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乐山市特殊教育实习心得

时间:2019-05-29 06:06:58 网站:公文素材库

乐山市特殊教育实习心得

和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五味杂成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间,实习不知不觉已过了数半。可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从学生转到老师的角色,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和大学所学有很大的差别。在教学技巧、家长沟通、教育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有待改善和掌握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在回校前的这段时间,我会努力做到最好。

初来咋到,为人师表:酸

来乐山的时候我和同伴郭芳都是失落的,旧旧的街道,旧旧的建筑,人力三轮车在拉客,公交车也不方便......天阴沉着。像想象的一样,没有惊喜。我们是一大早自己坐车到得学校,没有和校方联系,一路问过来。但是不论我们问谁,只要说是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大家都知道,这个学校的声誉不言而喻了。期待和忐忑中学校就在眼前了,老式门边的墙上挂了满满的各种荣誉和称号,江泽民主席的题字“特殊教育,造福后代”赫然映入眼里。使学校像一个有资历和威严的老者,让人信服和安心。我以为学校就是这样了,什么都是老的,可是显然不是,往里走,逸夫教学楼、学生公寓与综合楼都崭新的立在那里。学校刚建新校舍,砖瓦碎砾随处可见。孩子们正在上课,看到这些,我们的心里酸酸的......

挑战接踵,沉着从容:辣

来的第二天我们就进入正式工作状态,在学校的安排下,我选择了聋生部,郭芳进入她感兴趣的培智部。我带了七年级的班主任,在四年级听课,之后我又带了六年级的体育、学校奥运培训班和三年级的语文。这些对我来说都可以胜任,最致命的是和学生的沟通,他们的手语极快,并且很多自然手语,完全看不懂,开始都是用笔来交流。但是我们学的中国手语他们懂,所以就造成了我一个人的迷茫。在四年级听课的时候,我就注意看老师和学生的手语,在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适应他们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在听课的时候我注意老师的形态,学生的行为,老师在传授一个知识点时的方法,学生的反应。学生们早已对教室后面坐着实习老师的情况习以为常。孩子们很有礼貌很热情,在没到学校之前他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他们挣着问我名字家在哪里上几年级,孩子就是这样永远有十万个为什么,开始时他们都自备笔和纸,用文字的方式相互了解,后来我慢慢的用手语,不会的用汉字写出来,请教他们这个词该怎么打。他们很热情,各种打法都告诉你。到现在我和孩子交流顺畅了许多,以至于走到哪里都喜欢用手语。我的自信和勤快完成自己工作,班主任我就早早起来去班里,看看卫生,监督自习。七年级的学生相对都懂事了,不用操很多心思,班里的自制制度也很好。体育课时,我虽不是体育专长生,但是也是体育院校出来。自然不肯认,我想着办法把在学校学的游戏教给孩子们,虽然规则交代和理解起来很困难,但是最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一切也迎刃而解,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到了很多的授课技巧、注意事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奥运培训班是在午休时间上的,六个智力障碍的孩子,年龄比较大一点,我给他们上体能训练,量很大,为了找到更好地适应他们的训练方法,我上网查资料,向学校的体育专业学生请教,他们也不让人失望,从来不喊一声累,不偷一次懒,这点让我很感动我觉得他们也是我的老师,相互成长。最难的是语文课,当我在下面听课时,我觉得很简单,很ease,可是当我自己走上讲台,一个人面对着孩子,他们都叫你老师时,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时间安排不合理,忘了某个知识点,孩子们的各种突发状况,教案根本就是理想主义......措手不及。三年级的孩子词汇不多,大多是自然手语,有的字手语会但是写不出来,所以文字交流又用不了了,我们像是两个世界的人,相互看着对方,眼睛里都是迷茫,我就用标准手语教他们,我想这样的应用面还是比地方手语大,从以后来说也是对他们更有有利。在课堂里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而我找不到更好地方法去传授,那时的我是挫败的,我真的想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他们,我用个各种办法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当然至于他们,只是听不见,他们是聪明的努力的,所以他们学的很好,在我眼里他们和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有时都忘了他们是无声的世界。而在实习之前,我以为的他们是和我们不一样的,需要怜惜的......在磕磕绊绊的时候,我尝到了辣辣的挑战,就像这边的饭菜,而我们从容面对。

