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201*.9.15)

时间:2019-05-29 03:37:0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201*.9.15)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我校球馆始建于1989年,历经风雨十九载,由初建时的1名教练、2副球台、6名球员、占地170多平方米发展到如今的8名教练、15副球台、100多名球员、占地400多平方米。201*年3月,球馆被牡丹江市体委确立为牡丹江市唯一一家乒乓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十九年来,我校球馆规模逐年扩大,在牡丹江市乃至全省都颇有名气,为国家、省、市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振兴牡丹江市的乒乓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乒乓摇篮”,让“世界冠军从这里起步”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学校不断改善球馆环境,教练员悉心指导,小球员刻苦训练,我校球馆取得了显赫的战绩。在今年八月份举行的全国“娃娃杯”少年赛上,我校男子团体一举夺得了五十九个参赛队的第十二名,连续七年包揽了牡丹江地区和牡丹江市小学生乒乓球赛的团体及个人的全部冠军。201*年,第十一届省运会在我市召开,我校球馆独立组队,代表牡丹江市参赛,取得了男、女团体第六名的骄人战绩。在刚刚结束的残奥会上,马麟获得男单亚军。

早在九十年代,我校乒乓球运动的水平在全市就享有较高的声誉,涌现出不少优秀运动员。201*年学校被命名为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我们以此为抓手,围绕“营造氛围、培养兴趣;推广普及、强健身体;挖掘人才、提高层次;提升内涵、塑造形象”这一目标,制定了“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发展规划。为了能使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我们成立了特色学校创建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对以乒乓球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具有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作出了客观的分析,确定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1、抓好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工作;2、抓好乒乓进课堂工作;3、抓好球外馆乒乓球队的启蒙训练和备战工作;远期目标:总结特色教育经验,推广特色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层次。)制定了“一个重视”、“两个坚持”、“三个调动”、“四个保证”的实施措施。

特色学校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析筹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对学校的师资情况、学生的兴趣以及社会需求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校培训基地的教练员和陪练员都是在我市赫赫有名的专业乒乓球选手,我校的三名体育教师也堪称乒乓高手,还有一些对乒乓于有浓厚兴趣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对乒乓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他们无论是精神还是业务能力都十分出色,可以说是素质优良。在全国大环境的影响下,在前些年学校取得的一些成绩的鼓舞下,学生对乒乓球运动具有普遍的认同和喜爱。由于我校的乒乓运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良好声誉,领导及家长都比较理解、支持这项工作,我们认为这也是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至关重要的外部条件。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我们把特色学校创建的切入口定位在乒乓球特色项目上。

第二阶段:实施发展阶段:

学校特色是建立在全面、全员普及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创乒乓特色的第一步就是在全体学生中普及乒乓球运动。将乒乓球项目列为体育课程之一,把关于发球、搓球、攻球等各种技术自编成乒乓球操,请音乐老师配上节奏明显的音乐,利用课间操时间在全校普及,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步法和动作的练习,融入在每一节体育课中。我们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求做到人人有乒乓球拍,力求做到学生小学毕业时,绝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攻防技、战术,并能懂得乒乓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在坚持普及的同时,学校要求乒乓球队制订详细的训练计划,坚持科学训练,力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

第三阶段:提高总结阶段: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经技术技术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培养出一批技术精良、品质过硬的运动员队伍;在学校形成了“无处练球,无时不论球”的良好氛围。完成了乒乓球课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师们也能结合自己的比赛和平时的训练,撰写论文和心得。

在乒乓球运动的带动下,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学校的篮球和排球成绩也连年进入全市前六名行列,学校每天早晨的球类训练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十人长绳和个人跳小绳比赛成为学校传统体育比赛项目。

我校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将围绕“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思路来发展,追求“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理想境界。

扩展阅读:特色学校汇报材料(新)

