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东城街新桥学校201*-201*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班级:三(1)班科学科任:刘炽森
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能
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变化,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我们工作中那种由改革、由变化而带来的激情,确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感受。实践中我们走过了一条鲜花与荆棘同生的短暂而又漫长之路,更在实践中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个值得探讨与深思的问题。也正是这些值得探讨与深思的问题激励着我们与科学课一路同行。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改革中的小学《科学》课程,将课程性质定位于“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强调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强调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更加关注学生是否能将这些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少走弯路,将新课程理念很好的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我校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准”实施《科学》课程改革的支撑点教师理念的更新
对于用全新思想观念锻造的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新教材,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观念得不到更新,那么就很难适应课改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新课改的理念就很难得到贯彻,改革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
的。为此校领导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使实验教师清楚的掌握《科学》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感受到全新的课堂教学,达到思想上“通”,观念上“明”。1、走出去,加强学习。
拓宽外出学习机会,走出去,多向拓展,老师观念上的耳目一新,行动上的良好借鉴。回来后,试着上几节模仿课,亲自体验。从交流到课堂学习,感受新课改思想带给自己成功的喜悦。2、请进来,加强指导。
学校领导很重视对科学教师的培养,经常请县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解决教师的疑难问题。教研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经常请教研员到学校为教师做悉心指导,使实验教师对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要求掌握到位。3、个人做,加强内化。
加强个人自学,学校为科学教师征订了科学杂志,科学教师能经常阅读摘抄,每学期写自学笔记5000字以上,还经常写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个人反思等教学随笔。在了解理论的同时还要落实到实践中,确保一课一得,开展研讨课,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二、抓“实”实施《科学》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方法
科学教育,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由此可见,
科学教育是开放的教育,科学教学只有构建起开放的教学体系,才能承载起科学教育的使命。
1、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方式是玩中学,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从讲述性学习走向探究型学习。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主旋律,面对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时,学生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情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激发者、个体成长的辅导者、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者,要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开放教学内容的观念,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含的深层次的功能,担当起科学课程开发者、开展对学生科学的启蒙教育和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价值等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师要绐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信、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发展。让学生身处有限的教室,思维却遨游在无限的空间里。
2、新的教学方式: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课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建立开放性的课程资源。教师应主动走出封闭型的课堂资源空间,带领学生进入学校资源空间、家庭资源空间、社区资源空间和网络资源空间,使学生多渠道、多媒体、多方位、个性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变“讲课”为“上课”,变学“答”为学“问”;即:改变过去教学中的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要体现教师知识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学习活
动的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精”、“实”、“活”,即内容精、方法精、活动精。训练实际、知识扎实、有实效。教法活、学法活,解决问题灵活,不流于形式,注重课堂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创造性的活动,刺激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中充分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宽松的空间环境,并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三、其他工作:
1、本学期,学校完成了实验室的改建工作,建成了一个标准实验室并经验收合格。
2、本学期,科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科技活动的培训。
学校领导对科学教学工作很支持,也很重视对科学教师的培养。但是,一个学校的科学教学要搞上去,光凭一两个科学教师是不可能的,学校除了各个方面的硬件设施要配备齐全以外,学校在今后还要选取适当场地,开辟学生喜欢的科普乐园,放飞心爱的小鸟,饲养可爱的小动物;开辟种植试验田,让学生亲自种各种植物,观察他们的生长,体会科学的奥秘。尽一切能力为科学课走进。
201*年7月1日
扩展阅读:三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简答题
1.在观察土壤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答:观察土壤最好到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的地方;要注意安全,不要到危险的地方;要选择好天气,不能在雨后潮湿的土地里去挖土壤;发现小动物时,不要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更不要伤害它们。
2.同学们可在居住的小区内或学校里观察花园里、小树下、墙根、运动场的土壤,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简要说出原因。答:在花园里、小树下的土壤是湿的,呈褐色,土壤里有小虫、枯树叶、树枝等。因为它们都要生长,需要水分和养分。墙根、运动场的土壤比较坚实,没有太多的动、植物,比较干燥。因为这里过往的行人太多,又不种植物。
3.田野里,树林中,秋天飘落的那些落叶,最后都到哪里去了?答:大量树叶聚集在一起,一些细菌将其逐渐腐烂,蚯蚓把它当作食物,拖入泥土中去。
4.为什么说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如果缺少它们会怎样?
