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粮油工业201*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时间:2019-05-29 12:12:00 网站:公文素材库

粮油工业201*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粮油工业201*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

中国粮食行业网201*-8-31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二○○三年六月十日)一、基本情况

201*年,粮油工业统计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或粮食行业协会全部上报了统计年报,统计覆盖面较201*年进一步扩大,统计工作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继黑龙江、湖北、重庆3省市之后,201*年又有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广西5个省区粮食局也采取了与统计局联合发文部署的做法,对进一步搞好粮油工业统计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统计覆盖面扩大,填报企业增加,所以201*年年报中的上年数比201*年年报的当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为便于按可比口径进行统计分析,对201*年年报的产量数进行了调整(即以201*年年报中的上年数作为201*年的统计数据)。其中:大米产量上调了608.31万吨;面粉产量上调了499.87万吨;食用植物油产量上调了128.94万吨。调整较大的省市有: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内蒙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是第一次报送统计年报。(一)主要产品产量

1、大米:201*年大米总产量1878万吨,按可比口径(调整后产量,下同)计算,比上年增加403.52万吨,增长27.4%。其中:特等米增长35.1%,标一米增长25.3%,标二米增长26.4%。从品种结构看,特等米产量560.27万吨,占总产量的3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标一米产量1088.6万吨,占总产量的58%,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标二米产量175.34万吨,占总产量的9%,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

2、面粉:201*年面粉总产量2713.17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398.29万吨,增长17.2%。其中:特一粉增长11%,特二粉增长17.3%,标准粉增长22.7%,专用粉增长31.7%。从品种结构看,特一粉产量1003.25万吨,占总产量的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特二粉产量736.92万吨,占总产量的27%,与上年比重持平;标准粉产量574.46万吨,占总产量的2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专用粉产量309.33万吨,占总产量的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3、食用植物油:201*年食用植物油总产量724.48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109.47万吨,增长17.8%。其中:菜籽油增长9.5%,大豆油增长30.1%,花生油增长2.6%,棉籽油增长37.8%。从品种结构看,菜籽油产量309.52万吨,占总产量的42%,比上年降低4个百分点;大豆油产量293.51万吨,占总产量的41%,比上年增加4.3个百分点;花生油产量53.95万吨,占总产量的7%,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棉籽油产量33.6万吨,占总产量4.6%,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从等级结构看:主要是色拉油和一级油比上年增长较大,分别为53%和23.3%。色拉油产量212.52万吨,占总产量的29%,比上年增加6.4个百分点;高级烹调油产量59.68万吨,占总产量的8%,比上年降低4个百分点;一级油产量125.4万吨,占总产量的17%,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二级油产量289万吨,占总产量41%,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

由于统计覆盖面不同和报送渠道不同,我会汇总的201*年度主要产品产量数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仍有一些出入,其中大米产量比统计局少339万吨,面粉产量比统计局多11万吨,食用油产量比统计局少219万吨。大部分省市如: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宁夏等省的数字接近或大于统计局数字。但有少数省的数字与统计局的数字相差很多,如:辽宁、江西、广西的大米产量;河北、山东、甘肃的面粉产量;辽宁、山东的食用油产量。主要原因是统计渠道还不够畅通,缺乏对企业的约束力,一些民营企业包括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统计工作缺乏认识,不愿提供数字,有些企业管理不规范,提供的数字不准确、不真实。尽管各省市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还不够理想,有的省市的报表数基本上还是原有粮办工业的范围,未能将大量的民营企业包括进去。(二)生产能力利用情况

1、碾米业年生产能力为7324万吨,利用率为25.6%,与上年基本持平。2、磨粉业年生产能力为7042万吨,利用率为38.5%,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3、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年处理油料能力为4218万吨,利用率为17.2%,与上年基本持平。(三)企业单位数

