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对外贸易形势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Thecurrenttradeenvironmentanalysisandnewpolicyadjustmentin201*Topic商务部当前外贸形势分析及政策调整thecurrenttradeenvironmentanalysis(byMOC)Chinese目前外贸环境分析:1.有利因素:a.外需保持适度增长。b.我国出口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强。c.十二五规划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2.不利因素:a.全球贸易复苏势头明显放缓。b.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c.出口面临国内五大压力:1)原材料上涨2)劳动力成本上升,用工短缺3)人民币升值压力大4)节能、减排压力大5)融资成本压力大EnglishThecurrentforeigntradeenvironmentanalysis:Advantage:a.theoversearequirementsustainspropergrowth.b.WestillownthestrongexportationCompetitiveadvantages.c.Thetwelfthfiveyears’planinjectthenewenergytotheforeigntrade’sdevelopment.Disadvantage:a.Theinternationaltraderecoverybecomeslower.b.Theuncertainfactorsincreasesfortheinternationaltradeenvironment.c.Theexporterisfacingfollowingfivepressure:1)Thepriceoftherawmaterialisgrowingup.2)Thelaborcostisgrowingup.3)CNYisappreciating4)Theenergyconservationcostisgrowingup.5)Financingdifficulties201*-201*EuropeanUnionmarketanalysisTotal27countries,0.5billionpopulation.201*:Theeconomicgrowthis1.7%,theprivatespendinggrowthis1.2%,theunemploymentrateis10%Highdebts,highdeficit。(1)thehighunemploymentwillblocktheprivatespending’srecovery.(2)Thetightenedcreditwillblockthetradefinancingandthetradeinvestment.(3)Thefinancedeficitwillblocktheeconomics’growth.(4)Theinternationalmarketrequirementisdecreasing.(5)Thesovereigntydebtcrisiswillfurtherworsen,thefinancingsituationwill201*年欧盟市场分析:27个国家,5亿人口,20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1.7%,个人消费增长1.2%。201*年欧盟区失业率为10%。高债务,高赤字。特点:(1)失业率高起,抑制欧盟消费回暖。(2)信贷紧缩,制约贸易融资、投资。(3)财政赤字,拖累欧盟经济增长。(4)外需下降。(5)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影响金融稳定。执行更严厉的反倾销政策欧盟将要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时期becomeunstable.1.Sustainthepolicystability.thefinancingstatusisverygood,theVATrebateratewillnotdown.2.ReconcileandunifytheVATpolicyforFreeTradeZone,BondedLogisticzone.3.Therearesomechangefortheprocessingtradepolicy.4.VATinnovation,partofthebusinesstaxscopewillbemergedbyVAT,stepbystep,thefinallyallofthebusinesstaxscopewillbemergedbyVAT.5.Theimportationpolicywillbechanged,forexampletheVATrefundfortheimportedequipmentoftheenterprisewhodealwithprocessingtrade(lailiao).对OXYLANE’s1.出口退税率不会下调,对生产成本没有影1.NochangeordownfortheVAT影响响。refundrate,noimpacttoourTheimpactto2.密切关注保税区政策调整,很可能影响在productioncostOxylane保税区注册的DPPs目前的运作流程。2.Paycloseattentiontothechange3.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在作关本的ofthefreetradezone,probably(commentsby供应商,也将间接影响DPPS的生产成therewillbesomeimpacttoourEliza)本。currentoperatingflow.4.增值税、营业税合并问题,短期内对我司3.Thechangeoftheprocessingtrade没有影响。(至少1-3年内没影响)policywillindirectlyimpacttoourproductioncost.4.ThemergeofVAT/businesstaxinnovation,noimpacttoourbusinessinshortandmiddleterms(atleastnoimpactwithin1-3years)近期政策:Up-datedpolicy海关监管的1)署令(201*)197号文,对AA/A类企业适1)GAC(201*)No.197:thecustomcontrol措施调整用相应的通关便利措施,对B类企业适用willimplementdifferentcustomThenew常规管理措施,对C类企业适用严厉管理declarationprocedureaccordingthepolicyof措施。differentclassoftheenterprises,forclasscustom2)署令(201*)195号关于加工贸易,未经海AA/Aenterprises,theywillgetVIPcontrolin关批准,加工贸易货物不得抵押,保税货procedures,fortheclassBenterprise,201*物外发加工有如下情况,应缴纳税款金额theywillgetnormalprocedure,andfor(byGAC)的保证金或银行保函:theclassCenterprise,theywillgetmoreA/外发加工业务跨关区的strictprocedures.B/全部工序外发加工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趋势TheVATpolicyadjustment&trend(bySAT)1.保持稳定,国家财政状况良好,不会下调2.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税务政策将整合3.加工贸易税务政策将作调整。4.增值税转型,部分营业税范围改为增值税,分部实施,最终实现取消营业税。5.进口税收政策调整,如来料加工进口设备增值税的退税。C/外发加工后货物不运回直接出口的对OXYLANE’s影响TheimpacttoOxylane(commentsbyEliza)1)对迅力这样的A类企业,将享受VIP待遇,通关速度将提高,建议斯博汀申请加入A类企业。2)对于JBO/SP来料加工业务,如果涉及外发加工跨关区的(如外发料到湖北、广西等地的),加工厂需交纳税款保证金,这势必将间接增加生产成本。专家对201*年人民币升值预测TheforecastofCNYappreciation(bytheuniversityexpert)对OXYLANE’s影响TheimpacttoOxylane(commentsbyEliza)201*年人民币汇率预测:从现在起,未来半年内升值超过3%,全年上升将超过7%,上半年比下半年快。2)GAC(201*)No.195abouttheprocessingtrading,withoutthecustomauthority’sapproval,thebondedstockcannotbemortgage,andforthesub-subcontractingbondedstock,thesubcontractorneedtopaycashdepositorbankguaranteeinthefollowingcase:A/Subsub-contractingtransactionbetweendifferentcustominspectionareas.B/Fullproductionprocesssubsub-contractingC/Directexportaftersubsub-contracting,noproductsreturnback.1)ItwillbeprofitforcalssAcompanylikeXunli,itacceleratethespeedoftheexportdeclarationprocess.suggestSPtoapplyforclassAcompany.2)ForthecustombookbusinessofJBO/SP,ifthebondedstockneedtobesubsubcontractingwithindifferentcustomareas,(forexampletransferthebondedstocktoHubeiprovinceorotherprovince),thecashdepositneedtobepaidbythesubcontractor.thiswillindirectlyincreaseourproductscost.TheforecastoftheexchangerateCNY/USDFromnowon,theCNYwillappreciate3%inthefuture6months,itwillappreciate7%forthewholeyear,itwillbegomorefastinthefirstsemesterthanthesecondsemester.1.对那些与我司美元结算的供应商将有较大影响,很可能他们要提出新的付款条款2.对于有自营出口业务的DPP将有较大影响,年度税收贡献将大大减少。如迅力,斯博汀外汇管理政201*年成为中国再通胀之年,CPI超5.3%,外汇收支净流入压力大。1.ItwillbebigimpacttothesupplierswhoreceivesUSDfromDPPS,probablytheywillraisetochangethepaymenttermwithus.2.ItwillbebigimpacttotheDPPwhohavedirectexportbusiness,likeXL,SP,theprofitwillbedecreasedandtheincometaxwillbelessthanpreviousyear.Theyear201*willbecomethe“inflationyear”,theCPIwillover5.3%,thenetforeign策趋势NewSAFEpolicytrendbySAFE)新政策:1进口核销改革,将逐笔核销改为总量核销。2,简化外贸企业退税申报程序,外汇核销与退税申报脱钩3.出口收汇留存境外对OXYLANE’s影响TheimpacttoOxylane(commentsbyEliza)1.对于有自营进口业务的DPP,外汇核销程序将大大简化(如莘威、迅力)2.对外贸退税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文件减化了,DPP如斯博汀纺织品行业目前状况ThecurrentsituationofthetextilesIndustries(bythemainI/Etextilescorp.)201*年总体情况:全国纺织品出口企业70000家,出口以外资、民营企业为主,外资占53%,民营占31%,一般贸易方式出口74%,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19%。内销占80%份额,外销占20%份额。201*-201*年纺织业企业面临的困难:1.订单多,生产产能不够,工厂不够,生产规模下降,企业缩小。纺织业为低利润行业,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转行做房地产高利润行业。很多进出口公司是有订单,找不到工厂做货。2.劳动力不足,工人成本上升,有些地区半年内已涨30%,如今农民工不愿当工人,一则国家农民政策好,致富容易,二则农民通过卖地可实现一夜暴富,工人是地道的无产阶级。河南省、内蒙古等地工人月工资1200-1500元包吃包住,仍然招不到工人。3.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棉花、化纤、喷胶棉、摇粒绒等,一天内几个价格,出现有些省份的供应商是先收货款后报价,因为价格难控制,由此造成质量难控制。“有的用就不错了”成为原材料供应商的常用语了。4.只做内销单,不愿接外销单。内销市场潜力具大,利润稳定,外销单风险大,人民币升值不确定因素,外销单没有利润。5.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及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出口企业难以保证货款回收。