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几点感悟
不知不觉中学习《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已经好几天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我有如下感悟: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精心设计好导语,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经常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
二、放开双手,教给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1、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放手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认知水平自已去读书,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情感。
2、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应该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
3、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习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巧的方法,也容易掌握事物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4、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学生的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表现为自我设计、自我尝试、自我领悟。
总之,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在教学中还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总是不放心,撒不开手,生怕学生会弄得杂乱无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从这节课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感受自主学习的好处。
扩展阅读:自主性学习的心得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隆尧县亦城小学苏占霞
通过在网络上学习《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我懂得了: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学习是个体行为,学生只有通过独立的思考与练习,才能使知识得到内化吸收、外化表达。为此,有意识地增加预习及自学的时间,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让他们在预习中养成遇到困难主动使用工具书及查找资料的习惯,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课堂上,在学生自学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查等,借助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活动,为群体的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一环节,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和学困生,给予必要督促与帮助。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1、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不越俎代庖,以“讲”代读;也不蜻蜓点水,让“读”匆匆走过场。要给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时间,读通,读顺,读出真情实感,个性化的感悟自会油然而生。
2、设计让学生大胆质疑的环节。在课堂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未读先问,可以让学生边读边问,也可以读后集中提问,可以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问,甚至可以在课堂结束时发问,不拘时间,不拘形式,满足学生好学好问的心理需要,鼓励学生有“把问进行到底”的意识。
再者,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教语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个性的目的。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或合作讨论等形式来自主解决。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学习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又因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必须是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所以教师教语文的
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个性的目的。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或合作讨论等形式来自主解决。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赏析课文时就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伙儿介绍黄山奇石的美?”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有的选择有感情地朗诵,解读黄山奇石的美;有的选择当导游,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黄山奇石;有的则干脆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有创意地画了一幅“黄山奇石图”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表现在教师站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上审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材,精心地重组教材,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不是把教材看成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是灵活使用教材,懂得教材的内在联系性,看到教材向课外的扩展。例如《将相和》一课,教师既要看到它在本单元中所担任的训练重点“事物的前因后果”,又要看到文中所渗透的“文道统一”的思想,还要看到《将相和》一文中写人的方法也值得借鉴(这样的写人的方法,不是本单元的重点,但见识研究一下,不是就为学生作文积累了写作知识吗?),更要看到古代像这样动人的故事还很多,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其次表现在教师精心设计
教学,这里所谈的精心设计不是想着要怎样去牵学生鼻子,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去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最能激发起学生的研读探究兴趣,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全体参与学习,全程参与学习。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用自读自悟和讲故事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再次,教师要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如,学“盲”字,学生因“育”字的记忆定势,会在“盲”字的上面多加一点,此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人的眼睛死了,就是盲人了”。(边说边用手指字)这样的教学,不是把文字变成活的形象了吗?
总之,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
