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懂得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2、熟悉土木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分析处理方法;
3、加深理解工程与地质、地质与工程的关系,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后续课程知识给以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201*年6月18~19日地点:沙坪坝区嘉陵江沿岸,实验室三、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习。
野外实习是去嘉陵江沿岸观察,室内实习为岩石的鉴别。
四、野外实习内容
①地层岩性的认识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火成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侏罗纪及第四纪沉积层
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等一些物质组成。
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观察点2附近
红砂岩:生产于侏罗纪,因其含有赤铁矿等矿物,故颜色偏红。
下图为观察点1附近的岩石
左图呈紫黑色,坚硬。右图呈棕色,砂岩。
2.硬质岩及软质岩的结构构造
硬质岩:饱和湿度下岩石试件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大于29.4MPA,如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铁质、钙质胶结的砾岩、砂岩、石灰岩、泥质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等变质岩。
软质岩:天然湿度下岩石试件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4.9-29.4MPA,如疑灰岩、浮石等岩浆岩;泥砾岩、泥质页岩、泥质砾岩、泥灰岩、泥岩以及因风化而强度下降底至4.9-29.4MPA的硬质岩。
②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地块和地层中产生的变形和位移形迹。地质构造按其成因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层理:指岩石沉积过程中的原生成层构造,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改变时产生的纹理
1.岩层产状及测定
岩层产状:岩层在地壳中展布的状态。通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确定。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205∠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65°或SE65°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左图观察点4附近,民居下侧右图:观察点9:华子良脱险处水平岩层:倾向南偏东45°,倾角2°
2.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左图:滑坡:斜坡部分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失去稳定,发生整体下滑的现象。右图:裂隙裂隙是断裂构造的一种,通常把岩体中产生的无明显位移的裂缝叫做裂隙
3.单斜及水平构造、向斜构造、背斜构造
磁器口向斜:华子良脱险处倾向北偏东80°,倾角:34°
4.地质构造与边坡稳定性(含危岩)。
危岩:是指位于陡崖或陡坡上被多组结构面切割,在重力、地震和裂隙水压力等诱发因素作用下稳定性较差的岩石块体。
危岩的形成、失稳与运动属于斜坡地貌动力过程演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破坏失稳具有突发性、致灾具有毁灭性的特点。
观察点4附近:危岩观察点9:华子良脱险处
危岩处理方法:A.隔绝危岩,防止他人靠近B.砌片石封闭危岩底部裂痕或缝隙
C.砌片石在危岩下部支撑D.清理危岩
5.地质构造与地下工程(人防工程)
锚固:在岩石或土壤钻孔或挖井后灌入混凝土,也有在底部用高压灌浆的固定方法。锚固后,被锚固体的承载力决定周边的剪力和锚底的阻抗力
防空洞:是在抗战期间,为了躲避敌人炮火的轰炸,用来保护人身、财物的安全而挖掘的洞穴。
防空洞:左图为观察点2附近,右图为观察点4附近
③各类地质作用
1.河流地质作用及地貌。
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A.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岩石进行的破坏作用称为侵蚀作用。其主要通过冲蚀、磨蚀和溶蚀三种形式对河底及两岸进行侵蚀。1)下蚀作用
下蚀作用的强度首先与流速和河水中的泥沙含量有关。此外,还与河床的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有关。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又使河流向源头伸长。分水岭不断遭到切割剥蚀,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以及河流的袭夺现象都是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2)侧蚀作用
河流一携带的泥沙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平原区的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为平缓,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
B.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主要通过对碎屑物的悬运跃运和推运三种方式来进行搬运。碎屑物以何种方式被搬运,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上推力的对比情况。C.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D.河流冲积土(1)河床沉积(2)河漫滩沉积