6.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currencycashflowinisgrowing.Newpolicy:1/SimplifytheImportationSAFEdeclarationprocedure.2/DisconnecttheCAVdocumentsfromVATrefunddeclarationfortheexportofI/Ecompany.3/Thecashproducedfromtheexporttransactioncanbeallowedtodepositinoverseabankaccount.1.FortheDPPswhohavedirectimportbusiness,theSAFEdeclarationprocedurewillbesimplified.(XUNLI/XINWEI)2.FortheI/Ecompany,theDPPlikeSP,theVATrefunddeclarationprocedurewillbesimplified.201*globalinformation:Totaltextilesenterprises:70,000Foreigninvestedenterprises:53%Domestic(nonstate-owned):31%Trademodel:generaltrade:74%Processingtrade:19%Domestic/exportratio:Domesticsales:80%Exportsales:20%201*-201*difficulties:1.lackofproductioncapacity2.Lackoflabor(workers)3.Themainrawmaterial’spriceisgrowing.4.Theorderofdomesticsalesiseasierthantheorderofexportsales.5.Theuncertaintyoftheinternationalpoliticalandeconomicenvironment,andtheinternationaltradefriction,theexportercannotguaranteetheiraccountsreceivable.6.Mostenterprisesarefacingfinancingdifficulties.
扩展阅读: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年秋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综合司
内容提要
报告回顾和总结了201*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今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报告预计,201*年中国外贸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
报告认为,201*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将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从国内看,保持中国外贸平稳发展既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100710)电话:(010)64245741(010)64275863传真:(010)642121目录
内容提要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一、201*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二、201*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附件
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统计资料
表1:201*-201*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1*-201*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1*-201*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1*-201*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201*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文章来源:综合司201*-11-1111:20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进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1-9月,全国进出口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13922.7亿美元,增长22.7%;进口12851.7亿美元,增长26.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4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呈高开低走态势,单月出口增速从1月份的37.6%回落到9月份的17.1%,进口增速从51.6%回落到20.9%。剔除价格因素后,9月份实际出口、进口分别仅增长7.5%和6.1%。贸易顺差延续201*年以来逐年递减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缩小到1071亿美元,同比下降10.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也从201*年的6.5%降至2.2%,处在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图1201*年1-9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二)轻纺产品出口强于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93.3亿美元,增长18.2%,低于整体增幅4.5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分别低于整体增幅13.1和13.4个百分点。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平稳增长,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合计出口2865亿美元,增长22.8%。此外,“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得到进一步控制,煤炭、钢坯、成品油出口数量分别下降19.7%、96.5%和6.0%。前三季度,外贸增长呈现由价格和数量协调拉动的积极变化。在调结构等政策措施引导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价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强,议价能力得到提高。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9.9%,高于去年同期8.3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从经营主体看,尽管内外部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但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转型加快,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贸策略,企业竞争力、开拓市场及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4627.9亿美元、进口2765.9亿美元,分别增长34.8%和45.8%,高于整体增幅12.1和19.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增长16.3%,进口增长28.4%。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速低于总体水平。外资企业进出口13689.1亿美元,增长18.4%,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1.1%,同比降低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占比分别降低2.1和3.2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加快的带动下,一般贸易增长也快于加工贸易。1-9月,一般贸易进出口14157.5亿美元,增长31.7%,高于加工贸易16.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比重达到52.9%,比去年底提高2.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6740.9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8.4%;加工贸易出口6127.6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4%。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
表1201*年1-9月中国分贸易方式、企业性质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今年以来,中国与传统市场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1-9月,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出口合计增长17.5%,进口合计增长21.3%,分别低于整体增幅5.2和5.4个百分点。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继续显示较大增长潜力。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化解分歧,建立多个贸易促进平台,扩大贸易互补性,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纾缓了贸易结构不平衡压力,为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了良好环境。前三季度,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四个金砖国家合计贸易额2074.1亿美元,同比增长39.7%,高于整体增幅15.1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7.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6.4%,高于整体增幅1.8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10%,略高于去年同期。自4月份起,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五)中西部外贸发展动力增强,增速明显加快。随着内陆和沿边开放型经济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加快,加工贸易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呈抱团转移趋势,有的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集群式”赴中西部安家落户。前三季度,中部和西部出口分别增长43.9%和46.5%,进口分别增长34.2%和38.7%,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和7.4%,同比提高1.6和2.6个百分点。全国进出口增速前十强省份均来自中西部,增速均超过40%。东部地区外贸稳步增长,1-9月出口12344.4亿美元,进口11438.1亿美元,分别增长20.6%和24.8%,低于全国增幅2.1和1.9个百分点。
(六)进口支持力度加大,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中国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不断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稳步落实,以及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影响,前三季度进口原油、铁矿砂、废铜、纸浆、天然橡胶、原木、肥料等产品的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国内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14.8%,高于出口价格增速4.9个百分点,原油、铁矿砂、天然橡胶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7%、35.4%、61.9%和38.8%。表2201*年1-9月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
