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各位主席、常委: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请提出意见。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主题主线,始终坚持“稳中求进
、又好又快”工作导向,锐意创新求突破,争先发展谋跨越,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经济增长稳中趋升。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48亿元,增长11.5%。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完成工业总产值1222亿元,增长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6亿元,增长7.5%。1—5月,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均列苏州大市第一。累计工业用电34.2亿千瓦时,增幅列苏州大市第二。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83亿元,增长9.5%;完成利税80亿元,增长22.7%;其中利润总额50亿元,增长27%。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增长14.5%。举办了2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开业活动,共计8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亿元。1—5月,十大产业项目开工率为80%,完成投资15.4亿元,其中润邦卡哥特科、森茂汽车城二期、金盟生物、扬子江海洋油气装备等4个项目超序时进度;85个重点项目开工在建55个,开工率为64.7%,完成投资67.3亿元;20个苏州市重点项目开工在建16个,完成投资52.9亿元;省重点项目苏州港扩容工程华能煤炭码头完成投资7.9亿元。外贸内需双轮驱动。上半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增长14.5%;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4亿美元,增长7.1%,其中出口26.2亿美元,进口39.2亿美元,增长11.3%。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222家新兴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2亿元,增长12.5%,高出全市规模工业增幅5个百分点。高新产业提速发展。今年1—5月257家高新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43.4亿元,增长30.3%,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2.9%,比去年年底提高6.3个百分点。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110家。服务业稳健发展。制定出台服务业提升发展计划(201*—201*年)及配套政策。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12.5%,占比达42.7%。加快现代农业园、长江口森林公园、海运堤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旅游项目建设投资4亿元。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20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1亿元,分别增长8.4%和10.8%。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截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260亿元和1005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7%和14%。玖龙纸业9亿元短期融资券和4亿元中期票据、城投公司16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申报国家863、火炬、星火等国家级计划项目23个,省工业支撑项目127个,苏州纳米专项40个。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幅均居苏州各县市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9件。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名,申报省“双创”人才项目41个,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科技创新工程推进月”活动,与同济大学开展全面合作,成立了东南大学重大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中心、同济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复旦技术转移中心太仓分中心。设立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金融基础数据库,帮助12家企业获得贷款3000万元。载体建设加速推进。太仓国家特种功能材料高新产业化基地通过科技部论证,大学科技园获批省级创新载体,天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入选首批文化科技产业园,loft工业设计园成功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太仓生物港、科技信息产业园、张江信息产园等载体建设有序推进。
(三)开放型经济克难求进。招商引资迎难而上。1—5月,新批外资项目47个,完成注册外资5.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3亿美元,分别增长14.5%和7.4%,引进超亿美元产业龙头项目5个。引进内资项目365个,新增注册资本44亿元,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占全部新增注册资本的64.1%。服务外包增势强劲。1—5月,完成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2.8亿美元,增长48.7%,离岸执行额1.5亿美元,增长116%。太仓港发展势头良好。太仓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太仓港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2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常态化进出,美锦码头成功试运营。1—5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万标箱,增长16.6%,货物吞吐量5239.7万吨,增长9.9%。接轨上海成效显著。引进沪上项目45个,项目
第二篇: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常熟市按照上级的总体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导向,积极创新思路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运行平稳、稳中有进、转型加快、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02亿元,
增长9.6%。实现公共财政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338.1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5.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7.05亿元,同比增长19.6%。新办注册资本超亿元私营企业14家,净增民资(内资)80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注册外资1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9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85.07亿美元,其中出口55.66亿美元。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678.3亿元,其中服装城市场成交额470.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增长14%。至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335.9亿元和1706.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06.6亿元和96.7亿元,新增银行机构3家。
