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河学区个性化导学构式工作阶段性总结
流河学区“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阶段性总结
总体思路:
我学区“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执行县局领导制定的《关于尝试“构建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实施方案》中的工作思路,按照确定指导思想、组建领导小组、提出实验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工作思路、划分实施步骤六步走的总体思路开展实验工作,到201*年初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人一风格”的学区课堂教学构式。具体做法:一、确定指导思想
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广泛学习吸纳外地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造就一批勇于创新、善于改革的管理团队,形成一支研究型、事业型的教师队伍,培养一代有自主意识、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时代骄子。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实实在在地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运用发散的思维方式,采用相宜的教学设计风格、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施途径,而最终形成的具有个性(区域)化特点的教学思路(构思)。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化特点的生态课堂、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我学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建领导小组
组长:黄增元(原为代自平)副组长:刘贵朋(原为刘宝恒)
成员:董宝山谷炳兴葛春凤刘文峰韩庆华马平宪
马正辉陈广发高雪松蔡凤山魏凤龙
三、提出实验要求
1、坚持六个原则。(1)以有效教学为指导思想的原则;(2)以新课程理论为指针的原则;(3)借鉴与创新并重的策略及原则;(4)教学诸环节统筹兼顾的策略及原则;(5)以学生利益最大化为原则;(6)教学管理者率先垂范的原则。
2、学区、各校校长要作为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实验工作的整体谋划与部署。学区、学校的教学业务干部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实验工作的整个流程。
3、实验工作应注意研究资料及时搜集、整理、分析,为实验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提供依据,实验工作尤其注意过程性资料整理与归档。
4、将实验工作作为学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校要按照实施方案中的工作思路要求,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5、把实验工作作为学区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之一,常研不懈、常抓不懈。把各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学校年终教育教学综合考评、教育干部和一线教师评先、评模及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考量内容。
6、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做到三点。
(1)必须关注教学三维目标。即真正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融合,在课堂上视不同情况相机达成目标,尤其在“过程与方法”上要做足文章。
(2)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者的有机统一。
(3)必须关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把展示教师向展示学生转化;把展示学生向学生展示转化。
7、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四、明确工作目标
拟定并出台了《流河学区关于尝试“构建个性化导学构式”实验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学区实验工作的目标:在学习践行“1333”高效课堂、“先学后教”、“三三六”自主学习等先进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建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有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导学构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目标为:
(1)小学以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为重点各培养2名教师;中学以中考学科为重点各培养1名教师,学区全程跟踪,重点观课议课、支持引导,使他们形成各自风格。
(2)抓住培养对象,以点带面,在本单位研讨、学习、试行、反思、总结、完善,打造本单位课堂教学风格。
(3)利用培养对象,让他们走出去讲体会、说案例、做示范,并融入到其他单位试教,让老师、校长们看到发展与进步,激发他们在“个性化”和“导学”两个词上下功夫的热情,学区全程跟踪,并帮助该单位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形成本人的教学风格,进而影响全校。(4)201*年最终形成“一校一特色,一人一风格”的学区课堂教学格局。五、确定工作思路1、加强领导,行政推动
学区建立了个性化导学构式建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个性化教学构式建构工作的总体谋划、过程督导、展示交流、总结推广。同时要求下属各中小学分别建立相应小组,做好实验教师的培训,同时我们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实验教师的教学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与考核进行政策倾斜,以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各学校要克服困难,为实验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提供学习培训、实验调研、配备设置等基本条件。
2、加强学习,确立构式
学区在组织各实验教师、校长、主任等中层干部深入学习“1333”高效课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等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在全面分析学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实验,集思广益、充分酝酿,形成了比较成熟、相对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确立了具有我学区特色、具有个性化风格的导学构式。
3、典型引路、全面推开
学区采取先试点、后推开,先示范引领、后全体跟进的策略。我们选择流河镇小学作为试点校。并将该校五年级作为实验班。遴选边智秀、张君、刘丽娜等教师作为导学构式的首批实验教师。
4、及时反馈,完善提高
我们要求学区业务人员、基层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导学构式基本成型并在课堂教学中小步尝试期间,做到三参与,即教学设计参与;课堂教学参与;课后反思参与。管理者和教师、管理者与学区及时沟通、修正实验教学中的偏差。学区定期到流河小学、大李庄小学等重点学校亲自参与课堂教学,帮助首批实验教师完善导学构式的基本理论,提高他们实施导学构式的个性化水平。下一步打算
