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三版 期末 知识点总结
1尿素与TCA循环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延胡索酸、天冬氨酸
2嘌呤IMPAMP氨基的来源:天门冬氨酸
3参与脂肪酸β氧化的物质:辅酶A、脂酰辅酶A、肉碱4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代谢物氧化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被用来使ADP磷酸化产生ATP,即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与ADP磷酸化相偶联。5氧化磷酸化的普遍公认机制:化学渗透假说、6一碳单位: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7糖异生的原料:甘油、丙酮酸、氨基酸(乳酸丙酸)8DNA的转录过程: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版,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版DNA互补的RNA的过程。9嘧啶环上的碳来源:氨甲酰磷酸(N中间那个)、天冬氨酸10尿素中氮的来源:氨、天冬氨酸
1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首先生成的物质:5磷酸核糖焦磷酸
12反式作用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辨认结合顺势作用元件从而调整基因表达的一类蛋白质因子。
13抑制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嘌呤霉素、亚胺环己酮、白喉毒素
14基因工程:是对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分子工程,包括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
15克隆技术: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16密码子:由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基本编码单位(核苷酸三联体)17冈崎片段:DNA复制中出现一些不连续的片段,因而将这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18氧化磷酸化:NADH与FADH2上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载体传递给氧,伴随着NADH和FADH2再氧化,将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
19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降解始发于羧基端的第二位的碳原子,在这一处断裂,切掉两个碳原子单元。
20酮体:乙酰乙酸、Dβ羟丁酸及丙酮
21信号肽: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一段20~30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段。将分泌蛋白引导进入内质网,同时这个肽段被切除。22DNA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亲代的双链DNA解开成两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子代合成新的互补链。所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碱基顺序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为新合成的。
23端粒酶:一种含有RNA链的逆转录酶,以所含RNA为模版来合成DNA端粒结构。
24TCA循环:在有氧条件下,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中分别脱酸和脱氢生成CO2、NADH及FADH2的过程。
25化学渗透:电子传递释放出的自由能和ATP合成是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
+联的,也就是电子传递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
+体内膜的H电化学梯度,这个梯度的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26糖异生:以非糖物质作为前体合成葡萄糖的作用。27级联机制:在分子中一系列连续的化学反应。
28先导链:在DNA复制时,以母链为模板合成,其延长方向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的,连续合成的子链。
29滞后链:在DNA复制时,以母链为模板合成,其延长方向与复制叉方向相反的,不连续合成的子链。
30磷酸戊糖的氧化途径:是指从G-6-P脱氢反应开始,经一系列代谢反应生成磷酸戊糖等中间代谢物,然后再重新进入糖氧化分解代谢途径的一条旁路代谢途径。31复制与转录的不同复制转录个体生长发育整个过程DNA一条链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模版DNA两条链酶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DNA聚合连接酶RNA聚合酶
32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紊乱的问题:长期饥饿状态和胰岛素水平过低都会耗尽体内糖的储存,肝外组织不能自血液中获取充分的葡萄糖,为了取得能量,肝中的糖异生作用就会加速,肝和肌肉中的脂肪酸氧化同样会加速,同时并动员蛋白质的分解。脂肪酸氧化加速产生出大
1血液中出现量的乙酰辅酶A,不能正常进入柠檬酸循环,从而转向生成酮体的方向,这时○
2血液中出现的乙酰乙酸和Dβ羟丁酸,使血液PH降低,发大量的丙酮,它是有毒的○
生酸中毒。
33葡萄糖-6-磷酸:出现位置糖降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等来源相关酶去向相关酶糖酵解葡萄糖己糖激酶果糖-6-磷酸糖异生果糖-6-磷酸磷酸戊糖途径果糖-6-磷酸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
34脂肪酸β氧化与脂肪酸合成的异同点
35糖酵解: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36DNA复制有哪些酶参与: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ligase)DNA拓扑异构酶解链酶引物酶
37几大物质(核苷酸糖脂类蛋白质)间代谢之间的联系
38糖尿病、脂肪肝、痛风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糖尿病:P192-193脂肪肝:P257
痛风: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39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完全氧化能量计算:
硬脂酸产生:9乙酰辅酶A:9*10=90ATP8FADH2:8*1.5=12ATP8NADH:8*2.5=20ATP消耗:2ATP总计:90+12+20-2=120ATP油酸产生:9乙酰辅酶A:9*10=90ATP7FADH2:7*1.5=10.5ATP8NADH:8*2.5=20ATP消耗:2ATP总计:90+10.5+20-2=118.5ATP
亚油酸产生:9乙酰辅酶A:9*10=90ATP6FADH2:6*1.5=9ATP8NADH:8*2.5=20ATP
消耗:2ATP总计:90+9+20-2=117ATP
40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分为两步:糖酵解和TCA循环。各自能量计算:糖酵解: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1ATP果糖-6-磷酸→果糖-1,6-磷酸-1ATP2*1,3-二磷酸甘油酸→2*3-磷酸甘油酸+2ATP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丙酮酸+2ATP
总计+2ATP(+2NADH)TCA循环:2*丙酮酸→2*乙酰辅酶A+2NADH
2*乙酰辅酶A→CO2+6NADH+2FADH2+2ATP总计+2ATP+8NADH+2FADH2总计:4ATP10NADH2FADH2即4+10*2.5+2*1.5=32ATP41各代谢过程中重要的酶:
糖酵解作用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限速酶)←果糖-2,6-二磷酸激动剂调节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TCA循环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脱CO2糖异生作用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己糖激酶)
果糖-1,6-二磷酸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激酶)
尿素循环相关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鸟氨酸转氨甲酰酶精氨琥珀酸合成酶精氨琥珀酸酶精氨酸酶42三联体密码子阅读机制:按三联体方式连续读码
43密码子的基本特征:按5→3方向编码、不重叠、无标点、三联体密码子;兼并性、边偶性、通用性、变异性
扩展阅读:生物化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三羧酸循环记忆方法
一:糖无氧酵解过程中的“1、2、3、4”1:1分子的葡萄糖2:此中归纳为:6个2
(1)2个阶段;经过2个阶段生成乳酸(葡萄糖--丙酮酸--乳酸)
(2)2个磷酸化(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双磷酸糖);
(3)2个异构化,即可逆反应(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4)2个底物水平磷酸化(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希醇式丙酮酸--丙酮酸);(5)2个ATP消耗(两个磷酸化中消耗了),净得2个分子的ATP;
(6)产生2分子NADH(1个NADH=3个ATP)
3:整个过程需要3个关键酶(第一步:己糖激酶、第二步:6-磷酸果糖激酶-1、第三步:丙酮酸激酶)4:生成4分子的ATP.