二、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出台《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培育发展“小巨人”企业计划的实施意见》、《鼓励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1~6月,八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产值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6.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40.1亿元,增长2.8%。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共安排省(市)重点内外资和服务业项目202个,到6月底共完成投资167.6亿元,开工率分别达到69.7%、73.2%和63%。其中观致汽车基本建成,丰田研发中心项目主体投入使用,芬欧汇川增资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奇瑞捷豹路虎、丰田变速箱项目加快建设,大陆汽车、特殊陶业、维苏威铸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制定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7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件。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成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常熟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为首批“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三、城乡统筹成效明显。开展全市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常熟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常熟市城市空间形态及色彩研究》。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累计开工432.5万平方米,封顶面积172万平方米,交付45.6万平方米,安置入住1465户。城区新开工保障性安居房3054套、共17.79万平方米,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101.8%。投资2亿元对41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受益居民4956户。投资8亿元打通城区交通瓶颈、完善路网结构、改善区域路况。投资1.45亿元对毛泾塘等20条河道进行疏浚。三环路高架假设上半年完成投资10亿元,通港路高架已通过省发改委预可审查。全市城乡公交全面实行低票价政策。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完成75%。启动城乡污水治理“新三年行动计划”, 受益村庄966个。投资4.7亿元对227省道改线段等11个道路沿线进行绿化。上半年预计实现新增缴存公积金职工201*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3%。
四、社会事业协调推进。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3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429元,分别增长10.5%和11%。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8%。高考普通类本二以上上线人数和比例连续三年居苏州各县(市、区)第一。启动新三年“校安工程”5.3万平方米,崇文小学、梅李中学、市一中改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加快创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高分通过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居民基本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50元,启动市中医院扩建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和服药后安全检测项目”。实现镇域档案资源建设全覆盖和百姓利用档案“一站式”,初步形成“现代镇级档案馆集群”。举办第五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前期工作,接受文化部对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项目)的验收。举办市第六届体育运动会,成功承办全国女子门球赛、星尚大典等重要活动。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难度加大,二是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三是板块之间不平衡性加大,四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五是重点工业项目整体进度迟缓,六是公共财政减收增支的压力巨大。
二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毫不动摇稳定增长。(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小巨人”计划,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市场份额、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真正促进产业提升发展,夯实稳增长的中坚力量。一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建设项目的要素供给问题,加快培育一批代表行业发展方向、有规模、有技术、有贡献的行业骨干企业。
二是强化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支持,加大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的盘整集中,全年盘活5000亩,切实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矛盾。三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全面做好迎峰度夏工作。(二)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围绕省、苏州对外贸工作的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强化措施,做好工作,“两区两园”主动挑重担,其他板块要形成支撑力量。加大外贸基地的培育力度,全力争取服装城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内外结合市场,带动服装产业外贸发展。推进汽车整车出口基地创建申报,建设汽车零部件进口基地。加快推动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构件进口功能区,推动临港经济发展。(三)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围绕三个千亿级产业,进一步深化研究、聚焦政策、整合资源,在现有重大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形成能支撑常熟未来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形成规模,提升价值。以“两台整车”为核心,推动观致汽车尽快批量进入市场、奇瑞捷豹路虎尽快建成达产,同时着力引进发展一批上下游配套协作企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把项目的单体优势转化产业的整体优势。