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寿镇东营村201*年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兴寿镇东营村201*年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根据昌平区充分就业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我村充分挖掘开发就业资源,充分提供各岗位用工信息,帮助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我村实现了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的工作目标。为我村经济发展、和谐与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就我村创建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东营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部兴寿镇辖区,距镇政府约3公里,秦北路、麦辛路穿村而过,东距京承高速约1公里,南距顺沙路约1公里,北距京密引水渠约2公里。环境清雅,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自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以来,我村劳动保障服务站按照创建总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为民惠民工作。全村总人口1036人,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转移就业愿望的人员总数为352人,实现就业人数为352人,就业率为100%。“零就业家庭”“纯农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东营村就业服务站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抓好政策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宣传工作,努力开发就业岗位。服务站有效地有效发挥了就业桥梁作用,使村内失业人员实现了较充分地就业。为了实现提高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措施:一、健全相关组织机构
成立了充分就业村工作小组,由村书记张建杰担任组长,主任金铁权同担任副组长,其他“两委”干部为小组成员,精心组织,层层落实,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村充分就业工作小组坚持把就业工作列入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东营村的重要工作来抓。二、夯实再就业工作基础
(一)做好本村失业人员调查摸底等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掌握村民就业状况,村组织人员坚持每月走访村民,深入了解了我村大多数就业困难人员情况,摸清了这些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同时建立、健全了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动态管理服务台账等各类台帐、表册,并将资料录入计算机,实行了动态管理,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积极开展本村就业服务工作。本着“服务进门、管理到人”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细致耐心、业务熟悉、方式得当、程序规范;服务要有内容、有台帐、有实效。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推荐各类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再就业培训,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配合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2.实施再就业援助。重点帮助村内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对未就业人员找原因、想对策,根据其基本情况和需求制定专门的就业援助计划,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方式,进行对口帮扶,努力实现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三)健全本村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站建设,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按开办要求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建立健全规范的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三、强化技术培训,解决就业能力问题
就业服务站每年都邀请了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开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在草莓种植管理的关键时节,为农户提供关键技术培训,并且强化了农户的服务接待意识,为其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提供了支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草莓种植管理的技术水平和经营才能,掌握了这项技术后,不少村民实现了再就业,从而促进了村民的增收、致富。四、广泛宣传,努力创建充分就业村
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采集空岗信息,为城乡劳
动力提供求职登记(转移就业登记)、职业介绍等服务。努力
拓展了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通过开展“充分就业村”创建工作,使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步形成合力,提高了自身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确保了创建活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以上是我们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良好的成效基础上,我们准备继续做好的就业服务工作,措施如下:(一)大力开展空岗调查,围绕村“三大服务”作为村就业模式,积极推荐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宣传工作,帮助更多失业人员掌握技能,实现就业。
(三)利用村里现有资源,挖掘更多的就业资源,带动更多的就业困难者就业。
(四)积极帮助村民转换就业观念,鼓励有能力的村民走创业之路,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东营村村民委员会201*年10月18日
扩展阅读:201*年九华镇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工作汇报
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工作汇报
如皋市九华镇人民政府(201*年12月25日)
我们九华镇地处如皋的南大门,交通便利,拥有1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502个村民小组。14个行政村中有农村人口43186人,农村劳动力23298个,其中有99户贫困农户,112个贫困劳动力,296个新成长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201*年,我镇根据南通市农协办和劳动保障局《关于转发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村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通劳协办[201*]4号文)的要求,积极部署和落实创建工作,我们经过充分的准备取得显著成效,并代表如皋申报“省级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经江苏省劳动厅领导来我镇逐项评估,验收合格,如皋市独此一家。201*年,我镇根据如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皋人保就[201*]13号文件要求,在201*年创建成功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精心部署和落实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4个行政村出现在南通市“充分就业村”公布的名单中。有就业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18058人,占全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77.51%,达到了“充分就业镇”的要求;贫困户家庭中有劳动能力、转移就业愿望的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人数达到89人次,实现转移就业89人;有劳动能力、转移
第1页共15页
就业愿望的当年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231人,转移就业231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重点和目标
