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美丽海岛建设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
我县美丽海岛建设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
201*年起,我县启动全县的美丽海岛建设,总的来看,行动较快、举措较多、声势较大、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我县的美丽海岛之“美”,就在于它已经打破渔农村和城镇的界限,突破城乡二元的框架,即渔农村应当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渔农村,城镇化应当是共同发展的城镇化。因此全县上下已经形成共识,美丽海岛建设已成为县乡党委和政府的工作着力点。但是,二年来,随着建设的加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我县美丽海岛建设的主要难点和问题
1、渔农民增收亮点不多,渔农村社会保障不力。渔农民生产作业方式生产模式单一,增收难度加大,靠天吃饭的窘境一时难以改变,持续增收机制没有形成;渔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如何转、转移到何种产业问题始终没得到根本解决;渔农民文化水平偏低、整体素质低下,掌握谋生技能不强,成为脱贫致富的障碍。其次是渔农村社会保障仍滞后于城镇,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历史欠账等原因,读书、看病、养老保险等都落后于城镇,现在要求党委政府通过“美丽海岛”建设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不现实也不可能。
2、渔农村产业品牌少,发展现代产业能力弱,产业化发展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除了渔家乐已形成品牌效应,并且从中部(泗礁本岛)向东部(枸杞嵊山)辐射,呈现有特色、集群化、赚钱效应明显的发展格局,其它产业尚处于襁褓中,一些水产品加工等企业,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和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小,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融入市场能力不高,与县域外同行比竞争力较弱。
3、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发挥作用。自从我县开始建立社区后,原本薄弱的村级组织作用更是难以发挥。美丽海岛建设需要全民参与,村级组织和经济在其中需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而社区运行从目前看,其职能类似于一级政府组织或机关,事实上已成为乡镇政府下属办事单位,行使政府职能,大部分村干部在社区兼职,把干事精力化在社区,造成村级组织空心化,更谈不上发展集体经济。
二、我县美丽海岛建设的对策措施
在今年初召开的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徐张艳书记在《报告》中为嵊泗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增强岛城实力,把嵊泗建设成为宜人、宜居、宜业、宜游,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海岛。我认为,建设美丽海岛,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我县综合发展能力,走新型城市化与渔农村建设并驾齐驱之路,扎实推进县域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加快发展高效产业,努力把传统渔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一是发展现代渔业和精深加工业,利用渔业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海洋食品,二是有条件的村集体和个人,鼓励发展家庭工业,三是继续发展好渔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并且做好做强,四是由政府牵头引进产业,解决增收问题。在发展现代产业中,利用电子商务模式,开启新的商品营售渠道。今年的双“11”节电子商务火爆景象,给我们一个很好启示,发展休闲海洋食品,正好适应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克服发展实体经济交通不便的瓶颈。
2、美丽海岛建设予以资金保障。县财政应重点向渔农村倾斜,尽快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探索捆绑使用各种渠道支农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的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大渔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党委政府发挥对资源配置调节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适当提高渔农民在财政收入二次分配的比重,缩小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差距。
3、美丽海岛建设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政府引导,财政支持,渔农民积极参与,是美丽海岛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美丽海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高要求,任务艰巨,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头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在推进中,要因村制宜,分批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决不可贪大求全。抓好二个主体地位的发挥,一是积极鼓励村级集体发展壮大经济,决不可削弱村级组织在美丽海岛中的主体地位,只有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了,美丽海岛建设得到更好的支持;二是增强渔农民在美丽海岛建设中的参与意识和自觉精神,使其真正成为推动主体。做好党委政府与渔农民渔农村角色定位,坚持二条腿走路,加快美丽海岛建设步伐。201*年11月15日
扩展阅读:浅谈怎样建设美丽海岛
浅谈怎样建设美丽海岛
“美丽海岛”建设是舟山市委、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于201*年初全面实施的新渔农村建设新模式。我县在综合评估现有实力与发展潜力、借鉴吸纳上级指导与基层心声的基础上,于201*年9月制定出台了《“美丽海岛”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美丽海岛”建设的目标与方向。经过一年左右的摸索与实践,我县的“美丽海岛”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业已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为把“美丽海岛”建设做好做实做深,本人认为,须把握以下几方面重点:
一是要全面理解“美丽海岛”建设的内涵。“美丽海岛”建设着眼于区域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通过推进环境的综合提升、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把落后的行政村建设成为“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增效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社会发展和谐美”的现代化新渔农村样板,是村庄整治建设工程的提升,是小康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化,是“十二五”期间新渔农村建设的提升工程和精品载体。“美丽海岛”建设高度凝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元素,集中集聚经济实力、文化活力和环境魅力因素,全面彰显品牌产业、品位村镇和品质渔农民特色,整体营造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渔农村城市共建共享、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优势,是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渔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展示区域特色的有力抓手。
二是要准确把握“美丽海岛”建设的定位。“悦目赏心”是“美丽海岛”建设的基本目标,即“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既是工作目标,也是考核指标。其中“生态秀美、人居优美”两项是基础指标,是外在形象和内在实力的高度统一,支撑起“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两项是关键指标,是高标准和全覆盖的高度统一,是出自于但又高于“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目标要求。只有这四项指标完美合一,才是真正的“美丽海岛”,才能真正发挥示范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自始至终把促进渔农民的发展、增进渔农民的利益作为“美丽海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展示渔村特色和村庄个性作为“美丽海岛”建设的主攻方向,把分步实施、梯度创建作为“美丽海岛”建设的基本方法,把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美丽海岛”建设的基本理念。
三是要合理掌握“美丽海岛”建设的进度。“美丽海岛”建设覆盖全县各乡镇、社区和村,面广量大、标准高,没有可借鉴的模式,要根据每个乡镇、社区、村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建设时序,分层创建,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梯度推进,不能一呼而上,搞一刀切,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深厚底蕴,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乡土特色,通过打造重点村、特色村、精品村,抓点成线,然后逐步延伸扩面,“成岛成片、逐岛推进、各具特色、创出品牌”。
四是要妥善处理“美丽海岛”建设的几个关系。⑴自然生态与美丽海岛建设的关系。乡村的优势在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美丽海岛建设必须尊重这种自然之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充分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展现优美的自然景观。⑵乡土文化与美丽海岛建设的关系。美丽海岛建设不仅仅是具体的项目建设,更多的是要体现文化的内涵。要善于挖掘人文资源,有效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使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的魅力,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⑶集体经济与美丽海岛建设的关系。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推动美丽海岛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凝聚发展意识,确定发展方向。立足本岛一体化优势做文章,立足景区资源优势做文章,立足村级闲置资产及流动资金做文章,积极发展物业租赁、宾馆服务、渔家乐等经济业态,形成了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将渔农家乐打造成休闲旅游产业,将渔产品变为特色旅游纪念品,将渔农民培养成为经营生态渔农家乐的能人。⑷总体规划与美丽海岛建设的关系。要根据渔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近期远期建设目标、一村一品建设要求等合理制定美丽海岛建设规划。同时将村镇建设规划纳入总体规划之中,推动镇村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相互衔接,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使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特色。⑸政府支持与美丽海岛建设的关系。美丽海岛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上级的外力支持、有强大的建设合力。仅靠村落自身力量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必须强化政府扶持力度。扶持不是包办,而是引导,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严格具体的工作考核,引导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海岛的开发建设。⑹群众主体与美丽海岛建设的关系。以网格组团工作、阳光村务、创先争优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健全规范社区(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积极推行“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建、群众督、群众管、群众享”的建设机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我县美丽海岛建设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我县美丽海岛建设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县美丽海岛建设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37383.html
- 下一篇:文明校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