高共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只有在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才能过渡到更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心理学最新研究表明,当高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也可能会反过来追求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低级需要。这表明 幼儿教师总体上来说,物质需
求已经得到了部分满足,主要还是因为建立在低级需要部分得到满足基础上的高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使得幼儿教师不得已返回来追求较低级的物质需求。根本问题是幼儿教师已经产生的较高级的尊重、爱与归属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产生高级需求的这一基础并不牢固,因为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不充分,只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挫折问题的研究
论文标题: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挫折问题的研究 工作单位:姚安县弥兴中学姓名:白彩华联系地址:楚雄州姚安县弥兴中学邮编:675303联系电话:
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挫折问题的研究
近几年,随着青年教师的大量充实,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但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由于部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放松,部分教师在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等诸方面或多或少形成了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有的甚至产生逆反性的社会行为,这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影响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认真地研究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挫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调试对策等做了一些探究。
一、心理挫折的现状和主要表现
青年教师的心理挫折是指他们在实现自我目标过程中,由于外界客观环境的恶化或若干不良事件的影响,使心理受到挫折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2
(一)、政治淡漠,思想偏激,缺少上进动力。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治学习不认真,对公益事业缺乏热情,有的甚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不入耳;校事、国事、天下事,事不关己”。有些青年教师缺乏综合分析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往往以偏概全,对社会不合理现象以及分配制度的某些弊端不能正视,对前途迷惘。
(二)、教育思想偏颇,自我修养不够,缺少敬业奉献精神。他们对事业、对学生爱得不深,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教法简单粗暴,工作敷衍了事。他们渴望别人的理解,又不想过多地理解别人;他们懒于看书学习,抱怨多,思索少;他们更愿望冲出校门,而不是躬耕于课堂。
(三)、一切向钱看,道德伦落,缺少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改革开放的大潮造就了大批弄潮儿,一部分人靠能力、机遇或不正当手段一蹴而成为“大腕”、“大款”,但广大青年教师的地位待遇的提高与期望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受短视、浅薄、浮夸的社会心态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产生了强烈的职业自卑思想和失落感,他们不再甘当“人梯”,甘为“蜡烛”,甘做“春蚕”。
(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我认识定位与客观环境认可的矛盾,令他们困惑、失望、焦躁不安。青年教师大多 3
是经过高考、中考筛选出来的幸运儿,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有较强的成就感,他们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强烈追求个人的自我发展,渴望成功。但是现实却是“无情”的:他们被分配到了农村中小学(有许多地方现在仍然很偏僻、闭塞、落后),生活、工作、学习有种种不便不适,人际关系也常常不尽如人意。另外,他们对教育的弊端有认识或有切肤之痛,却又无法改变现状的矛盾,使他们觉得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二、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后果
青年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可概括为——“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
(一)、“先天不足”主要指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在一些地方并末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据统计,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5.1%。因缺经费,全国约有半数中小学未能配齐教学仪器设备;因缺经费,中小学的教学、办公用房普遍不足,甚至有许多危房、破旧房未得到修缮;因缺经费,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交通、通讯设施等大多不佳。教师的婚恋难、住房难、子女就业难等问题,时常困扰着教师,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后天营养不良”是指师范生在校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后,部分学校对他们培养无力,教育无方,指导不够,使用不当。
1、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升学,学校放松了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设置、教材等与中小学实际不太适应。部分学校对师范生“放任自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的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这也使得许多师范生一旦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往往难以适应,以至于意志消沉。
3、许多学校的客观环境和在管理、指导、使用青年教师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青年教师的心理挫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危害后果也是多方面的、严重的。
(1)、产生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成才。
(2)、挫伤工作热情,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3)、影响教师群体关系,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三、心理挫折的调适对策
我们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的调适必须坚持正确的认识、高度重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坚持不懈的原则;必 5
须依靠多方努力,协调各种关系,进行综合治理。
