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论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28 20:31:59 网站:公文素材库

论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的应用

论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的应用

[摘要]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石油井下作业行业体系及HSE风险管理的文件已经比较全面、系统,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之HSE主要针对的是隐患的排查,缺乏定量性和预防性,其对井下作业过程中所有的风险辨识和评价还不够全面,难以彻底有效全面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在总结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的机制。该机制包含风险预报、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等因素,强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力求不增加额外人员编制、不增加人员岗位额外工作量、不与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模式相冲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保障风险管理控制有效实施运行的相关部门职能。同时,在具体操作当中,还应强化风险反馈控制,把事前反馈、事中反馈、事后反馈三种方法综合应用起来,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在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形成源源不断的安全管理闭合回路。[关键词]HSE;石油井下作业;风险预报;风险预警;风险控制;风险反馈

引言

在石油开发过程中,井下作业设备众多,施工点多、面广,操作复杂。其中,仅仅是修井工艺就包含打印、整形、打捞等30多个作业过程。在井下作业各个环节与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

健康、安全和环境(简称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基于事前风险分析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1997年6月27日,有关部门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并自该年9月1日起实施。近年来,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逐渐在我国石油工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对于安全、高效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

HSE主要针对的是隐患的排查,缺乏定量性和预防性,其对井下作业过程中所有的风险辨识和评价还不够全面,难以彻底有效全面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对石油井下作业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及支持技术的研究在此领域是一个创新。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在石油井下作业中如何应用,以提高防范事故工作的可预见性及安全投资效益,实现事故的超前控制和预防。

1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HSE风险管理运行质量和执行力差,风险反馈机制不完善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石油井下作业行业体系及HSE风险管理的文件已经比较全面。[2]

但具体运行与执行力较差,并非所有员工都真正参与到HSE体系中来,有些员工只是为了应付工作及考核,HSE体系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及贯彻落实。

同时,相关风险反馈机制不完善。在风险应对阶段,安全监管人员所提出的风险管理措施往往只是记录在案,没有真正的反馈到项目规划和识别中去。项目风险的监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HSE评价表上的内容建议并没有最终反馈回规划和识别阶段中。

1.2风险管理混乱,岗位责任制不明晰

目前,国内各钻井公司都为每个项目组设立HSE工程师,作为“第三方”监督项目风险。但在工作实践中,HSE工程师与项目经理、项目安全员的关系错综复杂,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使HSE工程师并不能发挥其实质作用。在岗位职责的分解上,存在着职责不具体、量化程度有限、分工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安全生产责任制得不到完全落实。

1.3人员队伍安全素质差强人意

目前,石油井下作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员紧缺,农民工(外雇工)过多,占前线生产人员比例最大。而外雇工由于其自身素质及经验不足等原因更容易造成事故。在工程较集中的阶段,由于迫于生产任务的压力,工人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疲劳操作,从而引起事故发生。

此外,安全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往往在干几年安全工作之后就调到别的工作岗位上去了。而且,还存在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随意调换的现象,人员的变更往往不通过公司安全环保部的审核同意,使基层的专业安全人员队伍的素质无法保证。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是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工艺上不精通,安全上知识缺乏,难以胜任安全管理工作。

2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理论概述

2.1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的定义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HSE管理体系是将组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从其功能上讲,HSE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它突出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HSE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HSE体系已经得到各石油大国,特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国的普遍认可和应用,成

[3]

为了世界石油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和ISO9000并列的两大企业管理标准体系。本文所提出的石油井下作业HSE现实风险管理控制的定义是:基于现代工业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利用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技术,通过建立系统的方法、机制及模式实现超前、动态预防预控石油井下作业中各种HSE风险因素的管理型管理控制方法。

2.2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安全风险管理的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及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等的关键技术成果之上的,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防”和“控”。前者是通过风险预警来防止风险或事故的发生;后者则是指当风险或事故发生后采取相应的应急和处置措施。这两个阶段又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系统的方法、机制及模式,将现代工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成果运行起来,以达到超前、动态预防预控各种安全生产风险因素的目的。[4]