二:糖有氧氧化中的“1、2、3、4、5、6、7”1:1分子的葡萄糖2:2分子的丙酮酸、2个定位(胞浆、线粒体)3:3个阶段:(1)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生成乙酰CO-A(3)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4:三羧酸循环中的4次脱氢反应生成3个NADH和1个FADH2
5:三羧酸循环中第5步反应: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此循环中唯一生成高能磷酸键的反应6:期待有人总结
7:整个有氧氧化需7个关键酶参与: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拧檬酸合酶、异拧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在某一pH值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和程度相等,即称为兼性离子或两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的序列,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二硫键,一级结构也包括生成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置。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是:肽键。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相邻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局部肽链空间结构,是其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蛋白质二级结构形式:主要是周期性出现的有规则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所有氨基酸残基,包括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主链和侧链所形成的全部分子结构。因此有些在一级结构上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经肽链折叠在空间结构上可以非常接近。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具独立三级结构多肽链再以各自特定形式接触排布后,结集所形成的蛋白质最高层次空间结构。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破坏。
4.蛋白质沉淀:蛋白质从溶液中聚集而析出的现象。二.填空题
1.不同蛋白质种含氮量颇为接近,平均为16%.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3.蛋白质能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主要靠两个因素:水化膜和电荷层.
4.碱性氨基酸有三种,包括精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5.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肽键,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构不被破坏。6.蛋白质最高吸收峰波长是280nm.
7.维系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化学键是氢键。
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
9.在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为酪氨酸、色氨酸
第二章核酸化学一、填空题
1.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主要依赖氢键。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磷酸二酯键。
3.碱基尿嘧啶U只存在于RNA中,碱基胸腺嘧啶T只存在于DNA中。
4.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三级结构是倒L型。
5.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35%。
6.核酸的紫外特征性吸收峰波长在260nm
7.在核酸中占9%-10%并可用于计算核酸含量的元素为磷元素二、简答题
1.组成DNA、RNA的核苷酸有哪些?
答:组成DNA的四种核苷酸是dAMP、dGMP、dCMP和dTMP;组成RNA的四种核苷酸是AMP、GMP、CMP和UMP。2.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是什么?答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是:
①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盘。②.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在外侧;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与对碱基形成氢键配对(互补配对形式:A=T;GºC)。
③.螺旋直径为2nm;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nm,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10对碱基。
④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a.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b.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
3.mRNA、tRNA、rRNA各自的功能是什么?答:mRNA的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的功能: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rRNA的功能:参与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4.名词解释:核酸的变性、复性
答:DNA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DNA复性是指: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第三章维生素
1.维生素的概念: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但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食物供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2.B族维生素与辅助因子的关系
辅助因子通常是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常由维生素衍生而来,尤其是B族维生素辅助因子的名称所含维生素转运功能NAD+、NADP+维生素PP氢原子FAD、FMN维生素B2氢原子TPP
维生素B1醛基CoA泛酸酰基硫辛酸硫辛酸酰基
钴胺素类维生素B12烷基生物素生物素二氧化碳磷酸吡哆醛维生素6氨基
四氢叶酸叶酸
一碳单位
3.将维生素D3羟化成2,5-羟维生素D3的器官是肝脏。第四章酶一、名词解释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的底物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酶的活性中心:在酶分子表面有必需基团组成的能和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相应产物的部分区域。
3.酶原的激活:酶原是不具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某种物质作用于酶原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本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4.同工酶: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特性不同的一组酶。二、填空题1.酶的催化作用不同于一般催化剂,主要是其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的特点。
2.根据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不同,又将酶的特异性分为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激活剂、抑制剂。
4.磺胺药物的结构和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它可以竞争性抑制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或二氢叶酸的合成)。5.所有的酶都必须有催化活性中心。
6.酶原的激活实质上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6.化学路易士气(有机砷化合物)是巯基酶的抑制剂。有机磷农药是生物体内羟基酶(胆碱酯酶)的抑制剂。
7.含LDH1丰富的组织是心肌,含LDH5丰富的组织是肝脏。8.酶蛋白决定酶的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类型、可起传递电子或原子的作用。三、简答题.
