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乡镇生态经济情况调研

时间:2019-05-16 06:15:08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乡镇生态经济情况调研

乡镇生态经济情况调研

近年来,**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奋力建设“生态xx”的科学决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景观植物,力争2到3年时间发展景观植物2万亩,打造出荷花农业的特色亮点,创造出荷花农业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全镇已累计发展以紫薇为主体的景观植物4000亩,种植苗木10万多株,建立示范基地5个,成立专业合作社3家,带动近5000余户农户积极参与,预计3到5年内可实现产值过亿元。

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定思路

随着**工业园的不断发展壮大,亟需一个市场适应力强、收益见效快的产业替代企业周边的传统桑蚕产业和普通农作物。针对这种情况,荷花镇迅速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深入调研,摸排情况,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制定了《荷花镇景观植物发展长期规划》。规划以省级旅游名镇建设为大环境,以生态文化长廊建设为基础,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反复比较,反复论证,选定观赏效果好、经济价值高、适应能力强的紫薇景观树作为主攻方向,既实现农田增值农民增收,又缓解了企业周边村企地关系,实现一举多赢。全镇按照“点-线-面”的思路全面铺开,其中:“点”即在利用绿化节点栽培的基础上,建设4个连片景观植物基地;“线”即在宜保线、荷当线建立景观植物生态绿化带;“面”即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在全镇发展景观植物201*0亩,全力创建省级紫薇大镇。

二、借经取宝,疏通思想抓动员

以得民意的思想,抓好宣传动员工作。为了促使景观植物这一新鲜事物能够快速的贯彻到群众中去,专班人员首先从思想认知层面入手,进村入户,分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屋场会、现场会等各种大小会议30多场次。给群众讲解镇扶持和奖励政策,帮助计算成本账,算经济收入对比账,帮他们理清发展思路,疏通思想障碍。先后8次组织干部群众代表100余人到点军区土城乡毛家店村、夷陵区黄花乡军田坝村、荆门市十里铺等地参观,学习他们发展景观植物的超前理念、学习他们的栽植经验、种植模式和土地流转方式,组织参观人员开会讨论,谈收获、谈体会、谈打算,促使参观学习换思想达到预期效果,极大的调动了群众种植热情。

三、政策扶持,典型带动抓推进

以求跨越的速度,创新产业发展推进措施。一是能人带头树典型。培育种植大户,发挥典型带动。支持镇内经营大户实行企业化运作,做大做强走出去。充分运用陈宗乾、罗方权、朱培文、郑文等4个种植大户成熟的技术、基地和市场,因势利导,扶持成立了xx荷花紫薇园景观植物专业合作社、xx红叶景观植物专业合作社和xx古海奇石景观植物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发展社员近100多户,栽植面积近201*亩。二是规模流转办基地。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将土地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方式流转给经营大户或者合作社,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打造了以窑河千亩紫薇园为首、荷花店、苟家垭、广坪为辅4处景观植物种植示范基地,共计1500余亩,惠及农户260余户。三是大力扶持广发展。制定景观植物扶持方案,按照每株幼苗补贴2元到户,减轻农户成本投入;对连片发展100亩以上的基地,由镇政府统一规划,解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对于种植10亩以上的大户,协助其向金融部门争取贷款资金达200多万元,并由镇政府贴息1-2年。对于在公路沿线栽植景观植物的分散农户可获得政府80%的苗木补贴。

四、优化服务、主动作为抓落实

以求成效的作风,雷厉风行狠抓落实。

一是软磨硬泡引企业。景观植物专班服务人员多次与xx县七彩园林公司反复商谈,寻求合作共赢模式,极力为农户争取最大利益,从起初的利益六四分成到五五分成、四六分成,再到签订购销合同,技术服务承包合同和最低收购价协议。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可以自行销售,也可以统一还销给七彩园林公司,真真实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稳赢模式,充分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增强景观植物种植底气。