纺织服装产业围绕提升产业质量、推动产业由大变强。鼓励企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推动技术创新和装备能力提升,以品牌为纽带,按照社会分工原则,把众多的小企业纳入品牌供应链,以品牌来集聚和提升企业集中度。积极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品形态、质量档次,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提升特色优势。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海工装备产业链,全力建设省级产业集聚示范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打造精密机械产业基地,加快形成产业配套优势互补的精密机械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园要发展壮大电气机械产业基地,做强电气机械产业链,巩固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优势。(四)强化招商服务工作。探索多元化投入的载体建设模式,引导调动民间资本、产业资本以及国资等各类资本参与其中,通过引进专业机构来引进管理。强化招商队伍建设,扩大总量,选聘精干人员、选派优秀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打造一支专、精、优的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模式,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配套招商、补链招商,通过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专业机构招商等多种渠道,提升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千方百计激发活力。(一)深化政策对接添活力。抓住用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这个重大机遇,加强政策研究,主动向上对接,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二)加强财政金融管理添活力。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严预算、优结构、控支出,确保板块运转的基本支出需要和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实。深入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动态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触点,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继续按照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等风险。(三)深化城乡一体添活力。以完善镇村规划体系为引领,进一步提高“三集中”水平,为产业布局优化拓展空间,为经济转型发展打开局面。着力加快示范小区建设,探索形成多元投入机制,破除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有序开展安置。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围绕城市规划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增强承载集聚能力。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公共服务配置。(四)深化科技创新添活力。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形成科技创新特色,打造产业发展亮点。要推动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推进大中型内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研发机构建设的层次。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和金融结合,形成多元化、高效率的投入体系。着力提高政产学研合作成效,加快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产学研长效机制建设,争取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运用前进的创新成果。
三、尽心竭力改善民生。(一)着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推进拆迁工作,全力加快项目清障。着力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扎实推进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年底前确保完成报慈北路等道路的微循环改造和城区十多个瓶颈节点改造,完成海虞南北路公交优先畅通工程。优化静态交通组织管理,加快建设停车诱导、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深入挖掘和整合停车泊位。加快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修编,积极做好前期工作,适时启动保护改造工程,保护常熟历史风貌、提升现代城市品位。(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大气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持续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扬尘污染治理,着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把望虞河和阳澄湖两大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工作重点,以“控源截污、生态修复”为目标,从生态、生活、生产入手,加大力度关小、整散、提标,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收集。把工程建设作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收集新三年工作计划,加快七浦塘拓浚整治、城乡黑臭河道专项治理。(三)高度重视居民收入增长。深入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加快构建多元化收入增长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富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支持村级合作农场建设,鼓励本地农民积极经营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让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实现增收。(四)扎实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深化创业型城市建设,保持就业平稳态势。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必须控制在3.5%以内。深入开展劳动技能和创业指导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积极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努力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五)精心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对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审批、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紧抓不放,及时解决。