河漫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较发育,且宽广;山地河流的河漫滩不发育,宽度较小。
河漫滩的地面大多比较平缓。在平原区比较顺直的河床两侧,常有自然堤发育,堤外地势一般比较低洼。在弯曲河床的两侧常有迂回扇发育,地面出现鬃岗与岗间洼地相间分布的现象。在河曲发育的河漫滩上,由于河流裁弯取直,还可能留下许多牛轭湖或废弃河道。
图为
磁器口外河漫滩
有20-30个篮球场大。春节枯水期时可见
(3)牛轭湖沉积(4)三角洲沉积(5)山区河流沉积土(6)由冰川补给的河流冲积土
2.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岩石由于大气温度的变化、空隙中水的冻融作用,以及盐类结晶胀裂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机械破坏作用。
它有以下几种形式:A.热力风化作用;B.水的冻融作用;C.岩石空隙中盐分结晶的撑胀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水、水溶液或氧气的作用下,产生氧化、水解、碳酸盐化等化学反应,不仅使岩石产生破碎,而且会导致岩石内部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
它有以下几种形式:A.溶解作用;B.水解作用;C.水化作用;D.氧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生物活动对岩石产生的破坏。
它有以下几种形式:A.机械破坏作用(如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根系增长,动物在地下挖洞做窝,都会使岩石产生或扩大裂隙、孔洞);B.水解作用(如植物和细菌在新陈代谢中析出有机酸等酸性溶液对岩石产生腐蚀、溶解)
大部分风化都是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差异风化: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差异,不同岩石的风化速度和风化程度不同。在相同的风化条件下,常常在地表形成凹凸不平的地貌现象,称为差异风化。
观察点2附近:上图的岩石风化可看到三种风化共同作用
3.重力崩塌作用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崩塌
④各类工程地质问题1.建筑边坡地基稳定性问题
挡墙也就是俗称的护坡,作用是护坡、固坡。
观察点1附近:左图钢筋混凝土挡墙右图:条石重力式挡墙
2.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问题
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即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上图均为观察点8附近
左图为清水溪,地下水沟,左侧有格构梁,防止岩土下滑右图可见排水孔,另有排水沟(此图不可见排水沟)排水沟:用于排除地面或地下多余水量的沟或暗管。
此外,在边坡、护坡、挡墙等许多结构上都设有排水孔、排水管等排水措施。
3.桥基稳定性问题
桥基:由石块垒砌而成。
观察点6石门大桥:稳定性良好
五、视频观后感
《解密:5.12大地震观》后感
5.12大地震后,地质学教授嵇少丞、四川省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对此次大地震的成因、能量大小、建筑受损原因、地震预防、自救逃生的方法,以及震源深浅与水库诱发地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逐一详细的解答与探讨。它以另一种科学记录、另一种理性记忆的方式,努力探索此次5.12大地震背后的科学奥秘,给人启迪,发人深省。这便是《解密:5.12大地震》拍摄的原因。
5.12日14点28分04秒,8.0级的汶川大地震爆发了,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600课原子弹爆炸的能量。极震区长度275公里,以清平为界,极震区构成一分为二,南硬北软,前100多公里,是极其坚硬的花岗质岩体,后100多公里,是极其脆弱的碎屑岩和石灰岩构成,所以,位于后100多公里的映秀、汶川、都江堰、北川、青川不堪一击。
5.12之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这种灾害不仅表现在地震本身给人民带来的伤害,还有地震造成的包括山崩、滑坡、地裂等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约10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无法预测,我们能做的,除了普及的人们的地震知识,还必须建立全国的地震监测网,这样,在地震来临的时候,才能及时地作出应对措施。
扩展阅读: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
一.前言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10级土木工程专业在三月五号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二、地质实习的目的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6、现场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三、实习要求
分成10人一组的小组,每人测量5组走向和倾角的数据,然后将数据统计起来分别绘出走向和倾角的玫瑰图。
注意观察和分析岩层以及溶洞的形成条件、发育情况和分布规律。
四、实习的主要内容抄指导书五、实习安排
⑴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
时间:201*年3月4日15点
地点: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小礼堂
⑵第一天行程时间:201*年3月5日8点
地点:广西大学峙村沿路褶曲伊岭岩甲泉
⑶第二天行程时间:201*年3月6日8点
地点:广西大学昆仑关⑷实习总结时间:201*年3月7日至3月29日
六、地理位置和交通
本次实习的地区位于南宁市北部与南宁市武鸣县南部一带。共有三条观测路线:第一条观察线是参观静力载荷试验与钻探;第二个实习点是南宁市北郊的峙村河水库;最后一条路线是沿南宁至伊岭岩公路,沿线共有三个地质观察点。七、实习区地形、气候以及水文情况
