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汽车构造复习题总结

时间:2019-05-28 21:51: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汽车构造复习题总结

3、驱动附着条件:附着力FΦ是汽车所能发挥驱动力的极限:FtF,此式即为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2、内燃机基本术语:(3)活塞行程S: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曲轴的回转半径R称为曲柄半径。显然,曲轴每回转一周,活塞移动两个活塞行程。对于气缸中心线通过曲轴回转中心的内燃机,其S=2R(4)气缸工2D作容积VS: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VSS,式中D为气缸直径(mm),S为活6410塞行程(mm)。(5)内燃机排量VL:内燃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内燃机排量。VLiVS,式中i为气缸数。(6)燃烧室容积Vc: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气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也叫压缩容积。(7)气缸总容积Va: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为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压缩比的大小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越大,

VV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a1S。(9)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

VcVc以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曲轴转速即为内燃机转速。(10)负荷率: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称为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负荷率通常简称负荷。3、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四个活塞行程内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即在一个活塞行程内只进行一个过程。因此,活塞行程可分别用四个过程命名。1.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容积逐渐增大,气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并在气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2.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随着活塞移动,气缸容积不断减小,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3.做功行程压缩行程结束时,安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火焰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燃烧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这时,进、排气门仍旧关闭。4.排气行程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气体(或称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之外。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行程结束,排气门关闭。

4、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在各个活塞行程中,进、排气门的开闭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汽油机完全相同。只是由于柴油和汽油的使用性能不同,使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混合气形成方法及着火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别。1.进气行程在柴油机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的只是纯净的空气。2.压缩行程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所以压缩行程终了时气体压力高。3.做功行程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并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因为喷油压力很高,喷孔直径很小,所以喷出的柴油呈细雾状。细微的油滴在炽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汽化,并借助于空气的运动,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点,因此柴油随即自行着火燃烧。燃烧气体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剧膨胀。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4.排气行程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1、发动机机体组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现代汽车发动机机体组主要由机体、气缸盖、气缸盖罩、气缸衬垫、主轴承盖以及油底壳等组成。镶气缸套的发动机,机体组还包括干式或湿式气缸套。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配基体。气缸盖用来封闭气缸顶部,并与活塞顶和气缸壁一起形成燃烧室。另外,气缸盖和机体内的水套和油道以及油底壳又分别是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3、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曲柄连杆机构由活塞组、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的零件组成。

5、活塞环的类别及作用: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主要功用是密封和传热,保证活塞与气缸壁间的密封,防止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和高温燃气漏入曲轴箱,并将活塞顶部接受的热传给气缸壁,避免活塞过热。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6、连杆组的构成:连杆组包括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螺栓和连杆轴承等零件。

7、曲轴的构造:曲轴基本上由若干个单元曲拐构成。一个曲柄销,左右两个曲柄臂和左右两个主轴颈构成一个单元曲

拐。将若干个单元曲拐按照一定的相位连接起来再加上曲轴前、后端便构成一根曲轴。多数发动机的曲轴,在其曲柄臂上装有平衡重。按单元曲拐连接方法的不同,曲轴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类。

8、飞轮的作用:飞轮是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存储器。在作功行程中发动机传输给曲轴的能量,除对外输出外,还有部分能量被飞轮吸收,从而使曲轴的转速不会升高很多。在排气、进气和压缩三个行程中,飞轮将其储存的能量放出来补偿这三个行程所消耗的功,从而使曲轴转速不致降低太甚。除此之外,飞轮还有下列功用:飞轮是摩擦式离合器的主动件;在飞轮轮缘上镶嵌有供起动发动机用的飞轮齿圈2;在飞轮上还刻有上止点记号,用来校准点火定时或喷油定时以及调整气门间隙。

1、配气机构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目前,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其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气门式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现代汽车发动机均采用顶置气门,即进、排气门置于气缸盖内,倒挂在气缸顶上。2、配气机构的分类:凸轮轴的位置有下置式、中置式和上置式三种。气门驱动形式有摇臂驱动、摆臂驱动和直接驱动三种类型。

3、配气定时(配气相位的定义):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称作配气定时。4、四个配气相位角的定义: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上止点之前开启谓之早开。从进气门开到上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称作进气提前角,记作α。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下止点之后关闭谓之晚关。从进气行程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作进气迟后角,记作β。排气门在作功行程结束之前,即在作功行程下止点之前开启,谓之排气门早开。从排气门开启到下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作排气提前角,记作γ。排气门在排气行程结束之后,即在排气行程上止点之后关闭,谓之排气门晚关。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作排气迟后角,记作δ。

5、气门重叠角: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致使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其为气门重叠。重叠期间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它等于进气提前角与排气迟后角之和,即α+δ。6、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作用及组成: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量的、清洁的、雾化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同时,燃油系统还需要储存相当数量的汽油,以保证汽车有相当远的续驶里程。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化油器,它是实现燃油系统功用、完成可燃混合气配制的主要装置。此外,燃油系统还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气分离器、油管和燃油表等辅助装置。2、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系数,记作φa,即φ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φa<1的称为浓混合气;φa>1的则称为稀混合气。

3、电喷系统主要的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发动机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1)在适当的时刻将一定数量的洁净柴油增压后以适当的规律喷入燃烧室。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各缸相同且与柴油机运行工况相适应。喷油压力、喷注雾化质量及其在燃烧室内的分布与燃烧室类型相适应。(2)在每一个工作循环内,各气缸均喷油一次,喷油次序与气缸工作顺序一致。(3)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以保证柴油机稳定运转,尤其要稳定怠速,限制超速。(4)储存一定数量的柴油,保证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柴油机燃油系统包括喷油泵、喷油器和调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输油泵、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高、低压油管等辅助装置。

