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努力探索农机化教育培训新模式
山东省农机办
近年来,我们按照农业部的总体部署,把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十一五”以来,全省农机系统年均培训各类人员都保持在40万人以上,其中年均培训拖拉机驾驶员8万人,汽车驾驶员1万人,农村劳动力农机就业技能培训4万人。以农机化学校为主体的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已逐步成为农机驾驶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机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规范管理,努力夯实教育培训基础
根据新形势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农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教学人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配备和教学管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在现实工作中,注重严格按照标准,加强检查评估,将农机化学校划分为3个等次,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实行动态管理。一是符合基本要求的确定为规范化学校,二是基础设施好、教学能力强、培训规模大的确定为示范学校,三是各方面工作都比较突出、能在全省起带头作用的确定为重点学校。对在教学场所、教练用车、师资配备、教材使用、教
学大纲、培训记录、培训合格证发放等9个方面达不到要求的学校,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降级或取消命名。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农机化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各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明显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明显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改善,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农机办学资金1640多万元,翻新学校25所,扩建教学场所53个,新增农机教练车122台。全省128所农机化学校固定资产达到1.8亿元,专职教师134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943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学人员比例由“十五”末的47.8%提高到现在的70%。全省有66所农机化学校被确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5所学校开展了汽车驾驶培训,还有7所学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展了成人教育。今年我们又组织力量对全省农机化学校进行了新一轮的检查评估,共有112所学校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其中重点学校5所,示范学校35所,规范化学校72所。此外,我们还坚持举办农机教学观摩竞赛活动,每两年一届,每次侧重一个主题,先由各市进行初赛选拔,省里统一组织决赛,对获胜人员除颁发奖励证书外,还授予优秀农机教师称号,并将其教学课件在全省推广。
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农机化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农机化发展的需要,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农机特色,扎扎实实的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十一五”以来,我们着重抓了五个方面的培训。
一是围绕促进粮食生产,积极开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
化技术培训。在全省深入开展了“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通过层层举办培训班、层层召开现场演示观摩会、层层建立示范基地实施辐射带动,让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进村、入户、上炕头”,为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年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4.02万台,免耕播种机14.57万台,玉米机收率达53%,小麦免耕播种面积突破600万亩。
二是围绕解决“短板”,积极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培训。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逐步把工作的重心转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调整了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使花生、薯类等大宗经济作物机具的操作使用知识“进教材、进教程、进课堂”,着力让农民机手了解机具原理,掌握操作要领,熟练进行应用。
三是围绕提高农机“三率”,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技术培训。农机驾驶员持证率不高是农机管理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和农机驾驶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多形式举办培训班,多渠道实施送教下乡。201*年全省新培训农机驾驶员12.38万名,培训和考核发证数量是201*年的1.4倍,全省农机驾驶员的持证率较上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四是围绕促进劳动力转移,积极开展农机就业技能培训。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全力进行推动。“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万多人。同时,加强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全系统设立技能鉴定工作
站16个,每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人数都保持在3万人左右。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民,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月工资与未培训的相比一般都高出100-150元。
五是围绕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积极开展新购机农民培训。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补贴的范围越来越广,补贴的机具种类越来越多,受益的农户数量大幅度增加。购机农民当中,48%以上的农户是第一次购买农业机械。为了让农民群众真正做到“买得起、用得住、有效益”,我们针对购机农民的不同特点,把农机化学校的教师和农机生产、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员组合在一起,联合开展培训。201*年全省共培训新购机农民3.8万人,基本实现了新购机补贴农户的全覆盖。经过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绝大多数新购机农民做到了当年享受补贴、当年投入使用,当年受益。
三、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农机培训服务水平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注重引导各地在培训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些贴近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培训模式。
一是“组合式”培训。积极争取财政、农业、劳动等部门的支持,将农机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阳光工程”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训三证”,即农民经过一次培训,就能学习掌握多项技能,在自愿的前提下,经过考试、考核可同时获得农机驾驶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证。201*年全省承担了1.28万人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省里每人又追加补贴210元。参训农民在取得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证的同时,申
领了农机驾驶证的占76%,申领了中初级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的占14%。
二是“订单式”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的需求,组织农机化学校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机械加工、电气焊、电工、金属喷涂等10多个工种的岗前培训,并按照“培训、考核、鉴定、输出”一体化的流程进行管理,达到企业用工要求后再输出上岗。201*年全省农机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订单培训,为360多家企业定向输送各类专门人才1.7万人。
三是“对接式”培训。结合实施强县带动和对口扶持战略,组织东西部地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机化学校进行资源组合,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共赢的原则,实施“西输东接”、“强弱对接”,将西部的劳动力输送给东部,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送到发达地区,生源由输出地组织,输入地进行培训安置。近几年,全省通过“对接式”培训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
虽然我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部司领导的要求、同兄弟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教育培训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模式,更加扎实有效的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做出新贡献。