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粮油工业企业单位总数为20751个,比201*年上报数字增加13203个。其中:碾米企业8991个,增加6228个;磨粉企业6591个,增加2651个;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5169个,增加4324个。增加较多的省主要是:黑龙江5249个、江苏1606个、湖北1565个、广西1375个、河北905个、四川576个、湖南291个、河南253个、江西234个、广东231个、福建229个、安徽177个。新报企业基本上都是日生产能力在100吨以下的非国有企业。

(四)企业生产规模

从各省上报数字看:日生产能力100吨以下的小型粮油加工厂占到90%以上,其中:100吨以下小型碾米厂8481个,占碾米企业总数94%;100吨以下小型面粉厂5875个,占面粉企业总数89%;100吨以下小型油厂(按油料处理能力,下同)4589个,占油脂加工企业总数90%。

日生产能力100吨以上企业的分布情况是:

100-200吨(含100吨)的碾米企业430个、磨粉企业454个、油脂加工企业296个;200-400吨(含200吨)的碾米企业71个、磨粉企业215个、油脂加工企业108个;400吨-1000吨(含400吨)的碾米企业8个、磨粉企业43个、油脂加工企业50个;1000吨以上(含1000吨)的碾米企业1个,磨粉企业4个、油脂加工企业25个。(五)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年对国有粮油加工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粮油加工企业的统计,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1、工业总产值(现价)15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碾米业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磨粉业385亿元,比上年增长5.7%;食用植物油加工业9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2、销售收入14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碾米业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1%;磨粉业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7%;食用植物油加工业9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3、利润总额27.97亿元,比上年增长78.43%,其中:碾米业3.27亿元,比上年增长50%;磨粉业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4%;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6%。4、亏损企业占企业总数22.4%(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其中:碾米业占21.1%;磨粉业占22.4%;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7%。

二、综合分析

从上述各项数字和各省市反映的情况看,201*年全国粮油工业有如下特点:(一)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档次有所提高,品牌效应逐步显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油加工精度和档次也有所变化,优质粮油加工产品成为居民主要需求,如:全国特等米增长35.1%,专用粉增长31.7%,色拉油增长53%。河北省特等米产量增幅达97%,高级烹调油产量增长68.6%;广东省以生产优质大米和优质面粉为主,特等米和一等米加起来比重超过了60%,专用粉达到43.22%,色拉油和一级油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分别达40.39%和41.27%;福建省特等米占总产量的50.3%,专用粉占总产量的38.6%,色拉油和高级烹调油占72.2%;四川省特等米和一等米占84.6%;河南省特制粉所占比重为58.2%,专用粉生产同比增加43万吨,增长幅度为69.5%。一些知名品牌,如:“金苑”“神象”“龙丰”“古船”等面粉、“火鸟”“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食用油畅销全国众多省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二)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渐成长壮大,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行业带动作用和规模优势逐渐呈现。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重组不断加强,产生了一批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单厂规模逐步向大型化发展,而且形成了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据有关材料介绍,中粮集团下属7个面粉厂,总生产能力达3500吨/日;河北五得利集团共有13条面粉生产线,总生产能力达3000吨/日;河北华龙集团总生产能力达2400吨/日;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和周口莲花集团面粉总生产能力都达到2200吨/日。植物油加工业中更是出现了一些日处理油料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据介绍,东海、大海、金海、益海等几家大型植物油加工企业日处理能力都在5000吨以上(包括在建项目),有的达到万吨以上,全国日处理能力1000吨以上的大型油厂已达到50家左右。大米加工业也出现了一批日加工能力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大型米厂。

(三)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在产权、经营模式、所有制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大部分粮油工业企业已不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而改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个人所有等形式。与此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发展起来,逐步成为粮油工业的主导力量。这些民营企业已并不都是过去那种设备简陋的小企业,其中有些已发展成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目前在企业数和总产量中,民营企业都占有较大比重。

(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企业开工不足、资金困难、经济效益低是目前粮油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粮油产品质量水平还不高,相当一部分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据有关材料介绍,在201*年4季度国家质检总局进行的产品质量专项检查中,大米合格率为85.1%,食用植物油合格率79.2%,面粉合格率仅34.6%。在面粉加工中,过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现象仍很严重。