二是保姆式服务赢支持。镇专班人员为各经营主体提供贴心服务,全程协助办理合作社登记注册、林木经营许可证,为各合作社落实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用服务来体现政府的真心诚意。在土地流转中,专班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疏通60多户农户的思想,按每亩800元的价格为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土地1000多亩。镇主要领导多次与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主要领导协商,为专业合作社落实贴息贷款事宜,共落实启动资金达400万元。

三是多样化培训提技能。全镇统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聘请技术服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7场次,印发技术服务手册500多份,参训人员高达1000人次。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和示范基地的作用,采取牵线搭桥、拜师学艺的方法,进行技术指导和一对一帮扶,增强了农户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雷厉风行见成效。按照“三月见初效、半年有看头、一年显成效、两年上规模”的思路,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细化任务到天、责任到人。镇党委书记执行一周一督办,并多次亲临农户、基地,协调解决矛盾10余起,推动我

镇景观植物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第二篇:在山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转变乡镇工作职能促进农村快速发展

在山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__县农办)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__有关乡镇工作的基本情况、面临的形势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作如下发言。

一、基本情况

__位于渝东南乌江之滨,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

、边、山、穷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县城位于乌江、郁江交汇处,距**主城区26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300个村(居)委、196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52万人。现有耕地76.81万亩,其中田15.1万亩。全县水资源富集,是全市唯一的水利能源基地县。有丰富的草山坡,农副产品充足,是“全国烤烟基地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市唯一的“秸杆氨化养牛示范县”。201*年全县实现经济总量22.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9亿元,农业增加值8.0亿元,粮食总产量30.01万吨,农民人均粮食52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

全县39个乡镇中,一类乡镇15个,二类乡镇13个,三类乡镇11个。一类乡镇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农业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村建国土办、财政所,二类乡镇设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财政所,三类乡镇设党政综合办、财政所。共有行政编制945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编制68名,现实有乡镇公务员895人,工勤人员123人,未过渡公务员和工勤人员107人,共计超编112人。各乡镇除教育和卫生外,均设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所四个直属服务事业机构,共有事业编制698名。

二、乡镇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随着机构改革的有序推进,特别是税费改革以来,乡镇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我县乡镇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县地处边远偏僻,基础设施建设原有基础差、投入资金少、单位成本高,发展水平明显落后。至今还有一个乡镇公路不通,有36个行政村不通公路,乡村公路质量差,除“319”公路__至郁山段、县城至__电站大坝外,全县没有其它上等级的公路,乡镇的公路别求通畅,就是维持通行都很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产品运输十分困难;还有57.1的自然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未改造区域供电线路差,用电无保障,发展农产品加工难,农民负担重,电价一般在1元/度以上,有的高达2-3元/度。还有12.92万人饮水困难,稍遇天干就面临缺水之困;电视普及率只有55、固定电话入户率仅为15,农民对政策了解狭窄,生产信息闭塞。

2.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缓慢。我县目前初步形成粮油、烤烟、畜牧、林业和劳务等五个支柱产业,但除烤烟、畜牧外,无论在规模,还是生产经营模式上都明显不足。投入上,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每年县财政在吃饭都难保证的情况下挤出的三四百万作为支农安排,犹如杯水车薪。因为市上项目的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市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近年我县虽安排有黄籽油菜、草食牲畜、天然香料和中药材等项目,但所得扶持极少。除桑柘等少数乡镇具有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外,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形成主导产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粮猪”二元经济结构。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滞留在土地上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妇女,劳动者素质不高,不利于产业化生产。龙头企业方面,受资金、技术和市场的影响,发展一直较慢,我县唯一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牧业开发公司,每年所得扶持也只是象征性的10多万元,对一个企业发展作用也不会很大。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停留在家庭小作坊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十分低下。

