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09年抗旱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9 05:55:34 网站:公文素材库

09年抗旱工作总结

丹江口市09年抗旱工作总结

去冬至今年3月间,我市降水持续偏少,从去年9月至1月降水量只有69.1毫米,比历史同期平均偏少72%,导致全市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旱情及灾害,对易旱缺水地域的生产生活已产生一定影响。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高度重视,“市两办”及时下发了有关做好抗旱保春播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投入保水节水、抗旱保春耕工作中去。要求各地力争多蓄水保水、节约用水、科学调水,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抗旱保春季农业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一、旱情及灾情

这次旱情基本特征:一是降雨量极其偏少。去年9月今年1月我市总降雨量仅69.1毫米,比历史同期平均偏少72%,是有气象资料以来的第二次最严重干旱形势,仅次于1999年的特大干旱;二是持续时间长,自去年9月以来,已连续四个多月基本无明显降水;三是干旱范围大,据电视、网络报道,这次旱情已波及全国长江以北地区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其中,以中部地区河南、湖北等省市灾情最为严重;四是降水分布不均,我市白杨坪、官山、大沟基本持平,库区和江北乡镇比历年平均偏少70%-80%,与全省其它地区比较,我市这次干旱时期降雨量也是最少的。

目前蓄水情况:截止2月10日,全市塘库堰有效蓄水2460万立方米,其中,两座中型水库由于整险加固已经基本放干蓄水,现仅剩库底少量蓄水994万立方米,91座小一、小二型水库,干涸的有16

座,全市水库水位60%的已经在死水位以下,其中,小一型有效蓄水956万立方米,小二型510万立方米,均比历史同期平均少7080%。

农作物受灾情况:据灾情摸底调查,截止2月初,全市18个乡镇办全部受到了干旱影响,持续干旱造成2万人、2.17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小麦18万亩普遍受旱,其中旱地小麦受旱严重,受灾面积达11.793万亩,占总面积的65.5%,成灾面积6.493万亩,占总面积的36%。其主要表现为生长势差,瘦弱苗比重大,群体小,分蘖少或独苗,叶片枯黄、皱缩、卷曲。油菜6万亩,受灾面积3.853万亩,占总面积的64.2%,成灾面积3.32万亩,占总面积的55%。其主要表现为生长受抑制,大部分主茎叶片干枯,田间出现“一片白”现象,受旱田块提前抽薹,且主茎细长,叶片小而少,形成了典型的“油菜一柱香(杆细、小),小麦一杆枪(独苗无分蘖)”现象。全市30万亩柑桔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干旱影响,其中二级干旱(严重干旱)面积5.48万亩,占柑橘总面积的18.3%,主要表现为未成熟新梢和弱枝部分枯死,叶片卷曲、落叶;三四级干旱(轻中度干旱)面积16.98万亩,占柑橘总面积的56.6%,主要表现为柑橘未成熟新梢明显萎蔫,成熟叶片中度卷曲;这将对今年的柑橘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茶园受灾0.612万亩,成灾0.35万亩,造成叶片萎缩,落叶,发芽推迟,质量下降,产量严重减产。蔬菜在园面积2万亩,受灾1.3万亩,其中成灾面积0.3万亩,损失约产量240万公斤。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茎叶瘦小,叶片卷曲无光泽。持续干旱不仅对夏粮夏油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对春夏播生产形成严重压力。

受灾比较严重的主要有江北习家店镇、石鼓镇、蒿坪镇、凉水河

镇,江南的土关垭镇、浪河镇,库区周遍的均县镇,土台乡、牛河林区等。例如,土关垭镇11个村,48个村民小组,3536户,12875人,耕地9552亩,其中,水田7193亩,旱地2469亩,有效灌溉面积6814亩,旱涝保收面积5090亩,机电排灌328亩,全镇有各类蓄水工程443处,其中,小二型以上水库3座,万方塘堰46座,小塘堰394口,5公里以上河流3条,干渠106条,吃水困难户77户。在这次严重干旱过程中,小二型水库现有水位均在死水位以下,440口塘堰中干涸的有289口,占65%,3条河流断流,600户3000人因旱缺水,不得不到1公里之外挑水饮用,全镇共有2068头大牲畜,其中,因旱缺水100余头,全镇人畜饮水一度十分困难。全镇7200亩农作物受灾,其中,小麦受灾3000亩,占播种面积5963亩的50.3%,油菜受灾1200亩,占播种面积1884亩的63.7%,蔬菜受灾500亩,占播种面积869亩的57.5%,茶叶受灾2500亩,占播种面积3384亩的73.9%。

