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岳麓版九下历史第14课

时间:2019-05-28 13:19:25 网站:公文素材库

岳麓版九下历史第14课

年级学科初三政史课题第14课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备课人姜若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正确理解以印度为代表的大部分亚洲国家在战后初期获得独立的原因。认识东亚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认识和总结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广大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结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要正确认识到,亚非拉各国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此也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难点:印巴分治。一课时重难点课时时间201*-12-26导入:我们已经学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今天,个性空间我们来学习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由此导入。讲授新课:(一)、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简要介绍本课的导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走上独立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以及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组织学生讨论。如:(1)结合尼赫鲁庆祝印度独立的讲话,谈谈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运”,谈谈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2)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3)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4)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重点理清印度历史发展的以下线索:(1)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2)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3)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并发起不结盟运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4)印巴之争的历史根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曾在南亚次大陆共同生活了十几个世纪,他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使这一地区分裂并由此开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冲突。(5)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的新加坡和韩国,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然后教师强调:中国、朝鲜、越南等国革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加坡和韩国的工业化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1、你对目前新加坡和韩国的印象怎样?南了解市场上有哪些韩国产品?2、目前新加坡和韩国以是工业化国家,教材讲了它们哪些方面的成就?3、新加坡和韩国发展经济的共同原因有哪些?措施有哪些不同之处?对我国有何借鉴作用?(三)、西亚经济的发展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1、你了解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吗?2、海湾周边有哪些国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储藏情况怎样?3、海湾地区国家在独立后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四)、中国经济的腾飞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1、中国内地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在哪个时期,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中国内地经济起飞是在什么时期?起飞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香港地区经济的繁荣香港何时回到祖国怀抱?香港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会出现和保持经济的繁荣?3、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台湾地区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亚洲“四小龙”是指哪四个国家和地区?本课小结:讨论作结: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地区。你能否结合历史说明这个观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扩展阅读: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下册课内课后答案

文综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课中课后练习答案)

九年级上册:

第八课:文艺复兴

课题一:答:1、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当时的科学、文学、哲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了广泛的影响。2、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对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3、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晚期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课题二:1、风暴袭击;2、暗礁阻航;3、粮食与饮水断绝;4、气候不适应;5、水土不服;6、与当地土著民族发生矛盾与冲突;7、迷失方向;8、疾病威胁。

畅想天地:1、引发“商业革命”使上原来相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亚、非、美洲之间的贸易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2、促进欧、亚、非、美洲之间的文化交流;3、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亚、非、美等洲国家和地区不断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九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题一:答:1、议会斗争;通过议会限制王权;2、革命战争:议会大败王军;3、宫廷政变:“光荣革命”

温故知新:答:1、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2、日本、泰国、丹麦、挪威、瑞典、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等。畅想天地:答:第一种观点:同意:理由:因为农村的贵族大量圈地养羊,赶走原土地上的农民,使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第二种观点:不同意:因为圈地运动推动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为英国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第十一课:

课题一:从进步性来看,《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保障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从其局限性来看,《人权宣言》在宣布“人人平等”的同时有宣布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是从根本上把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人权”完全变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权,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权利。

课题二:1、法国始终处于英、俄等反法同盟国家的威胁之下;2、对广大占领区的侵略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3、连年征战使得人民产生了厌战情绪;4、远征俄国的惨败和滑铁卢的溃败使得帝国最终土崩瓦解。温故知新:看法:《人权宣言》规定的人权和法治,否定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确立了改造封建社会和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则。但《人权宣言》在宣布“人人平等”的同时有宣布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是从根本上把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人权”完全变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权,维护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权利,实际上是以财产的不平等取代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畅想天地:答:进步性主要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扩大革命的影响方面答;局限性主要从对外战争的侵略性方面作答。第十二课:

课题一: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

课题二:机器代替手工,代替了劳动者繁重的体力支出;工厂代替作坊,使生产的大规模扩大;分工更细,使机器零部件生产标准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

温故知新:1、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2、英国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拥有大量雇佣劳动力、资金、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在广大市场的刺激下,进行工业革命而使机器织布。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经外商的刺激,在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

畅想天地:1、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财富大大增加。2、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3、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如火车、轮船、城市化进程加快等。第十三课:

畅想天地:马克思的这段话反映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对宗主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残酷的殖民掠夺,西方国家获得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备的三要素:资金、市场、和原料。第十四课:

课题一:1、为争取民族独立挺身而出的斗争精神;2、与玻瓦尔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3、为迷恋权位名利,急流勇退的无私奉献精神。

课题二:1、根本原因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损害了印度的民族的权益,给印度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英国直接统治印度,剥夺了封建王公的统治权利,兼并土地政策损害了封建王公的经济利益,英国的殖民掠夺和经济侵略,使大批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他们无法生存。英国对印度土兵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直接激起了土兵的武装反抗。2、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优秀的民族传统,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表现了印度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精神。温故知新:答: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女英雄是章西女王拉克西米芭伊。19世纪冲击英国殖民统治的还有伊朗巴布教徒的反英大起义,阿富汉的反英起义和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反抗英法等的斗争。

畅想天地:答:1、战争的正义性;2、有利的国际条件;3、有一批为独立战争献身的杰出领导人;4、革命措施正确;5、团结协作,相互支持;6、参加独立战争的将士英勇奋斗、吃苦耐劳、百折不加回的斗争精神。第十六课:

第1页共8页课题一:答: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工业革命。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在与英国在争夺巴尔干的克里木战争中失败,进一步爆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农奴不断进行反抗斗争。在这种情况下,沙皇政府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实行改革,“自上而下”地废出农奴制,过渡危机;二是继续顽固地维护农奴制,这必将导致农民“自下而上”的反抗,推翻沙皇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决定“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废出农奴制,解放农奴。课题二:“忠君”“爱国”,客观上增强了日本的民族凝聚力,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忠君”即绝对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天皇,要求军人把天皇当做超人的“神”来崇拜,这就使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打着“忠君”“爱国”的招牌,不断对外侵略和扩张,给亚洲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给日本人民留下了战争的创伤。

温故知新: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动力。由于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使它在对外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商人、高利贷者、工场主、新兴地主经济实力增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政治上无权地位;同时,欧美国家纷纷侵入日本,使幕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倒幕派开展武装倒幕运动,关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畅想天地:答:1、一个国家、一人民族,只有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汉唐时期开放的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成为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到19世纪中期,闭关锁国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日本转而向西方学习,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开放则兴,封闭则衰。第十七课:

课题一:答: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维护统一,废出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从而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大量的劳动力及自由劳动力及丰富的原料,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畅想天地:答:相同点:1、时间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2、内容相同:都废除了奴隶制度;3、影响相同: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民展,但也有局限性。不同点:方式不同:美国无条件废出除奴隶制;俄国废出农奴制有条件,以赎土地方式解农奴,对农民进行掠夺。

温故知新:答: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美国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61---1865年南北战争中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最大的内部障碍,而且为经济飞跃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美国还积极利用工业革命成果。这一切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腾飞。第十八课:

课题一:答:1、中国正处在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朝代。2、真正意义下的传播开始于新文化运动的中期,即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

课题二:答:这是因为人们怀念巴黎公社,敬仰巴黎公社英雄们所进行的事业。

温故知新:答: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去理解:1、饱含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热情;2、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3、表明无产阶级革命不仅将解放无产阶级自身,而且要根本地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4、资本主义由于自身固有的矛盾决定他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但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畅想天地:答:1、只要符合将个人价值与人类共同利益、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相结合的职业或专业方向皆可,如共产主义理论工作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社区工作者、保卫和平的战士、教师、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工人、农民等。2、一要从小立志;二要学有所长;三要勇于实践;四要勤奋努力;五要敢于创新;六要建功立业;七要造福社会等。第十九课:

课题一: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导致发电机和一系列电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等。

课题二:意思是,特别有创造能力、有成就的人,除具有一定的聪明才智外,更主要依靠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我们要学习爱迪生这种热爱科学、执着追求、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畅想天地:答:1、立志服务社会;2、热爱科学研究;3、具有丰富知识;4、吸取前人成就;5、潜心科学实验;6、善于观察和想象;7、敢于创新思维等。第二十课:

课题一:答:载重汽车、远洋海轮、航空母舰、挖掘机、越野汽车、推土机、重型坦克等。

温故知新:答:第一问: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的交通工具有火车、蒸汽轮船、汽车、飞机、摩托车等。第二问:20世纪初为中国交通输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铁路路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制造大师、飞行家冯如,设计制造飞机,参加国际空比赛,曾获第一名。第三问:新交通工具的使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表现:一是带动和促进了以交通运输为中心产业的发展,如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的制造业等:二是加速了物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三是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民展,有力地推动

第2页共8页了工业生产的发展。畅想天地:答: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结合起来了,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十二课:

课题一:答:1、是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德经济迅速发展主要依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带动了新产业;英法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主要是资本外流,没有及时更新技术设备。2、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必须有资本、资源和;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4、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民展。例如,美国和德国的垄断组织都高度集中,发展迅速。课题二:答: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使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加剧。2、直接原因是欧洲两面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他们疯狂扩大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使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畅想天地:答:说明列强之间既争斗又勾结,这一切都是以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

温故知新:答:第一问:强烈渴望战争是为了通过战争夺取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第二问:必须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阴谋,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自己动手:答:三国同盟的成员是:德、奥、意,德国处于核心地位。三国协约的成员国是:英、法、俄,英国处于核心地位。从地理位置上看,协约国在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一旦战争爆发,协约国可从东、西、南三面对同盟国发动进攻,同盟国将面临东西两面线作战的不利处境。第二十三课:

课题二:答:1、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外交地位。2、美国参战带动了一批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作战,大大增加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

温故知新:答:小毛奇的依据是此战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此后将陷入一场持久的阵地战,这对于处于被协约国东西夹击两面作战中的德国来说极为不利,德国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第二十四课:

课题一:答: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战争、思想艺术、医疗卫生、教育体育、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举例说明。

课题二:答:这句话直接反映了启蒙思想家“言论自由”的观点,也可以答反映了“天赋人权”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等。

畅想天地:答:有:伏尔太、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他拉共同主张有:天赋人权观;反封建社会专制和天主教会等。

温故知新:答:积极作用:如原子能发电、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和育种等。消极作用: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给人类生存和民展带来巨大威胁。

九年级下册:

第一课:

课题中: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答:1、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符合俄国革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广大革命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国革命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想一想,我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鼓舞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在中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总之,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

课后题:2、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有何异同?异:背景不同: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俄国的革命是由战争引起的,中国的革命与世界大战没有关系;革命道路不同:俄国革命走从城市发展到乡村的道路,中国革命是走农包围城市的道路;革命发展过程不同:俄国革命明显有两个阶段: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革命这两个阶段几乎是同时进行并完成的。同:革命的方式都是武装斗争,革命的领导者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两国革命的胜利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二课:

课题中:1、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答:新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它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激活了流通领域,因而能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苏联为什么出现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有什么危害?答:从历史上看,沙俄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没有民主传统,个人崇拜是历史皇权至上的产物。从现实情况看,小农经济占优势,经济文化落后是个人崇拜的土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党的最高领导权过分集中,是个人崇拜的直接原因。从个人因素看,斯大林把功劳归于自己,加上权力欲很强,容易接受对他的个人崇拜。危害:个人崇拜使领袖脱离群众,凌驾于党和国

第3页共8页家之上,民主法制被破坏;个人权力高度集中,形成个人独裁,违背了集体领导原则,容易引发政变和内乱。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导致历史的倒退。

课后题:2、想一想,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答: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能把全国的物力、人力和财力集中于工业化建设。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全力保障了重工发展所需的资源、原料和劳动力。3、广大劳动者的忘我劳动。

3、有人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不同意。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第三课:

课题中:1、想一想,《九国公约》对哪个国家最有利?答:美国。因为《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再次确认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维护了美国在华利益。

课后题:1、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有关中国的问题条约后,你有何感想?答:弱国无外交,北洋政府腐败无能,无国际地位,等等。第四课:

课题中:1、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一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了过剩产品不可能无偿分配给劳动人民;二是产品的过剩也只是相对的,不可能东路全体劳动者的需求;三是资本主义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的同时,尽力压低工人的工资,使得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

2、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答:美国政府通过这些限制生产和破坏产品的极端措施,解决农产品不可控制的局面,对农业的复苏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得利最大的是大农场主和大种植园主。但是,这种削减和破坏生产力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批语。当千百万人忍饥挨饿时,美国政府却采取毁灭粮食和牲畜的办法来保证利润,这恰恰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体现。