文章来源:综合司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201*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预测
201*-11-1112:11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近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势头更加明显,下行风险增大。主权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际大宗商品高位波动,很多国家通胀仍然维持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年世界经济增速调低到4.0%。外部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叠加在一起,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营困境日益凸显。7月份以来,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徘徊在50%左右,8月份一度降至48.3%,9月份虽有所反弹,但仍处于50.9%的低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进口增速也会有所回调。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也不利于企业接单、排产,经营风险上升。去年第四季度基数较高,也增加了今年四季度进出口增长的难度。
同时也要看到,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正在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我国外贸政策基本稳定,外贸企业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后几个月外贸继续保持增长具备一定基础。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今年四季度对外贸易增速将继续回落,201*年进出口增幅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进出口总额约3.5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1500亿美元左右。
201*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文章来源:综合司201*-11-1112:12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201*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201*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短短两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多个城市。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补库存效应减弱,明年外需有可能继续萎缩。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恶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70左右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45.4。欧盟迫于主权债务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既制约经济复苏,又将不可避免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消费者支出意愿。9月份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负19.1,为25个月来新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将抑制需求增长,制约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市场。今年前9个月,巴西进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
二是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欧洲银行系统受主权债务危机牵累陷入困境,各家银行纷纷收缩业务范围、降低风险忍耐度,造成信贷银根紧张、融资输血功能受阻,贸易融资深受影响,加大外需萎缩风险。美国银行业也远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放缓减少了贷款需求,低利率降低了投资回报,市场波动加剧增加了投资风险,加强监管抬高了经营成本,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金融系统不稳定将是影响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数。
三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尽管今年以来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案值有所下降,但摩擦强度不减,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政策性和体制性摩擦更加突出。部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与选举政治周期叠加,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形形色色的“中国责任论”层出不穷,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国际责任。
四是非经济因素可能对中国外贸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以及稳定石油供应的影响仍不容忽视。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排除个别国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此外,“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走向仍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乃至外贸的影响要密切关注。从国内看,保持我国外贸平稳发展既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必将对中国外贸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同时,我国外贸传统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成长,特别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练和洗礼,抵御风险、拓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国内一些制约外贸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叠加,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贷款利息、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致使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型外贸企业不堪重负。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导致有单不敢接、不愿接,也将加大结构调整难度。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出口利润指数由今年4月份的106.9降至9月份的101.2。利润下降导致企业技改、研发、品牌等环节投入不足。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年可能有所回落。在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文章来源:综合司201*-11-1112:20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201*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一些固有矛盾又有新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得益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长,一季度,世界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增长率达到4.3%。进入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严重打击日本经济,中东北非社会动荡使国际金融市场和石油市场风险加剧。对大部分发达经济体而言,面对着巨额财政赤字和大规模政府债务的冲击,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风险演变成为全球性事件,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纷纷遭降级考验。实体经济受到殃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投资乏力,个人消费低迷。而经济增长较快的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较上年显著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为1.6%;20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9%,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6.1%,均将低于201*年的增长水平。总体来看,世界经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低速增长期。
国际贸易增速明显放缓。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恢复,加上补库存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在201*年出现恢复性较快增长,全球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22%,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因素。201*年一季度,在世界经济继续复苏、通胀预期强化和主要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贸易延续上年较快增长态势,全球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22%。进入二季度以来,受日本地震导致国际产业供应链受损、美欧等经济复苏乏力、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恶化等因素影响,全球货物贸易大幅放缓。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七大工业国和金砖五国二季度进口总额增速仅为1.1%,远低于一季度的10.1%;出口总额增速则为1.9%,低于一季度的7.7%。其中,美国二季度进口增速从一季度的11.1%放缓至3%,出口增速从5.6%降至2.6%。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实际增长率将只有5.8%。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受到波及。联合国预计,亚太发展中经济体201*年的出口增长可能比上年减少将近一半,从超过17%跌至9%。
跨国直接投资继续缓慢复苏。受全球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不稳以及新的投资热点尚未形成等制约,跨国投资总体滞后于世界经济和贸易复苏步伐。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恢复、企业资金紧张有所缓解,跨国投资一直处在缓慢复苏之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小幅回升5%,达到1.24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吸收了全球52%的对外投资,首次超过工业国家,进一步显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流入量依旧在下滑。201*年跨国并购交易值上升36%,但绿地投资减少。201*年全球FDI受困于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市场通胀上升等压力,估计投资规模增速会有所放缓。UNCTAD估计,201*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将为1.4-1.6万亿美元,201*年有望增至1.7万亿美元。