具体地说,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包括风险预防、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2.2.1HSE风险预防

这个层面主要包括风险预防的方法、机制及模式等。在实践中,应用HSE风险预防的相关理论,建立健全、实施运行、完善改进HSE风险预防体系的机制及模式。同时,将HSE风险管理的各项关键技术成果进行综合利用,对辨识出的所有HSE风险因素系统管理,建立全面HSE风险因素信息数据库,统一科学管理所有辨识出的HSE风险因素的详细信息。2.2.2HSE风险管理

这个层面主要包括HSE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及其成果: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目标,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了满足风险辨识的要求以及实施运行风险管理控制的需要,而采取具有一定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单元划分模式;在研究对象单元划分的基础之上,采取一定的辨识模式及方法,进行的全面、系统的风险识别;针对识别出的各类风险因素的特点,选取相适宜的风险评价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科学、准确的风险因素评价;针对识别出的所有HSE风险因素,根据风险评价的成果、企业HSE风险的可接受情况以及风险控制的具体需求,并结合企业安全风险控制的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及时、有效控制风险的机制及措施。

2.2.3HSE风险控制

这个层面主要包括风险控制的方法、机制及模式:将HSE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如闭环原理、反馈原理、系统原理等)运用于石油井下作业之中,制定相关的手册文件、程序文件、执行文件等。

2.3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的方法

石油井下作业HSE管理控制方法主要包含风险预报、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等。2.3.1风险预报

风险预报主要有自动预报和人工预报。前者是指利用现有自动监测/监控装置及设施实时识别风险状态并预报风险;后者是指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及指导现场预报人员(包括主预报员、辅助预报员和监管员)及时识别风险状态,实时预报风险。2.3.2风险预警

在HSE风险管理控制实际实施过程中,风险预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时型预警方式、周期型预警方式和随机型预警方式。

实时型预警方式又包括:现场环境异常预警(井下安全环保部发布的针对异常天气的预警信息,面向对象为各管理控制的各相关部门及岗位)、HSE隐患报告预警(井下安全环保部基于作业现场预报员预报的设施设备类风险及HSE监察室在作业现场所查的隐患情况而发布的隐患情况预警,主要面向对象为各隐患整改责任部门)、长途车行驶运输作业预警(井下安全环保部基于现有的GPS系统上关于运输行驶车辆车速、行驶时间、行驶距离、行驶位置等信息而发布的车辆行驶运输作业预警信息,主要面向对象为车辆驾驶人员及相关的行驶运输作业监管部门)、危险作业票预警(系统基于需要审批的危险作业票上的风险信息而自动发布将要进行的危险作业的预警信息,主要面向对象是危险作业人员、监管人员及相关部门)、系统自动提示预警(对于即将到期或者已经逾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风险因素等的自动提示型预警,主要面向对象为各风险因素的责任部门)。

周期型预警方式是指井下安全环保部发布的基于一定周期内的风险报警的历史统计分析,依托风险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的自动分析功能而发布的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分析预测性质的预警信息,主要包括风险类型频率预警、风险级别-频率预警、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专项预警等内容,主要面向对象为相关的管理及领导决策部门。

随机型预警方式是指各种专项预警,即井下安全环保部发布的基于系统的实时风险预报状况或周期型预警分析而发布的预警信息,可以针对风险因素的各个关键信息不同而分为角色责任预警、专业查询预警、级别查询预警、管理对象查询预警、风险属性分析预警等方式,主要面向对象为相关的管理及领导决策部门、现场的作业人员及作业相关部门。2.3.3风险控制

所谓风险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管理人员根据为实现计划和目标所确定的控制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定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再度发生。[5]

