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三农服务信息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

时间:2019-05-16 06:07:14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农业发展状况:

莆田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位于东经118°27′——119°39′,北纬24°59′——25°46′,整个地势背山面海,西北部山峦叠悼,中部丘陵起伏,东南部平原广阔。著名的兴化平原与逶迤的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构成了江南水乡秀色。莆田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18—21℃,年均日照时数1995小时,无霜期300-350天,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常年多为东南风,气候宜人,温暖湿润,终年鲜花争艳,四季佳果飘香,物产丰富,品类繁多,是福建著名的粮食、蔬菜、食用菌、畜牧和水果产区之一。莆田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较突出,据统计国民收入有24%来自农业,70%的原料依赖农业提供,可以说农业生产是莆田市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是关系民生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下,在上级部门的文持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紧紧围绕“调优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稳定”的三农工作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调高、调优、调外为原则,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莆田市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龙眼、荔枝、枇杷号称“三大名果”。据统计,全市现有果树面积45万亩,历史生产最高水平的年产量达10.03万吨,产值8亿多元,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12%左右;蔬菜种植异军突起,是发展城郊型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目前全市产量已突破70万吨,且在闽中蔬莱脱水厂、黑龙食品有限公司、台富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短、平、快”项目,在福建省了占着重要之地;食用菌以其经济价值高而成为广大农民优先选择的开发,2001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9.6万吨,总产值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许多贪困山区由于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而迅速脱贫致富,目前莆田市已形成以大济、度尾、新度、黄石、华亭等为主的平原蘑菇基地,游洋、钟山、庄边、大洋为主的山区香菇、花菇生产基地,以度尾、大洋、凤山为主的半山区、山区姬松茸生产基地,姬松茸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显著保健功能的珍稀食用菌,其产品60%出口日木等国,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经过“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期间的产业化发展,畜牧业已成为莆田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2001年全市生猪存栏83.82万头,出栏96.8万头,家禽存栏914万羽,出栏2038万羽,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14.63万吨,牧业产值近16亿元,经过品种改良后的白番鸭禽苗,每年可以产出1亿羽左右,占有全国市场的70%以上;2001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62.9万吨,其中:海洋捕捞13.2万吨;海水养殖46.3万吨;淡水产品3.4万吨,在鳗鱼产业化开发方面独领风骚,涵江地区经营销售的鳗苗达60吨,占全国一半,经营黑仔亿尾以上,占全国80%,收购成品鳗7000吨以上,成为鳗苗购销、活鳗出口和烤鳗原料来源的重要基地。

(二) 三农服务信息体系建设状况

莆田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起步虽晚,但进步很快。90年代初,计算机才开始在莆田市农业上应用,主要是用于文档打印。在省农业厅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经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在国际互联网上公开发布的“莆田农业信息网”(网址而www.bsmz.netBps超五类星形布线 的局机关计算机网络,与市级网络平台采用根据需要采用DDN、ISDN或其他方式相连。

(3)乡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信息点建设采用 “六个一”的方式建设,即有一间房子,有一套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有一条上网电话专线,有1-2名专职或兼职人员,有一套组织(队伍)网络,有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

(二)莆田市三农服务系统数据库平台及数据库建设。

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下建立各项农业数据库,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计划使用Sql Server2000作为平台和标准,遵循《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标准化规范》,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结构模式,可多人同时建立并共享数据库,解决以前数据库只能单机使用,容量较小,不能动态增加数据的问题。拟建立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多媒体音像等各类数据库群,将录入所有历史资料,并可即时保存和补充更新,为用户提供快速查询、统计、打印服务。

(三)农业生产智能应用软件建设。

1、运用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技术,并集成了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网络、智能计算、机器学习、知识发现、优化模拟、虚拟现实等多方面高新技术,汇集农业领域知识、模型和专家经验等,采用适宜的知识表示技术和推理策略,运用多媒体技术并能以信息网络为载体,选择诸如水果、蔬菜、畜牧、食用菌等市内主要农作物,进行项目攻关研究,向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咨询服务,指导科学生产,为大面积推广智能化农业技术奠定基础。

2、农业统计网上运用系统。统计软件以CGI或ASP形式放在INTERNET服务器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 INTERNET和洲览器输入试验原始数据,按需要点击相应统计按纽,统计结果以WEB形式出现在工作站上。拟准备上方差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常用的农业统计方法。

3、莆田市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监测专家系统,本系统开发拟把传统的动植物病虫害文字检索改造成多媒体ASP网页,同时建立主要疫病防治对策数据库,为广大种养业经营者提供远程诊断和最佳防治方案,达到有效控制动植物疫病、减少农药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的效果。

4、传统纸介质档案的数字化技术及开发应用。全市农业系统拥有多年积累的生产和科技档案数千万页,保管和查询利用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对传统纸介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是解决网络信息缺乏的最有效途径。计划引入美国Adobe公司的PDF技术,对传统纸介质档案数字化,并把内容放在网上或作成光盘进行保存和利用,支持超文本链接,支持INTERNET网络使用,支持多人同时调用建立起在线电子档案室或图书馆。

5、农业系统多媒体图像库及CDROM制作。总体采用Authorware为主进行编程,文字部分采用ADOBE公司的PDF电子书格式。系统采用OLE技术和Authorware程序进行无缝链接,图片全部采用第二代jpg形式。最后的光盘可运行于Windowsg5、Windowsg8、WindowsNT等各种操作环境,并可自动运行。

(四)信息员队伍建立和培训。

每个信息工作站确定3-5名、每个信息工作点确定1-2名专职或兼职的相对固定的信息员;同时积极发展有条件的农民和种养大户为信息员,建立起一支覆盖全市的信息员队伍。计划发展80个信息工作点和500人信息员,同时通过学习、培训、交流、巡回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有关人员计算机、经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使之真正做到资源会采集、信息会筛选、微机会操作,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信息的采集、上报和传播服务等任务,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市场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求。

(五)选建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和专业示范农户。

吸收多方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大型企业和公司为龙头,选择民众信息意识强、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全市选择10个基地和20户专业示范农户开展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以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设施为载体,加快成熟信息技术成果的推广,边试验边应用,根据试验情况总结经验,成熟后向其它地区大力推广,以基地带区域,以区域牵动全局,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

(六)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

一是信托现有农技推广网络,通过调整和扩大信息采集点,增加信息采集内容,改进调查方法和信息处理手段,重点进行覆盖主产区、销区和重点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二是针对莆田市区域特色农业布局,逐步形成食用菌、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规模农业生产产地价格信息采集。加强农民急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农业生产和加工贮藏技术等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整理。三是加强信息发布,主要利用以下四条渠道:农家155服务热线,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开辟农业信息专栏,通过乡镇农业信息工作点和信息员在乡镇、村建设农业信息黑板报等手段,通过农业信息网站发布信息。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811.63万元,其+:农业系统自筹111.63万元,各级财政配套400万元,申请国家财政投入300万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三农服务信息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108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