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从目前情况看,201*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一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201*年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和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
2、发达国家政策工具空间渐窄
201*-201*年间,主要发达经济体协调一致救助市场,而如今各国决策者政策余地普遍被收窄。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在救助债务危机国家的方案上,迟迟无法达成一致;美国的政府预算安排和新的刺激经济方案也是屡屡受困;新兴经济体不得不探讨联手购买欧洲债券,提振市场信心,助其摆脱危机。这都是因为主要国家政府政策手段已捉襟见肘,财政政策普遍受到约束。在次贷危机刚爆发时,美国国债总额只有8.9万亿美元,负债率为65%,但目前已经超过了14万亿美元,负债率也接近100%。欧洲和日本情况也类似。目前许多国家不得不一方面削减财政赤字,另一方面以各种理由增加税收。美国政府已提出征收“巴菲特税”计划;日本执政党民主党同意并通过了规模可能高达9.2万亿日元的增税计划,用以震后重建。欧盟委员会宣布征收金融交易税计划草案,将从201*年开始对27个成员国征收金融交易税,这一计划预计每年会给欧盟带来570亿欧元的收入。增税计划对于已显颓势的经济复苏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有可能使经济复苏更加脆弱。货币政策方面,“流动性陷阱”和通胀压力加大则困扰着政府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宣布未来两年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反映出其所面对的经济困境。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需高度关注
201*年以来,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问题持续恶化,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债务风险进一步暴露,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近期,欧债危机出现一些转机。10月21日,欧元集团同意向希腊发放第一批第六笔80亿欧元贷款,可以确保希腊到201*年3月的资金需求。10月27日,欧盟峰会对希腊债务减计、银行业资本重组和EFSF扩容的综合性方案达成协议。这些举措使国际金融市场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方案的具体细节有待明确,加上欧元区制度改革推进缓慢,市场隐忧并未根本消除。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相互交织。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法国银行持有希腊和意大利债务分别为557.4亿美元和4163.7亿美元;德国银行分别持有213亿美元和1617.6亿美元。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向意大利、法国蔓延,欧洲银行业风险日益受到关注。近期,三大评级机构相继调降了法德等相关银行的信用评级,德克夏银行更是因此被拆分,甚至一度危及到法国国债的3A评级,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并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呈加剧之势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多种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经贸问题政治化更加明显。G20集团首尔峰会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尽管历次峰会均承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有关国际组织报告显示,首尔峰会后(201*年12月-201*年5月),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0.6%,比上期报告(201*年6月-201*年11月)增长了一倍,全球新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多达463起,比上一报告期上升了61%,其中化工品、肉类、钢铁、机械、电子、乳制品和汽车受影响最为严重。我国受贸易保护措施损害比较突出。201*年1-9月,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已有50起,涉案金额达30亿美元。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相继出台了强化贸易救济效力的政策,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多起“双反调查”和反规避调查。发展中大国针对我国贸易限制措施也明显增多。1-9月,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印度五国共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8起,占我国遭受调查总数的36%。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信贷等方面的体制性摩擦也日趋激烈。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公布实施的《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将中国排除在44个可享受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之外;美参议院近期又程序性通过《20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一旦成为法律,我国对美出口将遭受大面积影响。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美国201*年,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0.4%,远低于首次预估的1.8%,第二季度增长率恢复至1.3%,三季度增长2.5%。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复苏,无法避免随着政府后续支持力度的减弱或退出对经济造成的拖累。201*年前两个季度,政府支出减弱对美国经济分别带来1.23和0.18个百分点的增长拖累,而201*-201*年同期该指标均为正面贡献。二是失业率高企,储蓄率上升,消费支出受到抑制。前三季度,美国失业率仍在9%左右,同期储蓄率不断提高。三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继续拖累制造业,拖累整体经济增长。四是欧债危机影响蔓延,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投资者投资信心受挫,美股大幅下跌。目前,拖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因素已显现长期化趋势。当然,美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改善、企业盈利持续强劲、弱势美元促进美国出口增长等仍为美国经济带来曙光。短期内美国经济周期性复苏趋势不会逆转,但增速仍将十分有限。IMF预计20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5%,201*年进一步增至1.8%。
欧元区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201*年欧元区经济整体动荡。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二季度,欧元区GDP环比仅上升0.2%,同比上升1.6%,环比增速为201*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包括德、法、英在内的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同期经济环比和同比增速均出现下降。其中,二季度德国经济仅比前一季度增长0.1%,较上年同期增长2.8%,均低于预期;法国同期环比增长率为零。与此同时,欧元区边缘国家问题日趋严重,突出体现在公共和私人的赤字与债务规模庞大,竞争力显著下滑,经济增长不足,失业率攀升等。而欧盟又无法对成员国经济基本面进行管控,这使欧洲在债务、竞争力以及强化银行系统等领域面临困难。欧元区整体经济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下挫,8月份降至98.3,为201*年5月以来最低值,也创下自201*年12月以来下跌最快纪录。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8月份商业景气指数的所有分类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工业信心指数为-2.9,为20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服务业信心指数降至3.7,为201*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7月份的-11.2降至-16.5,创201*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目前,挽救市场信心是当务之急。同时,国际社会和欧盟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拯救债务危机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预计,欧盟201*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只有0.2%;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2%和0.1%。IMF预计201*年欧元区经济整体增长率为1.6%,201*年增长1.1%,发展前景不乐观。
日本由于受到东北部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影响,201*年3月起日本经济再现衰退迹象。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高出1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近80%。与此同时,企业生产遭受重创,出口大幅减少。日本内阁府公布的GDP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第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0.9%,按年率计算为下降3.5%;二季度GDP比上一季度下降0.5%,比上年同期下滑2.1%。这是日本连续第三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尽管如此,日本内阁府和日本央行对日本经济充满乐观情绪,预计下半年日本经济温和复苏,特别是生产和出口有望回升;个人消费方面虽然市场依然疲软,但是逐渐减缓了下降趋势,预计个人消费增长0.2%;企业资本库存恢复逐步导致内需增长。内阁府还预计灾后重建需求将带动201*年度日本经济复苏,经济增长率为2.7%-2.9%;个人消费预计为增长1.2%-1.4%。日本制造、建筑、银行和保险等领域的高级管理者也普遍认为,日本工业经济的复苏比预期要快。但国际社会对日本经济仍不看好。穆迪9年来首次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使其信用排名降至发达国家的最后一位,甚至低于财政不稳定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与日本首相频繁更迭,对有效实施长期财政政策造成障碍不无关系。IMF预计20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5%,201*年经济增长2.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增长9.4%,俄罗斯经济上半年增长3.7%。1-8月,中国和巴西出口增速超过20%,印度一季度出口增长率同比超过50%。联合国的《201*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指出,今后两年内,中国、印度、巴西将领跑全球经济复苏。但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经济发展的诸多压力,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以及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和利率上调可能诱发的热钱涌入等。