3.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缓慢。到201*年,我县城镇化水平仅为15.3,位列全市区县之末。除了缺少发展资金,自身投入能力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善外,还有地理位置的劣势,投资环境差,招商引资困难的原因。全县各乡镇中,只有汉葭、郁山、保家、高谷等镇有为数不多的农产品加工、建工建材和矿产品开发企业,且多数企业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对地方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对财政的贡献不大。多数乡镇的乡镇企业是一片空白,仅有的不外乎粮油加工房、家庭酿酒作坊、石木工匠及手工编织。市定首批百强镇除汉葭镇因居城关发展稍好外,保家镇在启动建设两年后,中心镇项目新建一条街道迟迟不能完工,其他配套设施几乎为零,产业发展没有大的起色,因无龙头企业的带动而普遍开花,缺少产业支撑,导致二三产业发展步伐不快。

4.乡镇社会事业发展极不平衡。县城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卫生机构,设备齐全,师资和医务人员配备较

第三篇:乡镇经济调研报告

一、我市乡镇经济总体水平与浙江安吉之比较分析

近年来,我市乡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乡镇经济调研报告。为切实增强可比性,在此选取与我市水平相当、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浙江安吉作为参照系,以便全面了解我市乡镇经济发展状况。

一是总体实力有差距。与安吉相比,我市在乡镇规模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各方面都全面落后,这也充分反映出两地在发展水平、产业层次等方面的差距(具体见下表)。目前,该县已有1个乡镇跻身全国五百强、浙江省百强行列,1个乡镇被列为全国首批小城镇改革试点镇,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二是发展平衡度有差距。从自身各区块看,我市东西部乡镇、省道沿线与偏远乡镇、工业集中区与农业乡镇差距较大,并呈逐步拉大趋势。以201*年财政收入为例(城区三个办事处不纳入统计),港口镇实现财政总收入15826万元;排名最后的方塘乡仅41万元,前者是后者的386倍;排名第二的中溪镇财政收入达4223万元,与港口镇也有11603万元差距,即使剔除宁国水泥厂税收部分,两者差距仍达3000余万元。而安吉县去年最高的乡镇财政收入达24215万元,最少的也达486万元。

三是发展后劲有差距。去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安吉各乡镇继续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乡镇财政收入增幅达32.6%。其中,财政收入增幅最高的乡镇达115.8%,完成年初下达任务基数比最高的达639.9%。与之相比,我市各乡镇受产业基础等影响,后劲略显不足。201*年,在总量落后的情况下,我市乡镇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增幅仍慢于安吉。其中,乡镇财政收入增幅落后11.3个百分点。今年1—3月份,安吉县乡镇综合实力第二的高禹镇,实现财政收入2223万元,同比增幅达178%;而我市乡镇财力第二的中溪镇,实现财政收入1163万元,两者差距达1060万元。

二、我市乡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分析,我市与安吉在乡镇经济发展上的较大差距,既有地域区位、政策机制等客观因素制约,更多是受自身主观原因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城市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大胆实践“经营城市”理念,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使得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开发区承载能力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高。在全市各项财力、物力、人力都向城市和开发区建设一线集中的情况下,对乡镇经济发展有所忽视。此外,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乡镇工作重心发生变化,没有硬性指标,缺乏工作抓手,发展更多依靠各地的自觉行动,调查报告《乡镇经济调研报告》。

二是发展定位不清。近年来,安吉县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各乡镇、街道突出重点、倾斜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中心五重镇两大特色区块”的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我市尽管早在201*年即提出异地办工业的创新理念,并通过设立乡镇工业集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但直至201*年初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中,才结合乡镇自身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和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对全市乡镇、街道进行了社区事务、工业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三类划分,并且未明确各乡镇发展重点和产业定位。由于缺乏具体规划指导,各乡镇自成一体、各自为战,从而造成产业集中度低,产品深加工程度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是投入力度不足。适度的政策扶持,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对提升乡镇自我发展能力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多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其中,乡镇财政供给标准达3500万元/年,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投入达500万元/年。但与安吉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该县每年仅用于乡镇工业平台建设资金就达50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奖励到村资金更是高达亿元。此外,通过财政贴息、对上争取、以奖代补、超收分成等多种形式,为乡镇各类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以隶属于高禹、良朋两镇的天子湖工业园区发展为例,该县本着“涵养财源,激励发展”原则,出台了园区开发建设实行财政封闭管理的意见,通过“放水养鱼”,实现了财政收入的“三级跳”。该园区07年财政收入仅201*万元,08年即增加至7000万元,今年预计将突破2亿元。

