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秘籍——初三学习方法:中考数学复习要点心得
初三学习方法:尖子生秘籍:中考数学复习要点心得
中考每门学科都不能放松,而数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更是来不得半点儿闪失,所以要特别下苦功。对于初三的数学,且不谈人人谈之色变的“最后一题”,就是填空题的最后几题也不是能轻松应付的。
所以要学好数学还在于改进学习方法,虽然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心得,但我仍愿意抛砖引玉,提出三个掌握学习数学的要点:题海遨游、勤学善思、多问积累。
所谓题海遨游只是好听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多做题。虽然我们都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毕竟多做题有它的好处:不仅能帮助你重温学过的各种基本公式,更能帮助你接触多种的题目类型,使你能在中考见到题目时不至于要另起炉灶重新思考,而是一目望去已经基本知道了解题的思路。
这一点十分重要,它能为你在中考时节省有限而宝贵的时间,从而为考生省下了不少可以用于检查的时间。不仅如此,宽裕的时间还能对你的心理起放松作用,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答卷的质量。当然,题海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所以要劳逸结合再结合以下的学习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在平时有所积累,在中考时得到收获。
当你遇到难题时,勤学善思就是你最好的解决方法。勤学善思不仅包括用心思考,还需要有一颗恒心,迎难而上才是对待难题的正确态度。有时一道题目会有多种解法,这时你即使已经解出此题也要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只有经过不断地思考与认知,才能将数学融会贯通,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考场应变能力。
多问积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将难题留着不问,你就失去了一次将问题弄懂的机会,甚至中考的题型就可能这样被你错过。
某位资深教师曾说过这话:“问题的积累等于差生”。学生就是追求学问、边学边问的人,我在初三时坚持一点:一旦有数学问题,坚决不拖到下一节课去问。学习靠的是学问的积累,怕的是问题的积累。不断的学习、释疑、积累正是学好数学的不二法门。
学数学不容易,要学好数学那就更难了。我相信,只要能坚持以上的学习方法,数学将不再是你头疼的问题,相反它反而会成为你进入重点高中一块最坚实的垫脚石。
扩展阅读:中考数学复习心得体会
中考数学复习的一点看法
_____对08年重庆市中考复习教研会的学习体会
万州区教科所张德跃
一、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重庆市的中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其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教学中匆忙把公式、定理推证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造成失分。我们一直强调抓基础,重视教材,但总是抓得不实,总是不放心。其实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近年来重庆市的中考试题中的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80%左右(现在体现教材的题目有30%以上,如:201*年重庆市的中考试题是立足教材,试卷中的1、2、3、4、6、7、8、11、12、13、14、16、21、22这14道题相当于教材中的随堂
练习题,共63分,约占42%;试卷中的5、9、15、17、18、23、24、25这8个题相当于教材中的习题或复习题A组的水平,共47分,约占31.3%,其中的25题就是在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下册整式运算一章的习题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万州区教科所初中室也曾把此题改编后作为05年秋期末七年级质量检测的第23题,分值为5分”;试卷中的10、19、26、27这4道题相当于复习题B组的水平,共27分,约占18%;试卷中的20、28这2道题相当于复习题C组的水平,共13分,约占8.7%。看来,07年这个试卷就是教材的缩影。)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题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题就是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事实上,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二、复习教学应抓标务本,落实教材
考前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迫,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课标,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
多年来,一些学校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中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极大地加重了师生的负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中考数学试题注重导向作用,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中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中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中考题的。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中考试题作为中考试题可视为源头,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不要刻意追求社会上的偏题、怪题和技巧性过强的难题。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类问题,一般较灵活,技巧性较强,解法也多样。这就要求考生找出最佳解法,以达到准确和争取时间的目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数学内容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中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
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中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四、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1)重视数学阅读过程,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学习语文知识要阅读,学习数学知识也要阅读,在阅读中掌握概念,在阅读中体会定理内涵,在阅读中理解题意,在阅读中体会证明题的推理过程、寻找逻辑关系。审题就是一个阅读过程,教师要在“细”字上做文章。否则会因读漏一个字而失分。比如:201*年中的17题看掉了“和”字而失去3分。
(2)重视数学运算过程,培养运算能力。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离不开法则,法则离不开算理。运算的过程,就是法则的展开过程,算理的充实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运算过程,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3)重视数学分析过程,培养分析能力。不少试卷不同程度出现“做了改,改了做”的现象,说明学生不分析就做题,或思路模糊就解题。比如,重庆市07年中考的22题用一次全等就行,可有的同学用了3次全等,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教学中要展示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的习惯。比如:23题,某些同学经过认真分析后,产生了下面的解法:
解:把被除式、除式同时乘以(x+1)得
原式===
x2xx1x2xx11x122÷(x2-1-2x)÷(x2-2x)
然后代入求值。这样做即简捷又准确,而且节省解题时间。(4)重视解题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题的目标性和过程性,指导学生准确定位落点。比如201*年重庆市的28题第三小问的解答过程,必须抓好4个落点:首先作明确的判断(1分),然后围绕四边形CDPM做文章,先易后难,先求出顶点坐标(1分),再设出P点坐标,组建方程(1分),解出方程并得出结论(1分)。有的同学采用假设法,假设P点存在,推导一大篇也没有推出个结果,故而一分不得,很可惜。
(5)重视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实践探究能力。如07年重庆市中考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两个题是19和20,是能够通过动手操作直接解答的,学生只要动手在草稿纸上准确地画出图形,看一看、量一量就知道答案;5题的得分率也不高,说明学生没有拿起三角板来做一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该让学生动手的就得让学生动手,重视操作过程,培养实践探究的习惯。五、学习研究《考试说明》,探讨分析中考试题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中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自己平时教学中与命题组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考试说明》、分析中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什么“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中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作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复习也如此,不管采取何法,必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为目的,只要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就能提高复习质量。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要求,实施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3-12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尖子生秘籍——初三学习方法:中考数学复习要点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尖子生秘籍——初三学习方法:中考数学复习要点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尖子生秘籍——初三学习方法:中考数学复习要点心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9613.html
- 下一篇:中考数学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