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时间:2019-05-28 11:30: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义务教育阶段课文中一些文言文旁有助读的译意,它突破了“硬译”的局限,而十分注意文字的规范和流畅,有利于学生学好现代语文,在教学中,可以适当使用它。但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和原文配合使用译意只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原文而不能代替原文。如果我们把原文撇在一边一味去啃译意,一旦离开译意,原文当然还是不懂,这岂非本末倒置?二是要注意与注释配合使用。译意与注释助读的功能不同,译意也不能代替注释。译意只译写文句,不作任何说明,在译意和原文之间很难一一找到语词的对应关系;注释对所注词或语句的解释比较具体,与原文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读了注释再看译意,就知道原句为什么这样译写了。所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二者配合起来使用,才能相得益彰。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上还有许多文言文没有文旁译意,能借助的只有注释,因此,我们要掌握翻译的技巧。有人把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总结为六个字,即:对、换、留、删、补、调。

1.“对”即对译。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例:①“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学”可对译为“学习”,“习”可对译为“温习”;②“一狼径去”(《狼》)中“径去”可对译为“径直离去。”当然,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对译时要注意根据语境选择使用。例:“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中的“视”可以组成“视力”、“视线”等双音词,根据语境应选择“视线”,而“端”也只能选择“端正”这一词为理解。2.“换”即替换。一种情况就是: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例“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中的“薄”,译为“迫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幼时记趣》)中的“明”,译为“眼力”。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字。文言文中,有时要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叫做古字通假。通假,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在翻译时,先要换成本字,再作解释。例:《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一句中的“诎”同“屈”,“屈”是本字,意思是弯曲;“左手倚一衡木”中“衡”同“横”,“横”是本字。

3.“留”即保留,指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如“山、水、牛、羊”等,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4.“删”即删除不译,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只起引发议论的作用;“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中的“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也可删去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中的“之”则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译时也可删去;另外,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中的“云”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用翻译。

5.“补”即补充。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罢了”。另一种情况是指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翻译时要补充完整。(1)省主语。例《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在“具答之”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在“便要还家”之前省略了“村人”,翻译时要增补进去。(2)省略介词或介词宾语。例“放之山下”(《黔之驴》)的意思是“把它放到山下”,可见原句中省略了“于”(应为“放之于山下”),“于”译为“到”。再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句中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可译为此”,“这”,指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省略动词的宾语。例如上文提到的“便要还家”一句,动词“要”同“邀”,其后省略了宾语“渔人”。(4)省略动词谓语。如《登泰山记》中“极天云一线异色”,省略了“呈”,即为“极天云呈一线异色”,可译为“呈现”。总之,这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实完整。

6.“调”即调整,文言文有和现代汉语的语序、词序不同的,翻译时要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①定语后置句。如“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应译为“能挑担子的子孙三人”。②状语后置句,如“成于机杼”(《乐羊子妻》),应译为“在织布机上织成”。③谓语提前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应译为“你太不聪明了!”④宾语提前句。它又分为几种情况: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无实在意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应删去,句子调整为“有何陋”,译成“有什么简陋呢?”又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时应把代词“谁”调整到动词“归”之后,语气词“与”放在最后,即“吾归谁与?”译为“我归依谁呢?”b.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词“不、未、无(毋)”,而宾语又是代词的,代词前置于动词前,翻译时要把宾语调整到动词后。如“时不我待”,译时要调整为“时不待我”。搞好文言文的翻译,还须掌握古今词义活用,被动用法,常见虚词等一定数量的词汇知识和古汉语语法知识。除此之外,还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翻译时才能得心应手。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来说,这些均有较大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把握住教学深度,不可脱离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大纲。

综上所述,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而正是多亏了文言文这种书面语言,它才得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而流传至今。所以,我们要重视文言文的教与学,帮助学生奠定初步的基础,从而能掌握一把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为今天的建设事业服务。

扩展阅读:简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课堂教与学的方法

简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课堂教与学的方法:

“五步”教学法,使学生“活”、“动”起来

随着课改的推行与实施,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而今,在如火如荼的教改活动中,有的教师又脱离了双基,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这样以来,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当他们合起书本之后,却是一片茫然。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二、“点”: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没有”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又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另外,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三“译”: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义务教育阶段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总之,以上活动,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进行。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和全文的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地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五、“引”: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却不能满足,而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心得、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

由于采用以上五个环节进行了文言文教学,所以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同时还使他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以来,学生爱学、乐学。成绩自然会稳步提高。

当然,解读文言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学习,从方法到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史记》《汉书》《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名著。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能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翻译的技巧》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6894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