1.南宁盆地位于右江与左江汇合口以东,至四塘东面的三叉岭;北部以高峰岭山脚为界,向南至邕江南岸;南部自西向东以七波林场双鸡铃七波坳五象岭一线以北为界。西北和北部为高峰岭和昆仑关丘陵,东部有名山丘陵,南部为七波丘陵,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广大河谷地地貌。
在构造上,南宁盆地属于断裂凹陷盆地,在燕山运动已经形成,自白垩纪末至第三纪期间,地势底下,成为一个内湖盆沉积环境,沉积了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地层。第四系新构造运动地势间歇上升形成了盆地的数级阶地。
测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疾风气候,光热丰富,夏热东干,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全年平均气温在21.7C,,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岭2.武鸣盆地位于广西中部,纬度较低,约北纬23度15分,高程为100200米,中间低,四周高,利于地下水聚集。伊岭岩位于武鸣县境内,峰林谷地,其孤峰平原为岩溶地貌,盆地南为高峰岭,东北方向为大明山,是北回归线上著名山脉。
3.高峰昆仑关
昆仑关为低山丘陵地貌,延伸方向同南宁盆地,均为NE60’,高程在100-500m。昆仑关的岩石类型是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
八、实习过程
第一天:201*年3月4日
我们期待已久的《工程地质学》的实习今天正式开始了,大家的心情都无比的高兴和激动。一来学习了那么久的理论知识,我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将之应用与实践,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另外通过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可以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不至于一开学不适应而找不到学习的状态陷入被动。今天早上各组的组长到学院领会了我们实习所需要的罗盘。下午我们进行实习动员。首先易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本次实习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与工地安全的知识让大家对实习充满了期待。最后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认识报告的相关内容。晚上我在网上和图书馆搜集有关我们将要进行的野外实习的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我们明天将要去的的岩石和地形地貌的有关资料。今天虽然没有进行野外和课外的具体实习,但通过搜集资料和老师的有关勘察报告的讲解,我仍然感觉收获颇多
第二天:201*年3月5日上午实习地点:峙村河水库
早上我们在北区食堂前面的食堂集合后就坐车集体出发了。行使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进入峙村的路口,由于进入水库的道路过于狭窄,开不进车,所以我们只能步行进去我们进入了峙村。走了大概五分钟之后,我们在一座像是被劈开的山(如图)前停下。张老师介绍说,这座山的岩层是褶曲。褶曲是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褶曲按照基本形态又分为背斜和向斜。这座山是背斜褶曲。褶皱构造的形成是由于组成地壳的岩层受到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褶曲有核部、翼、轴面、轴及枢纽等几个部分组成。核部是褶曲的中间部分;翼位于核部的两侧,向不同方向倾斜的部分;轴面是从褶曲顶平分两翼的面,轴面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是为了标定褶曲方位及产状而划分的一个假想面,其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平面,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曲面,其可以是直立的、倾斜的或平卧的;轴是轴面与水平面地交线,其方位表示褶曲的方位;枢纽是轴面与褶曲同一岩层层面的交线,其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或波状起伏的。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统计这些岩层的产状。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其有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走向是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的方向。倾角是指垂直走向顺倾向面向下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地投影的方位角,其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倾角是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其表示岩层在空间倾向角度的大小。由于走向和倾角只是相差90度,所以我们只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和倾角。
老师讲解了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之后,我们就开始分小组测量岩层的走向和倾角。测量走向时,是罗盘仪的长边紧贴岩层层面,将罗盘仪放平,圆水准泡居中,读指南针或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选定其中一个),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仪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岩层层面,等倾斜器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每人读五组数据,然后将一个小组的数据(即100组数据)统计起来,分别绘成走向和倾角玫瑰图。