答:因为它们一直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的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如果土壤缺少了它们,粮食、蔬菜就不能生长,花草、树木就会枯萎死亡,我们人类也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5.实验探究题
实验材料:土壤、塑料袋、水、蚯蚓、落叶实验目的:探究动物(蚯蚓)的生活对土壤的影响实验步骤:A.将土壤装进塑料袋里,放一些落叶在上面;B.给塑料袋里加入少量水;C.将蚯蚓放入袋中;D.将袋子放在阴暗潮湿处;
E.5-6天后,观察蚯蚓在土壤里的情况和土壤的变化。实验结果: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
6.土壤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含水性能,如果土壤能长期保持湿润,植物会怎样?反之,又会怎样?
答:如果土壤能长期保持湿润,就会草丰林茂,反之则寸草不生。7.用什么方法可以阻止斜坡上的土壤侵蚀?
答:把斜坡分割成像梯田一样的台阶;在山坡上栽树,把树栽成窄窄的阶状;降低雨水的流速。
8.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请你说一说,土壤到底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答: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营养物质、活动空间等。9.在土壤中埋入一些树叶,会引起什么变化?
答:使土壤变肥沃;给动物提供食物;给植物提供营养;提高生活质量。
10.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人类这样无休止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又将是怎样的情景?
答:会造成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沙尘暴频发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假如没了土壤,粮食、蔬菜就将无法生长,我们人类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1.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土壤小动物,平时对垃圾进行分类堆放,变废为宝,积极回收垃圾,不做对土壤有损害的活动,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一份努力。
12.三类土壤渗水的快慢有什么不同?
答:砂质土渗水快;黏质土渗水慢;壤土渗水快慢居中。13.土壤的种类有哪些?
答: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14.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水土流失能产生什么影响?怎样防止水土流失?
答:除了大自然造成水土流失外,砍伐森林、破坏草地,毁林造田等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可使河床升高,湖
泊变浅,土壤肥力衰退,旱涝频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最大限度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15.举例说明土壤中各种成分含量的不同和植物生长有什么关系?
答:各种成分都与植物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砂和黏土是植物的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黏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16.水、土、植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答:砂质土含砂较多,颗粒较大,渗水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颗粒大小居中,渗水中,保水性能中,通气性能中。17.什么是腐殖质?
答:死亡的动植物及动植物的残体在土壤中会逐渐腐烂,这些腐烂的动植物遗体,统称为腐殖质。
18.说说土壤肥力为什么会流失?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答: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使得那里的土壤肥力下降,变得比较贫瘠,为了增加土壤肥力,人们通过修筑梯田防止水土流失,种植绿肥和收集落叶和人、畜粪肥沤肥增加腐殖质。
19.土壤动物的生活对土壤的肥力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动物能够分解生物残体,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改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0.蚯蚓有什么作用?
答: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是“土壤天然的犁”;它还可以把腐烂的动植物残体拖进土壤里,使土壤中的腐殖质增多,改变土壤的肥力;蚯蚓死后,腐烂的尸体也会增加土壤的肥力,所以蚯蚓又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21.你知道有哪些破坏土壤的现象?
答: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给农作物喷洒农药、随意抛洒垃圾、开窑烧砖、山区修筑梯田、开山毁林、滥伐树木等活动都会破坏土壤,使土壤资源退化。
22.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土壤的植被有蓄水功能,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干旱时土壤表层土就会被强风吹走;蓄水能力发生变化,暴雨能很快地把富饶的表层土冲走,水土大面积流失,从而使植物无法生长。
23.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我们应该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答:土壤为人类提供了食物以及人们建筑房屋所用的木材等,为了保护家乡的土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土壤小动物,平时对垃圾进行分类堆放,变废为宝,积极回
收垃圾,不做对土壤有损害的活动,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一份努力。即植物造林、进行环保宣传、垃圾分类回收。24.什么是土壤?