2、喷油器的作用及要求:喷油器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中实现燃油喷射的重要部件,其功用是根据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将燃油雾化成细微的油滴,并将其喷射到燃烧室特定的部位。喷油器应满足不同类型的燃烧室对喷雾特性的要求。一般说来,喷注应有一定的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以及良好的雾化质量,而且在喷油结束时不发生滴漏现象。3、喷油泵的作用、种类:喷油泵的功用是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以一定的规律,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在汽车柴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直列柱塞式喷油泵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此外,还有单体泵喷油器等。

1、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功用: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冬季发动机过冷。在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风冷与水冷之分,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称风冷系统;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为水冷系统。汽车发动机,尤其是轿车发动机大都采用水冷系统,只有少数汽车发动机采用风冷系统。汽车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均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这种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风冷发动机利用大流量风扇使高速空气流直接吹过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为了有效地降低受热零件的温度和改善其温度的分布,在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精心布置了一定形状的散热片,确保发动机在最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可靠地工作。2、发动机冷却强度的调节方式: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熔化逐渐变成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在橡胶管收缩的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由于推杆上端固定,因此,推杆对胶管和感温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有些货车和大客车发动机在散热器前面装有百叶窗,其作用是通过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以保证发动机经常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在发动机冷起动或暖车期间,冷却液的温度较低,这时将百叶窗部分或完全关闭,以减少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使冷却液的温度迅速升高。为了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在风扇带轮与冷却风扇之间装置硅油风扇离合器是实现这种调节的方法之一。此外,很多轿车发动机的水冷系采用电动风扇,电动风扇由风扇电动机驱动并由蓄电池供电。在有些电控系统中,电动风扇由电脑控制。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电脑使风扇继电器搭铁,继电器触点闭合并向风扇电动机供电,风扇进入工作。1、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功用: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

2、发动机中几种主要的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2)飞溅润滑(3)润滑脂润滑

1、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用:传动系统的组成: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传动系统的功用:(1)减速增矩(2)变速变矩(3)实现倒车(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5)差速功能

1、离合器的作用和基本要求:作用:(1)平顺接合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临时切断动力,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统过载。基本要求:(1)分离彻底,便于变速器换档;(2)接合柔和,保证整车平稳起步;(3)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尽量小,减轻换档时齿轮的冲击;(4)散热良好,保证离合器正常工作。2、离合器的四个组成部分: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

3、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摩擦离合器依靠摩擦原理传递发动机动力。当从动盘与飞轮之间有间隙时,飞轮不能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压紧力将从动盘压向飞轮后,飞轮表面对从动盘表面的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4、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特点:由一个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其分离指部分起分离杠杆作用。对于推式结构,当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指时,膜片弹簧以离合器盖上的支承圈为支点转动,于是膜片弹簧外端向外侧移动使离合器分离。对于拉式结构,当分离轴承拉动分离指时,分离指拉动压盘使其与从动盘分开。5、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分离套筒被复位弹簧拉到后极限位置时,在分离轴承和分离杠杆内端之间应留有一定量的间隙,以保证摩擦片在正常磨损范围内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从踩下离合器踏板到消除自由间隙所对应的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1、变速器的功用与组成:变速器的功用:(1)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工况下工作。(2)在发动机曲轴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倒车;(3)利用空档中

断动力的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变速器的组成: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根据需要,还可加装动力输出器。

2、同步器的作用和分类:同步器是利用摩擦原理实现同步的,可以分为常压式、惯性式、自行增力式等。根据摩擦锁止元件的不同,惯性式同步器分锁环式和锁销式两种。现代汽车上广泛使用的是惯性式同步器,可以从结构上保证待啮合的接合套与接合齿轮的花键齿在达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触,可以避免齿间冲击和噪音。

3、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作用: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是使驾驶员能够根据道路情况准确可靠地挂上或摘下变速器某个档位,以保证汽车安全行驶。

4、分动器的作用:在多轴驱动的汽车上,利用分动器可以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个驱动桥。多数汽车的分动器还有高低两个档,兼起副变速器的作用。

5、分动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方法:非先接上前桥,不得挂上低速档;非先退出低速档,不得摘下前桥。

1、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和作用: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当传动轴比较长时,还要加中间支承。其功用是实现汽车上任何一对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转轴之间的动力传递。

2、万向传动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场合: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变速器与分动器之间、分动器与驱动桥之间;驱动桥中的主减速器与驱动轮之间。

3、万向节的分类及其类型:万向节按其在扭转方向是否有明显的弹性可分为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向节。刚性万向节又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十字轴式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如双联式、三销轴式)和等速万向节(如球叉式、球笼式)。4、十字轴万向节的组成(个人归纳):十字轴、万向节叉、滚针轴承。

5、单个十字轴万向节的不等速性:如果主动轴以等角速度转动,那么从动轴则是时快时慢,此即单个十字轴万向节在有夹角传动时的不等速性。两轴夹角越大,万向节的不等速特性越严重。

6、双十字轴万向节的等速条件(1)第一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α1与第二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α2相等;(2)第一万向节的从动叉与第二万向节的主动叉在同一平面内。

1、驱动桥的组成和作用: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万向节、驱动桥壳(或变速器壳体)和驱动车轮等零部件组成。驱动桥的功用是:(1)将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降低转速,增大转矩;(2)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或双曲面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3)通过差速器实现内外侧车轮差速作用,适应汽车的转向要求;(4)通过桥壳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作用。

2、驱动桥的分类:当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架时,驱动桥采用非断开式。特点是半轴套管与主减速器壳刚性连成一体,整个驱动桥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相连,两侧车轮和半轴不能在横向平面内做相对运动。非断开式驱动桥也称整体式驱动桥。当驱动轮采用独立悬架时,两侧的驱动轮分别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相连,两车轮可彼此独立地相对于车架上下跳动。与此对应,主减速器壳固定在车架上。驱动桥壳应制成分段,并通过铰链连接,这种驱动桥称为断开式驱动桥。3、主减速器的作用和分类:降低输入转速,增大转矩;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按参加减速传动的齿轮副数目分,有单级主减速器和双级主减速器;按主减速器传动比档数分,有单速式和双速式;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分,有圆柱齿轮式、圆锥齿轮式和准双曲面齿轮式。

