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经验交流心得

时间:2019-05-28 11:36:42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经验交流心得

201*年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经验交流心得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探索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搭建一个平台,根据乡镇建制调整地域发生较大变化及村民的出行习惯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为方便群众办事,以本乡镇内村民自然赶集地为依托,以“便民服务岗”为平台,利用赶集日,集中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有效

解决部分乡镇干部服务不主动、态度不好等问题,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采取两种方式。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村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实施方案》,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

一是不断探索乡镇干部服务群众的途径和载体。

二是全面推广。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与服务民生工作相结合。根据乡镇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利用赶集日,认真开展为民办事、为民解惑、纠纷调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时事宣讲、民情了解等工作。二是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将便民活动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来抓,进一步转变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是与“干部大下访”活动相结合。将“干部大下访”活动中的定期下访、定点下访、预约下访、专题下访和联合下访的有效做法,运用到便民活动中来,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被动办为主动办,让乡镇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尽可能为老百姓释疑解惑、济困解难。

遵循四条原则。一是便民原则。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让干部成为群众办事的代理人,实现农民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二是公开原则。结合政务公开,对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监督办法等情况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高效原则。对每一件办理事项、每一个办理环节,实行承诺服务,限时办结。四是无偿原则。除国家明文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一律实行无偿服务。

二、201*年我们结合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服务“三农”向农村延伸和拓展,创新农村社会服务新模式,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为确保“农事村办”服务实现全覆盖,我们按照“三个一定”的原则布局和设置服务站点。在行政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或距离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比较远、群众办事来往不方便和人口聚居、自然形成的行政村,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在人口聚居、自然形成社区化管理的行政村,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目前,全镇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实现了服务全覆盖。

我们根据各站点的具体情况,分别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乡科级后备干部选定专人作为村“农事村办”服务站的专职工作人员。并对各项办事内容,对应设置办事窗口,落实办事人员,明确岗位责任。采取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定期定点到村集中受理、派员在村固定设点代办、经常性业务到专门场所办理、定期流动巡回办理等方式开展服务,做到农事“六不出村”:一般农事“代办员”不出村、农民的农资购买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出村、经常性文体活动不出村、看小病不出村、一般矛盾调解不出村、一般审批事项办理不出村。今年以来,全镇各“农事村办”服务站共开展六大服务活动510次,共为群众办实事370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800多人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415件,已办结390件。“农事村办”服务模式,受到了农村群众的广泛欢迎。

三、我们积极探索服务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使“农事村办”真正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办理民事的载体、解决民忧的途径、凝聚民心的纽带、造福民众的平台。

一是围绕“农事村办”的服务内容,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服务新模式。尽可能地将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执法事项、纯公益性的服务事项下放到村一级,将群众有需求的服务项目,放到“农事村办”服务站办理,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对广大群众的全覆盖。同时,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把农村公共服务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农事村办”为实践载体,把乡镇干部下派到各“农事村办”服务站,更直接地服务群众。此外,针对“农事村办”两级服务网络庞大,群众办理农事业务手续复杂,还停留在初始人工操作办理阶段,代办员办理业务费时、费力等问题,在镇、村两级“农事村办”服务中心、服务站计划开通网络办公系统,组织有关部门在网络系统平台开展网上公文处理、网上公文交换、网络视频会议、网上信访、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办理等相关业务,面向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工作效率。

二是围绕深化“农事村办”生产服务,加强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服务活动中,政府充分调动各种协会、合作社的力量,引导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合作组织利用“农事村办”平台,统一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统一开展生产指导,统一开展销售服务,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促成大规模的生产服务。

三是围绕深化“农事村办”法律服务,开展“农情联解,民意直通”活动,不断拓宽畅通民情渠道。以“书记大接访”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农情联解,民意直通”工作,即整合组织、宣传、政法、综治、信访、调处、民政等部门力量,以乡村两级为基础和重点,依托现有的“农事村办”服务站点以及农村“党员中心户”,建立镇、村两级联动服务网络体系;构建治安防控网、信访信息网、纠纷调解网、为民服务网等维稳信访“四张网络”,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目前,全镇已有9个村1个社区开展了“农情联解,民意直通”活动。

