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煤矿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相关的几个问题
谈谈煤矿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相关的几个问题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大中专毕业生一直是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是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力量。配置,使用好大中专毕业生是加强人才工作,搞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等历史机遇的到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关井压产等政策的实施,煤矿企业即将迎来辉煌的第二个春天,亟待着大批各类人才的加盟。因为历史及现实的原因,煤矿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人才水平总体不高,形成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个“怪圈”,外引人才在煤矿企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每年为数不多分配到煤矿的大中专学生往往在不长的时间里挥手而去,显示出一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悲凉景象。有资料显示,某煤业公司5年间流失的346名人才中,大都是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
--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煤矿就业
据媒体报道,1997年前,煤炭高校毕业生的70%,其中地矿类专业的90%都分配到了煤炭行业就业。而到了201*年,到煤炭行业就业的已不足10%。地矿类专业的学生尚且不愿到煤矿就业,更何况其他专业的学生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他们到煤矿就业的脚步呢。
其一:煤炭行业大都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环境较差,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矿区的生活节奏和时代节拍远远跟不上发达甚至一般地区的脚步,业余生活简单乏味,一般人都不愿来煤矿工作。曾经有一名学生,到矿山报到后,便急不可待地要将自己从学校带来的电脑连上因特网。问其原因,直言业余生活如没有网络同外界相通,感受时代的脉搏,恐怕难以在矿山生活下去。
其二:煤炭行业与交通、建筑业并称为“三大高危行业”,其危险性人人俱知。每年几千人的死亡数字,广播电视中不时传来某某
煤矿发生矿难,死伤多少人的消息使多少人谈煤而色变,望矿而生畏。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人为的加油添醋,更是使大中专学生们对煤矿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不敢到煤矿就业。
其三:在一些面临就业的学生中存在着“攀比”、“跟风”、和“职业贵践”的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拿自己专业或自己班上其他最好的就业岗位,最高的薪水来做比较。希望自己找到更好的岗位,拿到更多的薪水,否则就会造成心中的不平衡。这部份人不屑于到煤矿就业,即便在某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到了煤矿就业,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便会心神摇摆,弃之而去。
其四:还有一种不在少数的现象,有些学生的家长是在矿山默默奉献了一生的老同志、老工人。这些学生从矿山走出去,学有所成后,有的原本想回归家乡,建设矿山,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能到煤矿就业。这部份家长认为,自己在山沟沟里劳苦了一辈子,再也不能让孩子走这条路了。有的甚至信誓旦旦地宣称,就是让孩子在外面要饭,也决不让回来。
--大中专毕业生应如何看待到煤企就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客观上为广大毕业生施展才华、报效祖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此,大中专学生们应清醒认识、积极应对,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角色。
其一:清醒地认识就业形势及煤矿的发展潜力。20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212万人,在今后的两年中,将达到340万人。尽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但到目前为止,应届大学生的签约率仍只在70%左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于每一个大中专毕业生来说,对此都应有更加清醒、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科学的分析。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正在兴建的大型电厂、大型煤矿等给煤炭企业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一方面,这能够给大中专毕业生们提供比较充足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如火如荼的建设必将能够让大中专毕业生们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二:应当发扬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勇于到条件艰苦的煤矿
生产一线去工作,创业。胡锦涛同志今年7月在同团中央十五大部份代表座谈时谈到,“青年要甘于奉献。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作为到煤矿就业的学生,就要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矿山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矿山,奉献社会。对此,家长要予以理解,社会各界和企业要予以更多的支持。
其三:大中专学生一定要摒弃在择业和就业中的不良心理。前面说到,“攀比”、“跟风”、和“职业贵践”是比较集中的几种不良心理。诚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此转折之际,每个人的期望值都会自然不自然地高上几分。什么样的岗位才能算是理想,在高档写字楼中办公,每月拿成千上万的薪水。这固然是理想的工作,但这样的工作岗位又有多少人能够拥有呢。细细地思考一下,“度外情、量已力”,尽早对社会形成准确的认识,正确进行自我定位,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调整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每一个面临择业大中专毕业生都应该做的事。
--企业如何对待到煤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不管是大中专生学生们主观上的原因也好,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因素造成也好,大中专学生毕业不愿到煤矿就业,部份学生就业之后又很快弃之而去,已成了一个不可漠视、不容忽视的现象。做为煤炭企业该如何应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企业都有自己很好的做法。笔者认为,企业要把他们吸引住、留下、用好,应把握好三方面的内容。
