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总结
广东省惠州市“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总结
广东省惠州市“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在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的直接指导下,在市、县、镇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已于8月24日圆满完成国家统计局“企业一套表”试点(京云万峰软件)第一、第二报告期的用户管理、企业联网直报、数据审核、汇总、验收等各环节工作,试点总体进展有序,数据报送质量较好,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点保障措施
作为全省唯一的“企业一套表”试点地级市,惠州各级政府和统计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这次试点作为加快推动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机会,把试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支持配合,确保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任务。
(一)抓好机构组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早在2月份,惠州就组建了以市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惠州市“企业一套表”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企业一套表”或“四大工程”建设试点领导机构和办公室。为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对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的协调支持力度,为试点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惠州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惠州市统计“四大工程”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由
分管领导邓庆忠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周跃年、市统计局局长王国付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的惠州市统计“四大工程”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改局、经信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等14个部门领导担任。
(二)做好试点前期基础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调研、学习。4月份,省局与市局组成调研组到国家试点省市(湖北省、宜昌市)深入了解名录库管理、调查对象管理和数据采集平台建设等情况,借鉴先行试点地区的工作经验。5-7月惠州派出骨干人员参加了全国在四川、内蒙古以及哈尔滨等地关于“四大工程”建设核心环节“企业一套表”试点的组织管理、制度以及数据处理程序的业务培训,并及时将学习内容传达至全局业务骨干,使市级统计专业人员对“企业一套表”试点的总体要求有明确的认识。
二是开展“三上企业”统计基本情况调查。为了解三上企业统计计算机设备配和上网情况、是否具备网上直报的条件、开展网上直报存在的困难及意见建议等,惠州市全面开展“三上”企业网报情况和网报软硬件环境等情况的摸底工作;一方面全面掌握企业的联络方式,为试点联网直报催报提供基础,一方面对满足条件但未实行网报的企业和不满足网报条件的企业进行督促检查,让企业尽快完善相关条件,确保“三上”企业100%达到网报条件。
三是做好“企业一套表”试点相关人员信息收集工作。为确保“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保证“企业一套表”试点程序各用户的使用安全,合理分配下发管理人员账号和密码,惠州市对市局各科室、各县区及乡镇办程序综合管理
2员、各专业管理员、试点工作具体负责人等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统一管理,为正式实施企业一套表试点网报做好准备。(三)做好宣传动员和工作部署。5月初,惠州召开了全市统计法制工作会议,就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和“企业一套表”试点的相关要求向各县、区作了动员和部署,要求各地根据试点工作进度时间表做好相关工作。同时,为了让各级统计部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的情况,惠州在惠州统计信息网外网、内网和OA办公自动化系统分别开设“四大工程”建设和“企业一套表”试点栏目,全面收集国家和省的最新情况,及时公布试点工作进展动态。
(四)拟定方案计划,抓好责任落实。为有序地开展试点工作,惠州制定《“企业一套表”试点主要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周密安排试点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及进度。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惠州市统计“四大工程”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到各县区政府及市直各部门,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各县区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参照市的做法,把文件和精神逐级传达到基层统计部门及企业。