扩展阅读:18-湖南“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湖南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湖南省农机局
我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农机化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现将近几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培训机构情况
我省共有农机化学校112所。201*年开始,按照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了机动车驾驶培训资质条件的审验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审批103所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共有教练场地15.3万平米,教室面积1.2万平方米,电化教学设备120台/套,各种教学挂图2040张,教具模型498套,图书资料10万多册,拖拉机教练车324台,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全省农机系统教师队伍共计936人,其中教练员366人,理论教员280人,07、09年省局统一组织培训240人,各市(州)农机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机校老师学习法律法规与基础专业知识,落实农业部农机培训教学计划,把培训内容、时间和效果
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老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动口讲演,又能动手示范,从而提高了培训教学质量。
三、人员培训情况
近几年来,农机系统所属学校,在全面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应用“阳光工程”项目,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省县(市、区)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大都被批准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另外,培训形式多样化,除培训拖拉机手外,还普遍开展了联合收割机手、插秧机手、内燃机手、耕整机手的培训。农机的维修、加工技术的培训如车、钳、刨、焊等技能培训也开展得不错,有些学校与相关单位联合办学,如长沙县农机校与县政协有关部门联合办班,取得很好效果。全省农机系统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年均达16万多人。
增强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能力,加大农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努力改善培训机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办学能力,始终把提高农机化教学水平作为农机培训工作的主线。定期举办各种全省性的师资力量培训班,组织各地农机校骨干教师参加,提高其业务素质。各县市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都严格按照省局编制的“培训教学计划”要求,制定业务学习制度。积极发挥农机化教育的资源优势,努力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衔接,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资质认定,利用“阳光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使全省大部分县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
校成为了“阳光工程”实施的培顺基地。
以开展农机大户培训为重点,提高培训质量,拓展办学渠道,积极推进培训社会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具体做法有:1、制定培训计划。省局制定了以农机大户为重点的技术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的工作思路、培训对象、内容和任务。大力开展面对机手的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分工明确,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2、编制培训教材,为搞好机手培训打下良好基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相关文件规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读本》,精选农业生产中必备的驾驶操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产、工作经验,主动理解、掌握和应用驾驶技术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3、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省局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参加育插秧、跨区作业等各种全省性的培训班,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育和引导,让广大农民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操作规程。
为做好我省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省局成立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领导小组,由局长谢国华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科教质量处,具体负责培训有关工作。
各市州、县(市、区)农机局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在当地阳光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下,充分利用农机系统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是提高农机作业服务
人员技能和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促进我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精心组织,明确责任。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是整个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市州、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严格按照阳光工程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办法,明确工作内容、进度和工作制度,加强与阳光工程有关部门的沟通。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能力,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明确培训时间、内容、相应人数和补贴标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主要内容为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对象为拖拉机手、收割机手、插秧机手、农机维修人员、农机专业合作社及设施农业设备操作人员等。三是市州、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协助当地阳光办做好项目的监管工作,坚决杜绝违规现象发生。各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严格按照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规范培训台帐,建立培训档案,保证资金使用高效规范。四是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已认定的培训机构及时逐级上报省局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五是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向当地阳光办报送
相关材料。
突出重点,务实高效。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紧紧围绕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以新购机农民机手和修理工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技能、农业机械法律法规及经营管理等知识为培训重点,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读本》为主要培训教材,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演示与操作等方式,依靠农机化学校、推广机构、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的力量,开展好农机培训工作。各农机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有关规定,务实高效开展培训工作,把中央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
加大宣传,扩展影响。“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部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我省各地认真总结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和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取得的成果,推动培训工作全面开展。通过组织新闻报道、开展技能竞赛和广播讲座活动等形式,向全社会宣传农机培训的作用和成效,扩展认知度和影响力,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良好氛围。
四、培训规划制定情况
为落实农业部关于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的有关精神,切实做好“十二五”农民农机化培训规划制定工作,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根据农业部农机化司的统一要求,在全省范
