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上半年立德司法所帮教安置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8 15:34:14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上半年立德司法所帮教安置工作总结

201*年度上半年立德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立德司法所在上级部门及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安排,结合我镇实际情况,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分工协作、加强齐抓共管等有利措施,积极有效地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建设“和谐谯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安置帮教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组织网络。为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经立德镇党委同意,及时成立了立德镇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各村委会也专门成立了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站,并指定专人负责。同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和调整领导工作小组成员及工作站负责人,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把好“三道关口”,确保安置帮教工作步步推进。

1.把好衔接关。为做好归正人员从“高墙内”到“高墙外”的接待工作,防止其处于失控状态,我所安置帮教工作力把衔接关,重点做到“四个及时”:一是及时造册建档。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和区里的通知,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建立档案;二是及时确定安置帮教责任。帮教人员对帮教对象定措施、定方法、定制度,使帮教对象不失控;三是及时家访。归正人员回家后,村帮教工作站负责人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

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四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定期送法进村,以开展普法讲座、赠送法律读本等形式对帮教对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

2.把好安置关。根据实际情况,我镇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安置措施:一是对有家庭且具备一定生活条件的人员及时办理落户手续,划分责任田,让他们有地可耕;二是向企业推荐就业。帮教组织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及企业的沟通联系,向企业推荐有一技之长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三是对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或自谋职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教组织积极给予协助解决;四是对个别回家后无依无靠、无生活条件的人员,安置帮教组织将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解决为其临时生活费、必要的建房资金等问题。

3.把好帮教关。归正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关怀,我镇帮教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帮教氛围。首先是结对帮教,即一名帮教干部对一名回归人员进行帮教;其次是重点帮教,积极向回归人员宣讲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谈心活动,特别是做好重点回归人员帮教工作,减少他们对社会的抵触情绪;再次是亲情帮教,在帮教过程坚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说服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取信他们,鼓励他们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三、强化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

归正人员的心态一般都存在一定缺陷,容易与社会产生抵触情绪,对自己生活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不能真正融入社会,为杜绝他们思想行为上的重复犯罪现象,我们在加强思想教育、化解消极心态和安置落实工作的基础上,重视对这一部分人员的跟踪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档案规范管理。所有接收对象及时建立安置帮教对象的电子资料库及文字资料库,并做到一人一档,对象情况登记表、日常谈心记录、走访排查记录均列入帮教对象的个人档案,对刑释年满五年、解矫年满三年的,根据跟踪档案管理的记载,符合解除帮教条件的解除帮教,达到了不失控,不漏帮的工作要求。二是落实排查专项管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特殊时期的行动部署,认真开展专项摸底排查统计工作,摸清每个刑释解教人员近年来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将相关情况及时进行登记、汇总。三是突出重点管理。对原属暴力犯罪,现性格粗暴,劣迹较深,思想情绪不稳定,易铤而走险的归正人员以及在服刑期和劳教期间表现较差的归正人员,将其纳入重点管理对象,加强与派出所民警及村两委干部的沟通与协作,对此类对象加强管控力度,摸清底细,预防其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四、存在的问题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一)存在问题

1.刑释解教人员流动面较大,面对面开展帮教工作有一定难度。2.衔接渠道不畅,公安、司法、村归正人员底数难符。3.司法所人员少,帮教经费无着落也严重制约了帮教工作的开

展。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排查监管工作,有效化解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社会稳定。

2.充分利用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及时掌握归正人员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衔接登记、排查、谈话、建档等工作制度,使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严格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动态管理机制。

3.积极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的安置帮教工作新方法,不断拓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渠道,鼓励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逐步推进就业安置市场化、社会化;不断完善联系卡、分类帮教等行之有效的帮教措施。

立德司法所

扩展阅读:高级司法所201*年工作总结(免费)

201*年度司法所

工作总结

XX司法所

201*年度司法所工作总结

----XX司法所

XX司法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狠抓队伍建设、注重职能发挥、强化管理规范、提升硬件设施和争创文明站所为突破口,认真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的各项工作,为XX镇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法律保障。现就201*年司法所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思想政治、扬优良作风,打造过硬的司法队伍司法所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是一个基层窗口单位,担负着千家万户的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责任重大。能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纪律硬的司法行政队伍,直接影响着司法行政工作开展的好坏。我们本着“提升水平、打造品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的思想,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有一颗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红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明确自身职责,发挥自己作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呼声急于一切,人民疾苦先于一切”的服务理念,每名干部都能熟练的使用电脑和专用系统;建立政治学习制度,坚持每月开展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法律培训班、认真学习典型案例,不断的讨论交流,充分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委、政府能保持高度的一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好。每一位干警都能做到依法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形成了一支工作作风扎实、业务能力过硬、实事求是的良好司法干部队伍。

