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总结
整合区域人力资源服务统筹城乡发展
近年来,**镇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这一中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整合人力资源,扎实推进人才工作,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示范带动作用、人才产销衔接、人才服务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全镇人力资源质量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日益明显,人才工作为推动**镇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镇7个村(社区)建立了人才服务站,20个村(社区)建立了人才联络点,做到了职能、机构、人员、工作、制度、场地“六到位”。完成人才实名制调查,积聚了像胡世勋、谭金鱼、邓草花、王杜鹃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并根据调查结果建立了**镇人才信息库,将在**工作、创业的专家、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的“土专家”“田状元”一并纳入人才库管理。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了引进人才落户、子女就学、组织关系接转、购房租房等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制定了来**创业人员优惠政策,认真做好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专家服务基地,充分人才作用,借脑兴业
一是精心培育和引进优秀人才,壮大了**的优秀人才队伍。近年来,**镇政府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力扶持一批“土专家”。引进和培养了胡世勋、邓草花、王杜鹃、易网花、谭金鱼等一批省、市拔尖人才。二是依托人才建立专家服务基地。在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镇成人校牵头,建立了三邑园艺、邓草花、易网花、王杜鹃、红专观赏鱼养殖基地等5个省、市、区级专家服务基地,在14个村(社区)建立了专家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优秀人才辐射带动网络。三是依托基地,借智益智,壮大**的人才队伍。201*年,依托专家服务基地组织各类专业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人员3212人次。231人通过培训拿到了专业资格证书,423人通过培训成功创业或就业;通过培训,**镇新增花木种植示范户183户,观赏鱼养殖户12家,花木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512人,成功地壮大了**的人才队伍。四是辐射带动,借脑兴业。通过培训和专家服务基地的指导、服务,**镇的花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特色不断强化。201*年花木种植面积增加了2千亩,在受5.12汶川大地震冲击绿化工程不景气的情况下,花木销售额依然达到了1亿元。仅三邑园艺就带动了152户农户成为了花木种植专业户,其中48户年销售额超过10万元;在红专社区王杜鹃的带动下,全社区60%的农户种上了杜鹃,并打响了“买杜鹃,到红专”的品牌;谭金鱼除自己养殖观赏鱼外,组织周边村民参加观赏鱼养殖协会,积极发展观赏鱼养殖,养殖规模两年来翻了两番,占领了成都市观赏鱼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三、立足就业培养人才,切实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人才的产销衔接
为提高农民集中居住区失地失业人员择业能力,**镇积极实施劳动者素质工程。一是针对农民的特点进行分类培训。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就业特征(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受训人员的需求。二是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进行培训。结合用工单位对所吸纳劳动力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培训。三是根据失地农民的自身就业需求和愿望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力使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升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需要的竞争能力。同时,建立了“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买单”的三方培训联动机机制,以社区搭台,镇成人教育学校、公司配合的形式,实施农民创业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初中级人才培训工程;依托“国色天乡”、“大庆蜀苑”等企业,实施订单、定向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工程;积极利用镇内花木产业、旅游行业和服务企业的产业优势,区级农业拔尖人才胡世勋以及“邓草花”“王杜鹃”和“友平吊车”的技术和劳动力吸纳优势,实施就地就近培训就业工程,将培训课堂移进园区,搬入基地,置入项目,就地就近帮助群众务工就业。四是建立有意愿外出务工人员的资料库,完善劳务输出信息网络,畅通劳务输出通道。及时传递外地用工地域信息、工资福利信息、技术技能要求等信息。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培训、全程服务和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针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民完成了就业引导性培训87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306人次、创业培训96人次,通过培训切实提升了劳动者素质,使126人因此找到了工作,对外输出劳动力128人,实现了就业人才的产销对接。
四、抓好抓实借脑集智工程,引智助农。
一是努力调动下派干部和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下派干部和驻村干部作用。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下派干部和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坚持定期与下派干部谈心,定期组织驻村干部交流思想和工作经验,及时了解和排除下村干部工作困难,充分信任和支持下派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工作,落实下派干部、驻村干部考核和奖励,努力为下派干部和驻村干部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在这些措施和政策的激励下,下派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二是管好、用好、用活大学生助理,充分发挥大学生助理聪明才智为农服务。镇政府建立了大学生助理工作站,负责管理协调大学生助理的工作,专门为大学生助理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工作安排上,注重发挥每个大学生助理的特长。红专社区大学生助理朱冰普通话比较标准,镇大学生工作站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其搭建了发挥特长的舞台,多次安排其主持创文明城市文艺宣传会,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新河村大学生助理李彬有计算机操作特长和一定管理能力,镇政府专门安排其兼任全镇远程教育协管员。在他的带动下,全镇20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了远程教育规范化管理,并且建成了幸福、金星、长石、天乡路等一批有特色的远程教育站点,其在工作中展示出来的敬业精神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201*年10月,李彬同志被推选为新河村支部书记。依靠大学生助理的智力资源,目前全镇已成立了6个新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6个村(社区)分别创建成功了市、区级文明村(社区)。三是充分发掘学校人才服务地方。充分发挥辖区内高校和周边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院地联建的方式引智助农,集智富农。今年以来,先后在长石社区建立了四川电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定期为居民组织科普宣传、文明宣传,上门为居民服务,并提供捆绑式培训服务,帮助社区普及用电知识,培训电工;天乡路社区与西南财大联合,在社区开办了社区居民“放心班”,大学生志愿者定期为社区居民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让居民放心上班。协调三邑园艺与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开发“无土小盆景”生产项目;积极寻求四川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在红旗、先锋等村建成了近300亩高效蔬菜种植基地,为成都绿大地与四川中医药大学搭桥,开发了药用苗种植新业务。镇成人校与镇内3所学校联合,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活动。一年来学校教师亲自到村(社区)进行远程教育授课、文明礼仪宣讲、文艺演出和举办科普讲座、家庭教育讲座106场次,丰富了村(社区)文化生活,提高了村(居)民素质。