结合石油系统的实际情况,井下作业风险控制可采用四级预控模式:风险等级1级风险水平描述不可接受的风险负责部门井下作业公司统一指挥风险控制措施及时间限制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恢复工作。为降低此类风险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当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涉及此类风险时,需立即停止,同时采取必要应急措施。2级不希望发生的风险公司安全环保部努力降低风险。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但需控制降低风险的投入;当此类风险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时,需进一步确定该事故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从而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改进的控制措施。3级有条件接受的风险现场安全负责人分析是否需要采取另外的控制措施。如果需要,采取投入后效果最佳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控制措施,同时,通过必要的监测手段来维持控制措施的运行。4级可以接受的风险生产现场技术员或班组长照常运行。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可,无需增加另外的控制措施。表1井下作业风险控制四级预控模式

3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机制的构建

根据上述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理论,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了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的机制。3.1风险管理控制流程图

图1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流程图

3.2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组织结构

在具体实施运行HSE风险管理控制机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系统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控制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法,还需要因地制宜地结合现有的安全生产组织结构、人员编制、部门职能、岗位职责、管理机制模式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力求不增加额外人员编制、不增加人员岗位额外工作量、不与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模式相冲突的前提下,设计建立适应生产实际情况并能够保障风险管理控制有效实施运行的相关部门职能、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具体的风险管理控制流程及程序,并在实际的实施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完善改进。

结合井下作业实际,本论文设计的风险管理控制组织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2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组织结构示意图

3.3强化风险反馈控制

风险反馈控制是控制理论中一种能够有效动态修正系统的经典方法,通过反馈控制使决策者及时的了解系统目标的运行状况,如发生偏离,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修正决策方案,也可以起到优化,完善系统目标的作用。[6]

在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的具体操作当中,应强化风险反馈控制,把事前反馈、事中反馈、事后反馈三种方法综合应用起来,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在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形成源源不断的安全管理闭合回路。从杜绝风险的源头,到识别、发现风险,再到治理风险。对风险的治理取得主动权,牢牢地控制住风险,杜绝事故的发生。

事前反馈是安全生产的超前防范,避免由于人为失误,管理失误,设备机器设计缺陷和环境缺陷这些隐患而引发事故,是安全生产的追求的最佳控制方法。具体做法包括: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步伐,提高生产设备的安全装备水平;开发推广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保险系数水平;依托科技和信息技术,加快现代信息管理步伐;定期有计划的进行培训,考核。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提高技能和生产经验水平提高正确快速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健全职能机构,监管到位;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规范行业标准化工作,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充分利用作业计划书和指导书,提前辨识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

事中反馈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属于现场风险控制,包括风险识别,分类,对风险实施动态全过程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系统中设备人员管理及环境等状态变化及时进行风险识别,为风险整改提供动态信息,及时了解风险的实际状况,提出风险治理方案,跟踪治理方案的实施进度,及时解决风险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做法包括:有效利用HSE检查表(岗位、序号、检查项、检查点、检查情况、检查时间、检查人、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记录),及时了解作业现场风险实际状况;充分利用HSE监察系统,严格全面监察HSE风险;灵活运用车辆GPS定位系统,控制车辆事故的发生。

事后反馈是指在事故处理完毕之后,及时地进行事故分析,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具体做法包括:有效利用HSE体系中的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努力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充分利用社会保险机制,有效转移和分散风险及损失;严格事故追究责任制,加大事故处理力度,进行批评惩罚严惩事故责任人,以示警戒;对于遭受伤害的人员要妥善安置和处理,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补偿其损失。

4结论

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涉及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事故控制、风险预警,以及运筹学、工程学、系统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众多方面,企业实际建立及实施运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课题,需要紧密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和实际情况。

本文提出的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是旨在超前、动态、有效地预防预控各种安全生产风险因素的一种基于风险的微观层面管理倾向型实时管理控制方法。根据现代工业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基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及评价、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关键技术成果,通过系统化的机制与模式来有效预防预控事故风险,以期进一步提升石油井下作业HSE风险管理控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27.

[2]董国勇,刘景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46~51.

[3]张秀义.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HES管理的新进展[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11~14.[4]宫运华,罗云.安全生产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煤炭,201*(10):67~69.