1.什么是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试1-2举例说明。
答:抑制剂与酶作用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中心,阻碍底物结合而使酶的活性降低,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1)抑制剂和底物结构相似;(2)抑制作用的部位在活性中心;(3)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抑制剂浓度与底物的比值,以及抑制剂与酶的亲和力。
酶的竞争性抑制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很多药物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如磺胺类药物的抑制作用就基于这一原理。2.磺胺类药物作用的机理。
答: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二氢蝶呤及谷氨酸作原料,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后者还可转变为四氢叶酸,是细菌合成核酸所不可缺的辅酶。磺胺药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十分相似,故能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造成该酶活性抑制,进而减少四氢叶酸和核酸的合成,最终导致细菌繁殖生长停止。3.Km的重要意义
答①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②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③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④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一、填空题
1、大多数的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氮)等主要元素组成的,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形式是(a-螺旋)、(B-折叠)(B-转角)(无规则卷曲)。
3、维行蛋白质的空间结稳定的化学键主要有(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和(二硫键)。4、使蛋白质沉淀常用的方法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某些酸类沉淀法)、(重金属盐沉淀法)。
5、核酸分(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彻底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碳酸)、(戊糖)、(含氮碱),此即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
6、核酸中嘌呤碱主要有(腺嘌呤A)和(鸟嘌呤G)两种,嘧啶碱主要有(胞嘧啶C)、(尿嘧啶U)和(胸腺嘧啶T)三种。7、酶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够在体内外起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的活性是指(酶的催化能力)。
8、酶促反应的特点有(催化效率高)、(高度专一性)(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9、酶促反应速度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10、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糖异生作用),糖的正常去路有(氧化供能)、(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等,异常去路有(尿糖)。11、三羧酸循环中有(2)次脱羧(4)次脱氧反应,共生成(12)分子ATP,反应在(线粒)中进行,三种关键酶是(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12、由于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因此,机体在严重缺氧情况下,会发生(乳酸)中毒。13、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其次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成分),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
14、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可引起(持续)性(高血糖),甚至出现(尿糖)
15、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生物氧化),又称为(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FADH2
16、体内重要的两条呼吸链是(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两条呼吸链ATP的生成数分别是(2.5)个ATP和(1.5)个ATP。
17、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指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的传递交给(氧)生成(H2O)的过程与(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相(偶联)的作用。
18、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为(氧化磷酸化),其次是(底物水平磷酸化)。
19、体内CO2是通过(有机物)的脱羧反应生成的,根据脱羧的位置不同,可分为(a-脱羧)和(B-脱羧)。20、脂酰CoA每一次B-氧化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个步骤。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21、血浆脂蛋白密度分类法分(CM)、(VLDL)、(LDL)、(HDL)四种。
22、LDL由(蛋白质)、(脂肪)、(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四种成分组成。
23、氮平衡是指(人体每天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其类型有(氮的总平衡)、(氮的正平衡)和(氮的负平衡),健康成年人应维持氮的(总)平衡,而生长期儿童应为氮的(正)平衡。
※24、机体氨基酸脱氨基方式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三种,其中以(联合脱氨基作用)方式为主,氨基酸脱氨基后产物有(a-酮酸)和(氨)两种,前者在体内的代谢去路有(转变成糖及脂肪)、(生成非必需氨基酸)、(氧化供能),后者在体内的代谢去路有(生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含氮化合物)。
25、尿素的合成实质上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尿素的合成部位是(肝脏),尿素的合成途径是(鸟氨酸循环)。每合成一分子尿素可消耗(2)分子氨和(1)分子二氧化碳,合成的尿素可经(肾脏)排泄。
26、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在反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NA)的过程。
27、冈崎片段是(DNA)合成时的中间产物。(和半不连续性有关)
28、RNA有(mRNA)、(tRNA)和(rRNA)三种,它们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合成蛋白质肽链的直接模板)、(活化和转运氨基酸的工具)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29、正常人体液占体重的(百分之60),其中细胞外液占体重的(百分之20),血浆占体重的(百分之5)。
30、K离子对心肌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Ca离子对心肌的兴奋性有(增强)作用。
31、血钙在体内以(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种形式存在。32、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血液的缓冲对)、(肺的调节)、(肾的调节)三方面的作用。
33、肾调节酸碱平衡,是通过(NaHCO3的重吸收)、(尿液的酸化)、(泌NH3作用)三方面来实现的。
34、剧烈呕吐丢失大量胃液,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泄时可能发生(代谢性酸)中毒。35、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36、主要在肝进行的物质代谢有(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维生素代谢)、(激素代谢)。37、粪便的颜色主要来源是(粪胆素),尿的颜色主要来自(尿胆素),尿三胆是指尿中(胆红素)、(胆素原)、(尿胆素)生物化学名词
1、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即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科学。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它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3、肽键: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学键(-CONH-)称为肽键。
