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宁镇一小课改阶段回顾小结
我们前进在高效课堂改革的道路上
义宁镇一小课改阶段回顾与小结
时光荏苒,沐浴着我县高效课堂改革的春风,我校在县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扬勇于探索、求实创新的精神,聚焦课改,关注课堂,大胆实践,走过近两个月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现将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营造氛围,加强培训,促奠基。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课改氛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动员会,使全体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三大工作重点之一(即德育深化、师资培训、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全员抓教学提升质量”是我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主旋律之一。学校还组织召开了“四会”(即班子会、教研组长会、全体教师会、家长会),研究部署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改革活动的目标、原则、方法及措施,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各班召开了“改变课堂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主题队会,利用黑板报选登课堂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校广播站连续进行主题队会优秀发言稿展播,校园里刷新了宣传学习高效的标语,各班教室张贴了课改激励性标语,营造了浓郁的课改氛围。
2、加强学习,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为保证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在原编《义宁镇一小学校管理手册》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义宁镇一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等12项制度,并且利用教师会、常规教研时间,带领教师学习《这些制度。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小组建设、当堂训练、展示交流等环节的
专题培训培训,还聘请了县教研室领导谢国才到校进行《高效课堂改革指导意见》解读。
教务处将《课程标准》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让教师利用课余和教研时间,重温《新课标》,进行了新的体味与感悟。要求全体教师在工作之余,多读书、多看报,每周至少读一篇课改好文章,要有读书摘要,学有札记,学校订阅的所有教育报刊文章,全部下发各教研组,以供教师们抽空学习。学校还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升级后的电脑,以便教师随时可上网查阅资料,丰富课堂教学资料和内容。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二、规范流程,加强管理,促实施。
(一)规范小组建设。课改实施组制定了小组建设办法,就小组建设的原则、方法,组内机构设置,小组长的选拔、培训,组内的结对帮扶,小组文化建设,小组的评价与考核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班根据要求组建了班级学习小组。
(二)规范上课流程。按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改实施组制定了《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规程》就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1、“先学”环节中,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自学前的指导,督促学生完成自学任务。
2、“后教”环节中,教师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要求、教的方式。做到:学生会的坚决不讲,学生会讲的教师坚决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仍不会的坚决不讲。
3、“当堂训练”环节中,深入落实“四清”。对“四清”的落实,我们是这样理解和操作的,所谓“堂清”,当堂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或学习任务,就是“堂清”;所谓“日清”,每天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能及时独立正确完成,第二天教师检查批改无错误,即为“日清”;所谓“周清”,每周五下午语数英各一节采用小组成员互
