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教育强县自查报告
西坡中心小学“教育创强”自查报告
教育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校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实现201*年上半年创建“教育强县”目标,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建教育强县的工作部署和《彬县教育系统创建强县工作实施方案》,我校深入地开展争创省教育强县活动。经过几年扎实有效工作,我县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照《201*年陕西省教育强县评审标准》,我校教育已达到省级标准要求。现将我校教育强县工作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了“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太红
成员:杨建忠豆红英史会元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创强”实施方案及学校内部设施配备方案。2、统筹协调各阶段工作进程安排。
3、研究解决创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县教育局“创强”领导小组汇报“创强”工作进展情况,并提供信息和决策。
4、制定“创强”评估验收各项工作安排。
5、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摸底、估算、配置、安装、调试等工作6、指导各校搞好“创强”档案整理,做到规范、科学、合理;7、指导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安静、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二、创建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统一思想认识通过会议等进行广泛宣传。(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功能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为切实加强创建教育强县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其他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按照统一要求,围绕标准,抓好落实,强化工作督促检查。全体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保证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攻坚工作在我校区顺利开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验收达标。
根据我校区实际和“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重要求,要在校园干净卫生、校舍管理科学规范上下力气,要科学化、人文化、规范化布置校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彰显各校特色,保证通过验收。
2、加强档案建设,重视资料的支撑作用。
档案真实记录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过程。进一步规范档案建设,完善档案管理以及分类工作,做到有案可查。
(四)完善激励机制。
1、建立对学校的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校长办学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对学校的考核,奖优促优。2、加大对优秀教师、班主任的奖励。(五)强化质量管理。
建立学生素质的跟踪监测、评估体系,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引导校长和教师树立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质量兴校之路的关键,切实做到教育要面向全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中下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一辈子的发展。建立一套教学质量跟踪方法。
(六)实施“强师兴教”工程。
加强对各个层次、类别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重抓好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工作。构建开放、多元、综合的教师培养体系。
(七)狠抓九项工作
1、巩固“双高双普”成果,抓好防流控辍工作,提高办学水平。2、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①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②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③强化教师师德师技培训,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①加强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②推动书香校园建设。③开展阳光体育。④举办各种艺术竞赛,抓好艺术教育。⑤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4、狠抓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施教学目标层级化、教学队伍优质化、教学资源使用最大化、教学管理精细化、教研教改常规化,推动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5、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立比较完善的素质教育考试评价机制、教育教学机制、学校管理机制。
6、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德育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重视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按照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地开好相关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8、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安全预案,加强安全工作日常管理及预防工作,确保校园平安。
9、完善创建工作相关档案,抓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认真采集、核对、归类、文字数据材料。
我们相信,有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我们将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发扬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认清形势、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创强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扩展阅读:松阳县创建省教育强县自查自评报告
松阳县创建省教育强县自查自评报告
松阳县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
松阳位于浙西南山区,丽水腹地,东邻莲都,西南接龙泉、云和,西北连遂昌,东北毗邻金华武义县。县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总人口23.52万,其中农业人口20.6万,辖5镇15乡401个行政村。松阳于东汉建安四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多年,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革命老区和浙江名茶之乡、浙江脐橙之乡、全国松脂之乡。20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65亿元;财政总收入3.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12元。
松阳县于1996年通过省“两基”评估验收,1997年代表浙江省接受原国家教委扫盲工作评估验收,1998年通过省普及实验教育县评估验收,201*年通过浙江省“两高”普九评估验收。全县现有高中3所,在校生4971人;初中4所,在校生7464人;小学24所,在校生13426人;幼儿园124所,在园幼儿6865人。全县中小学学生数为2586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2.0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93%,巩固率为99.97%,初升高的比例为97.01%。全县现有中小学教职工2128人,
其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为99.88%,初中为99.26%,普通高中为98.91%,职业高中为90.74%。
二、主要成效与做法(一)主要成效
县委、县政府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省、市教育强乡镇的创建工作。201*年12月,县委八届全会提出了201*年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目标。几年来,我县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抓手,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全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按照“认真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总要求,起步早,力度大。经过多年努力,我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全县中小学,从1996年的331所小学,27所初中,4所高中调整到现在的24所小学,4所初中,3所高中,目前基本实现一乡(镇)一所中心小学,初中集中在县城、中心城镇的办学格局。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与社会效益。