由于干旱持续发展,目前,习家店镇旱地小麦已有30%发生枯死,旱地油菜40%已经枯死,给该镇农业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损失。

二、抗旱救灾措施

旱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旱情,迅速启动预警。市委办、市政府办春节前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抗旱保春耕的紧急通知。2月6日,市委、市政府又召集各乡镇党委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抗旱会议精神,研究分析旱情,安排部署我市抗旱工作。要求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抗旱硬仗,确保当前农业生产和夏粮丰收。各地各部门也迅速行动,研

究抗旱防灾对策,积极采取措施,紧急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救灾保春耕春播工作中来,为夺取全年农业生产丰收打好基础。

一是高度重视,紧急动员,全力以赴,积极抗旱救灾保春播。面对严重旱情和灾情,我市门发布有关做好蓄水抗旱备春的文件,安排了积极抗旱抗灾保春播的工作部署,市四大家领导专门在“市两会”期间,安排专门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要求各地不等不靠,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中去。市委书记郭新明、市长崔永辉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深入抗旱田间地头,让乡镇领导和技术人员为农民抗旱救灾出主意,想办法,支高招、支实招,要求“积极抗旱、科学抗旱、有效抗旱”。

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响应,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行动起来,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服务抗旱救灾。市农办及时组织有关局办,综合分析研究灾情和抗旱救苗保苗的措施,紧急编写抗旱保苗、田间管理,科学抗旱的农技资料,派出专家工作组,深入农村第一线指导抗旱救灾。

土关垭镇迅速成立了镇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分赴11个村调查旱情,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该镇龙河村千方百计,调用抗旱机械和电力,抗旱保苗300余亩。

二是综合发挥缺水区域内饮水安全工程的作用,在优先确保人畜生活饮水的同时,做好蓄水保春播的准备。当时,全市可用水资源仅剩201*多万方,根据天气预报,春播之前蓄水量很难满足需要,因此,春耕春播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干旱形势,市防汛办以201*年1号文件,迅速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的抗旱救灾措施,强调加强小

型水利工程蓄水保水,落实水库防汛责任人监管水库调水管理制度,要求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充分履行依法管水,科学调水的职责,实行“管水一支笔”制度,要求尽量通过循环调水、节约用水、多蓄少用、为开春抗旱作好准备,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效益。对各地已建成的饮水安全工程,要求优先满足生活用水安全和洁净,注意节约调控水源水量,要有计划的保障春播生产抗旱用水。对目前能通过浇水抗旱保苗的作物,要动员干部群众积极主动抗旱,能抗则抗,能救则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市水务局专门组织4个抗旱救灾工作小组,由局领导带队,由市防汛办、安全饮水办、市抗旱服务队和各水利服务中心等技术人员组成工作专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抗旱,加大库堰、沟渠及水管的维修及巡查力度,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水情,指导科学用水、调水和管渠的维修,确保水源及水利设施正常使用。核实灾情,铺设临时供水管道,为抗旱救灾尽职尽责。农业局、蔬菜办迅速成立6个抗旱工作组深入基层调查摸清旱灾情况,并针对不同程度灾情采取相应措施,科学指导抗旱救灾。

三是积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气象部门抢抓时机,及时开展气象预测预报服务,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千方百计减轻旱情,今年以来,共在全市4个作业点发射火箭弹11枚进行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四是部门配合,全力支持,形成合力抗旱救灾。根据严重旱情形势,市水务局积极向上级最大限度地争取抗旱救灾资金,争取到第一批国家抗旱救灾专项资金40万元,有利地支持了全市抗旱的紧急

