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研组关于课程教学活动观摩后的研讨小结
明辨优劣,取精去糟
浅谈新课程使用后的思考和体会
转眼学期将至,与新课程牵手走过了近四个月,回顾与课程相处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忍不住想起前不久园部组织的关于课程教学的三个展示活动,透过三个活动,验证了我对新课程的一些优势和劣势分析,也激励着我在实践中去扬长避短。
一、新课程的优势:
1.选材适宜
小中大都有《动物朋友》主题教学,在选材中,《借尾巴》是一个科学小品,知识性比较强,适合大班幼儿感知和理解,《小乌龟》是一个朗朗上口的音乐活动,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学唱和表演,《第一朵雪花》虽然来自《冬天里》,但故事角色凸显,有机渗透科学知识,比较适合中班幼儿理解和讲述,选材和年龄特征相符。2.操作性强
作为一种日常教学而言,本课程的设计是具体可操作的,可以拿来就用,如中班《第一朵雪花》是教师照搬原设计,也能有序组织下来;虽收获不了高潮和惊喜,却也是一种比较真实和丰富的教学设计。
二、新课程的劣势:
这次所展示的三个教学活动很有代表性,中班组展示的是原汁原味的课程教学,大班组展示的是小步调整的课程教学,而小班组展示的是较大幅度处理后的课程教学,对照中不难发现新课程在设计中的一些劣势。1.设计单一
课程原活动设计是比较常态的,最多也只能作为一种日常教学来进行,但作为展示活动来说无论内容的设计还是问题的设计都缺乏层次性、有效性,比较单一,如《借尾巴》中小兔子分别向黄牛、猴子、袋鼠、麻雀、狐狸借尾巴,但五次借尾巴的感知都是集体操作模式:教师提问幼儿猜测并阐述理由教师揭秘,最后基本丧失了猜测的意义,再则这一故事本身篇幅较长,语言深奥,而原设计在对其完整撷取的基础上来让幼儿感知、复述,导致了活动有效性的降低;又如《第一朵雪花》就是平行式的理解故事,以至于后来幼儿都情绪低迷。2.概念模糊课程好比是一盏指明灯,指引着师生正确向前航行,但新课程对于有些概念的界定是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如《第一朵雪花》设计中开头就导入“冬天来了,黑熊和小松鼠都要冬眠了,他们会在过冬之前做些什么呢?”最后又提出“黑熊和松鼠是冬眠过冬的,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冬眠过冬的吗?”事实上松鼠不是冬眠过冬,它是备粮过冬的,它会在把窝垫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么的储备食物,然后换上与夏天不一样的毛过冬,它们冬天都不冬眠。
又如《借尾巴》活动,这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活动,故事中对于动物尾巴作用的解释是一种形象描述,在具体设计中也缺乏对概念的有效梳理,如对袋鼠尾巴作用的阐述中他是这样说的“我的尾巴很硬的,我跑累了,可以用后腿和尾巴变成一张三角板凳,我把尾巴借给你了,那我不是没法坐了吗?”袋鼠尾巴的作用既是支撑身体又是助跳的,当遇到危险时,袋鼠能在尾巴帮助下跳出10米多远等等。还有关于狐狸尾巴的作用“我睡觉的时候,要用尾巴垫在身体底下当床单和枕头”既取暖和自卫用的,因为它尾刺的毒性很强,对呼吸中枢有麻醉作用,对心脏和血管起收缩作用。
又如我们小班在开展“滚圆滚圆的球”主题中也遇到类似的一个困惑,那是一个文学作品“谁住在皮球里”故事中谈到“兔子住在气球里,所以会跳,轮子住在气球里,所以会滚,鸟住在气球里,所以会飞。”最后作品中也未揭示,设计中也为揭示,问问孩子,他们真的相信里面住着“兔子、轮子和鸟。”因此在使用课程时要带有批判性的眼光。三、新课程的优化使用
音乐活动《小乌龟》原本是一个很平实的活动,我们任何一个老师也不会想到要将其作为展示活动来进行,但是经过集体备课、研讨,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加“个体操作”、一减“号子创编”、一前置“旋律感知”、一后置“创设游戏”的优化处理,因此就从活动的现场氛围来说,优化后的教学丰满、活跃,最主要的是受孩子喜爱,并在本次家长开放日的展示中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这足以证明一个平实的活动经过优化
也是可以大放异彩的。
因此我们要相信:要想教学有亮点、有氛围、有高潮,需要我们抛弃“拿来主义”,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去使用它,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解读、细化、提取、嫁接、整合等多种优化手段,使活动变得有滋有味。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扩展阅读:小班教研组小结
小班教研组小结
“”小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拓新,我们愈发地感到传统的教育评价滞后于“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等现代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一桶水”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幼儿“长流水”的求知需要。时代进步的潮流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不断向我们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在改革与竞争中探寻,在学习与反思中实践,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以课改为发展契机,积极营造自我追求,自我加压的环境,不懈努力,同时以理论提升作为关键,用先进理念指导实践,从而提高保教质量,最终促进每个幼儿发展。一、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研质量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必须要有各类严密的制度做保证,为此,我们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通过这些细化和量化的计划建立,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组织与实施的能力、评析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研讨能力及撰写的能力。同时我们还灵活地运用了四制的模式,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例如:中心发言制就是一种互动式的研讨学习方式,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建立了“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每一次活动都由不同的教师主持,提供自己新学习的文章,说出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以及自己的见解,使教师之间获得不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此让教师以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拓宽研究的思路,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世纪范本网,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我们发现:以往教研模式最大的不足在于忽视了教师的主体作用,教研活动中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对问题和方法的深入探究。因而我们小班教研组根据这一现象制定出了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采用面上交流和点上探讨相结合,大教研组和小教研组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使研讨活动更具灵活性、更具互动性和可操作性。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研讨活动。