五、抓好人才管理服务制度,固才施治,集智惠农。一是落实激发人才工作动力的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201*年4月出台的《**镇关于对来镇创业人才的若干优惠政策(试行)》,鼓励各类人才(特别是重点发展产业旅游服务、花木)带技术、带项目进入本镇创业,对来镇创业人员予以场地租金、地方税收财政补贴。二是出台人才激励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镇优秀人才评选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奖励政策,进一步规范抓好人才引进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引进人才相关待遇。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予以生活工作方面最大的关心,并妥善安排引进人才子女的就学问题,认真做好引进人才和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移工作。同时,为了提高服务效率,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还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由镇人才工作站直接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人才“一站式”服务。四是定期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了解人才的工作、生活困难,帮助其解决,让其安心在**工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600多人的花木人才队伍;农民集中居住区人才产销衔接形成较为稳定的机制,失地农民就业率达93%,成功地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社会服务人才队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31个百分点。正是由于重视人才工作,充分发挥了人才的作用,全镇GDP才得以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在发展的同时保持了镇域内治安稳定,社会和谐。
扩展阅读:人才工作总结10.01.16
开发区201*年人才工作总结及
今年工作安排
201*年,开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基地人才队伍软环境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为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高速度建设中国药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201*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开发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和学习省、市人才工作精神,并结合开发区发展的实际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开发区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升了园区人才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改善园区企业人才建设政策环境
为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为入区企业服务。今年以来,在入区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人才政策的申报等方面,开发区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海外研发团队申报工作。今年以来,在入区企业和科研机构中筛选了18家海外研发团队,并已推荐了10家单位进行申报,现已进行了五批申报,第五批申报工作于201*年年底进行了预审。截止目前,前四批的申报工作,已有4家企业申报成功,分别是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本溪三药有限公司、辽宁欧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辽宁迈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欧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欧凯的项目已经入结项阶段。二是扎实做好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申报工作。开发区共申报人才22人(十人层次2人,百人层次17人,千人层次3人),其中,辽宁欧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崔占峰以及辽宁春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张英起入围了百人层次。三是配合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组织企业参加“海创周”活动。在第十届大连“海创周“活动中,开发区的两家企业辽宁爱尔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辽宁本溪三药有限公司与海外专家达成了合作意向,签订了合作协议。
(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开发区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09年人才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打造人才发展硬环境,增强开发区对高层次、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我区发展的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一是积极筹建园区企业实训平台。随着企业用工高峰的来临,需要大量适应GMP生产规范要求的熟练技术工人,开发区积极规划建设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共实训中心,努力打造我省劳动就业培训转型试验示范基地,满足企业实际用工需求,入驻企业和拟入驻项目对基地实训中心建设极为关注、热情空前。目前,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已经完成,一期土建工程已竣工,计划建
设检验中心,5个多媒体实训教室和两个仿真实训车间及其辅助设施,现已具备工艺工程施工条件;二期土建工程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委托辽宁省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实训中心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于11月18日组织了专家论证,目前正根据论证结果进行进一步完善实训平台规划,并积极争取省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加速研发中心的建设。研发中心作为迅速形成基地自主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将为迅速集聚和吸引生物医药产业,营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带动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巨大引擎和支撑作用。研发中心一期工程(北区)于201*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土建工程、环境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实验室工艺工程和公共工程施工;已完成5家研发机构实验室工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643万元。研发中心二期工程(南区)于201*年8月开工建设,B2、C2土建工程现已竣工,正在进行幕墙施工,累计完成投资1463万元。入驻研发机构初步构建了现代生物药、化药和新型释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五大板块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六大核心技术平台和六大支撑服务平台,引进海内外优秀科技人才252人,吸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项目36项、国家级项目26项,拥有在研新药品种146个。
(三)建立健全人才机制
按照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健全规范人才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以才引才、以才引智”的引才方式,拓宽开发区
