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体育课感想
体育课感想与总结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这一学期的体育课已经接近尾声。
这一学期,我选修的是太极拳。自选课系统开始的那一刻,我就瞬间完成了选课,光荣地成为了第一个选上太极拳的人,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我认为太极是一项很有中国韵味的体育项目,同时也觉得自己慢吞吞的性格特别适合打太极。就这样,我开始了一个学期的太极拳二十四式的学习。
开始学的时候,我感觉太极拳并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首先它有二十四式,听起来就感觉很多,招式也容易记混,认为把这二十四式完整地记下来、流畅地打出来是不太可能的了。然而在老师每节课带着我们温习与不断演练之下,我发现其实只要多打上几遍,就可以牢记住动作与顺序,因为太极拳的招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逻辑性,而且从一个招式到另一个招式之间的转换基本上都是遵循同样的原则,那就是要圆润地过渡,只要记住这样的核心要领,太极拳就能融会贯通地打出来。我想,这也正是太极的精妙之处所在吧!其次是,太极的动作缓慢,本以为慢慢的应该很好打,可实际上要做到标准的动作却要时刻保持身体正直、重心略低,这样再加上缓慢的动作就会让人觉得有些累了。不过作为体育项目,要付出一些辛苦是必然的,即使是太极拳也不例外。只有真正打得缓慢、在降低重心的同时不弯腰弓背,才能真正打出太极拳的韵味。还有就是,太极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虚实分明,同时又要折中、把握刚好的力度。例如最简单的抱球,既不能把手臂伸太直、或把球抱得太大,又不能太抠缩,只有把握好那个度,才能“抱”出一个匀称的、合适大小的“球”。这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也往往是最难把握好度的,因此还需要我们在不断演练中好好体会太极的中庸之道。
在系统地学习了一整个学期之后,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体会。我认为,太极拳要打得好,要流畅,但是不能急,要沉稳。在打每一个招式时,要在动与静中取得平衡,身体动起来,但是不能胡乱地摇晃,是要稳健中流畅地运动我们的身体,才能真正做出行云流水的感觉。要做到这种沉稳又流畅的境界,心就一定要静下来。因此修炼太极拳也可以让人们静下心来,这样对身体也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一个学期过去后,我对打太极拳已经渐渐入门了。不过现在我还只能做到把每个动作连贯做起来,但是真正打出太极拳的神韵还远远不够。俗语说,师傅带入门,修行靠个人。要深入理解太极里头的哲学,打出太极的神韵,真的需要时间去参透。
总而言之,太极拳是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既修身,也修心。我希望国人能更好地运用这份遗产,同时自己也会在今后更加多地接触太极,给自己更多修身养性的机会。
扩展阅读:体育课(太极拳)感想
体育课感想
无论是哪个大学,选课一直是比较折磨人的事情,同学们不停地刷新、登录,就是想要选到心恰的课程。今年的体育选课也不例外,不过我非常幸运地选到了一直想要上的太极拳课。起初想要上这门课主要是想为下学期的太极拳考试做准备,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太极拳的了解不断加深,我真真正正的爱上了太极拳。虽然现在太极拳的学习已经结束,期末体育测试也即将进行,然而每天练习太极拳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太极拳的一招一式,运动过程中的一呼一吸,都让我在运动中放松自我、沉淀自我。
这学期的体育课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当初看着花园里的老爷爷老奶奶打太极,一直奇怪这种慢吞吞的运动怎么能锻炼身体,我也不敢相信打一遍二十四式太极拳就能活动筋骨到出汗的地步。真下学习太极拳来才体会到,这果真是一项不同寻常的体育运动。
太极,不仅是动作的串联,更是气势的凝聚;不是机械僵硬的,而是行云流水的。真正的太极的美是摄人心魄的,柔和缓慢。忘记自己的身体、精神,彻彻底底地融入自然,并且与之完美契合,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太极里的讲究很多,每一个动作都有特定内涵,并不是局外人看到的那么浅显。其中的深意,不是一两日内容能够领悟的。
学习太极拳学会的不只是一套拳法,也懂了很多道理。以柔克刚、顺其自然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
教太极的老师是个很幽默、很睿智的人。他的授课方式不同与其他老师的枯燥讲解,而是总能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了解到动作要点、用生动夸张的肢体语言剖析我们动作中出现的错误,总能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度过一节课的时光。
总之,在这学期的体育课中我收获了很多。我学到了一项新的体育运动方式,交到了新的朋友,学到了很多技巧,结识了这么幽默的老师,都是这节课给我的一笔财富。我会好好珍惜这笔财富,相信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有了太极拳的相伴我会更加开心快乐。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太极拳体育课感想》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太极拳体育课感想: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太极拳体育课感想》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2289.html
-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计划
- 下一篇: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