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题总结

时间:2019-05-28 22:33:3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题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的提出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意义重大。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学校拥有一间电脑房,具备开设本课题的条件。二、课题实施的做法1、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

自准备该课题以来,我就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大量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料,通过学习,使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并通过实践筛选有关理论,为课题体统理论基础,除了查阅有关书籍外,我还上网搜集了很多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论文和案例,为后期的研究做准备。

2、在电脑房开设语文课和英语课

本学期,我校在电脑房开设了语文课和英语课。在语文课上,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老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学习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时,学生交流到

下了一场很大的洪水,于是老师播放录像,直观洪水的凶猛与残酷,又再现了小村庄的凄凉画面,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在英语课上,教师大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Animal》一课时,教师引用了《动画乐翻天》主题曲,想用乐队中的星星兔、乐乐猪、欢欢狗引出新内容。孩子们一看到画面激动得不得了,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就自然而然的开始了。除了歌曲,像活泼可爱的卡通秀,鲜艳生动的水果图,耳闻能详的chant,好玩易学的games,都给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好学。另外,在电脑房上课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上网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宽了孩子们学习的视野;在英语课上可以让孩子们在电脑里输入单词和句子,这样既学会了英语单词,又提高了打字速度。3、在一、二年级开设电脑课

本学期,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打字练习为主,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1)、直观教学,练就打字基本功

在指法的训练初期,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习惯。一发现学生有错误的指法,就及时矫正,否则,学生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就很难再改过来。学习指法最关键的是记住键盘上26个字母的排列位置,而要记住这些字母的位置,首先就要读准字母的读音。其次,练好打字基本功,必须从正确掌握基本键位入手。经过几节课的强化练习,二年级的学生很快就愉快地掌握了基准键位的指法,再拓展学习上下两排字母就容易入手了。但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完26个字母,大部分孩子都不认识键盘上的字母,所以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重点强化打字姿势以及正确的坐姿,让孩子们打好基础,为以后的打字教学做准备。(2)、寓教于乐,经常变换练习形式

学生熟悉了键盘上基本键位及指法,明确了各手指的分工,通过一段时间的

训练后,学生手指的灵活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一切都为练好盲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真正熟练正确的指法、达到盲打的程度,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由于低年级学生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保持在同一事物上,所以如果打字训练方式单一的话,很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我在实践中经常变换新的方式、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指法,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那么“有趣”。在讲授指法时我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和英语向结合,让孩子们在电脑里输入在语文课学到的古诗和在英语课上学到的单词,刚开始,孩子们都很有兴趣,但时间久了他们便感觉到很枯燥,于是我又改变了策略,选用了指法练习软件“金山打字通”,“金山打字通”软件里包含了多种训练形式。根据软件的课程设置,我首先安排学生进行键位练习,课程由浅入深引导。每节课,安排打字任务,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进行打字游戏。除了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内的游戏外,我还从网上找来一些趣味性的打字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练习。因此,学生的积极性高,主动学习的氛围浓厚。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地巩固指法。(3)、鼓励欣赏,增强学生自信心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孩子们都喜欢受到老师的关注及表扬。特别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哄”,所以我多采用鼓励的做法。对有进步的学生,就多表扬他、肯定他。就算有些学生近段时间根本没有进步,但只要他训练认真的,也一样表扬他,让他更有信心坚持下去。在课中,有些学生脑子聪明,手指灵活,很快就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有些学生则远远落后。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以上是我在“指法”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要教好低年级小学生的指法练习是很不易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指法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为有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对指法练习产生兴趣,继而提高学习效率,为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初见成效

1、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开成了双向交流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等提供了所必须的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在教学教程中,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积极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本校几次试验课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对照班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了高年级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低年级同学电脑操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了在电脑上学习语文和英语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让学生学养成了“我要学习”的好习惯,不少学生回家后还会自觉练习打字;提高了学生的打字速度,让他们回家后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资料和聊天工具和同学聊天,让他们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方面和快乐。

3、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通过进行整合的研究,参加实验的教师每学期最少设计两个以上的课件,并经常使用其他课件进行上课,促使老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整合过程中,我校一直渗透新课程的新教学理念,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四、存在问题

1、电脑房网络太慢影响学习上网查资料。

2、电脑房电脑只有33台,但二年级有些班级有34个人。

3、学生汉语拼音不熟悉,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有些汉字会写,不一定能写出拼音,就算指法记得再熟也白费。

4、教学间隔时间长。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每星期只有一节,(一年级每两个星期才一节)在课堂练完后不能及时巩固,学完就忘的现象很严重,导致以后的教学内容不能正常进行。