(一)、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二)、加强师德建设,开展有成效的政治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三)、端正管理思想、实行科学民主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
(四)、多办实事,努力改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学校领导要尊重青年教师的价值,注重他们的关系,依靠他们,关心他们。
(五)、搞活学校,鼓励冒尖,让青年教师得到实惠。
(六)、重视自我发展,满足青年教师的成就需要。
(七)、组织青年教师安家社会实践,加强学习,提高自生素质。
6
第四篇: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应对心理的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题目: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名:王瑾雅 (专升本) 学号:04952114 导师:滕春燕老师 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应对心理的研究》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化,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
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儿童的行为问题也较以往明显增多。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
①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幼儿的行为问题是比较普遍的,脾气暴怒、说谎、爱骂人、语言障
碍、自私、自卑、厌食、咬手指甲等问题行为存在于不少幼儿中。有观点认为,由于人们对
外显的行为问题关注较多,行为问题通常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症状得到减轻,甚至消失。
因此,儿童行为问题则可以“顺其自然”。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可取,儿童行为问题得不到解
决不仅有可能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
年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在幼儿期,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从理论上讲,在
某种意义上问题行为可称为“不正常行为”,而行为本身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发展的连
续体,绝大多数幼儿的行为都居于两者之间,因此一般幼儿都存在一些问题行为,只是程度
不同而已。行为问题是学龄儿童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
正因为如此,我国1996年颁布实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
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保健工作。”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
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
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有这些有关幼儿园教育
的政策法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师法定职责。然
而在目前的幼儿园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体幼儿进行的,幼儿教师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应
对可以说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隐性的但是重要的一环。
但是,随着儿童行为问题的逐渐增多,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却无从把握。面对儿
童的行为问题,有些教师最多采取制止的办法,使儿童的行为问题暂时性回避,但是到了另
一个情境,该行为问题又会出现;也有教师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过度反
映或不予理睬;有些甚至会说骂儿童表现不好。不允许幼儿参加任何教学活动,导致儿童的
行为问题更加严重。儿童出现了行为问题并不表明他就与正常儿童有多么大的不同,不过是
表现出有暂时性的偏离正常轨迹而已。因此,幼儿教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正确应对,将有利
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因此,切实从儿童的行为问题出发,来研究幼儿教师的应对心理,探讨幼儿教师应如何
发挥自身的作用?并设计一份适合幼儿教师的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将是一项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
二、文献综述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增长趋势。发达国家已累及学龄儿
童的5~ 15% 。行为问题, 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 如退缩行为、过度焦虑和恐惧、不服从、
脾气暴发和不良习惯等, 是一些普通名称, 描述不像精神病、神经症和发育迟滞等那样明
确。美国教育界常用的定义是: 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好、不适合的行为和情感、
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校恐怖有关的躯体症状。英国把行为问题分为a行为(antisocial
be-haviour,即违纪行为)和n行为(neurotic bheaviour)两类。a幼儿行为包括:经常破坏
自己或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包括:肚子
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
睡眠障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儿童行为问题(behavior disorder),亦称儿童问题行为,是指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相应年龄所允许偏离正常范围①白春玉,张迪,穆颖,吴惠颖:《沈阳市行为问题儿童的个性特征分析》.
5%-15%的非正常行为,包括儿童在行为和情绪两方面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各种违纪行为和
神经症行为。儿童的行为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严
②重,造成心理缺陷或人格障碍。国外报告其检出率达5%-30%。据报道,20世纪80年代发
达国家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20%。我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4~
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2.19)%。肖湘宁等调查研究显示在幼儿园教
育机构中有70.5%的幼儿经常或偶尔“拒绝加入同伴的游戏”,主要表现为胆子小,不能主
动与小朋友和老师交往,幼儿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对同伴缺乏宽容、接纳的态度。
近年来,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1994年
至现今的资料显示,对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的研究比较多,重点放在行为问题的治疗与矫正及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因素的研究上。在幼儿教师如何应对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与此有关的研究也少之又少。主要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
