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工作总结
“十一五”财政工作总结和“十二五”
计划安排的汇报
一、“十一五”时期财政主要工作回顾
(一)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实现102.7亿元,年均增长15%,是“十五”期间40亿元的2.6倍。201*年全市预计实现财政收入26.5亿元,增长15%,比201*年增加14.4亿元,增长119.2%。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质量不断提高,201*年全市地方税收收入预计完成15.06亿元,税收比重达到56.7%,比201*年税比提高11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财政保障能力快速提升。五年间,全市财政支出达到13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年均增长13%。
1.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和社会稳定。五年来,共投入财政资金26.7亿元,占整个支出的21%,实现了全市工资财政直发,落实了津贴补贴,确保了市乡村三级正常运转。其中,公检法支出7.9亿元,充分保障了重大案件办理、反恐反暴、公安大练兵、设施装备以及信息化建设经费需要,为创建“平安和谐章丘”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三农”领域全面推进。五年间,财政用于农业支出5.71亿元,重点扶持了425个项目。其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627万元,实施了世行三期项目、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2.4亿元,开展了扶贫开发,落实了小麦良种补贴、玉
米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积极有效的进行了白蛾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疫;陆续实施了胡家岸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对19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实施了农村自来水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实现了农村发展、农业提效、农民得惠。
3.推动了教、科、文事业快速发展。五年间累计投入教科文资金7.8亿元,其中教育资金6.9亿元,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提高了生均经费标准,发放了高中、职专学生助学金,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升级改造工程、下山工程、改厕治污211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我市各阶段教育保障水平和城乡学校硬件设施走在了济南市前列;投入文化资金1279万元(年均256万,是201*年的10倍),先后实施了乡镇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等,促进了农村文化繁荣;设立应用技术研究和创新性城市建设奖励专项资金,鼓励创新型新技术、新材料研制,积极引导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推动了“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
4.支持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障支出9.7亿元,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实行了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了卫生院(所)改貌工程,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落实了城乡居民低保政策,1.6万人享受到了低保资金;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了乡镇敬老院建设,促进了农村五保供养,全市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5.保障了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积极金融、财政政策,拓展财政筹集资金能力,累计筹集资金5.3亿元,新建续建经十东路、世纪大道等交通干道,实施了清照词园、百脉泉广场公园一体化,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政管理改革全面推进。五年间,我市部门预算改革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统一协调、分工明确、方便单位、管理规范”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形成了以《章丘市政府采购程序》和《章丘市政府采购目录》为核心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健全并认真实施了集中支付的各项改革办法,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正逐步建立。在全市实行了电算化记账,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201*年收入预计情况
据初步预测,全市地方收入将实现26.5亿元,增长15%,从济南市情况看,今年收入增幅预计22%左右,为确保我市收入增幅不低于济南市水平达到25%目标,按国税增长25%,地税增长30%,税比提高3个百分点预测,全市收入预计28.9亿元,税收比重达到58.28%,完成25%增长目标。财政应完成13.47亿元,增长22.7%。按此收入预计,财政后二个月压力极大,需要通过调剂非税收入来完成。根据上级通知要求,从明年起除教育收费外,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新规定实施后,很难再调剂运作。今年调剂非税收入完成目标任务后,会给明年收入计划安排与组织带来影响。
三、“十二五”财政工作计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财政发展的目标是:到201*年末,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亿元,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0%。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社会事业支出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根据“十二五”财政规划的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坚持依法聚财,做大财政蛋糕。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税,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均衡入库。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努力挖掘国有资源(产)有偿使用收入等新兴财源。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方式,落实“票款分离”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对非税收入形成的财力实行统筹安排,以提高政府可用财力规模,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强化财力保障。按照“一个确保,五个倾斜”的支出原则,将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切实解决好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一体化。积极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重点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城乡、覆盖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大扶持“三农”力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深化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实施综合预算,加强一般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
保险基金预算的统筹协调和有机衔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做好社会关注和涉及民生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创造政府采购服务公共财政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单位扩面、资金扩量”,促进全市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真研究探讨财政信用建设,努力打造新的资金平台,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建立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以提高政府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四)推进财政队伍建设,增强为民理财能力。全面加强机关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真正为人民当好家,为群众服务好,为政府理好财。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格实行办文办事限时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精简和控制会议、文件、检查、表彰活动,推行首问负责制,提高财政系统行政效能。
四、201*年工作计划
1、支持财源建设。科学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手段培植财源,不断加大支持发展的力度,按照省、市各级《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财源建设的意见》要求,继续安排好企业扶持专项资金,促进传统工业优化升级。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高优企业落户我市。做大做强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小额贷款公司尽快开业,加强银企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2、积极运作资金。努力探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的新的融资方
式,在切实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运营好的同时,完善平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形成有现金流的实体性运营公司,继续保持借、用、还的良性资金运作机制,为城市综合体和新农村建设融通资金,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3、大力组织收入。在大力培植财源的同时,坚持综合治税,科学聚财,做好收入调度,积极支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切实做好非税收入征管,将应纳入管理的项目坚决纳入管理。努力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严格按政策收缴各项政府基金和土地收益,最大限度的增加政府可用财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转。