我镇党委政府领导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在201*年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以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为主,并借鉴201*年创建工作经验,建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班子,镇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明确专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同时明确,以镇和所属行政村为创建对象,以促进本镇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对农村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等就业困难对象为创建援助重点,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在201*年力争创建省级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复评验收通过。全镇在丝渔等14个村创建南通市级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村,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创建标准,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工作计划,扎实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村”创建工作。
(二)强化劳动保障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平台作用。一是完善工作制度。201*年,我们对我镇201*年创建以来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进一步梳理了各项工作职责,在已有的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就业服务工作服务承诺制》、《跟踪走访制度》、《就业工作目标
第2页共15页
管理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工作制度,明确了管理服务事项及内容,规范服务标准。二是加强劳动保障村级平台建设。201*年6月8日我镇在郑甸社区率先建立劳动保障村级服务站。201*年,我们聘请各村(社区)的会计担任服务站站长,选聘的10个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全部到位,同时聘请了9个大学生村官为兼职协理员,保证了19个村(社区)都有劳动保障协理员。根据村级平台标准化建设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完善了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了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专兼协理员队伍,并对村级专职协理员实行例会制度,按月组织业务学习和工作交流活动,同时定期举办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推动农村就业创业工作指导与管理,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零距离”服务百姓群众。三是加快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我镇把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信息的微机化管理作为20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1*年我镇就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对全镇6万多农村人口进行了调查、登记造册,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归类,建立了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信息库,为劳动力就业进市场和培训做好基础准备工作。201*年我镇又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农村人力资源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以及培训愿望以及用人单位缺岗信息等基本情况,做好了信息采集、梳理分类、数据录入、分析报告等工作。同时,由村级专职
第3页共15页
协管员将用工信息与求职愿望进行对接,送信息上门,送岗位到人,进行一对一服务。
(三)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近年来我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且不说传统纺织服装业的密集型用工,单说机械制造业的用工,也能看出经济大发展带来的用工大需求。星球石墨是我镇最大的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年销售已经超过了35000万元,用工量达到260多人。一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对全镇的毕业生和失地农民以及在外打工人员等剩余劳动力进行了认真调查后,按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特长和求职意向分类登记造册,建立镇劳动力资源储备库,为有计划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依据,通过组织本镇企业举办春秋两次招聘会的形式和进村入户宣传等方法,鼓励和吸引剩余劳动力回乡务工创业,并通过实用技术和各种技能培训来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201*年,我镇企业用工15000多人,本地劳动力就占了80%。在此基础上,我镇结合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服务业发展等工作,努力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培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充分运用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多角度、全方位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年,我镇作为全市唯一的镇,受到省政府授予的“省级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荣誉称号。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市场引导就业、
第4页共15页
以平台服务就业、以政策扶持就业,一系列的促进就业举措,确保了劳动者充分就业。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技能。201*年,我镇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要求,重点围绕劳动密集化程度高、劳务容量大的加工业、服务业开展技能培训,并同时进行引导性和示范性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素质和技能。一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使培训与就业岗位需要紧密联系。二是进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农村劳动力了解就业、经商、投资创业及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其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进行安全常识和城市生活常识、公民道德规范培训。主要是安全生产、公共交通规则等常识,增强农村劳动力预防、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教育外出就业、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先期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
第5页共15页
务所和村协理员负责收集培训信息,按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组织参训人员,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本地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中,201*年,我们充分利用如皋市工考办、技工学校及我镇现有的成人教育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服务所培训中心等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将培训重心下移到村居和企业,做到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训内容贴近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市场,适合农民;贴近企业、服务就业。并将培训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适用性强、就业前景广和能够直接为本地工业经济服务的实用技能型培训上。对达到规定课时要求,通过市工考办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岗位绿色“通道”,并全部推荐到辖区内企业就业。201*年我镇以润创等服装生产企业为基地,培训缝纫工合格并领取职业资格证书786人;在鼎杰钢业培训一线工人,58人取得电焊等高级工资格证书;园林绿化公司招聘并培训高级工10人、中级工21人。
(五)开展农村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行动
