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卫校总结

时间:2019-05-29 00:54:27 网站:公文素材库

卫校总结

名词解释:

(二)

蛋白质变性(P19):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等电点:当溶液处于某一pH值,蛋白质分子不解离,或解离成阳离子或阴离子的趋势相等,即静电荷为零,呈兼性离子状态,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三)

Tm值(P32):在DNA解链过程中,A260的值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即Tm。DNA变性(P32):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双链DNA解链为单链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P32):不同来源的DNA单链之间或DNA与RNA单链之间,只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它们就有可能形成杂化双链,这一过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四)维生素(P34):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A原(P36):是指植物中所含的多种胡萝卜素,它们是维生素A的前体,其中以β-胡萝卜素最为重要。(五)

酶原和酶原的激活(P54):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物质称为酶原。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受某种因素作用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酶,这一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

酶的活性中心(P53):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其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但肽链经过盘绕、折叠形成空间结构后,这些必需基团可彼此靠近,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不可逆抑制作用(P60):某

1

些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上

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的必需基团形成共价键,使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酶失去活性。此种抑制剂不腐败作用(P139):在消化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过程中,有一小部分蛋白质予以去除,只能靠某些药物不被消化,也有一小部分消才能解除抑制,使酶恢复活化产物不被吸收,肠道细菌性。这种抑制称为不可逆抑对这部分蛋白质及其消化制。产物所起的作用,称为腐败(六)

作用。

生物氧化(P67):糖、脂肪一碳单位(P150):某些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体内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基团,称为一碳单位。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十)

电子传递链(P70):呼吸链从头合成途径(P162):是中的酶和辅酶按一定顺序指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中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传递氢原子的酶和辅酶称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酶和反应合成核苷酸的过程。辅酶称为递电子体,由于氢补救合成途径(P162):是原子可以看作是由H+和e指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组成的,故递氢体也是递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合成电子体,所以呼吸链又称电核苷酸的过程。

子传递链。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氧化磷酸化(P73):代谢物(P165):是指一些嘌呤、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氨基酸及叶酸等的类似物。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它们抗代谢作用的机制主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要是以竞争性抑制或“以假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乱真”的方式干扰或阻断嘌酸化。呤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从而(七)进一步阻止核酸和蛋白质糖酵解(P89):葡萄糖或糖的合成。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乳(十一)

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氧半保留复制(P172):DNA化,又称糖酵解。分子的复制模式是双螺旋糖有氧氧化(P94):是指葡打开,单链各自作为模板合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成与其互补的子链,从一个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亲代DNA双螺旋复制出两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个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程。

DNA,子代DNA中的一条糖异生途径(P103):是指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体反应过程。半保留复制。

(八)

冈崎片段(P174):是指必需脂酸(P110):多不饱DNA复制中随从链上的不和脂肪酸不能在体内合成,连续DNA片段。必需从食物中摄取,此类脂反转录(P172):某些RNA肪酸称为必需脂酸,包括亚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合成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DNA,此过程与转录方向相等。

反,称为反转录。脂肪动员(P112):储存在(十二)

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不对称转录(P185):在一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个包含多个基因的DNA双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链分子中,各个基因的模板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链并不总在同一条链上,在利用,此过程称为脂肪动某个基因节段以其中的某员。

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而酮体(P115):肝细胞中β在另一个基因节段上可反-氧化生成的乙酰辅酶A过来以其对应单链为模板,大部分缩合生成乙酰乙酸、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为不β-羟丁酸和丙酮,这三种对称转录。物质统称为酮体。编码链(P185):在结构基(九)

因的DNA双链中,只有一必需氨基酸(P139):人体条链可以作为模板,称为模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板链,与其互补的另一条链这些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称为编码链。身合成,必需由食物供应的核酶:是指具有特殊结构并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包括缬氨酸、异亮氨酸、亮

RNA。

1

(十三)

密码子(P197):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形成三联体,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它信息,称为遗传密码或密码子。开放阅读框架:从mRNA序列的5’-端的起始密码子AUG到3’-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开放阅读框架。核蛋白体循环(P201,202):狭义的核蛋白体循环是指在肽链合成的延长阶段,经进位、成肽和转位三个步骤而使氨基酸依次进入核蛋白体并聚合成多肽链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核蛋白体上连续循环进行,直至终止阶段。每经过一次核蛋白体循环,肽链增加一个氨基酸。广义的核蛋白体循环是指翻译的全过程。(十四)

基因表达(P208):是指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即DNA-RNA-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顺式作用元件(P210):是指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特异DNA序列。反式作用因子(P210):是一些能够直接或间接与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基因表达的蛋白因子。(十五)

基因工程(P218):将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克隆的基因表达、制备特定的蛋白或多肽产物,或定向改造细胞乃至生物个体的特征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统称为基因工程。

聚合酶链反应(P225):是一项体外快速的,有引物介导的特定DNA序列扩增技术。

(十六)

G蛋白:即鸟甘酸结合蛋白。指具有结合GDP失活、结合GTP激活两种互变形式和固有GTP酶活性,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作用的一组蛋白质。