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平均通胀率已经超过5%。印度受到巨额政府债务和高通货膨胀率的拖累,201*年二季度经济仅增长7.7%,为18个月以来最低的增长率。土耳其的巨额经常账户逆差使它很容易受资本外流的冲击。在巴西,中产阶层消费者面对不断上升的利率减少了开支,经济增长在减速。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预计,金融市场的动荡给该地区经济带来冲击,欧洲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将对拉美出口以及产品售价产生不利影响。201*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4.4%,较之前预期的4.7%要低;名义出口将增长27%,实际出口增长9%。201*年该地区经济将增长4.1%。发达经济体经济恶化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出口造成拖累,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年下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IMF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年经济增长6.4%,较上年的7.3%要低,201*年继续放缓至6.1%。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文章来源:综合司201*-11-1112:25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20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201*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1、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健的步伐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34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5479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557亿元,增长9.0%。
2、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全年粮食产量增长已成定局
201*年全国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产312万吨,增长2.5%。秋粮产量也有较大增长。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第八年增产。肉类产量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53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3565万吨,下降0.6%。
3、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4.4%,二季度增长14.0%,三季度增长13.8%。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4.6%,轻工业增长13.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2.2%,中部地区增长18.3%,西部地区增长17.1%。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前三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与上年同期持平。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6834亿元,同比增长27%。
4、居民消费持续增长,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11亿元,同比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3265亿元,同比增长17.1%;乡村消费品零售价17546亿元,同比增长16.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业收入14737亿元,同比增长16.5%;商品零售收入116074亿元,同比增长17.0%。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其中城市上涨5.5%,农村上涨6.2%。中国政府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一系列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分类别看,食品、居住价格上涨较快,分别上涨12.5%和6.0%,仍然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9月份,受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1%,环比上涨0.5%。
5、投资增速回归常态,但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274亿元,同比增长24.9%,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73481亿元,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3%,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9.9%,西部地区增长29.5%。
6、外贸保持较快增长,外资增长平稳
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总额26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前三季累计出口1392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累计进口1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26.7%;累计外贸顺差1071亿美元,同比减少10.6%,减少127亿美元。1-9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4万家,同比增长6.24%;实际使用外资8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7、货币信贷运行回归常态,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7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9%;流通中货币(M0)余额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7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国为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8.1万亿元,同比少增加2.1万亿元。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9.5%。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2万亿美元。
8、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94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788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同比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1.9%,转移性收入增长11.2%,经营净收入增长30.4%,财产性收入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75元,同比名义增长2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经济增速略微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下阶段宏观调控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文章来源:综合司201*-11-1112:30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一、201*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受世界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增加、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201*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强劲反弹,201*年全面走强。201*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度持续攀升,之后又高位波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201*年=100)于4月达到209.9的高点,比年初上涨15.4%,比上年同期上涨32.8%。各类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均已达到或超过201*年中期金融危机引发商品价格重挫前的高点。金属价格持续上涨,黄金、铜、锡等价格先后创历史新高,铜价突破10000美元/吨大关,锡价达到33000美元/吨。原油及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达到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新的高点,油价接近120美元/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2月份升至有纪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季度开始,由于市场对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和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跌。进入三季度,各品种价格走势有所分化。粮食、铜等一些基本面较为坚实的商品价格明显回升。石油、部分有色金属仍在震荡调整。黄金价格大起大落,亚洲市场8月下旬突破1900美元/盎司,此后持续下跌,纽约市场更于9月23日暴跌5.9%,创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尽管经过剧烈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至9月份,IMF初级商品价格指数仍比年初高3.5%,比上年同期高25.4%。
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及农产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改善了资源出口国的财政和经济状况,但推高了世界生产成本,成为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201*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通胀蔓延,201*年以来形势更加严峻。美国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8%,核心通胀率达到2.0%,为201*年11月份以来新高。欧元区核心通胀率(HICP)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通胀上升更为明显。据IMF报告,201*年7月全球广义通胀率4.59%,其中发达经济体2.94%,新兴经济体6.86%,均为201*年以来最高。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向下调整影响,新兴经济体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胀率自二季度以来已有下跌趋势,但在全球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加之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水平的滞后影响,通胀压力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增长缓慢,新兴经济体更需谨防滞胀风险。
二、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