测量完走向和倾角之后,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峙村河水库的大坝,老师接着给我们介绍了大坝的一些情况。大坝是非溢流浆砌石重力坝,右坝肩段为折线布置,折角为156度55分,现状坝顶长度为121米,坝顶宽度为2.75米;最大坝高为42.45米,坝顶高程为149.93米,放浪墙顶高程为151.04米。内坡面自上而下设计为4级,采用2个坡度,高程147.38-149.93米为垂直段,高程134.09-147.38米,坡比为1:0.15。外坡面自上而下设计为3级,采用3个坡度,高程147.38-149.93米为垂直段,高程120.31-147.38米段坡比为1:0.7,高程116.60-120.31米坡比为1:0.8,在高程120.31米及116.60米各处有一马道。宽度为1.45米及1米,基建面高程108.5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48m,设计洪水位为149.57米,校核洪水位为149.9米,相应下游水位为111.0米。峙村河水库是一个小型水库。水库可以用于防洪蓄洪,用于供水、发电、养殖等,但是水库也容易增加库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库区泥沙淤积,影响水库附近地区气候变化,导致下游水质恶化、土地的土壤盐碱化等生态弊端。大坝坝址的选择要需相当的慎重,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坝要建立在比较狭窄的河谷段。从成本方面来讲,在狭窄的地段建坝,大坝的长度变短了,大坝的修筑工程成本就低了,也就是说:以最小的工程成本得到最大的库容,得到最大的收益。
2、从地质上讲,建筑大坝特别要考虑的问题的是地下岩石的岩性。从工程的坚固性讲,大坝要建立在岩性坚固的地区。岩石坚固,大坝的根基也就稳固了,溃坝的机率也就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另一方面,要考虑岩石的透水性问题,选择透水性差的地区,比如泥岩、页岩、砂岩地区,水库才可以真正起到蓄水作用。
3、从地质构造方面来讲,水库不可建立在断层之上。断层是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断层的长度随着时间变化很大,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有很大的变化。水库建立在断层的倾斜岩层上,当横面有水渗透时就慢慢形成滑动面,水库极容易发生移动,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灾害。在断层上,岩石往往支离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库坝也就容易发生渗漏问题了。参观完峙村河水库后,我们就原路返回,在回去的路上,还可以看到许多的植物根劈岩石的现象(如图)。这种植物根劈岩石的现象又称为根劈作用。根劈作用是指在风化作用中,生物的机械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根劈作用只是使岩石发生了物理作用,并没有发生化学作用。
介绍完根劈作用后,我们就上车了,行使了十几分钟后,我们在路边停了下来,映入眼前的是很明显的褶曲带(如图)。下车后老师讲我们讲解了褶曲构造对工程建筑的影响,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褶曲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完整性和强度高低,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防治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曲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夹角在40o以上,两者走向一致,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或者两者倾向相同,但岩层倾角更大,则对开挖边坡的稳定较有利。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的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是蓄水较丰富的地段
参观完后,我们继续前往下一个地点伊岭岩。伊岭岩位于武鸣盆地,武鸣盆地位于广西中部,纬度较低,约北纬23度15分。该区处在广西“山”字型构造西翼南段与东西向构造交汇的地方,基本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复式向斜。其轴部由三迭系组成,翼部顺序出露二迭系至泥盆系。其中下三迭统的一部分、下二迭统、石炭系和上泥盆统为碳酸盐岩,约占地层总厚度该区断裂较发育,以北北西北西走向断裂最发育,其次是北东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区内主要河流有东北流入盆地的香山河与北西流入的西门江,相汇后称武鸣河,向西流出盆地。武鸣盆地内岩溶发育,南部个西南部环绕着较大面积的丛聚峰林与疏力峰林洼地,盆地为孤峰平原,代表从幼年到老年期的几个岩溶发育阶段。岩溶地下水通道也较发育,形成如甲泉和干旱地下河等。
在进入溶洞之前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岩溶现象的形成,促使岩溶现象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可溶性岩石、丰富且流动的水资源和侵蚀性二氧化碳。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溶洞的形成不仅有溶蚀作用,还有沉析作用。在石灰崖区从地上面流入地下的水,大多已溶解有一定量的碳酸钙,但当其到达溶洞时由于环境中温度、压力的变化,会使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于是水对碳酸钙的溶解力降低,使本来溶解在水中的碳酸钙结晶析出。此外,滴落到溶洞中的水有时也会因蒸发而使在洞顶的碳酸钙晶体向下生长,便成为钟乳石;若滴在洞底再凝结出来,向上生长便形成石笋;钟乳石和石笋在生长中逐渐衔接成为一体,就是石柱。按其发育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种。