(五)抓好“企业一套表”试点培训。5月份,惠州开展市、县两级计算机技术人员“企业一套表”试点程序(试用版)培训,为完善“企业一套表”试点网报平台业务程序需求打下基础。6月份,召开市局“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业务培训会议,传达国家分别在四川、内蒙召开的全国“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对试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7月21日,为强化培训效果,保障企业培训师资,惠州在参加完国家试点程序培训会后,即对市、县区统计局的计算机技术人
员和专业人员进行了一次试点数据处理软件的培训。为确保7月26日广东省统计“四大工程”建设试点动员暨业务培训会议在惠州的顺利召开,保障培训效果,在省局的指导下,我局工作人员精心编制了试点文件汇编、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手册、外网直报使用手册、“企业一套表”业务流程培训指引、“企业一套表”培训样表等资料。设计了“企业一套表”直报系统调查问卷,用以收集基层统计部门以及企业用户对数据处理软件及联网直报平台使用情况的意见与建议。动员培训会由省局业务骨干直接培训到市、县(区)和镇(办)三级统计机构的近260多名统计人员。培训采取业务与程序讲解相结,“人手一机”实操演练的方法,让各级统计员切实掌握试点工作的业务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7月28日至8月5日,惠州对全市约2300家的“三上”企业及房地产企业进行了联网直报业务培训。培训主要利用各县(区)大中院校的电教室,采用“人手一机”的方式,由县、区业务人员系统讲解“企业一套表”制度业务知识和联网直报操作技能,企业上机演练报送报表,成功报送方可结束培训,培训期间,市试点办派出业务骨干全程指导和监督各县区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到位。对于当期未参加培训的企业,要求县、区分别采取再集中开班或个别上门培训的方式,确保企业培训率达100%。
(六)印发《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保障试点网报质量。为保障“企业一套表”试点网报工作质量,惠州市针对试点范围内的“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了针对性较强的《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详细列明不同类型企业报送统计报表的种类、时间、方式等统计法律事务,采用对企业进行业
4务培训集中送达或网络送达等方式,全面落实对全市约2300家调查对象统计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告知工作。
(七)周密部署网报应急预案,实施值班制和每日汇报制。直报期间,市、县统计局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上下联动,及时沟通,确保了直报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保证网报的顺利进行,市县镇采取各种措施抓落实。一是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各县(区)召开镇(办)主要领导会议统一认识周密部署试点工作;二是分组到基层乡镇督促落实,做好网报准备。三是实施值班制和每日汇报制,在两个报告期前,分别下发紧急通知,强调网报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四是周密部署网报应急方案,保障网报工作顺畅。如公告网报制度和程序热线电话、分别开通各级专业及与企业联系的统计工作QQ群,以方便各级及时沟通;为乡镇办及市局各专业及管理用户开通VPN帐号连接统计广域网,方便各用户随时随地登录试点网报平台进行网报监控;从培训开始,即设固定的统计部门和企业网报链接登录入口,用以应对国家网报地址不确定或内、外网址时有变更的情况;在网报登录入口旁链接各级最新通知和问题解答等,保障网报信息的传达畅通、及时、高效。五是在网报过程中强调《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的法律效力,监督企业积极报送。六是组成督查组分别到企业进行网报实地指导。如惠东县8月8至11日专门组织县局专业人员成立三个督查小组,联合乡镇统计员,对“三上”企业逐一进行上门指导督查,及时把网报中遇到的困难反馈到市统计局,积极动员企业登陆网报平台
报送数据,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严谨跟踪企业报送情况;并组织硬件或软件不满足网报条件的企业,集中到镇办或县统计局登录网报平台报送数据。
网报第一个报告期,省局朱遂文副局长亲自率领4名试点工作技术骨干,分别到惠城区小金口镇和相关企业实地指导。第二个报告期,省局9名业务骨干先后到博罗县统计局和市统计局与各专业对接实地指导,并对国家统计局“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平台、制度设、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系列可行性建议。
