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
沭阳县怀明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某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的台词应是A.“民贵君轻,社稷次之”B.“兼爱非攻,互助互爱”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早。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4.理学思想的核心是
A.“天理”B.“仁”C.三教合一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7.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8.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9.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表明:
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
第1页(共6页)10.西方的人文精神起源于下列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A.希腊的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启蒙运动D.欧洲封建国家改革运动11.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人物是
A.但丁B.乔托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12.欧洲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复兴B.保留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C.思想家的提倡复古D.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13.德意志发生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从德意志掠取大量财富B.人们要求改革教会愿望强烈
C.罗马教皇派人修缮圣彼得大教堂D.罗马教廷派人来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14.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15.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其中,伟大人物指的是:①牛顿②伏尔泰③卢梭④孟德斯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1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18.汉字演变的序列是:①甲骨文②小篆③大篆④楷书⑤隶书
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④D.③④①②⑤19.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20.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B.文人画C.花鸟画D.山水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史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
材料一: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
第2页(共6页)交锋与激荡,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演绎出历史上罕见的群星灿烂的时代。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二版)材料二:“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候为相而隆儒矣(“隆”为“重视、推崇”的意思)。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程颢(1032-1085),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世称伊川先生。“二程”是河南洛阳人,二人是亲兄弟。关于程颐,有个著名的典故,就是“程门立雪”,以下就是《二程语录》中对这个典故的记载:游、杨(程颐的学生游酢、杨时,也是著名的理学家),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待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历史第二课堂》材料四: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此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7分)(2)材料二中的“武帝”为了“隆儒”而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对“程门立雪”这一求学经历你有何看法?(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材料四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22.阅读下列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14分)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塔戈拉命题”。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材料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材料三: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
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6分)(2)与普罗塔戈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2分)(3)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2分)
23.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第3页(共6页)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目家和地区。到201*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请回答:
(1)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著名艺人是我国何时在哪一艺术领城中涌现出来的?(2分)
(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和发展孔于思想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材料四指出,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将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201*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京”字属于哪种字体?盛行何时(2分)(5)如果用上述材料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活动,请你拟定一个研究课题的题目。(2分)24.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请回答:(16分)
(1)印刷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3分)
(2)请列举宋明时期理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心学”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2分)(3)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4分)
(4)这时期何种戏曲形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请列举两位著名代表人物(3分)(5)两宋时期,画学兴起。请说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及其代表作。并请简要说明其盛行的原因(4分)
第4页(共6页)沭阳县怀明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答案题号1A112D123D134A145C156A16D7A17C8D18A9B19A10A20B答案CDD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21.(1)原因:政治、经济方面深刻的变革(2分)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5分)(7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术);兴办太学(4分)(4分)(3)尊师重教;虚心求学;诚心专志;不能循规蹈矩,要珍惜时间等(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2分)(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同也可)(2分)(2分)22.(1)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分)局限性: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3分)(6分)(2)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道德的重要性。(2分)(2分)(3)同:康德与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都认识到人的社会性。(2分)异:苏格拉底强调人可以通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自律;康德强调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制约人的行为。(2分)(4分)(4)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2分)(2分)
第5页(共6页)23.(1)图二;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3分)(3分)(2)同治、光绪年间;京剧。(2分)(2分)(3)核心:仁。(2分)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朱熹:理气论;心性论。(两人观点分别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共2分。)影响: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2分)(6分)(4)小篆;西汉。(2分)(2分)
(5)如: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等。(2分)24.(1)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期,已使用彩色套印技术;(1分)毕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1分)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1分)
(3分)
(2)陆九渊,王阳明。(2分)(3)婉约派(1分):李清照、柳永(1分);豪放派(1分):苏轼、辛弃疾(1分)(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即得分。)(4分)
(4)元杂剧;马致远、关汉卿(3分)(5)风俗画;(1分)宋择端《清明上河图》;(1)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
民数量的不断增加。(2分)(4分)
第6页(共6页)
扩展阅读: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第一次月考
201*20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文科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总分60分)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等级、无差别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明天理,灭人欲2.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有一些相似之处,主要是()A.用政治变革代替军事战争
B.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C.承认矛盾的存在,但力求回避矛盾D.在教育思想上都承认私学的重要意义
3.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4.《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B.偏爱某些学生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5.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6.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介绍诸子百家的学派时,批判其中一家宣扬了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不分阶级的情感。请推测批判的对象及其学说是()A.孔子的“仁”B.孟子的仁政学说C.墨子的兼爱D.庄子的齐物7.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认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请推断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8.《汉书艺文志序》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9.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A.“性善论”思想B.“性恶论”思想
C.教育能改变人的本性D.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10.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
思想主张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11.《汉书食货志》记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这体现了()A.三纲五常的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C.无为而治的思想D.天人感应的思想
12.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D.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13.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神化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思想C.宣扬“民本”思想D.反对苛政刑杀
14.汉初,萧何死后,曹参为相,他对萧何制订的制度一律照搬,这就是“萧规曹随”。“萧规曹随”的做法,明显与下列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相符()
A.墨家B.儒家C.法家D.道家1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辩证思维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16.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17.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18.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19.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A.主张学以致用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20.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此观点()①强调“理在气中”②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③强调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④从理论上驳斥了程朱理学的错误观点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1.假如李贽能穿越时空,他会极力反对的事件或现象是()A.商鞅变法B.花木兰替父从军C.梁祝化蝶相随D.对贞节牌坊的颂扬2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23.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中外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②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③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4.“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25.“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门类的评价()A.书法B.中国舞蹈C.文学D.戏曲
26.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A.顾恺之B.王羲之C.韩退之D.王夫之27.右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
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28.“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落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若委实冤枉,如今是三伏天道,下尺瑞雪遮了窦娥尸首。看这楚州亢旱三年。”这种文学的表达形式,在何时最盛行()A.魏晋B.唐C.宋D.元
29.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此楹联是为了纪念()
A.屈原B.李清照C.辛弃疾D.蒲松龄30.明清时期,“士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社会经济和人们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反映在小说中则表现为“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这一现象说明()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商品经济发展C.八股取士D.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二:材料分析(31题26分、32题14分,共49分)31题:
材料1: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材料2: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1)材料1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8分)(2)据材料2,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6分)
(3)有学者认为,战国时期出现了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文化,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两者的表现。(4分)
(4)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从先秦时期的不被重视到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5)“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用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来证明此观点。(2分)
32: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明朝妇女婚姻的保守性和自主性?(4分)
(2)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婚姻保守性的原因(6分),在这种背景下,思想界有何反应?举出几个代表人物。(4分)
31题
答案:(1)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2分)
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6分)
(2)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2分)墨家的“强本节用”。(2分)法家“严而少恩”。(2分)(3)民本思潮的表现: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荀子重申“舟水之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2分)。
专制主义的表现:荀子主张“礼法并施”,带有专制主义色彩;李悝、商鞅等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2分)
(4)适应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文化(4分)
(5)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吸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等,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2分)32题
(1)材料一、二可证明明朝妇女婚姻的保守性;材料三、四可证明明朝妇女婚姻的自主性(4分)
(2)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6分)
出现异端和批判思想(1分)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09780.html
- 上一篇: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