根据统计,碾米业设备利用率为25.64%,低于10%的省有6个:即山西、山东、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磨粉业好于碾米业,设备利用率达到38.53%,比去年提高5.5个百分点,低于10%的省只有吉林和宁夏;食用油(油料处理能力)设备利用率仅达到17.17%,低于10%的省有9个: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西藏、甘肃、青海。由于开工不足,造成资源浪费,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其重要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有些企业还存在流动资金不足,银行贷款困难,无法按生产需要购进原料等方面的问题。三、建议

(一)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粮油工业的产业升级。党的十六大提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粮油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要抓好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粮油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要加强产学研联合协作,鼓励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速形成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要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要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粮油工业生产集中度,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目前存在的“小而散”的状况,实现集约化经营;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以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向良种繁育、种植、养殖、食品加工、配送、零售等行业延伸,形成从种籽到餐桌的完整的产业链。

(二)加强行业指导,搞好产业布局,减少项目建设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对目前粮油工业特别是植物油加工业中存在的争相新建大型项目的现象,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近两年来,一些油脂加工企业为了扩大规模,争相建设大型或特大型油厂,有的甚至几家企业同时在相邻的厂址建厂。在油脂加工能力已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量建设新项目,容易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给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应引起注意。

(三)实施名牌战略,深入开展“放心粮油”活动,提高粮油整体质量水平。要通过“放心粮油”、“名牌工程”等活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和发展一批全国性的名牌产品。要整顿和规范粮油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打击假冒伪劣,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粮油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建议有关部门修改现行标准,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

(四)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服务、自律、协调、监督职能,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搞好行业管理和指导,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扩展阅读:黑龙江省201*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情况分析报告

黑龙江省201*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情况分析报告

黑龙江省是粮食产粮大省,201*年粮食总产756亿斤,其中:小麦、水稻、大豆三个品种总产量421.1亿斤,比上年同期增加17.6亿斤,提高了四个百分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转化能力工作,力争23年改变原粮大出省的局面,把我省粮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精心培植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每年有近百户对水稻、大豆等加工企业得到重点扶持,加工水平和能力比上年均有所提高。

按照国家粮食局对201*年粮油加工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粮油工业统计制度,我省统计人员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加工企业指导,努力做到应统、尽统付出了艰辛努力。根据201*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反映的数据和我省实际情况,现对201*年度粮油加工统计情况特作如下分析:

一、201*年粮油加工业基本情况

201*年,全省共计纳入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企业为585个,国有企业30个,占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个,占1.0%,民营企业549个,占94%。我省粮油加工业企业户数201*年比上年减少75个,国有企业减少12个,民营企业减少63个,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国有粮食加工业企业经营不景气,多数是关停、解体。大庆市粮油工业市区有2户,办理了停产和抵债手续;二是今年水稻、小麦、大豆质量低于去年,加工亏损,有一部分企业关停。

现价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增幅13.9%;销售收入206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增幅8.3%;利润总额1.6亿元;出口交货值6亿元;资产总计155亿元,负债总计107亿元;年末从业人员2.9万人。

我省13个地市加上农垦和黑龙江粮油集团按现价工业总产值排序,前5位的依次是:农垦总局105亿元;哈尔滨31.2亿元;双鸭山19.6亿元;鹤岗10.1亿元;佳木斯9.3亿元。

(一)大米加工业。

201*年,全省统计大米加工企业427个,年总生产能力1391万吨,同比减少74万吨,减幅5%。其中:国有企业23个,占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个,占1.4%;民营企业398个,占93.2%;在统计中,日生产能力100吨以下企业224个,占

52.5%;100200吨148个,占34.6%;201*00吨39个,占9.1%;4001000吨14个,占3.2%;1000以上2个,占0.46%。400吨以上主要集中在农垦、哈尔滨、双鸭山、鹤岗、佳木斯。