4、差速器的作用和分类:差速器的功用是使同一驱动桥的两侧驱动轮或两驱动桥之间以不同角速度旋转,并传递转矩。差速器按用途可分为轮间差速器和轴间差速器。轮间差速器装在驱动桥内两侧驱动轮之间,而轴间差速器装在各驱动桥之间。差速器按工作特性可分为普通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两大类。

5、普通齿轮差速器的工作原理、运动方程和扭矩特性:工作原理:动力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左右两半轴→驱动轮。当两侧车轮等速旋转时,行星齿轮仅绕半轴轴线公转;若两侧车轮所受阻力不同,则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还绕自身轴线自转,于是两半轴齿轮带动两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运动方程:n1+n2=2n0,表明两侧半轴齿轮的转速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扭矩特性:由主减速器传来的扭矩M0,经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传给半轴齿轮。行星齿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两个半轴齿轮的半径也相等,因此当行星齿轮没有自转时,总是将扭矩M0平均分配给左、右两半轴齿轮,即M1=M2=M0/2。

6、半轴的作用及分类:半轴的功用是将转矩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车轮。其形式主要取决于半轴的支承形式。普通非断开式驱动桥的半轴,根据其外端支承形式或受力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半浮式、3/4浮式和全浮式三种,但现代汽车基本

上采用半浮式和全浮式两种主要支承形式。

7、全浮式半轴和半浮式半轴的结构特点:半浮式半轴外端轴颈通过轴承支承在桥壳上,端部则与车轮轮毂相固定或直接与车轮轮盘以及制动鼓相连接。作用在车轮的力都直接传给半轴,再通过轴承传给驱动桥壳体。半轴既受转矩,又受弯矩。常用于轿车、微型客车和微型货车。全浮式半轴的特点是半轴外端与轮毂相连接,轮毂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桥壳的半轴套管上。作用在车轮上的力通过半轴传给轮毂,轮毂又通过轴承将力传给驱动桥壳,半轴只受转矩,不受弯矩。用于轻型、中型、重型货车、越野汽车和客车上。

1、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行驶系统的组成:车架、车桥、悬架、车轮(或履带)。行驶系统的功用是支持全车并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其基本功能有:(1)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统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驱动轮的驱动力;(2)支持全车,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个方向的反力及转矩;(3)缓冲减振,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4)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2、车桥的作用和分类: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的作用力及其力矩。按悬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按车轮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3、转向桥的结构特点:各种车型的转向桥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前梁、转向节组成。

4、前轮定位参数的定义和作用转向轮定位的功用:保证转向轮有自动回正作用。主销后倾角γ是主销在汽车的纵向平面内向后的一个倾角,即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纵向平面内的夹角。主销后倾角γ使主销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向前偏移了一段距离,使路面作用在车轮上的侧向力对主销形成一个转矩,该转矩具有使转向轮回正的作用。主销内倾角β是主销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向内倾斜的角度,即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横向断面内的夹角。它的作用是:(1)使前轮自动回正2)使转向操纵轻便(3)减小转向盘上的冲击力。前轮外倾角α是通过车轮中心的汽车横向平面与车轮平面的交线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它的作用是:(1)防止车轮出现内倾,减轻轮胎的偏磨损;(2)减少轮毂外侧小轴承的受力,防止轮胎向外滑脱;(3)便于与拱形路面相适应。安装车轮时,使两侧前轮前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A-B)称为前轮前束。前轮前束的作用是消除前轮外倾造成的前轮向外滚开趋势,减轻轮胎磨损。1、悬架作用和组成:作用: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组成:(1)弹性元件起缓冲作用;(2)减振元件起减振作用;(3)导向机构起传力和导向作用;(4)横向稳定器防止车身产生过大侧倾。

2、悬架的分类:汽车悬架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的特点:两侧车轮通过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如果行驶中路面不平,一侧车轮被抬高,整体式车桥将迫使另一侧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独立悬架的特点:车桥是断开的,每一侧车轮单独地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每一侧车轮可以独立跳动。

2、螺旋弹簧、钢板弹簧的结构特点:螺旋弹簧用弹簧钢棒料卷制而成,可做成等螺距或变螺距,常用于各种独立

悬架。其特点是没有减振和导向功能,只能承受垂直载荷,在螺旋弹簧悬架中必须另装减振器和导向机构。钢板弹簧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多数情况下由多片弹簧组成。钢板弹簧本身能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并且由于弹簧各片之间的摩擦而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

3、减振器的作用及要求:作用:加速车架和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要求:(1)在悬架压缩行

程内,减振器的阻尼应较小,以充分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缓和冲击。(2)在悬架伸张行程内,减振器的阻尼应较大,以求迅速减振。(3)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架的相对速度过大时,减振器应当能自动加大液流通道截面积,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5、双向作用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个人归纳)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时,减振器中的活塞在缸筒内也作往复运动,减振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在各个内腔之间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或单向阀来回流动。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的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被油液和减振器壳体所吸收,并散到大气中。对于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压缩时,下腔油液主要经流通阀流入上腔,少部分通过一些常通的缝隙流入储油缸;载荷过大时则压缩阀被顶开,让油液从压缩阀中迅速释放回储油缸以防阻尼过大。伸张时,油液主要由补偿阀和伸张阀的常通孔隙流入下腔,载荷过大时则伸张阀被顶开以防阻尼过大造成零件超载。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均大于压缩阀,且伸张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小于压缩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这就保