[5]王文晋,吕春芳.就管理控制理论谈安全管理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201*(2):8~10.[6]谢雪,吕品.反馈控制理论在安全隐患管理中的应用[J].安全论坛,201*(3):42~43.

扩展阅读:HSE论文--井下作业

HSE管理在井下作业施工现场应用的几点认识

小刀片

摘要:人类自身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各行业都

要将保证员工的健康、预防事故、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HSE管理体系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1997年第一次在我国石油行业率先逐步建立和发展,HSE管理体系作为国际石油行业的“准入证”,对减少石油企业环境、安全及健康事故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在现场中的探索和应用,本文就井下作业施工现场HSE管理及应用做几点阐述。

关键词:HSE管理体系井下作业应用

一、HSE管理体系概述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与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健康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人员健康的条件和因素,即人身体没有疾病,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生命安全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以及确保他人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生产(施工)过程安全和环境安全;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是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和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HSE管理体系是近几年国际石油石化行业推行的组织机构、职责、资源、程序和过程等构成的通用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

程和资源,该体系要求组织确定其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减少可能引起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它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实现现代管理,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准行证,也是目前较为先进和科学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体现了完整的一体化管理思想。

二、井下作业施工环境现状

1、井下作业施工是石油企业中一个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井下作业是恢复油井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井下作业施工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是石油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近年来,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井下作业施工环境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井下作业效益的提高,也是井下作业和井下作业施工现场不断地开展安全管理如何具体化探讨的主要原因之一。

2、作业现场的HSE管理体系就是在高危的井下作业施工环境与先进科学有效的HSE管理体系下结合的产物,通过HSE管理体系的内外审及不断的PDCA管理循环,使我们井下作业施工环境中运用HSE体系渐渐成熟,同时HSE管理体系将是未来安全管理的大方向。

三、井下作业施工现场中HSE管理的应用

结合井下作业施工中HSE体系的运用为基础,阐述一下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HSE管理的应用。

3.1、项目HSE管理特点

基于“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质量是生产活动的目的,进度是生产活动追求的目标”的基本理念,项目HSE管理小组自开工就积极按照公司HSE体系和现场HSE管理的要求,编制了《项目HSE计划》,建立了施工现场的HSE管理体系,完善了23项HSE程序文件,并保持持续改进。

以下从“人、机、环”这三个要素来浅谈本项目的HSE管理体系及具体的HSE工作。

3.1.1人员的管理

据国内外不完全统计,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中,人的因素超过一半以上。因此加强人员的管理显然是重中之重。

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对人员的HSE管理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HSE组织机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健全的制度来管理人1)建立了项目HSE树型组织机构图:囊括了从公司领导到二级单位领导、矿大队领导、HSE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现场管理员、基层岗位人员等所有岗位,并明确了各岗位职责。

2)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落实责任到岗位、落实责任到个人:公司与厂级领导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厂级领导与各级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安全部门与各分包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管理责任书》。

3)根据项目部的要求,所有分包单位也建立健全了HSE组织机构,层层签订了《安全环保责任书》。各单位组织机构清晰、职责明确、运行有效,且与项目部HSE管理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兼容性。

2、实行工作许可证制度,让项目所有人员都参与到HSE工作中来,以完善的作业程序来约束人

1)所有作业开工前都必须先办理合格的工作许可证,否则视为违章作业处理。

2)合格的工作许可证是经过安全管理人员或者现场管理人员和基层小队领导双方会签的,其中HSE工程师贯穿于整个工作许可证管理过程中。

3)工作许可证的具体内容有作业JHA(危险源)分析、风险控制措施、应急措施、作业负责人等等。可以说,一份完整的工作许可证,就是一个小型的HSE管理体系,它让各级各专业负责人都有效参与到了具体的HSE管理过程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特别是特殊工种、现场安全员的规范管理,以规范的标准引导人

1)井下作业人员上岗证管理:三级单位有专门的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并设立了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动态台帐。对于特种作业人员,严把资质关、培训关和管理关。

