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秋学期苏州路校区六认真检查小结

时间:2019-05-28 17:15:05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秋学期苏州路校区六认真检查小结

201*年秋学期苏州路校区9月份“教学六认真”检查工作小结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全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过程监管,9月15日(周五)教导处组织了“教学六认真”检查,检查了老师们备课笔记,课堂作业、作业批改录及听课笔记。工作人员认真查看,仔细比对,翔实记录,严格按统一尺度确定等次,掌握了全校教师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总的感受,我们的老师很辛苦,手头都有事情,有的是班主任,有的教三门科,但都能在繁忙的工作中认真完成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听课学习等工作。经汇总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备课方面。

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能很好地履行“六认真”要求,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目标,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书面备课。:

优点一:大部分教师能,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设置了三维目标,并细分到学生的学习水平。要素齐全,重难点清楚。

优点二:在教学流程中,我们看到教师将课堂让位于学生,注重“知识与能力”,关注“过程和方法”,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探究”等字眼频频出现,呈现出课改理念下的浓郁的新景观。

优点三:有再备的教案和教后反思,这里的再备教案也就是二次备课,有上课前对先前的教学预案进行调整,也有在上了课后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课进行“二度修改”,可以进行增删,可以进行添加。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的最后,利用上完课的短短时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忆和评价,及时进行反思,可以记录下该课的“亮点”得意之作,好在何处;“败笔”分析原因,尤其主观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偶得”突出事件及处理,教学机智,生成的课程;“智慧火花”学生的精彩言行,教师的灵感和顿误;“拦路虎”观察和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分析症结,对症下药;“再教后记”全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提出再教的思路。为下一次的该内容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在这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有郑琪、刘娟、倪青红、张莉华、马静、梁芳芹、左婷、李爱娣、戚丽芳、周黎前、陈雪婷等老师、周田、余春菊、张廷廷、曹明杰、郑跃俊、许学宏、王文安、顾敏等老师。备课中需要注意的是1、老师对制定的目标、重、难点、教具的使用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突破,得到体现,2、个别语文老师语文分课时没有教学目标;3、有的教案备写太过简单,有位兼职技能课老师的美术备课笔记只有一页除去目标、重、难点、教具的使用等就剩下草率的几行,;4、没有自主学习的过程的描述,没有板书设计;5、教学手段单一,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中表现为一讲到底,无提问、无讨论,无自主练习等6、部分兼职、专职技能课老师没有及时交备课笔记,语文老师没有交语文阅读课。二、作业批改。

送来检查的有作业本,对作业的布置,符合大纲范围和要求,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规定完成的作业适合一般水平,大多数作业本整洁干净,书写工整。作业批改做到了及时,认真,细致。

我们值得注意的是1、我们强调集体备课统一作业,但一年级13个班语文最多的做6次作业最少的做两次,一年级数学最多做两次,最少1次,二年级两个班语文作业统一,数学作业就不一样了2、作业批改录记的次数也不等,个别老师作业批改录根本就没交。3、作业封面上栏目填写不全。三、听课情况

从检查的情况看,老师们听课四节、五节不等,还有更多些的。从老

师们的听课笔记看,记录了授课老师的上课过程。这样听课,对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部分老师听完了课后没有课评,同时没有自己对该堂课的看法,记录过程过于简单。

时下,课改正大力提倡精心打造教学细节,其实我们的教学常规中也不乏有众多的细节应予以足够关注。今天利用六认真检查的汇报聚焦这些细节,是你和我或许都同样存在的问题,它可以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可以是我们下一步改进的方向。如果更加注重这些细节,你和我都可以做得更好。

扩展阅读:教育学

教育学

内容板块:教育和教育学,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和个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学生和教师,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重点:(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3)用教育的理论去提高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从广义上说,教育是增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教育),使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向着期望的方向变化。

1.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在形式上)(1)前制度化教育

教育实施的特点:(1)教育的主体是确定的(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5)由以上四点结合形成的独立的形态(2)制度化教育

概念:主要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包括初等学校至大学,专题性学习和机构,全日制学习的制度和结构。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差异日益淡化(6)制度教育益于国际教育教育学

教育发展过程:古代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教育1、古代教育

(1)不同国家古代教育的形态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古儒学校为专门一些人设立的主要设立在中、上层社会的学校

古代埃及:文土学校。。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段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理性反对蒙蔽注意,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3、近代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1)教育终极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孔子、墨子、道家和《学记》2、西方:苏格拉底(助产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每纽斯的《大教学论》

(1)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有相同的自然学,都应受到相同的教育

(2)人类的教育发展应遵循自然地规律(3)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大众(2)洛克

(1)白板说(2)主张绅士教育(3)卢梭《爱弥尔》

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是更好的教育(4)康德

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人自身,本来的自我都得到完善。(5)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是有机的,应做到智商、德育、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手都得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赋有个人特征的人。他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一)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使得教育心理学化,在教学上,把哲学当中的统觉观念应用过来,认为教育是统一而完整的,学生所学到的该是一个统一体,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和教师的中心地位。

(二)杜威及其《民本主义与教育》是实用经验论者(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为目的(2)儿童中心论: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迈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本质联系,社会和教育的一致性

2、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教育学的特点:重视智商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教育学的不足:(1)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2)在学校和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4)凯洛夫教育学,过于强调过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谨性,忽视了他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3、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使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第二章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必背: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教育的基本关系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及文化的相互关系

分析: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一节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利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第二节教育和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范和速度。

任何社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个条件:a: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b: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他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及教育的体系结构。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组合和比例统一构成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途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人力资本理论