证减振器在伸张行程内产生的阻尼力比压缩行程内产生的阻尼力大得多。

6、纵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钢板弹簧的中部用两个U形螺栓固定在车桥上。弹簧前端卷耳用钢板弹簧销与前支架相连,形成固定铰链支点;后端卷耳通过钢板弹簧吊耳销与吊耳相连接。由于吊耳可以前后摆动,保证了弹簧变形时两卷耳中心线间的距离可以改变。有的钢板弹簧的后端采用滑板式支承,前端为固定铰链连接。钢板弹簧变形时,主片与弧形滑块的接触点是变动的,从而使弹簧工作长度发生变化,刚度略有变化。第二片弹簧后端带有直角弯边,防止弹簧中部下落时钢板弹簧从支架中脱出。为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有的轻型货车后悬架采用将副簧置于主簧之下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载荷小时,主簧起作用,当载荷增加到一定值时,副簧开始与主簧接触,悬架刚度随之相应提高,弹簧特性变为非线性。当副簧全部接触后,弹簧特性又变为线性。

7、独立悬架的特点和分类(1)在悬架弹性元件一定的变形范围内,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运动互不影响。(2)减少了汽车的非簧载质量,减小了悬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3)采用断开式车桥,可以降低发动机位置,降低整车质心,提高了汽车行驶稳定性。(4)车轮上下运动的空间较大,可以降低悬架刚度,改善平顺性。(5)保证汽车在不平道路上行驶时,所有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接触,从而增大驱动力。(6)可增大汽车的离地间隙,提高越野汽车的通过性能。(7)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不便。(8)在一般情况下,车轮跳动时车轮外倾角与轮距变化较大,轮胎磨损较严重。独立悬架主要可按车轮运动形式分为以下4类:(1)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横臂式独立悬架);(2)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纵臂式独立悬架);(3)车轮沿主销移动的悬架,包括烛式悬架和麦弗逊式(滑柱连杆式)悬架;(4)车轮在汽车的斜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单斜臂式独立悬架)。

8、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筒式减振器为滑动立柱,横摆臂的内端通过铰链与车身相连,外端通过球铰链与转向节相连。减振器的上端通过带轴承的隔振块总成与车身相连,减振器的下端与转向节相连。车轮所受的侧向力通过转向节大部分由横摆臂承受,其余部分由减振器活塞和活塞杆承受。筒式减振器上铰链的中心与横摆臂外端球铰链中心的连线为主销轴线,此结构为无主销结构。这种悬架变形时,主销定位角和轮距都有变化。该悬架突出的优点是两前轮内侧的空间较大,便于发动机和其它一些部件的布置。缺点是滑动立柱摩擦和磨损较大。

1、汽车转向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汽车转向系统可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类。

2、机械转向系的组成:机械转向器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3、转向轮偏转角理想关系式:式中α为外侧车轮偏转角,β为内侧车轮偏转角,B为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L为汽车轴距。

4、转弯半径:由转向中心O到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称为汽车转弯半径R。当外转向轮偏转角达到最大值αmax时,转弯半径R最小。理想情况下,最小转弯半径

5、转向系角传动比:转向盘转角增量与同侧转向节相应转角增量之比iω即为转向系统角传动比。6、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盘在空转阶段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1、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按制动系统的功用分类:(1)行车制动系统(2)驻车制动系统(3)第二制动系统(4)辅助制动系统。按制动系统的制动能源分类:(1)人力制动系统(2)动力制动系统(3)伺服制动系统。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统可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传动装置采用单一的气压或液压回路的制动系统称为单回路制动系统。制动器管路分属两个彼此隔绝的回路的制动系统称为双回路制动系统。

2、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鼓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制动鼓,固定元件是制动蹄,制动时制动蹄一端在促动装置作用下绕其另一端的支点向外旋转,外表面的摩擦片压靠到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上,对鼓产生制动摩擦力矩。3、定钳盘式制动器和滑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定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车桥上,既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因而其中必须在制动盘两侧都装设制动块促动装置,以便分别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制动盘。滑动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可以相对制动盘作轴向滑动;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工作时,活塞在液压力作用下将制动块推向制动盘,同时作用在钳体上的反作用力推动钳体反向移动,将外侧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上,于是制动盘两侧的摩擦块即夹紧制动盘。

扩展阅读:汽车构造复习题总结

总论

1、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货车、越野车、轿车、客车)

按照GB/T9471-1988,国产汽车型号由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分为首部、中部和尾部3部分。首部由2~3个拼音字母组成,是识别企业的代号,如CA代表一汽,EQ代表二汽,BJ代表北京等。中部由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规则如下表。

汽车型号中部4位阿拉伯数字的含义

首位数字,表示车辆类别123456789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客车轿车(暂缺)半挂车或专用半挂车数字×0.1m表示车辆总长度**数字×0.1L表示发动机工作容积汽车总质量(t)汽车总质量*(t)企业自定序号中间两位数字表示各类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末位数字注*:总质量超过100t的,允许用3位数字。**:车长大于10m,则为数字×1m。

尾部由拼音字母加上阿拉伯数字组成,可表示变形车与基本型的区别或专用汽车的分类。2、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4部分组成。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一般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仅汽油机)、起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组成。3、驱动附着条件

附着力FΦ是汽车所能发挥驱动力的极限:FtF,此式即为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第一章

1、发动机的分类

(1)按活塞运动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

(2)根据所用燃料种类,活塞式内燃机主要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三类。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分别称作汽油机和柴油机。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体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称作气体燃料发动机。

(3)按冷却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内燃机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以水或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作水冷式内燃机,而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则称作风冷式内燃机。

(4)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还按其在一个工作循环期间活塞往复运动的行程数进行分类。活塞式内燃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便对外作功一次,不断地完成工作循环,才使热能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四个行程的内燃机称作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而活塞往复两个行程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则称作二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5)按进气状态不同,活塞式内燃机还可分为增压和非增压两类。若进气是在接近大气状态下进行的,则为非增压内燃机或自然吸气式内燃机;若利用增压器将进气压力增高,进气密度增大,则为增压内燃机。增压可以提高内燃机功率。