需求。市财政局、民政局、供电局等部门,倾部门之力,在财力,物力方面,积极支援抗旱救灾,据统计,全市投入抗旱资金85万元,调度抗旱专用电力2万度,柴油5吨,水务部门临时架设抗旱管道20公里。部门配合,全力支持抗旱,为全市抗旱救灾做贡献。

丹江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九年十月十二日

扩展阅读:安徽省201*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安徽省201*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1*年,我省先后发生了严重春旱和第8号台风暴雨等三次洪涝灾害。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省防指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以急为先,通过科学调度、有效防控、全力抗灾,取得了抗旱保苗和防御暴雨洪水的重大胜利,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干旱及洪涝灾害损失,防汛抗旱减灾效益达86亿元。

一、旱情、汛情及灾情

(一)旱情及旱灾。201*年10月下旬至201*年2月上旬,我省合肥以北降雨持续偏少,淮北地区平均降雨1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成,淮北西北部偏少达8~9成,降水量之少约为50年一遇。我省淮北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局部特大干旱;合肥以北江淮丘陵区发生中度干旱,局部严重干旱。

一是降雨异常偏少,无有效降雨天数多。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2月8日的110多天内,淮北地区平均降雨2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成,其中淮北西北部偏少8~9成,降水量之少为50年一遇。亳州、阜阳部分县区最长连续无雨日达100~112天,为历史所罕见。加之入冬以后,我省先后遭受3次强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达零下12~13度,寒潮天气给小麦带来不同程度的冻害,对受旱的小麦危害加重。

二是土壤失墒严重,难以满足作物生长。受持续少雨影响,从201*年11月开始,淮北地区农田土壤逐步失墒,旱情日益加重。201*年1月6日,淮北地区虽普遍降小雨,但没有改变缺墒加剧趋势。2月6日,10~20厘米深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阶段性低点16.8%,土壤墒情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

三是秋冬春连旱,受旱范围广。201*年12月上旬,阜阳、亳州等地开始出现旱情,12月下旬发展到整个淮北地区,今年1月中旬又扩大到合肥以北地区,形成秋冬春连旱。全省共有9个市、55个县(市、区)发生不同程度旱情,最大受旱面积达2905.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2%,其中严重干旱1229万亩。

(二)汛情及洪涝灾害。201*年汛期(5~9月),全省平均降雨量743毫米,与常年同期持平,但时空分布不均,北少南多。主要有7次明显降雨过程,多为短历时强降雨,受其影响,长江部分支流发生超警戒或保证水位洪水。6月28~30日,大别山区、江淮之间暴雨,造成六安、安庆、巢湖等市部分地区洪涝灾害;7月9~14日,淮北北部、沿淮东部局部大雨到暴雨,造成滁州、蚌埠市部分地区洪涝灾害;8月上旬受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江南中东部地区降暴雨到大暴雨,造成宣城、池州市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梅雨期偏短,梅雨量少。6月28日我省进入梅雨期,比正常年份偏晚12天;7月16日出梅,比常年偏晚6天;梅雨期19天,比常年少6天。梅雨期间降雨分布不均匀,雨量偏少,淮北126毫米、江淮之间186毫米、江南162毫米,分别比常年少4成、3成、5成。

二是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强度大。汛期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淮北北部、江淮之间大部降雨量450~600毫米,沿淮、沿江江南东部和西部降雨量600~800毫米,大别山区、沿江江南中部和皖南山区降雨量800~1200毫米。局部降雨强度大,其中舒城县晓天站、芦镇关站、龙河口站最大1小时降雨分别达102毫米、88毫米和80毫米,均为本站有资料记载第一位,重现期约为50年一遇。