第二信使(P232):在细胞内传递特异信号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cGMP、Ca2+、DAG、IP3等称为第二信使。(十七)

水和电解质代谢:即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微量元素(P250):凡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每天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十八)

代谢性酸中毒(P265):若2

血浆NaHCO3浓度原发性

降低,使正常血浆[NaHCO3]/[H2CO3]的比值变小,pH降低,称为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P265):如果血浆Na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使正常血浆[NaHCO3]/[H2CO3]的比值增大,pH升高,称为代谢性碱中毒。(十九)

生物转化(P271):非营养物质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使其毒性降低、水溶性和极性增强或活性改变,易于排除体外的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初级胆汁酸(P275):是指胆固醇在肝细胞中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的胆汁酸。

问答题:(二)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征:①均为α-氨基酸;②除甘氨酸R为H外,其余氨基酸R都不是H。

2.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形式有两种?各有何结构特征?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形式有α-螺旋和β-折叠。α-螺旋结构的结构特点:①多肽链主链以肽单元为单位,以α-碳原子为转折点,形成右手螺旋样结构;②螺旋每圈含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③螺旋中的每个肽键的N-H和第四个肽键的羰基氧形成氢键,氢键的方向和螺旋长轴基本平行;④各氨基酸残基的R基团伸向螺旋外侧。β-折叠的结构特点:①多肽链呈伸展状态,相邻肽单元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两平面间夹角为110°;②两段以上的β-折叠结构平行排列,它们靠链间氢键稳定β-折叠结构,氢键方向与折叠的长轴垂直;③两条肽链的走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④R基团交错伸向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

3.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的本质是什么?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

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ADP浓度升高,进入线粒

性。变性的本质是二硫键和体后使氧化磷酸化加快。相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一反,ADP减少,氧化磷酸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化速度减慢。

变。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变2.说明氧化磷酸化抑制剂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沉淀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①呼吸链抑制剂,机制:在(三)

特异部位阻断呼吸链的电1.简述细胞内主要的RNA子传递;②解偶联剂,机制:及其主要功能。破坏电子传递建立的跨膜mRNA:为蛋白质的生物合质子电化学梯度是氧化和成提供直接模板;

磷酸化分开;③ATP合酶t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抑制剂,机制:同时抑制电中作为各种氨基酸的载体;子传递和ATP生成。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七)

分,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1.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成的场所;

及生理意义。

snRNA:参与hnRNA的剪要点:①必需在有氧条件接;

下进行;②是机体主要的产核酶:具有催化作用的能途径;③是不可逆的反应RNA。

体系;④必须不断补充中间2.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产物。

结构特点。

生理意义:①TCA循环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是体内营养物质彻底氧化点5’-末端有7-甲基鸟苷三分解的共同通路;②TCA磷酸(m7GpppN)的帽子结循环是体内物质代谢联系构和3’-末端的多聚A尾结的枢纽。

构。

2.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3.简述tRNA的结构特点。义。

①含有多种稀有碱基;②具①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有茎环结构;③3’-末端连有定;②有利于乳酸的再利氨基酸;④其反密码子能够用;③肾糖异生增强有利于识别mRNA的密码子。维持酸碱平衡;④协助氨基(五)

酸代谢。

1.试述酶和一般催化剂相3.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比有哪些异同点?路。相同点:①化学反应前后没来源:①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有质和量的改变;②只能催收;②肝糖原分解;③糖异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生作用。

③只能加速可逆反应的进去路:①氧化分解,供应能程,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量;②合成糖原储存;③转点;④对可逆反应的正反应变为其它物质;④随尿排和逆反应都具有催化作用。出。不同点:①酶反应具有极高(八)

的催化效率;②酶促反应具1.乙酰辅酶A的来路和去有高度的特异性;③酶促反路。

应具有可调节性;④酶活性来路:①糖的分解代谢产具有不稳定性。

生乙酰辅酶A;②脂肪的分2.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解代谢产生乙酰辅酶A;③制作用及其实际应用意义。生酮或生酮兼生糖氨基酸答案为第61页的最后一分解代谢产生乙酰辅酶A。段到62页的第二段,共两去路:①经三羧酸循环彻段。底氧化;②作为合成酮体的(六)

原料;③作为合成脂肪酸的1.说明机体调节氧化磷酸原料;④作为合成胆固醇的化作用的因素及其机制。原料。

①抑制剂,机制:通过阻断2.什么是血浆脂蛋白?按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使氧化照琼脂糖电泳法和密度梯和磷酸化分开或同时抑制度超速离心法可将其各分电子传递和ATP生成来抑为哪几类?两类分类法之制氧化磷酸化;②甲状腺间的关系是什么?简述它素,机制:刺激机体耗氧量们的主要作用。

和产热量同时增加,机制:血浆脂蛋白:血浆中脂类甲状腺素诱导细胞膜上物质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Na+,K+-ATP酶的生成,除游离脂肪酸与清蛋白结使ATP加速分解为ADP和合外,其余都与载脂蛋白结Pi,ADP增多促进氧化磷合形成脂蛋白,称为血浆脂酸化;③ATP/ADP比值,蛋白。机制:机体ATP利用增加,