4、※等电点:蛋白质在某一PH溶液时,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成为兼性离子(两性离子)。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5、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如高温、高压、紫外线、X射线、超超波及强烈震荡)或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作用下,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降低以至丧失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6、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够在体内外起催化作用的生物催化剂。
7、酶促反应: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8、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中,与酶活性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9、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在酶的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性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0、酶原的激活: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在合适的条件下和特定的部位,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其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11、同工酶:是指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特征等不同的一组酶。12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氧化,由于此过程与酵母菌使糖发酵的过程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
13、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14、糖尿: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2mmol/L时称为高血糖。当血糖浓度高于8.89mmol/L,超过了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能力称为肾糖阈,这时尿中可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15、生物氧化(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利用氧和生成CO2有关,故又称为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
16、呼吸链:线粒体是物质进行彻底氧化的重要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排列着一系列传递体,能将代谢物脱下的一对氢原子(2H)通过一个连续进行的链式反应逐步传递给氧生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的摄氧有密切关系,因此称为呼吸链。
17、甘油三酯:脂肪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缩合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18、脂肪动员:当饥饿或运动时贮存在人体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释放入血液,并运往全身各处组织细胞氧化利用,此过程称为脂肪动员。19、激素的敏感性脂肪酶:脂肪水解是在甘油三酯(TG)脂肪酶、甘油二酯(DG)脂肪酶、甘油一酯(MG)脂肪酶的作用下完成,其中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动员的限速酶,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控,因此称它为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20、脂解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能激活甘油三酯脂肪酶,促进脂肪动员,这些激素称为脂解激素。
21、抗脂解激素:胰岛素可降低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所以称它为抗脂解激素。
22、酮血症:如果长期饥饿、严重糖尿病时,体内脂肪动员加强,肝内生成的酮体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导致血中酮体升高称酮血症。酮体是酸性物质,可引起酮症酸中毒,丙酮量增多经肺呼出,病人呼出的气味有酮味,即烂苹果味。23、氮平衡:人体每天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氮平衡。
24、痛风症:当血浆中尿酸含量高于0.48mmol/L时,尿酸盐晶体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肾疾病原,临床上称为痛风症。临床上用嘌呤醇治疗痛风症。
25、中心法则:1958年Crick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归纳为遗传学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DNA-DNA复制,或从DNA-RNA转录,再由RNA-蛋白质(翻译)的流动方向。
26、半保留复制:在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中,一条链保留了亲代DNA的一条链,另一条链是重新合成的,故将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27、冈崎片段:随从链是在分段合成引物的基础上非连续合成的,这些不连续的DNA片段最先是由日本科学家冈崎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称为冈崎片段。
28、遗传密码或密码子:mRNA分子中含有A、G、C、U四种核苷酸,从5’-3’的方向,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29、生物转化:各类非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代谢转变过程为生物转化。30、黄疸:各种病因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升高,可引起皮肤、黏膜、巩膜的黄染现象称为黄疸。生物化学
二、单项选择题
1、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占的百分数为(C)A、6.25,B、10.5,C、16,D、19,E、252、变性蛋白分子结构未改变的是(A)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空间结构
3、DNA主要存在的部位是(C)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内染色质,D、细胞核基质,E、核糖体
4、构成RNA分子的戊糖是(E)
A、葡萄糖,B、果糖,C、乳糖,D、脱氧核糖,E、核糖5、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C)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和辅酶,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酶活性与溶液的PH无关,E、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发生反应6、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B)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整,B、活性中心未完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和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7、中年男性病人,酗酒,呕吐,急腹症,检查左上腹压痛,疑为急性胰腺炎,应测血的酶是(E)
A、碱性磷酸酶,B、乳酸脱氢酶,C、谷丙转氨酶,D、胆碱脂酶,E、淀粉酶
8、糖酵解的反应部位是(A)
A、细胞质,B、线粒体,C、细胞质和线粒体,D、肝,E、肾脏
9、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C)
A、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以供急需的有效方式,B、是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C、糖氧化供能的主要途经,D、为合成核酸提供磷酸核糖,E、与药物、毒物和某些激素的生物转化有关
10、肝糖原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中含有(B)A、磷酸化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糖原合成酶,D、葡萄糖激酶,E、已糖激酶