答:土壤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25.什么样的土壤的肥沃的土壤?答: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是肥沃的土壤。26.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不同。用放大镜看沙土沙粒多黏土黏粒多壤土沙粒、黏粒、粉粒比例差不多用手捻一捻用手握一握硬而滑握不成团软能握成团有痕迹能成糊状适种红薯适中适中有痕迹能成糊状适种水稻在纸上涂一涂无痕迹放进水里搅动成不了糊状查资料适种花生书上的重点知识:
1.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2.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3.表层上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4.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5.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
6.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上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那里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和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7.科学家们通过辛勤的工作,迄今已经从土壤中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亿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如果土壤缺少了它们,粮食、蔬菜就不能生长,花草、树木就会枯萎死亡,我们人类也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8.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动物。
9.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
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10.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11.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12.人们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窑烧砖、开山毁林。
13.我们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的事情有:植树造林、环保宣传。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问答题:
1.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
答:植物的种子生长在果实里,果实是种子的家。2.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茎又是干什么的呢?
答: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你能简单地设计一个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吗?试着说一说。答:A.选择一根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B.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C.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D.观察试管中水量的变化,发现水减少了。
4.简述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概念和区别。
答:自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依靠外力传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5.通常吃植物的哪一部分?
答:土豆吃它的茎;胡萝卜吃它的根;花生、豌豆吃它们的种子;四季豆、南瓜、香蕉吃它们的果实;菠菜吃它的根茎叶;芹菜、青菜吃它们的茎叶。6.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答:各种蔬菜、粮食作物、水果等含有营养成分,可以食用;枸杞子、甘草等中药材,可以为人类治病;棉花等可以用作纺织材料;香蕉、苹果、甜橙等可以制成饮料供人们饮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家具、门窗等建筑材料离不开木材,植物的枝、叶可以用来搭建茅屋、制造船只、编制篮子、用作燃料总之人离开了植物无法生存,它对人类的贡献之大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7.说说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答:像蒲公英一类的种子是随风飘送,传播到远方;像椰子一类的种子是利用水力,随波逐流进行传播的;像刺耳、浆果是靠动物和人类的携带进行传播的;像豆类的种子是靠“自我爆炸”进行传播的。
8.怎样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答:先把种子用水进行浸泡,待种子膨胀时用镊子剥去种皮,剥皮时不要着急,把剥了皮的种子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
9.以蚕豆种子为例,说说种子的构造。
答:蚕豆皮很厚,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这层皮叫“种皮”。种皮内有两片厚厚的豆瓣,里面贮藏有养料,供种子发芽时用,它叫“子叶”。在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一个小芽,在小芽的一端白色、圆锥形的部分是根,另一端两片黄绿色的部分是芽。10.比较一下,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
答:菠菜的中间有一条比较明显的、粗壮的根,在这条粗根的周围有许多细小的根,这类根是直根。葱的根,好像老爷爷的胡须,是由许多粗细不同的根构成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粗根,这类根是须根。
11.为什么根能固定植株和吸收水分及养料?
答:因为任何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向深处生长,并且向四周扩展,牢牢地将土壤抓住,使植株能直立起来,稳固在土壤中,植物的根中,每一条小根的尖端都长有很多根毛,它伸进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供植物生长发育。12.什么是茎?说说这些茎有什么不同?
答:植物长叶的部位树干、树枝、秸杆、藤、秧等叫做茎。牵牛花属于缠绕茎;爬山虎属于攀缘茎;西瓜属于匍匐茎;竹子属于直立茎。
13.怎样证明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
答:取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茎和叶上就出现红色斑纹。这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
14.根和茎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根和茎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地下,同时根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把根吸收的水分和养料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15.直立茎:柳树、松树、月季花。
匍匐茎:红薯、南瓜。缠绕茎:何首乌、猕猴桃。攀缘茎:豌豆、葡萄。
16.植物都有向光性吗?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哪些影响?答:植物都有向光性。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17.植物的花粉有哪几种传播途径?
答:借助昆虫和风力传播,还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8.有些植物,农民伯伯要进行人工授粉,为什么?
答: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进行人工辅助授粉。19.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哪几部分?