在沿袭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跟上形式发展的要求,这就直接导
致了幼儿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进一步来说幼儿教师应对儿童行为问题方面
的知识也就更加缺乏了。山东省的潍坊、聊城、菏泽、德州、烟台、济南等城市随机选择
30个幼儿园作为测查园,专门对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学知识作了封闭式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得知,(1)对儿童思维发展趋势的认识,通过率为14%;(2)对幼儿注意特点的认识,通
过率为51%;(3)对幼儿记忆特点的认识,通过率为47%;(4)对幼儿言语发展现象的认
识,通过率为72%;(5)对幼儿想象发展的认识,通过率为86%;(6)对幼儿个性发展的
认识,通过率为4%。各部分内容的通过率很不均衡,最高的是86%,最低的是4%,这反
映了幼儿教师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的特点。最容易掌握的是幼儿教师自身实际工作联系最密
切,能直接观察到幼儿心理特点的方面的题目。在关于儿童说谎的原因分析,有的被试只认
为儿童说谎与其道德品质有关,而不能全面分析儿童说谎。由此可得,一线幼儿教师缺乏系
统性的心理学知识。然而,这些系统性的心理学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行为。
通过率最高的是“对幼儿想象发展的认识”,而教师对幼儿想象发展的较高认识对如何应对
儿童的行为问题并不起相关的作用,也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行为。通过率最低的
是“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认识”,我觉得这一点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应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清楚认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能使教师形成
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行为。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认识,为更好应对儿
童的行为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面对越来越多的儿童的行为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人们对幼儿园的这
类情况给予了关注和研究,进行了适当的干预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各别化训练。
是有奥登和阿谢尔(oden&asher,1997最早提出的。儿童对特定的人际关系行为的知识、儿
童在交往情景中将知识转变为技巧的能力以及教师正确评价儿童的技巧表现的能力能,是儿
童行为改变的基础。(2)游戏治疗。游戏疗法是对有人际障碍的孩子进行帮助的一种心理干
预的方法。是用游戏作为与幼儿沟通的媒介,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将受到的挫折和捆
饶以及内心的焦虑、紧张、害怕、退缩等不良体验发泄出来,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
问题,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治疗是一种帮助他们摆脱行为问题的有效途径。(3)z过程
治疗。扎斯搂(zaslowww.bsmz.net)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丧失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我认为首先应该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培养幼儿的挫折心理。让他们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用一种自信、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古罗马哲学家辛尼加早讲了“火以炼金,逆境磨炼人”逆境才能造就英雄,而顺境却埋没豪杰。
培养幼儿挫折心理的关键在于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懂得顺从和娇惯只会害了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见不得孩子吃苦的心理。为家长教
育提供心理学知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按规律办事,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活泼、迅速地成长。
培养幼儿的挫折心理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一、说服法。
通过细致入微的说服教育,可使幼儿明白事理,增强其坚持或抑制某种行为的自觉性。说服法常常是借助一定的材料进行的。例如:小英雄《龙梅和玉荣》的故事就可以使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克服困难?怎样做才能克服困难在口头说服时,切记简单粗暴。幼儿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都相当有限,因此,时常会表现出与最终目的的相反行为。为此,老师应耐心地进行细致入微的说服和解释,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其坚持良好行为或抑制不良行为的自觉性。这样才能奏效。
二、锻炼法
通过各种实际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方法,称其为锻炼法,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身体锻炼中,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培养幼儿的挫折心理国外这方面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法国幼儿园在大雨天要孩子们撑伞、穿套鞋到雨中行走,以锻炼在雨天的活动能力,日本人主张幼儿穿的衣服要少于成人,甚至在很冷的天让幼儿穿一条短裤到阳光下活动,进行裸体锻炼等等。从三岁起,幼儿就有一种成长、自立的冲动和需要,这阶段的幼儿能帮成人整理床铺、收拾饭桌、刷牙、自己洗脸。四五岁的幼儿能把房间和桌面摆弄整齐;六岁的幼儿可以用吸尘器除尘、施地、扫地等等。
三、激发法。
(一)提出要求。对幼儿提出适当和必要的要求有利于幼儿意志的发展。
(二)奖励和惩罚;奖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恢复信心和力量去克服障碍,取得成功。但奖励不可滥用。只有合适的奖励才会起到激
励作用;惩罚是对个人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目的是强迫一个人抵制有害诱因和克服不良习惯。如:惩罚幼儿违反纪律,是帮助他抑制错误和不良的行为。惩罚应慎用。惩罚只有在引起一个人较强的不愉快、羞愧和后悔的感觉以及改过的愿望时才会有效。惩罚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三)监督
监督对幼儿新的努力来说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经常性的监督可以防止幼儿言行脱节,帮助和提醒他们积极地去实现行动的目标。
培养幼儿的挫折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锻炼其独立人格,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会退缩,有的人则勇往直前。这种差异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有很大关系。家长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教师挫折心理的调查研究报告(精选多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0273.html
-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书(精选多篇)
- 下一篇:平面设计调查报告(精选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