11、不能接受氢的物质是(C)
A、NAD,B、CoQ,C、Cyt,D、FMN,E、FAD12、下列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D)
A、乙酰CoA,B、琥珀酰CoA,C、ATP,D、6-磷酸葡萄糖,E、UTP
13、运输食物脂肪的蛋白质是(A)
A、CM,B、VLDL,C、LDL,D、HDL,E、IDL14、肝合成的脂蛋白是(B)
A、CM,B、VLDL,C、LDL,D、HDL,E、IDL15、体内能合成的脂肪酸是(D)
A、亚油酸,B、亚麻酸,C、花生四烯酸,D、软脂酸,E、DHA16、一分子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净生多少分子ATP(C)A、38,B、131,C、129,D、146,E、3617、防止动脉硬化的脂蛋白是(D)
A、CM,B、VLDL,C、LDL,D、HDL,E、IDL
18、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D)A、20g,B、40g,C、60g,D、80g,E、100g19、没有真正脱掉氨基的脱氨基方式是(B)
A、氧化脱氨基,B、转氨基,C、联合脱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环,E、以上都是
2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最高的器官是(C)A、心肌,B、肾,C、肝,D、脑,E、肺21、体内氨的主要运输、贮存形式是(B)
A、尿素,B、谷氨酰胺,C、谷氨酸,D、胺,E、嘌呤、嘧啶22、DNA作为遗传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NA分子含有体现遗传特征的密码,B、子代DNA不经遗传密码可复制而成,C、DNA通过A-T,G-C把遗传信息转录给mRNA,D、通过tRNA直接把DNA上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E、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给RNA
23、DNA复制中,DNA片段中TAGCAT的互补结构是(B)
A、TAGCAT,B、ATCGTA,C、ATGCTA,D、AUCGUA,E、AUGCUA24、中年男性患者,主诉关节疼痛,血浆尿酸0.55mmol/L,医生劝其不要进食动物肝脏,原因是(D)
A、肝富含氨基酸,B、肝富含糖原,C、肝富含嘧啶碱,D、肝富含嘌呤碱,E、肝富含胆固醇
25、下列关于肾脏对钾盐排泄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多吃多排,B、少吃少排,C、不吃也排,D、不吃不排,E、易缺钾
26、对于不能进食的成人,每日的最低补液量为(D)A、100ml,B、350ml,C、500ml,D、1500ml,E、2500ml27、正常人血浆NaHCO3/H2CO3的比值为(C)A、10/1,B、15/1,C、20/1,D、25/1,E、30/128、碱储是指血浆中的(A)
A、NaHCO3,B、KHCO3,C、Na2HPO4,D、NaH2PO4,E、Na2SO429、饥饿时肝的主要代谢途径是(D)
A、蛋白质的合成,B、糖的有氧氧化,C、脂肪的合成,D、糖异生作用,E、糖酵解
30、人体生物转化作用最重要的器官是(A)A、肝,B、肾,C、脑,D、肌肉,E、心脏31、胆汁中含量最多的有机成分是(C)
A、胆色素,B、胆固醇,C、胆汁盐酸,D、糖,E、磷脂32、当肝功能受损时血液中升高的物质是(B)
A、血脂,B、血氨,C、胆固醇,D、清蛋白,E、酮体生物化学
三、多项选择题(OMG~~())1、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ABCE)A、高温,B、强烈震动,C、强酸,D、中性环境,E、超声波
?2、核苷分子中戊糖的C-1’与碱基氮原子连接的位置是(AC)
A、嘌呤N-9,B、嘌呤N-3,C、嘧啶N-1,D、嘧啶N-9,E、嘌呤N-3
3、下列符合DNA双螺旋结构要点的有哪项(ABCE)
A、反向平行,B、碱基互补配对,C、围绕中心轴右手螺旋上升,D、碱基朝向外面作为骨架,E、磷酸和脱氧核糖作为骨架4、关于酶的活性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CDE)A、是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B、所有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C、必需基团构成的部位,D、辅助因子结合的部位,E、抑制剂也可与活性中心结合
5、关于同工酶,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E)
A、是由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多聚复合物,B、能催化同一底物发生反应,C、在电泳分离时它们的速度不同,D、免疫学性质相同,E、在临床上可用作某些疾病的诊断
6、关于底物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当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B、当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减慢,C、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增加变慢,当底物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反应速度趋于恒定,D、底物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慢,E、底物浓度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7、下列属于糖分解代谢的途经是(BCD)
A、糖异生作用,B、糖酵解,C、有氧氧化,D、磷酸戊糖途径,E、糖原的分解
8、影响血糖浓度的因素有(ABCDE)
A、糖氧化的速度,B、肝的功能、C、胰岛素,D、细胞膜的通透性,E、胰高血糖素
8、能使氧化磷速度加快的因素是(AC)A、〈ATP〉/〈ADP〉值下降,B、〈ATP〉/〈ADP〉值升高,C、甲状腺激素,D、氰化物,E、解偶联剂9、能用于抢救氰化物中毒患者的药物是(ACD)
A、亚硝酸乙戊酯,B、水杨酸,C、亚硝酸钠,D、硫代硫酸钠,E、异戊巴比妥
10、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式有(ABDE)
A、机械能,B、热能,C、ATP,D、电能,E、化学能11、类脂包括以下哪几种,(BCE)
A、脂肪,B、磷脂,C、胆固醇,D、软脂酸,E、糖脂12、乙酰CoA是合成以下哪些物质的原料(ACD)
A、脂肪酸,B、磷脂,C、胆固醇,D、酮体,E、亚油酸13、在体内能生成乙酰CoA的物质是(ACD)
A、葡萄糖,B、磷脂,C、脂肪,D、蛋白质,E、胆固醇14、血脂包括以下哪几种,(BCDE)
A、必需脂肪酸,B、磷脂,C、脂肪,D、游离脂肪酸,E、胆固醇,
15、酮体包括以下哪几种(ACE)
A、乙酰乙酸,B、磷酸,C、B-氢丁酸,D、丙酮酸,E、丙酮16、属于鸟氨酸循环中间产物的是(ACD)
A、鸟氨酸,B、谷氨酸,C、精氨酸,D、瓜氨酸,E、组氨酸17、体内氨的来源有(ABCE)
A、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B、体内胺类分解产生,C、肾脏中谷氨酰胺分解产生,D、鸟氨酸循环生成,E、肠道吸收入体内
18、下列物质中属于一碳单位的是(ABCD)
A、-CH2-,B、=CH-,C、-CH=NH,D、-CH3,E、CO219、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原料有(ABD)
A、甘氨酸,B、天冬氨酸,C、丙氨酸,D、谷氨酰酸,E、H2O20、DNA合成时(ABCDE)
A、解开的两条链都可以做为模板,B、碱基配对为:A-T,G-C,C、新合成的DNA分子与原来的DNA分子完全相同,D、合成时需DNA聚合酶和连接酶,E、合成的原料为dNTP21、蛋白质生物合成时(CDE)A、由tRNA直接识别DNA上的遗传密码,B、氨基酸直接与三联密码连接,C、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相应密码子形成碱基对,D、mRNA分子上出现UAA时,肽链合成终止,E、氨基酸的活化是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进行的22、下列有关钙吸收的描述正确的是(ACE)
A、孕妇的吸收大于常人,B、钙的吸收与年龄成正比,C、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D、低钙膳食时钙的吸收率低,高钙膳食时则钙的吸收率高,E、PTH可促进钙的吸收23、体内水排出的主要途径是(ABCD)
A、尿液,B、汗液,C、肺脏,D、粪便,E、乳汁24、呼吸性酸中毒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有(BDE)
A、血浆PCO2降低,B、血浆PCO2升高,C、血浆H2CO3降低,D、血浆H2CO3升高,E、血浆NaHCO3升高25、下列属于固定酸的是(ABE)
A、尿酸,B、乳酸,C、碳酸,D、葡萄糖,E、硫酸26、生物转化的意义是(ABD)
A、使生物活性物质活性降低,B、使多数有毒物质毒性降低,C、使生物活性物质活性增强,D、使非营养物质的溶解性增高,E、使物质氧化功能增强
27、阻塞性黄疸胆色素代谢改变有(ABD)
A、血中游离胆红素改变不明显,B、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C、尿中没有胆红素,D、尿中胆素原降低,E、尿中胆色素增多28、溶血性黄疸胆色素代谢改变有(AD)
A、粪便颜色加深,B、粪便颜色变浅,C、尿中有大量胆红素,D、血中游离胆红素升高,E、血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29、与胆红素生成有关的酶是(CD)
A、羟化酶,B、脱羧酶,C、血红素加氧酶,D、胆绿素还原酶,E、转氨酶
30、肝细胞性黄疸胆色素代谢改变的是(ABD)
A、尿中出现胆色素,B、血中结合胆红素升高,C、血中结合胆红素降低,D、血中游离胆红素升高,E、血中游离胆红素降低
生物化学简答
1、核酸的分解产物是什么?