三是部分支流洪水大,局部地区洪涝严重。淮河、长江干流水势平稳,未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长江支流水阳江、西河等8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戒洪水,其中巢湖流域的西河、永安河,水阳江流域的中东津河、水阳江中上游发生了超保证洪水。6月30日22时,西河缺口站洪峰水位11.90米,超保证水位0.17米;8月11日5时,中东津河河沥溪站洪峰水位53.36米,超保证水位0.83米.其中东津河上游忠溪断面接近1996年历史最大洪水,重现期超过20年一遇;8月11日14时,水阳江宣城站洪峰水位17.00米,超保证水位0.50米;8月11日14时,水阳江新河庄站洪峰水位12.96米,超保证水位0.46米。据统计,全省有70个县(市、区)566个乡镇746.8万人受灾,因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倒房等次生灾害死亡4人,落水等死亡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84.2万亩,其中成灾494.1万亩、绝收71.4万亩;倒塌房屋8022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2.1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5.8亿元。

二、防汛抗旱主要做法

(一)坚持以防为主,防汛抗灾准备工作扎实到位

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防为主,立足于早,立足于细,立足于实,扎实开展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迎战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

1、精心组织部署。省政府4月10日召开了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和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省水利厅召开了17个市及30多个重点防汛县加强汛前准备工作会议,对加快开口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汛前准备等重点工作和环节进行再督促、再布置、再落实。省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积极落实防汛抗灾措施。各市县结合辖区实际,全面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准备。

2、层层落实责任。经省政府同意,重新调整了省防指组成人员,明确了省领导防汛抗旱责任分工,省政府各位负责同志除对长江、淮河干流分段负责外,还分工负责相关市的防汛抗旱工作。长江、淮河等重要堤段和重点防洪城市、水库、行蓄洪区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人名单在媒体上公布。全省各类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名单均报省防指备案、备查。市、县(区)、乡(镇)层层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省防指对70多名市、县新上任指挥长进行指挥调度业务培训,省水利厅对市、县水利局长进行防汛抗旱业务培训。省水利厅成立防汛抗旱综合办公室,实行厅领导分区域、分堤段责任制。

3、加强指导督查。省委书记王金山结合有关调研,亲自到重点区域指导防汛抗旱工作。5月中旬,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专程赴长江、淮河流域检查指导防汛工作。汛期,先后有14位省领导深入责任段、责任区和有关地区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省防指先后就防汛抗旱准备工作、防洪排涝工程检查、防汛抢险队伍演练、防汛物资储备和行洪河道清障等发出通知,提出具体要求。按照“县级排查、市级抽查、省级督查”的原则,各市于4月上旬完成了自查工作,并按要求在辖区内开展了抽查工作。省防指、省水利厅先后派出20多个检查组赴各地对新建、改建和新加固的工程和水库汛前准备工作等进行抽查、督查。

4、制订完善预案。审查了全省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审批了白莲崖水库等工程的防汛预案,印发了《安徽省实施〈国家防总关于防汛抗旱值班规定〉细则》(试行)、《安徽省防洪排涝工程防汛检查规定》等制度。结合辖区内防洪工程的变化,督促各地修订完善了有关工程调度运用办法、行蓄洪区运用预案、防台风和山洪灾害预案、圩堤防汛抢险预案。主汛期前,省防指办共修订完善了15项调度方案和相关制度。

5、处理险工隐患。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破堤开口的39处工程实行严格的督查督办制度,主汛期前全部完成复堤任务,具备挡水和运行条件。初步完成了54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督促沿江各市把江心洲、外滩圩的防守工作放在防汛工作的突出位置,逐级落实防汛责任,开展群众安全撤离演练。加大河道除障清障力度,严打非法采砂活动,保障堤防安全。督促山丘区落实山洪灾害防治责任人及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转移等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修订完善预案,建立预警预报系统。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把隐患消除在洪水到来前,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6、提升保障力量。主汛期前,省防指组织直属机动抢险队开展了防汛实战演练,并与省预备役师在安庆举办了联合抢险演练。全省17个市相继开展了堤坝、涵闸险情除险、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等防汛演练219场次,参加演习人员达2万多人。督促市、县开展防汛物资社会号料工作,落实砂石料料源点480个、120万吨,“三袋”(编织袋、草袋、麻袋)料源点1120个、1800万条,木材料源点261个、2万多立方米,提升了抗洪抢险物资保障能力。