(八)抓好网报数据的审核验收。这次试点网报数据虽然是201*年6、7月份的月报和一、二季度的季报,但执行的是201*年的定期报表制度,大部分报表的指标、格式设等都跟现行制度有所区别。惠州市针对这一变化,要求企业培训时带齐现行制度报表,再结合新的报表,现场进行试填试录,确保存在的疑问当场解决,以保障试点正式网报的数据质量。各级统计部门在网报期间,也及时跟进审核企业报表,并进行数据汇总、评估和验收,及时总结存在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试点工作成效
从试点情况看,惠州试点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网报工作质量较好。惠州市试点联网直报法人企业2217家,产业单位7家,第一个报告期法人企业报送率89.8%,剔除停业注销等企业,实际报送率为92%;第二个报告期96%,比第一个报告期提高4个百分点。专业表中,批发零
6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两个报告期报送率皆为100%,其他专业报送率均超过95%。第一个报告期上报的23个表中有11个表实际报送率达到100%,第二个报告期上升到17个表,比第一个报告期增加6个表,第二个报告期各报表报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数据质量看,虽然企业报送不齐,但数据基本保持了与原上报数据的衔接。
二是企业网报意识增强。从试点过程看,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是欢迎及大力支持国家“企业一套表”制度改革的。特别是企业,试点报送期间热情高涨,对因网络故障不能及时上报的或填报过程中有疑问的,都纷纷向统计部门咨询,并表示将按统计法律事务告知的要求,克服网络和程序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耐心尝试,尽力按时完成试点联网直报任务。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企业一套表”试点在制度设计方面、单位管理方面、数据审核及汇总处理方面、软件方面、业务流程分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急需改进。
(一)制度设计问题及建议
据市、县、镇和企业各级用户反映,企业一套表制度设计总体比较完善,企业填报内容较集中、完整。但同一企业表与表之间个别指标还存在重复,报表管理上还有待完善。
1、新增的财务指标大部分取自会计报表,填报困难相对较少。但劳动工资表原制度是抽样调查,大部分企业平时未填报过该表,因此,填报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表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及各专业财务报表的“本年应
付职工薪酬”,两指标的口径、范围一致,指标名称不一致,导致部分企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填报了两个不同的数值。建议:统一指标名称,专业报表季度报告期从劳资表取数(参照“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标,季度免报)。据专业反映,因劳动工资专业短期内制度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全部企业填报专业工作压力较大,能否只要求与劳动工资专业样本相同的企业进行网报《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2、《法人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标的填报问题,因现行制度只有工业企业正常填报能源报表,且表内无明细的能源品种及填报方法,非工业企业和基本单位专业人员对该指标的填报和审核都存在较大的难度,而能源专业人员又不可能跨专业审核报表。因此建议在该表取消能源指标,新增一张《非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表,要求所有非工业企业填报。
3、能源专业季报报告期管理不合理。国家统计局在季报期间,把规上工业分成季报企业和月报企业两部分,这对企业填报是没有影响,但是影响市、县区统计部门审核、汇总。审核205-1表和205-2表时需要发送四次审核任务,汇总时也要发送四次汇总任务才能得出规上工业的能源汇总数据,时间过于浪费。建议把季报期间的205-1和205-2月报合并到季报一起管理,统一审核汇总。
4、一套表制度实行全程的网上操作,数据的整理加工受网络影响较大,若网络平台出故障,则所有工作皆无法进行。建议同时编制单机版应用程序,企业可离线处理后再链接上报,统计部门可把数据全套移植到单机版程序里作为数据备份,并进行后期的加工整理、存档等,以满足各级对数据的不同需求,也保证
8数据的备份安全。
5、部分报表设不完善。如工业C表增加值率表、D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无行业代码,不方便查找。工业产值表与财务表的汇总表计量单位不统一,不方便比较使用。建议完善各相关报表的设计。
6、基本情况表的填报问题。试点制度设要求企业基本情况表无变更的情况下,每期都需报送基本情况表,增加企业的负担。建议按季上报,无变更不需上报。
(二)单位管理问题及建议
1、一套表程序对单位所属专业的划分不清晰、不稳定。网报应报企业数与专业实际应报数分配不一致。如工业的实际企业数1308家,基本单位名录却包括了交通运输2家企业(两家企业为第二个报告期新增企业,最先列入房地产业,接着转移到工业,然后又转移到商贸业,26日再转到建筑业),变为1310家;2家交通运输业主要是为填报《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企业而增加的,却一直未放入能源专业。