2、内燃机基本术语

(1)工作循环

活塞式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这些过程,内燃机才能持续地作功。

(2)上、下止点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为上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为下止点。在上、下止点处,活塞的运动速度为零。

(3)活塞行程S

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曲轴的回转半径R称为曲柄半径。显然,曲轴每回转一周,活塞移动两个活塞行程。对于气缸中心线通过曲轴回转中心的内燃机,其S=2R。

(4)气缸工作容积VS

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VS(mm)。

(5)内燃机排量VL

内燃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内燃机排量。VLiVS,式中i为气缸数。(6)燃烧室容积Vc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气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也叫压缩容积。

(7)气缸总容积Va

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为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压缩比的大小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气缸内的气体被压

VaVS1缩的程度。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VcVc(9)工况

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以该时刻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曲轴转速即为内燃机转速。

(10)负荷率

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称为负荷率,以百分数表示。负荷率通常简称负荷。3、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四个活塞行程内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即在一个活塞行程内只进行一个过程。因此,活塞行程可分别用四个过程命名。

1.进气行程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容积逐渐增大,气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并在气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2.压缩行程

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随着活塞移动,气缸容积不断减小,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

3.做功行程

压缩行程结束时,安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火焰迅速传遍整个燃烧室,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燃烧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这时,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2

D26410S,式中D为气缸直径(mm),S为活塞行程

4.排气行程

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气体(或称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之外。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行程结束,排气门关闭。4、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在各个活塞行程中,进、排气门的开闭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汽油机完全相同。只是由于柴油和汽油的使用性能不同,使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混合气形成方法及着火方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别。

1.进气行程

在柴油机进气行程中,被吸入气缸的只是纯净的空气。2.压缩行程

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所以压缩行程终了时气体压力高。3.做功行程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并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因为喷油压力很高,喷孔直径很小,所以喷出的柴油呈细雾状。细微的油滴在炽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汽化,并借助于空气的运动,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点,因此柴油随即自行着火燃烧。燃烧气体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剧膨胀。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

4.排气行程

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第二章

1、发动机机体组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现代汽车发动机机体组主要由机体、气缸盖、气缸盖罩、气缸衬垫、主轴承盖以及油底壳等组成。镶气缸套的发动机,机体组还包括干式或湿式气缸套。

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配基体。气缸盖用来封闭气缸顶部,并与活塞顶和气缸壁一起形成燃烧室。另外,气缸盖和机体内的水套和油道以及油底壳又分别是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2、气缸排列形式

气缸排列形式有3种:直列式、V型和水平对置式。3、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曲柄连杆机构由活塞组、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的零件组成。4、活塞的构造

活塞可视为由顶部、头部和裙部等3部分构成。5、活塞环的类别及作用

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主要功用是密封和传热,保证活塞与气缸壁间的密封,防止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和高温燃气漏入曲轴箱,并将活塞顶部接受的热传给气缸壁,避免活塞过热。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6、连杆组的构成

连杆组包括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螺栓和连杆轴承等零件。7、曲轴的构造

曲轴基本上由若干个单元曲拐构成。一个曲柄销,左右两个曲柄臂和左右两个主轴颈构成一个单元曲拐。将若干个单元曲拐按照一定的相位连接起来再加上曲轴前、后端便构成一根曲轴。多数发动机的曲轴,在其曲柄臂上装有平

衡重。按单元曲拐连接方法的不同,曲轴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类。8、飞轮的作用

飞轮是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存储器。在作功行程中发动机传输给曲轴的能量,除对外输出外,还有部分能量被飞轮吸收,从而使曲轴的转速不会升高很多。在排气、进气和压缩三个行程中,飞轮将其储存的能量放出来补偿这三个行程所消耗的功,从而使曲轴转速不致降低太甚。

除此之外,飞轮还有下列功用:飞轮是摩擦式离合器的主动件;在飞轮轮缘上镶嵌有供起动发动机用的飞轮齿圈2;在飞轮上还刻有上止点记号,用来校准点火定时或喷油定时以及调整气门间隙。第三章

1、配气机构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

目前,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其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

气门式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部分组成。现代汽车发动机均采用顶置气门,即进、排气门置于气缸盖内,倒挂在气缸顶上。2、配气机构的分类

凸轮轴的位置有下置式、中置式和上置式三种。气门驱动形式有摇臂驱动、摆臂驱动和直接驱动三种类型。3、配气定时(配气相位的定义)

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称作配气定时。4、四个配气相位角的定义

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上止点之前开启谓之早开。从进气门开到上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称作进气提前角,记作α。进气门在进气行程下止点之后关闭谓之晚关。从进气行程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作进气迟后角,记作β。

排气门在作功行程结束之前,即在作功行程下止点之前开启,谓之排气门早开。从排气门开启到下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作排气提前角,记作γ。排气门在排气行程结束之后,即在排气行程上止点之后关闭,谓之排气门晚关。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作排气迟后角,记作δ。5、气门重叠角

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致使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称其为气门重叠。重叠期间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它等于进气提前角与排气迟后角之和,即α+δ。6、气门间隙

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门间隙。第四章

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量的、清洁的、雾化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同时,燃油系统还需要储存相当数量的汽油,以保证汽车有相当远的续驶里程。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化油器,它是实现燃油系统功用、完成可燃混合气配制的主要装置。此外,燃油系统还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气分离器、油管和燃油表等辅助装置。2、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为过量空气系数,记作φa,即

φ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φa<1的称为浓混合气;φa>1的则称为稀混合气。3、电喷系统主要的传感器(详细内容未印出)

发动机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

第五章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1)在适当的时刻将一定数量的洁净柴油增压后以适当的规律喷入燃烧室。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各缸相同且与柴油机运行工况相适应。喷油压力、喷注雾化质量及其在燃烧室内的分布与燃烧室类型相适应。