4、大力压减支出。进一步严格预算管理,对工程项目超支和单位一般性支出不予追加调整预算,确需增加的支出履行经市政府批准程序追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观念,严格落实中纪委关于节约压减支出的规定和要求,大力压减车辆、会议等一般性支出,在全市形成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良好氛围。
扩展阅读:市财政局20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财政局
20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坚决贯彻落实我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持续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较好完成了上半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1-6月份,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完成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的%,增长%;非税收入完成万元,非税比重为%。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万元,占预算的%,增长%;地税部门完成万元,占预算的%,增长%;财政部门完成万元,占预算的%,增长%。
(二)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1-6月份,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万元,占预算的%,增长%。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万元,增长%;国防支出完成万元,增长%;公共安全支出完成万元,增长%;教育支出完成万元,增长%;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完成万元,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万元,增长%;医疗卫生支出完成万元,增
长%;环境保护支出完成万元,增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万元,增长%;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万元,增长%;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完成万元,增长%。
(三)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6月份,基金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的%,基金支出完成万元,占预算的%。
二、上半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科学征管体系,多措并举做大财政“蛋糕”。我们始终坚持把收入组织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努力克服经济下滑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全力保障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强化税收征管。每月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对税源大户进行重点监控、直接调度,每月发布纳税50强企业排行榜,并通过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予以通报,牢牢把握财税工作主动权;坚持抓大控中不放小,扎实推进地方税收保障和税源调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涉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利用力度,先后印发《邹城市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对煤炭行业税收实行专业化管理的通知》,对煤炭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等重点税源实行专业化、一体化管理,对煤炭运输、个体税收等零星税收实行专项治理。截止5月31日,通过综合治理共查补入库税款万元。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严格落实非税
收入征缴管理机制,认真开展非税收入征管情况摸底调查,突出依法征收、源头控收、以票管收、预算管理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应收尽收。扎实开展拖欠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集中清理,落实拖欠“两费”征收计划万元,实际入库万元,上半年共征收各类非税收入万元。三是突出强化对上争取工作。认真研究国家产业、财政政策,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成立对上争取办公室,全力配合全市对上争取工作开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善项目包装策划,科学制定对上争取整体方案和应对措施,增强针对性,提高成功率。安排专项经费万元,支持各部门成立专门班子,落实专人跑省进京,靠上开展工作,全力为邹城事业发展争取更多资金政策支持。
(二)坚持保民生保重点,科学统筹各项财政支出。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万元,增长%,财政支出始终坚持有保有压,严控行政运行成本的同时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和民生事业支出。一是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对接支持发展等方面优惠政策,加强骨干财源建设;支持担保公司健康发展,拨付等三家担保公司扶持资金万元,争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万元,拨付等家企业各类扶持资金万元,为户微型企业补助注册资本金万元,用好中小企业续贷过桥周转金,先后为等三家企业
发放周转金万元,有力促进了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三农”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加强项目库建设,重新分类整理全市农业项目,拓宽申报渠道和资金来源,对有潜力的项目进行重点申报,1-6月份,争取各级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农业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方面;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拨付食品万元,农业开发万元;大力发展大樱桃、核桃、大棚蔬菜、食用菌等传统农业项目,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示范区的扶持力度,积极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着力提升我市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健全动植物疫情灾害预警防控体系,做好农业生产救灾、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累计共拨付疫苗购置、农业生产救灾、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万元;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落实各级财政补贴资金万元;加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扶持力度,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规范管理年活动,1-6月份共完成奖补项目个,申请奖补资金万元;发放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资金万元,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自4月起全面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6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700元提高到2400元,继续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
3000元提高到36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2100,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认真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从6月份起,为全市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每人每月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政策,拨付资金万元面向全市提供公益性岗位1000个,筹措资金万元,继续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1-6月份共为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担保贷款业务,大力加强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拨付资金328万元,累计培训农作物植保员、电焊工、家政服务等工种7587人次,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开,将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65元,1-6月,拨付资金4680万元,确保全市13.5万余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及时足额领取到基础养老金;稳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240元。拨付资金130万元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预拨资金300万元,大力支持纳入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370处标准化村卫生室4月份起将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
(三)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
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600元、初中每生每年800元,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3000元,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二是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安排经费2700万元,重点向欠发达镇薄弱学校倾斜,计划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加固维修0.46万平方米。三是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211工程”。安排经费46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中小学师生取暖、热水热饭设施配套及旱厕改造等方面,确保有效改善农村中小学的生活、卫生条件。四是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全免费,免除邹城籍中职学生的学费、课本费和住宿费,受益中职学生2700余人,设立政府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高中家庭贫困学生,补助比例为在校生的1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1-6月份,全市教育支出共完成万元,增长%。