1、研讨交流,激发潜能
下一步,我们将适时在流河小学、大李庄小学安排典型教师的导学构式交流展示活动,展示期间,将围绕试验教师公开做课试验教师谈构式、谈做法教师说课与会人员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并请他们走出去,到各单位讲体会、说案例、做示范,并融入到其他单位试教,以此激发干部教师们“教出个性风格”的激情,挖掘教师们创新潜能。2、归纳总结,全镇推广
通过借鉴、创新有了初步的导学构式理论后,我们将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初步形成的导学构式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循环往复,最终形成具有流河特色、具有个性化风格的导学构式,进而在学区内推广。六、划分实施步骤
1、理论学习、确立构式阶段(201*年2月--201*年7月)在此阶段,我们根据县局指导意见制定了工作方案与工作计划。在广泛涉猎、学习吸纳外地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镇特点,自身特色,初步确立了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导学构式的基本雏形。
2、试点探索、形成初步理论阶段(201*年9月--201*年2月)
在此阶段,学区认真遴选实验校、实验班、实验教师,积极尝试所确立的导学构式。坚持边试行、边反思、边改造、边创新的原则。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人一风格”的高效课堂导学构式。(该阶段正在进行)
3、推广实施、全面铺开阶段(201*年2月--201*年2月)
在此阶段,我们将基于实验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学区特色、具有个性化风格的导学构式理论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程式。并在本学区各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存在问题
1、因相关倾斜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切合实际,各实验教师干劲不足。
2、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思想认识、创新意识难以提高。
3、对于“个性”强调有些过分,忽略了“高效”要求,两者出现脱节现象。
流河学区“个性化导学构式”重点教师名单
201*-11-16
类别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教学点中心校学校名称流河镇中学流河镇中学流河镇中学流河镇中学流河镇中学流河镇中学流河镇中学流河镇小学流河镇小学流河镇小学东魏村学校东魏村学校北蔡庄学校大邵庄小学姓名李红艳边志翠曲凤霞刘春艳姚培翠陈军刘同义张君边志秀刘丽娜孙增艳李树香刘淑英袁丽霞性别女女女女女女男女女女女女女女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语文数学英语数学语文英语语文教龄1210141411151411131017162118备注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中心校
大邵庄小学大邵庄小学大李庄小学大李庄小学大李庄小学广福楼小学广福楼小学南孙庄小学南孙庄小学南孙庄小学姚庄子小学姚庄子小学姚庄子小学姚红艳田敏李润芳陈妮妮韩今见李亚梅郭翠华杨欣欣边桂翠李淑华张秀兰张玉芬高洪玲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10128101012131010181927
扩展阅读:个性化导学构式学习心得
个性化导学构式学习心得
盘古学区李敏
“因材施教”是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曾经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也许这是最早关于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了。“因材施教”的含义今天人们通常理解为:“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几千年来,“因材施教”一直被人们特别是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先人们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理想倍加推崇,但是,直到今天却依然还是没有真正形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系统或教育制度,而且,今天普遍实行的“制度化教育”、“划一性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恰恰与“因材施教”背道而驰。因此,今天同样有人把个性化教育简单概括就是根据孩子独有的个性“因材施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回归。显然,“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如果只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或教育理想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的,甚至是倍加推崇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指引教育系统建设和实施教育实践的概念和准则,这个概念则过于简单、笼统和缺乏操作性。单纯的把个性化教育简单理解成“根据孩子的独有个性因材施教“,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只是根据孩子的独有个性来实施教育,这一教育前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概念提出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独有个性来实施,而不是无视孩子的个性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划一性的教育,这是对学校教育的模式化的、划一性的、无视学生个性的教育体制的一种挑战,是有进步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但是,只是根据孩子的独有的个性存在来实施教育是否就合理?是否就科学呢?显然是不够合理也不够科学。这个定义所强调的孩子的独特个性更多的是指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等的个性特征。但是,人是社会的,人作为构成社会的一员,在不同方面和程度影响和改变社会,同时人又得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人也是利益相关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中,孩子的教育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家族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因此,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条件不仅要考虑到孩子的个人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即所说孩子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与孩子利益相关人(孩子的家长或监护人)的目标、要求、期望与需要,如果不同时考虑以上这些因素,所谓的因材施教是行不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学生李某某是一个富家子弟或豪门望族又是独生子,不止一个家庭的希望均寄托于该生身上,家长是望子成龙,希望他能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日后好出国深造。可悲的是该生就是不爱学习,英语成绩都不及格,试问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因材施教?这样的孩子在我们每个班应该不下10人吧?