答: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书上的重点知识
1.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2.茎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缠绕茎,如:牵牛花。直立茎,如:杉树。攀援茎,如:爬山虎。葡匐茎,如:西瓜。
3.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4.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5.植物的花由花瓣、雌蕊、雄蕊、萼片组成。
6.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7.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8.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有鲜艳的花冠、芳香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例如:油菜花、桃花等。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9.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很小,花瓣退化或没有花瓣,也没有花香和花蜜,花粉多而轻。例如:玉米、水稻的花等。
10.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对不同植物可采用不同的人工辅助授粉方法。11.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法有三种:过滤、沉
淀、蒸发。
2.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主要存在形式:(固体)、(液态)、(气态)。各种形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性。
3.处于固态的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在不太大的外力作用下,其(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很小。4.物体在水里,有的(浮),有的(沉)。
5.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我们说固体在水中(沉浮)。6.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决定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7.(死海)是当今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
8.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密度)等因素有关。9.我们知道的增加水的浮力的方法有(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水中加盐)。问答题
1.怎样分离混合后的固体?
答:为了分离混合后的固体,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如风力分离稻谷中的秕谷;用筛子分离沙中的小石子;用磁铁分离木屑和铁钉的混合物。
2.研究固体的性质。分类名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石块土色无规则较硬件不透明螺帽银白柱形硬不透明玻璃茶色长方体不太硬透明橡皮白色长方体软不透明2.固体有一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固体。液体无一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体叫液体。3.固体混合前后体积、重量有变化吗?为什么?
答: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减少了,因为固体与固体这间有缝隙。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没有变化。
4.在水中会上浮的:铅笔、树叶、皮球、火柴盒、苹果在水中会下沉的:玻璃球、勺子、土豆、一桶饮料、橡皮泥6.在水中,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
答:物体的形状决定它的排水量,如果物体排开的水量比物体重,这个物体就会上浮。如果物体排开的水量比物体轻,物体就会下沉。小石子会下沉就是因为它排开的水少,比石子轻。而巨大的轮船能浮起来是因为它可以排开大量的水。虽然轮船很重,不过还是比它所排开的水轻。
7.我们采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
答:通过“同样多的液体和水比谁重”;“把液体倒到倾斜的木板
上观察流动的快慢”;“把不同液体滴在纸上观察露珠”的形状;通过“看”、“尝”比较颜色、透明度、味道
7.为什么把食用油、蜂蜜倒入水中会出现油在上、蜂蜜在下的情况呢?搅一搅油、蜂蜜、水的混合物,发现什么?
答:不管先倒食用油,还是先倒蜂蜜,都会出现油在上,蜂蜜在下的情况,这是因为油和水比,油比较轻;蜂蜜和水比,蜂蜜比较重。搅一搅会发现,油还在上面,说明油不溶于水,蜂蜜和水的颜色变成一样的了,说明蜂蜜在水中溶解了。由此得出,液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8.研究液体的性质性质名称透明度颜色味道形状油透明淡黄无味无形状水透明无色无味无形状牛奶不透明无色无味无形状蜂蜜透明淡黄甜味无形状9.你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观察到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
答:在杯子里先倒入三分之一热水,然后沿杯壁慢慢倒入冷水,直至倒满,用手在杯口水面感觉,水是温水。说明热水在冷水在流动。
10.什么是鸡尾酒?
答:鸡尾酒是一种量少而冰镇的酒,它是以金酒、威士忌、白兰地、朗姆酒、伏特加酒、葡萄酒为基酒,再配以其他原料如果汁、
蛋、糖等,以摇荡法或搅拌法调制而成,最后再饰以柠檬片或薄荷叶。
11.我们用什么办法能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
答:根据物体的沉浮现象,在渔网下部每隔一小段挂一块下沉的物体(如铁块),使渔网下面沉下去;在渔网上部每隔一小段挂上漂浮物(如塑料泡沫),使渔网上面浮起来。这样就可以使渔网立起来。
12.怎样让沉在水中的土豆浮起来?
答:改变水的密度,可以在水中放入盐,使水的密度大。这样可以让沉在水中的土豆浮起来。
13.这里有一杯清水、一杯盐水,除了用品尝的方法可以区分外,你还有什么新的方法吗?
答:给两杯水加热,有结晶体出现的就是盐水,另一杯则是清水。14.油可以溶于水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
答:油不溶于水,在加入洗洁精的情况下,油可以溶于水。15.死海为何淹不死人?
答:因为死海海水的含盐量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的密度,人在死海中是浮在水面的,所以死海淹不死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三年级科学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三年级科学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三年级科学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7114.html
- 上一篇:三年级科学总结
- 下一篇:大学生产实习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