二、立足本职、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

1、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发挥维稳第一防线作用。一是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做好排查社会不安定因素和调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积极预防矛盾纠纷的激化。按照“那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要求,进一步加强标准化调委会创建工作,截止目前共创建基层标准化调委会13个,均能按照要求正常开展工作;二是按照“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求,今年上半年共召开镇村两级调委会及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会3次,全面培训指导各调委会工作规范化运作;三是加强信息反馈、数据统计,坚持每月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全面准确掌握工作动态。今年,共调解各类纠纷起,调解成功起。受理达到100%,调解成功达到99%以上。司法所调解集访案件起,得到妥当处理。三是为基层调解员落实了工资.

2、社区矫正流程规范,作用发挥效果明显。

社区矫正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规范业务、严密监管、强强教育。全镇6名矫正对象按时报到履行登记手续;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的社区矫正网络机制,设立了以司法所成员、派出所干警、村治保主任组成的监管机制,与矫正对象签订了不再犯罪保证书,同其家属亲属签订了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协议书。我们结合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镇社区矫正分类矫正方案套;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及矫正工作,家访、谈话、定期汇报、集中授课等规范运行,切实做到周闻其声,月见其人,全面实施季度考察、考评。同时,针对每位矫正对象成立帮教小组,社会志愿者、监督人、责任人到位,逐人落实监管教育责任,实行一人一档式管理。目前,名矫正对象认罪态度积极,服刑表现端正,生产生活稳定,没有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3、安置帮教扎实有效,真情帮扶妥善安置。

为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效多样的帮教方法,确保安置帮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镇刑满释放人员共人,镇司法所对所有刑满释放人员全部建立了个人档案,指定专人实施帮教,完善年度帮教考核记录。对外出打工的刑满释放人员,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落实帮教。雪河村车北组张文革等刑满释放人员都因家庭面临的各种困难,一度生活举步维艰。司法所通过与民政工作站联系,为他们争取了边缘人群生活补助,累计解决救助资金余元,并为其家庭办了农村低保,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人性化的帮教工作,使解教人员彻底走出低落情绪,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4、多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服务XX社会的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工作,紧紧围绕构建和谐XX的客观需要,以提高全镇广大群众法律意识为中心,广泛动员各级力量,深入开展以法治实践、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全镇普法工作落实的领导、监督、检查工作。一是结合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活动,率先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学法、懂法、用法活动,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全体机关干部分发《公务员法律知识读本》,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形式,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二是多次邀请县知名律师对全镇村组干部、人民调解员针对《土地法》、《计生法》、《婚姻法》、《人民调解法》等农村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在全镇组织刷写各类法制宣传及平安创建标语150余条,各村安装高音广播18套进行宣传,发放各种普法单页万余份;三是结合平安创建工作将全镇固定电话户聘为“XX镇平安创建法制义务监督员”,颁发聘书,发放平安创建、法制宣传文化衫1000余件;为外出打工群众免费提供外出打工法律知识培训,发放《农民工法律知识读本》余册;结合全镇开展安全生产大宣传

大动员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组织全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开展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教育,发放《安全生产法》余册。四是充分利用送法下乡活动的机会,在XX中学、雪河中学开展法制报告会。先后在全镇普法教育余人次,发放《农村常见法律知识读本》余册,《道路安全法》、《治安管理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单行页共计余份。通过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手段,强化宣传效果,全镇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法制氛围,有力提升了司法部门的知晓率、满意度。五是代表泾阳县迎接了咸阳市六五普法中期验收,受到了好评。六是挡驾桥村民主法治村建设达到预期效果。

5、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全力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司法所以平安XX建设为主线,实行重大事件风险评估机制,不断推进“法律六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干群联系,畅通群众纠纷诉求、法律咨询、村情民意反馈渠道。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化、经常化,每月进行一次排查。对有影响稳定的上访案件,组织专人进行处理。今年以来,司法所曾先后受处理了多起重大复杂案件。杨梧村齐羊娃和齐波庄基确权案件、西咸绕城征地问题、同官张村黄涛意外死亡案、梁宋村李媛媛上访案等重大问题,及时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以大局为重,有效的化解了群众问题,为全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多措并举、深化管理,打造司法所整体形象