围内开展农民农机化培训需求情况专题调研。全省各地农机化管理部门认真做好调研的组织工作,科学分析农机化发展对农机化人员培训的需求,提出本地区农机化人员“十二五”期末需求情况,并提出各类人员所需培训的内容、数量、培训时间、培训经费明细等。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通知精神,开展了全省性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制订了我省201*-201*年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内容包括: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对农机化的需求为向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动员组织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相关农机企业和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重点对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农机服务人员和新购机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二)培训工作任务和目标。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是: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设三支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思想坚定、思路明确、决策科学、作风正派、执行政策有力、组织管理有方的农机管理人才队伍,保障国家惠农政策在农业机械化系统的贯彻落实;建设一支能够结合实际、学风优良、技术过硬、支撑有力、指导有方的技术人员队伍,保
障先进实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的快速普及应用;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讲诚信、会操作、善经营、能致富、保安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01*201*年培训目标是:重点培训农机化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农机作业服务人员3万人、新购机农民50万人次。
201*年培训目标是:培训农机化管理人员0.2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0.3万人次,农机作业服务人员0.5万人次,新购机农民16.6万人次,进一步完善我省农业机械化人才结构。201*年、201*年全省农机人员培训按此目标计划年递增5%。
(三)培训内容及任务分工。以201*年为基准,后两年培训内容基本不变,培训量年递增5%。1、加强省本级农机技术培训。局及局直单位结合重点工作和重点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培训农机管理人员1000人次,其中农机监督管理处组织水稻机插秧技术、农机维修、质量投诉等培训200人次;农机科教处组织教练员培训200人次;农机监理总站组织监理员、考试员、检验员培训300人次;计财处组织农机化信息等培训150人次;省农机鉴定站组织推广鉴定、科技攻关培训150人次;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农机职业技能培训201*人次。2、各市州农机管理部门开展农机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培训1000人次。培训对象以乡镇及以上农机管理人员为主,培训内容主要是国家惠农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购机补贴管理办法等。3、加快步伐培训农机技术人员,全年培训农机技术人员3000人次。培训对象为农机
科研、推广、监理、鉴定、教育培训等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当前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安全监理技术等。由市州县农机科研、推广、监理、培训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4、加大力度培训农机服务人员和新购机农民,全年培训16.9万人次,其中农机服务人员3000人、新购机农民16.6万人次。针对快速增长的新型职业农民对驾驶操作维修技能的迫切需要,加大农机驾驶、维修等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购买新农机的农民,培训内容主要是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由各级农机推广站,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农机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完成。
(四)培训方法和要求。1、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各级农机部门在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和新方法;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面向农民的培训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创造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重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在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采取事企联合、校企联动等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等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培训。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创新培训方法,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学习。2、加强领导,责任到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把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
培训大行动作为一项为农民办实事的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培训任务承担单位制定贯彻落实农业机械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具体措施,按照总体目标落实好培训任务,明确目标、工作内容和季度进程,落实责任。3、加强宣传,争取支持。充分发挥各级农机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鉴定站、监理站所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培训主体作用,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扶持,探索利用地方资金对培训用机具进行补贴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对农业机械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采取新闻媒体、技能竞赛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本行业和社会各界宣传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作用和成效,扩大影响力和认知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几年来农机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培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暴露出一些问题,阻碍农机培训工作深层次的开展。(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培训经费不足。部分农机校是差额事业单位,由于地方财政参差不齐,有的只给农机校拨人头工资,其他业务经费很难落实,我们的教育培训对象面对的都是弱势群体,如果得不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办学实力和发展后劲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行业内优秀人才难以留住。由于资金不足,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偏低,部分优秀教师外流,留下来的教师,外出进修机会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教法
少,出现严重的知识老化问题,难以跟上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要求。三是教育设施、设备、仪器相对陈旧、老化,教学用的挂图、示教板、教具模型,配套农具已不能满足培训需求,而近几年推广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新机具新技术却没有相应的教具或电教设备与之配套,影响培训的全面开展。四是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生源竞争压力大,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培训范围和培训规模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等。
(二)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解决农机技术培训事业正常的工作经费。二是解决农机技术培训硬件设施的添置,特别是电化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更新,新增教学用的新型农机具。三是给老师提供进修和更新知识培训的机会。四是更新教学用训练场地,适应当前农机技术培训的需要。2、充实师资力量,扩大培训队伍,吸纳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切实把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学员结合素质放到培训工作的首位。3、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把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合理利用学生资源,建立起一整套招生网络。调整课程设置,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用人需求,培训范围应向多层次、多样化方向延伸扩展,强化管理,培训出有技术有能力的多功能人才,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多种需求。
201*.7.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15-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15-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5-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93282.html
- 下一篇:201*年车辆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