其次,“因材施教“自身存在着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或自相矛盾。“因材施教“中的”“因材”是指要了解和掌握孩子的个性潜质特征,其主体似乎是指孩子,而“施教”是指实施教育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主体似乎又是指老师;“因材施教“可以理解为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的“因材施教“,也可以理解为以老师为教育主体的“因材施教“,因此,“因材施教“其主张的教育主体是模糊不清的、不确定的、是不明确的。
第三,“因材施教”其中包含了“因材”和“施教”两个关键环节,但是如何来“因材”呢?又是如何来“施教“呢?谁来施教?施教又教什么呢?如果要根据这一概念的指引创建一个具体的教育体系、运营一所学校或者直接教育一个学生,依据这一概念显然只能停留在“概念”本身,缺乏指导性,更没有操作性,与教育的实践性和实证性是不符合的。正因为“因材施教”说存在以上这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把个性化教育简单理解为“因材施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能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概念解释和科学定义。个性化导学构式学习心得
盘古学区李敏
“个性教育”说是心理学派提出来的,一些心理学派教育专家把个性化教育定义为: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弘扬、发展和优化学生独特个性的教育。持这种观点的定义也比较多,不过大体上含义是相似的,类似的定义有:个性化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个性,帮助学生发掘、形成和发展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就是教育者承认学生在社会背景、智能背景、态度价值、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做到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弘扬学生独特个性的教育,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以及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而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
这些个性化教育概念强调发展学生个性,而不是无视学生个性存在采用千篇一律的大规模制造的教育,这些概念也主要是针对目前班级授课制和划一性教育制度下无视学生个性的教育提出来的,但是“个性”是人的一种客观的、事实的、自然的存在,把教育目的只为发展“个性”显然是具有局限性的,把“个性化教育”等同于“个性教育”,更是失当。因此,“个性教育”说是对个性化教育概念的片面解释甚至是对个性化教育概念的误解,也不能作为个性化教育的科学定义。
个性化导学构式学习心得
盘古学区李敏
所谓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edEducation或customizedEducation),就是指通过对被教育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环境变化或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个人的家长或监护人,企业的投资人或经营者)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科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多个方面,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从而帮助被教育对象形成完整独立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个性,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实现量身定制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教育和培训系统。
曹晓峰教授所主张的个性化教育定义中,不仅阐述了个性化教育的“目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化”、“结果个性化”和“前提个性化”;而且明确指出个性化教育的中心和主体是被教育对象,个性化教育是家庭教育专业化、学校教育个性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三大教育系统的融合和统一,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教育和培训系统,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教育形式。
我们知道,个性化教育应该是教育的“目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化”和“结果个性化”的高度统一。如果只有“目的个性化”没有“过程个性化”,这种个性化的目的是没有保障也是不能实现的;如果只有“目的个性化”最终没有实现“结果的个性化”那就是一种失败。“因材施教说”强调了“目的个性化”,但是没能把过程个性化和结果个性化的内涵概括进去;“个性教育说”强调了“目的和结果的个性化,但是没有过程的个性化内涵;“一对一教育说”和“合理匹配说”突出了“教学组织个性化”和“教育过程个性化”,但是没有明确“目的个性化”和“结果个性化”。显然这些定义都不能准确、系统、全面、完整概括个性化教育的含义。
由于曹晓峰教授提出关于个性化教育的这个定义比较准确、系统、全面、完整的阐述了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目前个性化教育相对比较科学的定义,在201*年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学术会议中被采纳为标准定义,同时也被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中国理事会、中国个性化教育研究院学术专家委员会共同确定为个性化教育的标准定义。个性化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个性化、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个性化教育将有利于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身缺陷和不足,个性化教育的作用有:
1)促进学校教育个性化发展