XX司法所为了服务社会大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断地细化司法所的内部管理,夯实了各项工作基础;二是精心谋划明确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流程,对所内人员实行分工细化,不断完

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了司法所的工作效能。三是强化司法所服务职能,树立司法品牌意识。今年司法所共接待群众来访余次,接待群众人次,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交通赔偿、医疗、土地等各类矛盾纠纷,涉及金额达到八十余万元,其中重大矛盾纠纷共3起,均得到了有效的化解。维护了广大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使司法所真正成为“为政府排忧,为人民解难”。201*年我镇先后被泾阳县委、县政府授予“泾阳县201*年度信访工作四无镇”、“泾阳县平安创建先进集体”的称号,司法所所长被市司法局评为201*年十佳人民调解员。

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基层基础工作不够均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思路还需进一步拓展,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化解还需要不停的探索。各项工作还要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打造出一支在人民群众心中“叫得响、做得硬、信得过”的政法队伍,充分发挥职能,谱写XX镇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

201*年,紧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落实省厅资助政策,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强化政策落实,强化监督管理,强化经费统筹落实,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强化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学生资助工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已经形成了以“奖、助、贷、勤、补、减”和“绿色通道”、“校内贷款”为主要资助形式的八位一体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构建了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感恩励志教育、优秀典型激励为主要保障形式的三位一体、互为依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保障体系,确保了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财教〔201*〕462号)和《安

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年度安徽省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的通知》(皖教秘〔201*〕451号)精神,积极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现将201*年学生资助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健全,运行有效

1、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先后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和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全面领导学生资助和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研究和决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有关学生奖励和资助的重要事项,制定和修改评审办法。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的组织实施、资金管理,向评审领导小组提出评审意见,全面指导全院学生资助工作。各系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学生资助工作。学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资助工作。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系资助工作实施年度考核,检查各系资助工作实际操作及材料归档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学院学生资助常设工作机构,与学生工作处合署办公,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院资助工作的开展。

2、场所固定,保障有力。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有专门办公室,配有专职人员3名,同时在大学生事务中心设有专门工作服务窗口,各系分别安排1名专职辅导员从事学生资助工作。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系资助工作人员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资助中心每年办公经费1万元。

3、完善制度,严格落实。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学院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学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等各项资助性规章制度,今年在学院新实施学分制等情况基础上,对奖学金评选条例等相关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贫困生走访制度、制订《受助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实施办法》等,在原有资助体系中增加特等奖学金、卓越计划奖学金等资助措施。

同时要求各系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各学科和学生特点,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作为对院级各项资助工作的有效延伸。

二、注重宣传,管理规范

1、宣传政策,强化培训。为宣传贯彻国家及省市各项资助政策,制定宣传计划,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等专项活动,在新生录取及入学前后,编印相关宣传材料配合各系召开主题班会宣传,利用学院网站、院报专版、宣传橱窗、咨询电话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资助政策宣传。

2、档案健全、保存完整。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要建立并管理学院学生资助各类统计和汇总报表等材料,各系分别建立并管理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材料和本单位统计、汇总材料,纸质材料和电子档均完备。我院严格资助资金管理,每一笔资助款项均及时、足额发放,无挪用、无实物或服务形式抵顶获扣减行为、无强制消费或抵减学费等行为,没有发生一例冒领错发现象。

我院民生工程月报及各项受助学生数字统计工作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执行,201*年资助月报和其它信息填报完整、及时、准确,无虚报、重报、漏报等行为。

3、科学考评,相互促进。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大学生资助工作,学院开展校内各系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召开专题考核会议,院纪委、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及部分系代表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各系学生资助情况进行了考评,相关院领导和各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参加考核会议。各系系对照《学生资助工作考核表》的要求对本系的学生资助工作进行汇报,整个考核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年度学院学生工作考核中。考评会议有效的加强了各系学生资助工作的交流与促进,促进了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科学认定,动态管理

贫困生认定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按照《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及《贫困生档案建档及管理办法》,通过民主评议、学生座谈会、个别学生谈心等各种方式不断完善,于学年开学一个月内建立了新学年贫困生档案信息库。系统集中了所有的资助情况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形成了立体互动的资助体系,经过严格的审查,201*年共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577人,占在校生人数的29.2%。