现阶段,国际商品市场走势不仅取决于商品本身的供需,同时还受货币因素、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地区局势的显著影响。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和商品供需的预期仍是决定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但随着大宗商品金融属性越来越强,资本力量对短期价格变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价格进一步回调的风险加大,但考虑到一些供需因素,价格下跌幅度将受到抑制。据英国经济学人情报社(EIU)8月份的预测报告,201*年大宗商品价格将比201*年上涨30.8%,201*年比201*年下跌9.2%,但仍高于201*年价格水平。其中食品饮料和工业原材料201*年分别比上年上涨32.4%和27.8%,201*年则分别下跌11.8和6.5%。
展望201*年四季度和201*年,国际商品市场充满变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世界经济复苏过程曲折而漫长。继年初的良好开端后,国际金融市场再现动荡,西方主要经济体经济低迷,投资不振,就业情况不佳,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日浓。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占全球生产总值2/3以上的发达国家仍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多数新兴经济体面临外需疲弱、国内通货膨胀、经济结构转型等挑战,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虽仍保持较为强劲势头,但以一己之力不足以拉动全球经济。
其次,充裕流动性推高商品价格。201*年以来,为应对通货膨胀,主要国家的财政刺激政策陆续退出,欧元区和新兴市场等经济体货币政策也逐渐收紧。资金抽逃是造成二季度商品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经济持续低迷,近期各国货币政策主要目标逐渐由抗通胀转向刺激经济,货币政策风向出现由紧缩转为宽松迹象。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会维持低利率政策。欧洲央行最近宣布维持1.5%的基准利率不变,不仅停止加息,甚至出现了降息以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呼声。为应对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强资本管制,并放缓加息节奏。在全球实体经济低迷、投资活动不振的背景下,过剩的流动性必然涌入商品市场以避险增值,从而推高商品价格水平。
第三,大宗商品需求增势逐渐减弱。经济全球化、跨国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生产基地,同时庞大的人口也使其具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内在动力和压力,对大宗商品有持续增长的需求。但也要看到,本次经济危机发生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潮流,资源使用效率将不断提高,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将降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因此,尽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将持续相当长时期刚性需求增长,但增速有望减缓。此外,从当前市场格局看,商品市场真正繁荣仍有赖于发达国家全面复苏,而不能仅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但近期内发达国家的商品需求仍将呈低增长甚或负增长。
第四,部分商品供应依然偏紧,抑制价格下行空间。尽管需求增长趋缓,但许多大宗商品消费总量仍将攀高,部分商品供应偏紧,使目前较高的价格水平得以维持。频繁的灾害天气导致一些主产区减产,粮食供应紧张,库存消费比持续下降至18.4%。受资源稀缺和供应垄断影响,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多年来维持在大致相当的水平,预计201*年产量将略低于消费量。201*年上半年,铜、镍供应有不同程度缺口。紧平衡导致市场非常敏感,地区冲突、自然灾害、劳资纠纷、作物天气等一些突发、偶发事件足以引发市场激烈反应。在生产增长受限的同时,一些主要出口国的贸易政策也加剧市场供应紧张氛围。
第五,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商品市场不稳定。美元强势地位在金融危机后受到动摇是不争的事实,商品期货成为重要避险工具,特别是价值相对较高的黄金、白银、铂等贵金属和铜、镍、锡等有色金属。5月份以来此类商品价格在短暂下跌后迅速飙升就是明显例证。如果美联储推出QE3,有可能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若欧洲债务危机迟迟不能解决、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加重,市场避险资金又将重新追捧美元,商品价格将承受下跌压力。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商品价格走势愈加错综复杂。
三、主要商品市场发展前景
农产品国际粮价于201*年下半年开始急速攀升,至201*年2月达到历史高点。4月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同时本年度粮食播种面积受高价格刺激而大幅增加,预期粮食供应局面将大为改善,粮价有所回落。FAO编制的价格指数显示,8月粮食价格比2月高点下跌2.3%,比上年同期上涨36.3%。粮价上涨推动了农产品综合指数及肉、奶、油等各类价格指数的上涨,特别是肉类,8月FAO肉类价格指数比年初上涨8.2%。肉价持续上涨成为许多国家CPI上涨的主因。展望全年,粮价仍将受到支撑而保持高位。首先,全球各地的恶劣天气导致部分农产品减产。美国产区天气异常,玉米和大豆单产和总产量均低于期望值。巴西大豆主产区受到严重干旱威胁,播种前景和产量潜力堪忧。其次,低水平库存令市场担忧。尽管俄罗斯已解除谷物出口禁令,但不足以抵消其他国家恶劣天气造成的减产和需求增长。国际谷物理事会(IGC)估计201*/12年度全球谷物供应缺口为1000万吨,库存将下降至四年来的最低水平3.34亿吨。第三,主要出口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泰国新政府考虑于收获季启动为期一年的“农户收入保障工程”,其设定的大米最低保护价比目前市价高出25%-40%,一旦该计划付诸实施,大米出口价格将因此大幅提高。
石油原油供需多年来处于脆弱紧平衡。201*年以来中东北非局势不稳对世界石油供应有一定影响,导致布伦特原油和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价差拉大。为弥补利比亚、尼日利亚、伊朗等国的产量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成员纷纷超配额生产,7月份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更是达到30年来最高。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1*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约8950万桶,比上年增长1.4%,201*年增长1.8%至9110万桶。其中OECD国家201*年比上年减少34万桶至4580万桶,下降0.9%,201*年则与201*年大致持平。需求增长将全部来自非OECD国家,201*年和201*年分别增长3.7%和3.8%。201*年全球石油产量预计为日平均8870万桶,略低于消费量。但考虑到随着中东北非产油国形势稳定,石油生产逐渐恢复,且持续高油价刺激了油页岩等非传统油气资源及其他新能源投资增加,石油供需形势有望趋于缓和,油价难有大幅上涨。此外,随着大宗商品金融属性普遍增强,资金对商品期货的投资热点日趋多元化,石油的风向标作用有所减弱,波动幅度将有所收敛。有色金属受世界经济形势和劳资纠纷、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201*年以来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起伏不定,总体呈高位震荡运行格局。未来一段时间,欧美需求乏力、投资不振,新兴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有色金属需求增长将放缓。然而居高不下的价格已令生产商开始消化库存,前期铜、铝、铅等多种有色金属的交易所库存明显回落,未来补充库存的需求有助于提振市场价格。全球性通货膨胀大大抬高有色金属生产成本,也抑制了价格水平下跌空间。此外,出于保护资源和本国工业等目的,一些主产国加征资源税或出口税,也使金属价格难有大幅下跌。
纺织纤维201*年以来,由于需求增长、产量连年下降,棉花供需失衡,全球库存水平跌至15年来低点,棉价大幅上涨,棉花展望CotlookA指数于3月初达到历史高点。在高价格刺激下,本年度棉花播种面积继上年度扩大11%后再增7%。尽管美国遭遇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棉花生产和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但全球产量仍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24亿包,目前的供应紧张状况将得到缓解,棉价将显著回落。随着棉纱和竞争性化纤价格亦随棉价上涨,纺织品和服装的整体价格水平将有所抬升。医疗、汽车、装饰等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蓬勃发展,纺织纤维及面料在功能性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钢铁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1-8月全球粗钢产量10.1亿吨,比上年增长8.3%,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尤以南美和亚洲产量增长最多,分别为13.2%和9.5%。预计201*年和201*年全球钢材消费量将分别增长5.9%和6.0%,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钢需求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到72%。供需两旺推动钢价走高,截至9月末,CRU钢材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2.7%。在市场旺盛需求和供应垄断、出口国限制政策的供需双重影响下,201*年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持续高价刺激了矿山投资,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因素正在累积,未来矿价有向下调整需求。自从201*年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发生重大改变以来,世界主要商品交易所都陆续推出了铁矿石掉期合约,更多衍生工具也在酝酿中,铁矿石定价机制正发生根本性变化。
机电产品欧美国家制造业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其制造业在年初强劲扩张后,于二、三季度再次陷于疲弱。其中,中间产品生产降幅明显,机械和工程部门相对较为活跃,主要是新兴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设备投资逐步复苏,为先进工业国带来了持续增长的机械设备订单。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统计,201*年上半年,德国机械设备出口689亿欧元,同比增长18.2%,接近201*年同期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水平。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日本机械订单统计,6月份日本机械订单出现大地震后的首次环比增长,增幅为9.3%,其中震后重建和来自新兴市场的工程机械产品需求是主要增长点。但从世界范围看,未来机床及大型机械设备市场增速将放缓,需求将由新产品逐渐转向改造和再制造,技术支持、备件供应链、维修升级服务等将有巨大市场潜力。由于对经济再度陷入衰退的担忧,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总体疲弱。信息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预计,半导体市场产能过剩、需求乏力、库存增加、营收放缓,20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收入将比上年下降0.1%。消费电子产品中,预计201*年全球个人电脑产量仅增长3.4%,手机市场也放慢至11.5%,远远低于前几年的增速。但平板装置、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仍强劲。新领域的电子应用将是电子行业未来热点,如医疗电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