(四)创新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一是细化预算支出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将财政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二是围绕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体系。以全面学习贯彻财政部新出台《财政部门监督办法》为契机,加强业务培训和监督员素质提升,全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财政监督网络,真正实现
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资金运行和财政管理的全过程,确保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实效。三是着眼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加大投资评审工作力度,1-6月份,共评审项目个,申报投资额亿元,审定投资额亿元,平均审减率达%。四是建立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财政业务操作规程,杜绝财政管理中的随意性,在资金管理方面,实行拨付通知、印鉴、拨款凭证三分离,建立全面对帐和定期报告制度。五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引导会计行业健康发展。六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扎实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干部轮岗交流、开展效能监察、实施责任追究等措施,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打造廉洁勤政财政干部队伍。
从上半年的预算执行情况看,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税工作任务,实现了财政收入时间任务“双过半”,但当前经济下滑风险进一步加大,各类不确定因素进一步积累增多,财税形势依然严峻。收入方面,主体税种增长乏力,缺乏新的收入增长点和骨干财源;支出方面,津贴补贴增资、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融资还本付息等都需要大量财政资金作保障;同时,财政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整合,财
政投入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结构较差,对上争取工作有待继续加强,财政管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风险,对于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三、201*年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半年,我们将坚决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进取、扎实苦干,坚持广培财源,狠抓收入征管,全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更加突出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年度任务目标。
(一)更加注重推动经济转型跨越。牢记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坚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一是把新型工业化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支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造一批工业强镇、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促进工业强镇资源聚集和优势产业集约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打造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信息技术等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二是把服务业作为转型跨越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完善财政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打造龙头,提档升级,培育品牌,形成高端引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新格局。三是全力支持大项目建设。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攻快速形成集群优势
和加速转型升级先导性产业项目,始终保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热度,支持推动大唐集团400兆瓦风力发电、香港华润100兆瓦风力发电、广通新能源客车、中兴能源科技纤维素酶、信义集团刹车片等签约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平台,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全力支持山东化工研究院、清华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提高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引进领军型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多层次专业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更加注重持续壮大地方财力。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层层分解收入目标,坚持落实责任与激励机制并重,聚集合力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建立健全地方税收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地方税源调查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抓好重点税源跟踪研判,促进主体税种收入快速增长。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协调、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按政策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执收执罚。深入研究中央、省、济宁市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投入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努力争取有利于我市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资金,壮大财政实力。
(三)更加注重民生事业优先发展。着力构建广覆盖、
保基本、多层次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各类社会救助资金、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保障为民所办10件实事顺利实施。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继续提高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补贴及再就业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投入推进安居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缓解困难群众住房困难。支持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积极做好文化馆、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的经费保障和对上资金申请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四)更加注重提升科学理财水平。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控追加预算,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保证重点支出需要,确保各项重点民生政策有效落实,又要坚持厉行节约,更加注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下决心压缩一般性支出,着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二是继续按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压缩公务接待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预算规模,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从严控制办公楼维修项目,严格控制和规范庆典、节会、论坛等方面的经费支
出。三是健全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工作,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全部预算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和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四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在保证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的基础上,继续加快财政支出特别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支出的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五是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快由会计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转轨,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将所有财政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积极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提高各项财政支付行为透明度,确保年内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任务。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三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市财政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市财政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市财政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7195.html
- 上一篇:201*年秋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