5、打字练习相对枯燥。与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征相比,打字练习并不有趣,打字时不仅要注意字母,还要注意指法,就算是打字游戏,很多同学打了不久后也会开始有厌倦情绪,这给完成打字练习任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五、今后设想及改进措施

1、改进硬件设施

2、多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验课

3、在打字教学上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打字习惯,一方面根据学生到达的不同层次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拼音不熟练的同学应多和和语文老师多沟通,提高学生的汉语拼音水平,水平较差的同学建议带字典上课,以免被一个字卡住无法继续。

扩展阅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阶段性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题阶段性小结李祥民

201*年10月,我校开始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实验。一年的时间,学校课题组成员和一批骨干教师一边学习培训,一边实验探索,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之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酝酿了有益的反思。下面从三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我们的认识必要性、服务性、规律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制胜法宝,同样信息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钥匙。因此,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

1.“整合”应强调必要性

强调整合的必要性,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有机的、恰到好处,不是每学科、每堂课都必须整合,不是有整合就是创新,无整合就是传统。整合是教育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另一方面则要凸现信息技术的特长。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会促进本地与远距离的协作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并且帮助他们成为由学者和科学家组成的更大世界的一部分,提高学习者的合作、讨论和反思能力。再则,网络的虚拟功能可以为我们创设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情境,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教师要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紧密结合教育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这就是必要性的内涵。

2.“整合”应注重服务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为:媒体教学、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如何将学科知识进行数字化,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实现模拟仿真,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强调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和伙伴。

3.“整合”应把握规律性

就目前来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属于探索实验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不适应性。无论是硬件还是师生信息素养,都有不支持性。因此,研究和把握整合的规律性,显得尤其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提出整合“阶段论”,即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马宁、余胜泉两位学者提出整合“层次论”,即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整合的规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强调“过程性原则”,即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整合”从本质上讲,是说明事物间通过相互作用结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它既注重事物间动态作用又强调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在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材料的收集、筛选、整理。教师教会学生的是收集信息的价值判断,以任务为驱动,以目标作为寻找资源的目的和策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收集资源时,教师再教给他新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整合就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因此,我们看整合,重点不在课件和技术,而在观念和方法。

二.我们的实践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

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从目前情况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1.互动化使合作学习成为现实

课堂是以信息传递为载体的,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存在着四种主要信息交流的方式:教师施,学生受;教师问,学生答;师生之间相互问答;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通过信息传递互动化,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传递方式的最优化;通过信息传递互动化,新型课堂教学能够确保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2.网络化使教育模式发生变革

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登陆互联网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人类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读网时代”。“读网时代”的挑战,学习首当其冲,将使教育从观念到形式发生根本的变革。教师逐渐习惯将网络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努力追求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网络教学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由那些凝固的、静态的书本变化为与时俱进的网络知识。现在是知识创造更新迅速快捷的年代,人脑无法包容如此巨量的信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很难保证在短期内使学生掌握新知识。但网络教学却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与知识的发展的统一性。

(2)讲授方式由说教性讲授变化为交互性指导。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不是停留在使学生获得知识这一层面上,而是注重对现象、概念的解释,培养学生的探索、反思与创造能力,以及认识、处理问题的多元观点和多元方法。

三.我们的反思大视野、高素养、新平台1.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不是拘泥于一个知识点、一堂课、或者是一个课件,而是要形成新的教学观。

所以,我们提出了新型课堂教学要以“四化”为特征,即“师生关系民主化、呈现方式情境化、信息传递互动化、教学要素整合化”,以此衡量一节课的效能高低。从根本上讲,就是处理好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与课程整体改革的关系。

2.要有全体师生的高素养

计算机要有机的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有人讲,教师培训问题已成了计算机整合于教学的瓶颈,这是不无道理的。由于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计算机运用到教学的发展不平衡。首先,过去的师范教育没有信息技术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教师现在教师岗位上的大都年岁不轻,他们恐信息技术高深莫测,产生畏难情绪;其次,现在的师范教育虽然有信息技术培训,但太缺乏针对性、实战性,是从理论到理论;再则,我国长期把计算机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设置,运用计算机也就成为专业教师的事,其他人往往漠不关心。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保障。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自由组合自己所需的课堂教学素材,实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学校近几年也不断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如更新办公电脑、增设教室计算机和大屏幕设备等、K-12教学资源库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备课信息化的进程。但从教学的实际需要看,还是觉得智能化不够,便捷性不高。设想如果有了智能便捷的备课平台,我们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局域网向学生提供多媒体信息,学生能够自己演示动画,学生通过备课系统中的练习题库,可以自我进行检测与反馈等。这样,才能真正让全体教师都动起来,降低教师的工作量,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真正做到了有机的结合。教师确实将计算机的使用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会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题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题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课题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2791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