(二)保障浇灌用水,抗旱保苗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面对年初特大春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省受旱地区全面动员,迅速行动,全力开展抗旱保苗攻坚战,突击浇灌受旱农田2900多万亩,如期实现了省政府“浇一遍水、施十斤肥”的目标,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今年秋种期间,我省大部分地区没有明显降雨,气温偏高,淮北地区一度发生秋旱,影响秋种和出苗,省防指合理控制水库、湖泊、河道水位,科学调度水源,保障了秋种用水需求。

1、领导重视,强力推动。旱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把抗旱保苗作为农村中心任务来抓,力争农业受灾不减产,努力完成夏粮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省委常委会专门研究抗旱保苗工作,省政府先后召开5次抗旱保苗工作专题会议,建立了抗旱保苗联席会议制度和日报制度。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省级先后三次派出12个工作组深入重灾区督促指导。各级防办和有关部门春节假期坚持抗旱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地依法实行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党政负责同志分片包干,驻点指挥,有关部门抽调科技人员深入到村、组、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抗旱浇灌,确保了抗旱保苗工作的顺利推进。

2、精心组织,有序应对。201*年12月下旬,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做好抗旱防冻田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省防指今年1月20日启动《安徽省抗旱预案》II级响应,2月5日又将响应级别提高到I级。省防指办每天组织会商,分析墒情、旱情,研究抗旱浇灌措施,在媒体上发布《旱情通报》,在安徽水利信息网上开辟“打好抗旱保苗攻坚战”专题栏目。省农委启动农业抗旱保苗I级响应,省气象局发出红色预警,淮北、亳州、阜阳等7个市启动了抗旱预案I级响应。

3、多措并举,保障用水。自201*年汛末,省防指便加强蓄水保水和抗旱水源调度,千方百计满足用水需求。旱情发生后,调度河灌区节制闸开闸引水、骨干泵站开机提水;开动所有抗旱泵站、利用现有机电井、小口井抽水浇灌;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打机井、小口井,清淤、开挖沟渠,淘洗淤井,开辟水源。省防指办及时调拨689台套机泵支持有关县、区抗旱。从1月中旬起,茨淮新河上桥抽水站开机提水1.1亿立方米,怀洪新河何巷闸开闸引水3000多万立方米。全省各类水利工程累计引水、提水12.27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抗旱保苗用水水源。

另外,今年秋旱发生后,省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全省抗旱播种保全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抗旱秋种工作紧急通知,部署抗旱保苗工作。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深入旱区检查指导工作。省防指会同省经委、省电力公司下达5100万千瓦时农业抗灾用电指标支持各地抗旱浇灌。受旱地区各级政府迅速动员干部群众开展抗旱造墒和保苗工作。各级水利部门动用9万眼机电井,开启318处泵站和30万台套机动设备提水浇灌,造墒、浇灌1000万亩。

4、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各地也创新机制,加大抗旱保苗投入。省直有关部门从农机补贴中集中安排资金支持各地购买抗旱机具,预拨3亿元农资综合补贴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等物资。省防指会同省经委、电力公司三次下达1.28亿千瓦时农业抗灾用电指标。利辛县对购买抗旱机械的农户,每台套补贴1000元,对浇灌小麦的农户每亩补助2元,对开机提水的泵站和连片灌溉的乡镇给予补贴。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激励政策,增加市、县财政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抗旱保苗的积极性。

5、合力抗旱,成效显著。各有关部门全力服务抗旱保苗工作,省财政厅积极筹措抗旱保苗资金,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分类提出抗旱浇灌应对措施,省农委加强苗情监测和田间技术管理,省气象局加强旱情监测、预报并适时实施人工增雨;省水文局加强土壤墒情、水源监测频次和旱情综合分析,省金融部门开通农民购买种子、化肥等贷款“绿色通道”,省经委、省电力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积极做好抗旱油电供应,其他有关部门也各司其职做好抗旱服务工作。各级抗旱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维修设备、打井、洗井、灌溉等抗旱应急服务。