四是围绕推进“农事村办”工作的常态化,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农事村办”工作提供保障。完善工作制度,执行行政审批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建立保障制度,将“农事村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政务服务中心,由村支书、村委主任和村民小组组长担任所在“农事村办”站点的负责人、农事代办人,并在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完善考评制度,以办理群众申请事项的数量、办结率、承诺期限兑现率和群众满意率等来核定各级各干部政绩;建立监督激励制度,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影响的,严格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追究责任,对在“农事村办”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予以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

四、实践证明,“农事村办”是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由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转变,是对基层组织基本工作规则、工作流程的再造,是干部作风、方法、观念的转变,是农村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推动城乡之间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一是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针对少数农户缺资金、少技术、市场信息不灵、参与市场竞争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中,镇党委、政府注意整合涉农及有关部门的组织、人力、科技、财力等要素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科技贡献率、建立农民合作化组织、发展多种特色支柱产业等,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人才支撑、科技支撑、体系支撑和产业支撑,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各级各部门依托“农事村办”平台,采取政府出资的方式免费培训返乡农民工,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再就业和创业的能力。据统计,去年以来,财政安排不少于5万元的资金,专门用于返乡农村流动党员、农民工和企业待岗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二是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工作,推进了乡镇职能转变,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农事村办”把服务窗口下移至村,变“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为群众服务”,变缓慢办事为及时办事,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有效地克服了乡村办事拖拉、相互推诿、吃拿卡要的现象,实现了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各级干部在为群众提供六大服务的过程中,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

三是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工作,畅通了民情渠道,维护了社会稳定。“农事村办”工作人员通过贴心服务,在为群众办事的同时,加强了对民情的了解。尤其是我们在拓展“农事村办”法律服务中,通过开展“农情联解,民意直通”工作,认真登记好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认真的处理和答复,从而从感情上贴近了群众,思想上相互沟通,干部能较全面地掌握群众的真实意愿,及时地掌握一些带有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早排查、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是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工作,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个字”要求,结合“城乡互动、先锋同行”活动的开展,认真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并通过整合党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扎实开展六大服务活动,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民合作化组织,实现产业合作化,推进农村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把政府公共服务前移到村,让公共服务更多地倾斜农村、惠及农民,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五是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工作,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基层党员干部通过“村干代办”与“镇村联办”,“镇干代办”等方式,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镇、村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党性觉悟和宗旨意识得到不断提高。

五、在推行镇乡干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新模式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就,深受广大群众好评。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扩展阅读:201*年乡镇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汇报材料

深入群众问冷暖帮助群众解民忧

----------AA乡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汇报材料

201*年00月0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按照BB市关于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按照“四包”、“五抓”“六到位”工作要求,AA乡党委迅速行动,层层动员,扎实推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现将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AA乡位于BB市西南部,地处CC工业园区、DD经济开发区和EE口岸交汇处,距市中心00公里、DD市00公里、是一个以农林牧业为主的乡。全乡总面积0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0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00亩。有00个行政村,0000个村民小组,0000户0000人,其中农业人口0000人,非农业人口0000人。201*年国民总产值达到了000元,其中:第一产业0000万元,第二产业0000万元,第三产业0000万元,人均收入00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精心部署,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开局良好

省、州、市召开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动

员大会后,乡党委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精心研究制定了《AA乡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实施意见》。并迅速成立“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

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为直接责任人。2月20日,召开全乡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动员大会,要求驻村领导干部、站(所)长深入各行政村,指导召开村级动员大会层层动员部署,明确干部下基层重要意义和措施,同时充分利用乡广播和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有效载体使活动做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推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科学组织实施,全面推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活动开展。

按照《AA乡深入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

群众的实施意见》,工作队员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迅速了解了联系村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每周工作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真心实意体察民情。年初,AA乡为各族群众发放《党员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转作风便民服务联系卡》并积极组织工作组成员走村入户。截止目前,工作组先后协助乡政府或

亲自组织召开各类工作例会、协调会00次,各类人员座谈会00次,进行督导检查00次,接受各类新闻媒体采访00次。全体队员走访入户00户,其中特困户00户,宗教人士00户,伤残人员00户,四老人员00户,上访户00户,重点人员00户。

二是真心实意化解矛盾纠纷。AA乡位于CC工业园区、DD经济开发区交汇处,外来流动人口较多,人员结构复杂,矛

盾纠纷多。面对严峻的维稳形势和任务,我乡在开展摸排梳理化解矛盾纠纷走访活动中,用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方式梳理一件件隐