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例如,在学习《教师如何挖掘幼儿生成的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在平时自己熟读《课程指南》精神的同时,在大教研组活动中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把握幼儿生成的内容中哪些是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幼儿游离于教师预设的目标之外教师该怎样应对?”等问题,在讨论中教师自持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论不休,通过《纲要》、《课程指南》的学习,教师认为:生成活动是由幼儿的近期的兴趣和热点问题或者新的发现而产生的,也可能是他们在某一活动后生成的新的问题和内容。现在,教师们知道预设和生成是交错进行、不可分割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生成的问题可以安排成预设活动,预设的
活动也可以留有生成的空间。其次感悟到要使预设与生成两者间有机的结合,教师必须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随着研讨的深入,教师们对生成课程的认识会更完善、更全面。在学习研讨中,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又如在学习“在游戏课程中对幼儿生成活动回应策略的研究”时,我们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生成
新世纪范本网,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活动中回应指导的策略,接着组内的各班展示了区角游戏,并由小二班代表我们小班级组在园内公开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共同协商游戏活动的方案,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情境性的游戏情境,在材料的提供上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展示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行实施研讨,实践体会,并在教研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余,又不断地反思学习,总结提炼,改变以往单纯指导为对话研讨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全国范围内对课程改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也利用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幼教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收集各类幼教新信息,并把各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达到经验的分享。我们还学习讨论《课程指南》的理论和精神,重新审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使正确观念内化成一种教育理念,时刻支持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二)在观摩、交流、听评活动中提高
教师的反思和实践能力。
提到评比,教师们大多觉得紧张和害怕,为了消除她们的消极情绪,让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弱化了原有“评比”中的评价、竞争态势,变“评比”为“分享”,变“个别化展示”为“集体性尝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实践。如原来的创设环境评比要打分,教师在紧张之余大多关注自己的分数和等级,偏离了环境创设评比的初衷,后来我们把环境评比变为鼓励分享,得到了教师的欢迎。
为了帮助教师能获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观摩活动的教师会及时反馈,让其余的教师从一个个优秀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也运用到了听评活动中,为了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力,我们还将外出观摩的活动摄录了下来,并通过看录像的形式进行研讨活动,大家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边观摩边研讨,还
新世纪范本网,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录像的重复放映来研讨达成认识。通过录像观摩,帮助教师疏理提炼了与正确教育观念相符合的教育行为,形成了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匹配了行动策略。
在这次全区举行的品牌展示活动中,我们结合我园的特色,并充分利用了家长和社区的资源,制定了完善的活动方案,由于展示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量很大,大家都能合理的分工合作,加班加点都没有怨言,表现出我们这个集体强大的凝聚力。
教研活动中我们将学与思、教与研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促进教师提高了自身认识,优化了教育行为。
(三)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将新观念转化为
教师的教育行为。
本学期结合我园的开放型幼儿生活教育,并围绕课题《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在教研组内开展了《初步尝试课堂教学案例的微格研究》,我们以集体活动为主要研究载体,初步认识了微格研究在教研活动中的运用,在实践中让教师更直观地面对自己的真实教育行为,更科学、真实、集中地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了微格研究的理论,教师们普遍认为,这样集中、真实、放松的评价方式较以往的研讨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并且能够随意截取需要研讨的任何一个细节,对授课本人能及时地反馈,对研讨者来说,也可以根据每次不同的研讨内容而任意截取授课录像的片段进行研讨。然后我们选择了合适的生活案例教学内容,在主题背景下生成的两次集体学习活动《勇敢的我》和《开心爆米花》,既紧密结合二期课改,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这两次活动我们均合理采用了微格研究的模式,通过录像重放,组织执教者与其他教师一起观看并进