以诚相待,心诚则灵:甜

在我看来,无论是老师是别地职业诚是最好的桥,作为班主任,你必须拿出诚心来和孩子们相处,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生活状态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用诚来交流,孩子们很单纯,老师是他们最信任的人,特别是班主任。我带的七年级只有18个人,很懂事,不用怎么管。所以我更多的是和他们交流生活的事,有个男孩长的很高,睡觉被子盖不到脚都会和我们说,虽然他们没说,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喜欢我。后来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我说学生们都喜欢我,我的心里暖暖的。学校是全封闭,每周末会安排一部分学生上街购置日用品,上周末我负责带他们出去,心里很紧张,害怕出什么事,可是明显我多虑了,他们井然有序,当我等最后一个学生回校后回到宿舍楼,刚出去的那些孩子们围过来把我抱在中间,心里暖暖的。在这里我们享受着免费的早餐、午餐和晚餐,老师或者校领导见了我们都会问我们习不习惯,有什么困难就说等等,我觉得作为实习生,有点受宠若惊。所以我们都很努力,每次孩子们喊老师好时,心里就像灌了热蜂蜜水一样,暖暖的甜甜的。

初为人师,百感交集:涩

如果世界上的孩子生下来都可以健健康康的多好,如果这世界上不存在殊教育这样类似的职业多好。因为辛苦的是这些孩子父母,在学校看到父母们为孩子放弃的那么多,真的很心酸,而我只是一个实习生,感觉到要真正成为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每次看见一年级的小个个们虎头虎脑的,心里就一阵涩。实习工作还有一个月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在实习中获得的经历和体会,对于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影响。我相信经过这次实习,会提高我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如果以后真的从事特殊教育,我会有争取更大的进步。相信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这段经历,都会觉得是值得的,而且永远铭记于心!想想要离开着群孩子,心里就涩了起来。

扩展阅读:201*年7月重庆融合教育推广班学习心得

201*重庆融合教育推广班

学习心得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文静

本次为期五天的融合教育推广培训班在重庆五指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八名融合教育相关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由重庆师大特殊教育系主办,邀请了来自台湾、香港和内地的多名融合教育专家给学员们进行了融合教育观,融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融合教育班级管理,资源教室的建设,融合教育的现场问题,积极行为支持,融合教育展望等相关主题的讲座(讲座名并不与上述一致,讲座主题为归纳后的,后文采用归纳后的说法)。

重庆师大的张文京教授给我们讲座的主题是《生态理念下的融合教育观》和《融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谓的生态理念下的融合教育观,就是用生态的眼观看待社会,看待环境,看待教育。生态也就是常态。何为常态?常态是万态皆有,有且平等,平等不仅是体现在机会上,更是体现在品质上。而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在力求回归教育的常态既然常态,那么就又说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特殊教育问题。现今我国的特殊教育学生安置形式正朝向融合教育迅猛发展,在这个发展的同时,必须在源头就把握好融合教育的观念,才能引导我国的融合教育朝正确的方向行进。在融合教育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看待随班就读学生,是看成负担还是看成资源,这个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看法问题,看法的起源来源于社会对生态理念的认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把握,来自方方面面的储备,而这些储备,正是我们现今在融合教育推广的工作上还必须旷日持久地加强的,没有这些,任何一种眼光都不是一种积极应对融合教育的合适的眼光,都是没有底气的。张教授说,(我理解归纳的)我们正在以这样的一个方式在推进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一步一步地来,不急于求成,先可以是追求表面上的平等的,然后再追求内在平等,再给予特殊教育专业的支持与辅助,这便是我们目前很长时期内想要达到的融合教育目标了。张老师说,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各自改变一点点,就能慢慢协调以达平衡了。我很是赞同,迂回战术不失一种推动教育僵局的良术。(个人意见)。融合教育是渐近的,先进入,在调整,再磨合,最后才是融合互通。融合教育也应该是每个层面都受益的:对社会而言,融合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需要和证明,使社会走向成熟,并且引发社会的良善;对家庭而言,融合教育促进了公平和尊重,并能促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配合和推动;对学校而言,融合教育体现了学校的接纳度和教育教学能力,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观,丰富课程论;对班级而言,融合教育给了班级环境以丰富性;对学生而言,融合教育给了学生(随读生)模仿、共同成长、平等参与的机会,给学生(普生)理解、帮助、包容、沟通欣赏、合作的机会;对教师而言,融合教育能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教师间的协同和合作当然,这一切有益于,都是建立在人们为融合教育努力的背景下。为了这些有益于,我们也应该共勉。

张教授在总结我国随班就读工作三十年时,说到了成果,也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建议:支持系统需要加强;融合教育学校,学生数量也应增多;观念与意识还需要更新;随班就坐现象亟待改变;领导层观念普遍不足;支持系统发挥实效还需努力;特教资源还未充分整合融入进融合教育;专业话语权严重不够,功力也不够;随班就读评价缺乏规定性指标,未进入学校的评价指标或者力度不够;对学生持续性生涯关注不够,缺乏跟进,无疾而终;对教师的培训是重点更是难点;融合教育的职前培养不够。这些问题在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地纳入重点解决,依次解决的目标中,以推进融合教育的长足发展。