201*年,我镇在组织开展第二次农村人力资源调查时,从14个创建南通市级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村中,先后排查出99户农村贫困农户,112个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296
第6页共15页
人。我们把这部分人作为此次创建工作的重点,主动进行帮扶。一是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本镇现有的有线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村”工作的重要意义,学习兄弟镇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营造全镇上下关心贫困农户、支持贫困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积极开展“131”就业服务。对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免费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有效就业信息和一次职业培训,并确保实现就业。我们多次请市劳动就业管理处领导、工作人员前来进行集中职业指导,向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形式,向他们全面介绍国家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政策,和他们一块分析所学技能的应用岗位,帮助贫困劳动力树立走向市场竞争就业的信心。三是进行跟踪服务。我们把贫困劳动力视为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进行跟踪服务。特别是对其中就业愿望强烈的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一方面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一方面主动联系一些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使职业培训和就业紧密的联系起来,促进这部分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的尽快就业。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201*年,我镇作为全市唯一的镇,虽然受到省政府授予的“省级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荣誉称号。但对照上级要求和条件,我镇还存在不少差距,其主要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第7页共15页
以下几点:
(一)创建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从我镇创建工作来看,虽然过去几年我们不断强化劳动保障机构基础工作,建立了一些基础台帐,尤其在本次人力资源调查过程中,在数据录入阶段,发现以往录入的数据所属村(社区)存在偏差,张冠李戴,筛查出的误差信息由南通进行了数据调整,降低了工作效率,好多基础信息凭手工记载,增加了再次出错的可能性。另外有的家庭成员或者家庭整户在人力资源系统中找不到任何信息。在做人员新增操作时,不能成功添加人员。经多次与上级沟通,对系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新增、减少、维护、变更人员等操作做出具体讲解或说明,顺利解决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2、在入户调查时与广大群众进行了面对面接触,但很多群众对于社会保险有了大概了解,但对劳动就业理解却有偏差,对相关政策了解更少,对于我们的调查工作有防备心理,有的信息不能如实反映告知,说明我们的服务工作和宣传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强相关信息宣传、培训,但要完全达到上级要求的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确实有不少的难度,有待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和采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完善。
(二)创建工作缺少资金支持。
创建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8页共15页
需要专门的人去调查研究、去抓工作。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十分繁重,还要完成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其他工作,难以全身心做好创建工作。加之镇财力紧张,有限的资金仅能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人员经费,难以保障创建工作需要。
(三)农村劳动力村级转移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建设步伐亟待加快。
尽管我镇劳动就业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镇镇通”和计算机管理逐步加强,但村(组)工作平台建设相当薄弱,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还有盲区,还不能完全实现家喻户晓和与农户“零距离”服务。
(四)就业服务信息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比如,我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和市劳动保障部门公益性职介机构、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千方百计向外争取到不少劳务用工信息,其工资收入、工种岗位等都不错,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对就业信息的接受性差,再加之对报酬待遇、工作条件过于挑剔,致使大量的用工岗位没有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本镇招工不足,不得以向兄弟乡镇和外县(市)进行招聘。
(五)思想陈旧、观念的落后是开展农民培训的主要障碍。
第9页共15页
但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不少农村劳动者仍不同程度存在着依赖政府的思想,缺乏市场竞争就业意识,对参加培训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热情不高,视培训为政府行为,不是主动“我要学”而认为是“要我学”,自觉主动参加培训的人数仍然不够多。还有一部分外出务工的打工族,更有一种“小富即安”思想,他们对于年初外出打工年末积点盈余回家过年的循环非常满足,认为打工比较现成实际,不愿意参加培训。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技能水平、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201*年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建议(一)201*年工作思路、工作举措。
我们继承和发扬201*年好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针对201*年度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并将社会保障平台“一站式”服务更深度延伸,加强村级平台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加大就业政策、社会保险等惠民政策向基层倾斜,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为促进我市劳动保障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及时做好人力资源数据库的更新跟踪服务与信息更替工作。要在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微机化管理,建立农村
第10页共15页
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利用“镇镇通”、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等平台,建立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网,对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数据库中的材料真实、准确。
2、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阵地,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创新培训方式,突出实用性、实效性、职业性和技能性;高度重视劳动力技能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专兼结合,努力提高培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大订单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合格率和转移就业率。
3、做好被征地农民的人保服务工作。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人保服务,定期组织被征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增强其就业能力,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