2、单位处理地的管理问题。由于一套表程序内单位的处理地完全按照单位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来划分,与企业实际的管理存在冲突,如一些“谁引进、谁统计”的跨乡镇管理企业,导致部分单位管理不到位。建议开放单位处理地更改权限,统计部门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地的重新划分。各地均有非建制行政区域,建议程序能根据需要设虚拟区进行管理。
3、单位验收管理问题。201表的数据验收功能未与企业的报送情况如是否上报、是否审核通过等关联,导致各级可以盲目验收,如不盲目验收必须要进行库外比对后进行逐条验收,大大
增加基层工作量。建议程序的验收功能与企业的上报情况、审核情况挂钩。
4、《单位基本情况》法人和产业表报送率统计问题。基本情况表由国家直接导入,该表上报的方式、报送率的统计等都与专业报表不一致,从而导致该表报送率偏低。具体原因是:由于企业在报送过程中,专业报表只要通过了审核,即纳入直报率,导致大部分企业形成惯性思维,在报送所有报表的过程中都认为审核通过即可,而事实上201表要审核后点击“上报”按钮后才纳入直报率。此原因造成201表的前期的直报率严重偏低。经多方催报补报后直报率才改善,但仍比部分专业的直报率低。建议名录库上报率统计的要求与其他专业一致;程序内“录入监测”中增加显示“未上报”企业清单。为了使基层统计部门能集中精力加强对201-1表或201-2表的质量审核,减轻催报工作负担,建议对一套表中已上报201-1表或201-2表的企业,如表中数据已经各级统计部门审核验收通过,则该部分企业在下期报表中不强行要求点击“上报”。
5、基本情况表的监测问题。建议制度中进一步明确201-1表、201-2表的监测、催报、审核等问题。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网站下发的《关于第二个报告期重点强调的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调查单位及基本信息(201-1表、201-2表)的审核问题,为了保证单位基本信息的填报质量,第二个报告期,首先由基层统计机构相关专业部门催报全套报表,并审核201-1、201-2及后续表,做好关联审核,再由名录库主管部门对201-1、201-2表进行质量审核。”惠州在第二期报送工作过程中,基本按此执行,但由于原方案设计没有明确分工任务,该通知精神在执行过
程中仍难以一步贯彻到位,专业人员对需要催报、审核201-1和201-2表存在异议。建议在下一步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此要求。
建议明确一套表的调查单位信息和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的关系。即当一套表单位信息和基本名录库中的单位信息存在不一致时,应明确是以企业实际报送的一套表信息为准,还是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为准。如果需要将一套表信息更新至基本单位名录库,应明确导入工作由哪一级进行。
(三)数据审核、汇总处理问题及建议
1、在数据审核时系统缺乏与企业用户的互动机制,每个统计管理人员都需要对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一次审核后才可以看到企业错误情况,而这个清单是独有的,无法通过系统将管理人员有疑问的指标和疑点直接转发给企业用户,只能通过电话或其它的方式辅助进行,影响工作效率。建议审核后的企业错误清单可各级用户共享,以便及时督促企业修改,提高工作效率。
2、部分非全部企业需填报的报表审核上报程序有待完善。如工业的B204-2《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205-2《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和商业的E204-2《重要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等,按制度要求,只有部分企业填报,但分配报表数量与实际应报数不一致,需企业上报空表,一方面增加了企业上报压力,另一方面增加了统计部门查询未上报企业数的难度,还造成上报率统计出现偏差。建议只对需填报报表的企业分配报表,同时删除停业、注销已久无法上报数据的企业。或增加跨表关联审核公式,只对需填报的企业才进行审核及统计上报率。如把工业B204-2产销存表的产品目录与B204-1产值产量表的产品
目录(行业代码)进行关联,界定应报企业。
3、分专业看,在审核公式和汇总处理上,仍存在一些需改进的地方。
基本单位:
(1)有企业通用表《法人基本情况表》(201-1)表,机构类型选择为“企业”,但审核仍然显示出错,审核结果显示“必要性审核,营业状态漏录”的提示。
(2)贸易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中“215综合能源消费量”“216电力消费合计”不填报,也可以通过审核上报。
(3)201表的数据验收功能未与企业的报送情况如是否上报、是否审核通过等关联,导致各级可以盲目验收,如不盲目验收必须要进行库外比对后进行逐条验收,大大增加基层工作量。
工业专业:
(1)审核速度慢,必要性审核的不严。在企业填报数据后,点审核按钮后系统一直显示正在审核,有时候5-6分钟后会弹出审核结果,有时候1个小时也还是提示“正在审核,请稍候……”,此外还出现界面类似死机的情况,严重影响报送效率。同时,对于必要性的审核不严,如:企业末填报主营业务成本或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企业可审核通过上报。
(2)汇总不完善。一是在“数据录入、修改”功能中,在导入了C表增加值率表、D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E调整系数后,工业增加值报表汇总为空表。二是财务状况表汇总表显示的是以“亿元”为单位,但数据汇总显示为“千元”,同时,汇总结果显示不完整,个别指标没有汇总数,如应交增
值税、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税金总额等指标。三是对数据进行超级汇总时,在人多的时候会出现长时间的等待。