全省先后有382.9万人投入抗旱保苗,动用14.8万眼机电井,开启1926处固定泵站、69.3万台套流动抗旱设施提水浇灌,动用机动运水车5000多辆,新打小口井3.1万眼、机电井3408眼、淘洗井1.24万眼、维修固定泵站577座、机电井泵站4171座,新挖沟渠40公里,清淤沟渠228公里。投入抗旱用电1.25亿千瓦时、抗旱用油4.82万吨、抗旱资金8.5亿元。通过抗旱浇灌,挽回小麦产量471万吨,产值81.9亿元,抗旱净效益53亿元。

(三)保障防洪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防总高度重视防汛防台风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亲自参加防台风视频会议并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多次了解、指导我省防抗台风工作情况。国家防办、长江防办先后派出三个工作组来我省检查指导防汛防台风工作。省委、省政府汛期将防汛抗洪作为中心工作之一,省委书记王金山作出批示,要求抓好防汛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省长王三运亲自参加省政府防汛专题会议,对防汛防台风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六次主持会商会,安排部署防汛工作。按照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防指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洪工作的首位,强化风险意识,科学调度,有效防控,确保防洪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强化会商,主动预测预报预警。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水利、气象、国土、民政、交通、水文等部门建立联合常态防汛会商制度,完善天气、雨情、汛情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提高预测的科学性、预报的时效性和预警的有效性。在防抗强降雨和第8号台风工作中,省防办会同气象、国土、民政、农业、水文部门对重要天气和雨水情实行每日会商制度,综合研判雨情、汛情、灾情等相关信息,分析防汛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形成会商报告,为省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在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广播电台等各类媒体动态发布防台风防汛预警25次、汛情通告8期,并在电视台播放防台风“十二招”口诀,加强防台风信息和防御知识宣传力度。省气象局通过短信平台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和公共用户发送预警信息和提示信息200多万人次,省交通厅通过手机向各级海事部门相关人员和乡管员发送台风信息201*余条,省国土厅适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

2、启动预案,有序应对洪涝灾害。为防范第8号台风,省防指适时启动防台风防汛预案III级应急响应,响应时间达233小时。省军区启动防抗台风II级响应。省国土、气象、水文等部门分别启动了部门防御灾害预案III级响应,省民政厅启动《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IV级响应。省防指督促台风影响区域启动乡、村级防台风和防御山洪泥石流预案,启动大中小型水库防洪预案。在今年的防汛防台风工作中,市、县防指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71次,强化各项应急措施落实。

3、以人为本,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省防指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洪工作的首位。强化风险意识,积极主动避险,在强降雨来临前或台风来袭前,督促各地排查隐患、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特别是在防御第8号台风工作中,各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切坡建房、病险工程、低洼地、施工工地等危险区域内人员进行排查,提前转移安置人员达9.66万人。督促淮河以南地区30982艘渔船归港避风,5万多人上岸避险;全省停运运输船舶3966艘、停摆渡船1840艘、停航旅游船舶323艘。

4、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作用。在防御第8号台风工作中,省防指、省水利厅超前调度水利工程,腾出库容,增强水库、湖泊拦蓄洪水的能力。水阳江流域发生降水后,为有效降低水阳江水位,保障堤防安全,省防指督促宣城市防指利用港口湾水库拦洪错峰,并一度关闭发电孔,降低水阳江宣城站水位约0.4米;及时开启南漪湖双桥闸和马山埠闸向南漪湖分洪,最大分洪流量达1295立方米每秒,有效降低了宣城及新河庄站的水位。6月下旬和7月上旬,大别山区、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淮淮北地区先后降大到暴雨,为确保防洪安全,及时调度巢湖西河流域各闸和沿江湖泊泄洪,降低河道、湖泊水位;调度大别山区水库提前预泄,腾出库容;调度淮干蚌埠闸提前泄水,预降河道水位;督促受涝的地区开启泵站排水,力减涝灾损失。