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如,期末复习时,布置学生自己出一份考题,学生在自主完成出考题的这项学习任务时,要去看课本,查阅资料,而在这一个活动过程中,他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就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学习《荷花》一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选择内容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画了一大朵漂亮的荷花,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表达方式,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意识全部被调动起来了,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论断,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感受到他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景象。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
积累,而且别人好的看法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观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
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文学巨匠高尔基说:“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古人亦云:“授人鱼,共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建构的本质就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将原有经验与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并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主张,“为理解而学习,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深化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语文教学》丁晓梅,职教论坛,201*16)
美国远距离教育专家魏德曼尔的“独立学习理论”认为,几千多年来人类在教育上经历了六方面的进步:
(1)文字和纸的发明;
(2)印刷术的发明;
(3)函授教育的发展;
(4)民主、平等思想的发展;
(5)电子通信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6)程序教学理论和程序教学机器的发展。
这六方面的发展使得集体学习模式逐渐衰落,独立学习的障碍日益排除。当务之急是寻找适当的方法,使教育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进行。为此,他提出了独立学习系统六个特征的假设:
(1)师生分离;
(2)教学通过媒体进行;
(3)教学活动个别进行;
(4)学习通过学生自身活动实现;
(5)学习在学生自身环境条件中容易进行;
(6)学生可自己选择学习起止时间和学习进度。
魏德曼尔的独立学习理论的核心可归纳为三条自主原则:(1)自主选择学习进度;(2)自主选择所学课程;(3)自主选择教育目标和学习活动。(谢新观主编,《远距离开放教育词典》,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第159页)
我国的叶圣陶老先生尤其讲到:“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的这些话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这些话对于我们开展自主学习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从另外一方面讲,虽然教师也可能努力,但教师要面对数十名学生,他的经验与精力完全可能是受限制的,远没有激发所有学生之后得到的收益为多。这就为我们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必然的选择。在学习了这诸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对自己的课题实验进行了理论的定位。
二、怎样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一词是广义的,包括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学交往、学发展、学创造等,既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上自我提高,又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自我完善;既引导导学生自己去求知,又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引导学习方法,又培养自学态度、习惯和能力;既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又着眼于终身学习。其最终达到使学生在学会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早在本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学家们就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责任心。“学习技能”、“重要技能”、“终生学习技能”的发展成了当时研究的热门。从80年代开始至今,语言研究界及教学界也对学习者自主及如何促进语言学习自主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者培训”,即“学会学习”或“学习者开发”也成了研究的中心内容。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远程学习课程的设置、信息技术的运用及网络教育的推广都有效地促进了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
国外学者对“学习者自主”这一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自我导学(self-direction)、自我教育(self-instruction)、独立学习
(independentlearning、individuallearning)、自主学习(self-accesslearning)等概念常用来指学习者自主(learnerautonomy):
1.强调责任
有些学者认为,学习者自主是指学习者自己负起学习的主要责任,比如自己设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安排自己练习的机会,对自己的进步做出评价。自主就是有管理自身事务的自由和能力,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
自主和责任紧密相连,有责任的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意识就要鼓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积极做出决定,给予学习者广阔的参与空间。Broady和Kenning认为,学习者自主主要包含责任、不依赖教师的学习及自由选择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要达到很大程度的自主,学习者必须承担责任,积极开展和组织学习,因而学习者自主既被看作是目的也被看作是过程。
2.强调能力
强调能力的学者把自主看作是“一种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者能有效地、个人地、独立地进行学习的能力,一种学习者能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进度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这种能力表现为至少以下五个方面:
(1)能处在完全自学的状态中;
(2)拥有一系列指导自我学习的技能;
(3)具有一种天生的、受到校园学习环境抑制的能力;
(4)勇于承担自己学习的责任;
(5)具有决定自己学习方向的权利。
他们认为,学习者自主能力或者说才能的开发需要通过学习者进行自我反省和思考、以学习者培训的方式进行实验,或者是通过促进者(如教师、学习顾问、辅导员等)的帮助和辅导,通过自然途径或是专门系统的学习。
3.强调自导
有的学者认为,要促进自主,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恰当的学习环境很重要。语言学习自主主要是给学习者提供学习场所和机会,让他们完全地或者至少部分地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独立性。
比如在课堂活动中,给学习者提供对自己的学习自行选择的机会或者是对自己的学习做决定的机会,学习者还可以在一些语言学习中心独立学习。另外,学习者也可以参加一些由学习者自己组织的课外学习项目。自主其实就是自我导学或者是自我教育(self-instruction)。在语言学习中心(self-accesscenter)学习的有责任的学习者就应该能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决定自己该学什么,如何查找相关的资料,有逻辑性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Candy把自我导学看作是一种“个人自主”、“个人特性”、“自我管理”,是一种想要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一种愿望和能力。Lee则认为自我导学就是对自己的学习目的负责,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学习自导的特点就是学习者能很好地运用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