答:核酸在核酸醇的作用下水解成核苷酸,核苷酸进一步水解产生核苷(或脱氧核苷)和磷酸,核苷完全水解得到戊糖和含氮碱等基本成分。
2、DNA空间结构的特点有哪些?答:(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方向相反的脱氧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结构。一条链变5’-3’,另一条链是3’-5’走向。(2)在DNA双链结构中,碱基位于螺旋内侧,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两链的骨架,位于螺旋的外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严格的互补规律成碱基对。3、酶促反应的特点。答(1)酶的催化效率高,(2)酶的高度专一性(3)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4、酶原激活的重要生理意义。
答: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分泌,能保护组织器官本身不受酶的水解破坏,防止组织自溶,又可使酶到达特定部位发挥作用,从而保证体内代谢过程正常进行。5、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1)在最适条件和底物浓度(S)足够大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2)在酶浓度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3)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4)一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活性不同,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生物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为接近中性。(5)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6、为什以葡萄糖-6-磷酸酶只存在于肝和肾中?
答:葡萄糖-6-磷酸酶只存在于肝和肾中,肌肉中无此酶,故肝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而肌糖原分解生成的6-磷酸葡萄糖只能进入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彻底氧化或进入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7、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答:(1)维持空腹或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2)有利于乳酸的利用(3)调节酸碱平衡。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答:(1)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2)参于体内各种生理活动(3)氧化供能9、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
答: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血氨浓度很低,由于氨在肝中合成尿素是体内氨的主要去路,所以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升高。血氨浓度超过正常值称为高血氨。一般认为,大量氨进入脑组织后,可与脑中的a-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也可与脑中的谷氨酸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使脑细胞中的a-酮戊二酸减少,导致三羧酸循环减弱,从而使脑组织中的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供能不足,造成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昏迷,这就是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学说。10、遗传密码的特点是什么?
答:遗传密码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依据,它具有以下特点:连续性,密码的简并性,通用性。11、水的生理功能
答:促进体内物质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赋形作用。12、水的摄入来源和去路有哪些?
答:水的来原:饮水,食物水,代谢水。
水的去路有:肾排出,肺呼出,皮肤蒸发,随粪便排出。13、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答: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组织的应激性,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14、肾对钠和钾和控制原则是什么?答:肾对血钠的调节能力很强,控制原则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肾对排钾量随摄入多少而增减,但肾对钾的调节能力不如对钠那么严格,控制原则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15、人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途径
答:争为挥发性酸和固定酸。体内的酸性物质主要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这些食物也称为成酸性食物,另外,机体从饮食中也可直接获得酸性物质,如醋酸
1.什么是生物催化剂?它与一般催化剂有何异同?
即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专一性和极高催化效率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核酸。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活性可调节性;不稳定性等。2.简述米氏常数Km的意义与特征。
Km为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不同的酶Km值不同。
3.什么是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两者有什么关系?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形成的与底物相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空间结构区域。
必需基团: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中,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
活性中心一定是必需基团,必需基团不一定是活性中心,分为活性中心以内必需基团,活性中心以外必需基团。4.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和实际意义。
竞争性抑制并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只使表观Km变大。作用原理可用来阐明某些药物的作用原理和指导新药合成,磺胺类药物是最典型的例子。5.一个二肽酶对二肽Ala-Gly和二肽Leu-Gly的Km分别为2.8×10-4和3.5×10-2mol/L,哪一个二肽是酶的最适底物?为什么?
二肽Ala-Gly是最适底物。Km值2.8×10-42mol/L较3.5×10-22mol/L小,说明酶对二肽Ala-Gly的亲和力强,为最适底物。
6.何谓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举例说明不可逆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的天然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降低酶的结合效率,抑制酶的活性,这种抑制作用称竞争性抑制作用。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但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也不影响酶与抑制剂的结合,但形成的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致使酶活性丧失的抑制作用。有机磷能专一的作用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使其磷化而破坏酶的活性中心,不可逆抑制酶的活性,是不可逆抑制剂;丙二酸、苹果酸及草酰乙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他们是琥珀酸脱氢酶的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剂。
7.何谓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包括哪些基团?
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形成的与底物相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空间结构区域。包括结合基团与催化基团。
8.试述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阐明维生素在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在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缩写符号辅酶名称VB1
焦磷酸硫胺素VB2
黄素单核苷酸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VB3辅酶AVB5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VB6
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VB7
生物素胞素VB9
四氢叶酸VB12
5,-脱氧腺苷钴胺素
9.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代谢有何异同?为什么?其生理意义有何区别?