创建“合肥市特色初中”汇报材料

构建快乐校园

促进快乐成长

西山驿中学二O一一年五月

构建快乐校园,促进快乐成长

------西山驿中学申报“合肥市特色初中”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西山驿中学创办于1969年,学校占地面积约31377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中级教师3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现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市教学能手1人,县教学能手6人,县骨干教师4人,县优秀教师15人。学校共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700人。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近600多万元建设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运动场地等,充实完善内部设施,建立了标准化的电子白板教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音乐室、教学研究室、心理咨询室等,购图书近五万册。四十多年的积淀,几代人的努力,奠定了我校特色建设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学校对文化渊源的挖掘和提炼,扎实的特色建设举措,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构建快乐学校,促进快乐成长”。

二、特色办学理念的形成和内涵

我校地处县城东十公里近郊农村,随着农村家庭外出务工家长数量逐年递增,有的家长选择“关住”孩子的民办学校,用“栅栏”围住“青春”,换得外出打工的“安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心理障碍慢慢显现,孩子“不快乐”成长,会让家长更加揪心。我校顺应需求,为满足家长、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于201*年提出创建“快乐校园”的理念。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的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益。”,大人们对孩提时代的回

忆往往都是“书痛”和“玩乐”,怎样把两者“调和”到一起成为学校发展的命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条的学生快乐成长之路。学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目标责任制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立足于学校发展,积极建设进取、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凸显“快乐成长”的发展目标,以亲和的校风立德育人,积极打造“快乐西中”,突出成功引领的人文内涵,让师生共享“快乐西中”,促进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三、多头并重,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1、团结有为的领导班子学生快乐成长的前提

学校坚持每周行政例会和定期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在工作中创先争优,学校主要领导能够集中精力,深入教学第一线。推行行政人员分级包班联系制度,深入了解师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校长出思想,副职出思路,中层出措施,全员见行动”,学校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以人为本;快乐成长,乃是根本。201*年学校荣获“肥东县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2、好学善研的教师队伍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石。

我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学习有关教育法规,自觉遵守师德,层层签定师德承诺书,践行师德承诺,坚决杜绝教师违反师德现象发生。要求教师多读教育教学论著,每学

年撰写不少于10000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外出研修,创造条件让教师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有效教师”课题研究、严谨规范,脚踏实地,成效显著。08年以来我校教师参加县级课堂评比有13青蓝工程人次获一等奖,36人次获二等奖;参加市级课堂评比有3人次获一等奖,5人次获二等奖,19人次获三等奖;其中徐艳华老师获安徽省历史教课堂教学大赛优秀奖。

这些举措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形成,解放了学生,为学生快乐成长提供了时间保障。

3、以生为本的制度建设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

我校长期坚持实行层级聘任制,实行“学校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四级聘任,确保各岗位人员德才兼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考勤制度》让“老师到校比学生早”;《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让“老师花的时间多,学生花的时间少”;《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让老师坚守“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遵循“学生成长好坏是衡量的唯一标尺”,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已成为我校学生快乐成长的有力保证。

4、严谨细致的教学管理学生快乐成长的根本。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开满学科、开足课时;严格规范教师的备、教、改、考、评、幅等教学行为,扎实做好教学常规的检查与落实,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价。开学初做好制定各项计划和行事历,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比。备课、作业推行月查制度,每学期至少

进行三次教学常规大检查,并且不定期进行随机性抽查。要求所有备查材料书写工整,项目齐全。提倡个性教案。全体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生的“学法”,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大量优秀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201*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中考各项评价指标均居全县农村中学前茅,优秀指标更是年年名列前茅,201*年中考我校293人参加中考,600分以上98人,700分以上22人,其中许伟同学以756分名列全县第7名,施少瑞同学750分名列13名。

5、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快乐成长的载体

1)读书活动。学校藏书丰厚,定期开放,每年10月举行读书月活动,交流心得。师生同读互勉蔚然成风,书香溢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参加全国青少年系列读书活动征文、演讲活动中,我校陈秋月、许敏杰等几十位同学获县一等奖。201*年古诗文经典诵读大赛,我校选手荣获肥东县一等奖。

2)普法教育。“五五普法”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成绩突出,受到主管部门的多次表彰,学生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普遍增强,近几年,我校的校园发案率为零。