清、组长过关清、教师抽查清的方式,一周的学习任务该背诵的会背,该默写的会默写,该计算的会计算,就是“周清”。对“周清”不能完成的,老师要交待家长利用双休日帮助孩子“周清”过关。“月清”就是每月学校统一组织一次质量过关调研,检验学习效果,对效果好的班级、教师、学生进行表扬,对进步大的学生进行表扬,评为“进步之星”,对帮扶小组其它同学进行奖励,评为“帮扶之星”,同时每次“月清”后,学生、教师都要进行认真的质量分析,学生要集好“错题集”,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成功是不断纠错的过程。错题要弄懂弄通,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反思。我们要求教师上每节课后、听每节课后以及每次测试后要开展教学反思,总结其中的得与失及努力方向。有人说,教师写一辈子教案,永远是一个教书匠,但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就诞生一个教育家,在学“大田”的过程中,我校已印制了两部教师感悟集,一本是《新教师高效课堂汇报课听课反思》,另一本是《高效课堂教师感悟集》。反思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5、强化课堂监控。本学期,学校出台了课堂教学巡查制度,每节课都有督导组深入课堂现场督导,督导小组严格执行高效课堂标准,随时对课堂实施实时监控,对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通报,不管是谁,不管职务高低,不管什么课,都要进行严格监管,逐渐形成高压态势,确保高效课堂的实效。另外每天的行政值日也会对课堂进行检查;各班班长也会对当天教师上课情况进行监督、记录,并评选出每天最受欢迎的老师。
(四)强化课堂监控。本学期,学校出台了课堂教学巡查制度,每节课都有督导组深入课堂现场督导,督导小组严格执行高效课堂标准,随时对课堂实施实时监控,对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通报,不管是谁,不管职务高低,不管什么课,都要进行严格监管,逐渐形成
高压态势,确保高效课堂的实效。另外每天的行政值日也会对课堂进行检查;各班班长也会对当天教师上课情况进行监督、记录,并评选出每天最受欢迎的老师。
三、强力推进,抓实教研,促成效。
1、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课改工作,从校情出发,制定可行的课改实施方案,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完善机制,采取积极措施“激励先行者,带动中间观望者,触动后来者”,找准抓手,选准载体,交流经验,树立典型,发现新人。实现保障到位:创设良好的课改软环境,集中优势兵力开展课改活动;为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强化课改管理,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由教学校长任组长,主任为副组长,课改年级所有任课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实施组;教学校长、教研主任、教务主任、骨干教师、年级组长组成的课改培训组。余晓、车宗继两位主任带头上了高效课堂展示课。
2、转变观念,人人参与。我校今年开学以来,我校南北两校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面推行课改,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以及《高效课堂改革指导意见》,课改培训组多次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教师教学理念大大转变,教学模式已基本成型,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3、以课带研,提高实效。开学初,由于我校今年新调进了一批教师,其中有大部分是初中教师,为了让他们能够快速地适应小学教学,熟悉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每个教研组选派了一位骨干教师上随堂展示课。为检验课改成效,组织了新教师上高效课堂汇报课(总共有57节,其中22节数学、24节语文、7节英语、4节综合),学校成立了赛课评委组,对每个参赛人员进行评价打分,评出等级,同时要求相对应学科的老师必须参加听课,教务处对每节课听课的老师都进行签到点名,听后还要求每位教师写听课反思,要求每位评委写听课
小结,并利用大教研时间对以上57节进行了总结。在县教研室组织的县课改基地教师技能赛课活动中,我校梁朝晖、车宗继、饶小红、郭利敏、冷维等五位老师精心准备,通过多次磨课,加上临场的出色表现获得团体一等奖,而且获得了多项个人一等奖。学校给以上五位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兑现了奖金。
4、加强交流,合作共赢。我校利用课改带动了片区教研,11月19日,一小片区教研活动在我校南区举行,樊后巡、甘莉、刘书娟三位老师承担了片区教研课堂教学展示任务。通过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艺术,积极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回首走过的历程,我们既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2、通识培训还须继续深入。个别教师对课改的理解还比较较肤浅,发展还不平衡。还有少部分教师对课改工作仍持观望等待的态度。存在“你说我干,你布置我执行”的现象,把自己置于被动执行者的位置,没有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于课改工作。
3、对学生、教师的评价虽做了些改革,但评价改革的步子迈得不大,评价的瓶颈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4、“25+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当堂训练”、“预习布置”等环节组成,这些环节是否每堂课都应该面面俱到?
5、教师在高效课堂推进工作中,为营造高效课堂教学氛围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所需费用,以及进行教研,培训,课题立项等相关费用如何筹措?