(2)在每一个工作循环内,各气缸均喷油一次,喷油次序与气缸工作顺序一致。

(3)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以保证柴油机稳定运转,尤其要稳定怠速,限制超速。(4)储存一定数量的柴油,保证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

柴油机燃油系统包括喷油泵、喷油器和调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输油泵、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高、低压油管等辅助装置。2、喷油器的作用及要求

喷油器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中实现燃油喷射的重要部件,其功用是根据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将燃油雾化成细微的油滴,并将其喷射到燃烧室特定的部位。喷油器应满足不同类型的燃烧室对喷雾特性的要求。一般说来,喷注应有一定的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以及良好的雾化质量,而且在喷油结束时不发生滴漏现象。3、喷油泵的作用、种类

喷油泵的功用是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以一定的规律,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在汽车柴油机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有直列柱塞式喷油泵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此外,还有单体泵喷油器等。第七章

1、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冬季发动机过冷。在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风冷与水冷之分,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称风冷系统;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为水冷系统。汽车发动机,尤其是轿车发动机大都采用水冷系统,只有少数汽车发动机采用风冷系统。

汽车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均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这种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

风冷发动机利用大流量风扇使高速空气流直接吹过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为了有效地降低受热零件的温度和改善其温度的分布,在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精心布置了一定形状的散热片,确保发动机在最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可靠地工作。

2、发动机冷却强度的调节方式

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熔化逐渐变成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在橡胶管收缩的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由于推杆上端固定,因此,推杆对胶管和感温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有些货车和大客车发动机在散热器前面装有百叶窗,其作用是通过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以保证发动机经常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在发动机冷起动或暖车期间,冷却液的温度较低,这时将百叶窗部分或完全关闭,以减少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使冷却液的温度迅速升高。

为了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在风扇带轮与冷却风扇之间装置硅油风扇离合器是实现这种调节的方法之一。此外,很多轿车发动机的水冷系采用电动风扇,电动风扇由风扇电动机驱动并由蓄电池供电。在有些电控系统中,电动风扇由电脑控制。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电脑使风扇继电器搭铁,继电器触点闭合并向风扇电动机供电,风扇进入工作。第九章

1、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

2、发动机中几种主要的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该方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

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第十三章

1、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传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

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传动系统的功用:(1)减速增矩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2)变速变矩

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3)实现倒车

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

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5)差速功能

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2、传动系统的布置方案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方案(简称前置后驱动)主要用于货车、部分客车和部分高级轿车。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主要用于轿车和微型、轻型客车等。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主要用于大、中型客车和少数轿车和微型车。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是赛车普遍采用的方案,部分大、中型客车也有采用。全轮驱动(nWD)。

发动机横置发动机曲轴轴线与车轮轴线平行,主减速器可以采用圆柱齿轮传动。

发动机纵置发动机曲轴轴线与车轮轴线垂直,主减速器必须采用圆锥齿轮传动。第十四章

1、离合器的作用和基本要求作用:

(1)平顺接合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临时切断动力,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

(3)防止传动系统过载。基本要求:

(1)分离彻底,便于变速器换档;(2)接合柔和,保证整车平稳起步;

(3)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尽量小,减轻换档时齿轮的冲击;(4)散热良好,保证离合器正常工作。2、离合器的四个组成部分

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3、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摩擦离合器依靠摩擦原理传递发动机动力。当从动盘与飞轮之间有间隙时,飞轮不能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压紧力将从动盘压向飞轮后,飞轮表面对从动盘表面的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4、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特点(以下为个人归纳)

由一个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其分离指部分起分离杠杆作用。对于推式结构,当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指时,膜片弹簧以离合器盖上的支承圈为支点转动,于是膜片弹簧外端向外侧移动使离合器分离。对于拉式结构,当分离轴承拉动分离指时,分离指拉动压盘使其与从动盘分开。5、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当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分离套筒被复位弹簧拉到后极限位置时,在分离轴承和分离杠杆内端之间应留有一定量的间隙,以保证摩擦片在正常磨损范围内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从踩下离合器踏板到消除自由间隙所对应的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第十五章

1、变速器的功用与组成变速器的功用:

(1)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工况下工作。

(2)在发动机曲轴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倒车;

(3)利用空档中断动力的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变速器的组成:

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根据需要,还可加装动力输出器。2、同步器的作用和分类

同步器是利用摩擦原理实现同步的,可以分为常压式、惯性式、自行增力式等。根据摩擦锁止元件的不同,惯性式同步器分锁环式和锁销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广泛使用的是惯性式同步器,可以从结构上保证待啮合的接合套与接合齿轮的花键齿在达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触,可以避免齿间冲击和噪音。3、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作用

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是使驾驶员能够根据道路情况准确可靠地挂上或摘下变速器某个档位,以保证汽车安全行驶。

4、分动器的作用

在多轴驱动的汽车上,利用分动器可以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个驱动桥。多数汽车的分动器还有高低两个档,兼起副变速器的作用。5、分动器操纵机构的操纵方法

非先接上前桥,不得挂上低速档;非先退出低速档,不得摘下前桥。

第十七章

1、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和作用

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当传动轴比较长时,还要加中间支承。其功用是实现汽车上任何一对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转轴之间的动力传递。2、万向传动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场合

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变速器与分动器之间、分动器与驱动桥之间;驱动桥中的主减速器与驱动轮之间。3、万向节的分类及其类型

万向节按其在扭转方向是否有明显的弹性可分为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向节。刚性万向节又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如十字轴式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如双联式、三销轴式等)和等速万向节(如球叉式、球笼式等)。4、十字轴万向节的组成(个人归纳)十字轴、万向节叉、滚针轴承。5、单个十字轴万向节的不等速性

