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汇报材料.修正

时间:2019-05-29 03:37: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汇报材料.修正

德新镇沙坝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

汇报材料

201*年是全县“特色学校建设年”。实施特色项目,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味的重要举措。根据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围绕“书香校园”品牌建设,树立“标准建校、规范办校、特色强校”理念,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大力推进小学特色化建设,彰显学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形成全镇小学“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和“校校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二、成立组织机构,大力宣传发动。

自县教育局《贵教基发(201*)05号》文件下发后,我校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学校负责人为组长、中层干部为副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着手研究创建工作。在春季开学初组织各学校负责人和我校全体教师召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动员会”,认真传达《贵定县创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让各学校领导及我校全体教师认识到创建特色学校的重大意义及工作要求,宣读了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对创建

工作作部署安排。

三、根据教育法规,结合实际,确立创建项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伦理道德以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及父母的溺爱袒护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力等诸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品行不端,行为不良。另外,就我校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华几千年经典诗文了解甚少,文明礼仪知识缺乏。经过广泛征求教师意见,领导小组多次研究,确定以“读书、礼、笃行”为学校特色项目,于6月向教育局申报审批。

四、拟定方案,组织实施。

特色学校项目确立后,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分年度规划,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教导处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对辅导教师、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活动安排做了明确规定。我们的创建工作步骤及思路是: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创设浓郁阅读氛围;对全体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评选文明礼仪小标兵、文明礼仪班级。本学期和下学期将《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为必读书目,学校利用生均公用经费购置了一定数量图书。将诵读经典活动纳入每周一课时的地方课程。做到教师、教材、课时、进度四落实。

五、创建成效

几个月来,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各班级完成了《三字经》的诵读,各班级开展了诵读比赛活动,并在举行升旗仪式时进行诵读展示。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以来,学生识字量得到增加,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思想受到熏陶,行为习惯大有转变,懂得一定的礼仪、礼节,文明程度有所提高。绝大部分家长对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大力支持。

五、存在问题

我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还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创建成效不够明显。主观原因:工作力度不够,督促不严,缺乏经验,资料收集不及时;客观方面经费少、器材缺乏,教师对经典鉴赏水平有待提高。

各位领导: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我校将在县局的领导下,不断总结和借鉴兄弟学校的创建经验,加强管理,加快推进力度,提高办学品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

迈进。

贵定德新镇沙坝小学201*年11月17日

扩展阅读:特色学校创建经验汇报材料(修订稿)

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东疏镇刘茂完小

201*年3月

乡土文化特色学校

文化品牌《泥塑》

刘茂完小是一所市级规范化小学、花园式单位。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余人,教师27人。学校秉承“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会求知、会生存、会做人、会做事为育人目标。

泥塑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造型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农村学生对泥土有着一种朴素的、难以割舍的挚爱,在农村学校开展泥塑教学,具有取材方便、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等优势。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和深入调研,结合地方传统和农村学生的实际,确定了“泥塑”为我校的特色项目。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打造自己的“泥塑”特色品牌,并以它特有的内涵加以释放。

一、主要做法:

我校的泥塑特点项目是在学校泥塑兴趣小组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1、我们学校全面普及泥塑教学,有健全的领导机构,完善的规章制度、丰富的校本教材、授课计划。

2、根据特色建设的需要,我们灵活地调整了课程设置。每个年级都开设了泥塑校本课,利用校本课和大课间时间对学生进行基本技术和技能的训练。

3、为了便于泥塑教学的开展,我们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处理,一二年级的美术课每周上一节泥塑课,三至六年级每周0.5节。在泥塑课上,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尽情享受自然带给他们的乐趣,尽情释放内心真实的情感,尽情体验创造成功的愉悦。

4、学校成立了泥塑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每学期举办泥塑比赛,做到人人有泥塑作品,班班有泥塑能手。学校每周一课时在各班举行泥塑活动,在时间和场地上予以保证,要求人人参与。

5、学校让有特长的美术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积极聘请社会上有泥塑特长的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辅导,从而保证了师资队伍和人员等落实到位。

6、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优先配备了相关活动器材,开辟了泥塑活动室和作品展室等。现在展室里存放着200多件学生作品。

7、由最初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丰富多采的泥塑活动,循序渐进,逐步做到将泥塑纳入校本课程计划,推进特色教育。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和收集,逐步开发校本教材《泥塑》,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形成特色。

二、主要成果:

近年来,学生作品多次参加了县艺术节活动展示,先后有20件学生作品在山东省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在201*年专职教师刘太房同志接受宁阳县电视台专访,《泰安日报》对他的事迹进行了特别报道。现在学校泥塑作品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深受家长喜爱,提升了教育行业的口碑。

三、今后打算:

现在,学校泥塑特色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进一步推动这一特色的发展,让社会都来关注泥塑教育,学校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凸现素质教育,依据本校泥塑特色,研究制订校本课程体系标准。以此为标准,分解至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研究和开发富有美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2、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与学科领域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科领域知识在其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从其中获得的素养能力能够有利于学科领域的拓展。要寻求学科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使两方面的共同提高。

3、近期目标:两年(201*年-201*两年)内,一是聘请当地陶瓷老艺人和雕塑师傅来校授课,解决师资数量的不足。二是由最初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丰富多采的泥塑活动,循序渐进,逐步做到将泥塑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全员参与,推进特色教育。三是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和收集,逐步开发校本教材《泥塑》,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形成特色,建立良好教学秩序,加强学校特色创建的宣传,引进艺术教育专门人才,完善各项特色项目的创建制度,边尝试边研究边整改,力争在氛围在理论上为申报特色学校作好充分准备。

4、中远期目标:201*年-201*年,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升教师美育素养,加强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争取培养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良好思想和行为素养的学生。努力发展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促进泥塑特色教育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提升学校泥塑特色教育在本县、市范围内的知名度。

我们清楚:刘茂完小打造泥塑特色要走的路还很长,困难还存在。“品味艺术、采撷民俗、记录历史”。创新与和谐发展、艺术与健康共荣是我们刘茂完小永远追求的艺术主题。我们全体师生有决心和能力把泥塑品牌发扬广大、做大做强,为东疏镇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校的泥塑特色教育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汇报材料.修正》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汇报材料.修正: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汇报材料.修正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5451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