2、校舍建设成效明显。20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校建资金15408万元。征收土地67742平方米,新建续建校舍96336平方米,维修校舍38502平方米,排除校舍危房9195平方米,完成改水改厕
工程。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201*年创建标准化学校6所;201*年创建标准化学校10所;201*年申报创建标准化学校8所。
3、义务教育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两基”之后,我们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缩小了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努力实现三个基本均衡:一是城乡教育经费保障基本均衡;二是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三是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公平:一是认真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201*年成立了松阳县工业园区职工子弟学校,201*年在读学生264名;二是认真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落实了贫困生资助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关注寄宿学生和“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使“人人有书读”“有教无类”真正落到实处。
4、高中和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努力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县实验幼儿园于201*年9月和201*年2月先后创办了紫荆分园和江滨分园,本部和两个分园在管理上做到“四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师资、统一招生、统一收费标准。充分发挥布局调整后师资、校舍的效益,乘势创办乡镇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24所,扩大公办幼儿园在整个幼儿教育中的份额,幼儿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招考幼儿教师充实到农村幼儿园,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三所高
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现有的教育资源基本能满足普及“十五”年义务教育的需求,201*年初升高比例达到了97.01%。201*年普通高校的上线率为80.51%,万人高考上线率名列全市前茅,201*年第一次填报志愿上线98人,其中文理科上重点线45人。
5、非义务教育同步发展。松阳电大、教师进修学校在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一直受到校舍紧缺的制约。201*年以年租16万元租用了原自来水厂,结束了没有独立校园的历史,两所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201*年松阳电大在籍学生有一千多名,已被升格为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松阳分校;201*年教师进修学校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成人教育先规范后发展,201*年成立了三所中心成技校,由中心成技校引领、带动区域内各乡镇成技校开展工作。西屏、古市两所中心成技校为省示范性成技校,201*年西屏中心成技校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6、教师素质得到了提升。落实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广泛开展各类教师培训,201*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到201*年底圆满完成培训任务,所有教师进行了轮训。201*年暑假,邀请了54位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到我县为全县教师培训,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1*年,全县组织教师培训12期,受训教师人数达到1300多人次。201*年开展全县教学大比武,全县有1410名教师参加了教学大比武,通过教学大比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各校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氛围比较浓厚。201*年和201*年分别召开了全县教师大会,对全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指导、提升。注重名教师、名校长的培养,设立了“名师名校长奖励基金”,出台了《松阳县名师名校长奖励基金使用及管理办法》。全县有省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6名,市名校长1名,县名师37名。
7、素质教育效果良好。素质教育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实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学生主动发展”。一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素质教育推进力度,抓好新课程改革,积极研究对策,切实解决在新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了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松阳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是高度重视体、卫、艺教育,每年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兴趣特长运动会,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三是加强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普遍价值,如责任感、公正和民主意识、宽容态度、事业心、创造性、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关心他人、互助精神等等。我县了成立“松阳县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和“松阳县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会”,努力探索德育创新途径。近年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优异,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育强乡镇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根据《浙江省教委关于在全
省范围内开展创建教育强镇活动的决定》(浙教〔1997〕99号),县政府出台制度,对当年评为市级、省级教育强乡(镇)的乡镇分别给予奖励,并在校舍建设立项、资金安排、教师调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1998年枫坪乡成了我县第一个市级教育强乡,1999年古市镇成了我县第一个省级教育强镇。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20个乡镇均评上了市级教育强乡镇,其中还有14个乡镇评上了省级教育强乡镇。
(二)基本做法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教育创强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举全县之力开展教育创强工作。松阳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将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实现“两高”普九之后,县委、县政府及时提出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目标,各项教育工作围绕这一目标有条不紊地展开。为了切实加强对教育创强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育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召开了县创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动员会,制定了《松阳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实施方案》,对创强重点工作和指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召开了部门、乡镇领导代表,教师、校长代表,退休老
同志代表座谈会;教育系统分专题多次召开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推进会,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措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多次到相关乡镇和学校调研、指导和现场办公,有力地促进了创强工作。各乡镇、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强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本乡镇、学校的创强工作。各有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教育创强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了创强的坚强合力。同时,我们加强了教育创强的宣传。通过简报、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为教育强县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1*年9月,县委县政府还召开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县迎验工作动员会。