如果主动轴以等角速度转动,那么从动轴则是时快时慢,此即单个十字轴万向节在有夹角传动时的不等速性。两轴夹角越大,万向节的不等速特性越严重。6、双十字轴万向节的等速条件

(1)第一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α1与第二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α2相等;(2)第一万向节的从动叉与第二万向节的主动叉在同一平面内。

第十八章

1、驱动桥的组成和作用

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万向节、驱动桥壳(或变速器壳体)和驱动车轮等零部件组成。驱动桥的功用是:

(1)将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降低转速,增大转矩;(2)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或双曲面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3)通过差速器实现内外侧车轮差速作用,适应汽车的转向要求;(4)通过桥壳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作用。2、驱动桥的分类

当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架时,驱动桥采用非断开式。其特点是半轴套管与主减速器壳刚性连成一体,整个驱动桥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相连,两侧车轮和半轴不能在横向平面内做相对运动。非断开式驱动桥也称整体式驱动桥。

当驱动轮采用独立悬架时,两侧的驱动轮分别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相连,两车轮可彼此独立地相对于车架上下跳动。与此相对应,主减速器壳固定在车架上。驱动桥壳应制成分段,并通过铰链连接,这种驱动桥称为断开式驱动桥。3、主减速器的作用和分类

降低输入转速,增大转矩;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

按参加减速传动的齿轮副数目分,有单级主减速器和双级主减速器;按主减速器传动比档数分,有单速式和双速式;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分,有圆柱齿轮式、圆锥齿轮式和准双曲面齿轮式。4、差速器的作用和分类

差速器的功用是使同一驱动桥的两侧驱动轮或两驱动桥之间以不同角速度旋转,并传递转矩。

差速器按用途可分为轮间差速器和轴间差速器。轮间差速器装在驱动桥内两侧驱动轮之间,而轴间差速器装在各驱动桥之间。

差速器按工作特性可分为普通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两大类。5、普通齿轮差速器的工作原理、运动方程和扭矩特性

工作原理:动力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左右两半轴→驱动轮。当两侧车轮等速旋转时,行星齿轮仅绕半轴轴线公转;若两侧车轮所受阻力不同,则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还绕自身轴线自转,于是两半轴齿轮带动两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

运动方程:n1+n2=2n0,表明两侧半轴齿轮的转速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

扭矩特性:由主减速器传来的扭矩M0,经差速器壳、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传给半轴齿轮。行星齿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两个半轴齿轮的半径也相等,因此当行星齿轮没有自转时,总是将扭矩M0平均分配给左、右两半轴齿轮,即M1=M2=M0/2。6、半轴的作用及分类

半轴的功用是将转矩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车轮。其形式主要取决于半轴的支承形式。普通非断开式驱动桥的半轴,根据其外端支承形式或受力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半浮式、3/4浮式和全浮式三种,但现代汽车基本上采用半浮式和全浮式两种主要支承形式。

7、全浮式半轴和半浮式半轴的结构特点

半浮式半轴外端轴颈通过轴承支承在桥壳上,端部则与车轮轮毂相固定或直接与车轮轮盘以及制动鼓相连接。作用在车轮的力都直接传给半轴,再通过轴承传给驱动桥壳体。半轴既受转矩,又受弯矩。常用于轿车、微型客车和微型货车。

全浮式半轴的特点是半轴外端与轮毂相连接,轮毂通过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桥壳的半轴套管上。作用在车轮上的力通过半轴传给轮毂,轮毂又通过轴承将力传给驱动桥壳,半轴只受转矩,不受弯矩。用于轻型、中型、重型货车、越野汽车和客车上。

第二十一章

1、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

行驶系统的组成:车架、车桥、悬架、车轮(或履带)。

行驶系统的功用是支持全车并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其基本功能有:

(1)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统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驱动轮的驱动力;(2)支持全车,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个方向的反力及转矩;(3)缓冲减振,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4)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2、车桥的作用和分类

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的作用力及其力矩。按悬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按车轮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类型。3、转向桥的结构特点

各种车型的转向桥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前梁、转向节组成。4、前轮定位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转向轮定位的功用:保证转向轮有自动回正作用。

主销后倾角γ是主销在汽车的纵向平面内向后的一个倾角,即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纵向平面内的夹角。主销后倾角γ使主销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向前偏移了一段距离,使路面作用在车轮上的侧向力对主销形成一个转矩,该转矩具有使转向轮回正的作用。

主销内倾角β是主销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向内倾斜的角度,即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横向断面内的夹角。它的作用是:

(1)使前轮自动回正;(2)使转向操纵轻便;(3)减小转向盘上的冲击力。

前轮外倾角α是通过车轮中心的汽车横向平面与车轮平面的交线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它的作用是:(1)防止车轮出现内倾,减轻轮胎的偏磨损;

(2)减少轮毂外侧小轴承的受力,防止轮胎向外滑脱;(3)便于与拱形路面相适应。

安装车轮时,使两侧前轮前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A-B)称为前轮前束。前轮前束的作用是消除前轮外倾造成的前轮向外滚开趋势,减轻轮胎磨损。

第二十二章1、悬架作用和组成

作用:

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组成:

(1)弹性元件起缓冲作用;(2)减振元件起减振作用;(3)导向机构起传力和导向作用;

(4)横向稳定器防止车身产生过大侧倾。2、悬架的分类

汽车悬架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特点:两侧车轮通过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如果行驶中路面不平,一侧车轮被抬高,整体式车桥将迫使另一侧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

独立悬架的特点:车桥是断开的,每一侧车轮单独地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每一侧车轮可以独立跳动。3、螺旋弹簧、钢板弹簧的结构特点

螺旋弹簧用弹簧钢棒料卷制而成,可做成等螺距或变螺距,常用于各种独立悬架。其特点是没有减振和导向功能,只能承受垂直载荷,在螺旋弹簧悬架中必须另装减振器和导向机构。

钢板弹簧是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多数情况下由多片弹簧组成。钢板弹簧本身能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并且由于弹簧各片之间的摩擦而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4、减振器的作用及要求