由于肌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化酶,而磷酸化的葡萄糖不能扩散到细胞外,故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形成血糖;肌糖原生成的葡萄糖-6-磷酸主要在肌细胞中氧化功能。肝糖原迅速形成血糖有利于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肌糖原有利于对肌组织快速供能。
10.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哪几种酶?哪几种辅助因子?
丙酮酸脱氢酶系由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组成;辅助因子有TPP、硫辛酸、FAD、NAD+、CoA。
11.简述磷酸戊糖通路的特点与生理意义。
①葡萄糖在体内可由此途径生成核糖-5-磷酸。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和核苷酸的原料,又由于核酸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所以在损伤后修补、再生的组织中,此途径活跃。此途径生成的核糖-5-磷酸是生成核糖、多种核苷酸、核苷酸辅酶和核酸的原料。
②该途径中生成的NADPH+H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合成脂肪、胆固醇、类固醇激素都需要大量的NADPH+H提供氢,所以在脂类合成旺盛的脂肪组织、哺乳期乳腺、肾上腺皮质等中磷酸戊糖途径比较活跃。
③磷酸戊糖途径与糖有氧分解及糖无氧分解相互联系。在此途径中最后生成的果糖-6-磷酸与甘油醛-3-磷酸都是糖有氧或无氧分解的中间产物,他们可进入有氧或无氧途径进一步进行分解。
12.何谓糖异生作用?那些代谢物在体内可转变为糖?糖异生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氨基酸、乳酸、丙酸、丙酮酸以及三羧酸循环中的各种羧酸和甘油等埔能异生为糖。由非糖物质合成糖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利于乳酸的利用;可协助氨基酸代谢。
13.试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为什么说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血糖的主要来源: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血液;肝糖原逐渐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通过肝的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主要去路:在各种组织中分解供能;在一些组织中进行糖原合成;转变为非糖物质。肝细胞内储藏的肝糖原可水解成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也可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或糖异生为非糖物质以调节血糖恒定。
14.何谓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有何特点?
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消耗氧气,生成CO2和水,同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生物氧化。特点是作用条件温和,通常在常温、常压、近中性pH及有水环境下进行;有酶、辅酶、电子传递体参与,在氧化还原中逐步放能;放出的能量大多转化为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供生物体利用。15.什么是呼吸链?何谓P/O比?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呼吸链是在生物氧化中,底物脱下的氢,经过一系列传递体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的电子传递系统,又称电子传递链。P/O值是指当底物进行氧化时,每消耗1个氧原子所消耗的用于ADP的磷酸化的无机磷酸中的磷原子个数。
16.何谓高能化合物?举例说明生物体内有哪些高能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中的某些化学键含自由能特多,可随水解或基团转移反应放出大量的自由能的化合物称高能化合物。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NTP、磷酸肌酸、乙酰CoA、脂酰CoA、PPi、1,3-二磷酸甘油酸、琥珀酰Co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等。
17.何谓氧化磷酸化作用?NADH呼吸链中有几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氧化磷酸化是产生ATP的主要方式。底物脱下的氢经过呼吸链的依次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个过程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的磷酸化反应生成ATP,这样,底物的氧化作用与ADP的磷酸化作用通过能量相偶联,这种生存方式称氧化磷酸化。NADH呼吸链中有3个氧化磷酸化部位,分别为NADHCoQ、CytbCytc1、Cyta,a3O2。
18.动物体内主要的呼吸链有哪些?简述NADH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顺序
主要的呼吸链有NADH呼吸链、FAD呼吸链。NADH呼吸链由复合物I(NADH-Q还原酶)、复合物II(琥珀酸-Q)复合物III(Q-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19.合成棕榈酸需要哪些原料,并简述各种原料来源。
原料有乙酰CoA、NADPH、ATP、H2O。乙酰CoA反刍动物来源于乙酸和丁酸;非反刍动物来源于丙酮酸氧化脱羧;NADPH来自于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ATP来自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与底物磷酸化;水来自于内环境。
20.为什么酮体只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酮体生成的关键中间产物和关键酶是什么?原料是什么?酮体的生成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由乙酰CoA缩合而成,并以β-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为重要的中间产物,其中HMGCoA合成酶是关键酶;只在肝、肾脏中有。由于肝中没有乙酰乙酸-琥珀酰CoA转移酶,所以肝只能产生酮体而不能合成酮体.
21.试比较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与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有有何异同?
①两中反应进行的地点不同,合成反应在胞液中进行,β-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②脂肪酸的高速合成需要柠檬酸,它是乙酰CoA羧化酶的激活剂,而β-氧化则不需要;③合成反应需CO2参与,而β-氧化不要;④加入和减去的糖单位不同,合成反应中是丙二酸单酰ACP分子;β-氧化中是乙酰CoA分子;⑤酰基载体不同,合成反应是ACPSH,β-氧化中是CoASH;⑥反应所需的辅酶不同,合成反应中,烯脂酰ACP的还原需要NADPH+H,而β-氧化中需FAD,β-酮脂酸的还原需NADPH+H,而β-氧化中需NAD+⑦所需要的酶不同,合成过程需要7种,β-氧化只要4种⑧能量需要或释放能量不同,合成过程消耗7ATP及14NADPH+H,β-氧化产生129ATP
22.相同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哪个放出的能量多?相同碳原子的糖(如葡萄糖)和饱和脂肪酸(如真法正己酸)完全氧化,哪个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
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多,葡萄糖比真法正己酸放出的能量多。因为完全氧化时产物均为CO2与H2O,此时的耗氧量与C/H比有关,C/H越大,豪氧越多。脂肪酸由于有两氧原子,故糖原子数减一。
23.何谓必需脂肪酸?动物体内的必需脂肪酸有哪些?