我们在公园里看到的是其中两种:一类是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另一类是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在导游的指领下我们继续前进,岩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石花自成形象,惟妙惟肖,在洞中游览,宛如置身仙境,美不胜收。伊岭岩风景区的壮乡风情非常精彩,受当地民风民俗和壮族文化的熏陶,伊岭岩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看完伊岭岩,我们来到了甲泉。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集中地表出露,是地下含水层或含水通道呈点状出露地表的地下水涌出现象,为地下水集中排泄形式。它是在一定的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结合下产生的。适宜的地形、地质条件下,潜水和承压水集中排出地面成泉。泉往往是以一个点状泉口出现,有时是一条线或是一个小范围。泉水多出露在山区与丘陵的沟谷和坡角、山前地带、河流两岸、洪积扇的边缘和断层带附近,而在平原区很少见。泉水常常是河流的水源。在山区如沟谷深切,排泄地下水,许多清泉汇合成为溪流。在石灰岩地区,许多岩溶大泉本身就是河流的源头。甲泉位于武鸣县伊岭岩西l500米,是一处地下河的出水口。它属于断层泉,是沿断层带循环出露的层压水。
第三天
昆仑关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东北方向59公里,宾阳县城西南方30.5公里,处宾阳县和邕宁两县交界。昆仑山巍峨峻险,谷深坡陡,地势险要,是南宁东北面的自然屏障,有“南方天险”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昆仑关地区的岩体主要有广西南丹昆仑关燕山期的花岗岩,呈岩基产出,分布面积约为360平方公里,并位于广西山字型的前弧西议弧顶,地貌上属于花岗岩丘陵,海拔高300500米。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1],石英含量是10%~50%。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及微斜长石(钾碱)。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美丽的色泽还能保存百年以上,是建筑的好材料,但它不耐热。当花岗岩开始被风化石,首先风化的成分是长石。长石的风化就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岩石就变得非常脆弱,并变得疏松,轻轻用手一掰就可以掰开。而石英的稳定性比较强,难以风化。当长石风化后,石英颗粒还会保持着,只是由大颗粒变成小颗粒,形成沙。(如图)花岗岩的风化程度与水分、温度、岩性以及风化作用时间相关。因为昆仑关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降水充足,因此风化比较剧烈,时间长了,风化壳变得很厚,一般有几米到十几米厚度。通常,花岗岩被风化后,主要形成高岭土,还有少量的长石。根据花岗岩风化产物高岭土的土质,昆仑关地区生长的最多的是松树、杉树等乔木类的数目。而岩溶地区生长着多数是灌木、草类植物,乔木极少。
实习收获实习经过了这次经历丰富的实习,我觉得我的人生饱满了不少,这次实习让我收获良多,尤其有些收获跨过了专业的界限,通用在我的人生中。1.1.1.1.不论怎样不论怎样不论怎样不论怎样,,,,实践才是硬道理实践才是硬道理实践才是硬道理实践才是硬道理,,,,才有发言权才有发言权才有发言权才有发言权。。。。在火炉山上,残积土和坡积土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过,我自己也在理论上非常清楚残积土和坡积土的分别,可是到了实地,通过老师讲解后,却还对残积土和坡积土的区分还存在疑问。还有岩石的节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实很多书本上的东西,就算背的滚瓜烂熟,在现实中用不上也一样是白白作废的,所以想要透彻了解一个事物,还得从实践中做起。不仅仅是这个实习中,在其他实习,包括在我的人生中,实践才是硬道理,才有发言权。以后我会在理论的基础上,更多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学到更多透彻的东西。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地质这门学科交汇于各种学科,想要学好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就必须全面综合地了解掌握各种学科,其中也包括很重要的地质课程,除了工程地质学这门课,还有许许多多的课也是一样与土木紧密联系着。土木就好比一个大树茂密的枝叶,而这些紧密联系的学科就是土木的根茎和导管,在哪一块出了问题,成片的叶子就很可能枯萎。所以,不管是地质学还是其他学科,都要矢志不渝的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稳扎稳打,把土木这门大学科学好。3.3.3.3.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在实习中遇到不会的马上要提出来上要提出来上要提出来上要提出来,不能把问题放在心里.这次实习最基础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也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那就是实习学会了很多有关地质的东西西西西。。。。比如岩石的节理以及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各种岩石的形态颜色以及甄别,地质灾害还有灾害的影响,以及盾构机和基坑工程方面的结构和知识,非常的全面。相信这些知识在以后学科的学习中会发挥很大的辅助作用!总之,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丰富了人生经历,也懂得了许多贯穿人生的道理,现在我可以大声的说:“工程地质学实习,我不虚此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3846.html
- 上一篇: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 下一篇:内科实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