四、全力提升服务效能。(一)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坚持把改革创新、高效服务作为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的着力点,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意见。(二)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让人民群众的意愿更加顺畅地传递到决策、执行等环节,促使各项工作都能更好地贴近民情、保障民生。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基层和企业,多开推进会、协调会,集中精力抓攻坚。深化调查研究,从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到位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现实措施。(三)加强思想作风锤炼。在复杂严峻的形式面前,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状态、勇于任事的气魄,切实克服畏难情绪和懈怠思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认真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和健康生活情趣,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严格遵守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厉行勤俭节约,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以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第三篇:201*年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年忠义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年上半年,我乡坚决贯彻落实文件和会议精神,注重讲实话、办实事、高效率,着眼于关注民生冷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上半年全乡增加值预计为1.96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农业增加17%,工业减少19.4%,第三产业增加26.9%。财政收入预计为28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万元。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农业服务,调整农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粮食总产量(麦子、油菜、蚕豆)5211吨,实现农业产值788.22万元,同比增长42.2%,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801亩。
(一)抓农业备耕、备种、春管工作
小麦、水稻等种子实行统一供种。其中麦种杨麦158统供29万市斤,金丰福种10万市斤,“秀优5号”1500多市斤,"秀水128"统供1.8万市斤;玉米种子"登海3622"供应5200市斤;早黄豆种子供应5000市斤;另为农户供应蔬菜种子、农膜、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
重视春季二麦、油菜培管工作,重点抓好三补,即补沟、补肥、补药。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将宣传发动与工作考核相结合,把任务分解到村,使机播工作落到实处,播种后对农户进行培训、化除、肥水管理指导。水稻科技入户工作方面,调查科技入户对象,调整对象及示范户年龄,以合作社为主体,抓好水产和种植业专业农民培训,使机 1
插秧与合作社配合起来, 在示范户中首先推广“四新技术”,从而以点带面,扩大辐射。
(二)抓好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
农业服务中心门市部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向群众宣传和供应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根据县检测中心要求,做好全年蔬菜样品3000份检测工作。与蔬菜种植户签订蔬菜生产安全使用农药承诺书300份。积极推广商品有机肥及bb肥。组织春季农田灭鼠工作,确保春播作物的安全,防止流行性鼠疫疾病的发生。抓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做好3月份禽流感的普防及白化消毒工作,防疫率达100%,并且记好台帐。
(三)抓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经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充分发挥向化传统的优势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努力。抓好三豆(毛豆、扁豆、缸豆)、三瓜(甜瓜、冬瓜、地瓜)、三菜(花菜、牛心菜、小蔬菜)及青茄子的生产。调整养殖业结构和养殖模式,发展扣蟹和虾子等多种水产经营,稻蟹进行混合种养殖,达到防风险、增效益的目的,大力发展白山羊、生态鸡等禽畜养殖。加强对农产品的监管,提升农产品品质,采取多渠道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后顾之忧,努力出特色、创品牌。积极发展林下产业经济,目前林下经济面积1500多亩,着力提高林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二、支持企业技改,重视安全生产,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上半年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9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2.8%;销售额2.6亿元,比去年增加8%;利润100万元,扭亏为盈。
(一)抓技改和调研工作,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上半年技改投入1350万元,主要用于奥柏公司、纳海针织厂、东洋炭素厂、华东钢塑厂等企业的设备改进及办公楼改建。同时,我乡密切联系企业,掌握金融危机对各企业的影响程度,每月上报停产半停产情况调查。了解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的问题和需求,政府尽力帮助解决。了解企业的技改及申报国家有关产业振兴规划中的备选项目情况。向县经委申报201*年度扶持工业企业发展项目。积极宣传节能减排政策,组织节能减排知识竞赛,督促有关企业上报能源状况利用报告和进行能源审计,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二)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检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年初,制订20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下发到各企业,使企业知晓今年安全工作的重点,便于取得支持和配合。制作消防宣传横幅及黑板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重点是新修订的消防法和特种设备监察条例。与县政府签订生产、交通、消防安全责任书,并层层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及员工个人。组织电工复审培训及负责人和安全干部复审培训工作,总人数90人,今年是实施考培分离的第一年,我乡取得了较高的通过率。“两会”前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由副乡长带队,分二组对重点企业进行九个方面的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近30个,均要求企业立即整改。传阅201*年度安全生产警示片,目前已传阅6个企业,职工收看人数近200人。
(三)围绕“保增长、促稳定”目标,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为克服外围大环境影响,我乡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经济总量。加快产业结