二是督导结合,强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在创强工作中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既“督政”,又“督学”的双重功能。一方面,根据“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乡镇、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加强对乡镇、部门教育工作年度考核,设立乡镇教育工作考核单项奖,根据考核结果,县委、县政府在每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给予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在抓好督政的同时,坚持以学校发展性评估为平台开展督学工作,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实行学年工作考核评估。按照教育督导工作既要“督”,又要“导”的工作要求,在创强工作中建立督导机制,督导结合,强力推进。
通过强化教育督导,落实管理职责,规范办学行为,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扎实推进了省级教育强县的创建工作。
2、加大投入,切实保障教育经费
一是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办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松阳县经济底子薄,但政府还是切实承担起了办教育的职责,坚持教育发展优先投入,教育优先保障,在各条战线资金都比较紧缺、财政刚性支出压力大的情况下,通过有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连续多年保持了对教育的高位投入,切实推动教育快速发展。“十五”以来,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都在21.56%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年均在3.78%以上。201*年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为12151万元,比上年增长28.38%,小学、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771元、4885元(201*年为3133元、3970元),比上年增长20.36%、23.05%。201*年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为1474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6%,小学、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4978元、5366元,比上年增长32%、9.85%。
二是健全机制,保障义务教育经费。201*年,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松阳县及时进行了贯彻落实,成立了松阳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切实保障三项
经费。高度重视教师工资保障,财政对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预算安排做到与公务员一视同仁。县级以上政府出台的补贴、津贴政策列入预算,基本落实到位。认真实施“一费制”,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201*年被评为省教育收费规范县。
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投入。积极营造教育发展软环境,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近三年,全县共吸纳捐赠246.5万元。201*年5月成立了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盘活了教育资产,拓宽了教育融资渠道,近年来,共筹措建设资金2900多万元。开源与节流并重,组建了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加强教育资金管理,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3、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一是扎实推进教育项目建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项目建设。201*年以来,教育系统新建续建项目57个,建筑面积96336平方米,总投资15408万元。今年又启动了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用房进行了彻底排摸,请专门鉴定机构进行鉴定。201*年6月和201*年7月鉴定的,工程质量检测鉴定结论为D级的校舍已全部拆建,结论为C级的正在分步实施进行加固维修。教育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学校面貌变化显著。
二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201*年以来,教育装备经费投入累计2357.38元。建成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14套、多媒体教室306
个、计算机网络教室45个,全县小学、初中、高中计算机生机比分别达到9.42人/台、8.54人/台、8.29人/台。开通了教育城域中心,建立了WEB、FTP、学籍管理、视频直播、视频点播、邮件系统、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等系统,“松阳教育网”办网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已实现了全覆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开设,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
4、加大统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重点扶持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了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在建设资金的投入上向薄弱学校倾斜,努力实现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实现了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基本均衡:“下派”,把县城学校的优秀人才下派到乡镇学校任校长;“上挂”,把乡镇学校的教师派到县城学校学习锻炼,把县内的优秀干部、优秀教师派到宁波等地的学校学习锻炼。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制度。通过“送教下乡”、“巡回教学”、“支教”等方式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重视教师培训,落实培训经费(201*年教师培训经费已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二是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过去,由于我县农村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小,从而产生了教育资源难集中,师资
难优化,音、体、美等课程难开齐,办学条件难改善,教学质量难提高等诸多实际问题,更无从谈小学开设英语课和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提高办学质量,我县及时制定了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成效显著,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是加快高中和学前教育普及,统筹十五年教育均衡发展。调整和优化高中教育布局,加强高中学校建设,201*年以来共投资335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19801平方米,全县初升高比例达到了97.01%。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校舍,积极创造条件举办乡镇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幼儿入园率达到了92.03%。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实现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不断加大职业技术学校硬件投入,努力促进中职、普高协调发展。
5、以人为本,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高度重视扶贫助学工作。县财政设立了帮困助学专项资金,县慈善总会设立了贫困大学生助学专项资金,对贫困学生进行分级分类资助。201*年以来,受助大学生达596人次,资助总额266.63万元。201*年以来,认真实施“贫困生资助扩面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助学面达到32%左右,受助学生达33526人次,资助总额922余万元。201*年开始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增加学校人员编制,增添
厨房设施,建立学生蔬菜基地,加强营养餐实施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38.9万元,受惠学生达5.31万人次。
二是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县城和主要集镇学校积极盘活容量,尽力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扩大望松中心学校办班规模,招收县工业园区民工子女入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免收除规定费用外一切费用,切实做到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201*年,全县共有895名县外民工子女在我县就读。