四是创新手段不多。安吉县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探索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该县全面推行了以财政贡献率为核心的乡镇个性化分类考核;每年开展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先进乡镇和加快发展创业奖评选,按照乡镇发展类别分类设定奖项,并奖励到乡镇班子成员;优化财政分成,逐步调低分类分档分成比例,鼓励乡镇培植财源;推行乡镇“三线工作制”,实行党委书记重点抓招商、乡镇长重点抓项目和平台,党委副职抓日常事务。这些创新举措,充分激活了乡镇发展内生力。与之相比,我市在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方面,方法手段不多,过于粗线条,缺乏实质性助推内容。

第四篇:乡镇经济建设的调研

坚持科学发展振兴xx经济

——关于建设“经济强镇”的调研

为实现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将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我镇通过对所辖村进行走访调研,召开生活会,在广泛征求村“两委”干部、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找准症结,科学谋划,认真查找出了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镇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镇地处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属半山区乡镇,面积72.3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全镇18个行政村分布于一个“c”形的环山地带,其中7个村位于一面靠山,一面临漕河的狭长地带,11个村位于两面夹山的狭长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制约了工业项目的落地与发展。由于区域位置的特殊性,村民收入只能主要依靠林果业、养殖业、建材加工及外出务工等。其中107国道以西主要以特色农业—磨盘柿、红岗山桃种植为主导产业,其他区域多以建材加工、纸制品加工、外出务工为主。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xx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镇发展形势良好,农民生活富裕,经济社会稳定。但对照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 1 -

近年来,我镇相继建设了一批民营企业。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多数企业面临规模小,效益差困难;多数民营企业者多为农民出身,文化层次低,综合素质差,普遍存在着“小富即满,小进则足”的思想,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和魄力,缺乏敢为人先的激情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力不足。

根据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的规划要求,我镇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被关停,其他生产企业也对技术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与平原乡镇相比,除建材之外,我镇造纸、化工行业的发展在资源、交通等条件上并不占优势。现有建材企业按照资源分布在各村,因资源纠纷及后备资源匮乏,导致各企业无法将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缺乏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后劲。

(二)传统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我镇人多地少,以林果种植业占主导地位。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靠天收、靠天吃饭的问题,传统农业发展不稳定、效益不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不能凸显镇域经济发展的亮点行业。

近几年,我镇林果种植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因缺乏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不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导致产业效益不高。我镇 “磨盘柿”、“红岗山”桃主要由外地客商(散商)收购销往外地,未经过加工包装,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xx村作为“红岗山”桃的全国唯一产地,所产出的水果大部分由农户自产自销,“红岗山”品牌注册后缺乏科学统一的后续应用,始终局限在第一产业的范围内,经济效益得不到进一步提升。

(三)农民致富途径单一,收入偏低。

通过调研发现,我镇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致富”问题;外出务工虽然收入较高,但受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就业门路限制,农民外出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四)柿子沟旅游开发和经营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柿子沟景区部分农户开办了农家院饭店,但分布比较分散,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营者市场意识淡薄、接待能力有限。我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景区,但未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收益,究其原因主要为景区内除了农家院饭店、水果采摘并没有其他旅游消费项目,游客到柿子沟游玩,供其消费的项目非常有限。