201*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新能源成为各主要经济体政府力推的新兴产业,日本大地震造成的严重核电站事故使各国对核电发展更加审慎,风能、太阳能产业潜力巨大。欧洲对风电发展兴趣日浓,预计到2020年,风电占欧盟电力需求的比重将由201*年的5.3%提高到15.7%。201*年以来欧盟主要国家光伏补贴政策陆续出现调整,同时受风电挤压,过去几年持续增长的欧洲太阳能产业前景受到严重影响。美国政府继续对大型太阳能项目给予支持,美国光伏市场有望保持强劲增长。
201*年上半年,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普遍不景气,新兴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欧洲大部分国家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到期,加之债务危机影响,各国车市普遍降温,上半年轿车累计销售量同比下滑2%。大地震严重影响日本汽车生产和销售,原已疲弱的汽车市场更加萧条,8月份日本汽车销量连续第12个月缩减,同比下降25.5%。预计要到201*年下半年,日本汽车供应链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美国是汽车成熟市场唯一亮点,上半年轻型车累计销售量同比增长10.8%。201*年上半年,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家新车销售同比增长9%,与201*年上半年37%的增速相比大为放缓,但仍是前景最乐观的市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业发展热点,但目前电动汽车发展主要依赖政府提供补贴,未来2-3年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需求不足,海运市场持续低迷,运力过剩,使得造船业一直未能从经济危机打击中恢复。201*年1-7月全球合计新接订单43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干散货轮、油船、集装箱船订单均大幅减少。船价一直低位徘徊。在成本持续上升压力下,造船业盈利空间不断缩小。面对严峻形势,造船业竞争向超大型化、专业化、节能低碳方向发展,1万标准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增长迅速,液化气运输船、离岸钻井设备广受青睐。国际海事组织(IMO)201*年推出的强制性能源效率设计指数(EEDI)将于201*年1月1日生效,对新船建造过程中的船舶设计、生产工艺技术、配套设备、新能源技术应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表1201*-201*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1-9进出口总额6207.668509.8811545.5414219.0617604.3921765.7225632.6022075.3529727.6126774.41增速(%)21.837.135.723.223.823.617.8-13.934.724.6出口总额3255.964382.285933.267619.539689.7812204.5614306.931201*.1215779.3213922.70增速(%)22.434.635.428.427.226.017.3-16.031.322.7进口总额2951.704127.605612.296599.537914.619561.1611325.6710059.2313948.2912851.72增速(%)21.239.836.017.619.920.818.5-11.238.726.7差额304.26254.68320.971020.011775.082643.402981.261956.891831.041070.98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下同。
表2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金额单位:亿美元总值初级产品食品及活动物201*3255.96285.40146.21201*4382.28348.10175.33201*5933.26405.50188.70201*7619.53490.39224.81201*9689.78529.25257.22201*12204.56615.47307.51201*14306.93778.48327.64201*1201*.12630.99326.03201*15779.32817.17411.53201*.1-913922.70742.80360.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工业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其他商品9.8444.0284.350.982970.56153.25529.551269.761011.536.4810.1950.33111.101.154035.60195.86690.301878.881261.019.5612.1458.43144.761.485528.18263.681006.542682.911563.9311.1211.8374.85176.212.687129.60357.721291.263522.621941.9116.0911.9378.62177.763.739161.47445.311748.364563.642380.2923.8813.9691.54199.443.0311564.68603.562198.945771.892968.5321.7615.30113.46316.355.7413506.98793.092617.436733.253346.0617.1516.4181.56203.833.1611385.64620.481847.755904.272996.7016.4519.06116.02267.003.5614962.16875.872491.517803.303776.8014.6816.78112.60248.974.1313179.89858.842357.446571.223375.8016.60表3201*-201*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
金额单位:亿美元总值初级产品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201*2951.70492.7152.383.87201*4127.60727.8359.594.91201*5612.291173.0091.565.48201*6599.531477.1093.887.82201*7914.611871.4199.9710.41201*9561.162429.78114.9714.02201*11325.673627.76140.5019.20201*10059.232892.02148.2419.54201*13948.294325.56215.6624.29201*.1-912851.724415.69203.3524.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工业制成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其他商品227.36192.8416.252459.00390.36484.891370.10198.0115.64341.19292.1430.013400.53489.80639.051928.69330.1712.82553.78480.0342.144441.23657.44740.722526.24501.5515.29702.12639.5733.705124.09777.42811.592906.28608.7220.08831.64890.0239.386044.72870.79869.603571.08712.9520.301179.091048.2673.447128.411074.991028.674125.08875.0424.651672.081691.09104.887703.111191.951071.594419.18976.1944.201*08.221239.6376.397163.531121.241077.324079.99851.9233.062111.181887.0487.409622.721496.361311.135495.611135.26184.372104.33201*.6980.208436.031352.631114.264689.23944.22335.68
表4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
金额单位:亿美元总值一般贸易201*3255.961361.87201*4382.281820.34201*5933.262436.35201*7619.533150.91201*9689.784163.18201*12204.565385.76201*14306.936625.84201*1201*.125298.33201*15779.327207.33201*.1-913922.706740.加工贸易其他1799.2794.822418.49144.883279.88217.454164.81304.275103.75423.806176.56617.836751.83907.795869.81848.497403.341168.656127.591054.20
表5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
金额单位:亿美元总值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其他201*3255.961228.461699.85188.53138.85201*4382.281380.332403.37251.31348.69201*5933.261535.943386.07317.93693.75201*7619.531688.134442.09365.111124.66201*9689.781913.455638.28410.891728.12201*201*201*201*201*.1-912204.5614306.931201*.1215779.3213922.702248.146955.19468.952507.872572.287906.20546.643260.341909.946722.30405.182979.212343.608623.06498.564314.10201*.977288.78420.194207.76
表6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
金额单位:亿美元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4382.285933.267619.539689.7812204.5614306.931201*.1215779.32总值3255.96亚洲日本201*.1-913922.706577.451077.351703.59484.342226.06594.232955.00735.143664.31839.924558.36916.395680.111022.716632.951161.345685.97979.117320.661210.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盟*新加坡非洲欧洲欧盟**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拉丁美洲北美洲加拿大美国大洋洲澳大利亚155.35584.6365.86235.6869.8469.61592.22482.1280.59113.7240.7248.2791.0835.2194.88742.6943.03699.4652.8945.85200.96762.8990.05309.2588.69101.84882.73721.55108.24175.3672.9466.53135.0560.35118.79981.3956.33924.7472.8962.63278.181008.78135.45429.02126.87138.161224.021071.62149.68237.5699.2292.25185.1991.03182.421332.3781.621249.48101.7188.38351.091244.81165.50553.71166.33186.831656.371437.12189.77325.28116.40116.91258.77132.12236.831746.77116.541629.00128.87110.62445.261553.85207.35713.14231.85266.902153.721860.01241.63403.16139.10159.73308.61158.32360.292191.37155.172034.72160.10136.25561.411844.32234.58941.79296.38372.902878.822451.92316.58487.18203.26211.72414.13284.89515.432521.84193.972327.04211.05179.94739.511907.43258.781141.43323.00508.403428.912928.78360.69591.74233.04266.09459.10330.05714.772741.79217.892522.97258.63222.38536.801662.33205.051062.97300.66477.362647.342362.84312.77499.20214.60202.44366.82175.14570.962385.68176.752208.16249.32206.46687.712183.17296.771382.07323.48599.583552.043112.35387.71680.47276.54311.41497.06296.13918.213058.61222.172833.04330.23272.26621.221948.19267.651240.90266.89533.483077.382653.15319.53571.98222.75266.09437.81284.63891.452547.48187.672356.65295.46244.42