各系辅导员及学生工作人员长期坚持在第一线,进宿舍和学生谈心、访家庭与家长沟通、组织座谈会,对经济困难新生资助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一手资料,更好的统筹好“奖、助、贷、勤、补、减”等各项资助措施。

四、规范评审,资助到位

1、国家奖助学金评审与发放进度:为确保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的公平、公开、公正,学院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生学年综合素质测评,严格界定资助范围,规范资助对象认定行为,明确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选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初选名单由各系负责组织评审,提出本系当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推荐名单,经学院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报省教育厅审核、审批。国家助学金资助名单和资助档次由各系结合本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组织评审,提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初步名单及资助档次,经学院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在省厅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26名国家奖学金、484名国家励志奖学金、3300名国家助学金获奖助学生的评审、材料报送和在线填报工作。截至目前,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秋季)全部通过银行卡发放到学生个人账户。学院专门设立公示联系电话接受投诉或咨询,纪委、监察处全程监督,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解决,整个评审程序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省级以上管理部门没有收到学生举报。

2、各类助学贷款办理:学生助学贷款是学院资助中心的一项日常工作,积极为学生

办理相关手续,与主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协调和沟通。201*年,为1821名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办理相关手续,其中为1247名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办理回执手续,及时通知财务处为已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的相关信息确认和反馈工作。在规定时间完成201*余人次贷款风险补偿和贴息确认。积极与经办银行协商,为多名贷款毕业生办理了读研期间贷款展期及继续享受政府贴息的相关手续。

3、学院事业收入用于学生资助情况:学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资助,201*年学院财务预算事业收入9514万元,截至201*年11月,共计已使用校内资助金约419.63万元,占学院年度事业收入4.41%,总计较上一年增加约53万元。并且所有校内资助全部通过财务系统发放到学生个人账户。具体如下:

⑴校内奖、助学金。有2290名学生获优秀学生奖学金148.7万元,其他各类单项奖学金约102万元。社会捐资助学金13.6万元,合计264.3万元,较上一年增加34.3万元。

⑵勤工助学。全年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人次达千余人次,其中固定岗位继续保持在500个左右,学生勤工助学的酬金生均每月160元左右,全年共发放勤工助学酬金90万元,较上一年增加约10万元。

⑶困难补助。学院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贫困生信息库,发放特困补助及特困学生家庭回访慰问金28.56万元,为贫困生提供求职补贴、技能培训补助计3.89万元。根据不同情况为特困学生购买保险、缴纳军训费用、免费寝具、添置过冬棉衣等多样化扶助计10.38万元。合计42.83万元。较上一年略有增加。

⑷减免学费与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新学年开学后,经过全面摸排、认真核查,为12名特困学生和12名特长生免除全部学费10.2万元,缴纳助学贷款风险补偿12.3万元,合计22.5万元。较上一年增加约8万元。

4、“绿色通道”:在201*年新生入学时继续开辟“绿色通道”,有7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受惠顺利入学。

5、积极拓展社会捐资助学。今年暑期,学院积极联系省红十字会、合肥市关工委、利安保险等社会团体及有关机构,为的大一贫困新生争取社会捐资助学金约8万元,及时解决3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初进校园能够安心学习和生活。建工、外文等系部扩大渠道在本系设立中财物流、建工之友奖学金。

五、资助育人,成效显著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实施民生工程,我院从实际出发,心系学生,将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开辟多种途径加强学生帮困助学,进一步创新助学措施。

1、加强勤工助学岗位管理,突出助学育人。

通过积极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牢固树立助困育人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以体力、智力输出为主、以勤工助学创业为辅的勤工助学岗位体系。积极推进学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使学生的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既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又促进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文、理专业的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在行政、后勤等部门开辟勤工助学岗位,选派他们承担后勤服务、校园秩序维护、图书管理、人事档案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对工科的经济困难学生,选派他们承担一些助研及实验等工作;收到了拓展勤工助学岗位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效果。为勤工助学岗位安排更加合理,学生资助部门积极开展学期期中勤工助学工作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建言献策,进行有效调整。

2、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导向作用。

围绕学院办学定位,从培养合格人才角度出发,通过设立各类专项奖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奖励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激发他们通过努力获取各种奖助学金,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通过开展“典型引导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体现我院应用型办学特色,学院今年提高优秀学生奖学金的比例和额