学校教育最大的缺陷是缺乏个性化,无视人的个性存在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模式下无论是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或课程、教育装备和教学管理等都是标准化的、划一性的。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制约人创造性和自我个性化的发展,把人都教育成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2)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人的教育成长和未来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是家庭教育普遍性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同的人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将影响一生。而个性化教育将有效弥补家庭教育专业化不足的弊端。3)促进社会教育系统化发展
社会教育非常灵活,但是又无所不在,社会教育的最大缺陷就是系统性缺乏,而个性化教育完全可以弥补社会教育系统性缺乏的弊端。如何实现个性化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考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自己思考,制定自己的计划,系统地阐述自己的问题,使他们的想法得以实现,并且检验他们的计划和想法,以确定其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强调个性,对发展健全的人格至为重要。不过,教师必须懂得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不是要孤立他们,或是授之以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教学。实际情形刚好相反:表现民主主义社会成员特征的个性,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在孤立环境中发展的。它是“通过某种社会性的权利和义务,彼此互相合作”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学校中帮助学生发展个性的最佳途径,是设计出“一套计划,使每个人都能参加,并且计划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我们的小组合作。我把我们班63人分成8个小组,每组一名组长,八名同学按成绩由高到低编号18号,组长责任重大他负责这八个人的整体协调工作以及合理的布置任务,并给予检查。如,我们的学案在上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们。学案分三部分1、学习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该环节学生们会了解本课要学什么;2、温故,在该环节通过几道简单的习题设定检测学生们对上节课所学的效果;3、知新,该环节的设定结合学习目标精简本课重点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什么。说实话,这样的学案设计,班里的20多名学困生无法独立完成,怎么办?我们以此学案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功效。小组成员本就有强有弱,那我们就以强带弱,课堂上“温故知新”环节发言的一定是这组最差的7号、8号同学,如果他们回答正确我们就大力表扬,让全组成员都体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时间长了小组内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而我们的学困生又向告别不及格迈进了一步。下一步我们只需“勾勾手指,然后画个圈,让学生跳进来就行了。”比如,我们在班上候课时组长会提醒全组同学准备课上用品,我们的组长就会帮老师检查预习完成情况、督促学困生在课前再看看老师有可能问到的问题。这样,我们上课后的前10分钟会很顺畅的完成“预习检测”环节。我们的环节二即导学建构环节,该环节预设30分钟,在这30分钟内充分的体现了我们的个性化导学构式,那就是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却达到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环节三“达标检测”所要求的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课所学。这就是我们正在探讨的“个性化导学设计”,它是指基于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情况,能够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学个性、教学经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并能充分体现其创造性的教学设计。面对同一课题,不同的老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这就是教学设计的个性化。个性化教学设计是一种艺术,而没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新课程给我们留下很大的创造空间,提供给我们展现个人素质的舞台越来越大,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展现个人教学的风格,展示个人的教学魅力。教师要为学生开拓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而使课堂充满灵性,变得活泼起来。。总之,我们只要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设计个性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学习方式,一定能够全面而又快速提高学生数学的整体素养。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流河学区个性化导学构式工作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流河学区个性化导学构式工作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流河学区个性化导学构式工作阶段性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6828.html
- 上一篇:导学案教学模式阶段性计划201*
- 下一篇:六治六促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