在讲《融合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时候,张老师引用了李宝珍老师的一句话,“做人的工作必须高尚”。张老师自己说,老师就要有老师的范儿,就要有师道尊严。这里不是说,老师多么崇高,只是说老师也是人。人,是一个内涵太深刻的字。人敬人高,张老师如是说。张老师在这个讲座就变得更加人文和文艺了,不仅仅是在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更加关注的是全中国,甚至全人类的所谓“伦理”各行各业的责任。而我这里不能偏题,还是说回我们作为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修养

爱与良心;尊严与羞耻感;责任感与义务感(你自己应该看见了你自己);幸福与荣誉感(倦怠不倦怠全在自己,不用研究);意志与意志培养(人,总要有念想);自我道德修养(追一追“心”黄炎培,梁漱溟、陶行知、卢作孚)。

关于融合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热情!热情!!热情!!!;公正,公平(你不上心的,都用刀刻在孩子们的心上);尊重,尊严(对于特殊教育“性教育”的思考);沟通,合作(调动社会资源);负责任,敢担当(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坚守(你的撤退和无望是家长的绝望);行动力(有人看见的要做,没有人看见的也要做);创新,反思果真,我们特殊教育是多么要求通识和全能,总算能稍微领会一点张老师当时给我们讲“通识”的苦心,而幼稚的我们,当时只懂得傻傻地笑张老师对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多么的可笑,原来笑的是我们当时的年轻和稚嫩不明白特殊教育的深沉(可能对张老师有一些偏执的崇敬,所以几乎把张老师的话都记录了下来就作为以后在工作中时刻的勉励吧!)

《融合教育班级管理》由经验丰富的老校长曹校长和蔡校长给我们系统讲解了融合教育班级管理在新津的实做情况,介绍了“体系完备,专家引领,科研支撑,项目推动”的新津融合教育模式。这让我看到,融合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强大的行动力,让理念不至于漂浮于空中而得不到实施然后悲叹理念与实践的脱节,只要我们肯行动,专家们的理念我们听起来用起来也不是那么陌生。反过来,专家的理念不正是得自于实践指导实践吗?甚至有时候,我们觉得专家讲出来的理念不过就是对我们一线所做的总结和提炼,感觉真的就想那么击掌一呼说,就是那么做的,并且效果不错!所以,把心中抑郁寡欢的抱负化作行动力吧。《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由重庆师大向友余教授主讲,系统讲解了融合教育的最关键的强大支撑资源教室,其相关的建设和运作方法。讲座精要都可以在华夏出版社出版的《资源教室的建设和运作》一书中找到,相关人员可以细细阅读此书。

来自台湾的“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组执行秘书林坤灿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融合教育现场教师行动方案》的精彩讲座,讲座内容涵盖很广,都是关于融合教育现场实做的经验和成果分享。这里必须称赞林教授对于资源的无私分享。在强调版权的时代,在特殊教育同行非常需要资源整合的时期里,林教授没有保留,这才是真正的大家,为了教育事业,无私分享自己的教育成果,并不局限于成果私有,而是致力于推广,更好地更多地服务于教育事业。说起来简单的资源共享,其实是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无私地做到的几个人能抛弃掌声,鲜花,金钱,荣誉呢?而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掌声,鲜花,金钱,和荣誉。如果教育都是为了这些,那么哪里还有一片清明呢?这里不是要将教育和教师神圣化,又回到开篇说到的,人。

