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认识和运用执政规律

时间:2019-05-18 06:07:31 网站:公文素材库
第一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认识和运用执政规律

胡锦涛同志指出,努力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之上。这实际上提出了要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认识和运用执政规律的关系问题。规律,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一旦违背了它,就会受到惩罚。在政党发展史上,一些政党往往由于违背了执政规律而受到惩罚。当然,规律也不是深不可测的,人们完全可以认识它、把握它。政党执政规律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政党与国家的关系、政党内部关系和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等方面。一般与个别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规律与规律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全面地论述了战争规律、革命战争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而政党执政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党要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执政规律,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重要关系:领导与执政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与执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而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形式。因此,不能把政治领导的手段和方法简单地搬到执政活动中来,不能把政治领导与执政行为混为一谈。两者的联系在于,领导是执政的政治前提,执政是党的领导地位在国家政权活动中的必然体现。正确认识和把握领导与执政的关系,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根本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找到了依法执政这一极为重要的规律。依法执政,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们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执政规律的具体体现。党的执政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判断党的执政能力是行还是不行、是强还是不强的标准只能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因此,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动力。党的执政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党的执政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的支持程度越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越能顺利地得到贯彻和执行。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关系。虽然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等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但它是极其重要的。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是否科学,会极大地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实现程度。比如,党政关系不理顺,就会产生矛盾和摩擦,造成内耗,影响工作绩效,甚至影响改革开放的大局。又如,工作机制不合理,就会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是不正之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已经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对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方式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在继续发展,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还有许多新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党的执政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执政能力建设的与时俱进。

第二篇:浅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浅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和完善党的自身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和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们群众的血肉关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能力、创造能力和战斗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改进思想作风,提高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工作机制,使党的工作能够符合时代潮流和人民的要求。

我们党突出的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和时代意义的。首先,这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做出的战略决策。我们党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到成为执政党,从突破经济封锁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历史性变革使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其次,这是正确应对严峻挑战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情和世情的急剧变化,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这就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妥善解决和处理国际和国内各种事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然而,世界多极化尚未形成,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不利因素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执政中趋利避害,因势诱导,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同时,我们处于改革的攻坚期。虽然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使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更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握好发展脉搏,改善体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再次,这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我们党在长期的执政中,由于重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而不断取得瞩目成绩,使得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成长逐渐成熟。这与我们党肩负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相适应的。在任何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不容忽视。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两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先进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执政能力是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现实体现: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从而提高执政能力。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的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全部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提高党的防腐拒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强有力的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乡镇党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着力提高乡镇党委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特别要注意教育引导乡镇党委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观念,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化乡情认识,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增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县级党委要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特别是新进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教育,不断提高他们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乡镇党委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机制,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要严格党内生活,认真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切实增强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加强乡镇党委对乡镇人大、政府和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逐步推行乡镇党务公开,把工作置于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乡镇党委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做到既勤政又廉政。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求真务实,创造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绝不能急功近利,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树立党的群众观念,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其次,要廉政,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

第四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执政后为什么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执政后之所以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

根本建设,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这是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我们党从成为执政党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执掌政权,既为我们党提供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因素。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及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重任和使命,都决定了必须始终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来抓。

其次,这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党的建设”,从不同的历史方位来看,可以分为“革命党的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执政党的建设,就是在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包括执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其他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对于执政党来说,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就是执政能力建设。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巩固立党之本、夯实执政之基、开掘力量之源,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这是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政权更不容易。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直接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民族的前途命运。20世纪末,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与它们忽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相关。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这些政党执政意识淡薄,执政思想僵化,执政宗旨蜕变,执政方式落后,执政队伍涣散,执政基础削弱,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最终导致执政地位的丧失。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执政能力建设是决定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项根本建设。

半个多世纪来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实践

我们党执政55年来,始终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建设来抓,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里,我们不妨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线索,来一番总体盘点。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第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执政本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醒全党,随着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必须去学习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并强调如果我们不去注意学习这些本领,“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兴起了学习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热潮,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本领不断提高。

第二,重视研究党执政的政策、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毛泽东同志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情况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还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注意学习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开展整风运动,切实提高执政党的思想政治素质。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全党要坚持“两个务必”,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要警惕官僚主义,严惩腐败分子,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针对革命胜利

后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骄傲自满、松懈麻痹、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等不良思想倾向,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找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使全党的思想觉悟和思想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第四,大力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与整风运动相适应,