注:*东盟: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1996年后增加越南,1998年后增加老挝和缅甸,201*年后增加柬埔寨。**欧盟:1994年前称欧共体,包括比利时、丹麦、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1995年后增
加奥地利、芬兰、瑞典。自201*年5月起,统计范围增加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自201*年1月起,增加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表7201*-201*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
金额单位:亿美元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1-9总值亚洲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盟*新加坡非洲欧洲欧盟**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俄罗斯拉丁美洲北美洲加拿大2951.701902.83534.66285.68107.26380.61311.9770.4754.27534.12385.4333.36164.1642.5343.1915.7284.0783.36308.7736.274127.602729.34741.51431.35111.19493.62473.27104.8483.61697.44530.6235.70243.4160.9850.8019.3497.26149.27382.5843.755612.293695.27943.72622.50118.00647.79629.78139.97156.46890.41701.2447.61303.6876.6364.5129.69121.29217.85520.5373.546599.534415.401004.52768.22122.27746.84749.99165.16210.63964.47735.9555.26307.2490.0969.2629.26158.91267.75562.6775.117914.615255.041157.17897.79107.87871.09895.26176.69287.741148.58903.1965.06378.79112.7986.0336.51175.54341.89669.2476.679561.166199.031339.511037.57128.161010.221083.69175.19362.831396.841109.6077.77453.93133.42102.1049.28196.77510.68803.97109.8011325.677026.571506.511121.62129.231033.401169.74201.35560.021680.961327.0095.55558.35156.40116.4753.01238.25719.09942.09127.3210059.236034.521309.381025.5287.12857.231067.14177.97433.301621.671277.5878.77557.64130.201*0.2051.22212.83644.44895.14120.2613948.298346.101767.071384.00122.581156.941545.69247.10669.522178.941684.77113.04743.41171.44140.1164.77258.36912.471169.79148.8712851.727417.451457.161198.31116.48941.371429.99210.29688.542111.691571.96103.21697.72161.40134.5764.75294.54869.231062.89159.美国大洋洲澳大利亚
272.3868.3458.51338.6186.0073.01446.79133.34115.53487.26180.07161.86592.09213.21193.20693.79284.25258.52814.40401.61374.19774.43426.12394.391020.38657.59608.66902.68648.95601.37注:*东盟: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1996年后增加越南,1998年后增加老挝和缅甸,201*年后增加柬埔寨。**欧盟:1994年前称欧共体,包括比利时、丹麦、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1995年后增
加奥地利、芬兰、瑞典。自201*年5月起,统计范围增加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自201*年1月起,增加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表8201*-201*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
金额单位:万美元201*59336863205749320861509340314034891356171891771171512201*761999143087062273847610926853528721770732343914246689201*969072843797921335018712840224140302140922831918299670201*1218014524892328381459817010296532962947473532523385822201*1428545715745424420429324029139244743579534205456477159201*1201*63924838402298932715691732838362315523344148313155201*1577932255545661375172822570034709303334854311978447640201*.1-91392269844266653324598321012424124653594423880375360584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36816373506978749665581587339367529396341994723585354417552338230309684191558102385961092553983712091198666022388260707190719691229821576802985189303484457243933461281950900844287137478623816258287663102254470089252054858712641818435981135912716041885100897716838334126491375307585997866957562606850918230195337359297137562662406335192103844339143122737114388746203697651282939888186449942815459607512869839153817379651861369258355111101364588608264506801465364736111657359169208382380362515429443113527156985887685679307672107138611592098409504040967773483215869113107965721821901014985901007614141877701992427813301538888732533290173635479502347346489978405491923589560783759013086514151674280081356564514041628176180724132705499618047980124159771496621341603104246951053447144415879563045319865960283232033188450474887519196576056815051951546629723144134161917421241170659386013758849362765119175014163147065783919075390725118077319554931186835201*657320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022239699996344547664625304652165383076921091003232068743504024222223629761509605342294346713923326384671801659003859110878811503117072054068916012241875125791192992537541398536735472509974294108232577103620740163863466301170341296981720695156891742155053211802411201*3表9201*-201*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
金额单位:万美元201*56142299740868821179864186101346852367161551937507822310956201*660118479470066259201*514446201*263100141757384406149349963201*79161361120193053098218569402248749381792201*189491736442058201*955818501440230233378168521985037514797192414694644126503909201*11330863421425763383100914388655145305354293038286856907632471201*100555523166481073394380139201*5715964456072948359861596614501201*139482871246020674468361193610078690953842037547091236997922207201*.1-91285171622426740742433921843240674899522866329062612800381433282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86512408335995270698332746818152901534072482090244495338946233696165574731891642309152887731766166471215122769679562422104959163058652392967195837416198330614372637254625792253161898180823053315692117722732038754463210033400911393834123576603825385542077213978324404836614923161545502112257212252631930735214704528013121186757836284035106181390264914586402485403271082224515072401956473666944128566845031686026480792415653214987577635293100807004043596710152895491542322156856649082582784697606382652678268143889746441563427916419593158293784893039379939146740461959582513587365139589765471180674790263334253010259466206091917250284659122521166558580135062710075603428519475635051326691881682919524236729948611859543728732805049847039072571011465016710633314630780992463137613934024937591220525762286492169671571695257468879681062516361399973450380743758812421066714691502282404387889067450911407270650605137935469019117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245807766412075261952589271500061542489010279152901651731232310531175249450196404221625383633226164958122131229608944850326972621042917554416053089323349145953300446587409569043322767903341585356188152103417716543764218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对外贸易形势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对外贸易形势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对外贸易形势及相关政策分析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5065.html
- 上一篇:参加中学开放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