3)加强HSE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求各分包单位按照规定50人以上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现场所有HSE安全员日常安全巡检不得低于6小时。4、加强HSE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以开放的态度推动人

为了传达HSE信息、交流HSE工作经验,作为工作之间的一座桥梁,各小队定期组织一些交流会,譬如:

每周一次的HSE联检例会、双周HSE人员例会以及基层队每周的内部交流会等等。通过各种各样形式的交流,使现场HSE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不断改进。

5、重视人员HSE培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人

1)基层小队必须对自己所有进场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同时所有入场员工都必须参加由作业小队组织的二级安全教育,并且由大队级组织一级安全教育培训,使三级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2)根据现场安全形势的变化,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比如:

防喷工作演习、井控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等等。

3)在作业人员作业之前和作业过程中反复进行危险告知,以“关爱生命”、“任何工作都有危险,所有事故都可预防”、“危险防范工作每天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等理念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6、加大HSE奖惩力度,提高执行力,以鲜明的对比激励人

1)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单位,都与我项目部签订了《HSE奖惩协议书》,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能有效的使用奖惩手段,充分调动各施工单位遵章守纪的积极性。

2)作业小队有HSE专用奖金,以“现场随机检查、奖励优秀”的方法进行奖励(作业过程中,通过安全巡检,对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规则制度的作业人员,则奖励人民币50元整)。

3)基层队每月举办一次“安全之星”颁奖大会:对在HSE方面表现好的月优秀员工进行100到200元的奖励;

4)所有安全奖励和处罚信息,都通过各种形式手段传达到每一位员工,使员工从中得到启发和吸取教训。通过这种多层面、多方位实施的安全监控和奖励,较大的调动了施工现场员工的安全积极性,遵章守纪的员工数量逐步增加。3.1.2、机器、设备、设施的管理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以健全的制度来管理设备

对现场施工设备的管理,我们制定了以下制度:

1)设备报审制度:所有设备入场前均须报审,设备的相关资料如生产许可证、出厂许可证、检验合格证等资料均须通过监理、项目部的审核合格方可入场。

2)设备验收检查制度:所有入场设备在使用前都必须经过监理、项目部的

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3)设备日常检查制度:所有设备要求使用人员进行每日检查,并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施工管理人员及HSE管理人员日常进行巡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

2、建立严格细致的日常跟踪检查机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为有利于日常设备统计与检查,建立了现场设备信息动态台帐,对日常运行设备信息进行跟踪管理。

2)针对各种不同的设备、设施,制作日常检查详表,使检查工作更方便、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

3)使用设备、设施标签,用红、绿、黄、蓝四种不同的颜色按季度进行标记,对于挂红牌或者没挂牌的设备、设施严禁使用。

3.1.3、环境的管理1、作业环境的管理

1)根据现场HSE程序文件制订重大危险源清单,并随施工现场变化保持不断更新。针对重大危险源制订一系列的管理、检查措施,指定负责人,制订应急预案等,同时也作为日常巡查的重中之重。

2)进入危险作业区前要先对其环境进行检查,作业过程中要实现100%人员全程监控。

3)在危险作业区的施工人员或施工队伍若违反相关规定,则立即清除出场,以儆效尤。

4)将施工现场按区域划分,责任到人,要求区域责任人每天在场巡检时间不得低于4小时,发现环境隐患立刻整改或上报。

2、社会环境的管理

1)施工现场严禁打架、斗殴,一经发现,闹事双方进行奖金考核。

2)施工人员要配合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得辱骂、威胁工作人员,一经发现月底进行奖金考核。

四、结论

HSE管理体系将是是今后我国乃至全世界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我国井下作业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全面增强井下作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当坚持以HSE为载体,以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为重点,争取我国井下作业行业以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基础,在HSE管理上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为员工生命安全及健康、施工周围环境得到有效保证。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论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的应用》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论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的应用: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论HSE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在石油井下作业中的应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1725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