大米总产量302万吨,比上年增加28万吨,其中:特等米71万吨,比上年增加10万吨,特等米占大米总量23.5%,标一米197.2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占65.3%,标二米20.4万吨,比上减少11万吨,占6.8%,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的主要是农垦总局、哈尔滨、鹤岗。

大米加工现价工业总产值83.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0.5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比上年下降0.6亿元,出口交货值5.9亿元,比上年增加3.6亿元,分别比上年减少31.6%、增长15.6%。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有些企业销售陈粮、陈化粮影响;二是水稻购价高每斤0.89元,去年每斤0.80元,每斤差0.09元,加工出大米成本高,销售价格低,全省水稻加工企业加工无利或微利,使企业难以生存,今年水稻加工企业减少60户。三是由于今年气候不好,水稻质量下降,比上年平均降低3个等级,水稻出主率在6063%,比上年下降23个米率。资产合计74.3亿元,负债合计51.6亿元,资产负债率69.4%。年末从业人员170931人。

按工业总产值排序,大米加工业前5位的是哈尔滨28.1亿元、农垦总局20.1亿元、鹤岗10.1亿元、佳木斯8.1亿元,双鸭山7.1亿元。

(二)小麦粉加工业。

201*年,全省统计小麦粉加工业企业84个,年总生产能力133万吨,比上年减少7万吨。其中:国有企业3个,占3.6%,民营企业81个,占96.4%,比上年减少8个。在统计报表中,日生产能力100吨以下的74个,占88.1%,100200吨的6个,占7.1%,201*00吨的2个,占2.3%,4001000吨2个,占2.3%。200吨以上的主要集中在双鸭山、黑河、农垦。

小麦粉总产量12.7万吨,同比增国0.9万吨,其中特一粉5.5万吨,占43.3%,同比增加1万吨,特二粉3.1万吨,占24.4%,同比增加0.6万吨,标准粉3.1万吨,占24.4%,同比减少1.1万吨,专用粉0.05万吨,其他粉0.4万吨。小麦粉产量主要集中在双鸭山、黑河、农垦。

小麦粉现价工业总产值3.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2亿元;分别比上年上升105%、22%,利润总额为0.02亿元,下降0.03亿元。利润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制粉企业

设备比较落后,耗电高,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面筋含量低,与山东、河南面粉比,白度筋性,口感都差,特别是山东面粉占领我省份额较大。二是民营企业较多,这些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利润率低。资产合计2.7亿元,负债合计1.7亿元,资产负债率62.9%,年末从业人员1250人。

(三)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201*年,全省统计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企业74个,同比减少3个,年油料处理能力744万吨,同比减少2万吨;精炼油处理能力124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增幅11.7%。其中:国有企业4个,占5.4%,民营企业70个,占94.6%。在统计报表中,日生产能力100吨以下的26个,占35.1%;日生产能力100200吨的22个,占29.7%;日生产能力201*00吨的16个,占21.6%;日生产能力4001000吨有7个,占9.5%;日生产能力1000吨以上的3个,占4.1%。

食用植物油总产量93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我省主要是生产大豆油。其中一级油31.4万吨,占33.8%,同比增加11万吨;二级油2.4万吨,占2.5%,同比增加0.4万吨;三级油30万吨,占32.3%,同比减少6.1万吨;四级油11.2万吨,占12%,同比增加3万吨;其他油18万吨,占19.4%。

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总产值12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4亿元,出口交易货值0.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0%、17.5%,利润总额0.37亿元,同比增加2.1%亿元,升幅61.5%,食用油主要集中在农垦、哈尔滨、双鸭山地区。资产合计78亿元,负债合计54亿元,资产负债率69.2%,年末从业人员10722亿,基本与上年持平。

二、201*年粮油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今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我省实际,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1*]2号)。加强政府对粮油加工业的行业指导和服务,为做大做强我省粮油加工业创造了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加快了粮油加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合理布局的调整,我省粮食加工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一)把黑龙江原粮优势通过转化增值变为经济优势,出现了粮油加工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态势,努力做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粮食生产结构调整逐步优化,基本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做出了贡献。从品种来看,我省是水稻主产区,提高水稻原粮加工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是粮油加工业的首