三、建设经济强镇的几点思考

根据县委、县政府“东接电谷、南联汽车、西抓生态、城兴三产”的发展思路,结合镇党委、政府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镇村实际,为实现“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旅游大镇”的发展目标,主要宜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加大林果业的改良和深加工,实现果品附加值

立足“柿柿红”柿醋深加工项目的投产和xx村柿子树改良技术推广,针对目前我镇林果业面积广,树多品杂,初级产品多,加工转化率低,效益不突出等问题。首先是改变林果业由扩张种植规模向提高品质和效益转变,保持林果面积、产量与产品品质、效益的协调发展,形成既有明显的特色和品质优

势,又具备较强的规模和效益优势的产业。其次是改变林果业由生产初级产品向深加工方向转变,延伸果品深加工产业链,使林果业向高起点、高产出、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目的。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结合“柿柿红”醋业加工项目落户投产(来源好范 文网www.bsmz.net),规划出一定区域用于项目建设,加大跑项目的力度,积极争取大项目甚至省市重点项目落户我镇,为辖区及周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结合镇党委、政府认真谋划梳理汇总的30个项目建设为基础,在马连川村规划建设农产品观光采摘园,在该村北山规划出大红袍石榴种植基地、磨盘柿基地、山灵枣种植基地各100亩,打造绿色无公害产品观光采摘园;以神星镇医院自筹资金为主,积极吸引开发商的介入和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医院后侧西北部规划占地300亩,依托地势地形穿插建设集休闲、疗养、餐饮、教育、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大型疗养中心。

(三)深度开发“柿子沟”资源,进一步打响生态旅游牌 一是科学规划景区内景点优势,将xx村上庄进行合理规划,在保持上庄原有村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依托其紧邻“百年柿林”、“千年柿树王”等景点,打造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原生态影视基地;二是结合东峪村新民居工程建设,以东峪村三个自然庄为试点,继而整合中峪村四个自然庄,借助政策扶持,建设与柿子沟景区整体环境协调一致的民间别墅,同时在解决村民自住基础上,兼顾旅游接待能力,留有游客住宿空间,使游客与村民一起,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生活。三是在景区原有娱乐项目基础上,增设自助烧烤、户外露营、狩猎、野外

登山、自行车比赛等活动,增加游客的消费范围和趣味,延长游客在柿子沟的停留时间;四是利用“柿子沟”良好的生态资源,谋划建设三条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专用公路:打通县城西北外环至柿子沟旅游专用公路,拉近县城乃至保定市与柿子沟之间的距离;有效串联东峪“千年柿树王”、“百年柿林”等品牌景点,在“柿子沟”山脚修建环山景观大道;在适宜地段,间隔性的加宽进出柿子沟道路作为车辆“候行区”,有效缓解堵车、会车问题。

(四)加强管理,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由镇工会组织牵头,与县总工会、人才市场、企业等中介和用工单位加强信息沟通交流,随时向各村发布招工信息,有效解决农村就业难问题;结合xx村在北京种菜的部分村民、马连川村在在天津塘沽搞蔬菜批发的部分村民,利用他们信息灵通、就业经验丰富的优势,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帮助其在致富的同时更好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五)强化引导,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

以xx纸厂等纸制品加工企业技改升级为契机,积极引进高效节能产业项目和绿色环保型项目;发挥技改升级作用,引导和实施现有传统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对重点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壮大工业实力。

201*年1月10日

第五篇:乡镇生态旅游基本情况介绍

镇生态旅游基本情况介绍

近年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坚持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融合促进、科学规划和景区建设并重并行,积极融入**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体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升级发展,争创“省级旅游强乡镇”,全力打造“生态旅游镇”特色品牌,促进旅游业并带动第三产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生态优势 不可复制

作为全区生态旅游大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有着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该镇地处**、沂源、莱芜三县交汇处,紧邻滨莱、济青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镇域淄河流经全境,生态环境优美,拥有金牛山 、辰巳山 、三府山 、五老峪、杨峪、上瓦泉等一批原生态风景区。