2

分电C前βα类泳Mβ--分-脂脂离脂蛋蛋法蛋白白白超CVLH速MLDD离DLL心L法作用转转转转运运运运外内胆肝源源固外性性醇胆甘甘到固油油肝醇三三外入酯酯肝(九)简述血氨的来源与去路。来源:①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这是氨的最主要来源;②肾脏来源的氨,谷氨酰胺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下生成的氨;③由肠道吸收的氨,其中包括食物蛋白在大肠内经腐败作用生成的氨和尿素在肠道细菌脲酶作用下生成的氨。

去路:①在肝脏合成尿素,随尿排出,这是氨的主要去路;②氨与谷氨酸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谷氨酰胺;③合成其它非必需氨基酸或含氮化合物,如嘌呤碱、嘧啶碱;④少量的氨直接随尿排出体外。(十)

比较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异同点。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过程中在原料、合成程序及反馈调节等方面的异同点如下表所示:嘌呤核嘧啶核苷苷酸酸原天冬氨天冬氨料酸、谷酸、谷氨氨酰酰胺、胺、甘CO2、氨酸、PRPP、一CO2、一碳单位碳单(仅胸苷位、酸合成)PRPP合在磷酸首先合成成核糖分嘧啶环,程子上逐再与磷酸序步合成核糖结合嘌呤形成核苷环,从酸而形成嘌呤核苷酸反嘌呤核嘧啶核苷馈苷酸反酸反馈抑调馈抑制制PRPP节PRPP合成酶、合成氨基甲酰酶、酰磷酸合成胺转移酶、天冬酶等起氨酸氨基始反应甲酰转移的酶酶等起始反应的酶(十一)试述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所需的物质及其作用。

①双链DNA:解开成单链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指导DNA的合成;②dNTP:复制的原料;③DNA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合成,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III是真正的复制酶;④引物:一小段RNA,提供游离的3’-OH;⑤其它的酶和蛋白因子:解螺旋酶,解开DNA双链;DNA拓扑异构酶,改变DNA超螺旋状态,理顺DNA链;引物酶,合成RNA引物;单链DNA结合蛋白,结合并稳定解开的DNA单链;连接酶,连接随从链中两个相邻的DNA片段。(十二)转录产物为5’-ACGUAU-3’,写出对应的模板链,编码链。

模板链:5’-ATACGT-3’编码链:5’-ACGTAT-3’(十三)

3

遗传密码有哪些基本特性?连续性、简并性、方向性、通用性、摆动性。(十五)

简述重组DNA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原理:将目的DNA片段和载体相连,成为重组DNA分子,将这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扩增或表达。过程:①制备目的基因和相关载体;②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连接;③将重组的DNA导入受体细胞;④DNA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⑤DNA重组体的扩增、表达和其它研究。(十七)

简述水的功能。①调节体温;②促进并参与物质代谢;③运输作用;④润滑作用;⑤结合水的作用,结合水对保持组织、器官形态、硬度和弹性祈祷一定的作用。(十八)

简述酸碱平衡的主要生化诊断指标。

①血浆pH;②血浆二氧化碳分压(PCO2;③实际碳酸氢盐(AB)和标准碳酸氢盐(SB);④缓冲碱(BB);⑤碱剩余(BE)或碱缺失(BD);⑥阴离子间隙(AG)。(十九)

简述胆红素的来源和去路。来源:80%来源于衰老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的分解,其余20%来自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含铁卟啉化合物。去路:胆红素形成后进入血液,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运输到肝脏。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在胞浆中,胆红素与配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结合被运输至内质网,在内质网中,胆红素主要主葡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后者随胆汁进入肠道。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后在肠菌作用下脱去葡糖醛酸基,再逐步还原成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另外10-20%可被肠道重吸收进入体循环,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少部分进入体循环经肾随尿排出。

扩展阅读:卫校学生总结

卫校学生总结

可贵的卫校生涯已经停止了,现在要来总结一下这几年来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良不足的处所,使自己回想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进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卫校时,原来想解放一下自己的,但是很快我就清楚了,卫校的学习是更需要尽力认真的。看到周围的同窗们拼命地学习,开端了卫校的学习旅程,感到自己落伍了。卫校的学习不像初中那样是填鸭式的,而是老师把课讲完,然后自己去看,去懂得。这个时候自习才能和自制才能是很主要的。长期自习以来我知道了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式”,做事情的方式。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来这里的目标就是要学会“渔”,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到不懂之处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学习知识这段时光里,我更与老师树立了浓重的师生情义。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使我领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窗,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战胜难关。学习护理单有理论是不行的,还要有良好的护理技巧。所以在上实践课的时候,我都会争取机会多操作几次。我个人以为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好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爱好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如今想想,这样其实并不好,正所谓,贵在精而不在广。如果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种学问,不求博但求精,必定能更深入地懂得并掌握这门知识。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毛病和问题后,我常常告诫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

通过两年卫校生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了护理操作技巧,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情更刚毅了。我也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树立起友情,并在与他们的来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努力矫正。

两年的卫校生涯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小段,它包括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开启人生的辉煌起着至关主要的作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卫校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卫校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卫校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043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