(3)数据验收复杂。在审核过后,对审核信息进行查询,对单个企业进行审核后验收数据通过或不通过,但在“数据验收”中不能反映已在审核中验收的企业情况。同时,存在县级没验收的企业,市一级可验收。
建筑业:建筑业所有报表的审核公式不够严谨。如【202表】从业人员工资表,企业只填写从业人员人数,无填写工资,但是审核还是能通过;又如【C203表】财务表,企业只填写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代码分别为301、307、309),系统就能通过,但是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代码分别为302、308、310)的数据一般都有数据发生,系统并无提示性说明且企业上期个别指标有数字,这期漏录,系统无提示错误;再如本年应付职工薪酬(代码401),在无数字情况下,系统仍然予以通过。
商贸业:汇总表《S40003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汇总出来的数据含附营产业单位的数据,与制度不符;《E400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汇总表中“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汇总出来的数据与久其程序不一致,相差甚远,对比久其与一套表内企业的行政区划码是一致的,说明这数据的差异来自于汇总公式。同时,“上年同期1-本月”累计数汇总额有错,与久其相差较大。
劳动工资专业:
(1)劳动工资的公式根本上没起任何作用,企业无论怎么填都可以上报。“没有其他从业人员,有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不合理,但公式没有设审核的。
(2)公式审核不完善,上报表还存在其中项之和与合计项不等现象。
(3)企业一般会有管理人员,但没有针对管理人员及管理人员工资总额不为零的审核。管理人员的指标。没有任何指标解释,企业难以理解,不知如何填报。而且放在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和在岗职工指标之间,企业容易误解成管理人员+在岗职工=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4)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确认性审核”:如“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无论比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高还是低都很正常,因此没有一般性地推理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就比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因此,这项确认性审核似乎并不必要。
(5)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位设不合理。因为劳务派遣人员的指标企业填报比较少,反而其它从业人员填报的频率会比较高。建议将这两者的顺序调一下,有便于企业填报,减少出错。
(6)报表的计量单位和填报时间。计量单位的标记应该更加明显一点。同时报表上应该有解释本季和1-本季的意思,特别是工资和平均人数,并标注一季度填报是什么时间段的数据,二季度填报什么时间段的数据等等。
能源专业:
(1)审核公式:有企业把折标系数录错了,系统是在205-1表和205-2表表间审核里提示,而不是直接在205-1表审核提示出来,比较不直观。
(2)企业没有填报“综合能源消费量”也可以上报,建议在企业有工业生产消费量的情况,综合能源消费量必须不为空设为必要性审核错误,不能强制通过。
(3)205-1表和B204-1表表间联审:如果B204-1表和205-1表的工业总产值同时为零也会出现“205-1表的工业总产值与B204-1表的工业总产值数不能相差超过1%”的错误。
(4)查看表间联审的错误,在一个企业切换不同报表的速度比较慢。
(5)在205-1和205-2表的月报汇总表中没有P400370、P41040、P41034和P41021共4张汇总表,而205-1和205-2
表的季报汇总表中:没有P403、P402、P405表和P40037共四张汇总表。在“批量任务管理”有P403、P400370和P405的汇总表,但是执行完批量汇总任务之后,在“汇总任务查看”和“专业综合数据查询”都看不到这三张汇总表,另外P44002的汇总结果,只有水泥和水泥熟料这两个产品才有单位产品能耗数据,像布、乙烯、原油加工、火力发电和轨钢工序的单位产品能耗数据都显示为0,汇总不完整。
(四)软件方面问题及建议
1、数据采集过程中登录系统过慢,在第一个报告期企业因无法打开CA证书页面申请证书而不能登录系统进行填报数据。数据填报页面打开很慢,在8月21日下午16时20分使用电脑配为:cpu主频3.0的酷睿2,内存1G,ADSL拨号上网的环境测试,企业账号登录时间为2秒,打开报表页面时间平均25秒,审核、上报数据约2秒。导致企业对上报数据失去耐心。
2、企业用户登录系统后在数据报送页面中报表的审核状态提示“审核未通过”“审核通过”让企业很难于理解是什么意思,无法判断是否完成数据填报工作。
3、在管理用户权限分配时由于权限选择页面与用户登录时显示的位有差异造成管理不方便,如用户登录后“数据监测”功能是在“数据录入、修改”菜单下,而超级用户在分配权限时该功能却是放在“数据管理”菜单下。
4、审核的数据汇总因为系统采取的是全系统排队的方式,在报表处理高峰期由于在线人员较多,提交数据处理任务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
5、从数据处理平台的“录入进度监测”上看,只能以单表形
式看到分地区上报情况,无法以调查单位形式查看企业是否完整上报所有应报的和缺报报表,不利于监测企业上报及进行催报。
6、综合表导出的EXCEL表格式混乱,有隐藏行隐藏列等。应用起来需要加工,增加无谓的工作量。