核心---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的身上,是人的一部分。

教育基本储量:国家在某一时间支出的总额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有助于教育的发展(2)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3)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第四节教育与文化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二、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二)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环境文化和学校设施文化(四)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1、保持学校正常进行的组织形态2、规章制度3、角色规范

(五)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认知成分2、价值取向3、理想成分4、情感成分(六)学生文化一、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二)学生文化的特征

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识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规律

2、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

3、运用教育在人们的身心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普通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身心发展:指作为整体复杂的个体,再从生命开始到结束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向变化的过程,这是人在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之过程。

特殊性:(个体身心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2)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指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一般顺序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2)外在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环境刺激要求及学校教育等。(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先天遗传外部因素---外部刺激强度,社会水平,个体文化背影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体差异性三、发展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的某方面的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因素: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遗传的意义:(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培养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个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成熟:教育学中指儿童个体发展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身心和心理都达完美的阶段,即由儿童发育为成人,主要标志是身理上具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成熟的意义: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性质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范围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作用时不时消极反对的、被动的

学校教育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及其发展的方向与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基础教育对个体具即时和延时功能(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人的价值: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二、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展潜能是客观存在的三、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人的力量: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四、教育对个性的发展

个性: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独特性,个体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年龄特征:(1)身体状态的巨变(2)内心世界的发泄(3)自我意识的觉醒(4)独立意识的加强少年期亦称为危险期,心理断乳期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给予尊重、支持、引导丰富少年的心里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认务

高中教育发展的任务: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保证青年正确处理和社会间的关系。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要求:1、识记教育的目的2、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3、理解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的基本含义及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4、运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分析社会现象第一节教育目的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

1、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2、狭义: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二)意义和作用

1、意义:它是引导和推动人类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动力,为教育实践指明方向。

2、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二、层次结构

1、基本关系: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社会层次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通和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教育目的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和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有特色

总结: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表现,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应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共有五次变法)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3)智商: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雨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4)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志,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所在.第五章学生与教师要求:1、教学目的

2、理解:学生具有能动性的含义,教师职业具备各种角色的含义

3、运用师生关系的理论,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第一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地位2、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1)学生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的权利:人生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和受教育权3、学生的义务

第二节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1、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师职业的特点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1)传道者角色(2)传道解惑角色(3)示范角色(4)管理局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学历上的要求和教育素养的要求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一、学生和教师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接受关系1、教育内容的角度上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第六章课程

要求:1、识记课程的概念及类型2、理解课程设计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及课程实施的基本结构3、运用课程评价理论进行课程评价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组合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涉及课程的种类

1、根据课程任务:a、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历的培养。既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育

b、拓展性课程一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相比于a,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c、研究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a.b.c之间的关系:a是b和c的基础。b和c起到了增益和促效的作用2、根据课程制定或管理层次:a:国家课程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它是一级课程。b:地方课程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二级教程。

c:学校教程在具体实施a和b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

第二节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1、教育目的(总目标)>具有总体性和概括性的特点2、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总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等特点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灵活性.(二)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

(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2)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和公民3、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课程设计一、什么是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产生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2、课程文件: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1)义务教育三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主要是由教学计划设计的主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发顺序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等构成。

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构成:(1)说明部分(2)本文部分3、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2)教科书的编排(3)教科书的作用(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第四节课程实施一、概念

课程实施: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二、结构1、安排课程表

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应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

(1)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潜力,体力和能力。(3)学生所要养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1)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2)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B内部因素(学习动力、途径和方法等)C外部因素(教学过程中所要学的内容,学习环境和学风等)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类型。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第五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一、概念

课程评价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二、课程评价的模式

1、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的评价模式

泰勒的评价模式七步骤:

(1)确定教学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界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景(4)设计呈现清净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积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的课程原理四步骤:

(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科举课程目标评价课程

注:此模式的缺点: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的因素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中心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CIPP模式(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模式)三、课程评价的过程1、基本问题

(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2、评价的五个阶段

(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资料(5)报告结果

第七章教学

要求:1、识记教学、教学的一般任务和教学过程的概念2、理解教学的意义和教学过程的本质

3、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现象,正确使用教学方法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三个内容:(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与学缺一不可。(3)教育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的意义(1)教育是社会经验得以在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2)教育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

(3)教育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1.教育任务由人们追求的价值的取向决定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作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

1.定义: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具体表现:(1)间接性(2)交往性(3)教育性(4)有引导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一)间接经验一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相结合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

1.定义: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准则,反应规律。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一)直观性原则

1.定义: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求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二)启发性原则

1.定义:指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题,注意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引导其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其能动性(三)巩固性原则

1.定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要求:(1)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运用实践

(四)循序渐进原则

1.定义:教学按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的顺序进行,使学生即懂得掌握基础知识,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的教学(3)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五)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指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教学以学习基础知识为指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学懂会用2.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一)概念:

(二)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和调价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1.教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

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第八章教学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一、基本程序

1.备课2.上课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原则2.班级授课原则3.分组教学制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第三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形式:1.内容型策略2.综合性3.形式型4.方法型策略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

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第二节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指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二、道德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众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三节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原则

1.导向性2.疏导性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二、方法

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三、德育模式(认知、体谅和社会模仿模式)第十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一、导生制:二、班级组织的发展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一、模式

1.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区管理班级的活动2.平行管理:班主任即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把个人和对集体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较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目标管理: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体目标,使其与班级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秋学期苏州路校区六认真检查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秋学期苏州路校区六认真检查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秋学期苏州路校区六认真检查小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0015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