度,增设特等奖学金,对参加校内外大型比赛获奖学生设立特别奖学金,在学生社团、科技竞赛等设立专项资助和奖学金。同时开展“优良学风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团学工作系列评比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先后编印“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汇编”、“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典型事迹汇编”、“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典型事迹汇编振翅高飞正当时”等材料、召开全院评优评奖表彰大会、系级表彰会、专题座谈会、十佳榜样学子报告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3、在学生能力提升中发挥助推作用。

通过开展学生奖助评审工作,达到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经统计,201*-201*学年学院接受奖助学金为5669人,毕业生中接受奖助学金为1632人,接受奖助学金毕业生具体在升学、毕业、就业等方面情况为:①考取硕士研究生和专升本207人,升学率12.68%;②按期毕业1632人,毕业率100%。③截止201*年7月就业1572人,就业率为96.32%。

201*年,按照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完善体系,积极开展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受奖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各种比赛中硕果累累:如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竞赛中一等奖;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个人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得二等奖;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赛现场专项一等奖,全能二等奖和优秀组织一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及交叉创新二等奖,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第六届朝日杯日语演讲大赛二等奖;201*首届“中国金谷花桥国际商务城”杯软件大赛中获三等奖;

201*安徽省“世纪中科杯”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201*安徽省“炜煌杯”大学生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一等奖;安徽省“人防杯国防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一等奖;20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第二十七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重剑团体亚军、第十二届全运会击剑预赛暨全国击剑冠军系列赛夺魁。

4、满意度调查良好。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以纸质版形式发放,对资助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3000余份,回收2800份,回收率93.33%,发放老师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在本次问卷调查中,98%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做得很好;80%的受访学生认为我院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做的很好,评审较为公正、透明,使得大多数贫困生都得到了帮助,有17%的受访学生认为我院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虽然是让很多贫困学生受益,但是还是有不足之处,例如奖助额度太小、受益面过窄、校内外勤工助学活动受岗位限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难度加大等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院新生“绿色通道”等措施基本能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还有3%的受访学生认为我院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很一般,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帮助。更多的受访学生更愿意通过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在经济上得到帮助。

六、突出特色,巩固成果

1、大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促进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学院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诚信教育,教育学生恪守诚信,知晓感恩。本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既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导他们、精神上鼓舞他们,心理上抚慰他们,引导他们自强成才。从今年3月开始学院组织结合学生自发在全院范围内举行“诚信校园、感恩社会”系列活动,力求通过本次活动向大家介绍国家关于资助工作相关政策、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深化受助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以此促进我院资助工作的开展。

系列活动主要包括:①课桌“文化”及户外小广告清理②美化校园、诚信教育宣传展③传承雷锋精神、感恩汇报社会④“筑学梦”等内容征文活动⑤知识竞赛⑥参与当地社区服务活动。活动时间上覆盖整个学年。

2、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活动。

201*年,我院领导班子成员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带队走访我院部分贫困生家庭,带去了党和政府及学校对贫困生家庭的关心、帮助和慰问金,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宣传高校资助政策,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学院各系积极开展对贫困生生上门走访、开门接访、电话探访等活动,总计1433人,占在校生总数9%,贫困生总数31%,慰问金25.2万元。

通过回访贫困生家庭活动,我们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帮助,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家庭的困难,保证了贫困生能安心完成学业,成人成才。受访的学生及学生家长纷纷表示,感谢党、政府和社会给予的关心爱护,将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通过贫困生回访,尤其是上门回访,让我们了解到受访的这些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大部分成绩优秀,生活朴素,这也说明我们对学生的帮助,实实在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回顾一年来我院的资助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但与上级领导的期望、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我院的学生资助工作仍然存在着不足,有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主要是:

1.地区差异带来有些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时存在不真实成分,虚构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或者是恣意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且很容易获得当地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的印章,这让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增加难度,不利于把资助金真正资助给需要帮助的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信度和效度需进一步提高,要努力完善和建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系统,不断推进资助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2、资助工作人员对资助工作的研究、探索不够,科研成果较少,特别是著作、论文发表的少,工作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3、校内学生资助活动开展的内容还有待丰富,条件具备时应成立学生自发的资助成长成才社团组织,拓展延伸资助的育人成果;

4、积极参加上级资助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和联系,交流资助工作经验,全面提高组织工作的水平。

总之,在省教育厅、省资助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的扎实工作和全体师生的刻苦努力,我院资助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全省高校的资助工作年度考核检查,必将进一步推进我院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上半年立德司法所帮教安置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上半年立德司法所帮教安置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上半年立德司法所帮教安置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9102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