课后题:2、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1、新的理论和政策。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但在各资本主义大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生产部门必须密切配合。自由主义只能导致无序的、盲目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经济事务,把经济纳入有序的轨道中,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2、新的特点:即昼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用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把美国的私人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制度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3、1935-1942年,美国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论座新桥梁、285年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公园、游戏场、水库等19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

①材料说的是罗斯福新政的什么措施?它起了什么积极作用?答:兴建公共工程一。增加旅游事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从而稳定社会秩序。

②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农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维护和增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但他没有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五课:

课题中:1、有人说,没有希特勒,德国就还会出现法西斯专政。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答:不同意这种说法。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寻求出路,妄图通过建立强权政府来巩固其统治。这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并非受某个人的出现所左右,所以没有希特勒,德国当时也会出现法西斯专政。

2、说一说,法西斯统治为什么受到遣责?答:法西斯对内衽恐怖统治如德国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人数多达六七万;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严密控制思想和文化教育,对宣传舆论界实行专制。对外实行扩军备战如:国民军事化,急剧增加军费开支;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悍然进军莱茵非军事区;疯狂扩军备战,成为欧洲战争生涯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后题: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进行了哪些侵略中国的活动?答:①19世纪70年代,日本曾侵略台湾。②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③19世纪末,把福建占为势力范围。④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⑤1904-1905发动日俄战争,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⑥1915年与袁世凯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⑧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⑨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为克服严惩的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采取了不同对策,走上不同的道路,这是为什么?答:在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得以恢复,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制度,防止了法西斯专政在美国的建立。在德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寄希望于建立强权政

第4页共8页府对内稳定统治,对外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重新分割世界。纳粹党头子医务工作者1933年上台,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统治。

3、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途径有什么不同?答:要德国,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了各阶层的广泛支持,从而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在日本,为摆脱严惩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好战分子迅速抬头。通过对外发动战争,使军部势力更强大。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军部控制了新上台的内阁,建立起军部法西斯专政。第六课:

课题中:1、英、法等国为什么要对德国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答:①为了避免同法西斯国家直接作战,竭力保全自己和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②企图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课后题:1、列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答:①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②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③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①德、意、日法西斯官军队在战争初期牌优势,且蓄谋已久。②法西斯国家在进攻时往往倾注全力,且善于伪装,惯于搞突袭。③大战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苏联为了自身安全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些都阻碍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④一些被侵略国家组织抵抗不力,战略战术落后。⑤苏联等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没有保持高度的警惕,战前准备不充分,对德军进攻的时间、规模和重点估计不足。第七课:

课题中:1、知道了雅尔塔会议的有关情况,你有哪些感想?答:①雅尔塔会议通过战后处置德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组建联合国决定,有利于协调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统一行动,对于尽快击败德、日法西斯和构建战后世界格局,起了积极作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②会议背着中国,签订了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雅尔塔秘密协定》,是对中国主权的肆意践踏,是赤裸裸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具体表现。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次会议的决定。2、对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原子弹一事,你有何看法?答:①在日本法西斯负隅顽抗的情况下,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摧垮了日本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成为迫使其尽快投降的重要因素。②投掷具有杀伤性的核武器,给日本人民带来了重大空难,无辜平民伤亡惨重,两座城市夷为平地。③世界人民应团结起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在任何情况下,负责任的国家政府都不能使用核武器或以核武器相威胁。④多行不义必自毙。侵略者往往以害人开始,以害已结束。

课后题: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答:①战争本身的正义性。②世界人民强烈反对和坚决斗争。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联合行动、英勇抗战和密切配合国。④侵略不得人心。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答:①正义必将战胜邪恶。②法西斯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尽管它可以猖獗一时,得难逃灭亡的命运国。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多行不义必自毙。第九课:

课题中:1、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对它的国际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答:①美国经济衰退,动摇了它要世界的经济救世主地位。②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处于守势。③美国被迫调整对外战略,结束侵越战争,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2、克林顿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请说说理由。答:克林顿的四项措施中,第一项是基础性的,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项措施是主导性的,是美国90年代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第三、四项措施是直接性的,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扩张和市场的开拓。