一、做好新分大中专学生就业初期的思想工作。事实表明,大多数大中专学生都是在到煤矿最初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离去的。可以想象,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工作生活环境,对所在企业情况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没有认同感,没有归属感,没有温暖感,极易造成他们的出走。对此,组织人事部门及学生所在单位义不容辞,应主动承担起责任,同他们一道度过这段危险期。一方面,向他们多讲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发展方向,让他们尽快熟悉企业、融入到企业的运营中来,增强他们对企
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多从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及时
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化解情绪,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及组织的温暖。
二、针对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职业和岗位对人们来说最基本的功能有二,一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需要。大中专学生毕业初期,刚刚参加工作时,最需要的是钱、最看重的是收入。企业应尽量满足他们对物质待遇上的这些需要,因为这是他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职业和岗位第一位基本功能的体现。有了稳定的收入及相对的安定后,大中专生们的需求便会向自我实现的需要转变,也就是向职业和岗位的第二位基本功能转变了。事实上,在煤炭行业最困难的几年中,一批批大中专毕业生“孔雀东南飞”,不仅是因为东部的高收入,更因为哪里有吸引他们的较多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因此说,在这一阶段,煤矿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他们参与单位的决策和制度的制定、研究分析生产经营的状况、提出整改或改进的方案,激励和满足他们的需要,给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
他们自由地去选择、创造,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三、搞好企业自身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大中专毕业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建立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着眼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矿区环境,用良好、宽松、公平的用人机制给贤能者以机会,给年轻人以舞台。并通过各种舆论形式,宣传以往大中专学生成功的先进典型,进行经常性的宣传和教育,营造鼓励后面的大中专学生大干事业的氛围,真正做到留人要拴心。另一方面,合理地对大中专学生予以配置,根据不同人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知识水平等,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岗位上去,使他们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应对大中专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行认真的衡量,做到既重视有现实能力的人,又不放弃有潜在能力的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一定要有一套合理的报酬系统,注重以经济手段来激励大中
专学生努力工作,主要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培训等等。
总之,煤矿企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大中专毕业生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建立良好的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大中专毕业生也一定要立足现实,在煤矿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进取,不断拼搏,在企业激烈的竞争中锤炼自己。只有这样,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们才会出现“双赢”的局面,企业做强做大,大中专毕业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扩展阅读:影响煤矿安全发展的原因分析
影响煤矿安全发展的原因分析
针对影响煤矿安全发展这一困扰企业的问题,必须从宏观、微观分析影响煤矿安全发展的诸多原因,研究解决影响煤矿安全发展的对策与方法,从安全法制体系的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自律机制的形成和解决煤矿历史遗留的具体问题等方面着手,探索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一直是困绕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一大难题。多年来,由于国有煤矿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实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平稳过渡,煤炭仍执行计划价格和指导价格,这使得煤矿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煤矿从上个世纪后20年到201*年,大多数煤矿都在维持生存,安全投入不足,生产不能发展,安全状况一直得不到大的改善,每年死亡人数达数千人,在国际上和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在煤炭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忍辱负重,承担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任。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煤矿安全工作,每年从国家财政拨出几十亿元资金,用于煤矿安全治理,下大力量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使煤矿做到安全发展。如何解决煤矿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实现煤矿安全发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使煤矿企业实现安全发展,跟上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是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影响煤矿安全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煤矿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国家在政策上对煤矿扶植不够。煤矿步入市场实行双轨制,企业效益国家不管,煤炭价格国家仍然控制,造成煤矿企业成本高于售价,形成严重亏损,职工工资逐年下降、生产投入逐年减少,不能保证维持简单再生产,维持生存成了问题,大多数煤矿从80年代末一步步走向衰败。