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党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用3年时间进行了一次整党运动,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的普遍整顿。经过整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显著改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第五,从严治党,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贪污腐化问题,1951年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三反”运动,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结合“三反”、“五反”运动,着重批判了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浪费、腐化堕落行为,对刘青山、张子善重大贪污犯予以严惩,挽救了一大批干部,使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第六,反对各种反党分裂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维护党的团结的自觉性,自觉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损害中央的威信、反对中央统一领导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斗争。1954年挫败了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1971年挫败了林彪反党集团的分裂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又同“四人帮”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这些都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

正因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我们党在执掌新中国政权的早期阶段,创造性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并经过艰苦努力,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们党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人民民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我们党确立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党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安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切,都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我们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把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开辟了执政党领导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和“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我们党支持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领导拨乱反正,推动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二,科学评价党的历史,坚持维护执政党的威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邓**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领导我们党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此后国际国内局势的发展变化,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科学的历史评价对于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第三,确立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党在执政条件下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历史决定就是果断地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首先,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同志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共产党执政必须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开放是必要条件。不实行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再次,共产党执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同志多次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2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四,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我们党勾画了执政兴国的宏伟蓝图。邓**同志在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体现了加快发展的雄心壮志,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第五,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入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一个鲜明特点。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同志就提出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系统思想。此后,我们党在这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党的执政方式的不断改进。

第六,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同志一贯倡导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认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第七,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邓**同志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科学判断,明确要求军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同时,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从而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八,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了祖国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大使命。邓**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九,制定了正确的国际战略方针、政策和策略,开创了外交工作新局面。邓**同志科学地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重新确定国际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和“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当头”的战略思想,调整对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的关系,发展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我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改善党的领导。邓**同志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党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样一个涉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问题,强调要不断地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在这方面,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江**同志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指出:“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肩负着重大的领导责任,要把我们这样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领导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在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13年中,我们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执政的理念更加鲜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理论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根本指导地位,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提供了科学的理念。

第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全面。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江**同志为核心(请你继续关注公文素材库:Wwww.bsmz.net)的党中央根据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着眼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奋斗目标,使党执政兴国的任务更加全面。

第三,坚持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党执政的方略更加完善。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执政的方式更加科学。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第五,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党的执政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我们党把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坚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培养选拔干部,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制度建设,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第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使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群众基础不断扩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农村、企业、社区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适应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分布更趋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使党执政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党中央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先后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党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厉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第八,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使党执政的柱石更加坚强。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推动军队和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九,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使党在完成执政历史任务的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我国政府顺利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经济社会稳定。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大力加强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与“台独”等各种分裂图谋进行了坚决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党执政的国际环境不断改善。我们党全面审视世界格局的变化,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作用,确立了正确的外交方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党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需要。我们党已经建立83年,执政55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考验。国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光荣使命,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夺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就必须把党建设好,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思想认识上到位,才有行动上的自觉。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自觉性,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需要。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历史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犯错误、受挫折的教训。党的总体状况和主流是好的,是胜任执政要求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并应加紧解决的问题。有些党员干部素质不高,理想信念动摇,忘记了党的宗旨,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有的一切向钱看,贪图安逸享受,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有的违法乱纪,搞形式主义等等,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先进性。因此,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效地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夺取新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密切党群关系,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增多,不安定因素增多,干部与群众的矛盾增多。有些党员干部没有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追求个人利益,不懂党的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的不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损害群众利益,甚至违法乱纪,引起群众不满。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战争年代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永远不能改变。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如果脱离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会被群众抛弃。一个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腐败变质,脱离群众。列宁曾经深刻指出,一个

郑重的党,必然是善于考察群众情绪的党。我们要认真研究群众情绪,研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各项事业胜利前进。

第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在55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并从各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的需要。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战略没有改变,时刻企图西化、分化我们。原苏联共产党成立将近90年、执政70多年后党亡政息,东欧共产党的垮台和丧失政权的教训,都很值得我们深思。他们的失败,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政治原因是主要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现实原因是主要的。国际敌对势力并不希望社会主义的中国真正强大起来,采取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种手段,千方百计阻碍我们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要把我们搞垮。要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我们就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经常想一想危在哪里,忧在何处,患在何方,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国际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下台的教训,也值得我们研究并引以为戒。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建设好,把国内建设搞好,把各方面的事情做好,从胜利走向胜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本网推荐相关文章: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核心问题

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浅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认识和运用执政规律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0520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