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初探

时间:2019-05-29 02:42:51 网站:公文素材库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初探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课前预习这一方法地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预习”这一环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小学语文课多是由一篇一篇内容上不相关联的文章组成,它的知识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字、词、句的含义和语法上。语文课的目的,一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训练分析、理解、综合的思维能力。从这些特点出发,语文课采用及时预习的方法比较好。那么,语文课应该怎么样预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此,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几种预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讲读课文,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在自读中善于察疑、质疑、搜集、整理的意识。这种预习操作起来较为细致,通过搜集整理、分步朗读、处理字词、思考分析等几个步骤来完成。

一是了解背景、搜集整理资料。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二是分步朗读。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而言,它既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它既是语文能力也是学习方法。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朗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朗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朗读要求就不同了,在做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先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课文一定要朗读,而且应该放声朗读。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课文时,可分为三步来进行,第一步为初读,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整体了解,读准生字、新词;第二步有感情地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则是精读,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

三是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以备老师讲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

(5)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抄写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四是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课后思考习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课文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读书笔记,对自学的情况进行整理,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读文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词语,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即可在课文边进行批注或是注上标记,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扩展阅读:高中语文自主预习初探

高中语文自主预习初探

摘要: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不可缺失的环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参与精神都是可以通过自主预习获得的。本文着重介绍了预习的作用、特点和方法。关键词:自主预习;高中语文教学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体成长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和现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一、了解预习的作用

(一)预习首先是能扫清听课中的“绊脚石”

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学生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和不易理解的语句。也可能会遇到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如果我们能通过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中涉及到的知识可以大体上有个了解。对哪些地方不够明了、哪些地方把握不准做到心里有数,这样有了充分的准备去听课,在课堂上就轻松多了。(二)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预习。因为预习完全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一切都由自己安排。自己读书,自己查阅字典、词典和有关资料,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果能够长期坚持语文的预习,识字量扩大了,阅读速度加快了,分析文章、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长进了,那自学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自学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提高。(三)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

一般说来预习时看不懂的地方,往往是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这正是学习的关键之所在。通过预习对学习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这样,到了课堂上就可以从容不迫。主动地听讲,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状态下去听课。效果自然就好。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预习还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反之预习也可以提高笔记的水平。经过预习,教师课堂上讲的和黑板上写的,课本上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这样凡是课本上有的,就可以不记了,而对教师超出课本补充的内容,或者讲述时与课本的不同之处,以及教师反复提醒注意的地方,就可以集中精力,重点记录下来。

二、把握预习的特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有备斯可以无患矣”。但不是“有看书”就是预习了,预习有它的特点。

(一)时间性。即略提前于教学进度。哪些内容先教学,先预习哪些内容。从具体时间上来说,要比课堂教学时间提前,少则一节课,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初探》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初探: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初探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4992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