4、大力发挥镇人保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中的主导作用。为切实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为劳动者和企业搭建一个人力资源供需结合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定期举办好镇级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通过政策宣传、就业引导、培训学习等方式,着重提高我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外来劳动力引进、在外劳动力回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
第11页共15页
5、大力加强公共劳务中介服务。在镇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融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劳务输出全程服务机制,及时将就业服务信息转化为现实的就业岗位和农民致富成效,在市场竞争中塑造九华劳务输出(输入)品牌。
6、指导农民自主创业。我镇党委、政府已经向劳动保障服务所及有关部门提出了扶持农民创业的政策意见。我们将通过培植农民自主创业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业氛围。逐步建立起农民创业的统计、培训、指导体系。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指导,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创业农民解决融资、注册、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帮助农民掘得创业的“第一桶金”。同时,通过引导和扶持,争取每年在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实现由打工者返乡向创业者转变。
7、搞好劳务输出户承包地流转。我们将切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经营权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方式流转的权益,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8、继续开展维权和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对本地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贫困农户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的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在劳动力输出率比较高的行政村,发动全镇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助耕队”、“助收队”等,帮助劳动力在外
第12页共15页
的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长期稳定开展。
(二)合理建议及对策:1、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促使村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小农业”观念的束缚,做到依靠土地,但不依附土地,发挥自身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多业并举,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强示范引导,镇、村两级要选择并支持一批代表性强的“能人”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兴办二、三产业,塑造创业成功典型。在他们的示范、辐射下,使广大农民动起来、干起来,促使农村致富能手遍地开花。通过市场引导、典型示范使农村广大劳动力逐步降低对土地的依赖性,合理流动、科学配置,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2、科学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服从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组织的搜集传播人力资源信息、推广本地技术,引进外来优质资源,从方方面面指导农民自我开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地区实际有计划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推进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一方面,充分利用基层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政策宣传,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为农村农民解决后顾之忧,让其专心投身新农村建设,更有利于加
第13页共15页
快农民劳务输出,就地转移步伐;另一方面,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引才引智工程”,引导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让更多的本地农村人力资源在家门口都能实现转移就业,为农村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各级党委、政府要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农村“引凤筑巢”,引进人才和科技,为农村人力资源转型注入新鲜血液。加大农民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从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让其安心创大业,创好业,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大行政大投入,平台建设真正到位到岗。
通过几次调查,与广大老百姓进行了面对面接触,老百姓对于社会保障也就是社会保险还有个大概了解,而对于劳动就业直截了当理解成打工,对于相关政策更是不甚了解,对于我们调查就业单位,联系电话、月收入等就业数据,很多老百姓都有防备心理,不肯如实相告。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大政府要有大手笔,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加大就业政策、社会保险等惠民政策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大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经费投入。目前一村一名村级劳动保障专职协理员已全部到位,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也已同步配全,将“一站式”服务延伸到村级平台,加强村级平台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不应该简单的、蜻蜓点水式会议培训,要系统性全面性加大基层专
第14页共15页
职协管员和村社区干部的业务培训,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应该像社会管理创新村级综治服务中心那样大动作大手笔在村级层面建立一块阵地,应该考虑专职和素质并举,专人负责和专项经费并存,将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真正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发挥各级党委政府所期望的功效。
4、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抓好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变“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总体文化素质。加大财政投入,大规模开展农村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各种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各类职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积极探索到农村一线开展培训工作,让农民足不出户接受文化科技知识,职业技能、创业、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素质,让农民的择业观念和技能素质与转移成功的速度与层次成正比。
5、及早谋划,认真对待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充分发挥人保部门在退休人员及年老人员的管理服务中的作用,加快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建设;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与引导,构建一个和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年老人员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第15页共15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兴寿镇东营村201*年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兴寿镇东营村201*年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兴寿镇东营村201*年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5633.html
- 上一篇:乡镇充分就业工作总结
- 下一篇:晋江村创建充分转移就业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