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强企业服务工作,改善投资环境。督促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注重开源节流,努力降低生产运行成本,致力于开拓市场,保持市场份额,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坚持平稳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上半年工业销售比产值大,主要原因是永冠公司消化去年库存,利润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永冠公司今年比去年同期亏损少。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惠民实事工程进展正常
(一)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开展
做好10年12.2公里农村公路、52.236公里农村道路、37座危桥改造工程收尾工作,5月份顺利通过市、县有关部门的验收。完成了全乡2.5米宽以上农村道路及涉路危桥的前期相关准备及招投标工作。崇启高速路向化区域内涉及居民的动拆迁、评估核定工作已完成,签约45家。农村公路管理站正式发挥作用,开始实施养护。为44户村民办理农民建房施工执照。
实施万河整治53公里共计22万立方米;改造涵洞1251道,其中方涵656道,圆涵595道,总投资1500多万元;投资450万元建设900亩春光村菜田设施;投资320万元建设xx亩春光村粮田设施。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各类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落实
对全乡227户城乡居民发放保障金65.2万元;对12名城乡协保人员实施生活困难补助0.8万元;对城乡低保家庭发放粮油帮困卡1494张计6.72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97万元;发放医疗救助款76.5万元;办理慈善医疗卡160张计8万元;临时补助困难
对象530人计4.8万元;对54名支内回沪人员发放补助6.5万元;为残疾人配发用品用具、发放补贴及慰问金、实施救助共计5.07万元;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补助金、医药费、慰问金共计29.34万元;发放门诊、住院、抗大病报销共计197万元。
重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开展4次科普早市,共发放计生宣传资料1500多份。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全面摸底,建立早期教育登记卡。开展流动人口执法检查,共对507名外来人员进行查验证,其中503名持有效证件,验证率为90%,验证合格率为98.6%。与30户外来人口房屋出租户进行签约。
(三)教科文卫工作得到加强
对201*年小学新生进行调查摸底,下发适龄儿童入学通知书。慰问中小学幼儿园特困学生25名。完成上半年503人份献血任务。开展年度农村合作医疗投保工作,全乡参加人数为18363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报。组织迎世博爱国卫生义务监督员队伍的培训并开展活动。实施上海市第二轮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开展春季灭鼠、灭蟑和灭蚊工作。开展迎“5.8”世界红十字的募捐活动,对全乡31户特困家庭发放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完成培训救护员74名,普及人数550名。举办科普早市5期,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科技培训240人次。抓好科技示范企业和示范村建设。做好政府实事项目“‘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和”走百村,讲百课”科普讲座活动。加强了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工作和领导,乡村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
四、市政市容及环境卫生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一)巩固百路千点,做好整洁村监督服务工作
对201*年百路千点工作进行回访,对陈彷公路乡区段实施了整治,为确保整治成果不流于形式,自201*年12月开始实施长效管理,工作人员坚持每天上路巡视,对新出现的违章搭建、广告牌占路等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共纠正违章行为20余起。
201*年我乡共有5个村申报市级整洁村,通过前期的准备、申报、巩固等工作,各村均已达到市级整洁村的验收标准,为使达标验收更加顺利,相关职能部门多次下村检查指导,从完善基础台帐入手,通过查看环境优美示范路等方式,对不足之处予以纠正,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从而确保了市绿化市容局考核验收一次通过。
(二)重视绿化,完成环境优美示范路段创建
重点抓好新农村试点村四旁绿化工作(含庭院绿化)。共植乔木树种5万棵,灌木树种5万棵,并落实专人抓好四旁绿化的养护工作。协助各村做好全乡主要道路绿化工作,并建设景观绿化,形成绿化新亮点。
基本完成第二轮环境优美示范路段创建。全乡201*年各村实施总长18.13公里示范路段建设,共完成路面填土9947立方,完成植树8.86万株,建路边花坛85个,疏浚河沟10.77公里,拆除棚舍201*平方米,清除建筑垃圾1838吨,清除柴草堆532处,整理社场14个。5月份组织干部及人大代表等人员组成的验收评比小组,对各村示范路段进行考核验收,米新、齐南、六滧三村依次分获前三名。
(三)认真做好迎接创优验收工作,加强整治违法建筑力度
今年是全国环境优美乡乡创建验收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创建优美乡乡技术报告,按照创优6项基本条件和23项考核指标逐项逐条进行收集整理,目前已进入审核阶段。
基本完成dvd和宣传画册的主题设计稿。集乡污水处理厂启动招投标程序,将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在验收前竣工并进入试运行。各部门分工协作,全面开展创优环境建设,创优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第四篇:上半年政府采购中心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区纪委的监督下以及区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中心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1-6月中心共实施采购项目49大项,类别涉及货物类、工程类,市场价格为777.8万元,实际政府采购支出707万元,为政府节约资金70.8万元
,节约率达9.1%。
一、201*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是规范操作程序。对单位申请的政府采购项目的技术参数、时间要求、预算金额等进行谨慎分析,选择最佳采购方式,精心组织现场开标、评标委员会组成、行政监督和公证等,规范操作。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保证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赢得了单位和供应商的信赖,建设政府的阳光工程。
二是完善评标制度。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投标,都由相关采购人代表和专业技术专家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评标定标,制定评标原则和评标纪律,用以约束评标行为,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南桥中学学生公寓工程、江华学校教学楼加层工程等政府采购项目,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是提高服务意识。对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要建立回访服务制度,跟踪问效。对特殊采购项目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定期到单位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帮助解决难点问题。热情解答与采购项目有关的咨询,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要立即给予明确答复,本单位不能解答的邀请相关专家给予解答或推荐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达到咨询者满意为止。