患,把一切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化解群众纠

纷000件,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000件。

三是真心实意为民排忧解难

工作组所在辖区村群众存在的矛盾纠纷问题主要是土地纠纷和拆迁补偿问题、就业、就医、就学难和子女辍学问题。在访民情解矛盾过程中,工作组员真心实意地带着问题进村入户,带着民情归队梳理,带着感情解决每一件难题。从体察民情摸排梳理工作以来,先后排查梳理土地、拆迁、就医、就学、就业及生活困难等问题,共为农民群众答疑解惑000件,帮助就业000

人次。

四是在节日活动中进一步推进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的开展。结合“学习雷锋活动月”,各驻村干部以践行雷锋精神为动力,在全乡各中小学开展学雷锋“讲故事、做好事、树榜样”活动,让青少年成为传承雷锋精神的主力军,使雷锋精神在青少年中传承。为迎接建党91周年,AA乡各包村单位深入村组走访、慰问四老人员、困难户,送去慰问金000余元,给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党组织的关怀,感谢他们为党的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五是加强演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乡驻村各小组认真落实一系列维稳措施,依托乡政法综治中心,村政法综治工作站,围绕“维稳、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帮困、农牧业生产、抗震安居”五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开展工作。突出加强对重点人群、社会和宗教事务的管控。充分发挥“三调两会一报告”信访联调机制的维稳作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接待群众来信来访00件次,约

谈00人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00起。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维稳能力00月00日至00日连续三天开展的清查流动人口工作,在集中统一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活动中,先后对所属00个责任区进行0000次清查,共计清查流动人口00人,其中男00名、女00名,内地00名、本地00名。出租房屋00间,“三无”人员0名,对00名“三无”人我乡统一带到派出所,由派出所具体负责核实身份。采取召开村民小组学习和入户走访进行宣传,使人人参与维护稳定、人人做维护稳定的行动者和指导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宣传覆盖率达到100%。

(二)经济发展目标更加明确。驻村小组围绕201*年AA乡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农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技站、农机站、农经站选派人员进农户、下田地,向农牧民传授常用农机操作、特色林果业、农产品种养殖等技术知识。在进村入户过程中,向农牧民宣传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一事一议”、粮食直补、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惠农政策,帮助各族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央、自治区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举办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00期,出动技术人员000人次,培训农牧民000余人次,发放技术服务卡000余张。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切实发挥乡村两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协助村委会

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关保证措施,把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达到3万元作为硬指标。201*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已达到000个。0000等项目都不同程度的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并提高了农民收入,使村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树立民生至上理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各级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能够树立群众至上的思想观念,在扎扎实实开展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村级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责任制,逐个帮助解决。为000村白血病患儿0000送去了201*元钱和慰问品。“七一”前后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共送去慰问金0000余元,大米000袋、面粉000袋、清油000公斤、毛毯棉被000床。截至目前,共帮助生活困难群众000余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0000件。对修桥、修路、清渠、加固防洪坝等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制定详细计划,逐项落实,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存在的不足

在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个别驻村小组工作主动性不够强,责任意识欠缺,活动效果不够显著。二是宣传教育还留有一定死角,活动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五、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我乡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第二阶段工作已进入尾声,已全面转入第三阶段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吸收、借鉴兄弟乡的做法,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群众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发挥驻村小组和“五类人员”作用,分批次、分层次重点在全乡农牧群众中广泛开展“无神论”教育、“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宣传教育、传达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强抵御“三股势力”渗透和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把各族人民群众的心凝聚到思稳定、谋发展上来。

二是进一步发挥驻村工作组作用。充分发挥工作组的作用,帮助所在村搞好新农村建设,教育引导农牧民掌握实用技术,加强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引导群众在“三业一出”方面理清发展思路,积极配合乡、村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深入群众开展矛盾纠纷摸底排查,并进行认真梳理,逐一建档,制定有效化解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使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预防矛盾激化和扩大化。

三是着力增强干部作风转变。继续深入基层,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全面把握和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入牧点解决群众纠纷,到上访户家中进行现场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是进一步强化基层维稳措施。落实好“网各化”巡逻、警务室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维稳力量的装备的投入,着力提高基层维稳力量处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不断强化维稳措施的落实,有效堵塞维稳工作漏洞;严格落实流动人口清查登记、重点人员管控、青年群体的服务教育、宗教人士的教育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善情报信息搜集网络体系,做到及时掌握敌情社情、舆情反映。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经验交流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经验交流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经验交流心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6946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