课后题:1、20世纪70年代,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答: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衰退,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动摇,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2、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答:特点是复苏和繁荣,经济持续发展,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启示:一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带动经济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三是充分扩展市场,发挥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第十课:

课题中:1、在西欧经济恢复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由此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最重要的条件是: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这是因为,工业基础雄厚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劳动者技术素质高经济恢复的决定性条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靠劳动者的劳动才能转化成经济实力,正是这样,战后西欧各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推动经济发展。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是劳动者的技术素质,所以,科教兴国是许多国家的基本要策。2、《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答:《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各国的效力。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后题:1、20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了哪几次大规模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保全欧洲走向联合早报的因素有哪些?答:20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的大规模战争主要是两次世界大战。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三个:

第5页共8页一是战争后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是西欧国家为了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需要加强联合。三最根本原因是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联系与合作。

2、1979年,欧洲共同体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首次超过美国,对欧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70年代以来,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同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发生了激烈竞争,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同时,在政治上,西欧国家逐渐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这就造成了美车、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第十一课:

课题中:1、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空前严惩的空难。但日本也遭到了严惩破坏,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答:①日本军国主义是侵略战争的根源,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不仅是被日本侵略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也是日本人民的责任。②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必须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的图谋。

2、谈谈对日本企业中员工“终身雇佣制”的看法。支持观点: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稳定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团队精神等。支否定观点:不利于员工的双向选择,不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而易养成依赖企业的铁饭碗思想国。

课后题:1、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答: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①民主改革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②美国对日本人的扶植和援助。③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④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⑤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⑥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工。⑦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借鉴:一是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二是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三是推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四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强军事力量,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答:一是认清军国主义就是侵略,就是战争。二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空前严惩的空难。三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是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共同责任。第十二课:

课题中:1、怎样看待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答:①赫鲁晓夫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使苏联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出现新气象,人民群众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对以后苏联的内外政策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②赫鲁晓夫批判个人主义是以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为基础的,对斯大林评价到不公正,缺乏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引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动荡。同时,在他执政晚期,也犯了个人崇拜的错误,重蹈了斯大林晚年的覆辙,使自己政策方针偏离了改革的目标,造成消极的影响。

2、你怎样看待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的是认为在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应该说,从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等方面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一理论意味着苏联放弃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面对西文国家的“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就成了麻痹自己警惕性、束缚自己手脚的羁绊,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课后题:1、东欧和中国的改革有何相似之处?答:政治上,都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法制建设;经济上,扩大企业自主权,注意调动人民积极性,大力扶持农业和轻工业发展。

2、苏联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进行改革,结局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①改革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文“和平演变”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第十三课:

课题中:1、有人说:东欧剧变,完全是西文“和平演变”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理由。答:不正确。东欧剧变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东欧各国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受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等等。

课后题:1、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

2、谈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答:首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西方“和平演变”压力更大,能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最严重的考验。其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中国可以人中吸取教训并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国策,更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国。

3、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答: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第十四课:

课题中:1、结合当前的印、巴关系,谈谈你对《蒙巴顿方案》的看法。答:①当今印、巴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紧张是因此方案而引起。②两国关系否认是紧张还是缓和,两国之间都存在宗教、民族矛盾,特别是在克什米尔归属的领土争端等诸多国家黎明前方面存在深刻冲突。③印度、巴基斯坦本为一个国家,共同继承古印度文明,只是由于英国殖民者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特别是《蒙巴顿方案》才导致南亚次大陆的分裂和印、巴两国长期对抗的

第6页共8页局面。④要认识新老殖民主义是第三世界地区长期动荡和难以发展的根源。

2、韩国发展经济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有什么好处?答:先工业化,有利于积累资金和技术;优先发展出口工业,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和赚取外汇;重点支持大型企业,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和提高民族工业国际效力;优先发展首都圈和东海岸可以利用基础较好、接近国际市场的芡优势等。同时还可以、集中力量发展一些待业、部门、企事业和地区,形成流动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在发展中求平衡。

课后题:1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答:①抓住机遇,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②从国情出发,制定和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③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④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2、有人认为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①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从科技革命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是在环太平洋地区进行。从经济发展来看,处于太平洋周边的美国、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亚洲“四小龙”发展迅速,中国强劲崛起,亚太经合组织展露身手。从政治格局来看,处于太平洋地区的美、中、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②东亚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第十五课:

课题中:1、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有哪些?答:①收回运河的斗争正义性。②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支持埃及政府收回运河的斗争。③纳赛尔为首的埃及政府为收复运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课后题:1、“二战”后拉美经济出现强劲发展,其原因有哪些?了解一下,现在拉美经济情况怎样?答:“二战”后拉美经济出现强劲发展,其原因有,一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二是各国政府追求自主,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三是普遍采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后又发展外向型经济。四是大力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2、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答:①非洲民族意识普遍觉醒。②英法等西方国家在“二战”中遭到严惩打击和削弱。③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对老牌殖民地国起了牵制作用。④美国与老牌殖民地国有矛盾,希望取而代之。⑤亚洲和非洲殖民独立运动的胜利,起了鼓舞作用。第十六课:

课题中:1、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答:阿以矛盾由来已久。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基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犹太人表示接受分治决议,并积极备战,决心以武力保障国家权利。巴基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则纷纷表示反对分治中。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成立以色列国,以色列实行以扩张求安全的战略,同阿拉伯国家形成严重的对立。就在建国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2、为什么海湾地区一再发生战争?答:海湾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从各自利益出发,在此进行长期的角逐。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的地区霸权主义行为对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大国霸权主义计划的挑战。美国为了它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需要,利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1991年,美国组成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打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201*年美国以销毁大规模武器为由,再次发动对伊战争。

课后题:2、巴以和谈为什么屡屡陷入僵局?谈谈你对巴以和谈前景看法。答:原因:①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巴基斯坦地区的矛盾复杂化。②以色列政局变幻无常,政治派别众多,③巴基斯坦内部存在不同意见和主张。④以色列周过国家对以色列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⑤大国的干涉。前景看法:①有利因素: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②不利因素:冷战结束后,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实现独霸世界的目的,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十七课:

课题中:1、杜鲁门国会关咨文中所说的“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答:“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内的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

课后题:1、你认为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对美苏争霸产生了什么影响?答:1970年前后正值美国内外交困,战略对手苏联的核力量迅速上升并超过美国,美国难以招架,合作伙伴欧洲和日本经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美元地位岌岌可危,在越南战场上被越中人民联手打败,国力严重削弱,危机四伏的形势使美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实力有限,开始考虑与中国建立战略联系以制衡苏联。陷于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大损元气、内外交困的美国,此时在进行后被称为“尼克松主义”的战略调整。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就是实行战略收缩,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以确保欧洲战略重点,实现包括改善对华关系在内的“均势外交”,使美国在与苏联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着美苏两国争霸中的势力对比,有得于第二阶段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美国扭转形势。第十八课:

课题中:1、就科索沃战争中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谈谈你的感受。答;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是中国的一种严重挑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又一次大暴露。我们作为中国人民,要不忘国耻,并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努力建设祖国,增强国家的实力,增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能力。

2、想一想,当今世界应怎样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答: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理应发挥它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联合国要发挥其作用,首先是要严格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主持正义,反对霸权

第7页共8页主义,和强权政治。二是要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缓和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三是要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另外还要在诸多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方面组织国际协作等。

课后题:2、为了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取得有利地位,你认为中国应作哪些努力?答: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回忆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壮大实力,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坚决维护国内稳定,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第十九课:

课题中:1、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偏偏远区域性集团还有哪些吗?答;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七国首脑会议、七十七国集团、非洲统一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答: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全球一体化不仅跨国,而且跨领域,力图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而区域集团强调的是地区、集团内部的协调和利益。两者之间暂时存在矛盾。但作为经济合理化的两种形式,其根本方向是一致的。

课后题:1、世界贸易组织是哪年成立的?中国是哪年加入这一组织的?你认为中国“入世”有何意义?答:1995年成立。201*年加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有利于与贸易伙伴磋商和解决贸易争端,改善和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也能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发展。第二十课:

课题中:1、想一想,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在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前列?答:航天、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第二十一课:课题中:1、《钢铁是怎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你读了这段话之后有什么感想?答;这段话包括两层含意:①人不能虚度年华,不能碌碌无为。②因自己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感到自豪。

第8页共8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岳麓版九下历史第14课》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岳麓版九下历史第14课: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岳麓版九下历史第14课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7888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