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总结
小刘东科技活动总结
我校从二零零五年年至今,已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摸索七年了,逐渐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余科技小组为主阵地,全面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特色。在以前获得成果中,我们没有满足,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新世纪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在于持久而又坚定地开展青少年科教育方针,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需要我们从旧有的陈式中解放出来,我们的校园应当让科技技活动,这样,我们的培养才不会遗憾。全面贯彻实施党的之光闪耀。那么,实施科技活动教育的关键在哪里?
首先是从思想上有一个清醒而统一的认识,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氛围。为此,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我校以校电视台、广播、板报、橱窗等为宣传阵地,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介绍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举办科技知识讲座,观看科教片,参观科技成果展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学习,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到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大激发了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热情和希望。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有科学活力的科技教育队伍。要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并具备创新精神的科技、科普教育工作队伍。首先,我校明确了科技教育组织,学校校长亲自分管,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科技教育网络。其次,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有关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参加培训。最后是资金的保证,我校对科技创新活动一直是大力扶持,注重投入,花大量资金投入硬件:如四驱车轨道、电子技师工具及辅助工具等。这样为我校科技活动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那么,我校科技活动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
一、以点带面、由大到小地引发学生创新意识。
所谓“以点带面”,就是在全校选定六个班作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活动,教师自己教材、实施导学生科创新成果趣,扩大科力。所谓:随大科学
收集资料、编写方案、研究和指技创新,以科技来激发学生兴技活动的影响“由大至小”,即紧家之后,把全国
科技作品向同学们介绍,让学生们真正懂得: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科学家发明的种种成果,让学生对科学家由抽象认识到感性认识,从心底对这些科学家产生崇敬、仰慕、钦佩的感情,从而打破了科技创新上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畏惧或事不关己的心理,懂得了科技创新课题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达到由“敬仰”到“好奇”再到“兴趣”的程序,最终产生把自己投入进去试试看的欲望。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课程为补充,强化科技教育。
科技科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主阵地是课堂,只有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科技教育,科技知识和观念才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我校各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在课堂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寓科技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努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除坚持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之外,我校还尤其重视活动课程的强化,与科技教育有关的兴趣活动有:“科技制作”活动小组,“绿色环保与水环境研究”活动小组等等,这些兴趣小组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六年来,科组织拼装海模型、航模型等,组翔机、助推明比赛,组物进行分
技活动小组先后了车辆模型、航天模型以及电子织了拼装助推滑火箭比赛,小发织学生对学校植类挂牌,对扬中
部分河流进行水样硬度和PH值的测定,结合环境和天气,邀请专家作“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专题讲座,还先后多次组织了环保教育方面的绘画、征文比赛活动。
三、积极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体会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兴趣。
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和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不放过每一次参赛的机会。同时我们还参加了各学科的不同类别的比赛。通过组织比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在这些比赛中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践表明,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还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走出了一条教育改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
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活跃了校园生活,校风、学风、班风明显好转,而且越是科技创新出成果的班级,她的班风就越好。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融入了班级管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动手所带来的巨大益处。二、走出了一条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江泽民同志很早就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正是尝试“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一条发展教育的路子”的重要一步,是符合“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今天,我们培养的正是新世纪人才,对这些人才的培育如果不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科技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形成了明显特长和发展优势的话,那么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让我们共建科技创新的美好明天,让“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在我们教育园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扩展阅读: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科技创新型企业工作总结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是以研发、制造、市场为一体的以生产新型“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三药”中间体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年1月,坐落在省级当涂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占地面积约610亩,拥有员工700余名。
一、发展概况
自201*年4月动工建设以来,国星生化已完成总投资21.60亿元。首期于201*年建设了年产2.5万吨吡啶碱项目及年产2万吨双甘膦项目;201*年又逆势而上,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追加投资建设了年产2.5万吨吡啶碱项目(扩建)、年产1万吨百草枯项目、年产2万吨草甘膦项目及年产3300吨2-氯-5-甲基吡啶项目。今年1-6月份,完成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7.57%;上交税收3826万元,同比增长129.42%;完成净利润8823.03万元。
在投产仅两年半时间里,我们在马鞍山市委、政府和当涂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下,成为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环保农药定点企业,安徽省千强培育企业,马鞍山市创新性试点企业,马鞍山市重点工业企业,当涂县十强工业企业及当涂县纳税大户,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体系认证,3A良好行为标准化体系认证等,社会效益明显。
我们致力于打造完全拥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市场、自主人才”的世界唯一、规模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环类三药中间体和环保农药全产业链的国际化高新科技企业。为此,着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工程技术中心被评为了安徽省省级技术中心、安徽杂环化学省级实验室、安徽省多相反应与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马鞍山市多相反应与分离实验室;完成的“用于生产吡啶碱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等22项优质成果申请了国家专利,完成的“年产2.5万吨吡啶碱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打造了富有竞争力的吡啶碱产业产品链。集中体现在:
1)吡啶碱项目总产能占据全球40%以上的份额;
2)吡啶产品质量世界领先,达到99.99%以上,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为20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产品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也分别被批准为201*年201*年高新技术产品;
3)公司先后参与了《工业用吡啶》、《工业用3-甲基吡啶》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在全国乃至全球吡啶碱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十一五”以来,根据“坚持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国星生化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的硬、软环境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自201*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来,不断吸收高素质人才加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直接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10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2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2人。二、科技创新总结