四是强化廉政监督。从提高干部素质和业务技能入手,将加强廉政建设和树立队伍形象放在首位,确立“敬业、廉政、高效”的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中心内部制定了“八不准”纪律,做到“不吃供应商饭、不收供应商礼”,面向社会公开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供应商、新闻媒体及各用户单位的监督。
二、201*下半年年工作打算
政府采购中心本着以“服务于民、规范运作、效率采购、创新手段、加强学习”为工作思路,在规范中上规模,在创新中求发展,继续推动政府采购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全面开创政府采购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规范程序,扩大规模。不断改进和完善招投标工作,提高采购质量。加强调研,层层把关,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编写规范化的需求说明书;不断改进评标方法,对评标过程实行全程监督,提高评标质量。
二是加强宣传和调研。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取得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切实改善政府采购执行环境。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就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五篇: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年上半年,德新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强镇战略,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1-6月,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保持
了经济快速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1—5月,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1%,同比增长29%;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2%,同比增长29%;实现利润878万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50.5%,同比增长31%;实现利税11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5.5%,同比增长19%;农业总收入达1.29亿元,同比增长1%;1-5月镇级财政总收入实现95.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85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0元。
----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力以赴抓灾后重建,确保基本完成重建任务
(一)灾后重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10个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胜利村柏木泉聚居点和新玉村聚居点建设得到了中央省市区各级的好评,成为灾后重建示范性工程;镇群众文化广场—腾升广场、居委会和文化站建设已通过竣工验收;完成了9个村级阵地建设;完成了红星路路面硬化工程、附属工程及绿化工程;完成新场路的拆迁工作,路面施工已进入结尾阶段,预计6月底竣工;龙泉村场镇干道建设正抓紧施工。
(二)认真开展灾后重建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专项检查,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区纪委的工作要求,我镇对“5.12”地震后扩大内需及灾后重建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衔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通过检查整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扩大内需及灾后重建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
二、坚持科学发展,强力推进全镇经济持续发展
(一)着力打造特色工业重镇,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一是壮大工业园区,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完成了德清锻业7000吨水压机组、双兴玻璃二期建设、至诚纸制品厂2万吨高档包装纸项目的基础建设、设备购置,现已投产使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镇政府投入4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扩大工业园区面积,增强企业容纳率,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锻造、机械加工、玻璃加工等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天然气能源资源,吸引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到我镇投资兴业。今年1-5月,引进市外资金2.1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2.8%,201*年5月18日德阳市圣塔泡沫包装有限公司进场,德钢集团签订用地协议,并进行了前期拆迁摸底工作,正在进行建设、环保等工作。
三是强化政策驱动,助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德新镇出台了《德新镇关于加快推进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工业招商引资、技改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的补助、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奖励,以及用工大户和利税大户的奖励,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软环境,助推工业经济全面提速增效。1—5月,工业技改投入4300万元。
(二)大力发展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做好农业服务工作,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升。上半年全镇争取国家补贴资金88.61万元,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打下基础,完成农业新技术培训共计12500人次,印发农业生产各类资料2.2万份(做到家家一张明白纸),开展各类广播讲座35期,召开各类现场会8次,并在4月18日、19日对全镇农用车辆进行年审,年审率达95%以上,提高了农业“双抢”工作的进度;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积极部署,在安全收割期间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双抢”工作顺利结束。同时,组织大春生产各种农用物资的供应,确保大春满载满插。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在红阳村、星光村、长江村建立了良种推广示范片5000亩,在文泉村、五星村、长江村建立了油菜制种示范片3000亩;在星光村进行测土配方试验、化学除草试验、病虫防治试验,在龙泉村进行了秸秆腐熟正规试验,在文泉、五星、新玉等村进行了秸秆堆沤示范片3000亩;在全镇推广旱育秧、抛秧栽培技术5000亩,优质良种推广率达92%以上,大小春病虫防治率达97%以上;为巩固珍稀食用菌基地发展,农业灾后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村政府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245121.html
- 上一篇:村级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