引才引智的渠道。建立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发布制度,加强对开发区发展紧缺急需人才的规划、预测、统计、收集和整理发布工作。今年,重点对区内7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了紧缺人才的调查,收集掌握了目前区内共需要各类人才590人,其中,需要技术、管理类人才196人,工勤人员人394人。未来五年大约需要技术、管理人才209人,工勤人员510人。紧缺人才的调查,为开发区人才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培养及对外选才、引才、引智提供依据,促进各类人才自我调整、自我开发,促使优秀人才向医药产业集聚。
(四)加强与高校合作
基地已成功引进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科技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专业高校的入驻将为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专业人力资源储备。其中,辽宁科技学院已经落成,首批新生已经报名入学;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已奠基开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已正式签约,3所高校拥有教职工近3000人,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1万人。今年8月份,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20多名大三学生来到开发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为高校进一步了解开发区发展现状以及入区企业情况搭建了平台。通过与高校加强合作,寻找到了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契机。
(五)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开发区立积极做好人才信息库和人才工作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着力夯实人才工作基础,有效地推动了
人才工作。一是做好人才调研,建立各类人才信息库。为了更好的为区内企业提供人才服务,实现人才强区战略,开发区对本地区近年来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入区企业急需人才情况以及未来几年的人才需求、入区高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调研,并对应的建立了毕业生人才资源信息库、企业急需人才信息库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信息库。二是加强人才工作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及时对人才工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完善人才工作材料,确保人才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总结、有记录、有痕迹材料,做到工作与材料相匹配,相促进。二、201*年工作安排
201*年开发区人才工作将按照省、市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精神,紧密联系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抓住重点,统筹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创新开发区人才机制体制
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开发区将结合园区发展实际,根据市委组织部201*年人才工作的要求,在工作机制体制上做进一步探索。一是结合开发区实际做好人才发展规划。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通过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充分了解开发区人力资源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实际做好开发区人才发展规划。二是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建立人才专项基金,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支持各单位加大对人才引进、培养的资金投入,对企
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建立绿色通道。三是建立柔性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省内外生物医药高级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金融人才、高级销售人才资源库,通过聘请顾问、兼职工作、挂职锻炼等手段,引进柔性高级人才。
(二)进一步打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服务环境深刻影响着人才的生存与发展。一定意义上讲,人才服务环境就是感召力、吸引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人才竞争就是环境竞争。201*年,开发区将致力于为入区企业人才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快实训平台建设速度。201*年将通过积极争取省普惠制培训能力专项建设资金,落实实训设备购置资金;设立实训中心专业管理机构,引进专业化运营团队;完成教学大纲编制,开发GMP生产模拟教学软件;强化与专业机构、企业合作,实现师资力量共享,力争使A区在6月份能够形成实训能力,可提供实训岗位225人,培训能力可达到4000人/年,初步满足拟投产企业实际用工需求,并积极创建我省劳动就业培训转型试验示范基地。二是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要加快建设进度,为下一步人才引进提供硬件保障。201*年将全面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三维微型器官药物筛选两个核心技术平台与临床研究CRO、大型仪器共享、专业信息服务三个支撑服务平台的启动运行工作。并积极推进“双十”引智工程。即引进十个生物医药创新领军人才,吸引干细胞、基因工程、疫苗、诊
断试剂、生物医学材料、道地药材、组分中药等领域的十个前瞻性重大项目,整体提升研发中心的科技创新水平。目前,正在与第四军医大学张起英教授(待批院士)洽谈用于呼吸道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和疫苗P3实验室项目,初步达成意向。
(三)搭建引进人才的服务平台
积极组建“本溪生物医药基地人才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载体功能,为招才引智、集聚人力资源提供公共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形成人力资源规模化集聚效应。一是建立生物医药人力资源信息库,与国内多家生物医药院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与国内定点省份和区域人才市场合作建立生物医药各类中高级人才供给信息库。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人才需求信息库,并建立网上就业需求对接服务项目,形成开放共享的就业信息系统,实现生物医药企业人才储备一批、遴选一批、就业一批的目标。二是聚合省、市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定期和不定期的举办各类生物医药人才招聘大会,适时满足生物医药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三是发挥专业人才引进企业作用。与知名猎头公司和省、市劳动力专业服务机构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各类人才,为园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另外,根据企业需求建立中高级生物医药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才个性化招聘服务制度,实施提供提前预约单独洽谈双向遴选提前配置跟踪服务的一条龙服务。三是充分利用每年6.29辽宁(本溪)
生物医药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加大引进海外生物医药人才,着力引进国际化的科技、管理、金融领军人物,推进生物医药的国际化,快速构筑生物医药人才强区。
201*年,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思路,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二一年一月十六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人才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人才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人才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7198.html
- 上一篇:青年教师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