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第二章总结 (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A.2Q1+Q2>4Q3C.Q1+Q2c.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D.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E.金属活泼性的判断: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c.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a.负极反应:X-ne=X
b.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A.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B.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金属腐蚀的防护:
a.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b.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c.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A.干电池(锌锰电池)a.负极:Zn-2e-=Zn2+b.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B.充电电池a.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n-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Pb+SO42--2e-=PbSO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b.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总反应:2H2+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
A.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B.计算(重点)a.简单计算
v(B)c(B)t
b.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d.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B.外因:
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f.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3)化学反应的限度A.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a.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b.化学平衡的曲线: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
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v逆
v正>v逆正向v正.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正向移动反之压强: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反之 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 扩展阅读: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2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1.元素周期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3.按照原子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5.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6.元素周期表7个横行叫周期,每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左→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7.第一(2)、二(8)、三(8)周期为短周期,其他周期为长周期 8.周期表有18个纵行.8、9、10叫第Ⅷ族,第ⅠA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9.碱金属元素与氧气、水的反应4Li+O2=加热2Li2O2Na+O2=加热Na2O2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 10.碱金属元素除铯外,成银白色,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小(上→下),熔点低(上→下),导热、电性好 11.卤族元素由F2→I2颜色越来越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增高12.卤族元素与氢气的反应H2+F2=2HF H2+Cl2=光照或点燃2HClH2+Br2=加热2HBrH2+I2≈加热2HI 13.从F2到I2氧化性逐渐减弱,与H2的反应程度越来越不剧烈JIU,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 1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相对原子质量15.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原子叫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16.氕质子数1中子数0,氘质子数1中子数1,氚质子数1中子数2;它们的一氧化物分别为水、重水、超重水
第二节 1.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低,远的高2.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同一主族金属性↑,非金属性↓ 3.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84.镁与水反应: 2Mg+2H2O=2Mg(OH)2↓+H2↑ 5.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实质是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6.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7.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化合价=它所处的族序数,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②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负化合价=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得到的电子数
第三节 1.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并生成白烟,未反应完的氯气在集气瓶中呈浅黄绿色 2.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3.①离子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②键的本质静电作用(不仅仅是引力,也是斥力) ③成键条件:(1)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第ⅠA、ⅡA、ⅥA、ⅦA)(2)NH4+、SO4^2-、CO3^2-等遇到活泼金属或非活泼金属可以形成离子键4.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5.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Na〃+.Cl:→Na+[∶Cl∶]-¨¨ 6.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7.①共价键成键微粒:原子 ②键的本质: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③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键 ④存在范围:非金属氧化物、酸、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8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完全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9.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可形成极性共价键 10.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差别越大,键的极性越强11.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12.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13.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比化学键弱得多;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14.氢键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汽化,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可看作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条件: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N、O、P)★第二章
第一节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3.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4.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5.吸热反应:铵盐和碱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H2、CO发生的还原反应;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铝热反应 6.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即总能量是守恒的 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8.HCl与Al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溶液温度升高→放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反应:玻璃片和烧杯粘在一起,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烧杯壁很凉→放热反应9.HCl和NaOH反应:放热(中和热)反应 10.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
第二节1.燃煤发电的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2.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3.铜锌源电池正极铜片:2H++2e-=H2↑(还原反应)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4.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5.原电池装装置条件: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金属,另一种是能导电的非金属) ②电极必须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④必须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6.最早使用的电池是锌锰电池(干电池),为一种一次性电池;锌发生的反应:Zn→Zn2++2e- 7.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逆向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8.汽车电瓶大多为铅蓄电池 9.燃料电池以H2为燃料时,产物为H2O;以CH4为燃料时,产物是H2O和CO2
第三节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浓度常以mol/L为单位,时间常以min或s为单位,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为mol/(L〃min)或mol/(L〃s)2.注意:①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②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且为平均速率 ③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是表示的含义是一致的,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④通常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CaCO3+CO2=Ca(HCO3)2Ca(HCO3)2=加热CaCO3↓+CO2↑+H2O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①最根本的因素为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③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④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 ⑤对于气态反应物,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若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其他条件不变) 9.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即化学反应的限度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化学必修2第二章总结 (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化学必修2第二章总结 (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化学必修2第二章总结 (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5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