作用:

加速车架和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要求:

(1)在悬架压缩行程内,减振器的阻尼应较小,以充分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缓和冲击。(2)在悬架伸张行程内,减振器的阻尼应较大,以求迅速减振。

(3)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架的相对速度过大时,减振器应当能自动加大液流通道截面积,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5、双向作用减振器的工作原理(个人归纳)

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时,减振器中的活塞在缸筒内也作往复运动,减振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在各个内腔之间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或单向阀来回流动。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的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被油液和减振器壳体所吸收,并散到大气中。

对于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压缩时,下腔油液主要经流通阀流入上腔,少部分通过一些常通的缝隙流入储油缸;

载荷过大时则压缩阀被顶开,让油液从压缩阀中迅速释放回储油缸以防阻尼过大。伸张时,油液主要由补偿阀和伸张阀的常通孔隙流入下腔,载荷过大时则伸张阀被顶开以防阻尼过大造成零件超载。

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均大于压缩阀,且伸张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小于压缩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的通道截面积总和。这就保证减振器在伸张行程内产生的阻尼力比压缩行程内产生的阻尼力大得多。6、纵置板簧式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

钢板弹簧的中部用两个U形螺栓固定在车桥上。弹簧前端卷耳用钢板弹簧销与前支架相连,形成固定铰链支点;后端卷耳通过钢板弹簧吊耳销与吊耳相连接。由于吊耳可以前后摆动,保证了弹簧变形时两卷耳中心线间的距离可以改变。

有的钢板弹簧的后端采用滑板式支承,前端为固定铰链连接。钢板弹簧变形时,主片与弧形滑块的接触点是变动的,从而使弹簧工作长度发生变化,刚度略有变化。第二片弹簧后端带有直角弯边,防止弹簧中部下落时钢板弹簧从支架中脱出。

为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有的轻型货车后悬架采用将副簧置于主簧之下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载荷小时,主簧起作用,当载荷增加到一定值时,副簧开始与主簧接触,悬架刚度随之相应提高,弹簧特性变为非线性。当副簧全部接触后,弹簧特性又变为线性。7、独立悬架的特点和分类

(1)在悬架弹性元件一定的变形范围内,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运动互不影响。(2)减少了汽车的非簧载质量,减小了悬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

(3)采用断开式车桥,可以降低发动机位置,降低整车质心,提高了汽车行驶稳定性。(4)车轮上下运动的空间较大,可以降低悬架刚度,改善平顺性。

(5)保证汽车在不平道路上行驶时,所有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接触,从而增大驱动力。(6)可增大汽车的离地间隙,提高越野汽车的通过性能。(7)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不便。

(8)在一般情况下,车轮跳动时车轮外倾角与轮距变化较大,轮胎磨损较严重。独立悬架主要可按车轮运动形式分为以下4类:

(1)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横臂式独立悬架);(2)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纵臂式独立悬架);

(3)车轮沿主销移动的悬架,包括烛式悬架和麦弗逊式(滑柱连杆式)悬架;(4)车轮在汽车的斜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单斜臂式独立悬架)。8、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

筒式减振器为滑动立柱,横摆臂的内端通过铰链与车身相连,外端通过球铰链与转向节相连。减振器的上端通过带轴承的隔振块总成与车身相连,减振器的下端与转向节相连。车轮所受的侧向力通过转向节大部分由横摆臂承受,其余部分由减振器活塞和活塞杆承受。筒式减振器上铰链的中心与横摆臂外端球铰链中心的连线为主销轴线,此结构为无主销结构。

这种悬架变形时,主销定位角和轮距都有变化。

该悬架突出的优点是两前轮内侧的空间较大,便于发动机和其它一些部件的布置。缺点是滑动立柱摩擦和磨损较大。

第二十三章

1、汽车转向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汽车转向系统可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类。2、机械转向系的组成

机械转向器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3、转向轮偏转角理想关系式cotcot离,L为汽车轴距。4、转弯半径

由转向中心O到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称为汽车转弯半径R。当外转向轮偏转角达到最大值αmax时,转弯半径R最小。理想情况下,最小转弯半径Rmin5、转向系角传动比6、转向盘自由行程

转向盘在空转阶段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第二十四章

1、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按制动系统的功用分类:

(1)行车制动系统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一套专门装置。(2)驻车制动系统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一套装置。

(3)第二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4)辅助制动系统在汽车下长坡时用以稳定车速的一套装置。

按制动系统的制动能源分类:

(1)人力制动系统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

(2)动力制动系统完全靠发动机动力转化成的气压或液压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3)伺服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

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统可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传动装置采用单一的气压或液压回路的制动系统称为单回路制动系统。制动器管路分属两个彼此隔绝的回路的制动系统称为双回路制动系统。2、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鼓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制动鼓,固定元件是制动蹄,制动时制动蹄一端在促动装置作用下绕其另一端的支点向外旋转,外表面的摩擦片压靠到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上,对鼓产生制动摩擦力矩。3、定钳盘式制动器和滑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定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在车桥上,既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因而其中必须在制动盘两侧都装设制动块促动装置,以便分别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制动盘。

滑动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可以相对制动盘作轴向滑动;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工作时,活塞在液压力作用下将制动块推向制动盘,同时作用在钳体上的反作用力推动钳体反向移动,将外侧制动块压靠到制动盘上,于是制动盘两侧的摩擦块即夹紧制动盘。

LsinmaxBL,式中α为外侧车轮偏转角,β为内侧车轮偏转角,B为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

转向盘转角增量与同侧转向节相应转角增量之比iω即为转向系统角传动比。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汽车构造复习题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汽车构造复习题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汽车构造复习题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415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