4.强调多角度
还有一些学者,则从哲学、教学法、政治等多角度来看待和考虑自主。哲学的基本原理认为自主就是学习者有对自己的学习做选择的权利(Cotter-all,
1995)。而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当教师与学习者商量他们自己学习的进度、过程、方式,甚至学习的内容时,学习者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也很高(Candy,1988:75)。Benson(1996)把自主看作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安排、资源及语言使用的控制。但他认为,只靠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喜好独立地学习是不可能对这些方面进行很好的控制的,“控制是集体做决定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做选择的问题”(P.33)。Benson(1996)从历史、政治的角度把自主定义为技术自主、心理自主和政治自主,并把它们与三种相应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即实证法、构造法和批评理论)联系起来。他认为,前两种方法有欠缺,因为前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学习者学习的意识形态环境。他认为,学习者需要思考和领会他们在学习中的看法和行为以及发生这些看法和行为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技术的角度看,自主是一种没有教师干预,脱离于教育机构之外的语言学习行为,由于自主是学习者自己管理学习,因此,如何培养学习者具备相关的技能是问题的核心。从心理角度看,自主是一种让学习者尽可能多地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从政治角度看,自主是对学习内容和过程及学习的外部环境的控制。
Littlewood把自主分为前摄自主(proactiveautonomy)和反应性自主
(reactiveau-tonomy)两种。前者指学习者能管理自己的学习,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后者则指学习者自己组织收集学习资料和信息,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学习内容和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的评价都由教师来选择和掌控。Littlewood还指出,我们不能只重视前摄自主,反应性自主也很重要,它是前摄自主的先前步骤。而有的学者认为,自主能力只有通过社会的、合作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教师干预才能得以发展。有的学者甚至把自主看作是学习者个人的权利,完全不受约束的自由。
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自主学习是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和个人自学在内的一切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广义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学校教育是基础和关键,一个人只有在学校教育中较好地实现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在其它教育活动中实现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
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探索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狭义的自主学习关联学校教育,包括了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等四个要素。
我们倡导的“自主学习”不只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而且是建立在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和个性化等教育观上的教育策略,它不只强调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调动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发挥每个人的个性潜能,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实践活动。
(二)对自主学习内涵的定位
1、确立学生自我的意识。也就是说,在我们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等方式,明确他们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确立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通过相应的方式启发他们,只有自己在学习,自己努力学习,这才是自己份内的事情。
3、确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意识。如果学习不好,老师要担当一定的责任,但主要不是老师的问题,自己也要努力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4、确立学生自己主动与同学协调发展的意识。要告诉同学们,学习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他应该在和同学们的共同学习之中得到进步。
三、自主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一)当前的问题:
一般教师不研究学习的理论,不理解学习的规律;不注重学习的方法,不激发学生的内在意识;也不注意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教学态度与行为都偏向于保守;未将教学真正结合起来,达到相长的效果。
(二)解决的方法:
我们对自主学习的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有以下一些定位:1、基于广义与狭义之间的自主能力培养: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学习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老师指导过多,效果也不好,最好的状态是老师的指导精要到位。
2、兼顾整体、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概念: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只能一步步来、一步步摸索。
3、自主并非放任、自主亦非严管。自主的本意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与能力,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同学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教给他们方法,启发他们自己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自主要注意取精用宏,宽取窄用。宁愿多些能力,少些应试。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出来了,考试是不用担心的。
在定位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实施自主学习的几个教学策略:
1、把握好课前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预习习惯培养、读书习惯培养、作业按时及规范的习惯培养、自学方法的培养,等等。事实证明,顺利地完成了这些过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2、把握好课堂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会学不会学。因此,要注意从这个方面培养学生。而其内容,我们思考的有以下几点:参与课堂学习的情绪、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意识、参与课堂讨论的比例与质量、自我的检测与提高、合作与探究的状况,等等。而在实施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2)充分的启发诱导与活动组织。
(3)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教学策略。
(4)高质量的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
(5)课后学习的监督与检查。
(6)有效的活动设计。
(7)教学艺术化的讲解策略。
3、课后作业的巩固与自我检测、知识的拓展与眼界的开阔、思维素质的训练、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上都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关键要素。