**镇还是全省知名的有机农业镇,去年4月被山东省经济学会和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授予“山东有机农业第一镇”称号。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吸引“资本进山、项目进山”,坚持公司化运作有机农业,成功引进**百岁源等30家农业发展龙头公司,成立56家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形成了沿镇内淄河流域发展的有机生态产业带及“有机中药材、有机蔬菜、有机果品、有机杂品”4大基地,有机农产品认证(转换)品种达24个,“**韭菜”、“**草莓”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镇在抗战时期是老**县委所在地,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全镇多数行政村始建于明朝末年,现有多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古街道、古石城,原生态旅游载体遍布全镇。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为该镇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产业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条件。

在做实有机生态产业,创建有机生态品牌的同时, **镇特别注重发挥宣传的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生态、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举办锣鼓扮玩大赛,邀请百名摄影家到**镇采风等活动,并适时举办桃花节、槐花节、纳凉节、辰巳山庙会等,民俗风情越来越让外人知晓热捧,提升了镇域的名誉度。节会为媒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精品景区 高端打造

淄河源生态湿地公园。上半年完成地形地貌测绘、规划设计,争取列入全区重点工程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对上争取,筹措资金,早日开工建设。

杨峪—上瓦泉原生态景区升级建设。通过引导**百岁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颜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润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柳杭置业山水名居度假村发展特色种植,建设完善游乐、旅游、餐饮、住宿接待等设施,提高景区特色和旅游接待能力。

五老湖景区及五老峪村整体开发。引导山东博泉有机农业发展公司开展土地流转、整村迁移和生态保持建设,发展特色农家乐项目。

南平山古石城、沙井古村落保护性开发。镇党委、政府指导相关村积极改善交通条件,尽快提升接待能力。加强对盆泉、三个沙井村古院落的保护和宣传,发挥“一村一品”优势,全力打造**镇西北部生态旅游、古文化旅游和桂花特色种植旅游品牌。

上瓦泉、朱家庄特色种养观光区和山地公路自行车赛道建设。以上瓦泉、朱南村为重点,打造红玫瑰、有机黄桃、元宝枫、金银花精品种植园,形成规模性景点。利用环山路建设山地公路自行车赛道,配备比赛车辆,为旅游者提供体验的基本条件。

同时,加大投入,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完善,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做好有机蔬菜及果品配送工作,将**特信有机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成旅游购物指定单位。发展明清家具、古玩交易特色市场,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尽量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需求。完善交通指示牌和景区标识,进一步增设公交站点旅游特色标识、交通指示、路标、旅游景点线路示意图等牌匾,在主要景区建设标志性门面,方便游客自主游览。

强化生态农业观光路网建设。在朱南、盆泉、上瓦、杨峪等16个村,建设50公里生态农业观光路网,打通上庄—池上郝峪旅游公路,并进行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

科学开发旅游线路。开发以金牛山、辰巳山、三府山—杨峪、五老峪—上瓦泉为主线的“三山两峪一泉”有机生态观光旅游主线路。发掘和强化各景点的特色,“三山两峪一泉”分别突出文化内涵、自然生态和有机农业观光休闲。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消费人群,提供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指导。

节会促旅 经久不息

根据景区和季节特点,**镇聘请专家精心策划生态旅游各项工作,一年四季均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赏花、采摘、种植体验游。开展朱家庄百年杏园、上瓦泉草莓、杨峪蓝莓、马家沟干鲜果的观赏采摘,盆泉白菜花、得茂实薰衣草和杨峪槐花及金银花、元宝枫、红玫瑰的观光摄影,沙井桂花观赏交易等活动。以上瓦泉“市民菜园”为重点,吸引市民进山种植,体验种植乐趣。

民俗、节庆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乡镇生态旅游基本情况报告

建立高效生态经济情况

开展生态经济建设情况汇报

生态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补偿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乡镇生态经济情况调研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190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