5、众志成城,全力防御洪涝灾害。省政府、省防指先后派出20个工作组赴各地检查指导防汛防台风工作,水利、国土、农业、民政、交通等省防指成员单位加强行业防汛防台风指导。省防办紧急调拨防汛物资支持受灾地区防汛排涝。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4500多人,投入车辆100多台次,协助地方转移群众、抢运物资和抗洪抢险。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加强重点区域防控,累计下拨防汛资金9100多万元和价值2800多万元的防汛物资投入防汛抗洪抢险。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防汛防台风工作成效显著,确保了水库大坝、河道堤防安全,确保了重要城镇、交通干线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水利工程减淹耕地77千公顷,防洪减灾综合经济效益达33亿元。

三、201*年防汛抗旱工作启示

今年抗春旱和防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但同时也检验出我省面上防洪排涝标准仍不高,抗旱调蓄灌溉能力仍不强,防汛抗旱保障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和供水能力,提高防汛抗旱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水平。

一是要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我省中小河流大多数未经治理,存在堤防质量差、防洪标准低、易溃易破等突出问题。据统计分析,我省洪涝灾害损失主要是中小河流洪水所致。要在抓好长江、淮河干流治理及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逐步解决面上防洪与排涝问题,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二是要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目前,我省仍有四分之一的小型病险水库未列入除险加固计划,一批病险水库正在实施除险加固,水库安全度汛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今年第8号台风暴雨对水库特别是未除险加固的小水库造成很大威胁,共有35座小型水库发生各类险情。由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没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病险水库仍是我省最大的防洪隐患,一旦垮坝失事,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在加快列入计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进度的同时,对未列入计划的病险水库作出安排,并强化水库防洪非工程措施,确保水库度汛安全。

三是要切实提高预测预报预警水平。随着极端性天气气候的增多,预测、预报、预警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小流域、短历时、高强度山区暴雨洪水预测、预报难度更大,山区雨量监测点布置偏少,受山洪灾害威胁的边远山村,通信预警手段落后,个别地方甚至没有通讯设施,难以做到及时预警。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山洪灾害预警试点机遇,认真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统筹协调,逐步展开,包括适度增加山区雨量站点,努力解决基层预测预警难的问题。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抗旱工程体系。由于投入不足,我省现有抗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部分地区骨干水源工程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不同程度地存在提水泵站损坏、设备不配套、机井、小口井淤塞、配套不完善、输水沟渠淤塞等问题,一些县还存在水利死角和灌溉盲区。要大力兴建和配套骨干水源工程,沿江沿淮沿巢增建骨干灌溉泵站,抓好淮北片机电井建设和江淮、沿淮片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引江济巢、引江济淮、淮水北调步伐,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四、201*年工作总体安排

201*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扩大内需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1*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旱准备。深入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各类责任制落实,完善、修订各类防汛抗旱预案、方案,全面落实大江大河堤防、各类水库、重要城市等重点防洪工程安全度汛措施,抓好中小河流防汛以及山洪泥石流、台风防御工作。

(二)努力保障各类用水需求。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努力提高抗旱的主动性,完善抗旱预案,优化供水方案。加强旱情监测,做好今冬明春蓄水保水工作。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优化水源配置,合理安排用水顺序,确保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三)提高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完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预警、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加快省、市、县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培训和演练,提高防汛抢险和抗旱减灾能力。加强基层防汛抗旱队伍建设,组建乡、村防汛抗旱应急抢险队。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补充制度,保障抢险抗灾需要。

(四)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促进市、县防汛抗旱办事机构建设,使之与承担的行政职能相适应。加强乡镇防汛抗旱机构建设工作调研,研究符合基层特点和工作实际的机构模式。加强各级防办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开展岗位练兵,不断提高防汛抗旱业务能力、工作能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09年抗旱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09年抗旱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09年抗旱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607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