要任务。201*年水稻播种面积3133万亩,同比增加358.1万亩,增长12.9%,总产量272亿斤,同比增加37.5亿斤,增长301.7%。目前,水稻品种不断优化,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水稻重点推广了口感好、营养丰富的优良品种,如五优稻一号,龙粳8,绥粳4和空育131,普优9,普优17和垦稻12等优良品种。优质水稻总播面积和总产量占83.%和79.8%,为原粮优势变为成品优势,创名优品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大米加工市场占有份额呈现逐年增涨的趋势。佳木斯市香兰米业集团实行订单农业,每年与农民签订累计水稻5万吨,对签单水稻实行加价收购,普通品种在市场价基础上每斤加价1分钱,优质品种每斤加价3分钱,今年稻农增收1000万元左右。同时开拓大米市场,201*年与上海、西安、重庆、河北、河南等客户签订了4.5万吨大米销售合同。今年我省共与农户签订订单31万份,带动农户35万户,订单面积达321万亩。我省依靠北方黑土地的自然条件,不断改良水稻品种质量,黑龙江的粳米逐渐被南方消费者认可,同时,我省积极开展产销区对接,201*、201*年我省与七省共同组织召开了“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扩大了我省粳米在市场中的影响。开拓了销售市场。

大豆是我省的优势品种。今年,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和省内天气自然变化,大豆质量较去年下降。但是我省大豆加工企业主打非转基因品牌如农垦九三油脂集团、省阳霖油脂集团等认真开展订单农业,保证农户利益不受损失,大力发展大豆精深加工,延长大豆产业链。像大豆蛋白,保健品化工产品等,保证了大豆油的市场供应和本省大豆产业生存的基础。

(二)多种企业所有制企业发挥作用,民营加工企业迅猛发展。今年纳入粮油加工业统计企业数为585个,其中国有30户,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个,民营企业549个,比上减少70个,比去年同期减幅11%,股份制、民营企业逐步成为我省粮油加工业的骨干力量。例如大米加工业1000吨以上2户,股份制企业占1户。食用植物油1000吨以上3户,其中国有企业占1户,股份民营企业占2户;我省统计食用植物油企业74个,国有仅4个,股份制和民营70个,占94.6%。按照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多元主体划分市场销售份额的局面将日趋激烈,同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和管理创新中发展壮大,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水平会越来越高。

(三)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粮食加工业企业普遍增强了科技创新意识,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措施,推进了粮油产品的精深开发。水稻、大豆精深加工有了突破性进展。今年佳木斯市粮食企业引

进益海集团资金在佳木斯建大型粮油加工厂,已到位资金2.3亿元,深加工项目稻壳生物质能发电,米糠浸出油已调试生产。九三油脂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开展大豆精深加工,生产高科技保健产品VE、大豆分离和浓缩蛋白、大豆异黄酮已正式注册品牌投放市场销售。

(四)培育重点粮油加工业龙头企业,实现粮食产业化大发展。我省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逐年稳步上升,近几年保持了粮食主产大省和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我省粮食商品量和专储量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1/10左右,绿色食品量、优质粮及标识认证数量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今年我省粮食工作目标是搞好粮食精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水稻产区的企业要以大米加工为核心环节,特别要发挥重点企业集团加工能力和品牌、市场优势,带动周边企业发展联合经营,加快壮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稻米产业企业集团。我省农垦的九三油脂集团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之成为油脂行业具有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201*年在大连新建惠良公司、天津惠鑫公司两个分公司。201*年又在广西防城港建一座日处5000吨的油脂加工厂,使九三油脂公司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了700万吨。