三是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学校的重新布局,使部分学生必须寄宿在学校,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也需要在学校寄宿。我们将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作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探讨摸索管理方法。加大投入,搞好“食宿工程”建设,提升寄宿生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6、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相继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年活动”和“质量推进年活动”。有效开展教科研工作,201*年课题研究省级获奖4项,市级获奖39项;教师论文国家级获奖42篇,省级获奖256篇,市级获奖209篇;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论文64篇。201*年课题研究省级获奖2项,市级获奖41项;教师论文国家级获奖19篇,省级获奖73篇,市级获奖196篇;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论文64篇。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
作,通过互派教师、建立教研基地等形式,不断加大和宁波等教育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主动学习外地先进办学经验。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是重视学校内涵建设。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内涵发展是一种精细发展,在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内涵发展是一种特色发展,把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内涵发展是一种创新发展,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重视学校内涵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反映方式,只有软硬兼备、外力与内源并重、传统与变革并举、做大与做强并行,学校才能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按照办学规范、管理科学、特色明显、具有品位的要求,加强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松阳一中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松阳二中为省二级重点综合高中,职业技术学校为省一级重点职业高中;小学、初中创建省示范性学校2所,市示范性学校1所;省一级、二级示范性幼儿园各1所。注重校园文化培育。全县各学校立足县情,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
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发展,教师为本。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从外地引进学历合格的优秀教师,充实本县教师队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切实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共选派了8位校长到宁波挂职,5位干部到乡镇挂职,还选派了25位干部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班培训。与浙师大合作,开办了教育硕士班,有20位校长和30位骨干教师参加了学习。注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在科研、教改、进修和深造等方面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认真组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了一批校长,建立了后备干部数据库。狠抓学习,教育局机关干部每月3次夜学,从不间断,教育局发文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学习时间上给以保证,学习费用上给以奖励,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度提高。在抓好教师学历培训的同时,抓好教师的非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求实效。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自查达标情况
对照《浙江省教育强县评定操作标准》25项指标,经过认真地自查自评,我们认为我县已达标22项,基本达标3项(详见指标达标说明)。基本达标项目:一是指标7。到201*年年底,我县省标准
化学校有望达到24所,占全县学校数的85.7%,目前离指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指标9。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已接近省平均水平、但人均教育经费目前还未达到省平均水平。三是指标14。部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离指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学校的教学装备还未达到国家或省定标准。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各类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需求也越来越高,我县教育工作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仍然不足,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古市镇校和水南小学的迁建、教育装备的补充升级、教师待遇的进一步提高等,都还需要大量的投入。二是师资队伍中第一学历为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少,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素质和执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经济条件制约,高学历高层次教师引进难,现有队伍稳定难。三是学校内涵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后几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抓好普及十五年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幼儿教育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乡镇中心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修订考核方案、严格考核程序、用好考核结果。加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力度。进一步普及高中教育。做好高中段招生工作,确保普职比1:1。抓住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的有利契机,加强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增强专业吸引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继续做好省、市示范性学校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标准化学校创建,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进一步完善县城和主要集镇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城南小学续建、古市镇校迁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水南小学迁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教学设备装备投入,逐步提高教学仪器装备和图书配备水平,提高有效使用率。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深化教育教学全面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校长队伍管理,完善校长考核方案。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继续做好教师培训与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全面提升两支队伍素质。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力为教师排忧解难,稳定教师队伍。继续深入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切实借鉴和学
习发达地区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努力提高办学水平。继续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精心培育校园文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创建教育强县自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创建教育强县自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创建教育强县自查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711096.html
- 上一篇: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
- 下一篇:创建旅游强县总结