4、综合课前与课后的自主学习表
(三)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思考了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大问题:
1.课前的预习设计。或短期或长期,或固定或临时,一定要设计。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过去很多老师注意到了,但却很少有付诸实施的。
2.课堂讲解,注意及时让学生把问题反馈出来,因此必须检查课前,注意收集整理。关注学生的提问,是对他们自主学习的及时的反馈,同时也能从中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意识。
3.作业设计精益求精,自主开发,有效利用。这样的自主贯穿了对学生各个能力点的培养。
4.提高效益,推动实验。也就是说,有的环节不一定求多,而要以学生的全面进步,自主精神的激励为最终极的培养目标。
四、怎样将自主学习与常规教学进行整合
自主学习与常规教学进行整合之后的综合流程,如下图:
这里的每一个流程都考虑了教学的可操作性,同时兼顾了课题实验与常规教学之间的统一。比如学习主题,可以是常规教学的课文,而目标分解既包含了传统教学的内容,又包含了自主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流程中还强调了活动的设计问题,比如自主查资料,查字典、词书,组织讨论问题等等。而反馈提高,则需要教师考虑强化学生的自我实践与运用。拓展自学也是一个基于自主管理的过程。总之,从综合角度上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
如果把以上流程细化,则分解为以下几个具体的步骤:
中心思想是只要我们给予了学生自主的机会,学生没有不能学习的,没有不能发挥自主精神的潜力。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改变一些传统的教育观,改变一些基本的教学方式。一旦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应该就能得到培养。
其实,我们也注意到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其过程也并不难。这里的几个流程也很清楚。比如,“自主读书:课本与其他”,无非是给学生提出读书的目标,教
师加以检测就可以,怕的是教师不理解读书对于学生主体的作用是什么;“自主查字:方法与技能”,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中的识字的问题,过去都是由教师自己的,而我们的自主学习准备从学生自主查字,自主识字开始,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又如,“自主品析:理解与消化”,也是一个自我学习与消化理解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生成,不要教师的代替与超越;“自主质疑:深入与提高”,这里将学习的主体地位已经升华了,要求学生能自我质疑、自我发现,鼓励他们思考与创新性学习;“自主巩固:完善与持久”,这个环节的本意是通过教师布置一些辅助练习,由学生去完成,由此帮助他们成长,这个过程既是常规教学的继续,也是对自主的一种强化;“自主发展:宗旨与归宿”,这是我们的最高宗旨,也就是说期待通过综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有几个方面的转变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为此,我们给自己提出了几个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即教学的主体方向应该是由教师主体转身为学生主体。
(二)注意改进方法:一言课堂多言课堂,既然要实现学生主体,就必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机会。
(三)关注教学过程:关注结果跟进过程,关注结果是我们的目标,但是过程的进步更是我们的目的,只有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进步。
(四)注意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群体推进,自主学习本来是学生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我们的积非为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我们给自己确定了相应的实施步骤,那就是不追求快捷的发展而追求逐步完成,不追求蜻蜓点水,而追求全体受益、群体推进。
(五)价值取向明确:强化研究弱化应试,应试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其实应试的基础是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要强化我们对教学方式的变革与研究。力争寻求更好的解决策略。
(六)最终成果导向:应试成长-教学相长,我们给自己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学生在自能应试之中整体成长,二是教师也要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研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
浅谈自主性学习在作文中的策略
小学作文课是融知识传授、方法指导和技能培养为一身,具有很强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以范文讲评、习作训练为基本手段,使小学生在对各种社会形态不断理解、逐步感知的过程中,写身边事,抒心中情,释胸间惑,既强化写作能力,又开拓视野,明辨现实,从人格上和心理上自我调适、自我健全。“自主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旨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所领悟,有所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学习”与小学作文课之间有着相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关系。将“自主
学习”的有效经验充分利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必将极大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从兴趣入手,培养观察力
“乐有所学,乐此不疲。”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小学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从留心身边小事做起,做生活的“小主人”,这是搞好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一)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加以深入细致的引导。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递向着多元化、迅捷化、广泛化飞速提高,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起着无可替代的传播作用。小学生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欲望和敏感度都很强。为此,我利用语文的课前五分钟时间,开辟了“三百秒发布会”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新闻以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高兴事、烦恼事说级全班同学听,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捕捉素材的习惯。
(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文课不同于数学、英语等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它灵活机动,给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打破以往只有体育课上室外课的惯例,在作文课里开辟了课外活动内容,利用作文室外课,带领学生观察天空,观察花草,观察校园,做游戏、讲故事。我时常让学生在操场上围成圈,让作文成绩优秀的同学在中间朗读自己写的文章,谈写作时的感受,由其他同学充当“小记者”,开展一场别具特色的“小作家答记者问”。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颇受学生青睐。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习《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习《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习《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1147.html
- 上一篇:作文辅导工作总结[1]
- 下一篇: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