3)艺术展演。每学期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五四”、“十一”开展班级联欢,元旦开展全校性文艺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每位学生在学校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

4)健康教育。学校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开展大课间活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坚持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开展拔河、球类等比赛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秋季田径运动会。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定期为学生免费体检;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学生心理健康讲座,邀请秦广林等数位心理学专家来校为学生做心理报告。学校每年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众多举措,强化了学生的体魄,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5)文明礼仪教育。“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学生快乐成长路径。“学会做人,做个好人”是目标,为此,学校紧抓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得校园成为“清洁、安静、怡人”的成长乐园。201*年我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集体,崔华猛等三位同志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王一鸣同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

6)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否定一切”的理念在我校已深入人心,安全教育,安全防范,安全排查,安全演练有序开展。经过努力,学校于201*年3月学校荣获“肥东县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于201*年4月通过“合肥市平安校园”评估验收。

7)家校共育。学校高度重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育人氛围,每学期召开2次家长会。创办家长学校,定期开课。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现代化课题研究。开办“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留守儿童成长,采用家访、随访、信访、来访、电访等形式“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关爱贫困学生,为贫困生排忧解难,捐款赠物,让家庭困难学生也快乐起来。同时,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校团总支号召全体师生行动起来,

自觉奉献爱心捐款捐物。这些活动促生了我校学生“大快乐”理念。201*年我校荣膺首届“肥东县家教名校”称号。

8)绿色教育。绿色教育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201*年我校通过创建“合肥市绿色学校”的创建,增强了师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校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生活,可持续性发展根植的理念在学生心中,丰富了学生快乐成长的内涵。

9)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月有主线,周有侧重点。始终注重激励学生发扬勤奋、探索、合作、进取的良好学风,优化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力求让每个学生快乐发展。德育在于潜移默化。我校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校园广播站建设,占领校园视听育人阵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游历浮槎山,亲近大自然;参观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用活爱国主义“教材”;走进省、市科技馆,领略科学的魅力。学校每学期评比“温馨寝室”给住宿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参加青少年书信大赛,感恩长辈,学会交流,201*年、201*年我校马安兰、钱蕊等几十位同学分获书信大赛安徽赛区特等奖及省市县一、二、三等奖。禁毒教育常抓不懈,201*年,学校被评为“合肥市禁毒教育示范校”。通过活动开拓新的学习领域,补充和完善第一课堂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享受到“成功西中、快乐西中”。用肥东一中领导的话说:西山驿中学毕业的学生很阳光,很有潜力。

四、创建实绩。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先后获得“合肥市绿色学校”、“合肥市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肥东县安全文明小区”、“肥东县特色初中”、

“肥东县初级中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奖”、“肥东县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肥东县家教名校”、“肥东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肥东一中优秀生源学校”等光荣称号。201*年4月学校通过“合肥市平安校园”评估验收。近期,学校被作为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参评单位。201*年中考,我校600分以上98人,700分人数22人,位列全县农村中学首位。《安徽商报》、《安徽青年报》、《肥东报》等媒体对我校的特色办学之路予以报道。

五、特色建设展望。

创建特色学校至今,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挫折的辛酸,我们有信心一直走下去。下一步我们将在教师的职业幸福度上下功夫,让教育者带着幸福工作,把幸福带给学生,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蜡烛、春蚕”教师形象,赋予了教师这一职业新的内涵彩云形象,在映红天空,照亮大地的同时也闪烁着自身的光芒,要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光荣。让教师在学生的进步中体现价值,享受快乐。让教师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享受快乐。学校将整合有效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人尽其用,使学校制度达到最优化,为提升教育水平,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快乐是一种感受,快乐也是一种心境,快乐还是一种财富和享受。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论事,潜心观性,定心应变,才能培育快乐。在社会日益呼唤和谐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快乐,因为教师快乐了,才能使千万名学生快乐,只有让更多的人快乐,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特色学校汇报材料(201*.9.15)》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特色学校汇报材料(201*.9.15):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201*.9.15)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450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