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情况调查与分析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区近两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广大农机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融合机械资源,发挥农机整体优势,提高农机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几年来,通过政策扶持,科学引导,***区现已成立注册了2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已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更好地发展壮大我区的农机合作组织,提高全区农机化综合水平,区农机局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辖区的20家农机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目前农机合作社的现状、成功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和特点
1、基本情况
现全区成立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20家,共有社员225人,组织内机手210人,机具总数533台(套),资产总额1690万元。合作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在全区及跨地区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目前我区合作社跨区作业项目已经涉及到小麦、玉米收获、春秋季的耕种收播、农田水利建设及植树造林、挖掘树坑等多项内容,作业区域从河南沿途一直到济宁、菏泽、平度、荣成等地,时间从原先只有 “三夏”、“三秋”两季延伸至全年。通过近几年的不断积累,我区的农机合作组织跨区作业已打响了***品牌,不少地区已经和我区的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机手达成了定期跨区作业的长期协议。
2、经营特点
合作社实行四个统一,一个独立模式,四个统一是:统一调度机械有序作业,统一签订作业协议,统一作业价格,统一结算农机作业收入,一个独立是单机收入成本费用独立核算。
四个统一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发挥规模优势,单机核算有利于调动驾驶员个人的积极性,增加机手收入。
3、效益情况
20家农机合作社201*年作业面积32.9万亩,服务总收入720万元,服务农户12067户。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是合作社取得收入的主项,通过调查了解,仅三夏三秋期间每名作业机手平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规模较大的仇星合作社人均收入已达5万元 以上,最高可达8.2万元,最少2.6万元,其他剩余时间,社员可自行安排,进行其他方面的运营。如果合作社有了其他经营项目,可随时进行调度,个人经济收入比较客观。
二、农机合作社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的作用
据统计,***区两季现有粮食种植面积40余万亩,现在我区的三夏三秋农机作业60%以上的作业量,由这20家农机合作社来承担,其他部分由个体机手和外联机手来完成,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已成为我区三夏三秋农机作业的主力军。
一是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将我区1万余人三夏三秋大忙季节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而且还大大降低费用,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合作社是实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我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全部由这些农机合作社来承担,在全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多数合作社组织规模较小,服务领域仅限于农机作业,服务范围小,市场小,机械的利用率较低,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是在管理方面还不够规范,各项制度建设与执行方面存在欠缺。
三是极个别机手业务知识不够全面,操作技能不够熟练,有时为了赶进度,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以致于在个别环节出现作业质量问题。
四是多数合作社库房分散于各个社员家中。
四、建议
一是要强化对合作社规范化管理,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办下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具体要求,强化管理和服务指导,促使合作社尽快规范起来。
二是要引导合作社开拓视野,走出去,与外区县机手搞好横向联系,进一步整合资源,根据各地作业时间差,组织好跨区作业,增加机手收入。
三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仅在购机补贴、还田、深耕作业方面经予扶持,在合作社用地方面也要给予倾斜,如三夏三秋农机用油、信贷等,以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四是合作社要加强与乡镇、村两级组织沟通联系,基层服组织要在合作社与农民中间起好桥梁纽带作用,这样既方便机手也方便农民,特别是在三夏三秋期间,做好这一点尤为重要,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合作社逐步解决库房建设用地问题。
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机手,加入到合作社这个队伍中来,以增强合作社的整体实力,定期组织合作社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及时为合作社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六是强化对合作社农机手培训工作,要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农机手操作技能、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农机合作社情况调查与分析》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2018.html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区近两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广大农机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融合机械资源,发挥农机整体优势,提高农机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几年来,通过政策扶持,科学引导,***区现已成立注册了2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已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更好地发展壮大我区的农机合作组织,提高全区农机化综合水平,区农机局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辖区的20家农机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目前农机合作社的现状、成功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和特点
1、基本情况
现全区成立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20家,共有社员225人,组织内机手210人,机具总数533台(套),资产总额1690万元。合作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在全区及跨地区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目前我区合作社跨区作业项目已经涉及到小麦、玉米收获、春秋季的耕种收播、农田水利建设及植树造林、挖掘树坑等多项内容,作业区域从河南沿途一直到济宁、菏泽、平度、荣成等地,时间从原先只有 “三夏”、“三秋”两季延伸至全年。通过近几年的不断积累,我区的农机合作组织跨区作业已打响了***品牌,不少地区已经和我区的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机手达成了定期跨区作业的长期协议。
2、经营特点
合作社实行四个统一,一个独立模式,四个统一是:统一调度机械有序作业,统一签订作业协议,统一作业价格,统一结算农机作业收入,一个独立是单机收入成本费用独立核算。
四个统一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发挥规模优势,单机核算有利于调动驾驶员个人的积极性,增加机手收入。
3、效益情况
20家农机合作社201*年作业面积32.9万亩,服务总收入720万元,服务农户12067户。三夏三秋农机作业是合作社取得收入的主项,通过调查了解,仅三夏三秋期间每名作业机手平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规模较大的仇星合作社人均收入已达5万元 以上,最高可达8.2万元,最少2.6万元,其他剩余时间,社员可自行安排,进行其他方面的运营。如果合作社有了其他经营项目,可随时进行调度,个人经济收入比较客观。
二、农机合作社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的作用
据统计,***区两季现有粮食种植面积40余万亩,现在我区的三夏三秋农机作业60%以上的作业量,由这20家农机合作社来承担,其他部分由个体机手和外联机手来完成,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已成为我区三夏三秋农机作业的主力军。
一是合作社的成功运作,将我区1万余人三夏三秋大忙季节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而且还大大降低费用,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合作社是实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我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全部由这些农机合作社来承担,在全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多数合作社组织规模较小,服务领域仅限于农机作业,服务范围小,市场小,机械的利用率较低,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是在管理方面还不够规范,各项制度建设与执行方面存在欠缺。
三是极个别机手业务知识不够全面,操作技能不够熟练,有时为了赶进度,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以致于在个别环节出现作业质量问题。
四是多数合作社库房分散于各个社员家中。
四、建议
一是要强化对合作社规范化管理,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办下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具体要求,强化管理和服务指导,促使合作社尽快规范起来。
二是要引导合作社开拓视野,走出去,与外区县机手搞好横向联系,进一步整合资源,根据各地作业时间差,组织好跨区作业,增加机手收入。
三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仅在购机补贴、还田、深耕作业方面经予扶持,在合作社用地方面也要给予倾斜,如三夏三秋农机用油、信贷等,以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四是合作社要加强与乡镇、村两级组织沟通联系,基层服组织要在合作社与农民中间起好桥梁纽带作用,这样既方便机手也方便农民,特别是在三夏三秋期间,做好这一点尤为重要,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合作社逐步解决库房建设用地问题。
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机手,加入到合作社这个队伍中来,以增强合作社的整体实力,定期组织合作社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及时为合作社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等服务。
六是强化对合作社农机手培训工作,要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农机手操作技能、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机合作社情况调查与分析》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2018.html
- 上一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课题调研报告
- 下一篇:新材料科技公司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