构建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探究与创新的实践过程,是关系到我县基础教育改革伟大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我们虽有短暂的迷茫与困惑,但我们拥有进取不懈的坚实步伐;虽有多次面红耳赤的争论,但我们拥有配合默契、同舟共济的努力;虽有背负旧习重轭一时的无奈,但我们拥有探索创新的惬意与满足。下一阶段是巩固深化阶段,我们将会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加强通识培训。2、开展高效课堂达标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3、完善小组建设。要求各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行为表现,进行再次分组,保证组内优中差均衡,选出优秀的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习小组长。课改实施组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分组到位。训练学生课堂展示能力,教给他们课堂展示的方法。利用一段时间从语言、声调、情感、体态、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训练。加强小组管理,首先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定期转换角色。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加强组员间的合作。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严格的组规。
4、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估与考核方案,促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高效课堂理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定会迎来课改的春天。课改之花定会常开不谢,越开越艳。
扩展阅读:白牙市镇一小课改阶段性总结(二)
白牙市镇一小课改阶段性总结(二)
回顾两个多月的新课改实践,我们可以用下面几句话来概括,即:走进课改,更新了教育理念;实践课改,丰富了教研内涵;收获课改,提升了办学品位。
一、走进课改,更新教育理念
1.重视教师学习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指明了方向,交流学习促进了教师共同发展。我校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题讲座,为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尽力组织名师外出学习。学习回来汇报和展示学习成果,推动学习广度和深度。
2.同伴互助带动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师徒结对和推门听课制度,让一大批年轻教师逐渐成为新课改的积极分子,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他们在外出比赛中荣获各种荣誉,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涂抹了一道道靓丽的风采。
3.自修反思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为了更有力地促进教师们在自修中提升自我,学校还组织教师们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及杂志,要求每位教师的课改笔记每个学期不得少于10000字,及时写出课改总结与反思。教师在反思中得到成长,课堂效率也在反思中逐步提高了。
4.集体备课提升了团队水平。我校课改年级以每周的集体备课为载体,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共同反思上周教学得失,拟订下周教学计划与学习策略,面对教育教学问题和课堂热点,或主导,或参与,发挥桥梁和参谋的作用,彼此相互悦纳,共生互补。集体备课中主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分析、确立教材处理的目标和教法设计上,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策略上,放在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而如何用好、用足教材上,放在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上。
二、实践课改,丰富教研内涵。1.学校宣传使课改实验深入人心。
2.学校规划建设为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保障。3.特色实践研究培养了创新型人才。4.形成了初步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程理念忽视了学校这一教育主体,容易把学校“工场化”,把教师工具化,把教育产品标准化,把复杂的教育情景简单化,把具体的教育对象抽象化。这只能导致学校教育机械的执行着国家课程计划,而忽略了学校自身特色的打造。然而,学校才是构成国家教育的细胞组织,才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主体。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校。新课程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学校,从以往的把学校功能定位于学生的发展,转变为同时把学校看作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具有教师发展功能和本身特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下,我校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各学科教学模式,不同学科虽然模式不同,但对课堂教学都有统一要求,要求教师善于精讲,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的时间,使“课时”主要不是“教时”而是“学时”。首先,要求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做到揭示目标的同时就是组织教学的过程,在上课一开始简洁、具体地指明教学目标,化教师教的目标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以激发学生追求目标。其次,“讲”应是讲在点子上,有鲜明的针对性,讲的方法也应精心选择,切实有效。第三,课堂要保证学生至少有十分钟的练习时间,以及时巩固、理解、消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有效进行三级预习,并作适当扩展,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准备。
三、收获课改,提升办学品位
回顾过去,审视今日,憧憬未来,应答时代的召唤,我们在新课改探索之路上,留下了一步步坚实的脚印:课堂的变化,教师的变化,管理的变化,学校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具体真实的。走近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任重道远。
四、课改中我们面临着不少挑战
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也有偏颇的时候,有时设计的合作探究活动不切合实际,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只重视表面的活动,忽视内容的实质和问题涉及的梯度及内在联系。更有这样的情况,在情急的情况下,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回答,又回归到课改前的方法。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学得不透彻,也有备课不认真的原因,“二次备课”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唱主角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并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学会如何揣摩老师的心理。
2.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
3.如何更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课改中还有以下困惑:
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养成学习习惯的同时,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往往会完不成,因此就面临了学生放开后如何处理好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的问题?恰当的解决课堂的效率与容量的问题?
2.在照顾了全体学生之后,马上就面临着优秀生的培养问题,兼顾优秀生吃饱、学困生吃好的问题还尚待深入研究。
五、下一阶段我们准备实施的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的努力目标就是赶上同级同类课改先进学校,在我校原有课堂模式的基础之上,督促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具体做法是:
1.加强学习交流,先培养出一批带头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内部交流、邀请领导专家进行指导的途径,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
2.采取传帮带、结对子的方法,利用骨干的引领,实现人人上好高效课,人人都是课改名师。
3.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教研研究和课题工作,对课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的突破。
目前,我校教师信心满怀正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教师自己这个目标而努力。学校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教师们通过努力,学生们的表现令人欣慰,学生们更加热爱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教师们也找到了成就感,更加热爱学生、热爱教学,是我校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为此都值得!
白牙市镇一小教导室
201*年4月28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义宁镇一小课改阶段回顾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义宁镇一小课改阶段回顾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义宁镇一小课改阶段回顾小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0529.html
- 上一篇: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