言归正传,林教授这次给我们带来了特殊教育的一个崭新的视角。教育的一切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的现场。教育现场所面临的问题有行为问题,有教育问题,有关于接纳、关怀、互助、行动的人际问题。融合教育的现场问题要求课程经过调整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台湾在前年已经废除所有分类的残疾课程纲要,改之为调整的课程纲要;并且将行销学的观点带入融合教育,关注问题,关注心理,寻求各方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参与,了解在融合教育现场的相关人员最关心什么,关注什么,会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融合教育的现场学。目前的台湾特殊教育形成了这样的特色:走多元安置,朝向融合教育。在这里,林教授对我们平常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做了解析:回归主流,是先分后合;融合教育,则是合的大环境下,又有尊重个体差异和特殊需要的分。根据融合教育的现场问题,台湾正在形成一个新的IEP,新的IEP简化为五大项,评估团队着眼于现场的能力评估,环境评估和功能的表现以及限制,来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值得着重指出的是,新的IEP加入了行为的功能评量,更加体现对“支持”这一概念的重视。支持,也是要先做自然支持,再是考虑其他的支持。我们一直在说“最少受限制的环境”,其实就是无障碍的环境配合辅助技术,配合相关服务,增进辅具的最有效使用,如此,才能达到最大意义上的最少受限制。林教授还澄清了一个观点,转衔教育的服务应该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而非只在升学前期进行,并且在台湾,关于转衔教育的信息在两周内都必须上“教育部”通报网,然后各地相关部门组织下载,开相应的转衔会议。林教授的讲座,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调整”。调整基于一个“通用”的概念:大家皆适用,大家皆受益。对于现行课程来讲,就是用最少最精简的标准,然后根据这个标准自我修正调整,再因地制宜因应需要创造出最精彩的内容。调整包括了普校的课程调整和特教校的课程调整。(这里必须对特殊教育的课程类别做一个说明,特殊教育课程包括了普通教学课程,调整性普通教育课程,生活技能课程(功能性课程)和调整沟通课程与表达方式课程,再加入IEP与课程的适配结合。)普校的课程调整包括了对学习内容、学习历程、学习环境和学习评量方式的调整;特校的调整包括课程与教材内容调整,教学与学习方法调整。就对学习内容内容的调整而言,有这几种策略:简化,替代,补救,使用,矫治,充实。具体做法就是加深,加广,重整,简化,减量,分解,和替代。这些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香港的陈美玉博士给我们带来的讲座是《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对行为问题的分析给予积极行为支持(PBS)。在对行为进行分析的时候,有一个简易的分析表格:分析学生的资产(特点,可利用的),分析学生的缺失的行为,分析学生过量的行为。此外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行为功能(ABC)分析,进行针对性的积极行为支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支持之中的反馈:要多着眼于付出的赞赏而非着眼于能力的赞赏,引导学生积极正向的归因,因为积极行为支持的理念就是,最终让学生提升自主自决社交和适应行为。

本次培训最后的一个讲座是北京联合大学的许家成教授带来的《特殊教育与通用学习设计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策略》。许教授指出,我国特殊教育正在形成这样一个新的格局:特殊教育学校作为骨干系统,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安置作为扩展系统,资源中心与资源教室作为骨干系统和扩展系统的联系纽带,这也是今后特殊教育学校突围的一个趋势,以资源中心为载体。而IEP(个别化教育计划)也应该转型为ISP(个别化支持计划),有限地,有力度地使用资源,让视野更加拓宽。这也就是将通用设计的理念引入特殊教育的基由。通用设计(UD)就是尽最大可能让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无需做出调整或特别设计的产品、环境、方案,和服务设计,通用设计不排除在必要时为某些残疾人群提供辅助用具。基由通用设计的理念,结合我们的支持性教育,我们形成了通用学习设计(UDL)的理念,也形成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策略基于UDL的个别支持学习。(学者对通用学习设计的定义:是有关学习、教学和测评的新教学取向,建立在脑科学和新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个别差异教学。Cast(201*))

UDL有三个重要原理:提供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促进认知网络(什么是学习)的功效;提供多样化的行为和表达方式,提升策略网络(怎么样学习)的效应;提升多样化的参与方式,提升意向网络(为什么学习)的功能。三个原则引领下,形成了通用学习设计的三个模块下九个策略八个步骤七大评价原则。三模块: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多样化的行为和表达方式;多样化的参与方式。九策略:提供多样化的感知方式;提供多种可选择的语言、教学用语和符号;提供多样化的理解方式;允许多种肢体行为方式;提供多样化的表达和交流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执行功能;提供多样方式增进学习兴趣;提供多样化的鼓励学习的激励机制;提供多样化的自律方式。八步骤:了解每个学生;设定清楚的学习目标;分析班级教学结构与生态;组织及准备要使用的教材;使用最具效果的教学技巧;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将期望传给学生;将各个学生的不同的能力状况与教学活动连结。七大评价原则:公平,弹性,简单直觉,信息容易觉知,容忍错误,低负担,适当的大小和空间。

本次融合教育推广培训班的学习内容安排紧凑,并且切合了融合教育一线教师的需要,注重务实的经验,在将最新的理念融入讲座的同时,更传达了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的宝贵经验。仔细想想这些讲座之间的联系,其实有另一个角度的收获:特殊教育要更加注重教育现场的问题,在现场中进行调整,这些调整需要包纳资源教室的重要作用和通用学习设计、积极行为支持,而做到这些需要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正确的融合教育观。特殊教育的走向就是如此。本次学习总结地不够及时,希望在实际运用这些现今理念和做法的时候能够有更深的感悟吧。

201*年7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乐山市特殊教育实习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乐山市特殊教育实习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乐山市特殊教育实习心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67050.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