1、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按照现代科技企业管理要求,公司组建了适应科技开发和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要求的技术中心,职能界定清楚,责任明确,管理有序。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坚持突出主业,发挥优势,看准世界先进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与外部技术资源的整合,实现自主开发与“借力”开发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另一方面加大了与外部的技术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开发、引进转化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不断在管理上推陈出新。企业每年均花费数百万元资金,用于外部“借脑”工程,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工作步伐。
技术中心内部设立管理委员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外部依托外部专家,并建立了专家信息库和网络交流系统平台。专门开展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应用、设计、实施等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级的多项科技任务。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开展自主创新新形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
2、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是创新体系建设的灵魂,是构建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公司给科技人员提供尽可能适合其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充分表现自己、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的氛围,在让科技人员感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做到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制定了《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以此来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此外,公司还实行开放的用人机制,随时吸收和接纳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科研成果来实现成果转化。应聘客座人员在工程中心工作期间,享受与其正式人员同等的待遇。实行工资总额与效益按一定比例提成,对做出重大贡献、创造明显效益者可给予重奖。
3、承担的省、市各类项目情况
近年来,国星生化所承担的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醛氨法合成吡啶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不仅打破了我国该技术领域的落后局面,开创了我国绿色环保精细化工、三药替代进口产品的新局面。使我国在吡啶类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环保型绿色精细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核心支撑。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IDA法草甘膦生产工艺的绿色关键技术及其在节能减排中的推广应用”项目,使我国草甘膦生产技术取得了变革性的突破,采用管道化反应技术和脉冲萃取技术不仅使草甘膦生产由间歇式生产改为连续化生产,而且对推进我国农药制造技术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联合开发的“应用于化工工业废水检测的重金属离子传感器开发”项目,不仅能够快速、简便地实现识别和在线检测化学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为化学工业废水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该项目被列入201*年长三角科技攻关项目。
4、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包括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制定的各类标准等等情况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大对关键生产工艺的攻关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优势,降低科研成本,提高技术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公司实际,立足自主创新,在“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下,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包括吡啶、3-甲基吡啶、2,3-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2,3,5-三甲基吡啶、双甘膦、草甘膦、3-氰基吡啶、百草枯、2-氯-3-甲基吡啶,2-氯-5-甲基吡啶,其中国际国内未来环保型高科技产品7项,填补国内空白产品3项。同时,承担的省、市级技术创新、科技攻关、高技术产业化等计划项目6项;其中吡啶、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制定国家标准2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
5、产学研合作情况
公司从创立伊始就确立了高起点、高定位,生产高技术产品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公司发展的首要位,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利用与市场接近、对市场比较了解的优势,和高等院所对前沿科技学术方向了解的科技优势;结合行业的发展特点趋势,积极查找相关产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最新成果、科技资源,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科技院所的沟通、联系与合作,寻求到一系列有合作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专家信息库,目前已整理入库专家80余名,通过专家信息库,并根据每名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信息,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18所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56名专家教授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合作,保证了企业科研实力始终走在行业前端。
6、开展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星生化所从事的杂环类三药中间体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
高新技术产业,也是高度竞争性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依存度都很高。由于地处内陆,原料、市场均在东南沿海及国外,相比国内其它同行企业,无形中已增加大量物流成本。同时内地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利于留住优秀技术人才。
虽然公司主导产品吡啶、3-甲基吡啶等依靠质量优势弥补了成本上劣势,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国内同行近几年通过各种努力,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国星生化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但由于每年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均用于发展项目建设,用于科研开发的资金筹措力度还需加强。
7、今后的工作设想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国星生化的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打造杂环类环保农药产业基地这一中心工作展开,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建设,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环保先行”管理方针,贯彻执行“零排放”的治企理念,强化安全责任制,按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做起,从改革生产工艺着手,加大对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力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量,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争取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搭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积极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联合,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建设对以吡啶为主的含氮杂环类化合物研究和应用研究试验平台,努力承担国家、省、市级研究和产业化项目,提高产品的应用水平并拓宽其应用领域,延伸企业产业链。
继续充实科技人员队伍,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即能符合企业实情,又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科研、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中的贡献率。
另外,国星生化将把技术创新工作与群众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起来,量化合理化建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奖励幅度。号召广大职工紧紧围绕开发新产品、探索新工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提合理化建议,使职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其中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国星生化将积极贯彻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利用红太阳22年创业积累的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管理和公共关系等“八大”优势,加速创新驱动,将公司建设成为杂环类三药中间体和环保农药集循环经济链、技术链、产品链和生物化工链的具有世界话语权的高新技术公司。
根据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十二五”期间,国星生化预计将再追加技改投资33.89亿元。围绕精细化工产业,按照“中间体相连、工艺相近、生产过程相似、经营理念相通”的原则,重点利用吡啶碱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日用化工、香料、食用饲料添加剂、橡胶助剂等领域的特点,在当前已经建成5万吨吡啶碱产品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向吡啶碱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真正形成世界最大的、最具价值和成本优势的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产业链,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杂环类环保农药产业基地,成为产值“超百亿”的绿色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科技创新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科技创新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科技创新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43776.html
- 下一篇:改革创新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