7、查询数据时,每页显示的记录数,每次进入都需再次调整,建议一套表系统记录调整后的状态。
8、发送信息操作不方便
(1)任务提示的信息较多,一般人不会去关心所以很少去查看。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发送的信息一般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或是较为紧急的,但混杂在任务提示的信息中很难被发现。建议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发送的信息应该和任务提示的信息有所区别。
(2)发送个人信息只能选择当级的业务用户和企业用户,如果需要对下一级多个地区的业务人员发送信息,则必须分开地区分别进去选择。而在地区选择窗口中显示的是全
国所有的地区,也不方便用户进去选择。
9、套表管理不完善。套表管理中可以查看到全系统(全国各地)中已经建立的套表内容。套表管理使得企业在审核数据时因为报表的关联而审核不能通过,严重影响了企业上报数据进度及积极性。
10、密码设不科学。有企业反映修改了登陆密码后就再也登陆不了(用原密码和新密码都不行),管理员将其密码重之后该企业才能登陆。后来企业发现,密码只能设10位以内,超过十位则会出现以上登陆不了的情况。
11、有企业反映登陆界面内容显示不完整、登陆后报表显示不到。有企业反映会话超时时间太短,有时仅仅3、4分钟没有操作,就会提示超时,需要重新登录,没有足够时间完成报表填报。
12、数据处理平台登录方式有待完善。由于大部分乡镇都未开通统计广域网,数据处理平台外网登录未开放,导致乡镇无法查看、催报、审核、验收企业数据,无法修改更新企业手机号码等。大量的工作转移到县区和市级统计部门处理,从而影响试点工作进度。这也将不适应正式实施网报的需求。
(五)业务流程分工问题及建议
1、由于国家、省、市、县、镇机构设不同权限分配有所差别,在国家和省级各专业是分开的,不同专业只需看到本专业的报表就可以了;但是在市以下的统计部门中由于人手不足各专业是交叉的,如果也参照国家和省的设会造成管理不便。如:能源和劳动工资报表,是全部企业都需填报的,在填报管理是跟
其它专业一起分发的,若将其与其它专业分则无法进行报表催报,而其它专业人员因看不到能源和劳动工资报表也无法一起催报。
2、数据验收的流程不合理,在数据验收时逐级往上验收,这个大家都是认可的,但是当上级验收不通过时也必须逐级往下直到最底层时企业才可以修改数据则不太合理,建议修改成上级验收不通过,就可以否定下级的验收直达企业或是企业直管的用户,同时将验收不通过的消息发送给中间各级的管理人员。
(六)工作组织实施及其他方面
1、各级对口业务沟通力度和指导力度有待加强。因试点程序存在的问题较多,后期完善新增的功能、新增业务要求、问题解答等下发时间相对滞后。如12号延期上报的通知、报表新增验收功能的操作、工业B204-2表填报要求、基本情况201表的上报率统计问题等。从而影响了报表上报进度,影响了企业填报耐心。
2、从试点情况看,为保证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的顺利进行,当务之急是完善程序设计及联网直报平台。因网络不畅、程序设计存在较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网报效率,打击了企业和统计部门的网报积极性和对网络平台的信心。从国家层面看,建议在程序培训、制度管理权限等方面给予保障。
一是程序培训方面,国家不能只依靠软件公司的人员讲解。建议国家培训时除给各级电脑技术人员讲解程序软件的一整套操作流程外,还需由各专业有针对性地结合报表业务处理所具备的数据处理技巧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讲解、示范,对一些细节问题给予明确。
二是程序制度的管理权限方面,建议国家给予乡镇以上各级统计部门设企业报表填报时期的权限、企业管理及分配权限、报表发布权限等;在不影响国家制度需求的前提下,可自行增加企业标识,按标识管理企业,以解决“飞地”企业的统计,满足地方经济开发区、工业产业园区、主管部门等独立管理企业的一些特殊需求。
就试点情况看,推行企业一套表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是企业的数据质量保障问题。这不仅是企业一套表存在的问题也是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因为企业填报统计数据的主要依据和来源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因涉及税收等企业利益问题,还存在瞒报、漏报等现象。
附:试点数据审核、汇总情况表(第二个报告期)
审核情况汇总情况完成汇总表张数(试点实际完成汇总)0911241154应审单审核通应汇总表张数位数过单位(按软件定制(个)数(个)的张数)2224392426343438064891572217207238942605343796489157216301519271154基本单位工业能源建筑业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劳动工资注:“应审单位数”和“审核通过单位数”按专业报告期全部
报表应报数加总统计。能源表的统计数为7月份和二季度数据。
惠州市统计局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广东省惠州市“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广东省惠州市“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广东省惠州市“企业一套表”试点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36657.html
-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年度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