动物机体内不能合成,但是对其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必须从饲料中获得的几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亚麻酸、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这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24.脂肪酸合成酶系包括哪些酶和蛋白?
乙酰CoA羧化酶、乙酰CoA-ACP酰基转移酶、β-酮脂酰-ACP合成酶、ACP-丙二酸单酰CoA转移酶、β-酮脂酰-ACP还原酶、β-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S-ACP还原酶、硫酯酶、脂酰基载体蛋白、
25.简述动物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血氨浓度恒定有什么生理意义?
来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胺类物质脱氨;谷氨酰胺的分解;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的分解;肠道吸收;去路:形成尿素;合成尿酸;合成谷氨酰胺;合成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重新合成氨基酸;直接由肾脏生成NH4+排出。低水平血氨对动物是有用的,它可以通过脱氨基过程的逆反应与α-酮酸再形成氨基酸,还参与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但氨在体内又具有毒害作用,脑组织对氨尤为敏感,血氨的升高,可引起脑功能紊乱。血氨浓度的恒定维持了内环境稳定,保证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6.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有哪些途径?产物是什么?哪条途径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各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除外)都有的代谢规律称为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有脱氨基生成氨和相应的α-酮酸;脱羧基生成CO2和胺;脱氨基途径为主要途径,因为脱氨基作用生成的α-酮酸可以进入糖的代谢途径,实现了氨基酸与糖内物质的相互转化,或经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α-酮酸在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27.解释DNA的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
DNA的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时,亲本双链DNA之间的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分别以每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多核苷酸链。这样,在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各有一条单链来自亲本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称为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前导链的复制为连续的,滞后链的复制不连续的冈崎片段,所以称为复制过程的半不连续复制。。
28.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①.DNA聚合酶Ⅰ和Ⅲ的5-3的聚合作用②DNA聚合酶Ⅰ3-5的外切酶活性③引物的切除④聚合时的5-3方向⑤修复作用29.简述生物的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给子代?
遗传信息的传递构成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中,通过DNA的自我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以DNA为模板,将遗传信息转录到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中(转录),再以该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翻译),从而表现出生命的特征。这就是中心法则。后来又发现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自我复制,并且还发现一些病毒的RNA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这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30.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功能有哪些重要的异同点?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均从5-3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合成;DNA聚合酶Ⅰ具有5-3聚合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Ⅱ、Ⅲ具有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而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没有校对与引物的切除作用。
31.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哪些亚基组成?各有何作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α、β、β’和δ亚基组成;α亚基与酶的连接、装配有关;β亚基主要与底物结合、β’亚基主要与DNA模板结合、δ亚基识别并结合启动子。
32.何谓不对称转录?生物体为什么允许转录有较大的误差?有两方面含义:一是DNA双链分子上,被转录基因的一股链可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其二是模版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①真核生物的基因是不连续的,转录后对mRNA进行剪切、②生物体内的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具有摇摆性、③一种氨基酸有多个遗传密码与之对应、④并不是所有的mRNA翻译后都形成结构蛋白⑤mRNA的错误不一定编码蛋白质的必需基团,影响蛋白质的活性。以上原因使错误的转录得到稀释或消除,故允许转录有较大的误差。33.何谓遗传密码?遗传密码有何特点?
遗传密码:指DNA或其转录的mRNA中的核苷酸顺序与其编码的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通用性、不重叠、兼职及密码子的例外等特点。3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结构有何异同?原核生物核糖体50S大亚基由34种蛋白质和23SrRNA、5SrRNA组成;30S小亚基由21种蛋白质和16SrRNA组成,大小两亚基形成70S核糖体;真核生物核糖体60S大亚基由49种蛋白质和28S、5.8S、5SrRNA组成;40S小亚基由33种蛋白质和18SrRNA组成,大小两亚基形成80S核糖体;35.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包括哪些内容?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包括末端氨基上午脱甲酰化和N端甲硫氨酸的切除;多肽链的水解断裂;氨基酸侧链的修饰。36.何谓密码子的摆动性?有何生物学意义?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不那么严格,有一定的自由度,即摇摆性。这样,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可识别几种具有简并性的密码子。37.何谓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化学修饰有何特点?
在动物体内某些关键酶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活性型,另一种无活性型,它们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相互转变,这种调控方式,称为酶促酶型互变或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共价修饰。酶促酶型互变调节的特点是:1途径中的关键酶有活性的和无活性的两种形式,二者在化学结构上有所不同,一般是差一个特异的化学基团,大多数是差一个磷酸基团;2活性型的酶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结构的改变,从而变成无活性型,此反应不可逆;无活性型的酶则由另一个酶催化,经过相反的化学修饰而变为无活性型,此反应也不可逆;3调节物借助平衡结合过程改变催化酶型互变的酶的活性,而不直接作用与途径中的关键酶。38.什么叫底物循环?底物循环具有何效应?
在S不断地转变为P的过程中,B不断地转变为C,C不断地转变为B,B、C的这种相互转变,称为底物循环。底物循环具有放大调节物浓度改变的效应。39.简述新陈代谢调节的目的、基本方式和实质。
新陈代谢调节的目的是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敏、经济、准确、迅速、高效、合理的应答,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机体对代谢的调节可分为细胞水平、激素水平、神经水平等三个不同的水平上;代谢调节的实质是酶活性和酶含量的调节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物化学第三版 期末 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生物化学第三版 期末 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物化学第三版 期末 知识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2100.html
- 上一篇:化学创新实训总结报告
- 下一篇:化学专业教育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