新世纪范本网,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行分析评价,评价时先让执教者自评,然后在根据反馈后获取的信息,修改方案,准备后续的微格教学的在循环,进行重新教学,拍摄和评价。在初步接触了微格研究后,教师普遍认为是与二期课改找到的比较合理的结合体,我们也相信微格研究是能够直接提升教研组研究质量的,从而最终将会明显得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营造全方位,支持性的环境。
在对环境的研究中,我们把落脚点放在环境与幼儿互动的创设上,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作用,来激发幼儿的探索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不仅对
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更是萌发创新思维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课程指南》中提出:“教师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由此可见,在二期课改的实践中教育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努力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利用每一个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园所的走廊、活动室的每一个空间和角落里,都由幼儿参与设计并自制的作品,幼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身心发展的体验。各班级根据主题设置了相应的主题墙,并使每次的主题活动都留有痕迹,同时还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温馨、安全的环境,在区角的创设中也注重了情境性,使幼儿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提升了生活的经验。除了创设优美的物质环境以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建构健康、平等、和谐的师幼环境,教师要爱护、尊重、赏识每一个孩子,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积极鼓励孩子,努力使他们成为自信、活泼、健
新世纪范本网,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康、快乐的孩子。
三、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建促教育。
开展好家长工作是教研工作不可缺少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定期出好家园栏、完成幼儿成长册、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组织亲子活动等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幼儿视野、帮助幼儿融入社会,提高幼儿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给每个孩子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本学期,我们小班开展了“月儿圆圆”迎中秋
活动,“金色的秋天”外出考察活动,“欢乐恰恰恰”庆圣诞,迎新年小班欢乐PARTY等活动,在活动前我们组内的教师充分发挥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制定出新颖、合理的活动方案,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注重挖掘孩子各方面潜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增加知识,促进他们的发展,鲜明展示了我们小班的教育特色和成功的教学效果,这些活动受到了各位家长一致的肯定和好评。四、注重实践与反思,完善资料的收集工作
“反思----实践”是教师研究的关键,教师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工作,我们的研究是为了教育的研究,具体来说,教师进行“反思----实践”是为了促进教师对其行为的理解,使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获得提高和成长,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新课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本学期,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围绕本学期初拟订的主题方案记录形式,结合新教材,注重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保教质量,帮助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反思---实践----实践的改进----进步的反思就是这个不断循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从中教师获得了成长,教育实践得以改进。
新世纪范本网,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随着资料积累的日趋重要,我们认识到各项资料的积累足以使我们看到自己曾走过的路,因此,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也十分重视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首先要做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的记录工作,详实地记录下整个教研活动中争辨、研讨的过程,同时我们在研究中认真做好研讨记录,在教研组常规工作中做好平行班
活动记录,使资料整理日趋完善。五、问题与思考。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从本园实际出发,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研组教师的科研意识。2、坚持做好环境布置工作,教学的专栏及活动区活动环境的设置有待提高。一学期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组内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再创佳绩!201*.1
《小班教研组小结》
新世纪范本网,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班教研组关于课程教学活动观摩后的研讨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班教研组关于课程教学活动观摩后的研讨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班教研组关于课程教学活动观摩后的研讨小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56944.html
- 上一篇:科学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