粮油加工业产品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粮油加工企业的增加和加工能力的提高,加工企业更注重粮食基地建设,使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联结关系更加紧密,水稻、大豆基地基本做到了布局合理、集中连片。目前我省已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97户,大型的主要有鹤鸣米业、香兰米业、北大荒米业、九三油脂集团、福源米业、绿都集团等,特别是九三油脂集团今年生产豆油量达67万吨,占全省总产量72%。今年我省按照“十一五”规划和市场化经济原则,以优势企业和品牌为核心,着力培育和壮大粮食企业集团和企业经济联合体,扶持同类粮食加工企业实行战略重组,进一步提高粮食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加工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粮食加工企业总体发展缓慢,设施设备更新落后。我省现有加工设施中有很大部分陈旧落后,企业更新改造投资无来源,引资无优势。导致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落后,企业发展缓慢。

2、产业链条过短,产品高附加值低,粮食精深加工水平不高。西方发达国家粮食

加工科技装备水平高,企业设备先进,加工层次多,产品链条长、附加值高,原料基本上是吃干榨净,而我省初加工、粗加工的比重大,初加工、粗加工的比重为85%,精深加工只有15%,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

3、优质加工原料不足,原料成本过高,生产能力显得过剩。今年由于天气因素影响水稻、大豆质量差,符合加工标准的粮源不足,收购原粮成本高,加上费用利息每斤在0.925元。经统计,全省年加工能力2392万吨,而实际加工数量411万吨,能力过剩率达80%。有一部分企业因购粮资金短缺,银行信贷支持不及时,原料不能及时购入,企业加工生产日缩短。

4、低水平重复建设弊端没有从根本上抵制。受经济利益驱动加上地方政府缺乏统筹规划,导致能力过剩产业趋同。

(二)我省下一步工作建议。

充分发挥粮食大省粮食资源加工、装备研发等优势,加快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建设和增强竞争力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建议如下:

1、全面规划,合理调整结构。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黑龙江省粮食加工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产业政策,引导201*年全省粮食工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引导企业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要通过行政、市场等手段,淘汰规模小、带动力小的加工企业;或用资产利益连接方式,搞企业间联合,提高市场竞争力。

2、继续实施名牌战略,精心培育组建企业集团。按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通过政策指导和精心运作,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企业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逐步在去年重点培育10户粮食企业集团基础上,再发展壮大5户粮食销售额在1亿元粮食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在县域经济中龙头带动作用,积极进行品牌整合,叫响龙江粮油产品品牌,进而打造名牌。进一步引导加工企业认真参加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开展的“放心粮油”活动,扩大“放心粮油”产品覆盖面。

3、拓宽精深加工领域,提高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一是要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科研开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着力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进粮油加工产品更新换代;二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力开展粮食深度开发;三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我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优势,共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延伸粮油产业

链条,提升粮油新产品的更新换代。

4、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结合本地实际,在贯彻落实好国家《粮油加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指导意见》的同时,制定好本地本部门本企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资本为纽带,以产品名牌为核心,以区域优势企业为主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组建成紧密型的企业集团,共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各级政府要适当加大财力投入,在贷款贴息、投资立项给予扶持,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振兴龙江经济做贡献。

(三)我省下一步工作措施。

按照国家粮食局201*年重点工作相关要求和我省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省将继续加大发展粮油加工业的工作力度,主要措施以下三项措施:

1、现有97户省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要积极开展优质粮食“订单”经营。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积极推广借鉴汤源香兰米业集团等成功作法,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经营,实现农民、企业、市场有效连接,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

2、要搞好粮食精深加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积极争取并用好、用足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基地建设、专利补贴、贷款贴息、技术改造等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水稻、大豆产区企业要从为本经济区域大型精深加工企业收储配套服务做起,甘当“第一车间”,加快与大型加工企业的资本和利益联合,在粮食产业化经营链条中发挥好粮食购销、仓储物流等功能作用。

3、要发展、壮大粮食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今年,对已组建起来的10户粮食企业集团,要在体制、机制、技术、品牌、营销等方面搞好巩固和提高,努力做实做大做强。同时,还要通过联合重组,新打造培育5户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粮食企业集团或企业联合体。努力实现粮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上的转变。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粮油工业201*年度统计分析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粮油工业201*年度统计分析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粮油工业201*年度统计分析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697777.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