所以说,煤矿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贡献者,起到了国民经济奠基石的决定作用,由于这些原因也给煤矿的安全与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2、煤矿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一些煤矿十几年没有进煤矿工程类的大中专毕业生,主要原因条件艰苦、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安全保障系数低。前几年,由于煤炭市场不好矿业学院大多取消了矿业工程专业,由于矿业院校毕业生不好分配,个人不愿去。国家花几十万元的投入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花十几万元培养一名大学生,由于煤矿前些年不景气,毕业生跳槽换了工作。国家和家庭的高投入到煤矿变成低回报,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高校不愿招矿业学生和企业人员流失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高投入要带来高产出,这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3、煤矿安全技术装备落后,跟不上目前安全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如:一些矿井先天不足,风井已经定型,井下巷道断面随之定型,规程标准的规定,对老矿井来说只有通过技术改造解决。但是,由于煤矿前些年不景气,煤矿生存成了问题,技术改造没资金,所以没跟上安全发展和技术进步。煤矿进入市场后,要解决计划经济下国家留下的上述问题,单凭煤矿企业自身根本无法解决的。关于设备问题,煤矿大型设备一般要用几十年或上百年,小型设备也要用十几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历史遗留下的设备问题,从煤矿企业自身从资金、人员和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根本不可能实现。
4、煤矿人员素质低。从管理人员看,一个煤矿十几年没有进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工程技术人员得不到补充;从技术工人方面,煤矿的技校没有生源学校萎缩或关闭,技术工人得不到补充;从采掘一线工人讲,目前煤矿用工多采用短期的农民工,一个刚放下锄头,经过暂短的培训就立即下井挖煤,可想而知,这样素质的工人,能够使煤矿安全发展吗?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确保煤矿“安全、高效、发展”呢?必须认真研究煤矿安全发展的对策。
1、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上落实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将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首先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技术素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提高煤矿员工的安全法制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时刻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煤矿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
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和行业规范。国家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标准,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步形成煤矿企业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以此来规范企业、员工的管理、操作行为,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体现安全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
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各级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安全责任的落实。
4、落实科技兴安,实现安全发展。煤矿安全管理应该走出传统管理的误区,传统管理是经验与事后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煤矿安全管理。要实现煤矿的安全发展,必须以安全科技为支撑,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验证的理论,实现安全发展,科技兴安是关键。煤矿企业应大力采用先进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要积极组织重大安全技术攻关,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井水患等重大安全技术研究,制定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科技兴安关键是人才,煤炭企业应建立或资助院校定向培养矿业工程毕业生和操作工人为煤矿培养后备人才。5、加大煤矿安全投入,解决煤矿历史欠账。运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煤矿实现安全发展。这项工作由于涉及面广、投入资金大、技术要求高,要持之以恒的抓落实。特别是要抓住当前煤炭市场好的有利时机,经过几年的努力首先使这些煤矿达到安全标准要求,为煤矿安全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6、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安全管理有效方法。对煤矿全面实行安全准入制度,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生产经营准入等制度,进一步规范采矿秩序。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并轨,从而实现安全发展。全面组织煤矿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OSH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全面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状况。
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法制体系的完善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自律机制的形成,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煤矿企业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扶植下,影响煤矿安全发展的诸多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谈谈煤矿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相关的几个问题》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谈谈煤矿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相关的几个问题: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谈谈煤矿企业与大中专毕业生相关的几个问题》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7649.html
- 上一篇:中专生计算机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